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5835A - 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35835A
CN105035835A CN201510259101.5A CN201510259101A CN105035835A CN 105035835 A CN105035835 A CN 105035835A CN 201510259101 A CN201510259101 A CN 201510259101A CN 105035835 A CN105035835 A CN 105035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band
strip
shaped members
folding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591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35835B (zh
Inventor
森本秀典
酒井收一
酒井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WEL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WEL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WEL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WELL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35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5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35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35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4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65H35/08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transverse cutters or perforators from or with revolving, e.g. cylinder, cutters or perfor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22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29Securing the trailing end of the wound web to the web ro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22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30Lifting, transporting, or removing the web roll; Inserting c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 Closure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结构简单且防止大型化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具有单元主体(32),所述单元主体(32)设置了折叠密封带(6)的一端部侧并进行保持的折叠单元(33)。在单元主体(32)的端部设置转动块(31)。转动块(31)可在切断密封带(6)的另一端部的第一转动位置(P1)和将切断的密封带(6)按压到载体带(5)上的第二转动位置(P2)之间转动。转动块(31)具有保持密封带(6)的另一端部的保持面(31a)和可收容切断密封带(6)的刀具(41)的刀具收容槽部(31c)。刀具收容槽部(31c)设置在保持面(31a)的下端部。

Description

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带状基材切断成规定长度而形成带状部件,并将该带状部件固定在被固定部件上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已提出有如下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在把卷状密封带切断成规定长度后,将该已切断的密封带贴附在被卷绕于卷轴上的载体带的端部处。这种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具有在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保持部的密封带形成单元。
在处于卷绕于卷轴的状态的密封带的一端部被保持在密封带形成单元的一端部的保持部之后,通过密封带形成单元移动而放出密封带。然后,当密封带被放出至能够被保持在两个保持部的长度时,换言之,被放出至跨越两个保持部时,密封带被切断,并且被切断的端部保持在另一方的保持部。
在密封带的两端部被保持在密封带形成单元的两端部的保持部的状态下,将密封带形成单元的另一端部按压在载体带上,从而把密封带贴附在载体带上。
因此,相对于密封带形成单元另外设置有切断密封带的构件,以使得在密封带形成单元的另一端部的保持部按压在载体带上时不与载体带干涉。
具体而言,作为切断密封带的构件,具有刀具单元和刀模单元,所述刀具单元具有刀具和驱动刀具的致动器。刀模单元具有刀模和驱动刀模的致动器,所述刀模具有供刀具插入的模具槽。
在切断密封带时,致动器将刀模移动至密封带形成单元的另一端部的附近。密封带被放出至超过密封带形成单元的另一端部的保持部的位置,刀模被移动至模具槽与密封带中超过另一端部的保持部而放出的部分对置的位置。
然后,通过致动器将刀具插入模具槽,密封带的另一端部由刀具推入模具槽内。此时,刀具切断密封带。当切断密封带时,刀模由致动器移动。该技术例如公开在日本国专利第四4446079号说明书中。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具备刀模单元的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中,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具备刀模单元,装置整体的结构倾向于变得复杂。另外,需要确保刀模移动的空间,装置倾向于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结构简单且防止大型化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
