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6998B - 相机和相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相机和相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6998B
CN105026998B CN201380072528.3A CN201380072528A CN105026998B CN 105026998 B CN105026998 B CN 105026998B CN 201380072528 A CN201380072528 A CN 201380072528A CN 105026998 B CN105026998 B CN 1050269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support element
camera
axle
light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25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6998A (zh
Inventor
荒木孝昌
石冈学
野久尾太
野久尾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26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9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69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9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6Accessories
    • G03B17/561Support related camera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9/00Combinations of cameras, projectors or 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non-photographic non-optical apparatus, e.g. clocks or weapons; Cameras having the shape of other objec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1/00Associated working of cameras or projectors with sound-recording or sound-repro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 G03B35/08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by simultaneous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39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2D image sensors having a relative position equal to or related to the interocular d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8Means for changing the camera field of view without moving the camera body, e.g. nutating or panning of optics or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相机的主体(20)容纳光接收单元。主体(20)具有平坦的底表面。支撑体(30)与主体(20)在水平方向上对准,并支撑主体(20),使得可以竖直地调节光接收部的朝向。支撑体(30)的底表面定位在与主体(20)的底表面共享的共同平面上。支撑体(30)的底表面可附接到支架构件(80),并从支架构件分离,支架构件附接到显示装置。通过该相机,可改进将相机附接到显示装置边缘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相机和相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到显示装置的边缘的相机。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经利用了安装到显示装置(例如,电视机或个人电脑的显示器)的边缘的相机,在相机中,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控制光接收部的取向。在日本外观设计注册号No.1291736中公开的相机在与容纳光接收部的主体向下间隔开的位置处具有要安装到显示装置的板状安装部。
发明内容
在其中安装部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那样设置在与主体向下间隔开的位置处的结构中,在使用相机时相机主体的位置会变高,这使得难以确保安装的稳定性。
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相机包括:容纳光接收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平坦的底表面;以及与主体在左右方向上对准的支撑件,支撑所述主体,以便允许在竖起方向上控制所述光接收部的取向,支撑件具有位于一共同表面上的底表面,主体的底表面也位于该共同表面上,支撑件的底表面可附接到一支架构件,并从该支架构件分离,支架构件安装到显示装置。
