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8805A -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 - Google Patents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8805A
CN105028805A CN201510335923.7A CN201510335923A CN105028805A CN 105028805 A CN105028805 A CN 105028805A CN 201510335923 A CN201510335923 A CN 201510335923A CN 105028805 A CN105028805 A CN 105028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emisia anomalas
tea
making
artemisia
anomal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359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8805B (zh
Inventor
陈云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359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288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28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8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8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880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去杂:将奇蒿洗净并干燥;水提:采用浸渍法或者煎煮法使奇蒿中的有效成分溶出,制得水提液;醇沉:将水提液浓缩后采用醇沉法除去杂质,制得精华液;干燥:使所述精华液干燥成奇蒿精华粉。本发明配方科学合理,不仅解暑解渴,常饮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口味好、口感佳、饮后无返味,并具有独特的风格。

Description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类饮品领域,具体涉及奇蒿袋泡茶的制法。
背景技术
奇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六月霜、南刘寄奴等,有根茎,全草入药清暑利湿、活血行淤、通经止痛,同时具有疗伤、消食化积、醒脾开胃的功效,常见于江苏南部及浙江北部等地区,经常被当地居民当做解暑保健的良方而泡水服用。
公开号为CN10362171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暑清凉速溶凉茶及其制备方法,将原料经水浸提、过滤和浓缩后加糖,再经喷雾干燥制成粉末。该方案中,用方剂学分析,奇蒿50~70重量份占主要地位,为君药,其他原料为臣药;从中药药理学分析,该方案中的所有原料在性味归经上都是辛、甘、苦、微寒,属同类,有协同作用,常饮恐伤及机体;再从制作工艺上讲,将所有原料都放一起水提,得到的物质必定性状相似,这会强化它们的负面效果,而且提取时竞争作用明显,另外,不同原料所具有的不同的功效成分也无法提取出来,做不到取长补短。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口感才是消费者是否会选择买它的重大因素,该方案中,由于在浓缩液中直接添加冰糖和麦芽糊精,其口感不佳,主要体现在茶水味微苦,添加的冰糖虽能掩盖其味,但饮后口中必有返味,表现为酸苦,这是其口感不佳的主要体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奇蒿凉茶口感差饮后易返口的问题,提供一种奇蒿袋泡茶的制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
去杂:将奇蒿洗净并干燥;
水提:采用浸渍法或者煎煮法使奇蒿中的有效成分溶出,制得水提液;
醇沉:将水提液浓缩后采用醇沉法除去杂质,制得浓缩液;
干燥:使所述浓缩液干燥成奇蒿浓缩粉;
包装:以所述奇蒿浓缩粉为原料,包装于空内袋中制成袋泡茶。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煎煮法系指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一般加适量的水浸没药材,浸泡适宜时间后加热至沸,保持微沸浸出一定时间,分离煎出液,药渣依法煎出2~3次。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较稳定的药材。浸渍法是将药材用适当的溶剂在常温或温热条件下浸泡,使浸出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在常温浸渍多在14天以上;热浸渍(40~60℃),一般为3~7天。浸渍法适宜于(1)带粘性的药材、(2)无组织结构的药材、(3)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4)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或易破坏的药材。
