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8190A - 润滑油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润滑油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8190A
CN105018190A CN201410183453.2A CN201410183453A CN105018190A CN 105018190 A CN105018190 A CN 105018190A CN 201410183453 A CN201410183453 A CN 201410183453A CN 105018190 A CN105018190 A CN 1050181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ter
lubricating oil
list
quality
ac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834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菅原常年
辻本铁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eo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X Nippon Oil and Ener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X Nippon Oil and Energy Corp filed Critical JX Nippon Oil and Energ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1834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81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8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81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的机床用润滑油组合物。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矿物油和/或合成油作为基础油,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含有(A)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和/或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0.01~3质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含有(B)磷酸酯系极压剂和/或硫系极压剂0.001~5质量%,组合物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4600mm2/s。

Description

润滑油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组合物。特别涉及机床用润滑油组合物,详细而言,涉及适合用作机床的滑动引导面(sliding guideways surface)的润滑油的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对于机床的加工台等的滑动引导面用润滑油,为了提高加工精度而要求润滑性。并且,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使用配混了极压剂、油性剂等添加剂的润滑油。另外,从机床的正常运转的观点出发,也要求与作为机床附加设备的油压泵间的润滑性,使用配混了极压剂、油性剂等添加剂的润滑油。
作为这样的添加剂,可列举出例如:磷酸酯、酸式磷酸酯、亚磷酸酯、羧酸、硫化合物、胺类等(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尝试着通过用烷基胺中和酸式磷酸酯而提高稳定性(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
另外,作为油性剂,可列举出:一元胺、多胺和烷醇胺等胺类(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3)。就一元胺、多胺而言,配混了这些胺本身(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另外,就烷醇胺而言,记载了以与酸式磷酸酯的胺盐、与羧酸的酰胺等形成了盐的化合物的形式使用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3)。
然而,近年来要求更进一步提高润滑性。并且,配混了上述添加剂的现有的润滑油难以满足所述要求,特别是耐磨耗性容易变得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344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3876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0136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的机床用润滑油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矿物油和/或合成油作为基础油,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含有(A)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和/或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0.01~3质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含有(B)磷酸酯系极压剂和/或硫系极压剂0.001~5质量%,组合物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4600mm2/s。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耐磨耗性优异。因此,从机床的运转的稳定化以及高的工作精度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是非常有用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进行详细叙述。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矿物油和/或合成油作为基础油。
作为矿物油,可以举出:对于将原油常压蒸馏及减压蒸馏而得到的润滑油馏分,通过适当组合利用溶剂脱沥青、溶剂萃取、加氢裂化、溶剂脱蜡、催化脱蜡、加氢精制、硫酸洗涤、白土处理等1种或2种以上精制手段而得到的石蜡系或环烷烃系等矿物油。
