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5831B - 治疗用处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治疗用处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5831B
CN105025831B CN201380071755.4A CN201380071755A CN105025831B CN 105025831 B CN105025831 B CN 105025831B CN 201380071755 A CN201380071755 A CN 201380071755A CN 105025831 B CN105025831 B CN 1050258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fer
interarea
transfer plate
electrothermal conversioning
frequency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17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5831A (zh
Inventor
中村幸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025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5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5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58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0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means of electrically-heated probes
    • A61B18/082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085Forceps, scis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42Probes having pivoting end effectors, e.g. forceps
    • A61B18/1445Probes having pivoting end effectors, e.g. forceps at the distal end of a shaft, e.g. forceps or scissors at the end of a rigid r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53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instrument of device
    • A61B2018/00059Material properties
    • A61B2018/00071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A61B2018/00083Electrical conductivity low, i.e.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53Mechanical features of the instrument of device
    • A61B2018/00059Material properties
    • A61B2018/00089Thermal conductivity
    • A61B2018/00095Thermal conductivity high, i.e. heat conducting

Abstract

用于对活体组织进行加热并治疗的治疗用处置装置具有:传热板(110)、电热转换元件(140)、固定部(114)、和第1引线(164)。传热板(110)在第1主面上与所述活体组织接触,并向活体组织传递热。电热转换元件(140)设置于所述传热板的第2主面侧,具有从所述传热板延伸出的延伸部(143)。在电热转换元件(140)上形成有电阻图案(144)和第1引线连接部(146)。固定部(114)设置在所述传热板(110)的所述电热转换元件(140)延伸出的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传热板(110)之间夹持所述电热转换元件(140)。第1引线(164)与所述第1引线连接部(146)电连接,向所述电阻图案(144)供给电力。

Description

治疗用处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用处置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公知有使用热能对活体组织进行治疗的治疗用处置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305236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治疗用处置装置。即,在该治疗用处置装置中,发热元件的基板由热传导性较好的金属部件构成。在该基板上形成有具有薄膜电阻的发热部。用于供给电力的引线与该发热部接合。在发热部与引线的接合部的周围设置有填充剂,从而确保了电绝缘性。发热元件的基板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使得即使在活体组织与这种发热元件部分接触的情况下,也将确保良好的温度控制性。因此,基板使用导热率较高的部件,比较厚地形成。
发明内容
例如,在上述的日本特开2006-305236号公报的治疗用处置装置中,发热部以在发热元件的厚度方向上层叠的方式,设置于基板的与活体组织接触的面的背侧的面,进而,与发热部连接的引线以在发热元件的厚度方向上进一步层叠的方式设置。另一方面,在治疗用处置装置中,要求发热元件的薄型化、即低高度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薄型化的治疗用处置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治疗用处置装置是一种用于对活体组织进行加热而进行治疗的治疗用处置装置,所述治疗用处置装置具有:传热板,其在构成正面和背面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中的所述第1主面上与所述活体组织接触并向该活体组织传递热;电热转换元件,其设置于所述传热板的所述第2主面一侧,具有从所述传热板延伸出的延伸部,并且形成有通过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电阻图案、和与所述电阻图案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延伸部处的第1引线连接部;固定部,其设置于所述传热板的所述电热转换元件延伸出的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传热板之间夹持所述电热转换元件;以及第1引线,其在所述延伸部处与所述第1引线连接部电连接,向所述电阻图案供给电力。