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是将带状基材切断成规定长度而形成带状部件,并且将形成的所述带状部件固定在被固定部件上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所述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具备装置主体、基材供给构件、转动部、刀具、刀具驱动部、移动构件以及定位构件。
所述装置主体具有保持所述带状基材的一端部侧的保持部。所述基材供给构件向所述装置主体供给所述带状基材的一端部侧。
所述转动部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端部。所述转动部具有保持所述带状部件的转动部侧保持部、以及刀具收容槽部。所述刀具收容槽部设置在所述转动部上的如下部分,所述部分在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隔着所述转动部侧保持部而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为相反侧且与所述带状基材重叠,且在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不与所述被固定部件干涉。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是切断所述带状基材的位置。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是为了将所述带状部件固定在所述被固定部件上而所述转动部被相对按压在所述被固定部件上的位置。所述转动部可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刀具驱动部将所述刀具移动至被定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的所述转动部的所述刀具收容槽部内而切断所述带状基材。在利用所述刀具切断所述带状基材而形成所述带状部件后,所述移动构件将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被固定部件相对移动至将所述带状部件固定在所述被固定部件上的固定位置。所述定位构件在切断所述带状基材时将所述转动部定位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并且在将所述带状部件固定在所述被固定部件上时将所述转动部定位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防止大型化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卷轴更换器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该自动卷轴更换器的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放大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压接工具的附近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沿着图4所示的F7-F7线的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与图7同样地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折叠板收容在折叠用收容部内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15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17是表示该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18是放大表示刀具安装台的附近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16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
图1是表示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的一例的自动卷轴更换器10的主视图。自动卷轴更换器10具有如下功能:将例如在内部收容电子部件的载体带(被固定部件)5(如图2所示)卷绕在卷轴上,并且把具有规定长度的密封带6固定在卷绕于卷轴上的载体带5的外周的其长度方向的端部上(如图2所示)。
密封带6是长条的带状部件的一例,在其一端面上设置有粘着材料。设置粘着材料的面形成为,利用粘着材料的粘着力可贴附在载体带5上。
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自动卷轴更换器10具有:带贮存部11,贮存卷绕在卷轴前的状态下的载体带5;带送出切断部12,送出或切断载体带5;密封带贮存部13,安装卷状的密封带6;卷取部14,将载体带5卷取在卷轴上;空卷轴贮存部15,贮存处于卷绕载体带5之前的状态的卷轴;储存部16,贮存卷绕在卷轴的载体带5;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20,将密封带6贴附在卷绕于卷轴的载体带5的端部;以及控制装置110,控制装置整体的动作。此外,在图1中,示出了控制装置110相对于上述结构配置在外侧。这是为了容易理解控制装置110。控制装置110的位置不限于图1所示的位置,例如也可以收容在收容了上述结构的壳体1内。
图2是表示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的主视图。此外,图2示出了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而省略了配置在周围的上述各结构的图示。
如图2所示,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具有:密封带形成单元30,其保持密封带6,且在其端部具有可转动的转动块(转动部)31;刀具单元40,切断密封带形成单元30保持的密封带6;密封带供给单元(基材供给构件)50,向密封带形成单元30供给密封带6;定位机构70(定位构件),进行密封带形成单元30的转动块31的定位;吸附单元(吸引构件、吸附构件)80,设置在转动块31上,选择性地将密封带6吸附在转动块31上;以及按压单元(按压构件)90,将载体带5按压在密封带6上。
