CN105037464B - 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7464B
CN105037464B CN201510287839.2A CN201510287839A CN105037464B CN 105037464 B CN105037464 B CN 105037464B CN 201510287839 A CN201510287839 A CN 201510287839A CN 105037464 B CN105037464 B CN 1050374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setose thistle
prepared
liver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878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37464A (zh
Inventor
姜建国
马勤
金宏昊
侯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51028783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37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37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7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37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7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本发明通过回流提取、萃取、柱层析等步骤从大蓟的根上部分分离提取到该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并经实验证实该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而且能保护人肝细胞L02不受四氯化碳的损伤。所述的大蓟黄酮类化合物使用剂量低,毒副作用也低于临床常用的药物,可作为新型的护肝药物,用药途径简单,易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 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大蓟为菊科(Composite)管状花亚科菜蓟族(Cvnareae)蓟属(Cirsium Mill.)植物C.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菊科蓟属植物是广泛分布于北温带的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300种蓟属植物,我国约有50种,全国各地都产,其中常用作药用植物的有10余种。大蓟是凉性植物,其味甘、苦,归经于心、肝,常用作凉血止血药,并有祛疲痛,治吐血、尿血、衄血、血淋、血崩、肠风、带下、肠痈、疔疮、痈疡肿毒、高血压等功效。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担负消化、解毒、分泌和生物合成功能,其功能障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我国是肝病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各种肝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寻找和开发治疗肝病的有效药物是目前国内外肝病领域研究中的热点。引起肝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病毒、酒精和化学物质三大因素,而肝细胞损伤是各型肝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其中,在我国以肝炎病毒和化学物质导致的肝病居多。化学性肝损伤是由化学性肝毒性物质所造成的肝损伤。这些化学物质和药物包括四氯化碳(CC14)、乙醇、半乳糖胺、扑热息痛及抗结核药物等。它们能通过生成氧自由基和前致炎因子,从诱导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造成细胞膜和酶类破坏,进而引起肝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肝细胞凋亡或坏死,进一步引起整个肝脏功能的障碍。化学性肝损伤的起始靶部位都是质膜,质膜一经破坏就引起连锁反应,形成恶性循环降。在各种化学性肝病中,CC14所致的肝损伤是最常见的。
近年来研究发现,天然药物在肝病治疗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和巨大潜力。天然药物治疗肝损伤作用主要为改善肝功能,降低转氨酶活性、降低血清总胆红素;促进肝糖元合成,保护肝细胞,防止急慢性肝损伤造成的糖元合成障碍;改善肝组织病理,对急性肝损伤能减轻细胞肿胀,防止细胞坏死、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对慢性肝损伤能减轻细胞肿胀,防止脂肪变性;抑制肝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增生,防止肝纤维化发生。天然药物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两方面:①抗氧化和②减少炎症因子生成。多种天然药物被认为能清除自由基,阻止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同时减少前炎症因子生成,抑制炎症反应,从而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避免细胞的损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大蓟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大蓟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命名为Apigenin-7-O-β-glucoside:
所述的大蓟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蓟根上部分粉碎过筛,然后用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过滤,然后减压浓缩蒸干至膏状,得到大蓟乙醇粗提物;
(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大蓟乙醇粗提物混悬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级萃取,制备得到不同极性部位;
(3)取步骤(2)制备得到的正丁醇部位,用硅胶拌样,晾干后,经聚酰胺柱层析,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按照氯仿:甲醇(V:V)=100:0、99:1、95:5、85:15、75:25、65:35、50:50、40:60、0:100进行梯度洗脱,经TLC分析合并相似流份,得到组分1~9,其中组分7由氯仿:甲醇(V:V)=50:50洗脱得到;
(4)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组分7过凝胶柱分离纯化,甲醇洗脱,制得Apigenin-7-O-β-glucoside,即为大蓟黄酮类化合物;
步骤(1)中所述的过筛的目数优选为10~100目;
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的体积分数优选为70%;
步骤(1)中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的温度优选为90~100℃;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次数优选为2~4次;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每次提取的时间优选为2~4h;