根据本发明,电力供给用的引线在从传热板延伸出的延伸部处被连接,所以能够提供被薄型化的治疗用处置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治疗用处置系统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图2A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器械的轴和保持部的结构例的截面的概略图,并且是示出保持部关闭的状态的图。
图2B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器械的轴和保持部的结构例的截面的概略图,并且是示出保持部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3A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保持部的第1保持部件的结构例的概略图,并且是俯视图。
图3B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保持部的第1保持部件的结构例的概略图,并且是沿图3A所示的3B-3B线的纵剖视图。
图3C是示出各实施方式的保持部的第1保持部件的结构例的概略图,并且是沿图3A所示的3C-3C线的横剖视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部的一个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高频电极的一个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高频电极的基端部分的一个结构例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热转换元件的一个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高频电极的一个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高频电极的一个结构例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高频电极的基端部分的一个结构例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部的一部分的一个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部的一部分的一个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部的一个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将第1加热器用通电线和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连接到第1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部的一部分的状态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第1高频电极的一个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部的一部分的一个结构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治疗用处置装置是用于活体组织的治疗的装置。该治疗用处置装置使高频能量和热能作用于活体组织。图1示出治疗用处置装置300的外观的概略。如该图所示,治疗用处置装置300具有:能量处置器械310、控制装置370、脚开关380。
能量处置器械310例如是用于贯穿腹壁而进行处置的直线型的外科治疗用处置器械。能量处置器械310具有:把手350、安装于把手350的轴340、以及设置于轴340的前端的保持部320。保持部320是如下处置部:可开闭,对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进行把持,进行活体组织的凝固、切开等处置。为了后面的说明,将保持部320侧称作前端侧,将把手350侧称作基端侧。把手350具有用于对保持部320进行操作的多个操作旋钮352。此外,在把手350上具备对该能量处置器械310的固有值等进行存储的未图示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另外,这里所示的能量处置器械310的形状当然只是一例,只要具有相同的功能,则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可以呈如钳子这样的形状,轴也可以弯曲。
把手350经由缆线360,与控制装置370连接。这里,缆线360和控制装置370通过连接器365连接,该连接拆装自如。即,治疗用处置装置300构成为能够按照处置更换能量处置器械310。脚开关380与控制装置370连接。用脚进行操作的脚开关380也可以置换成用手进行操作的开关或其他开关。手术人员对脚开关380的踏板进行操作,从而切换从控制装置370向能量处置器械310的能量的供给的打开(ON)/关闭(OFF)。
图2A和图2B示出保持部320和轴340的构造的一例。图2A示出保持部320关闭的状态,图2B示出保持部320打开的状态。轴340具有筒体342和护套343。筒体342在其基端部被固定于把手350。护套343以能够沿着筒体342的轴向滑动的方式配设于筒体342的外周。
在筒体342的前端部配设有保持部320。保持部320具有第1保持部件322和第2保持部件324。第1保持部件322的基部被固定于轴340的筒体342的前端部。另一方面,第2保持部件324的基部通过支撑销346,可转动地支撑在轴340的筒体342的前端部。因此,第2保持部件324绕支撑销346的轴转动,并相对于第1保持部件322打开或者关闭。
在保持部320关闭的状态下,将第1保持部件322的基部与第2保持部件324的基部并在一起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第2保持部件324例如被板簧等弹性部件347施力,以相对于第1保持部件322打开。当使护套343相对于筒体342向前端侧滑动,并由护套343覆盖第1保持部件322的基部和第2保持部件324的基部时,如图2A所示,第1保持部件322和第2保持部件324克服弹性部件347的作用力而关闭。另一方面,当使护套343向筒体342的基端侧滑动时,如图2B所示,借助弹性部件347的作用力,第2保持部件324相对于第1保持部件322打开。
在筒体342中贯穿插入有后述的与第1高频电极110连接的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和与第2高频电极210连接的第2高频电极用通电线262。此外,在筒体342中贯穿插入有一对第1加热器用通电线164、和一对第2加热器用通电线264,其中,该一对第1加热器用通电线164与配置于第1高频电极110的作为后述的发热部件的电热转换元件140连接,该一对第2加热器用通电线264与配置于第2高频电极210的电热转换元件230连接。