密封带形成单元30具有:单元主体(装置主体)32;折叠密封带6的折叠单元(保持部、折叠构件、压缩构件)33;设置在单元主体32的下端部且可转动的转动块31;以及选择性地移动单元主体32的第一致动器(移动构件)39。
作为一例,单元主体32为呈直线状延伸的棒状。单元主体32形成为通过后述的第一致动器39可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单元主体32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上下方向是与重力作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将重力作用的方向作为下方,将相反方向作为上方。
在单元主体32的上端部设置有折叠用收容部34。折叠用收容部34具有:设置在密封带形成单元30的上端面的周缘部并向上方延伸的纵壁部34a;以及与纵壁部34a的上端部连结并垂直于上下方向的上壁部34b。
纵壁部34a设置在单元主体32的上端面的周缘部的一部分上。更具体而言,在图2中,设置在位于图中内部的边缘部,两个侧部和正面部开口。在由单元主体32的上表面32a、纵壁部34a以及上壁部34b围成的空间中,设置后述的折叠单元33。
将从单元主体32的一方侧部A朝向另一方侧部B的方向作为前方,将相反方向作为后方,从而设定前后方向。前后方向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方式而确定的方向。
折叠单元33设在折叠用收容部34,可折叠密封带6的一端部并进行保持。具体而言,折叠单元33具有:压接工具35,收容在折叠用收容部34内,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及第二致动器(驱动部)36,驱动压接工具35,使其能够移动。
图3是将压接工具35的附近放大表示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压接工具35的底面35a是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在底面35a设置有压接部(压缩部)37。压接部37相对于底面35a向下方突出。压接部37在底面35a的图中纵深方向的中间位置从前端延伸至后端。压接部37相对于底面35a的高度均匀。
压接工具35可在压接部37和折叠用收容部34的底面34c相抵接的位置与能够确保在底面34c与压接部37之间进行后述的密封带6的插入作业所需的作业空间的位置之间上下移动。此外,如图2所示,上表面32a与底面34c相同。第二致动器36设置在密封带形成单元30的上壁部34b上。
如图2所示,转动块31设置在单元主体32的下端部。转动块31由转动轴38支承在单元主体32上,并形成为可绕转动轴38在第一转动位置P1和第二转动位置P2(如图4所示)之间转动。
转动块31具有保持面(转动部侧保持部)31a。保持面31a为平面。第一转动位置P1是保持面31a垂直于前后方向的位置。后面将具体说明第二转动位置P2。另外,转动块31在处于第一转动位置P1时,在相对于保持面31a位于相反侧的部分设置有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31b。
在转动块31处于第一转动位置P1的状态下,在保持面31a的下端部形成有刀具收容槽部31c。刀具收容槽部31c具有可收容后述的刀具41的大小。
刀具单元40具有:形成为可切断密封带6的刀具41;安装刀具41的刀具安装台42;以及驱动刀具安装台42的第三致动器(刀具驱动部、插入部件驱动部)43。
第三致动器43具有可进退的杆44。第三致动器43以杆44可在前后方向上进退的姿势配置。如图18所示,在杆44的前端安装有刀具安装台42。图18是放大表示刀具安装台42的附近的主视图。刀具安装台42具有向前后方向突出的突出部45。突出部45是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板状,具有规定的厚度。突出部45的上表面46是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刀具41固定在突出部45的上表面46上。刀具41的刀刃朝向前方,并且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方向上延伸。刀具41具有切断密封带6(如图2所示)所需的宽度。也就是说,刀具41的宽度(图中纵深方向的长度)比密封带6的宽度大。
在这里,具体说明第三致动器43相对于密封带形成单元30的位置。首先,说明密封带形成单元30移动的位置。
密封带形成单元30在如图4所示的向密封带形成单元30供给密封带6的位置、如图5所示的用刀具41切断被供给的密封带6的位置、以及如图6所示的将在密封带形成单元30切断的密封带6贴附在载体带5上的位置之间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向密封带形成单元30供给密封带6的位置与将切断的密封带6贴附在载体带5上的位置是相同的位置。将该位置作为第一位置P3。将切断密封带6的位置作为第二位置P4。
第三致动器43和刀具安装台42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为通过在图5中杆44前进,刀具41可插入处于第一转动位置P1的转动块31的刀具收容槽部31c内的位置,并且是如图13所示,在刀具41前进并收容在刀具收容槽部31c中时,突出部45的前端面(一端保持部)47可接触刀具收容槽部31c的下端缘部31d的位置。此外,图13是图5中的F13区域的放大图。第三致动器43的位置被固定。
如图2所示,密封带供给单元50具有:引导从密封带贮存部13供给的密封带6的多个引导辊,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为第一引导辊51、第二引导辊52以及第三引导辊53;折叠板(插入部件)54,将密封带6以折弯的状态收容在折叠用收容部34内;以及密封带按压装置55。
第一引导辊51设置在第三致动器43的附近。第二引导辊52设置在第三致动器43的下方。第三引导辊53设置在第二引导辊52的附近。
作为初始状态,密封带形成单元30利用密封带6的粘着力将密封带6的前端部贴附在刀具安装台42的突出部45的前端面47上。引导辊51、52、53形成为,能够以粘着面7与突出部45的前端面47对置的姿势引导从密封带贮存部13供给的密封带6。
通过将第三引导辊53配置在第三致动器43的下方,密封带6在上下方向上从第三引导辊53延伸至突出部45的前端面47。
