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7172A - 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7172A
CN105027172A CN201380074242.9A CN201380074242A CN105027172A CN 105027172 A CN105027172 A CN 105027172A CN 201380074242 A CN201380074242 A CN 201380074242A CN 105027172 A CN105027172 A CN 105027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volume
data
door
authentication result
monitor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42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7172B (zh
Inventor
道簱聪
丸山清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27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7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7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4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 G08B13/196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using television cameras
    • G08B13/19602Image analysis to detect motion of the intruder, e.g. by frame subtraction
    • G08B13/19613Recognition of a predetermined image pattern or behaviour pattern indicating theft or intru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4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 G08B13/196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mage scanning and comparing systems using television cameras
    • G08B13/19602Image analysis to detect motion of the intruder, e.g. by frame subtraction
    • G08B13/19608Tracking movement of a target, e.g. by detecting an object predefined as a target, using target direction and or velocity to predict its new 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根据认证结果信息(D3)、门开闭信息(D4)、以及门(9)附近的影像的编码数据(D2)的数据量的变化,检测非法移动。在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每个周期的数据量(D5)大于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或数据量(D5)的积分值(D80)大于阈值时,判定为发生了非法移动。能够在不对来自监视摄像机的编码影像数据进行解码、不进行复杂的图像处理的情况下,高精度地检测向管理区域的非法入室。

Description

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人从管理区域和一般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移动进行监视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监视信息处理方法的程序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处理机密信息或危险物的场所等的、对向管理区域的入室或从管理区域的出室进行监视的监视装置中,存在构成为如下的监视装置:在入室或出室时,通过利用ID卡等进行的对照,对有无入室资格进行认证,在认证为具有入室资格的情况下,对门进行解锁。然而,存在不具有入室资格的人跟着被认证为具有入室资格的人进入管理区域、或离开管理区域的情况(以下称为“尾随”)。
为了解决此问题,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这样的出入室监视装置:通过对利用2台摄像机的拍摄得到的影像进行图像处理,来检测尾随。该出入室管理系统的图像处理中,对于通过对从摄像机输入的模拟的影像信号进行A/D转换而得到的基带信号,生成与预先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背景图像之间的差分图像,利用预先设定的阈值对所生成的差分图像进行2值化,从2值化后的图像数据中仅提取操作员预先设定的区域,针对所提取的图像数据计算纵方向及横方向的射影之后,对纵、横各自的射影数据进行平滑化,根据作为其结果而得到的数据,进行尾随的检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2481号公报(0028~003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出入室监视装置中,需要用于存储背景图像的存储器,还需要用于基于基带信号的差分图像的生成、基于阈值的2值化、射影的计算等的处理,从而存在数据处理量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如果摄像机的高分辨率化得到提高,则基带信号的数据量增加,导致对基带信号进行图像处理时的处理量显著地增加。在利用软件来实现这些图像处理的情况下,需要工作频率高的CPU,成本变高。在利用硬件来实现图像处理的情况下,需要专用的LSI,部件数量增多,存在成本变高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出入室监视装置中,需要基于基带信号的图像处理,因此,在连接了目前较多地使用的、对拍摄到的影像进行编码后输出的摄像机的情况下,为了将来自摄像机的影像数据恢复成基带信号,需要进行解码。因此,在解码的处理中还需要较多的信号处理,存在因CPU的高性能化或部件数量的增加而导致成本变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在不将由摄像机编码后的影像数据解码为基带信号、进而不进行复杂的图像处理等的情况下,检测非法的出入室。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根据认证结果信息、门开闭信息和编码影像数据,检测从被门隔开的一般区域和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非法移动,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是作为如下的判断的结果而生成的,该判断是从想要从所述一般区域和所述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人接受识别信息的提供并根据所提供的识别信息进行的是否应该允许所述移动的判断,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表示允许所述移动,所述门开闭信息表示基于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而被控制开闭的门的状态,所述编码影像数据是对通过拍摄所述门的附近而得到的影像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的,其特征在于,该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数据量计测部,其对所述编码影像数据的每个预先设定的周期的数据量进行计测;以及比较判定部,其根据所述数据量计测部计测出的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大于预先设定的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所述门开闭信息和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检测所述非法移动。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根据认证结果信息、门开闭信息和编码影像数据,检测从被门隔开的一般区域和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非法移动,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是作为如下的判断的结果而生成的,该判断是从想要从所述一般区域和所述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人接受识别信息的提供并根据所提供的识别信息进行的是否应该允许所述移动的判断,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表示允许所述移动,所述门开闭信息表示基于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而被控制开闭的门的状态,所述编码影像数据是对通过拍摄所述门的附近而得到的影像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的,其特征在于,该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数据量计测部,其对所述编码影像数据的、每个预先设定的周期的数据量进行计测;以及比较判定部,其根据所述数据量计测部计测的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大于预先设定的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所述数据量的积分值、所述门开闭信息和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检测所述非法移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不将来自摄像机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解码为基带信号、不进行复杂的图像处理等的情况下,检测非法的出入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将一般区域(PA)与管理区域(CA)隔开的门(9)附近处的监视装置(100)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数据量计测部(5)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4是说明IP分组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图1的比较判定部(6)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6的(a)~(h)是示出摄像机(2)拍摄到的连续的帧的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7的(a)是示出从1个人物进入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到离开为止的数据量的变化的波形图,(b)是示出(a)的每个累积周期的数据量的图。
图8的(a)是示出从2个人物相继进入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到离开为止的数据量的变化的波形图,(b)是示出(a)的每个累积周期的数据量的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图9的步骤S5中的数据量计测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图9的步骤S6及步骤S7中的比较判定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将一般区域(PA)与管理区域(CA)隔开的门(9)附近处的监视装置(200)的不同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将一般区域(PA)与管理区域(CA)隔开的门(9)附近处的监视装置(100)的结构要素的不同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5是示出图14的数据量计测部(305)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6是示出图14的比较判定部(306)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监视装置中使用的比较判定部(406)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8的(a)~(h)是示出摄像机(2)拍摄到的连续的帧的图像的不同例子的图。