将在筒体342的基端侧与操作旋钮352之一连接的驱动杆344以能够沿着筒体342的轴向移动的方式,设置于筒体342的内部。在驱动杆344的前端侧设置有在前端侧形成有刃的薄板状的切割器345。当对操作旋钮352进行操作时,经由驱动杆344,使切割器345沿着筒体342的轴向移动。在切割器345移动到前端侧时,切割器345收纳至被形成于保持部320的后述的第1切割器引导槽332和第2切割器引导槽334内。
图3A、图3B和图3C示出第1保持部件322的结构的概略。如该图所示,在第1保持部件322中形成有用于对所述切割器345进行引导的第1切割器引导槽332。在第1保持部件322中设置有例如包含铜的薄板的第1高频电极110。该第1高频电极110构成为在其一个主面(下面,称作第1主面)上与活体组织接触。第1高频电极110由于具有第1切割器引导槽332,所以如图3A所示,其平面形状为U字形。如在后面详述那样,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与第1高频电极110电连接。第1高频电极110经由该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和缆线360,与控制装置370连接。此外,如在后面详述那样,在第1高频电极110的不与活体组织接触的第2主面上配置有电热转换元件140和罩部件150。由此,形成了由第1高频电极110、电热转换元件140和罩部件150等构成的第1电极部100。第1电极部100被嵌入并固定于第1保持部件主体326。另外,之后进一步详述第1电极部100的结构例。
如图2A和图2B所示,第2保持部件324呈与第1保持部件322构成对称的形状,并具有与第1保持部件322相同的构造。即,在第2保持部件324中,在与第1切割器引导槽332对置的位置处形成有第2切割器引导槽334。此外,在第2保持部件324中,在与第1高频电极110对置的位置处设置有第2高频电极210。该第2高频电极210构成为在其一个主面上与活体组织接触。第2高频电极210经由第2高频电极用通电线262和缆线360,与控制装置370连接。
此外,在第2高频电极210的不与活体组织接触的面上配置有电热转换元件230和罩部件250。由此,形成了由第2高频电极210、电热转换元件230和罩部件250等构成的第2电极部200。第2电极部200被嵌入并固定于第2保持部件主体328。
详细描述第1电极部100。另外,由于第2电极部200具有与第1电极部100相同的构造,所以省略对第2电极部200的说明。图4示出第1电极部100的分解立体图。如该图所示,第1电极部100具有:第1高频电极110、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电热转换元件140和罩部件150。这些第1高频电极110、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和电热转换元件140呈U字形,使得形成第1切割器引导槽332。罩部件150呈具有槽的形状,使得形成第1切割器引导槽332。
参照图5和图6来说明第1高频电极110。图5是第1高频电极110的立体图,图6是第1高频电极110的基端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如上所述,第1高频电极110例如为铜制。第1高频电极110包含能够与活体组织接触的电极底部111。电极底部111的厚度例如为0.5mm左右。在电极底部111的周缘部,除基端部以外,设置有侧壁部112。该侧壁部112以与电极底部111垂直的方式形成于罩部件150侧。在第1高频电极110的基端部设置有从侧壁部112向第1高频电极110的中心轴方向突出的固定部114。在第1高频电极110的前端部设置有从侧壁部112突出的凸部115。
第1高频电极110例如能够通过切削加工而形成。此外,可以在形成了电极底部111和侧壁部112之后,将另行形成的固定部114附加到侧壁部112。在该情况下,电极底部111和侧壁部112也能够通过弯曲加工而形成。
图7示出电热转换元件140的俯视图。如该图所示,电热转换元件140例如包含聚酰亚胺的基板142。该基板142的形状总的来说与第1高频电极110的电极底部111的形状一致,长度稍长于电极底部111。在图7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在对第1电极部100进行了组装时与电极底部111的基端侧的端部对应的位置。将从电极底部111突出的部分称作延伸部143。
在基板142的除延伸部143之外的大部分的区域中,例如通过不锈钢(SUS)的图案形成有电阻图案144。在基板142的包含延伸部143的端部,通过SUS图案分别形成有与电阻图案144的两端连接的第1引线连接部146。通过向一对第1引线连接部146施加电压,使电阻图案144发热。这样,电热转换元件140作为片加热器发挥作用。另外,电热转换元件140的厚度例如为100μm左右。
如后述的图11所示,在基板142的与形成了电阻图案144的主面相反侧的主面上形成有第2引线连接部148。第2引线连接部148构成为与第1高频电极110的固定部114接触。第2引线连接部148与固定部114接触,从而能够经由第2引线连接部148向第1高频电极110施加电压。
第1高频电极110的电极底部111和电热转换元件140通过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粘接。这里,电热转换元件140将形成了电阻图案144的面朝向第1高频电极110侧粘接。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是导热率高、耐高温且具有粘接性的片。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例如通过将如氧化铝或氮化铝等导热率高的陶瓷混合到环氧树脂而形成。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具有高粘接性能、良好的热传导性和电绝缘性。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的厚度例如为50μm左右。
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呈与电极底部111大致相同的形状。但是,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稍长于第1高频电极110的电极底部111。通过使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长于电极底部111,确保了第1高频电极110与第1引线连接部146之间的电绝缘性。
罩部件150由具有耐热性的树脂制成。罩部件150呈与第1高频电极110对应的形状。罩部件150的厚度例如为0.3mm左右。如图4所示,在罩部件150的前端部分设置有缺口部152。该缺口部152与第1高频电极110的凸部115卡合。此外,在罩部件150的基端侧设置有凸部154。该凸部154与第1高频电极110的固定部114卡合。这样,第1高频电极110和罩部件150通过第1高频电极110的凸部115和固定部114、与罩部件150的缺口部152和凸部154的卡合而被接合。这样,通过简单的结构将第1高频电极110与罩部件150接合,从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等。另外,在罩部件中,以形成第1切割器引导槽332的方式设置有内壁156,并以覆盖第1高频电极110的侧壁部112的方式设置有外壁157。