折叠板54固定在刀具安装台42的下端面。折叠板54从刀具安装台42的前端向前方突出。折叠板54是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板形状,具有规定的厚度。折叠板54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到与刀具41的前端相同的位置。
在这里,具体说明折叠用收容部34的位置。如图4所示,密封带形成单元30处于第一位置P3时,通过第三致动器43的杆44前进,折叠用收容部34被配置在折叠板54插入的位置。如上所述,折叠用收容部34的侧部A、B开口,形成为折叠板54能够进入。另外,折叠板54被插入到折叠用收容部34的底面34c与压接工具35之间。
返回折叠板54的说明。图7是表示沿着图4所示的F7-F7线的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的剖视图。图7示出了从上方观察在折叠板54被插入到折叠用收容部34内之前的状态下的折叠板54和折叠用收容部34的状态。图8是与图7同样地表示在折叠板54被收容在折叠用收容部34内的状态的剖视图。此外,在图7、8中,为了容易理解,省略了刀具41、刀具安装台42以及后述的密封带按压装置55的夹持部件56(如图2所示)。
如图7、图8所示,在折叠板54上形成有引导凹部54a和供压接部37通过的贯通槽部54b。如图2所示,在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的初始状态下,折叠板54与处于固定在刀具安装台42的突出部45的前端面47的状态的密封带6对置。通过在该状态下将折叠板54插入折叠用收容部34内,折叠板54将密封带6推入折叠用收容部34内。
在利用折叠板54将密封带6推入折叠用收容部34内时,引导凹部54a形成为可保持密封带6。具体而言,引导凹部54a在折叠板54的前端面开口,从前端面朝向后方延伸。引导凹部54a具有可收容密封带6的宽度。
贯通槽部54b从引导凹部54a的底面进一步向后方延伸,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折叠板54。在压接工具35向下方移动到压接部37与折叠用收容部34的底面34c接触的位置时,贯通槽部54b可被压接部37插通。因此,如图8所示,在折叠板54插入折叠用收容部34内的状态下,压接部37收容在贯通槽部54b内。
如图2所示,密封带按压装置55被固定于刀具安装台42上的折叠板54的下方的部分。密封带按压装置55具有:棒状夹持部件56,在与密封带形成单元30之间夹持密封带6;收容部57,使夹持部件56可进退地被收容;以及弹簧部件58,向外侧对配置在收容部57内的夹持部件56施力。收容部57以夹持部件56的进退方向成为与前后方向平行的姿势被固定在刀具安装台42上。
夹持部件56形成为,在第三致动器43的杆44延伸至折叠板54被完全收容在折叠用收容部34内前的状态时,可与折叠用收容部34中的折叠板54的下方的部分接触。
图17是放大表示夹持部件56与密封带形成单元30接触后第三致动器43的杆44进一步前进的状态的主视图。通过夹持部件56与密封带形成单元30接触后第三致动器43的杆44进一步前进,如图17所示,夹持部件56抵抗弹簧部件58的作用力而进入收容部57内,同时折叠板54收容在折叠用收容部34内。
如图2所示,定位机构70具有绕转动轴38从第一转动位置P1朝向第二转动位置P2对转动块31施力的弹簧部件71和杆部件72。弹簧部件71的一端固定在密封带形成单元30的单元主体32的下端部。弹簧部件71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动块31上。
杆部件72通过从上方与处于第二位置P4的密封带形成单元30的转动块31的突出部31b抵接,使转动块31绕转动轴38转动而配置在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P1的位置。杆部件72在垂直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吸附单元80具有:在转动块31的保持面31a开口的吸附孔81;与吸附孔81连通的吸附管道82;以及使负压作用在吸附管道82内的负压发生泵83。
按压单元90设置在载体带引导件100上,所述载体带引导件100在载体带5卷取在卷轴上时引导其行进。按压单元90具有推压工具91和驱动推压工具91的第四致动器92。如图6所示,第四致动器92形成为可将载体带5推压至处于第一位置P3的密封带形成单元30的转动块31保持的密封带6上。
在这里,具体说明转动块31的第二转动位置P2。首先,说明载体带5的姿势。如图2所示,载体带5由载体带引导件100引导在卷取于卷轴上时的行进。被引导行进时的载体带5的姿势是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姿势。
图4示出了处于第二转动位置P2的转动块31。如图4所示,第二转动位置P2是保持面31a与载体带5平行的位置。刀具收容槽部31c形成在保持面31a上。因此,通过保持面31a成为与载体带5平行的姿势,在由转动块31支承的密封带6和载体带5相互按压时,刀具收容槽部31c不与载体带5干涉。
控制装置110形成为可控制致动器39、36、43、92和负压发生泵83的动作。
接着,说明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的动作。图2示出了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处于初始状态的状态。在初始状态下,密封带形成单元30移动至第二位置P4,压接工具35向上方移动,第三致动器43的杆44向后方移动。
在密封带形成单元30处于第二位置P4的状态下,通过转动块31的突出部31b与杆部件72接触,转动块31被定位在第一转动位置P1。另外,利用密封带6的粘着力,密封带6的前端部贴附在刀具安装台42的突出部45的前端面47上。
如图9所示,控制装置110控制第一致动器39,将密封带形成单元30移动至第一位置P3。在密封带形成单元30从第二位置P4移动至第一位置P3时,转动块31的突出部31b与杆部件72分离。当突出部31b从杆部件72分离时,利用弹簧部件71的张力,转动块31绕转动轴38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P2。
当密封带形成单元30到达第一位置P3时,为了将折叠板54插入折叠用收容部34内,控制装置110驱动第三致动器43。通过第三致动器43的杆44前进,折叠板54前进。此时,密封带6进入折叠板54的引导凹部54a(如图7所示)内。然后,如图4所示,折叠板54在折叠用收容部34内插入到底面34c与压接工具35之间。通过密封带6进入引导凹部54a内,即使折叠板54前进,也能够防止密封带6从引导凹部54a脱离。