图19的(a)是示出2个人物无间隙地经过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时的数据量的变化的波形图,(b)是示出(a)的每个累积周期的数据量的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5中作为图9的步骤S6及步骤S7的处理进行的比较判定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监视装置中使用的比较判定部(506)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2的(a)是示出2个人物无间隙地经过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时的数据量的变化的波形图,(b)是示出(a)的每个累积周期的数据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的结构及与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连接的结构要素的框图。
图1所示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具备数据量计测部5、比较判定部6和警报输出部7,与作为摄像信号生成部的摄像机2、认证部3、门控制部4以及警报音发生器8连接。由图1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摄像机2、认证部3、门控制部4和警报音发生器8构成监视装置100。
图2示出监视装置100的配置例。图2是从上方观察将一般区域PA与管理区域CA隔开的门9附近的图。
在从一般区域PA向管理区域CA进入(入室)的情况下,需要接受认证。监视装置100的目的在于,检测未接受认证就进行的非法入室。
例如,通过将IC卡伸到认证部3,进行用于入室的认证。
摄像机2被设置成能够拍摄经过敞开的门9而出入的人物。例如,摄像机2被设置在认证部3的附近,其高度被设置成能够拍摄为了将IC卡伸到认证部3而靠近的人物的脸。
摄像机2通过网络线路例如LAN(Local AreaNet work:局域网)与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连接。以下,以IP网络为前提,对网络进行说明。其中,网络不限于IP网络,只要是能够确保对影像和信息进行传送的手段即可。通信既可以是有线方式也可以是无线方式(无线LAN等)。
摄像机2经由网络线路向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传送影像数据D2,该影像数据D2是对通过拍摄而得到的影像信号实施了例如基于H.264编码的压缩而得到的。
影像的编码方式不限于H.264,只要是采用了MPEG2、MPEG4这样的动态补偿及帧间预测的编码方式即可。
认证部3例如具有读卡器3a,在想要入室的人将IC卡伸到(接近)读卡器3a时,读取该IC卡的识别信息,根据所读取的识别信息,判断是否允许入室。例如,具有入室资格的人(被允许入室的人)的识别信息的一览被预先保存在认证部3内,在认证部3中,如果从IC卡读取的识别信息与上述识别信息的一览所包含的识别信息中的一个识别信息一致,则允许持有该IC卡的人的入室。
在允许入室的情况下,向门控制部4及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表示允许的认证结果信息D3。另一方面,在不允许入室的情况下,向门控制部4及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表示不允许的认证结果信息D3。
此外,代替基于IC卡的个人认证,也可以采用基于指纹等的生物认证等。总之,认证部3只要从想要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接受个人识别信息的提供,根据所提供的个人识别信息判断是否允许入室即可。
门控制部4具有如下这样的功能:根据来自认证部3的通知,控制门的解锁/上锁,并且,向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通知门是解锁状态还是上锁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门控制部4具有与认证部3的通信功能,并且构成为能够从认证部3接收认证结果信息D3。
门控制部4与认证部3之间的通信协议只要是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等一般的串行通信协议即可。此外,不限于串行通信,只要能够进行数据的交换即可。
在门控制部4对门的解锁/上锁的控制中,在来自认证部3的认证结果信息D3表示允许入室的情况下,进行门的解锁,从解锁起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进行上锁。另一方面,在来自认证部3的认证结果信息D3表示不允许入室(禁止入室)的情况下,不进行门的解锁。在门是自动地开闭的门的情况下,门随着解锁而打开,经过一定时间之后,门关闭,成为上锁状态。
门控制部4还向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输出表示是解锁状态还是上锁状态的门开闭信息D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门控制部4与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利用IIC等一般的串行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此外,不限于串行通信,只要能够进行数据的交换即可。门开闭信息D4用“1”表示门9的解锁状态,用“0”表示门9的上锁状态。
警报音发生器8例如在内部包含扬声器,如果从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收到警报驱动信号D7,则产生警报音。
数据量计测部5对在门控制部4对门9进行了解锁的期间从摄像机2输入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D2的数据量进行计测。具体而言,具有如下这样的功能:计算从摄像机2输入的影像数据D2的分组报头中记录的IP分组整体的数据大小中减去分组报头部分的数据大小而得到的值作为该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将所计算出的数据量的每个固定时间内的累积结果作为累积数据量D5发送至比较判定部6。
如图3所示,数据量计测部5例如具备周期计测部51、分组长度计算部52和数据量累积部53。
在从门控制部4输入的门开闭信息D4为“1”、即对门9进行了解锁的情况下,周期计测部51进行预先设定的单位时间(周期)的计测,在门开闭信息D4为“0”、即门9被上锁的情况下,停止单位时间的计测并重置。单位时间的计测是使用基于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所使用的时钟而生成的计时器而进行的。
门开闭信息D4还被输入至分组长度计算部52。分组长度计算部52从在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情况下从摄像机2输入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D2的IP分组的报头部分中,提取表示IP分组整体的数据大小的信息和表示报头的数据大小的信息,计算从IP分组整体的数据大小中减去报头的数据大小而得到的值,作为表示该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的值而输出至数据量累积部53。
参照图4,进一步对分组长度计算部52的工作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IP分组的结构的图。IP分组由包括目的地的IP地址等信息的报头部分(20字节+选项的字节数)和包括有效数据(作为待发送对象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部分构成。
图4中的报头部分中记录的“报头长度”表示报头部分的数据长度。另外,“分组长度”表示包含报头部分的IP分组整体的数据长度。因此,通过从分组长度的值中减去报头长度的值,能够求出数据部分的数据长度。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由以八位位组(octet)(8bit)为单位的数值表示分组长度及报头长度。
分组长度计算部52提取所接收的IP分组的报头部分中记录的表示报头长度的信息和表示分组长度的信息,从分组长度的值中减去报头长度的值,从而计算所接收的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
数据量累积部53在周期计测部51所计测出的整个预先设定的单位时间内对从分组长度计算部52输入的各分组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进行累积,向内部的累积数据量存储部531输出每个上述单位时间的累积数据量。有时将进行数据量的累积的单位时间称为累积周期、或也简称为周期。
数据量累积部53将所求出的累积数据量作为每个周期的累积数据量D5从数据量计测部5向比较判定部6输出。以下,有时将累积数据量D5称为“每个周期的数据量”、或也简称为“数据量”。
数据量累积部53输出了累积数据量D5之后,将累积数据量存储部531中存储的累积数据量重置为0,开始进行下一周期的累积。
在来自门控制部4的门开闭信息D4表示门9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比较判定部6根据从数据量计测部5输入的累积数据量D5和由认证部3输出表示允许入室的认证结果信息D3的次数D32,判定是否发生了非法入室,向警报输出部7通知判定结果。
例如,如图5所示,比较判定部6具备入室允许计数部61、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阈值设定部63和非法判定部64。
入室允许计数部61根据从认证部3输入的认证结果信息D3,对认证部3判断为允许入室的次数进行计测。
在该计数中,还需要对成为门开闭信息D4变为“1”的原因的允许入室(门开闭信息D4即将从“0”变为“1”之前的允许入室)进行计数。因此,入室允许计数部61在门开闭信息D4为“1”时,将计数值设为“1”,在此之后,每当从认证部3收到表示允许入室的认证结果信息时,使计数值每次增加“1”。通过这样的处理,入室允许计数部61对成为门开闭信息D4变为“1”的原因的允许入室的发生的次数、以及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期间内的允许入室的发生次数进行计数。这样的入室允许系数部61的计数值D61等于对在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期间产生表示允许入室的认证结果信息D3的次数加1而得到的值。
如果门开闭信息D4从“1”变为“0”,则入室允许计数部61向非法判定部64输出计数值D61之后,将存储在内部的计数值D61重置为0。
阈值设定部63设定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在累积数据量的解析中使用的阈值(数据量阈值)D63。
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进行数据量计测部5计测出的每个周期的数据量D5的解析。例如,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具有存储从数据量计测部5输入的每个周期的数据量D5的数据量储存部621,该数据量储存部621中存储有最近的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5(n)及前一个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5(n-1)。
而且,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在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期间,使用从阈值设定部63输入的阈值D63,判定数据量D5是否跨过阈值D63沿增加方向变化。具体而言,判定最近的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5(n)和前一个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5(n-1)是否满足由下式(1)表示的判定条件。
D5(n)>D63>D5(n-1)  (1)
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具有对满足上述式(1)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部622,每当满足上述式(1)时,使该计数部622的计数值增加1。
在门开闭信息D4变为“0”的时刻,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向非法判定部64输出上述计数值D62。
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输出上述计数值D62之后,将该计数部622中存储的计数值D62重置为0。
非法判定部64根据入室允许计数部61的计数值D61和作为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中的解析结果的计数值D62,判定是否发生了非法入室。即,非法判定部64对入室允许计数部61的计数值D61与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的计数部622的计数值D62进行比较,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发生了非法入室即尾随,将警报输出通知D6设为“1”,在一致的情况下,将警报输出通知D6设为“0”。警报输出通知D6输出至警报输出部7。
这里,对根据每个周期的数据量来判定是否发生了人的通行的意义进行说明。图6的(a)~(h)示出摄像机2拍摄到的不同时刻的帧的图像。帧率例如为10fps至30fps左右,图6的(b)~(h)分别示出相对于图6的(a)~(g)滞后几个帧的图像。
示出了如下这样的情形:图6的(a)中处于摄像机的大致正面的人物PNa在图6的(b)以后移动而经过敞开的门9后移动至管理区域CA,然后,另一人物PNb从右边出现,在摄像机之前移动而进入管理区域CA。
摄像机2对这样的摄像图像进行编码,其中,H.264等的编码方式使用当前的帧和其前后的帧来进行预测编码。因此,当存在被摄体的出现、移动等时,帧之间的差异增大,从而进行编码时的数据量增多。