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相机组件包括相机和安装到显示装置的支架构件,其中,所述相机包括:容纳光接收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平坦的底表面;以及与主体在左右方向上对准的支撑件,支撑所述主体,以便允许在竖直方向上控制所述光接收部的取向,支撑件具有位于一共同表面上的底表面,主体的底表面也位于该共同表面上,支撑件的底表面可附接到所述支架构件,并且可从支架构件分离。
根据如上所述的相机和相机组件,增强了相机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相机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示出了构成相机组件的相机,其中图中的(a)是前视图,(b)是侧视图,而(c)是仰视图。
图3是相机所具有的支撑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主体相对于相机所具有的支撑件的运动的附图。
图5是沿图2(c)中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相机组件1的分解透视图。图2示出了构成相机组件1的相机10,其中图中的(a)是前视图,(b)是侧视图,而(c)是仰视图。图3是相机10所具有的支撑件30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主体20相对于相机10所具有的支撑件30的运动的附图。图5是沿图2(c)中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在以下描述中,在图1中示出的Y1和Y2分别是向前方向(前侧)和向后方向(后侧)。此外,X1和X2分别是向右方向(右侧)和向左方向(左侧)。另外,Z1和Z2分别是向上方向(上侧)和向下方向(下侧)。
如图1所示,相机组件1具有在显示装置(电视机或个人电脑的显示器)的上边缘支撑相机10的支架构件80。支架构件80安装到显示装置的上边缘,并且相机10安装到支架构件80的顶表面。
如图2(a)所示,相机10具有容纳光接收部21的主体20。光接收部21包括透镜模块或光接收元件。相机10通过缆线40(参见图1)连接到信息处理装置,诸如游戏装置或个人计算机,并且将通过光接收部21获取的图像数据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在该示例中,主体20具有两个光接收部21,它们定位为沿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因此,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可以基于由两个光接收部21获得的图像数据产生三维图像。光接收部2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个,而可以是一个。
如图2(a)所示,主体20具有麦克风22。相机10将通过麦克风22获取的声音数据经由缆线40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在该示例中,主体20具有沿左右方向以一定间隔布置的多个麦克风22。因此,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可以基于通过多个麦克风22获取的声音数据计算出声源的位置。多个麦克风22与两个光接收部21一起在左右方向上对准。在该示例中,主体20具有四个麦克风22。两个麦克风22布置在两个光接收部21之间。这使得有利地利用两个光接收部21之间的空间。此外,两个麦克风22布置在两个光接收部21之外。具体地,麦克风22分别布置在右手光接收部21的右侧和左手光接收部21的左侧。这确保了布置在两个光接收部21之外的两个麦克风22之间的长距离,使得提供在计算声源位置时的精度。
麦克风22的布局不限于上面描述的那个。例如,四个麦克风4可以都布置在两个光接收部21之外。另外,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主体20具有三个麦克风22,麦克风22之一布置在两个光接收部21之间。此外,主体20可仅具有两个麦克风22。在这种情况下,麦克风22可以仅布置在两个光接收部21之外。除此之外,麦克风22可以仅布置在两个光接收部21之间。
如图2(a)所示,相机10具有在左右方向上与主体20对准的支撑件3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0布置在主体20的右侧。换言之,支撑件30位于相机10的端部(在该示例中,右端部)。主体20由支撑件30支撑,使得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控制光接收部21的取向(光轴的方向)。主体20具有平坦的底表面20a。支撑件30的底表面30a可附接到支架构件80,并从支架构件分离。支撑件30的底表面30a位于一共同平面上,主体20的底表面20a也位于该共同平面上。相机10的这种结构确保将主体20的位置设置为较低,可容易地确保安装相机10的稳定性。稍后更详细地描述用于通过支撑件30支撑主体20的支撑结构以及用于将支撑件30安装到支架构件80上的安装结构。
支撑件30和主体20形成为使得它们在截面轮廓上是相同的。这里的截面是正交于左右方向的截面。在该示例中,主体20和支撑件30作为整体基本上是在左右方向上细长的长方体形状。长方体的右手部分和左手部分中的一个是(在该示例中,左手部分)是主体20,而另一个(在该例子中,右手部分)是支撑件30。因此,支撑件30的截面轮廓和主体20的截面轮廓均为矩形。在如此设置主体20和支撑件30的形状的情况下,易于容纳相机10或包装相机10,例如,当不使用相机10时。上述两个光接收部21和麦克风22在垂直于主体20的底表面20a的平面上对准。更详细地,主体20包括电路板(未示出),其平行于主体2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并垂直于主体20的底表面20a布置。光接收部21和麦克风22安装在电路板上。由于主体20基本上是长方体形状,所以组成部件和电路板可以容易地安置在其中。应当指出的是,支撑件30和主体20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那些。例如,支撑件30和主体20可以成形为使得它们的截面轮廓大致为半圆形。