如图3所示,折叠板54正在被插入到折叠用收容部34内时,密封带按压装置55的夹持部件56在夹持密封带6的状态下被按压在密封带形成单元30。由此,在密封带6中相对于折叠板54位于下方的部分被夹持固定在夹持部件56与密封带形成单元30之间。
在密封带6被夹持固定在夹持部件56与密封带形成单元30之间后,通过第三致动器43的杆44前进,夹持部件56退避至收容部57内。由此,杆44的前进运动不会受到阻碍。
另外,通过将密封带6夹持并固定在夹持部件56与密封带形成单元30之间,密封带6不会被放出。因此,当折叠板54进一步在折叠用收容部34内前进,由折叠板54拉动密封带6时,由于其张力,密封带6从刀具安装台42的突出部45的前端面47被剥落。
另外,通过与折叠板54的引导凹部54a(如图7所示)的底面54c(如图7所示)抵接,密封带6以将粘着面朝向内侧的姿势,成为在与底面54c(如图7所示)抵接的部分被折弯的状态。
此外,当折叠板54在折叠用收容部34内移动到完全插入的位置时,刀具41进入形成于压接工具35的刀具收容部48内。为了防止在折叠板54插入折叠用收容部34内时刀具41与压接工具35接触,刀具收容部48形成为沿着刀具41的行进方向凹陷的形状。
当折叠板54完全插入折叠用收容部34内时,如图10所示,控制装置110控制第二致动器36,向下方移动压接工具35。通过压接工具35向下方移动,形成于压接工具35的下端的压接部37在将折弯的密封带6夹持在压接部37与底面34c之间的状态下进入折叠板54的贯通槽部54b内。由此,密封带6在压接部37与折叠用收容部34的底面34c之间被压接折叠。当被折叠时通过密封带6的粘着力相互固定,所以密封带6维持折叠的状态。
控制装置110通过控制第二致动器36而维持密封带6被夹持在压接部37与底面34c之间的状态,从而将密封带6中被折叠的部分保持在折叠用收容部34内。
当密封带6被压接工具35折叠时,如图11所示,控制装置110控制第三致动器43,从折叠用收容部34拔出折叠板54。压接部37的高度比折叠板54的厚度大。因此,即使是密封带6被夹持在压接部37与底面34c之间的状态下,也能够拔出折叠板54。
当从折叠用收容部34拔出折叠板54时,如图12所示,控制装置110控制第一致动器39,将密封带形成单元30移动至第二位置P4。由于密封带6被夹持在压接部37与折叠用收容部34的底面34c之间,所以当密封带形成单元30从第一位置P3移动至第二位置P4时,密封带6被放出。
另外,当密封带形成单元30向第二位置P4移动时,由于转动块31的突出部31b被杆部件72推压,转动块31转动到第一转动位置P1。进一步,通过将密封带形成单元30保持在第二位置P4,转动块31被保持在第一转动位置P1。
当密封带形成单元30移动到第二位置P4时,吸附孔81和刀具收容槽部31c被放出的密封带6覆盖。当密封带形成单元30移动到第二位置P4时,如图5所示,为了切断密封带6,控制装置110驱动第三致动器43而使杆44前进。
通过杆44前进,刀具41插入刀具收容槽部31c。这时,如在图13中放大地所示,通过将刀具41按压在密封带6上,切断密封带6。
控制装置110在开始第三致动器43的驱动时,同时驱动吸附单元80的负压发生泵83。通过驱动负压发生泵83,负压作用在开口于保持面31a的吸附孔81。
另外,当刀具41插入刀具收容槽部31c内时,密封带6被夹持在刀具安装台42的前端面47与刀具收容槽部31c的下端缘部31d之间。通过将密封带6夹持在刀具安装台42的前端面47与下端缘部31d之间,粘着面7被按压到前端面47上。由此,卷绕于卷轴的一侧的密封带6的前端部固定在刀具安装台42的前端面47上。也就是说,成为与初始状态相同的状态。
由刀具41切断的密封带6由于作用在吸附孔81的负压而被吸附保持在保持面31a上。当切断密封带6时,如图14所示,控制装置110控制第三致动器43,使刀具41后退。
当从刀具收容槽部31c拔出刀具41时,如图6所示,控制装置110将密封带形成单元30移动至第一位置P3。在密封带形成单元30从第二位置P4向第一位置P3移动时,杆部件72从转动块31的突出部31b分离,通过弹簧部件71的作用,绕转动轴38从第一转动位置P1(如图5所示)朝向第二转动位置P2(如图6所示)施力,由此,转动块31从第一转动位置P1向第二转动位置P2转动。
与转动块31的转动相匹配,吸附孔81相对于密封带6移动。通过吸附孔81作用在密封带6上的吸引力设定为伴随着转动块31的转动吸附孔81能够在密封带6上移动的程度。
当密封带6移动至第一位置P3时,转动块31的保持面31a与载体带5平行。如图15所示,控制装置110控制第四致动器92,将推压工具91上推。通过将推压工具91上推,载体带5被按压在保持于转动块31上的密封带6上。
由于密封带6的粘着面7朝向载体带5一侧,当载体带5被按压在密封带6时,利用密封带6的粘着力,载体带5被贴附在密封带6上。当密封带6贴附在载体带5上时,如图16所示,控制装置110控制第四致动器92来降低推压工具91。
当推压工具91降低时,控制装置110驱动第二致动器36,向上方移动压接工具35,解除压接部37和底面34c对密封带6的夹持,并且停止负压发生泵83的驱动,解除利用吸附孔81对密封带6的保持。
当解除密封带6的保持时,为了将载体带5卷绕在卷轴上,控制装置110驱动卷取部14(如图1所示)。通过驱动卷取部14,密封带6追随着卷绕的载体带5而被拉动。
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具有转动块31,并且刀具收容槽部31c设置在转动块31处于第二转动位置P2时不妨碍将密封带6贴附在载体带5上的作业的位置。
因此,能够简化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的结构,并且防止大型化。将具体说明该点。例如,在单元主体32上未设置转动块31的情况下,需要具有刀具收容槽部31c的刀模,所述刀模相对于单元主体32成为单独构造。为了切断密封带6的另一端部,该刀模需要位于单元主体32的下端部附近。进一步的,为了在将切断后的密封带6贴附到载体带5时不妨碍该作业,刀模需要与单元主体32分离。因此,需要用于移动刀模的致动器。
这样,在不使用转动块31,而是具有刀模和移动刀模的致动器的构造中,其结构变得复杂。另外,由于具备刀模和致动器,装置大型化,并且由于需要确保刀模的移动空间,装置进一步大型化。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具有转动块31,能够简化结构并且防止大型化。
另外,由于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具有折叠单元33,能够折叠密封带6的端部。通过折叠密封带6的端部,被折叠的端部与粘着面7相互面对,因此,即使作业人员抓住该端部,也不会由于密封带6的粘着力而贴附在作业人员的手上。
因此,通过拉动贴附在载体带5上的密封带6,能够提高被卷绕在卷轴上的载体带5的拉出作业效率。