另外,在第1电极部100的结构中,与其他部件相比,第1高频电极110的厚度比较厚。这是因为,通过提高第1高频电极110的热传导性,即使在活体组织与第1高频电极110部分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1高频电极110的温度均匀。这一点在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能量处置器械310对活体组织进行吻合和接合的情况中的温度控制方面很重要。
参照图8至图10进一步说明第1高频电极110。图8是第1高频电极110的俯视图,图9是第1高频电极110的侧视图,图10是从侧壁部112的内侧观察到的第1高频电极110的放大侧视图。如图8所示,固定部114的前端侧的端面与电极底部111的基端侧的端面配置于同一平面上。另外,由于固定部114设置于电极底部111的基端侧的端部即可,所以,例如,固定部114的前端侧的端面也可以配置于比电极底部111的基端侧的端面更靠基端侧的位置处。即,在从上表面观察时,可以在电极底部111与固定部114之间存在间隙。此外,例如,固定部114的前端侧的端面也可以配置于比电极底部111的基端侧的端面更靠前端侧的位置处。即,可以配置成,在从上表面观察时电极底部111和固定部114重合。
如图8所示,当隔着形成第1切割器引导槽332的缺口125来关注单侧时,固定部114的宽度W1优选比第1高频电极110的宽度W2的一半宽。即,优选为W1>W2/2。这是因为,如后所述,能够通过固定部114充分按压电热转换元件140。固定部114的宽度W1可根据电热转换元件140的硬度等适当变更。
此外,如图9所示,在固定部114的电极底部111侧设置有凹部122。该凹部122与上述的罩部件150的凸部154卡合。
如图10所示,将电极底部111的主面中的与活体组织接触的一侧的面称作第1主面123,将形成了侧壁部112的一侧的面称作第2主面124。在固定部114的电极底部111侧的面与第2主面124之间的间隙126的高度H1与使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与电热转换元件140重合后的厚度大致一致。间隙126的高度例如为150μm左右。
在电极底部111的第2主面上通过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粘合有电热转换元件140。这里,如图4所示,电热转换元件140将形成了电阻图案144的面朝向电极底部111配置。电热转换元件140的基端侧插入到电极底部111与固定部114之间的间隙126中。
图11和图12示出在第1高频电极110中配置有电热转换元件140时的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电热转换元件140的延伸部143从第1高频电极110的基端侧起突出。如图11所示,设置于延伸部143的第2引线连接部148与第1高频电极110的固定部114接触。第2引线连接部148和固定部114通过导电性浆料129固定,可靠地进行了它们之间的电导通。另外,例如,可以使用由焊接或软钎焊等进行的连接,取代由导电性浆料129进行的连接。如图12所示,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从电极底部111突出,可靠地进行第1高频电极110与第1引线连接部146之间的绝缘。
如图13所示,将罩部件150嵌合到粘合了电热转换元件140的第1高频电极110上。由此,形成第1电极部100。
如图14所示,例如通过钎料将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与第2引线连接部148连接。从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经由第2引线连接部148向第1高频电极110施加高频电压,从而使第1高频电极110向由保持部320把持的活体组织施加高频电流。例如通过钎料将第1加热器用通电线164与第1引线连接部146连接。通过从第1加热器用通电线164经由第1引线连接部146向电阻图案144施加电压,从而使电阻图案144发热,该热经由第1高频电极110传递到活体组织。
如果将第2引线连接部148与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连接,将第1引线连接部146与第1加热器用通电线164连接,则优选在这些连接部中涂布未图示的例如由硅树脂构成的密封剂。
电热转换元件140的电阻图案144在与第1高频电极110之间,经由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配置于比电热转换元件140的基板142更靠第1高频电极110侧的位置处。因此,电阻图案144经由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与第1高频电极110热耦合。由于在电阻图案144与第1高频电极110之间仅存在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所以由电阻图案144产生的热被高效率地传递到第1高频电极110。
为了高效率地将电热转换元件140产生的热传递到第1高频电极110,罩部件150及其周围的第1保持部件主体326优选具有比第1高频电极110和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的导热率低的导热率。由于罩部件150和第1保持部件主体326的导热率较低,从而在电热转换元件140产生的热的损失变小。
以上,对第1电极部100进行了说明,第2电极部200也与第1电极部100同样。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治疗用处置装置300的动作。手术人员预先对控制装置370的输入部进行操作,并设定治疗用处置装置300的输出条件,例如,高频能量输出的设定电力、热能输出的目标温度和加热时间等。治疗用处置装置300可以单独设定各自的值,也可以选择与手术方式对应的设定值的组。
能量处置器械310的保持部320和轴340例如通过腹壁后插入到腹腔内。手术人员对操作旋钮352进行操作而使保持部320开闭,通过第1保持部件322和第2保持部件324把持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这时,作为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与设置于第1保持部件322的第1高频电极110和设置于第2保持部件324的第2高频电极210双方的第1主面接触。
手术人员在通过保持部320把持处置对象的活体组织后,对脚开关380进行操作。当将脚开关380切换到打开(ON)时,从控制装置370经由通过缆线360内的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向第1高频电极110和第2高频电极210供给预先设定的电力的高频电力。被供给的电力例如为20W~80W左右。其结果是,活体组织发热,组织被烧灼。由于该烧灼,导致该组织变质,并凝固。