步骤(1)中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的温度进一步优选为100℃微沸状态下;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次数进一步优选为3次;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每次提取的时间进一步优选为3h;
步骤(1)中所述的减压浓缩的温度优选为40℃~45℃;
步骤(2)中所述的分级萃取的条件为:在室温下,等体积萃取2~4h;所述的室温的范围为20~40℃;所述的萃取时间优选为3h;
步骤(3)中所述的硅胶的目数优选为100~200目;
步骤(3)中所述的正丁醇部位与硅胶的质量比优选为1:1.5;
步骤(3)中所述的聚酰胺柱的规格为Φ8×120cm;
步骤(4)中所述的凝胶柱为葡聚糖凝胶柱;优选为Sephadex LH-20;
步骤(4)中所述的洗脱的流速优选为2BV/h;
所述的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应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所述的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护肝作用,可以应用于制备护肝药物;
一种抗肿瘤药物,含有上述大蓟黄酮类化合物;
一种护肝药物,含有上述大蓟黄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原理:植物来源的黄酮可以保护四氯化碳损伤的肝细胞,减少化学毒物对肝细胞的生长。本发明发现和确证植物黄酮Apigenin-7-O-β-glucoside具有显著的护肝活性,且植物黄酮Apigenin-7-O-β-glucoside的使用剂量低,在同样剂量下的毒副作用也较低。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首次发现大蓟黄酮Apigenin-7-O-β-glucoside在体外能够保护L02细胞不受四氯化碳损伤。
(2)大蓟黄酮Apigenin-7-O-β-glucoside在体外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同阳性对照效果相当。
(3)大蓟黄酮Apigenin-7-O-β-glucoside的用药剂量比较低,而且在有效用药剂量范围内毒性较低。
(4)Apigenin-7-O-β-glucoside-1为黄酮类的单一化合物。
(5)本发明所述的大蓟黄酮Apigenin-7-O-β-glucoside-1的结构特征描述为:Apigenin-7-O-β-glucoside是一种黄酮苷,分子量为432。
附图说明
图1是Apigenin-7-O-β-glucoside的1H-NMR谱图。
图2是Apigenin-7-O-β-glucoside的13C-NMR谱图。
图3是Apigenin-7-O-β-glucoside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分析图,其中,Ap:Apigenin-7-O-β-glucoside;5-F:五-氟尿嘧啶。
图4是Apigenin-7-O-β-glucoside对四氯化碳诱导的L02细胞的保护作用分析图,其中,Ap:Apigenin-7-O-β-glucoside。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中,人正常肝细胞L02、人肝癌细胞HepG2购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大蓟根上部分采自河南。
Apigenin-7-O-β-glucoside从大蓟根上部分中制备得到;
实施例1从大蓟根上部分中制备得到Apigenin-7-O-β-glucoside
(1)将购买的大蓟根上部分粉碎后过20目筛,称取1000g,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在100℃微沸状态下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h,合并提取液,用2层40目纱布过滤,然后用旋转蒸发仪在40℃下减压浓缩蒸干至膏状,得到大蓟乙醇粗提物;
(2)在室温25℃下,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大蓟乙醇粗提物混悬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体积分级萃取3h,制备得到不同极性部位;
(3)取步骤(2)制备得到的正丁醇部位,用100~200目硅胶按照正丁醇部位与硅胶的质量比1:1.5拌样,晾干后,经聚酰胺柱层析(Φ8×120cm),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按照氯仿:甲醇(V:V)=100:0、99:1、95:5、85:15、75:25、65:35、50:50、40:60、0:100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1~9,其中组分7由氯仿:甲醇(V:V)=50:50洗脱得到,组分7经聚酰胺薄层色谱检测,主要为黄酮类物质;
(4)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组分7过Sephadex LH-20柱分离纯化,甲醇洗脱,洗脱的流速为2BV/h,即制得Apigenin-7-O-β-glucoside(8.5mg)。
实施例2从大蓟根上部分中制备得到Apigenin-7-O-β-glucoside
(1)将购买的大蓟根上部分粉碎后过40目筛,称取1000g,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在100℃微沸状态下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用2层40目纱布过滤,然后用旋转蒸发仪在42℃下减压浓缩蒸干至膏状,得到大蓟乙醇粗提物;
(2)在室温30℃下,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大蓟乙醇粗提物混悬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体积分级萃取2h,制备得到不同极性部位;
(3)取步骤(2)制备得到的正丁醇部位,用100~200目硅胶按照正丁醇部位与硅胶的质量比1:1.5拌样,晾干后,经聚酰胺柱层析(Φ8×120cm),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按照氯仿:甲醇(V:V)=100:0、99:1、95:5、85:15、75:25、65:35、50:50、40:60、0:100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1~9,其中组分7由氯仿:甲醇(V:V)=50:50洗脱得到,组分7经聚酰胺薄层色谱检测,主要为黄酮类物质;
(4)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组分7过Sephadex LH-20柱分离纯化,甲醇洗脱,洗脱的流速为2BV/h,即制得Apigenin-7-O-β-glucoside(8.2mg)。
实施例3从大蓟根上部分中制备得到Apigenin-7-O-β-glucoside
(1)将购买的大蓟根上部分粉碎后过100目筛,称取1000g,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在100℃微沸状态下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2.5h,合并提取液,用2层40目纱布过滤,用旋转蒸发仪在45℃下减压浓缩蒸干至膏状,得到大蓟乙醇粗提物;
(2)在室温40℃下,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大蓟乙醇粗提物混悬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等体积分级萃取4h,制备得到不同极性部位;
(3)取步骤(2)制备得到的正丁醇部位,用100~200目硅胶按照正丁醇部位与硅胶的质量比1:1.5拌样,晾干后,经聚酰胺柱层析(Φ8×120cm),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按照氯仿:甲醇(V:V)=100:0、99:1、95:5、85:15、75:25、65:35、50:50、40:60、0:100进行梯度洗脱,得到组分1~9,其中组分7由氯仿:甲醇(V:V)=50:50洗脱得到;组分7经聚酰胺薄层色谱检测,主要为黄酮类物质;