另外,折叠单元33在将密封带6收容于折叠用收容部34后,通过压缩该密封带6的端部而进行折叠,能够高效地折叠密封带6。
另外,由于密封带供给单元50用折叠板54将密封带6推入折叠用收容部34内,所以密封带6在被折叠板54折弯的状态下向折叠用收容部34内供给。因此,能够高效地折叠密封带6。
进一步,在折叠板54插入折叠用收容部34内时,通过将密封带6的一端部贴附在刀具安装台42的前端面47上,容易折弯密封带6。进一步地,由于利用密封带按压装置55固定密封带6,容易在折叠用收容部34内将密封带6折弯,并且能够自动地剥离固定在刀具安装台42的前端面47上的密封带6。
另外,通过在折叠板54上设置贯通槽部54b,能够在将折叠板54插入折叠用收容部34内的状态下折叠密封带6,换句话说,能够一边维持被折叠板54折弯密封带6的状态,一边折叠密封带6。因此,能够高效地折叠密封带6。
另外,在折弯密封带6后,折叠单元33也作为保持折弯的密封带6的保持部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简化密封带形成单元30的结构。
另外,第三致动器43具有移动刀具41的作用和移动折叠板54的作用。因此,无需为了分别移动刀具41和折叠板54而在刀具41和折叠板54分别设置致动器。因此,能够简化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的结构。
另外,作为将密封带6的另一端部保持在转动块31上的构件,设置有吸附单元80。通过利用吸附单元80吸引密封带6,将其保持在保持面31a上。因此,在吸附孔81与密封带6的另一端部的相对位置由于转动块31转动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即使在此变化中,也能够继续保持密封带6在保持面31a上。
由于保持面31a为平面,在将保持面31a设为适于贴附在载体带5上的姿势时,刀具收容槽部31c不会与载体带5干涉。换句话说,如本实施方式,若保持面31a为平面,在保持面31a变得与载体带5平行时,刀具收容槽部31c不会与载体带5干涉。
因此,通过将保持面31a设为平面,仅通过将保持面31a设为适于贴附在载体带5上的姿势,同时,转动块31转动至刀具收容槽部31c不与载体带5干涉的位置。也就是说,由于可以将转动块31转动至适于将保持面31a贴附在载体带5上的位置,能够容易地确定第二转动位置P2。
另外,第一位置P3相对于第二位置P4位于下方,通过将密封带6的一端部保持在折叠单元33上后切断密封带6的另一端部,切断的另一端部由于重力而自然垂下,与保持面31a对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断前的状态的密封带6是基材的一例,切断后的密封带6是带状部件的一例。
另外,切断后的密封带6由于重力而垂下,另一端部与保持面31a对置,所以另一端部被可靠地吸附在保持面31a上。
因此,由于无需用于将切断后的密封带6的另一端部引导到保持面31a上的机构,所以能够简化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20的结构。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进行变形后具体实施。此外,还能够通过对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进行适当组合来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部件中删除几个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5…载体带(被固定部件),6…密封带,20…密封带形成贴附装置(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31…转动块(转动部),31a…保持面(转动部侧保持部),31c…刀具收容槽部,32…单元主体(装置主体),33…折叠单元(保持部、折叠构件、压缩构件),34…折叠用收容部,36…第二致动器(驱动部),37…压接部(压缩部),39…第一致动器(移动构件),41…刀具,43…第三致动器(刀具驱动部、插入部件驱动部),47…前端面(一端保持部),50…密封带供给单元(基材供给构件),54…折叠板(插入部件),54b…贯通槽部,70…定位机构(定位构件),80…吸附单元(吸附构件、吸引构件),90…按压单元(按压构件)。

Claims (10)

1.一种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其将带状基材切断成规定长度而形成带状部件,并且将形成的所述带状部件固定在被固定部件上,所述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装置主体,具有保持所述带状基材的一端部侧的保持部;
基材供给构件,向所述装置主体供给所述带状基材的一端部侧;
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端部,具备保持所述带状部件的转动部侧保持部和刀具收容槽部,所述刀具收容槽部设置在如下部分,所述部分在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隔着所述转动部侧保持部而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为相反侧且与所述带状基材重叠,且在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不与所述被固定部件干涉,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是切断所述带状基材的位置,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是为了将所述带状部件固定在所述被固定部件上而被相对按压在所述被固定部件上的位置,所述转动部可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之间转动;
刀具;
刀具驱动部,将所述刀具移动至被定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的所述转动部的所述刀具收容槽部内而切断所述带状基材。
移动构件,在利用所述刀具切断所述带状基材而形成所述带状部件后,将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被固定部件相对移动至将所述带状部件固定在所述被固定部件上的固定位置;以及