如图3所示,在该示例中,主体20具有壳体23和侧板24。壳体23构成主体20的前表面、顶表面、后表面和底表面,而侧板24构成主体20的侧表面,其在左右方向上与支撑件30相对。上述光接收部21和麦克风22容纳在包括壳体23和侧板24的外壳中。壳体23的前表面中形成有允许声音朝向麦克风22通过的通音孔23b(见图1)。此外,壳体23在其前表面具有前面板23a,其位于对应于光接收部21的位置上,并且由光透射材料形成。
如图1所示,壳体23形成有沿左右方向以规则的间隔排列的多个凹槽23c。麦克风22和光接收部21均布置在两个相邻凹槽23c之间的空间中。在该示例中,支撑件30的宽度约等于两个相邻凹槽23c之间的间隔。这使得能够防止支撑件30变得显眼,并由此提高了相机10的外观质量。
如前面提到的,支撑件30支撑主体20,使得可以在竖直方向上控制光接收部21的取向。换言之,主体20连接到支撑件30,使得可以控制主体20的倾斜角度。在该示例中,主体20被支撑成当主体20从其中立位置移动以使光接收部21的取向改变时,它的底表面20a升高。因此,当主体20在相机10安装在支架构件80上的情形下从其中立位置移动时,它的底表面20a与支架构件80的顶表面分离。这种结构确保了处于其中立位置的主体20与支架构件80之间的间隙减少。结果,更易于保证安装相机10的稳定性。应当注意的是,“中立位置”指的是在主体20的底表面20a和支撑件30的底表面30a位于同一平面的情形下,主体20的位置,如图2(a)所示。当主体20处于其中立位置时,其底表面20a平行于支架构件80的顶表面。
详细描述通过支撑件30支撑主体20的支撑结构。如图3所示,前铰链轴25A和后铰链轴25B设置在主体20的侧板24上。支撑件30和主体20通过铰链轴25A和25B在左右方向上彼此连接。在该示例中,铰链轴25A和25B从侧板24的内侧插入形成在侧板24中孔中,以朝向侧板24的外侧突出。支撑件30具有与侧板24相对的引导板32。引导板32中形成有前引导孔32A和后引导孔32B,前铰链轴25A和后铰链轴25B分别装配在前引导孔和后引导孔中。
前铰链轴25A设置在从主体20的中心线C向前和向下偏离的位置,主体的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后铰链轴25B设置在从中心线C向后和向下偏离的位置。换句话说,两个铰链轴25A和25B都设置在侧板24的下侧部分上,并且定位成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在该示例中,前铰链轴25A和后铰链轴25B分别设置在侧板24的下侧部分的角部处。前铰链轴25A设置在前侧角上,而后铰链轴25B设置在后侧角上。
图4是用于说明主体20相对于支撑件30的运动的附图。在该图中,示出支撑件30的侧板24和引导板32。如图4(a)所示,当主体从其中立位置向前倾斜时,主体20绕前铰链轴25A旋转,使得光接收部21的取向变成倾斜向下。结果,主体20的底表面20a升高。当主体20向前倾斜时,前铰接轴25A支撑在前引导孔32A的下端。如图4(b)所示,当主体向后倾斜时,主体20绕后铰链轴25B旋转,使得光接收部21的取向变成倾斜向下。结果,在该情况下,主体20的底表面20a也升高。当主体20从其中立位置向后倾斜时,后铰链轴25B支撑在后引导孔32B的下端。
如图4(b)所示,前引导孔32A形成为当主体20从其中立位置向后倾斜时,允许前铰链轴25A运动。更具体地,前引导孔32A形成为中心位于后铰链轴25B上的圆弧形状,符合前铰链轴25A在该情况下的轨道路径。另一方面,如图4(a)所示,后引导孔32B形成为当主体20从其中立位置向前倾斜时,允许后铰链轴25B运动。更具体地,后引导孔32B形成为中心位于前铰链轴25A上的圆弧形状,符合后铰链轴25B在该情况下的轨道路径。当主体20处于其中立位置时,前铰链轴25A和后铰链轴25B分别位于前引导孔32A的下端和后引导孔32B的下端。
前引导孔32A的上端和后引导孔32B的上端充当确定主体20的倾斜角上限的止动件。具体地,如图4(b)所示,光接收部21的取向可向上倾斜,直到前铰链轴25A抵接前引导孔32A的上端为止。此外,如图4(a)所示,光接收部21的取向可以向下倾斜,直到后铰链轴25B抵接在后引导孔32B的上端为止。
只要引导孔32A和32B具有用于支撑铰链轴25A和25B的下端以及用于限制铰链轴25A和25B的运动的上端,并且它们的形状允许铰链轴25A和25B运动,则引导孔32A和32B的形状并不一定限于弧形形状。例如,引导板32可以形成有从前引导孔32A覆盖到后引导孔32B的单个较大孔。此外,前引导孔32A的内周表面包括位于前铰链轴25A的轨道路径内侧的表面和位于前铰链轴25A的轨道路径外侧的表面。然而,这两个表面中的任一个(例如,位于轨道路径外侧的表面)并不一定沿着前铰链轴25A的轨道路径。此外,引导板32并不一定形成有位于前铰链轴25A的轨道路径外侧的表面。同样,后引导孔32B的内周表面包括位于后铰链轴25B的轨道路径内侧的表面和位于后铰链轴25B的轨道路径外侧的表面。然而,这两个表面中的任一个(例如,位于轨道路径外侧的表面)并不一定沿着后铰链轴25B的轨道路径。另外,引导板32并不一定形成有位于后铰链轴25B的轨道路径外侧的表面。
如上所提到的,在该示例中,铰链轴25A和25B从侧板24的内侧朝向外侧突出,并且分别装配在引导板32的引导孔32A和32B中。防滑脱构件(例如,E型环)3附接到铰链轴25A和25B的端部,以防止这些轴从引导孔32A和32B滑脱。另外,垫圈4和弹性构件(在该示例中,弹簧垫圈)5安装在铰链轴25A和25B的端部,所述弹性构件5用于将垫圈4分别压靠在引导孔32A和32B的边缘上。这导致在垫圈4与引导孔32A和32B的边缘之间产生摩擦力。由于这些摩擦力,主体20可以保持在任意的倾斜角度。
如图3所示,除了铰链轴25A和25B之外,受引导轴25C也设置在侧板24上。在该示例中,与铰链轴25A和25B类似,受引导轴25C从侧板24的内侧插入形成在侧板24中的孔中,以朝向侧板24的外侧突出。与铰链轴25A和25B相反,受引导轴25C设置在侧板24的上侧部分。此外,受引导轴25C位于与前铰链轴25A和后铰链轴25B等距的位置上。引导板32形成有引导孔32C,受引导轴25C装配在引导孔32C中。引导孔32C形成为符合受引导轴25C在主体20旋转时的轨道路径。具体地,符合受引导轴25C在主体20如图4(a)所示地向前倾斜时的轨道路径以及受引导轴25C在主体20如图4(b)所示地向后倾斜时的轨道路径,引导孔32C具有通过将中心在前铰链轴25A上的圆弧与中心在后铰链轴25B上的圆弧接合在一起而获得的形状。由于受引导轴25C和引导孔32C,可抑制在侧板24和引导板32之间产生间隙。当主体20处于其中立位置时,受引导轴25C位于引导孔32C的中心,即,位于中心在前铰链轴25A上的圆弧与中心在后铰链轴25B上的圆弧连接的接合位置上。