图7的(a)示出在1个人物进入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之后在摄像范围内移动后离开的情况下的数据量的变化的一例。如图所示,在人物出现之前,数据量大致为零,但是,人物出现时、移动时、以及身影将要消失时,数据量增多,身影消失之后,返回至零。即,一般来说,数据量从零开始增加后减少再返回到零,大概发生山形的变化。从最初1个人物处于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的状态起开始拍摄之后进行移动而身影将要消失情况下的数据量的变化也同样为山形。
图8的(a)示出2个人物相继进入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之后在摄像范围内移动后离开的情况下的数据量的变化的一例。在该情况下,数据量从零开始增加后减少至零,再次增加后减少。即数据量重复发生两次的山形的变化。在本发明中,关注这样的数据量的变化的差异,来检测尾随。
具体而言,对数据量的变化进行平滑化,对满足平滑化后的数据量跨过某阈值而增加的判定条件的次数进行计数,由此,对人经过摄像机的摄像范围的次数进行计数,从而对进入了管理区域CA的人的数量进行计数。
作为平滑化的手段,按每个固定周期(单位时间)对数据量进行累积,进行每个周期的累积数据量(图7的(b)、图8的(b))与阈值之间的比较。例如,使用各周期的累积数据量D5(n)和前一个周期的累积数据量D5(n-1),如果与阈值D63之间满足上述式(1)的关系,则判断为一个人已进入。如上所述,有时将“累积数据量(D5)”称为“每个周期的数据量(D5)”或简称为“数据量(D5)”。
关于阈值D63,例如优选设定在无运动时的数据量(大致为零)与有运动时的数据量的中间附近。因此,阈值设定部63将从数据量计测部5输入的数据量D5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保存在内部的存储部(未图示)中,自动地将阈值D63设定在最大值与最小值的中间。
具体而言,也可以使用数据量D5的每个预先设定的期间的最大值、最小值,来更新阈值D63。另外,也可以是,保存数据量D5的到目前为止的最大值、最小值,在产生了比所保存的最大值大的值时,将该值作为新的最大值,在产生了比所保存的最小值小的值时,将该值作为新的最小值,重新计算阈值D63。
此外,也可以是,预先计测在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无人时的数据量,将其用作最小值。
在最新的数据量D5(n)大于阈值D63且前一个数据量D5(n-1)小于阈值D63的情况下,满足上述式(1)。即,如果阈值D63设定在数据量D5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中间,则如图7的(b)、图8的(b)所示,在数据量D5跨过阈值D63而增加的情况下,满足式(1)。如上所述,数据量增加的情况是人等被摄体进入了摄像机2的摄像范围内的情况、在摄像范围内移动的情况、以及进行退出到摄像范围外的移动的情况,而且被构成为仅在门9处于解锁状态的情况下才累积数据量,因此,在如图2所示那样将摄像机2配置成能够拍摄管理区域CA的进入者时,如果满足式(1),则能够判断为人进入了管理区域CA。
来自比较判定部6的警报输出通知D6为“1”的情况下、或来自门控制部4的门开闭信息D4在固定时间以上的时间内成为“1”的情况下,警报输出部7输出警报驱动信号D7。警报音发生器8根据该警报驱动信号D7,产生警报音。
接下来,参照图9的流程图,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的监视装置100的工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要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需要靠近认证部3然后伸出所持有的IC卡。当认证部3开始进行IC卡的读取后,图5的处理开始。
图5的处理开始后,在步骤S1中开始向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发送通过摄像机2的拍摄而得到的影像数据,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的数据量计测部5开始接收影像数据D2。另外,作为初始设定,表示门9是否处于解锁状态的信息(门开闭信息)D4被设定为“0”(表示上锁状态)。
如上所述,当IC卡被伸到读卡器3a时,认证部3读取IC卡中记录的识别信息(步骤S2)。
接下来,认证部3判定所读取的识别信息是否与预先存储于内部的识别信息中的一个识别信息一致(从IC卡读取的识别信息是否为预先存储于认证部3中的识别信息的一览所包含的识别信息)(步骤S3),输出表示判定的结果的认证结果信息D3。如果识别信息一致,则认证结果信息D3为允许入室的信息,如果识别信息不一致,则认证结果信息D3为不允许入室的信息。
在步骤S3的判定中允许了入室的情况下(步骤S3中“是”),门控制部4对门9进行解锁,并且将门开闭信息D4设为“1”,输出至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步骤S4)。
在步骤S3的判定中不允许入室的情况下(步骤S3中“否”),不对门9进行解锁,门开闭信息D4仍然保持为“0”,返回至步骤S2。
步骤S4之后,在步骤S5中,比较判定部6的入室允许计数部61将计数值D61设为“1”。另外,数据量计测部5计算从摄像机2输出的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反复进行求出所计算的数据量的每个周期的累积值(每个周期的数据量)的处理。
参照图10,对步骤S5中的数据量计测部5的工作详细地进行说明。
步骤S5的处理开始后,周期计测部51开始进行累积周期的计测(步骤S20)。
关于累积周期的计测,既可以利用对从设置在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内部的振荡器输出的工作时钟进行计数的计数部来进行,也可以在从摄像机2输入的影像数据D2中记录有时间戳的情况下参照该时间戳来进行。
接下来,分组长度计算部52接收从摄像机2输入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D2的IP分组(步骤S21),根据IP分组的分组报头的信息(分组大小及报头大小),计算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D2的数据量(步骤S22),数据量累积部53通过使所计算出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与累积数据量存储部531中存储的此前的累积数据量D5相加,求出新的累积数据量D5,改写累积数据量存储部531的累积数据量D5(步骤S23)。
接下来,判定周期计测部51所计测的时间是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单位时间(累积周期)(S24),在未达到的情况下(步骤S24中“否”),返回至步骤S21。
反复进行步骤S21~S24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24中判断为达到了单位时间(累积周期)为止。在步骤S23中,使在步骤S22中新接收到的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与累积数据量存储部531中存储的数据量(此前的累积值)相加,反复进行这样的处理,其结果为,进行从摄像机2发送的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的累积。
另一方面,在周期计测部51所计测的时间达到了单位时间(累积周期)的情况下(步骤S24中“是”),数据量累积部53向比较判定部6输出此前存储于累积数据量存储部531中的累积数据量D5(步骤S25)。
数据量累积部53输出了累积数据量D5之后,将累积数据量存储部531中存储的累积数据量重置为0(S26)。
在步骤S25之后,返回至步骤S20,再次从步骤S20开始反复进行的一系列的步骤。
返回至图9,在步骤S5中,通过上述工作而求出的每个周期的数据量D5输入至比较判定部6,比较判定部6根据所输入的数据量D5,判定是否发生了非法入室(步骤S6)。
参照图11,对步骤S6及步骤S7中的比较判定部6的工作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1中的步骤S30~S35构成图9的步骤S6,步骤S36构成步骤S7。
在步骤S30中,阈值设定部63进行阈值D63的设定。在与每个周期的数据量D5的比较中使用该阈值D63,根据该比较的结果,判定是否发生了人的通行。
接下来,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在数据量储存部621中保存从数据量计测部5输入的数据量D5的值中的最新2次的值,进行这两个值D5(n)、D5(n-1)与阈值D63的大小比较。即,判定这些值是否满足了上述式(1)所示的条件(步骤S31)。
在步骤S31中满足式(1)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2,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使对判定为满足式(1)的次数进行计数的计数部622的计数值增加1,然后,进入步骤S34。在步骤S31中不满足式(1)的情况下,立刻进入步骤S34。
与步骤S30、S31及32并行地在步骤S33中,根据从认证部3输入的认证结果信息D3和门开闭信息D4,在门9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入室允许计数部61对输入了表示允许入室的认证结果信息D3的次数进行计数,向非法判定部64输出计数值D61。
在步骤S30~S33之后,步骤S34中判定门开闭信息D4是否为“0”,如果不为“0”,则返回至步骤S30。因而,只要门开闭信息D4为“1”(表示门处于解锁状态)(即只要步骤S34的判定结果为“否”),则反复进行步骤S30~S33的处理。
如果门9成为上锁状态而门开闭信息D4变为“0”(步骤S34中“是”),则非法判定部64对入室允许计数部61的计数值(对在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期间发生了表示允许入室的认证结果信息D3的次数加1而得到的值)D61与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的计数部622的计数值(满足式(1)的次数)D62进行比较(步骤S35)。
步骤S35的处理之后,将入室允许计数部61的计数值D61、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的数据量储存部621中保存的累积数据量D5和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的计数部622中保存的计数值D62重置为0。
此外,数据量储存部621只要是对最新2次的累积数据量进行存储的结构即可,例如,只要是每当输入累积数据量时覆盖所存储的累积数据量中的较早的累积数据量的结构即可。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步骤S35中的累积数据量的重置。
根据步骤S35中的计数值D61和计数值D62的比较的结果而进行的判定(步骤S36)相当于图9的步骤S7的判定。即,在步骤S36中判定为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6中“是”),图9的步骤S7的判定的结果为“未发生非法入室”(“否”),在判定为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6中“否”),图9的步骤S7的判定的结果为“发生了非法入室”(“是”)。
返回图9,在步骤S7中判定为未发生非法入室的判定的情况下(步骤S7中“否”),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7中判定为发生了非法入室的情况下(步骤S7中“是”),进入步骤10。
与步骤S5~S7并行地进行步骤S8及S9的处理。
在步骤S8中,警报输出部7对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时间进行计测。关于时间的计测,使用基于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所使用的时钟而生成的计时器来进行,如果计时器达到预先设定的时间(步骤S9中“是”),则进入步骤S10。
在步骤S10中,比较判定部6向警报输出部7输出警报输出通知D6,与此相应地,警报输出部7输出警报驱动信号D7(步骤S10)。利用该警报音驱动信号D7来驱动警报音发生器8,产生警报音。
该警报音表示由比较判定部6判定为发生了非法入室的情况、或门9长时间处于解锁状态而存在某些异常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入室允许计数部61的计数值D61与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的计数部622的计数值D62不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非法入室,但是,也可以仅在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的计数部622的计数值D62大于入室允许计数部61的计数值D61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非法入室。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为了检测数据量D5跨过阈值D63而增加的情况,判定是否满足式(1),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为了检测数据量D5跨过阈值D63而减少的情况,判定是否满足下式(2)。
D5(n)<D63<D5(n-1)  (2)