定位构件,在切断所述带状基材时将所述转动部定位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并且,在将所述带状部件固定在所述被固定部件上时将所述转动部定位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折叠所述基材的一端部的折叠构件,
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保持部保持由所述折叠构件折叠的所述基材的一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构件具备形成在所述装置主体的折叠用收容部,
所述基材供给构件将所述基材以折弯的姿势收容在所述折叠用收容部内,
所述折叠构件具备在所述折叠收容部内将所述基材向折弯的方向压缩折叠的压缩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供给构件具备:一端保持部,将所述基材的一端可贴附脱离地保持;插入部件,与所述基材接触;以及插入部件驱动部,在使所述一端保持部位于所述折叠用收容部外的状态下将所述插入部件插入所述折叠用收容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件具备贯通的贯通槽部,
所述压缩构件具备:压缩部,通过所述贯通槽部而在与所述收容部的内表面之间压缩所述基材;驱动部,驱动所述压缩部。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构件通过折叠所述基材的一端部后夹持所述基材的一端部来进行保持,从而作为所述保持部而发挥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件驱动部作为所述刀具驱动部而发挥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动部侧保持部具备设置在所述转动部的表面上的保持面和使所述带状部件吸附在所述保持面上的吸附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构件是通过所述保持面来吸引所述基材的吸引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在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被固定部件处于所述固定位置时,使所述带状部件和所述被固定部件相互相对地进行按压。
CN201510259101.5A 2014-03-26 2015-03-26 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 Active CN105035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4706 2014-03-26
JP2014064706A JP6273428B2 (ja) 2014-03-26 2014-03-26 帯状部材形成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35835A true CN105035835A (zh) 2015-11-11
CN105035835B CN105035835B (zh) 2017-05-10

Family

ID=54345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59101.5A Active CN105035835B (zh) 2014-03-26 2015-03-26 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273428B2 (zh)
KR (1) KR101747513B1 (zh)
CN (1) CN105035835B (zh)
TW (1) TWI60274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8112A (zh) * 2018-04-14 2018-08-17 六和电子(江西)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轨道堵塞的全自动成型编带装置
CN113734859A (zh) * 2020-05-28 2021-12-03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尾胶形成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7347B (zh) * 2018-09-07 2020-03-11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載帶輸送方法及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0364A (ja) * 1991-09-30 1993-07-09 Kataoka Mach Co Ltd シート分割巻取装置のシートロール搬出方法
EP0590300A2 (en) * 1992-08-31 1994-04-06 Sony Magnescale Incorporation Reel holder for use in tape winding apparatus
JPH0710129A (ja) * 1993-06-28 1995-01-13 Tokyo Ueruzu:Kk 巻取機のシールテープ形成貼着装置
JP2003285969A (ja) * 2002-03-28 2003-10-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取付用カッタユニット
JP2005119880A (ja) * 2004-10-14 2005-05-12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テープ巻取装置
CN1683210A (zh) * 2004-04-12 2005-10-19 东京威尔斯股份有限公司 密封带的成型粘结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66061A (ja) * 1988-09-01 1990-03-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テープ貼付装置
JP3202788B2 (ja) * 1992-05-15 2001-08-27 オタリ株式会社 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