接下来,在使高频能量的输出停止之后,控制装置370向电热转换元件140供给电力,使得第1高频电极110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这里,目标温度例如为200℃。这时,电流从控制装置370经由缆线360和第1加热器用通电线164,流过电热转换元件140的电阻图案144。电阻图案144由于电流而发热。在电阻图案144产生的热经由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传递到第1高频电极110。其结果是,第1高频电极110的温度上升。
同样,向电热转换元件230供给电力,使得第2高频电极210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从控制装置370经由缆线360和第2加热器用通电线264向第2电极部200的电热转换元件230供给电力,第2高频电极210的温度上升。
由于这些热而使与第1高频电极110或者第2高频电极210接触的活体组织进一步灼伤,并进一步凝固。在活体组织由于加热而凝固后,停止热能的输出。最后,手术人员对操作旋钮352进行操作并使切割器345移动,切断活体组织。通过上述,活体组织的处置完成。
这样,例如第1高频电极110和第2高频电极210作为如下传热板发挥作用:该传热板构成为在构成正面和背面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中的所述第1主面上与所述活体组织接触并向该活体组织传递热。例如,电热转换元件140作为如下电热转换元件发挥作用:该电热转换元件设置于所述传热板的所述第2主面侧,具有从所述传热板延伸出的延伸部,并且形成有通过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电阻图案、和与所述电阻图案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延伸部的第1引线连接部。例如,固定部114作为如下固定部发挥作用:该固定部设置于所述传热板的所述电热转换元件延伸出的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传热板之间夹持所述电热转换元件。例如,第1加热器用通电线164作为如下第1引线发挥作用:该第1引线在所述延伸部处与所述第1引线连接部电连接,并向所述电阻图案供给电力。例如,第2引线连接部148作为如下第2引线连接部发挥作用:在将构成所述电热转换元件的正面和背面的第3主面和第4主面中的与所述传热板对置的面设为所述第3主面时,该第2引线连接部以与所述固定部接触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4主面。例如,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作为如下第2引线发挥作用:该第2引线构成为在所述延伸部处与所述第2引线连接部电连接,并向所述传热板施加高频电压。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电极部100中,形成了第1引线连接部146和第2引线连接部148的电热转换元件140从第1高频电极110和罩部件150突出设置。此外,第1引线连接部146配置于基板142的靠第1高频电极110侧。这里,在第1电极部100的结构中,第1高频电极110的厚度比较厚。如图14所示,第1加热器用通电线164以从电热转换元件140延伸的方式与第1引线连接部146连接。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加热器用通电线164不影响第1电极部100的厚度,实现了第1电极部100的薄型化(低高度化)。同样,第2引线连接部148配置于基板142的罩部件150侧。这里,在第1电极部100的结构中,罩部件150的厚度比较厚。如图14所示,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以从电热转换元件140延伸的方式与第2引线连接部148连接。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不影响第1电极部100的厚度,实现了第1电极部100的薄型化(低高度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热转换元件140插入到第1高频电极110的电极底部111与固定部114之间的间隙126中。电热转换元件140的延伸部143在与延伸部143垂直的方向上被施力。通过被固定部114按压,来防止电热转换元件140从电极底部111剥离。
假设在不存在固定部114的情况下,电热转换元件140仅借助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的粘接力而固定于第1高频电极110。这时,由于第1高频电极110的构造和高热传导耐热粘接片130的粘接性能的极限,电热转换元件140有可能从第1高频电极110剥离。当产生这种剥离时,在由电热转换元件140进行的加热中,第1高频电极110有可能不会被均匀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存在固定部114,能够防止如上述这样的第1高频电极110和电热转换元件140的剥离,并能够防止在加热时,温度变得不均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不直接与第1高频电极110连接,而是经由第2引线连接部148和固定部114,与第1高频电极110连接。因此,能够抑制从第1高频电极110到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的热流。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与第1高频电极用通电线162之间的连接部中的第1高频电极110的温度降低,活体组织的加热中的热效率提高。
【第2实施方式】
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里,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高频电极110和第2高频电极210的形状不同。
图15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第1高频电极110的形状。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高频电极110具有:连结固定部116,其是由在第1实施方式中隔着形成第1切割器引导槽332的缺口125而对称地形成的2个固定部114连结而成的。在连结固定部116上形成有用于供切割器345通过的槽117。