另外,为了根据式(1)对入室的人的数量进行计数,由参照图8进行的说明可知,优选为不使2个人进入摄像范围内。从该观点出发,优选使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充分狭窄。取而代之,也可以是,不是使用通过摄像机2的摄像而得到的各帧的整体的影像数据,而是根据各帧的一部分、例如仅仅中央部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来判定是否满足式(1)、或判定是否满足式(2)。这样,可得到与缩小摄像范围的方式相同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1,在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中,为了检测管理区域CA的非法入室(尾随),利用摄像机2拍摄想要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接收来自摄像机2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D2,根据接收到的编码影像数据D2的数据量的变化,检测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的数量。因而,不需要对编码影像数据D2进行解码的处理。因此,不会存在为了影像数据D2的解码而提高CPU的性能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或追加专用LSI所造成的部件数量的增加的情况,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在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中,为了检测管理区域CA的非法入室(尾随),对通过在整个固定单位时间内对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进行累积而得到的累积数据量D5与阈值D63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由此,进行人的入室的检测。因而,能够利用单纯的软件程序或数字电路来实现期望的功能。因此,不需要复杂的图像处理,不会存在提高CPU的性能所造成的成本增加、以及追加专用LSI所造成的部件数量的增加的情况,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具备警报输出部7,警报输出部7在检测出非法入室的情况下向周围输出警报,因此,能够向周围可靠地通知发生了非法入室。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构成为能够自动地将针对累积数据量D5的阈值D63设定为最佳的级别,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人的入室。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构成为仅在门9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进行数据量计测部5的数据量的计测,因此,能够防止使用了门9处于上锁状态时的影像数据、即与管理区域CA的入室无关的影像的情况下的误判定,因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人的入室。
实施方式2.
以上,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管理区域CA的入室管理的情况,但是,本发明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应用于从管理区域CA向一般区域PA的出室管理。
在进行出室管理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只要将与图1及图2所示的监视装置100同样的监视装置200设置在门9的管理区域CA侧即可。
总之,本发明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可用于从管理区域CA和一般区域PA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移动或通行时的监视。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1中,摄像机设置在一般区域PA侧,但也可以是如图13所示那样将摄像机设置在管理区域CA内,配置成对经过门9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进行拍摄,即,将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所经过的区域作为摄像范围。
在图2的配置的情况下,也对在门9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内进入一般区域PA的摄像机2的摄像范围内之后不进入管理区域CA而返回的人进行计数,但是,如果像图13那样配置摄像机,则能够仅对进入管理区域CA内的人进行计数。
实施方式4.
此外,也可以是,与图2同样地在一般区域PA侧设置摄像机,同时如图13那样在管理区域CA侧也设置摄像机,根据各自的数据量,进行人从一般区域PA进入管理区域CA的判定。
例如,也可以是,在满足一般区域PA侧的摄像机的数据量跨过阈值而增加的判定条件之后,在固定时间内满足管理区域CA侧的摄像机的数据量跨过阈值而增加的判定条件的情况下,判定为1个人从一般区域PA进入了管理区域CA。
图14示出该情况下的监视装置的结构。图示的监视装置300具有2台摄像机2、302。摄像机2与图1、图2所示的摄像机同样,设置在一般区域PA侧。另一方面,摄像机302与图13的摄像机2同样地设置在管理区域CA侧,被设置成对经过门9进入了管理区域CA的人进行拍摄。
数据量计测部305与图1的数据量计测部5同样,但是,不仅接收来自摄像机2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D2,还接收来自摄像机302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D302,对各自的数据量进行计测,输出累积数据量D5、D305。
数据量计测部305例如构成为如图15所示。在图15中,与图3相同的标号表示同样的结构。
分组长度计算部54与分组长度计算部52同样,从构成在门控制部4对门9进行了解锁的期间内从摄像机302输入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D302的IP分组中,提取表示分组长度的信息和表示报头长度的信息,从分组长度中减去报头长度,由此,计算该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
数据量累积部55与数据量累积部53同样,在由周期计测部51所计测出的整个周期内对从分组长度计算部54输出的数据量进行累积,求出每个周期的累积值,作为累积数据量D305输出至内部的累积数据量存储部551。
比较判定部306在来自门控制部4的门开闭信息D4表示门9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根据从数据量计测部305输入的累积数据量D5、D305、由认证部3输出了表示允许入室的认证结果信息D3的次数D32,判定是否发生了非法入室,向警报输出部7通知判定结果。
比较判定部306例如构成为如图16所示。在图16中,与图5相同的标号表示同样的结构。
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5进行数据量计测部305计测出的每个周期的数据量D5、D305的解析。
具体而言,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5与图5的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同样,将来自数据量计测部305的最近的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5(n)及前一个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5(n-1)存储于数据量储存部651(与图5的数据量储存部621相同),在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期间,判定从阈值设定部63输入的阈值D63、最近的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5(n)、前一个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5(n-1)是否满足跨过阈值D63而增加的判定条件、即,是否满足上述式(1)。
图16的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5还具有存储从数据量计测部305输入的每个周期的数据量D305的数据量储存部652,该数据量储存部652中存储有最近的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305(n)及前一个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305(n-1)。
而且,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5在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期间,判定从阈值设定部66输入的阈值D66、最近的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305(n)、前一个累积周期的数据量D305(n-1)是否满足跨过阈值D66而增加的判定条件、即是否满足下式(3)。
D305(n)>D66>D305(n-1)(3)
阈值D66是由阈值设定部66设定的。阈值设定部66构成为与阈值设定部63同样,代替数据量D5而根据数据量D305,进行与阈值设定部63同样的处理来求出阈值D66。
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5判定在满足上述式(1)之后在固定时间以内是否满足上述式(3)。
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该判定:在满足了式(1)时,将表示该情况的信息存储于临时存储部653中,在该临时存储部653中将该存储内容保存固定时间,判定是否在保存有该存储内容的期间发出了表示满足式(3)的判定结果的信号。
上述固定时间被设定为预计人从一般区域PA的摄像机2的摄像范围移动至管理区域CA的摄像机302的摄像范围所需的最长时间、或对其加上稍微余量后的时间。
计数部654对满足了式(1)之后在固定时间内满足了式(2)的次数进行计数,输出计数结果作为计数值D362。
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5在门开闭信息D4变为“0”的时刻向非法判定部64输出上述计数值D65。
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5输出上述计数值D65之后,将该计数部654中存储的计数值D65重置为0。
除上述的内容以外,图14~图16的监视装置的工作与参照图1~图11进行说明的监视装置相同。
通过如上所述那样构成,在判定为一般区域PA侧的摄像机的数据量满足了式(1)之后在固定时间内管理区域CA侧的摄像机的数据量满足了与式(1)同样的式(3)的情况下,判定为1个人从一般区域PA进入了管理区域CA,能够可靠地检测人从一般区域PA向管理区域CA的通行。即,能够降低对在一般区域中进入了摄像机的摄像范围之后不进入管理区域而返回的人误检测为进入了管理区域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5.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的(a)~(h)所示,1个人物从摄像机的摄像范围离开之后另一人物进入摄像机的摄像范围的情况下,检测出尾随,但是,以下,对即使在2个人物无间隙地连续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尾随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进行说明。以下,对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人从一般区域PA向管理区域CA移动的情况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不过,设置有比较判定部406,来代替图1的比较判定部6。
图17示出本实施方式5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的比较判定部406的结构。图17的比较判定部406与图5的比较判定部6大致相同,但是,具有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9来代替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并追加了阈值设定部73。
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9与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大致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追加了期间长度测定部70。
期间长度测定部70在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期间,根据通过数据量计测部5的累积而得到的数据量D5、阈值设定部63所设定的阈值D63,对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时间间隔)D70进行测定。
这里,对人从一般区域PA侧向管理区域CA侧无间隙地连续移动的情况进行说明,即对1个人物进入了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之后未离开摄像范围时下一人物进入摄像范围、然后最初的人物与第二个人物相继从摄像范围离开的情况下的数据量的推移进行说明。
摄像机2的设置位置例如如图2所示。
图18的(a)~(h)是示出人从一般区域PA侧向管理区域CA侧无间隙地连续移动时的摄像机2拍摄到的连续的帧的图像的例子的图。帧率例如为10fps至30fps左右,图18的(b)~(h)分别示出相对于图18的(a)~(g)滞后几个帧的图像。即,表示在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无人(没照到任何人)的状态(从图18的(a))起相继出现人物PNa和人物PNb并无间隙地进入管理区域CA的情形(图18的(b)~(g))。
如上所示,摄像机2利用H.264等的编码方式进行了影像的压缩的情况下,当发生被摄体的出现、移动等时,帧之间的差异增大,从而进行编码时的数据量增多。