(4)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组分7过Sephadex LH-20柱分离纯化,甲醇洗脱,洗脱的流速为2BV/h,即制得Apigenin-7-O-β-glucoside(8.4mg)。
实施例4Apigenin-7-O-β-glucoside的1H–NMR和13C-NMR谱图
取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Apigenin-7-O-β-glucoside 10mg,用氘代DMSO溶解后利用核磁共振仪,以TMS为内标物,测定其氢谱(1H-NMR)。
1H-NMR(DMSO-d6,400MHz)δ:12.97(1H,s,5-OH),10.41(1H,s,4'-OH),7.96(2H,d,J=8.4Hz,H-2',6'),6.94(2H,d,J=8.4Hz,H-3',5'),6.88(1H,s,H-3),6.83(1H,d,J=1.8Hz,H-8),6.45(1H,d,J=1.8Hz,H-6),5.09(1H,d,J=6.1Hz,Glc-H-1”),3.97~3.50(6H,m,糖基质子)(图1)。
取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Apigenin-7-O-β-glucoside 10mg,用氘代DMSO溶解后利用核磁共振仪,以TMS为内标物,测定碳谱(13C-NMR)。
13C-NMR(DMSO-d6,100MHz)δ:182.0(C-4),164.2(C-2),162.9(C-7),161.3(C-5),161.1(C-4'),156.9(C-9),128.6(C-2',6'),121.0(C-1'),116.0(C-3',5'),105.3(C-10),103.1(C-3),99.9(C-6),99.7(C-1”),94.8(C-8),77.1(C-3”),76.4(C-5”),73.1(C-2”),69.5(C-4”),60.6(C-6”)(图2)。
1H-NMR,13C-NMR来看,Apigenin-7-O-β-glucoside由一个葡萄糖和一个黄酮组成。
实施例5MTT法检测Apigenin-7-O-β-glucoside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
将HepG2细胞以1×105个/mL浓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100μL/孔),置37℃,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孔板中的细胞完全贴壁后,加入含有不同终浓度(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Apigenin-7-O-β-glucoside样品(实施例1制备)的细胞培养液100μL。同时设细胞对照组,即加入与样品液等量体积的完全培养液;阳性对照组,加与Apigenin-7-O-β-glucoside样品同浓度梯度同体积的五-氟尿嘧啶作为阳性对照。每个浓度设6个平行。在37℃,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后取出,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1mL注射器小心地吸弃96孔板中的培养液,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洗板2次,然后每孔加入5mg/mL的MTT溶液20μL(需关灯操作,MTT见光易分解)和DMEM完全培养液180μL,在37℃,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h。小心吸弃孔内的细胞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 DMSO,振荡10min。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波长为490nm下测定其吸光度值。
结果见图3,Apigenin-7-O-β-glucoside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呈现梯度依赖性。
实施例4Apigenin-7-O-β-glucoside对四氯化碳损伤的L02细胞的保护作用
取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以1×105个/mL浓度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100μL/孔),置37℃,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孔板中的细胞完全贴壁后,吸弃上清,按如下分组要求给药,每组6个复孔。样品组:加入含有不同终浓度(12.5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Apigenin-7-O-β-glucoside样品(实施例1制备)的细胞培养液,细胞对照组和模型组:加入等量的培养液,阳性对照组:加入与样品组相同浓度的水飞蓟素。6h后除细胞对照组加入不含CCl4的100μL培养液,其余各孔中都加100μL含CCl4(10mmol/L)的培养液。37℃,饱和湿度,5%的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小心地吸弃96孔板中的培养液,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洗板2次,然后每孔加入5mg/mL的MTT溶液20μL(需关灯操作,MTT见光易分解)和DMEM完全培养液180μL,在37℃,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h。小心吸弃孔内的细胞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 DMSO,振荡10min。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波长为490nm下测定其吸光度值。
结果见图4,与模型组对比,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大,并呈现浓度依赖性,且细胞存活率与阳性对照相当。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将大蓟根上部分粉碎过筛,然后用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过滤,然后减压浓缩蒸干至膏状,得到大蓟乙醇粗提物;
(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大蓟乙醇粗提物混悬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级萃取,制备得到不同极性部位;
(3)取步骤(2)制备得到的正丁醇部位,用硅胶拌样,晾干后,经聚酰胺柱层析,以氯仿-甲醇为洗脱剂,按照氯仿:甲醇V:V=100:0、99:1、95:5、85:15、75:25、65:35、50:50、40:60、0:100进行梯度洗脱,经TLC分析合并相似流份,得到组分1~9,其中组分7由氯仿:甲醇V:V=50:50洗脱得到;
(4)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组分7过凝胶柱分离纯化,甲醇洗脱,制得Apigenin-7-O-β-glucoside,即为植物黄酮类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的温度为90~100℃;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次数为2~4次;所述的加热回流提取每次提取的时间为2~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减压浓缩的温度为40℃~45℃;
步骤(2)中所述的分级萃取的条件为:在室温下,等体积萃取2~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的硅胶的目数为100~200目;
步骤(3)中所述的正丁醇部位与硅胶的质量比为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所述的凝胶柱为葡聚糖凝胶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所述的洗脱的流速为2BV/h。