应注意的是,防滑脱构件(例如,E型环)3附接到受引导轴25C的端部,以防止该轴从引导孔32C滑脱,如铰链轴25A和25B的情况。另外,垫圈4和弹性构件5安装到受引导轴25C的端部,所述弹性构件5用于将垫圈4压靠在引导孔32C的末端。
应注意的是,铰链轴25A和25B以及受引导轴25C的插入方向可以与上述方向相反。换言之,铰链轴25A和25B以及受引导轴25C可以从支撑件30的内部穿过引导孔32A、32B和32C,以突出到支撑件30的外侧,并固定到在侧板24中的孔中。
如图3所示,除了引导板32之外,支撑件30还具有构成支撑件30的外表面的壳体34以及布置在壳体34内的框架35,引导板32安装到框架35。引导板32和框架35通过多个螺钉6彼此固定。上述防滑脱构件3、垫圈4和弹性构件5布置在引导板32和框架35之间。
如上面提到的,支撑件30的底表面30a可附接到支架构件80,并且可从支架构件分离。具体地,支撑件30的底表面30a和支架构件80的顶表面之一具有朝向另一个突出的接合部。此外,另一个具有由孔或凹部构成的被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装配在孔或凹部中。接合部保持在装配于被接合部中的状态中。
在图1和图5所示的示例中,支架构件80具有接合轴85,其作为上述接合部。支撑件30具有位于其底部的底板36。底板36形成有被接合孔36a,其作为上述被接合部,接合轴85装配在被接合孔36a中。此外,支撑件30具有位于底板36上(底板36的内侧上)的大致U形的保持销37。接合轴85在外周表面上形成有凹槽,保持销37弹性地保持凹槽部分。在接合轴85由保持销37保持的状态下,支撑件30的底表面30a与支架构件80的顶表面接触。通过保持销37弹性地变形膨胀(更宽地张开),接合轴85可以装配到保持销37内,或从保持销37脱离。支撑件30具有用于将保持销37固定到底板36的保持板39。
支撑件30的底表面30a和支架构件80的顶表面之一具有朝向另一个突出的多个定位突起。在该示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支架构件80具有多个(在此处描述的示例中为四个)定位突起84a。这些定位突起84a布置成围绕接合轴85。支撑件30的底板36形成有凹部36b,定位突起84a装配到凹部36b中。这里描述的凹部36b是矩形槽(参见图2(c))的接合位置,其分别对应于四个定位突起84a的位置。定位突起84a位于凹部36b的角部。这确保了相机10相对于支架构件80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相机10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支架构件80的运动被定位突起84a和凹部36b限制。
如图3和图5所示,底板36安装到框架35的底表面。在该示例中,多个(在该示例中为两个)螺钉7从下方插入底板36中。螺钉7向上突出超过框架35的下壁部35a。壳体34和框架35在左右方向上彼此装配。壳体34具有位于下壁部35a上的安装部34a。螺杆7接合到形成在安装部34a中的螺纹孔中。这确保了框架35、底板36和壳体34通过螺钉7彼此固定。
如图3所示,相机10具有缆线40。缆线40在其一端具有连接器41。连接器41容纳在主体20中,并连接到设置在主体20内的电路板上的连接器。侧板24、引导板32和框架35分别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穿透它们的孔24e、32e和35e。缆线40在左右方向上从连接器41朝向外侧(在该示例中为右侧)延伸,同时穿过孔24e、32e和35e。之后,缆线40从支撑件30向后延伸。
如图3所示,缆线40在与连接器41间隔开的位置处具有衬套42。衬套42包括板状前部42a和后部42b,板状前部布置在框架35内,后部位于支撑件30的后侧并且接触支撑件30的后表面(参见图2(b))。如图2(b)所示,后部42b的底表面42c位于一共同平面上,支撑件30的底表面30a和主体20的底表面20a也位于该共同平面上。因此,可进一步提高安装相机10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框架35的后壁部形成有凹槽35b。前部42a和后部42b之间的部分保持在凹槽35b内。
描述支架构件80。如图1所示,支架构件80具有支撑板81,相机10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板81布置在显示装置的上边缘。支撑板81的前边缘81b位于相机10的前表面的后侧(参见图4)。在主体20向前倾斜时,这可靠地限制了相机10的主体20和支撑板81彼此干扰。类似地,支撑板81的后边缘81c位于相机10的后表面的前侧。
支撑板81有平坦的顶表面。在该示例中,支撑板8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对应于相机10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更详细地,支撑板8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等于相机10的宽度。相应地,支撑板81的顶表面具有安装相机10的支撑件30的底表面30a的部分以及安装相机10的主体20的部分。支撑板81的该形状确保了能够稳定地支撑相机10。
在该示例中,支撑板81的顶表面的端部(在该示例子为右端部)具有前述接合轴85和定位突起84a。应注意的是,如图5所示,在该示例中,支撑板81包括构成其上侧部分的上壳体81e和构成其下侧部分的下壳体81f。具有定位突起84a的板84以及接合轴85布置在这两个壳体81e与81f之间。定位突起84a和接合轴85经由形成在上壳体81e中的孔向上突出。
如图1所示,支撑板81在其中央部分具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部81d。支架构件80具有连接到延伸部81d的后边缘的第一可移动板82以及连接到第一可移动板82的后边缘的第二可移动板83。延伸部81d和第一可移动板82通过铰链86彼此连接。第一可移动板82与第二可移动板83通过铰链87彼此连接。