水提醇沉法系指在中药水提浓缩液中,加入乙醇使达不同含醇量,某些药物成分在醇溶液中溶解度降低析出沉淀,固液分离后使水提液得以精制的方法。一般操作过程是:将中药水提液浓缩至1︰1~1︰2(ml︰g),药液放冷后,边搅拌边缓慢加入乙醇使达规定含醇量,密闭冷藏24~48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到精制液。操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药液应适当浓缩,以减少乙醇用量。但应控制浓缩程度,若过浓,有效成分易包裹于沉淀中而造成损失。(2)浓缩的药液冷却后方可加入乙醇,以免乙醇受热挥发损失。(3)选择适宜的醇沉浓度。一般药液中含醇量达50%~60%可除去淀粉等杂质,含醇量达75%以上大部分杂质均可沉淀除去。(4)慢加快搅。应快速搅动药液,缓缓加入乙醇,以避免局部醇浓度过高造成有效成分被包裹损失。(5)密闭冷藏。可防止乙醇挥发,促进析出沉淀的沉降,便于滤过操作。(6)洗涤沉淀。沉淀采用乙醇(浓度与药液中的乙醇浓度相同)洗涤可减少有效成分在沉淀中的包裹损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水提步骤中,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超声的频率控制在30~50KHz,超声功率控制在80~120W。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还包括勾兑步骤:将所述浓缩液与药理学上可接受的其他植物提取液、药剂学上可接受的防腐剂和矫味剂混匀;所述其他植物提取液为有生物碱、黄酮、皂苷、植物色素、萜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植物来源的水提或者醇提的浓缩液。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药理学上可接受的是指联用不会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药剂学上可接受的是指这些辅助性材料的加入不会对药物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造成负面效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其他植物提取物的来源是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山楂、苦瓜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包装步骤中,还在所述空内袋中包装入茶粉和甘草饮片。
茶粉的加入是使该袋泡茶具有茶味,符合大众的日常饮用习惯。其中甘草非以药粉的形式添加也不以提取物的形式添加,而是采用饮片的形式。这符合它的功效,它在这里起调和的作用,若以粉或提取物的形式,则在泡水时必然会大量释放入水中,这不符合方剂学。同样,茶叶是以茶粉的形式添加,这就比以原叶的形式加快了释放。这么做是要跟奇蒿浓缩粉进行匹配。奇蒿浓缩粉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溶于水中,因此茶叶中有效物质的释放不能太缓,因此制成了粉状,若将茶叶也制成提取物,那么茶叶提取物释放会太快,会盖住奇蒿浓缩粉的味道,使得本产品奇蒿袋泡茶名不副实,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奇蒿功效的发挥。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奇蒿浓缩粉、茶叶粉和甘草饮片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包装于空内袋中,这样做既可以达到发挥奇蒿功效、符合大众饮用习惯具有茶味且不掩盖奇蒿风味与功效、甘草饮片能少量长期释放便于调和诸成分药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水提步骤时需在提取罐中充入空气,使表压达到0.1MPa。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奇蒿是经过粗步粉碎的,过30目。
将所述奇蒿粉碎,是为了提高奇蒿中有效成分的浸提效果,一般来说,粉碎粒径越小,浸提的效果也越好,但是若粉碎的粒径过小,则会有如下缺点:①过细的粉末会导致其对药液和其中有效成分的吸附量增加,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②粉碎的粒径过小,则浸出的杂质也会增多;③过细的粉末会导致后面过滤的步骤时过滤阻力变大,导致过滤困难。因此,将所述奇蒿粗粉的平均粒径控制在0.5mm以上,既能保证浸提效果,又能克服上述缺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水提步骤还包括过滤,所述过滤采用内压式中空纤维膜法过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干燥步骤前还包括调味步骤:将经过勾调的浓缩液用淀粉糖化液进行调味,使之具有甜味。
淀粉糖化原是酿酒工艺中的其中一步,该步骤使原料中的淀粉水解为单糖,使发酵更易进行。糖化液比之葡萄糖或者果糖、蔗糖的水溶液,却有着更好的口感,并且糖化液成分比较复杂,风味独特。用糖化液作为矫味剂对浓缩液进行矫味后,再进行喷雾干燥,制得的奇蒿浓缩粉;该浓缩粉复水后可保持脱水干燥前的状态,并且由此泡水制得的茶饮,具有口味清甜、风味独特的优点,并且饮后不返味,口感清香。
淀粉糖化液通常称为果葡糖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1)调浆:在容器内先加部分水,搅拌下加入植物淀粉如薯,投料完毕继续加水使淀粉乳达到规定浓度(40wt%),然后加入盐酸调节至pH值为2;
(2)糖化:把淀粉乳转送入糖化罐;进料完毕打开蒸汽阀升压力至2.8千克/平方厘米左右,保持该压力3~5分钟;
(3)取样:用20%碘液检查糖化终点,糖化液遇碘呈酱红色时即可放料中和;
(4)中和:把糖化液转入中和桶,搅拌,加入炭作助滤剂,逐步加入10%碳酸钠溶液中和,当pH为4.6~4.8时,打开出料阀,将糖液送入过滤机,滤出的糖液随即冷却,然后脱色;