作为合成油,可例示出例如:聚α-烯烃(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丁烯、1-辛烯低聚物、1-癸烯低聚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烷基苯、烷基萘、单酯(硬脂酸丁酯、月桂酸辛酯);二酯(戊二酸二(十三烷基)酯、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二(十三烷基)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等);多酯(偏苯三酸酯等);多元醇酯(三羟甲基丙烷辛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壬酸酯、季戊四醇-2-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壬酸酯等);聚氧亚烷基二醇;聚苯基醚;二烷基二苯基醚;(B1a)磷酸酯(三甲苯基磷酸酯等);含氟化合物(全氟聚醚、氟化聚烯烃等);硅油等。
作为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基础油,可以单独使用上述的基础油、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
对于本发明的基础油的运动粘度没有特别限定,40℃时的运动粘度通常为2~2000mm2/s,优选为10~1000mm2/s,更优选为20~500mm2/s。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A1)受阻酚系抗氧化剂或(A2)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作为(A)成分。
作为(A1)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4,4’-双(2,6-二叔丁基苯酚)、4,4’-双(2-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4,4’-异亚丙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壬基苯酚)、2,2’-异亚丁基双(4,6-二甲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环己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α-二甲基氨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4-(N,N’-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4,4’-硫代双(2-甲基-6-叔丁基苯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2,2’-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双(3-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苄基)硫化物、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硫化物、2,2’-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辛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十三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另外,它们之中,分子量为240以上的酚系化合物由于分解温度高,即使在较高温度条件下也能发挥其抗氧化效果,因而更优选使用。
作为(A2)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苯基-α-萘胺、烷基苯基-α-萘胺、二烷基二苯基胺、N,N’-二苯基-对亚苯基二胺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此处,作为烷基,可列举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A)抗氧化剂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优选为0.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另一方面,含量为3质量%以下,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
通过将含量设为0.01质量%以上,本发明的组合物即便经过长时间也容易维持优异的清洁度;另一方面,含量超过3质量%的情况下,组合物的储存稳定性恶化因而不优选。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含有(B1)磷酸酯系极压剂或(B2)硫系极压剂的至少一种极压剂作为(B)成分。
(B1)磷酸酯化合物是指(B1a)中性正磷酸酯、(B1b)酸式正磷酸酯、(B1c)中性亚磷酸酯、(B1d)酸式亚磷酸酯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B1a)中性正磷酸酯为下述通式(1)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1~R3任选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20的饱和烃基或碳原子数6~15的芳基、优选为饱和烃基。]
饱和烃基的碳原子数为1~20,优选为4~12,更优选为8~12。作为饱和烃基,可列举出: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烷基等。作为烷基、环烷基、烷基环烷基,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环戊基、环己基、甲基环戊基等。
芳基的碳原子数为6~15、优选为6~9。作为芳基可列举出:苯基、苄基、甲苯基(cresyl)、二甲苯基等。
作为(B1a)中性正磷酸酯,可列举出例如:三苯基磷酸酯、三甲苯基磷酸酯、三(二甲苯基)磷酸酯、甲苯基二苯基磷酸酯、二甲苯基二苯基磷酸酯、三(异丙基苯基)磷酸酯、三(叔丁基苯基)磷酸酯、三丁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戊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己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庚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辛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壬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癸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十一烷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十二烷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十三烷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十四烷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十五烷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十六烷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十七烷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十八烷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油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等。