图19的(a)示出图18所示的2个人物无间隙地进入摄像机的摄像范围之后在摄像范围内移动后离开的情况下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的变化的一例,图19的(b)示出通过按每个固定的周期对图19的(a)的数据量进行累积而得到的累积数据量的变化。
如图19的(a)所示,在摄像范围内无人时,数据量大致为零,但是,人物PNa出现时,数据量增多,然后,人物PNb出现后,即使在人物PNa的身影消失之后,在人物PNb的身影消失之前,数据量一直较多,在人物PNb的身影消失之后,返回至零。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1个人物PNa从摄像范围离开之后下一人物PNb进入摄像范围内,因此,在最初的人物PNa从摄像范围离开之后到下一人物PNb进入摄像范围之前的期间,存在数据量为零或零附近的时间,但是,如图18所示的2个人物PNa、PNb无间隙地移动的情况下,数据量的变化为例如图19的(a)所示,在人与人之间数据量不会变为零或零附近。因而,无法根据数据量的变化来判别1个人物经过的情况(图7的(a)所示)与2个人物无间隙地经过的情况(图19的(a)所示)。
这样,比较图7的(a)与图19的(a)可知:数据量的山形的变化在图7的(a)、图19的(a)的双方中仅为1次,但是山的宽度(数据量维持较大的值的期间的长度)不同。即,由于2个人物相继进入摄像范围,所以至少1个人物处于摄像范围内的期间的长度变得更长,因而,数据量D2维持较大的值的期间的长度变长。
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不仅关注数据量的变化,还关注数据量维持较大的值的期间的长度,来检测尾随。
具体而言,对数据量的变化进行平滑化,对满足了平滑化后的数据量跨过某阈值而增加的判定条件的次数进行计数,并且,对该平滑化后的数据量大于某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进行计测,由此,对人经过摄像机的摄像范围的次数进行计数,从而对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的数量进行计数。
作为平滑化的手段,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手段同样地按每个固定的周期(单位时间)对数据量进行累积,进行每个周期的数据量D5与阈值D63的比较,在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时间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时间间隔)D70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期间长度阈值)D73时,使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的计数值增加1。进行这样的处理的结果为,在图19的(a)、(b)所示的例子中,将人数计数为2人。
接下来,参照图20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比较判定部406的工作进行说明。图20与图11的不同点在于,设有步骤S40、S45,来代替步骤S30、S35,并且追加了步骤S41、S42、S43,除此以外,与图11相同。
首先,在步骤S40中,阈值设定部63设定阈值D63及D73。
关于阈值D63,如上所示那样例如将从数据量计测部5输入的累积数据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保存在内部的存储部(未图示)中,自动地将阈值D63设定在最大值与最小值的中间。
具体而言,也可以使用数据量D5的每个预先设定的期间的最大值、最小值,来更新阈值D63。另外,也可以是,保存数据量D5的到目前为止的最大值、最小值,在产生了比所保存的最大值大的值时将该值作为新的最大值,在产生了比所保存的最小值小的值时将该值作为新的最小值,重新计算阈值D63。
此外,也可以是,预先计测在摄像机的摄像范围内无人时的数据量,将其用作最小值。
优选将阈值D73设定在下述两种期间的长度的中间:其中一种期间的长度是在人经过摄像机的摄像范围的情况下例如1个人物向管理区域CA侧移动的情况下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1人经过的情况下的时间间隔)D70,另一种期间的长度是在2个人物无间隙地向管理区域CA侧移动的情况下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2人经过的情况下的时间间隔)D70。
在该情况下,通过试验来求出上述的“1人经过的情况下的时间间隔”及“2人经过的情况下的时间间隔”。即,在能够另行确认所经过的人物为1人的状态下,进行1次或2次以上的对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时间间隔)D70进行计测的处理,根据计测结果(在获得多次的计测结果的情况下,取平均值、中间值等),求出“1人经过的情况下的时间间隔”。
同样,在能够确认2人无间隙地经过的状态下,进行1次或2次以上的对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时间间隔)D70进行计测的处理,根据计测结果(在获得多次的计测结果的情况下,取平均值、中间值等),求出“2人经过的情况下的时间间隔”。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1人经过的情况下的时间间隔”存在个人差异的情况下,按每个个人设定阈值D73。具体而言,按认证部3的读卡器31所读取的每个ID设定并存储阈值D73。
例如,也可以与上述同样地通过试验来确定阈值D73。
具体而言,使读卡器31读取预定使用者的ID卡后,使该预定使用者一人(即不会发生尾随)移动,对该移动时的时间间隔(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与读取的ID对应地存储。进行1次或多次这样的试验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确定阈值D73,将所确定的阈值D73与ID对应地存储于例如存储部75(图17中由虚线表示)中。
在实际运转时(执行监视时),当读卡器31读取了经过的人的ID卡时,判定与所读取的ID对应的阈值D73是否存储于存储部75中,在存储于存储部75中的情况下,使用该所存储的阈值D73,用于判断有无尾随。
通过这样地按每个人设定阈值D73,即使在移动时间存在个人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与有无尾随相关的误判定。
代替如上所述那样通过试验来确定每个ID的阈值D73的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运转中获得的数据而如以下那样确定阈值D73。即,在最初使用各ID来进行认证时,估计为1人经过,对时间间隔(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D70进行测定,存储测定结果。
然后,也可以是,每当发生了相同ID的认证及经过时存储时间间隔的测定值,将对所存储的2个以上的时间间隔的测定值中的最小值乘以1以上的系数而得到的值作为阈值D73。取而代之,也可以将3个以上的时间间隔的测定值中的中间值作为阈值D73。
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设定阈值D73是基于以下情况:发生尾随是非常罕见的,而且可预计使用各ID第一次经过时所经过的人为了避免发生尾随一边注意着周围一边通行。
如以上那样,通过按每个ID设定阈值D73,能够防止在经过时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的个人差异所造成的误检测、漏检测。
返回图20的流程图,在步骤S31中,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处理同样地判定数据量D5的变化是否满足了式(1)的条件。
在步骤S31中判定为满足了式(1)的条件时,进入步骤S32。
在步骤S32中使计数部622中的计数值增加1,然后进入步骤41。
在步骤S31中判定为不满足式(1)的条件时,立刻进入步骤41。
在步骤S41中,期间长度测定部70对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时间间隔)D70进行计测。关于时间间隔的计测,既可以通过使计数器进行递增计数来进行计测,也可以利用计时器等进行计测。
在步骤S42中,判定步骤S41中计测出的时间间隔D70是否大于阈值D73。在所计测出的时间间隔D70大于阈值D73的情况下,判定为如图19所示那样人无间隙地连续移动,在步骤S43中使计数值增加1,进入步骤S34。在所计测出的时间间隔D70为阈值D73以下的情况下,立刻进入步骤S34。
与步骤S40、S31、S32、S41、S42、S43并行地在步骤S33中入室允许计数部61根据从认证部3输入的认证结果信息D3和门开闭信息D4,对在门9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内表示允许入室的认证结果信息D3被输入的次数进行计数,向非法判定部64输出计数值D61。
在步骤S34中,判定门开闭信息D4是否为“0”,如果不为“0”,则返回至步骤S30。因而,只要门开闭信息D4为“1”(表示门处于解锁状态)(即,只要步骤S34的判定结果为“否”),则反复进行步骤S31~S33、S40~S43的处理。
如果门9成为上锁状态而门开闭信息D4变为“0”(步骤S34中“是”)、,则进入步骤S45。
在步骤S45中,非法判定部64对入室允许计数部61的计数值(对在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期间发生了表示允许入室的认证结果信息D3的次数加1而得到的值)D61与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2的计数部622的计数值(满足式(1)的次数)D62进行比较。
计数部622的计数值D62表示满足式(1)的次数与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比阈值D73大的次数之和。
根据步骤S45中的计数值D61和计数值D62的比较的结果而进行的判定(步骤S36)相当于图9的步骤S7的判定。即,在步骤S36中判定为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6中“是”),图9的步骤S7的判定的结果为“未发生非法入室”(“否”),在判定为不一致的情况下(步骤S36中“否”),图9的步骤S7的判定的结果为“发生了非法入室”(“是”)。
如以上那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5,在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中,为了检测向管理区域CA的非法入室(尾随),利用摄像机2拍摄想要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接收来自摄像机2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D2,根据接收到的编码影像数据D2的数据量,检测进入了管理区域CA的人的数量。因而,不需要对编码影像数据D2进行解码的处理。因此,不会存在为了影像数据D2的解码而提高CPU的性能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或追加专用LSI所造成的部件数量的增加的情况,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5,在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中,为了检测向管理区域CA的非法入室(尾随),对通过在整个固定的单位时间内对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进行累积而得到的累积数据量D5与阈值D63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由此,进行人的入室的检测。因而,能够利用单纯的软件程序或数字电路来实现期望的功能。因此,不需要复杂的图像处理而不会存在提高CPU的性能所造成的成本增加、以及追加专用LSI所造成的部件数量的增加的情况,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5,在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中,为了检测向管理区域CA的非法入室(尾随),对通过在整个固定的单位时间内对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进行累积而得到的累积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时间间隔)D70进行计测,根据对所计测出的时间间隔D70与阈值D73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的结果,进行入室的人的计数。因而,即使在多个人物无间隙地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非法入室。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5,具备警报输出部7,警报输出部7在检测出非法入室的情况下向周围输出警报,因此,能够向周围可靠地通知发生了非法入室。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5,构成为能够将针对累积数据量D5的阈值D63自动地设定为最佳的级别,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人的入室。
另外,如果按每个人设定针对时间间隔的阈值D73,则即使在移动时间存在个人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与有无尾随相关的判定。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5,构成为仅在门9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进行数据量计测部5中的数据量的计测,因此,能够防止使用了门9处于上锁状态时的影像数据、即、与管理区域CA的入室无关的影像的情况下的误判定,因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人的入室。