(5)脱色:把糖液放入脱色桶内,加入活性炭随加随拌,脱色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然后再送至过滤机,滤出清液盛放在贮桶内备用;
(6)树脂交换:将第一次脱色滤清液送至离子交换滤床进行脱盐提纯及脱色,糖液通过,阳-阴-阳-阴四个树脂滤床后,调整pH值至3.8~4.2;
(7)蒸发:糖液送至蒸发罐,保持真空度在500毫米汞柱以上;加热蒸汽压力不超过1千克/平方厘米,制得糖液浓度在42%~50%;
(8)异构化:将固相异构酶装填于竖立的保温反应柱内,反应温度
控制在60~65摄氏度,精制的糖液流过酶柱,进行异构化反应,连续操作;
(9)二次脱色:将糖液送人脱色桶,加入定量新鲜活性炭,操作与第一次脱色相同(异构化反应后,所得糖液含有色物质,并在贮存期间能产生颜色及灰分等杂质,所以,需二次脱色);
(10)二次树脂交换:经二次脱色的糖液需再进行一次树脂交换,方法同前,最后流出的糖液pH值较高,可用盐酸调节ph值至4.0~4.5;
(11)蒸发浓缩:精制的糖液经真空蒸发罐浓缩到需要的浓度,即得果葡糖浆,由于葡萄糖易于结晶,为了防止糖浆在贮存期间出现结晶析出,不能让糖液蒸发到过高浓度,一般要求在70%~75%(干物质浓度)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晾晒粉碎过程应晒至所述奇蒿的含水率小于15%。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提取罐内充入气体使所述提取罐气体表压达到0.1MPa,用75-95℃的水浸提,浸提2~3次,每次15~25分钟,将每次提取后的浸提液合并。
提高温度,有利于可溶解成分的溶解和扩散,能够促进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时温度也不宜过高,①达到水的沸点时,水分大量气化,不利于操作;②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某些易挥发有效组分的流失;③过高的温度会加大杂质组分的溶出。因此本技术方案将温度范围控制在75~95℃。
同时,浸提时间愈长,浸提通常俞完全,但当扩散达到平衡时,即浸提溶剂与浸提物之间有效物质浓度之差趋于零时,延长浸提时间就不再起作用。因此本技术方案将每次的浸提时间控制在25~35分钟,即达到最佳的浸提效果,又不至于浪费时间。
提高浸提液的压力有助于加速润湿渗透过程,缩短浸提时间,同时压力增大,会使有些细胞壁破裂,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对其扩散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加压情况下本技术方案的浸提时间可缩短到15~25分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提取液和奇蒿粗粉的混合物采用膜过滤法进行过滤。
膜法过滤能够将所述奇蒿粗粉颗粒滤除,得到澄清的滤液,使得所述凉茶饮料的外观透亮美观,膜过滤法同时能够去除提取液中的热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混合步骤中其他中药成分包括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山楂、苦瓜、绿豆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中药成分或清热解毒,或降血脂血压、或解风热咳嗽,与所述奇蒿共用能够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适用于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勾调步骤后干燥步骤前还包括陈化步骤,所述陈化步骤应将所述混合液至于陶制容器中,容器内部放置有托玛琳石。
所述托玛琳石又名电气石,主要成分是无机的硅酸铝盐,含有K、Na、Ca、Mg、Cu、Mo等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约58种之多,为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其多孔结构对色素和细菌有吸附能力,能够去除残留病菌,并使得所述混合液澄清。
更为重要的是,所述托玛琳石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两个强电荷的原子在所述晶体结构的晶格上错开排列,导致该晶格一端表现为正电荷、另一端则表现为负电荷,正负电荷之间存在永久性的电场,晶格中的正极会吸收环境中的正离子并储存在晶格中,同时富集会释放多余电子。这种放电特性使得的放置所述托玛琳石的水负离子化,水中的氢离子与所述托玛琳石所释放的负离子结合变成氢原子从水中溢出,氢氧根则和水分子结合为表面具有活性作用的羟基负离子或碱性负离子(H3O2 -),这种负离子能够使得水中的氢键作用削弱,使水活化,变为“小分子水”,这种小分子水更容易与所述有效成份分子发生缔合作用,也使得所述混合液中的氧化、缩合反应加速进行,对所述陈化步骤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陈化步骤的陈化加速手段为超声加速或升温加速,所述升温加速可采用红外线作为热源。
当超声波作用于陈化中的凉茶饮料时,其带来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能够促进饮料内物质的混合,增强液体内各极性分子之间的的亲和力,从而促进缔合作用、促进氧化、缩合反应的进程,促进有害气体的溢出,进而使得陈化作用加速完成。一般使用超声波作为陈化手段,只需10~30分钟即可完成陈化步骤。
温度的升高也能够使得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分子活性增强,进而加速陈化步骤的进程,可采用红外线作为热源,使用方便,加热均匀且范围广,在45~55℃下加热15~25分钟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方科学合理,不仅解暑解渴,常饮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口味好、口感佳、饮后无返味,并具有独特的风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具体如下:
于八月取材奇蒿,去除根、黄叶和泥土,晾晒干,初步粉碎后(过30目筛),奇蒿粗粉,粒度分布范围在0.1~2.0mm,D50在0.6mm;
将所述奇蒿粗粉采用沸水煎煮法提取,并配合超声辅助提取,超声的频率控制在30~50KHz,超声功率控制在80~120W;制得水提液。将水提液浓缩后,采用醇沉法除去杂质,制得浓缩液;
对所述浓缩液进行超滤,超滤后加入金银花、菊花的水提浓缩汁,再加入淀粉糖化液进行勾调,然后喷雾干燥,制成浓缩粉;
把浓缩粉、茶叶碎末和甘草饮片包装入一个无纺布的空内袋中,制成袋泡茶。
实施例二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具体如下:
于八月取材奇蒿,去除根、黄叶和泥土,晾晒干,初步粉碎后(过30目筛),奇蒿粗粉,粒度分布范围在0.1~2.0mm,D50在0.6mm;
将所述奇蒿粗粉采用沸水煎煮法提取,并配合超声辅助提取,超声的频率控制在30~50KHz,超声功率控制在80~120W;制得水提液。将水提液浓缩后,采用醇沉法除去杂质,制得浓缩液;
对所述浓缩液进行超滤,超滤后加入夏枯草、山楂的水提浓缩汁,再加入淀粉糖化液进行勾调,再加入菊花和绿茶的提取物后放入陶制容器内进行陈化,所述陶制容器内有托玛琳石,超声波处理20分钟后既得凉茶饮料;
然后把凉茶饮料喷雾干燥,制成浓缩粉;
把浓缩粉、茶叶碎末和甘草饮片包装入一个无纺布的空内袋中,制成袋泡茶。

Claims (9)

1.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包括以下步骤:
去杂:将奇蒿洗净并干燥;
水提:采用浸渍法或煎煮法使奇蒿中的有效成分溶出,制得水提液;
醇沉:将水提液浓缩后采用醇沉法除去杂质,制得浓缩液;
干燥:使所述浓缩液干燥成奇蒿浓缩粉;
包装:以所述奇蒿浓缩粉为原料,包装于空内袋中制成袋泡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提步骤中,采用超声辅助提取,超声的频率控制在30~50KHz,超声功率控制在80~120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勾兑步骤:将所述浓缩液与药理学上可接受的其他植物提取液、药剂学上可接受的防腐剂和矫味剂混匀;所述其他植物提取液为有生物碱、黄酮、皂苷、植物色素、萜类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植物来源的水提或者醇提的浓缩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植物提取物的来源是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山楂、苦瓜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步骤中,还在所述空内袋中包装入茶粉和甘草饮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步骤时需在提取罐中充入空气,使表压达到0.1MP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提步骤还包括过滤,所述过滤采用内压式中空纤维膜法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控制奇蒿的含水率不大于15wt%。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奇蒿袋泡茶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干燥步骤前还包括调味步骤:将经过勾调的浓缩液用淀粉糖化液进行调味,使之具有甜味。
CN201510335923.7A 2015-06-17 2015-06-17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88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5923.7A CN105028805B (zh) 2015-06-17 2015-06-17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35923.7A CN105028805B (zh) 2015-06-17 2015-06-17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8805A true CN105028805A (zh) 2015-11-11
CN105028805B CN105028805B (zh) 2018-10-09

Family

ID=54436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3592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8805B (zh) 2015-06-17 2015-06-17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2880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9957A (zh) * 2020-07-13 2020-11-03 黑龙江东方学院 一种防菌吸雾口罩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78A (zh) * 1996-07-02 1997-04-09 王桂林 六月霜饮料
CN1513493A (zh) * 2003-05-20 2004-07-21 凌沛学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袋泡茶及制备方法