CN201510287839.2A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药物中的应用 Active CN105037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7839.2A CN105037464B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7839.2A CN105037464B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7464A CN105037464A (zh) 2015-11-11
CN105037464B true CN105037464B (zh) 2018-01-16

Family

ID=54444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87839.2A Active CN105037464B (zh) 2015-05-29 2015-05-29 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374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9352B (zh) * 2018-08-13 2020-06-16 江西普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竹叶柴胡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2152A (zh) * 2018-10-22 2019-03-08 四川师范大学 一种大蓟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483488B (zh) * 2019-09-03 2021-09-21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异戊烯基化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181024A (zh) * 2021-04-07 2022-10-14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间苯三酚类化合物及其抗肝损伤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rediction of anti-tumor chemical probes of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by HPLC fingerprinting combined with molecular docking;Liwu Chen et al.;《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140617;第83卷;第294-306页,第301页图5,第305页表3 *
Protective effect of Echinops galalensis against CCl4-induced injury on the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 (Huh7);Hossam M. Abdallah et al.;《Phytochemistry Letters》;20121107;第6卷;第73-78页;第74页图1,第76页图3 *
大蓟的研究进展;宋泽规 等;《广州化工》;20111231;第39卷(第7期);第13-15页;第13页第1段 *
葵花大蓟的化学成分研究;逯梦亚 等;《西北药学杂志》;20130331;第28卷(第2期);第118-121页;第119页第1段,第119页1.2部分以及第2部分 *
酸藤子化学成分研究;冯旭 等;《中药材》;20131231;第36卷(第12期);第1947-1949页;第1947页第1段,第1948页第2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7464A (zh)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 et al. The research progresse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 A valuabl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N105037464B (zh) 一种大蓟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75403A (zh) 抗乙肝药物lqc-x的合成及其应用
CN104013668B (zh) 甘草黄酮类提取物用于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应用
CN104873560B (zh) 一种大蓟总黄酮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抗肿瘤或护肝药物中的应用
CN103316096A (zh) 一种黑种草子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327071A (zh) 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945452B (zh) 一种连翘脂素葡萄糖醛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212581A (zh) 虫草多糖锗的生产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356736B (zh) 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香果多酚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8322B (zh) 毛裂蜂斗菜提取物用于制备防治肿瘤疾病药物的用途
CN102775375B (zh) 一种色酮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应用以及所制备的抗艾滋病药物组合物和制剂
CN102030800B (zh) 杉松三萜类化合物及其提取分离与应用
CN101161668B (zh) 黄酮碳苷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预防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CN103784427B (zh) 含桉烷型倍半萜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03893412B (zh) 一种抗肿瘤裸花紫珠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232491A (zh) 一种华泽兰中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822560A (zh)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6767B (zh) 一种喜旱莲子草石油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运用
CN105147711A (zh) 一种连翘活性部位的制备及其在防治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CN103638057A (zh) 络新妇属蜘蛛提取物抗肿瘤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医药用途
Du et al. Bergenin
CN104173402B (zh) 一种旋覆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抗癌用途
Khanam et al. Fritillaria Roylei Hook. f.: Himalayan Fritillary
CN103316120B (zh) 过山香或其提取物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