实施方式6.
在实施方式5中,根据累积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时间间隔)D70来进行非法入室的检测,但是,在实施方式6中,如图21所示那样使用积分部80来进行非法入室的检测。
图21示出本实施方式6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中使用的比较判定部506的结构。图21的比较判定部506与图17的比较判定部406大致相同,但是,具有累积数据量解析部79及阈值设定部83,来代替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9及阈值设定部73。
累积数据量解析部79与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9大致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设置积分部80,来代替期间长度测定部70。比较判定部506以外的结构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
积分部80在门开闭信息D4为“1”的期间内求出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数据量D5的时间积分值D80。
累积数据量解析部79比较积分部80所求出的积分值D80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积分值阈值)D83,在判定为超过的情况下,使计数部622中的计数值增加“1”。
对图7的(b)与图19的(b)进行比较,对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数据量D5的时间积分值D80而言,图19的(b)的一方更大。这是因为,移动的人数在图7的(b)中为1人,与此相对,移动的人数在图19的(b)中为2人,人数更多。另外,在摄像机之前快速地移动的情况下,虽然时间间隔(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变短,但由于运动激烈而数据量增多。图22的(a)及(b)图示了该情形,示出了2个人物快速地移动时的数据量的变化。在如图22的(a)及(b)所示那样数据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5所示的结构中,由于时间间隔(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小于阈值D73而无法使计数增加1,从而导致漏检测。相反,在1个人物缓慢地移动的情况下,由于运动的变化少而数据量变少,时间间隔变长,从而有时错误地增加计数。这样,根据运动的速度的不同而时间间隔发生变化,因此,在根据时间间隔进行了人数的计数的情况下,因运动的速度而会产生误检测。
对此,数据量D5的积分值D80不易受到运动的速度的影响。图19的(a)及(b)和图22的(a)及(b)均示出相同2个人物移动时的数据量的变化,可知:在图22的(a)及(b)中,时间间隔(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变短但数据量增多,因此,数据量D5的积分值D80没什么变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6的比较判定部506中,积分部80在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进行数据量D5的积分,在该积分值D80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D83时,使计数部的计数增加1。
优选将阈值D83设定在下述两种期间的长度的中间:其中一种期间的长度是在人经过了摄像机的摄像范围的情况下、例如1个人物从一般区域PA向管理区域CA侧移动的情况下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时的数据量积分值(1人经过的情况下的积分值)D80,另一种期间的长度是在2个人物无间隙地向管理区域CA侧移动的情况下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时的数据量积分值(2人经过的情况下的积分值)D80。
在该情况下,通过试验来求出上述的“1人经过的情况下的积分值”及“2人经过的情况下的积分值”。即,在能够另行确认所经过的人物为1人的状态下,进行1次或2次以上的对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时的数据量积分值D80进行计测的处理,根据计测结果(在得到了多次的计测结果的情况下,取平均值、中间值等),求出“1人经过的情况下的积分值”。
同样,在能够确认2人无间隙地经过的状态下,进行1次或2次以上的对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时的数据量的积分值D80进行计测的处理,根据计测结果(在得到了多次的计测结果的情况下,取平均值、中间值等),求出“2人经过的情况下的积分值”。
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1人经过的情况下的积分值”存在个人差异的情况下,按每个人设定阈值D83。具体而言,按认证部3的读卡器31所读取的每个ID设定并存储阈值D83。
例如,也可以与上述同样地通过试验来确定阈值D83。
具体而言,使读卡器31读取预定使用者的ID卡后,使该预定使用者一人(即,不会发生尾随)移动,对该移动时的积分值进行测定,将测定结果与读取的ID对应地存储。进行1次或多次这样的试验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确定阈值D83,将所确定的阈值D83与ID对应地存储于例如存储部85(图21中由虚线表示)中。
在实际运转时,当读卡器31读取了经过的人的ID卡时,判定与所读取的ID对应的阈值D83是否存储于存储部85中,在存储于存储部85中的情况下,使用该所存储的阈值D83,用于判断有无尾随。
通过这样地按每个人设定阈值D83,即使在移动时间存在个人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与有无尾随相关的误判定。
代替如上所述那样通过试验来确定每个ID的阈值D83的方式,也可以根据实际运转中获得的数据而如以下那样确定阈值。即,最初使用各ID来进行认证时,估计为1人经过,对数据量积分值(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数据量D5的积分值)D80进行测定,存储测定结果。
然后,也可以是,每当发生了相同ID的认证及经过时存储数据量积分值D80,将对所存储的2个以上的数据量积分值D80中的最小值乘以1以上的系数而得到的值作为阈值D83。取而代之,也可以将3个以上的数据量积分值D80中的中间值作为阈值D83。
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设定阈值D83是基于如下情况:发生尾随是非常罕见的,而且可预计使用各ID第一次经过时所经过的人为了避免发生尾随一边注意着周围一边通行。
如以上那样,通过按每个ID设定阈值D83,能够防止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数据量的积分值的个人差异所造成的误检测、漏检测。
如以上那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6,在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中,为了检测向管理区域CA的非法入室(尾随),利用摄像机2拍摄想要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接收来自摄像机2的编码后的影像数据D2,根据接收到的编码影像数据D2的数据量的变化,检测进入管理区域CA的人的数量。因而,不需要对编码影像数据D2进行解码的处理。因此,不会存在为了影像数据D2的解码而提高CPU的性能所造成的成本增加、或追加专用LSI所造成的部件数量的增加的情况,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6,在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中,为了检测向管理区域CA的非法入室(尾随),对通过在整个固定的单位时间内对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进行累积而得到的累积数据量D5与阈值D63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由此,进行人的入室的检测。因而,能够利用单纯的软件程序或数字电路来实现期望的功能。因此,不需要复杂的图像处理而不会存在提高CPU的性能所造成的成本增加、以及追加专用LSI所造成的部件数量的增加的情况,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6,在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中,为了检测向管理区域CA的非法入室(尾随),在通过在整个固定的单位时间内对IP分组所包含的影像数据的数据量进行累积而得到的累积数据量D5大于阈值D63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对累积数据量D5进行积分,根据对积分值D80与阈值D83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的结果,进行入室的人的计数。因而,即使在多个人物无间隙地移动时运动的速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非法入室。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6,具备警报输出部7,警报输出部7在检测出非法入室的情况下向周围输出警报,因此,能够向周围可靠地通知发生了非法入室。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6,构成为能够自动地将针对数据量D5的阈值D63设定为最佳的级别,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人的入室。
另外,如果按每个人设定针对积分值的阈值D83,则即使在伴随移动的数据量的积分值存在个人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与有无尾随相关的判定。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6,构成为仅在门9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进行数据量计测部5中的数据量的计测,因此,能够防止使用了门9处于上锁状态时的影像数据、即、与管理区域CA的入室无关的影像的情况下的误判定,因而,能够高精度地检测人的入室。
实施方式1所记载的变形例也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2~6中。例如,在实施方式2~4、5、6中,也可以采用影像数据的数据量是否跨过阈值而减少作为判定条件,来代替影像数据的数据量跨过阈值而增加的判定条件。
另外,例如在实施方式5、6中,说明了对从一般区域PA向管理区域CA的移动进行监视的情况,但是,也可以进行实施方式5、6的变形,对从管理区域CA向一般区域PA的移动进行监视。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4的说明可理解,监视装置所包含的摄像机不限于1台,即使是2台以上也能够应用本发明。同样,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分别设置有多个认证部3、门控制部4、及警报音发生器8的监视装置中。
以上,将本发明作为监视信息处理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由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实施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也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能够利用软件、即能够利用被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要素的一部分或全部、或本发明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中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因而,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监视信息处理装置的各结构要素的处理、监视信息处理方法的各步骤的处理的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也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标号说明
1、301:监视信息处理装置;2、302:摄像机;3:认证部;4:门控制部;5、305:数据量计测部;6、306:比较判定部;7:警报输出部;8:警报音发生器;9:门;51:周期计测部;52、54:分组长度计算部;53、55:数据量累积部;61:入室允许计数部;62、65:累积数据量解析部;63、66:阈值设定部;64:非法判定部;100:监视装置。

Claims (22)

1.一种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其根据认证结果信息、门开闭信息和编码影像数据,检测从被门隔开的一般区域和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非法移动,
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是作为如下的判断的结果而生成的,该判断是从想要从所述一般区域和所述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人接受识别信息的提供并根据所提供的识别信息进行的是否应该允许所述移动的判断,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表示允许所述移动,