CN1634498A (zh) * 2004-12-08 2005-07-06 浙江中医学院 六月霜解暑消食的茶用颗粒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875735A (zh) * 2005-06-07 2006-12-13 陈俏天 速溶六月霜茶
CN101142956A (zh) * 2007-11-09 2008-03-19 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袋泡茶配方及生产工艺
CN102178010A (zh) * 2011-04-12 2011-09-14 朱君铭 一种安吉奇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8110A (zh) * 2011-05-25 2011-11-02 杨军 一种六月霜茶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4706855A (zh) * 2015-02-09 2015-06-17 江苏海王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济川煎方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78A (zh) * 1996-07-02 1997-04-09 王桂林 六月霜饮料
CN1513493A (zh) * 2003-05-20 2004-07-21 凌沛学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袋泡茶及制备方法
CN1634498A (zh) * 2004-12-08 2005-07-06 浙江中医学院 六月霜解暑消食的茶用颗粒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875735A (zh) * 2005-06-07 2006-12-13 陈俏天 速溶六月霜茶
CN101142956A (zh) * 2007-11-09 2008-03-19 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袋泡茶配方及生产工艺
CN102178010A (zh) * 2011-04-12 2011-09-14 朱君铭 一种安吉奇蒿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8110A (zh) * 2011-05-25 2011-11-02 杨军 一种六月霜茶饮料的制作方法
CN104706855A (zh) * 2015-02-09 2015-06-17 江苏海王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济川煎方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9957A (zh) * 2020-07-13 2020-11-03 黑龙江东方学院 一种防菌吸雾口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8805B (zh) 2018-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1160B1 (ko) 식혜의 제조방법
CN105613889A (zh) 柿蒂葛花保健茶精的制作方法
CN107142184B (zh) 枸杞多糖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871932A (zh) 薜荔籽胶和薜荔籽胶凝胶粉的制备方法
CN101053407A (zh) 大枣枸杞茶及其生产工艺
CN103549084B (zh) 一种鱼腥草提取物及利用鱼腥草提取物制备凉茶及泡腾片的方法
CN103652158A (zh) 一种莲叶桑菊茶速溶分子凉茶
CN105028805B (zh) 奇蒿袋泡茶的制法
CN109735418A (zh) 一种茶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206A (zh) 一种降血糖降血脂绿茶速溶茶的生产方法
CN105918539A (zh) 一种沉香叶速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6318B (zh) 奇蒿茶饮的制法
CN108308475A (zh) 一种穿心莲阿胶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9622B (zh) 罗汉果制取物、含有该制取物的罗汉果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4623A (zh) 金银花茶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29984C (zh) 一种人参泡茶的制备方法
CN103704409B (zh) 一种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6138A (zh) 虎杖绿茶保健饮料
CN101371701A (zh) 保健茶冰糖
CN1115612A (zh) 灵芝浸膏及由其制作的灵芝啤酒
CN109096344A (zh) 一种人参二醇型皂苷的提取方法
CN109042794A (zh) 一种罗汉果芝士蛋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09612A (zh) 一种以甘蔗为主要原料的茶制品
JPH0823938A (ja) アガリクスエキス飲料の製造方法
CN103230013A (zh) 酸浆粉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

Termination date: 201906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