支撑板81在其前边缘处形成有向下突出的钩81a。当使用支架构件80时,钩81a挂在显示装置的上边缘的前侧。如图1所示,第一可移动板82和第二可移动板83可以作为整体向下弯曲。第二可移动板83的后边缘(下边缘)与显示装置的后表面接触。换言之,支架构件80安装到显示装置,使得显示装置夹在钩81a和第二可移动板83的后边缘之间。优选地,由橡胶等形成的防滑构件83a可设置在第二可移动板83的后边缘处。
应当指出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相机10和相机组件1,各种修改都是可能的。
例如,相机10可以包括两个主体20,两个光接收部21分别容纳在两个主体中。在该情况下,支撑件30可以布置在两个主体20之间。
此外,相机10可以仅具有一个铰链轴。在该情况下,侧板24和引导板32可以支撑铰链轴,使得当主体20移动以使光接收部21的取在竖直方向上改变时,铰链轴可竖直地移动。这消除了在处于其中立位置的主体20和支架构件80之间确保用于允许主体20旋转的间隙的需求。结果,可以提高安装主体20的稳定性。
此外,可以不必设置受引导轴25C和与其对应的引导孔32C。

Claims (11)

1.一种相机,其包括:
容纳光接收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平坦的底表面;以及
与所述主体在左右方向上对准的支撑件,支撑所述主体,以便允许在竖直方向上控制所述光接收部的取向,所述支撑件具有位于一共同平面上的底表面,所述主体的底表面也位于所述共同平面上,
其中,所述主体被支撑成所述主体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倾斜,从而绕第一轴旋转,所述第一方向是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轴位于在第一方向上偏离并且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向下的位置上,所述中心线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主体被支撑成所述主体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倾斜,从而绕第二轴旋转,所述第二方向是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轴位于在第二方向上偏离并且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向下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
其中,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件在左右方向上通过所述第一轴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
其中,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件在左右方向上通过所述第二轴彼此连接;并且
所述支撑件形成为允许所述第二轴在所述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倾斜时运动,并且允许所述第一轴在所述主体沿所述第二方向倾斜时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
其中,所述主体和所述支撑件作为整体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并且
所述主体具有在垂直于其底表面的平面上对准的两个光接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
其中,所述主体具有两个光接收部以及布置在两个光接收部之间的至少一个麦克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机,
其中,所述主体还具有布置在所述两个光接收部的右侧的麦克风以及布置在所述两个光接收部的左侧的麦克风。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相机,其中,所述支撑件的底表面能够附接到一支架构件,并且能够从所述支架构件分离,所述支架构件安装到显示装置。
8.一种相机组件,其包括:
相机;以及
用于安装到显示装置的支架构件,
其中,所述相机包括
容纳光接收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平坦的底表面;以及
与所述主体在左右方向上对准的支撑件,支撑所述主体,以便允许在竖直方向上控制所述光接收部的取向,所述支撑件具有位于一共同平面上的底表面,所述主体的底表面也位于所述共同平面上,所述支撑件的底表面能够附接到所述支架构件,并能够从所述支架构件分离,
所述主体被支撑成所述主体可以绕第一轴倾斜,所述第一轴位于在第一方向上偏离并且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向下的位置上,所述第一方向是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中的一个,所述中心线沿左右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主体被支撑成所述主体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倾斜,从而绕第二轴旋转,所述第二方向是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轴位于在第二方向上偏离并且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向下的位置上。