所述门开闭信息表示基于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而被控制开闭的门的状态,
所述编码影像数据是对通过拍摄所述门的附近而得到的影像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的,
其特征在于,该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数据量计测部,其对所述编码影像数据的每个预先设定的周期的数据量进行计测;以及
比较判定部,其根据所述数据量计测部计测出的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大于预先设定的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所述门开闭信息和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检测所述非法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判定部根据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大于所述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期间长度阈值的次数,进行从所述一般区域和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人的计数,根据该计数的结果、所述门开闭信息和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检测所述非法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内所述数据量计测部计测的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满足预先设定的判定条件的次数、与每个所述周期的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超过所述期间长度阈值的次数之和、不同于对在所述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内输出所述认证结果信息的次数加1而得到的值的情况下,所述比较判定部判定为发生了所述区域之间的非法移动。
4.一种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其根据认证结果信息、门开闭信息和编码影像数据,检测从被门隔开的一般区域和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非法移动,
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是作为如下的判断的结果而生成的,该判断是从想要从所述一般区域和所述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人接受识别信息的提供并根据所提供的识别信息进行的是否应该允许所述移动的判断,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表示允许所述移动,
所述门开闭信息表示基于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而被控制开闭的门的状态,
所述编码影像数据是对通过拍摄所述门的附近而得到的影像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的,
其特征在于,该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数据量计测部,其对所述编码影像数据的、每个预先设定的周期的数据量进行计测;以及
比较判定部,其根据所述数据量计测部计测的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大于预先设定的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所述数据量的积分值、所述门开闭信息和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检测所述非法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判定部根据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大于所述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所述数据量的所述积分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积分值阈值的次数,进行从所述一般区域和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人的计数,根据该计数的结果、所述门开闭信息和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检测所述非法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内所述数据量计测部计测的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满足预先设定的判定条件的次数、与每个所述周期的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所述数据量的积分值超过所述积分值阈值的次数之和、不同于对在所述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内输出所述认证结果信息的次数加1而得到的值的情况下,所述比较判定部判定为发生了所述区域之间的非法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跨过所述数据量阈值沿增加方向变化时、或跨过所述数据量阈值沿减少方向变化时,所述比较判定部判断为满足了所述判定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3、6或7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判定部根据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的最大值,自动地调整所述数据量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监视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警报输出部,在所述比较判定部判定为发生了所述非法移动的情况下,所述警报输出部产生用于产生警报音的警报驱动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量计测部仅在所述门开闭信息表示所述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进行数据量的计测。
11.一种监视信息处理方法,根据认证结果信息、门开闭信息和编码影像数据,检测从被门隔开的一般区域和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非法移动,
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是作为如下的判断的结果而生成的,该判断是从想要从所述一般区域和所述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人接受识别信息的提供并根据所提供的识别信息进行的是否应该允许所述移动的判断,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表示允许所述移动,
所述门开闭信息表示基于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而被控制开闭的门的状态,
所述编码影像数据是对通过拍摄所述门的附近而得到的影像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的,
其特征在于,该监视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数据量计测步骤,对所述编码影像数据的每个预先设定的周期的数据量进行计测;以及
比较判定步骤,根据通过所述数据量计测步骤计测出的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大于预先设定的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所述门开闭信息和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检测所述非法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比较判定步骤中,根据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大于所述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超过预先设定的期间长度阈值的次数,进行从所述一般区域和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人的计数,根据该计数的结果、所述门开闭信息和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检测所述非法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比较判定步骤中,在所述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内通过所述数据量计测步骤计测的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满足预先设定的判定条件的次数、与每个所述周期的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的长度超过所述期间长度阈值的次数之和、不同于对在所述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内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被输出的次数加1而得到的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所述区域之间的非法移动。
14.一种监视信息处理方法,根据认证结果信息、门开闭信息和编码影像数据,检测从被门隔开的一般区域和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非法移动,
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是作为如下的判断的结果而生成的,该判断是从想要从所述一般区域和所述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人接受识别信息的提供并根据所提供的识别信息进行的是否应该允许所述移动的判断,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表示允许所述移动,
所述门开闭信息表示基于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而被控制开闭的门的状态,
所述编码影像数据是对通过拍摄所述门的附近而得到的影像信号进行编码而生成的,
其特征在于,该监视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数据量计测步骤,对所述编码影像数据的每个预先设定的周期的数据量进行计测;以及
比较判定步骤,根据通过所述数据量计测步骤计测的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大于预先设定的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所述数据量的积分值、所述门开闭信息和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检测所述非法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比较判定步骤中,根据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大于所述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所述数据量的所述积分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积分值阈值的次数,进行从所述一般区域和管理区域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人的计数,根据该计数的结果、所述门开闭信息和所述认证结果信息,检测所述非法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比较判定步骤中,在所述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内通过所述数据量计测步骤计测的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满足预先设定的判定条件的次数、与每个所述周期的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数据量阈值的状态持续的期间内的所述数据量的积分值超过所述积分值阈值的次数之和、不同于对在所述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内所述认证结果信息被输出的次数加1而得到的值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所述区域之间的非法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6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比较判定步骤中,在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跨过所述数据量阈值沿增加方向变化时、或跨过所述数据量阈值沿减少方向变化时,判定为满足了所述判定条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3、16或17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比较判定步骤中,根据每个所述周期的数据量的最大值,自动地调整所述数据量阈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监视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警报输出步骤,在所述比较判定步骤中判定为发生了所述非法移动的情况下,在所述警报输出步骤中产生用于产生警报音的警报驱动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数据量计测步骤中,仅在所述门开闭信息表示所述门处于解锁状态的期间,进行数据量的计测。