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本实施方式也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地发挥作用,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此外,如图16所示,关于第1高频电极110的形状,可以是未设置第1实施方式的第1高频电极110的侧壁部112,取而代之,在缺口125的周缘设置有内壁118,并在该内壁118中设置有爪部119。此外,第1高频电极110可以具有设置在第1高频电极110的外周的侧壁部112和内壁118双方。在这些情况下,罩部件150的形状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不同,能够适当进行变更。
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根据本实施方式,也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地发挥作用,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治疗用处置装置,其用于对活体组织进行加热而进行治疗,其中,
所述治疗用处置装置具有:
传热板,其在构成正面和背面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中的所述第1主面上与所述活体组织接触并向该活体组织传递热;
电热转换元件,其设置于所述传热板的所述第2主面一侧,具有相对于所述传热板延伸出的延伸部,并且形成有通过被施加电压而发热的电阻图案、和与所述电阻图案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延伸部处的第1引线连接部;
固定部,其设置于所述传热板的所述电热转换元件延伸出的一侧的端部,与所述传热板之间夹持所述电热转换元件;以及
第1引线,其在所述延伸部处与所述第1引线连接部电连接,向所述电阻图案供给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用处置装置,其中,
所述传热板具有导电性,
所述治疗用处置装置还具有:
第2引线连接部,当设构成所述电热转换元件的正面和背面的第3主面和第4主面中的与所述传热板对置的面为所述第3主面时,该第2引线连接部以与所述固定部接触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4主面;以及
第2引线,其在所述延伸部处与所述第2引线连接部电连接,向所述传热板施加高频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用处置装置,其中,
所述治疗用处置装置还具有罩部件,该罩部件在与所述传热板之间覆盖所述电热转换元件,
所述罩部件具有与所述固定部卡合的突起部,
所述传热板和所述罩部件利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突起部之间的卡合而被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用处置装置,其中,
当设构成所述电热转换元件的正面和背面的第3主面和第4主面中的与所述传热板对置的面为所述第3主面时,所述第1引线配置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第3主面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用处置装置,其中,
当设构成所述电热转换元件的正面和背面的第3主面和第4主面中的与所述传热板对置的面为所述第3主面时,所述电阻图案设置于所述电热转换元件的所述第3主面,
所述治疗用处置装置还具有粘接片,该粘接片配置在所述传热板与所述电热转换元件之间,用于所述电阻图案与所述传热板之间的热耦合。
CN201380071755.4A 2013-01-30 2013-12-09 治疗用处置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58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5343A JP5988885B2 (ja) 2013-01-30 2013-01-30 治療用処置装置
JP2013-015343 2013-01-30
PCT/JP2013/082976 WO2014119137A1 (ja) 2013-01-30 2013-12-09 治療用処置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5831A CN105025831A (zh) 2015-11-04
CN105025831B true CN105025831B (zh) 2018-03-16

Family

ID=5126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175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5831B (zh) 2013-01-30 2013-12-09 治疗用处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27909A1 (zh)
EP (1) EP2952149B1 (zh)
JP (1) JP5988885B2 (zh)
CN (1) CN105025831B (zh)
WO (1) WO20141191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35470A1 (ja) * 2014-09-05 2016-03-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把持処置ユニット、把持処置具及び把持処置システム
WO2016035471A1 (ja) * 2014-09-05 2016-03-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把持処置ユニット、把持処置具及び把持処置システム
JP6006461B1 (ja) 2014-10-31 2016-10-1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把持処置ユニット、把持処置具及び把持処置システム
CN104398301A (zh) * 2014-11-19 2015-03-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热凝切割钳
DE112014007211T5 (de) * 2014-12-25 2017-08-10 Olympus Corporation Therapeutische Behandlungsvorrichtung
CN106999225A (zh) * 2015-02-18 2017-08-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治疗用能量赋予构造和医疗用处置装置
CN107427319A (zh) * 2015-04-14 2017-12-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治疗用能量赋予构造和医疗用处置装置
WO2017221331A1 (ja) * 2016-06-21 2017-12-2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処置具