TW379182B (en) * 1997-07-23 2000-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acking materials for small parts, packing method and packing apparatus as well as the pack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parts
JP4446079B2 (ja) * 2003-03-26 2010-04-07 株式会社 東京ウエルズ シールテープ形成貼付け装置及びシールテープ形成貼付け方法
TWI267439B (en) * 2004-04-01 2006-12-01 Tokyo Weld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ping and bonding a sealtape
US7712698B2 (en) * 2007-10-26 2010-05-11 Seratek,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sheeted roll of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70364A (ja) * 1991-09-30 1993-07-09 Kataoka Mach Co Ltd シート分割巻取装置のシートロール搬出方法
EP0590300A2 (en) * 1992-08-31 1994-04-06 Sony Magnescale Incorporation Reel holder for use in tape winding apparatus
JPH0710129A (ja) * 1993-06-28 1995-01-13 Tokyo Ueruzu:Kk 巻取機のシールテープ形成貼着装置
JP2003285969A (ja) * 2002-03-28 2003-10-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取付用カッタユニット
CN1683210A (zh) * 2004-04-12 2005-10-19 东京威尔斯股份有限公司 密封带的成型粘结装置及方法
JP2005119880A (ja) * 2004-10-14 2005-05-12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テープ巻取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8112A (zh) * 2018-04-14 2018-08-17 六和电子(江西)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轨道堵塞的全自动成型编带装置
CN108408112B (zh) * 2018-04-14 2023-04-07 六和电子(江西)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轨道堵塞的全自动成型编带装置
CN113734859A (zh) * 2020-05-28 2021-12-03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尾胶形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2745B (zh) 2017-10-21
JP6273428B2 (ja) 2018-02-07
JP2015187022A (ja) 2015-10-29
KR20150111876A (ko) 2015-10-06
KR101747513B1 (ko) 2017-06-14
TW201600402A (zh) 2016-01-01
CN105035835B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70359B2 (en) Banding system and process for banding piled products
CN105035835A (zh) 带状部件形成固定装置
WO2010010874A1 (ja) 包装紙接続装置、包装紙接続方法、及び、包装装置
FR2521358A1 (fr) Procede et appareil pour accoupler un boitier isolant de connecteur et un couvercle destine a ce boitier afin de realiser une terminaison sur un conducteur electrique
US2865261A (en) Mechanism to produce a tear-strip and to secure it to a wrapper
JP2013227156A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接続装置
JP3080114B2 (ja) タブ付きテープ貼付装置
JP2004161487A (ja) クラフトテープカッター
CA2007959A1 (en) Sheet dispenser
GB2111941A (en) A feed device for labels
JP5983712B2 (ja) 包装紙接続装置、包装紙接続方法、及び、包装装置
JP4661227B2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US20080029022A1 (en)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pasting sheets of paper or cardboard
JPS6344653B2 (zh)
CN211310044U (zh) 一种自动套胶机的送胶条机构
JP2009137730A (ja) テープ自動貼着装置
JPH0590784A (ja) チツプ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6131287B2 (ja) 包装機およびラベル貼付装置
JP2005279951A (ja) 束綴装置
JP6074451B2 (ja) フィルム連動機構および包装機
JP4175719B2 (ja) 梱包装置
TWI267439B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haping and bonding a sealtape
US2230017A (en) Stamp affixing device
JP2024147058A (ja) 粘着テープ繰出装置
JP2001240022A (ja) 包装容器用シ−ル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