其中,优选三苯基磷酸酯、三甲苯基磷酸酯、三庚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辛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三壬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以及三癸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更优选三甲苯基磷酸酯以及三辛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进而优选三辛基磷酸酯(包括直链和支链);最优选三(2-乙基己基)磷酸酯。
(B1b)酸式正磷酸酯为下述通式(2)或(3)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4~R5任选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4~20的饱和烃基或碳原子数6~15的芳基,优选为饱和烃基。]
作为饱和烃基和芳基,可列举出作为通式(1)的R1~R3的具体例所列举的基团。
作为(B1b)酸式正磷酸酯,可列举出例如:单烷基酸式正磷酸酯、二烷基酸式正磷酸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这些烷基酸式正磷酸酯的烷基任选为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任选饱和或不饱和,然而优选为直链状。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20,优选为6~16,更优选为6~10,最优选为碳原子数8的直链状烷基(正辛基)。另外,二烷基酸式正磷酸酯的2个烷基的碳原子数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碳原子数为4以下则溶解性变差而不优选。另外,如果碳原子数超过20则每单位质量的效果下降因而不优选。
作为碳原子数4~20的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可以分别使用饱和以及不饱和的直链状基团,或者饱和以及不饱和的支链状的基团。
作为(B1b)酸式正磷酸酯,可列举出例如:酸式磷酸单正丁酯、酸式磷酸单正戊酯、酸式磷酸单正己酯、酸式磷酸单正庚酯、酸式磷酸单正辛酯、酸式磷酸单正壬酯、酸式磷酸单正癸酯、酸式磷酸单正十二烷基酯、酸式磷酸单正十八烷基酯、酸式磷酸单异丁酯、酸式磷酸单异戊酯、酸式磷酸单异己酯、酸式磷酸单异庚酯、酸式磷酸单异辛酯、酸式磷酸单异壬酯、酸式磷酸单异癸酯、酸式磷酸单异十二烷基酯、酸式磷酸单异十六烷基酯、酸式磷酸单异十八烷基酯、酸式磷酸二正丁酯、酸式磷酸二正戊酯、酸式磷酸二正己酯、酸式磷酸二正庚酯、酸式磷酸二正辛酯、酸式磷酸二正壬酯、酸式磷酸二正癸酯、酸式磷酸二正十二烷基酯、酸式磷酸二正十八烷基酯、酸式磷酸二异丁酯、酸式磷酸二异戊酯、酸式磷酸二异己酯、酸式磷酸二异庚酯、酸式磷酸二异辛基酯、酸式磷酸二异壬基酯、酸式磷酸二异癸酯、酸式磷酸二异十二烷基酯、酸式磷酸二异十六烷基酯、酸式磷酸二异十八烷基酯等。
其中,优选酸式磷酸单正己酯、酸式磷酸单正庚酯、酸式磷酸单正辛酯、酸式磷酸单正壬酯、酸式磷酸单正癸酯、酸式磷酸二正己酯、酸式磷酸二正庚酯、酸式磷酸二正辛酯、酸式磷酸二正壬酯、酸式磷酸二正癸酯、酸式磷酸二异己酯、酸式磷酸二异庚酯、酸式磷酸二异辛酯、酸式磷酸二异壬酯、酸式磷酸二异癸酯;
更优选酸式磷酸单正辛酯、酸式磷酸二正辛酯、酸式磷酸二异辛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B1c)中性亚磷酸酯为下述通式(4)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6~R8任选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1~20的饱和烃基或碳原子数6~15的芳基,优选为饱和烃基。]
作为饱和烃基和芳基,可列举出作为通式(1)的R1~R3的具体例所列举的基团。
作为(B1c)中性亚磷酸酯,可列举出例如:三烷基亚磷酸酯等;其中,优选三油基亚磷酸酯、三-2-乙基己基亚磷酸酯、三-正辛基亚磷酸酯。
(B1d)酸式亚磷酸酯为下述通式(5)或(6)所表示的化合物。括弧内表示能够取得的结构异构体。
[式中,R9~R10任选相同或不同,表示碳原子数4~20的饱和烃基或碳原子数6~15的芳基,优选为饱和烃基。]
作为饱和烃基和芳基,可列举出作为通式(1)的R1~R3的具体例所列举的基团。
作为(B1d)酸式亚磷酸酯,可列举出例如:单烷基亚磷酸酯和二烷基亚磷酸酯的混合物等;其中,优选单油基亚磷酸酯和二油基亚磷酸酯的混合物、单(2-乙基己基)亚磷酸酯和二(2-乙基己基)亚磷酸酯的混合物、单正辛基亚磷酸酯和二正辛基亚磷酸酯的混合物,特别优选单烷基亚磷酸酯的比例比二烷基亚磷酸酯多的酸式亚磷酸酯。
本发明中,含有(B1)磷酸酯化合物作为(B)成分的情况下,可以含有(B1a)~(B1d)任意化合物;从极压性和耐腐蚀性的平衡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B1a)中性正磷酸酯、(B1b)酸式正磷酸酯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B2)硫系极压剂,优选使用例如:噻唑化合物、噻二唑化合物、多硫化物、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硫化酯、硫化矿物油、二硫代磷酸锌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化合物、二硫代磷酸钼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化合物、烷基硫代氨基甲酰基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硫代萜化合物、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化合物。
作为噻唑化合物,优选使用下述通式(7)、(8)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7)、(8)中,R11和R12分别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30的烃基或氨基;R1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a和b表示0~3的整数。]