JPWO2018055778A1 (ja) * 2016-09-26 2019-07-0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処置具及び処置システム
WO2018087840A1 (ja) * 2016-11-09 2018-05-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医療機器
WO2018146730A1 (ja) * 2017-02-07 2018-08-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付与構造体及び処置具
WO2018146729A1 (ja) * 2017-02-07 2018-08-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付与構造体及び処置具
WO2018185815A1 (ja) 2017-04-03 2018-10-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熱処置具
WO2019207807A1 (ja) * 2018-04-27 2019-10-3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処置具、及び処置具の製造方法
CN112638296A (zh) * 2018-08-31 2021-04-09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医疗用加热器、处置器具以及处置器具的制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6350A (zh) * 2004-06-08 2005-12-1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发热元件、使用该发热元件的医疗处置用具、处置装置
EP1938760A1 (en) * 2005-09-28 2008-07-0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Suturing device
CN102292045A (zh) * 2009-01-21 2011-12-2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治疗处理装置及治疗用处理器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0085B2 (en) * 2000-11-16 2004-05-25 Olympus Corporation Heating treatment system
US7442193B2 (en) * 2003-11-20 2008-10-28 Covidien A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insulative over-shoe for tissue fusion
US20060235378A1 (en) * 2005-04-18 2006-10-19 Sherwood Services Ag Slider control for ablation handset
JP2006305236A (ja) 2005-05-02 2006-11-09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発熱処置具
US8202269B2 (en) * 2007-05-25 2012-06-1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tiy Of Michigan Electrical cautery device
US8568397B2 (en) * 2010-04-28 2013-10-29 Covidien Lp Induction sealing
JP5687462B2 (ja) * 2010-09-27 2015-03-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治療用処置装置
JP2012239831A (ja) * 2011-05-24 2012-12-10 Olympus Corp 治療用処置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6350A (zh) * 2004-06-08 2005-12-14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发热元件、使用该发热元件的医疗处置用具、处置装置
EP1938760A1 (en) * 2005-09-28 2008-07-0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Suturing device
CN102292045A (zh) * 2009-01-21 2011-12-2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治疗处理装置及治疗用处理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27909A1 (en) 2015-11-19
EP2952149B1 (en) 2019-02-20
WO2014119137A1 (ja) 2014-08-07
JP5988885B2 (ja) 2016-09-07
CN105025831A (zh) 2015-11-04
EP2952149A4 (en) 2016-09-07
EP2952149A1 (en) 2015-12-09
JP2014144183A (ja) 2014-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5831B (zh) 治疗用处置装置
CN104883993B (zh) 治疗用处理装置
JP5931604B2 (ja) 治療用処置装置
CN106413612A (zh) 治疗用处置装置
JP5797348B2 (ja) 治療用処置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06909A (ja) 治療用処置装置
US20170215937A1 (en) Therapeutic treatment device
JP6177103B2 (ja) 治療用処置装置
JP5704985B2 (ja) 治療用処置装置
US10603096B2 (en) Treatment-energy applying structure and medical treatment device
WO2016189716A1 (ja) 治療用エネルギ付与構造及び医療用処置装置
JP6000717B2 (ja) 治療用処置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90110831A1 (en) Treatment tool
WO2019092845A1 (ja) 処置具
WO2018146730A1 (ja) エネルギ付与構造体及び処置具
WO2018179303A1 (ja) 発熱構造体及び処置具
CN107205769A (zh) 医疗用处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