9.一种用于支撑相机的支架构件,所述相机包括:容纳光接收部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平坦的底表面;以及与所述主体在左右方向上对准的支撑件,支撑所述主体,以便允许在竖直方向上控制所述光接收部的取向,所述支撑件具有位于一共同平面上的底表面,所述主体的底表面也位于所述共同平面上,其中,所述主体被支撑成所述主体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倾斜,从而绕第一轴旋转,所述第一方向是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轴位于在第一方向上偏离并且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向下的位置上,所述中心线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主体被支撑成所述主体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倾斜,从而绕第二轴旋转,所述第二方向是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二轴位于在第二方向上偏离并且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向下的位置上,所述支架构件包括:
支撑板,具有在其上安装所述相机的主体的部分;以及
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顶表面上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装配到由孔或凹部构成且形成在所述相机的支撑件的底表面上的被接合部,接合部朝向被接合部突出,并在外周表面上形成有凹槽,其中,位于支撑件的底板上的U形保持销弹性地保持该凹槽,从而接合部弹性地保持在所述被接合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构件,
其中,所述支撑板具有多个定位突起,所述多个定位突起分别装配在形成于所述相机的支撑件的底表面中的多个凹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支架构件,还包括
钩,形成在支撑板的前边缘处,并向下突出;
延伸部,在支撑板的中央部向后延伸;
第一可移动板,通过铰链连接到延伸部的后边缘;以及
第二可移动板,通过铰链连接到第一可移动板的后边缘,
显示装置夹在钩和第二可移动板的后边缘之间。
CN201380072528.3A 2013-02-18 2013-12-25 相机和相机组件 Active CN1050269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9457 2013-02-18
JP2013-029457 2013-02-18
PCT/JP2013/084590 WO2014125743A1 (ja) 2013-02-18 2013-12-25 カメラ及びカメラアッセンブ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6998A CN105026998A (zh) 2015-11-04
CN105026998B true CN105026998B (zh) 2018-10-09

Family

ID=51353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2528.3A Active CN105026998B (zh) 2013-02-18 2013-12-25 相机和相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35933B2 (zh)
EP (1) EP2957953A4 (zh)
JP (1) JP5841669B2 (zh)
CN (1) CN105026998B (zh)
WO (1) WO20141257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95064B2 (en) 2014-08-15 2019-02-05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Endoprosthesis delivery systems with improved retraction
JP6700131B2 (ja) 2016-07-13 2020-05-27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カメラ、スタンド、及びそれらを備えるカメラユニット
US10996713B2 (en) * 2017-08-07 2021-05-04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519588B2 (en) * 2021-03-09 2022-12-06 Zhejiang Topmb Electrical Lighting Co., Ltd. Fixing clamp and hanging lamp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553A (zh) * 2002-12-06 2004-08-18 ������������ʽ���� 云台装置和电缆收容单元
CN101056507A (zh) * 2006-04-11 2007-10-17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1191992A (zh) * 2006-12-01 2008-06-0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相机的电子装置
CN101682714A (zh) * 2007-05-28 2010-03-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监视器铰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91736A (ja) 1988-05-20 1989-1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動物の洗浄装置
US6141052A (en) 1996-04-15 2000-10-31 Sony Corporation Portable personal computer and electronic camera