21.一种程序,其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1至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监视信息处理方法的各步骤的处理。
22.一种记录介质,其记录有权利要求21的程序,可由计算机读取。
CN201380074242.9A 2013-03-05 2013-11-20 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5027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42718 2013-03-05
JP2013042718 2013-03-05
PCT/JP2013/081271 WO2014136325A1 (ja) 2013-03-05 2013-11-20 監視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7172A true CN105027172A (zh) 2015-11-04
CN105027172B CN105027172B (zh) 2017-05-03

Family

ID=51490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4242.9A Active CN105027172B (zh) 2013-03-05 2013-11-20 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48382A1 (zh)
JP (1) JP6005253B2 (zh)
CN (1) CN105027172B (zh)
WO (1) WO201413632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101A (zh) * 2016-08-30 2017-01-18 苏州见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密码的门禁控制单元
CN114026618A (zh) * 2019-07-02 2022-02-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通过可否判定装置、通过管理系统、通过可否判定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92401B2 (en) * 2014-11-04 2018-06-05 Axis Ab Configuring a device in a network
WO2017017882A1 (ja) * 2015-07-24 2017-0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JP2017025621A (ja) * 2015-07-24 2017-0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JP6044911B1 (ja) * 2015-07-24 2016-12-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JP7056673B2 (ja) * 2018-01-29 2022-04-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462068B1 (en) * 2019-01-29 2022-10-04 American Airlines, Inc. Granting access to a secured area via a door and based on a travel document
CN112482269A (zh) * 2021-01-05 2021-03-12 义乌市鸣彤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控制进站人流量的安检闸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1442A (ja) * 1994-02-21 1995-08-29 Fujitsu Ltd 防犯監視装置
JP2007122481A (ja) * 2005-10-28 2007-05-17 Chuo Electronics Co Ltd 入退室監視方法および監視システム
JP2008131611A (ja) * 2006-11-27 2008-06-0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監視装置、監視画像の記録方法、監視画像の送信方法、監視画像の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監視画像の送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201285562Y (zh) * 2008-05-22 2009-08-05 上海信尔杰信息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防尾随视频系统
CN101706976A (zh) * 2009-08-26 2010-05-12 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人数统计防尾随的系统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8166A (ja) * 1996-10-01 1998-04-24 Sogo Keibi Hosho Co Ltd 異常検知機能付き画像監視システム
JP2000358237A (ja) * 1999-06-17 2000-12-26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監視装置及び監視領域の異常検出方法
JP3085003U (ja) * 2001-10-03 2002-04-05 株式会社鷹山 動体検出装置および動体検出システム
JP4970926B2 (ja) * 2006-01-16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周辺監視装置
JP2008040828A (ja) * 2006-08-07 2008-0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入退室管理装置
JP4928299B2 (ja) * 2007-02-16 2012-05-09 三菱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共連れ検知システム
JP2009015412A (ja) * 2007-07-02 2009-01-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入場監視システム
US8804997B2 (en) * 2007-07-16 2014-08-12 Checkvideo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video alarm verif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1442A (ja) * 1994-02-21 1995-08-29 Fujitsu Ltd 防犯監視装置
JP2007122481A (ja) * 2005-10-28 2007-05-17 Chuo Electronics Co Ltd 入退室監視方法および監視システム
JP2008131611A (ja) * 2006-11-27 2008-06-0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監視装置、監視画像の記録方法、監視画像の送信方法、監視画像の記録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監視画像の送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201285562Y (zh) * 2008-05-22 2009-08-05 上海信尔杰信息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防尾随视频系统
CN101706976A (zh) * 2009-08-26 2010-05-12 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人数统计防尾随的系统和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101A (zh) * 2016-08-30 2017-01-18 苏州见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密码的门禁控制单元
CN114026618A (zh) * 2019-07-02 2022-02-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通过可否判定装置、通过管理系统、通过可否判定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CN114026618B (zh) * 2019-07-02 2024-02-0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通过可否判定装置及方法、通过管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05253B2 (ja) 2016-10-12
JPWO2014136325A1 (ja) 2017-02-09
CN105027172B (zh) 2017-05-03
US20150348382A1 (en) 2015-12-03
WO2014136325A1 (ja) 2014-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7172A (zh) 监视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及记录介质
CN107346415A (zh) 视频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监控设备
CN107992739A (zh) 用户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138839A1 (ja) 顔認証装置
US96151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motion detection on encrypted or scrambled video data streams
CN104750240B (zh) 基于眼部开合状态的密码输入方法及应用其的保全装置
CN107145212A (zh) 终端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EP3602992A1 (en) Physical zone pace authentication
CN104159089B (zh) 一种异常事件报警高清视频智能处理器
CN109448194A (zh) 入侵侦测跟踪系统及方法
CN102780882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8877021A (zh) 一种无人场馆的门禁管理方法
CN108012049A (zh) 视频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CN111353374A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077632B1 (ko) 로컬 영상분석과 클라우드 서비스를 활용하는 하이브리드 지능형 침입감시 시스템
CN203480572U (zh) 防作弊通道系统
CN108235017A (zh) 用于检测事件的方法和装置
US1013610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a camera network system
KR100879622B1 (ko) 비디오 기반 가상 경로 통과 물체 감지 방법
CN108334820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KR102516548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영상 위변조 방지 시스템 및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KR20230108378A (ko) 건축물 좌표 데이터를 통한 디지털 트윈 기반 건물 생애주기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711480A (zh) 一种道岔缺口监测设备异常数据检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880788A (zh) 用于生成增强图像的方法及相关联装置
CN109462617A (zh) 一种局域网中设备通讯行为检测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