JP4496325B2 (ja) 1996-04-15 2010-07-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機器
US20040207718A1 (en) * 2001-11-14 2004-10-21 Boyden James H. Camera pos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ye -to-eye communication
JP2004088729A (ja) * 2002-06-25 2004-03-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JP4125102B2 (ja) 2002-12-06 2008-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雲台装置
US7422379B2 (en) * 2005-11-29 2008-09-09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Stand for a camera device
JP4810414B2 (ja) 2006-12-06 2011-1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US7775486B2 (en) 2008-10-04 2010-08-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ebcam assembly with clamp and stand forms
JP2010245691A (ja) 2009-04-02 2010-10-28 Fujifilm Corp 複眼撮像装置
US8749609B2 (en) * 2009-09-03 2014-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deo cal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1553A (zh) * 2002-12-06 2004-08-18 ������������ʽ���� 云台装置和电缆收容单元
CN101056507A (zh) * 2006-04-11 2007-10-17 索尼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1191992A (zh) * 2006-12-01 2008-06-0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相机的电子装置
CN101682714A (zh) * 2007-05-28 2010-03-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监视器铰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57953A4 (en) 2016-11-16
JP5841669B2 (ja) 2016-01-13
CN105026998A (zh) 2015-11-04
JPWO2014125743A1 (ja) 2017-02-02
US20150362826A1 (en) 2015-12-17
US9835933B2 (en) 2017-12-05
WO2014125743A1 (ja) 2014-08-21
EP2957953A1 (en) 2015-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6998B (zh) 相机和相机组件
US7918428B2 (en) Supporting apparatus of display device
KR101868847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지지장치
JP6700131B2 (ja) カメラ、スタンド、及びそれらを備えるカメラユニット
CN109564091B (zh) 立体相机
JP6726723B2 (ja) ラック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ケーブル支持アセンブリ
US20070247597A1 (e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osition of mirror
KR20120000675A (ko) 차량용 모니터 거치대
US10594908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8011281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JP5106672B1 (ja) 電子機器
KR20170051977A (ko) 벽걸이형 디스플레이 고정장치
TWI666834B (zh) 連接器擴充結構
KR20090072726A (ko) 디스플레이 기기, 및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필터위치조절장치
JP2011061301A (ja) 撮像装置
KR10236871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7213329U (zh) 一种头戴式显示设备
KR20100037837A (ko) 컴퓨터용 카메라 조립체
JP2018160572A (ja) 電子装置
CN115668053A (zh) 相机单元
KR20130103222A (ko) 연설 또는 강의용 디지털 테이블
KR20150146151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051704B (zh) 电子设备
JP4967698B2 (ja) 取付器具及び表示ユニット
JP2016213402A (ja) ケーブル保持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