它们之中,特别优选上述通式(8)所表示的苯并噻唑化合物。此处,上述通式(8)中的R12如前所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30的烃基或氨基;R12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8的烃基,更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12的烃基。
另外,上述通式(8)中的R13如前所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R13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3的烷基,更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的烃基。进而,上述通式(8)中的b如前所述表示0~3的整数;b优选为0~2。
作为这样的苯并噻唑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噻唑、2-(己基二硫代)苯并噻唑、2-(辛基二硫代)苯并噻唑、2-(癸基二硫代)苯并噻唑、2-(十二烷基二硫代)苯并噻唑、2-(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基)苯并噻唑等。
作为噻二唑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下述通式(9)所表示的1,3,4-噻二唑、下述通式(10)所表示的1,2,4-噻二唑化合物以及下述通式(11)所表示的1,4,5-噻二唑化合物。
[式(9)~(11)中,R14~R19任选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烃基;c、d、e、f、g和h任选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0~8的整数。]
作为这样的噻二唑化合物的具体例,优选可列举出:2,5-双(正己基二硫代)-1,3,4-噻二唑、2,5-双(正辛基二硫代)-1,3,4-噻二唑、2,5-双(正壬基二硫代)-1,3,4-噻二唑、2,5-双(1,1,3,3-四甲基丁基二硫代)-1,3,4-噻二唑、3,5-双(正己基二硫代)-1,2,4-噻二唑、3,5-双(正辛基二硫代)-1,2,4-噻二唑、3,5-双(正壬基二硫代)-1,2,4-噻二唑、3,5-双(1,1,3,3-四甲基丁基二硫代)-1,2,4-噻二唑、4,5-双(正己基二硫代)-1,2,3-噻二唑、4,5-双(正辛基二硫代)-1,2,3-噻二唑、4,5-双(正壬基二硫代)-1,2,3-噻二唑、4,5-双(1,1,3,3-四甲基丁基二硫代)-1,2,3-噻二唑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多硫化物具体而言,是指下述通式(12)所表示的化合物。
R20-Sx-R21    (12)
[式(12)中,R20和R21任选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碳原子数3~2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6~20的烷基芳基或者碳原子数6~20的芳烷基,x表示2~6、优选2~5的整数]
作为上述通式(12)中的R20和R21,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等各种各样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
苯基、萘基等芳基;
甲苯基、乙基苯基、二甲苯基、乙基甲基苯基、二乙基苯基、直链丙基苯基或支链丙基苯基、直链丁基苯基或支链丁基苯基、直链戊基苯基或支链戊基苯基、直链己基苯基或支链己基苯基、直链庚基苯基或支链庚基苯基、直链辛基苯基或支链辛基苯基、直链壬基苯基或支链壬基苯基、直链癸基苯基或支链癸基苯基、直链十一烷基苯基或支链十一烷基苯基、直链十二烷基苯基或支链十二烷基苯基、二(直链或支链)丙基苯基、二(直链或支链)丁基苯基、甲基萘基、乙基萘基、直链丙基萘基或支链丙基萘基、直链丁基萘基或支链丁基萘基、二甲基萘基、乙基甲基萘基、二乙基萘基、二(直链或支链)丙基萘基、二(直链或支链)丁基萘基等烷基芳基;苄基、苯基乙基、苯基丙基等芳烷基;等,包括全部化合物的所有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
其中,作为通式(12)中的R20和R21,优选为由丙烯、1-丁烯或异丁烯衍生的碳原子数3~18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8的芳基、烷基芳基或芳烷基;特别优选为由丙烯、1-丁烯或异丁烯衍生的碳原子数3~18的烷基。作为这些基团,可列举出例如:异丙基、由丙烯2聚体衍生的支链状己基、由丙烯3聚体衍生的支链状壬基、由丙烯4聚体衍生的支链状十二烷基、由丙烯5聚体衍生的支链状十五烷基、由丙烯6聚体衍生的支链状十八烷基、仲丁基、叔丁基、由1-丁烯2聚体衍生的支链状辛基、由异丁烯2聚体衍生的支链状辛基、由1-丁烯3聚体衍生的支链状十二烷基、由异丁烯3聚体衍生的支链状十二烷基、由1-丁烯4聚体衍生的支链状十六烷基、由异丁烯4聚体衍生的支链状十六烷基等烷基;任一者均包括所有的支链状异构体。
进而,作为上述通式(12)中的R20和R21,从耐磨耗性提高的观点出发,分别地,更优选为由乙烯或丙烯衍生的碳原子数3~18的支链状烷基,特别优选由乙烯或丙烯衍生的碳原子数6~15的支链状烷基。
作为多硫化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二丁基多硫化物、二己基多硫化物、二辛基多硫化物、二壬基多硫化物、二癸基多硫化物、二(十二烷基)多硫化物、二(十四烷基)多硫化物、二(十六烷基)多硫化物、二(十八烷基)多硫化物、二(二十烷基)多硫化物、二苯基多硫化物、二苄基多硫化物、二苯乙基多硫化物、聚丙烯基多硫化物、聚丁烯基多硫化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作为硫化烯烃,可列举出例如:由下述通式(13)表示的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使碳原子数2~15的烯烃或其二~四聚体与硫、氯化硫等硫化剂反应而得到,作为该烯烃,优选丙烯、异丁烯、二异丁烯等。
R22-Sy-R23    (13)
[式(13)中,R22表示碳原子数2~15的烯基,R23表示碳原子数2~15的烷基或烯基,y表示1~8的整数。]
作为硫化脂肪酸的例子,可列举出硫化油酸等。
作为硫化酯,可列举出例如:通过将牛脂、猪脂、鱼脂、菜籽油、大豆油等动植物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或由上述动植物油脂提取的脂肪酸类等)与各种醇反应而得到的不饱和脂肪酸酯;以及这些的混合物等用任意的方法硫化而得到的硫化酯。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硫化油酸甲酯、硫化米糠脂肪酸辛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将油脂硫化而得到的物质例如:硫化猪油、硫化菜籽油、硫化蓖麻油、硫化大豆油、硫化米糠油等也被称为硫化油脂。
硫化矿物油是指使单质硫溶解在矿物油中而成的物质。此处,对于本发明中所述的用作硫化矿物油的矿物油,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作为本发明的基础油中的矿物油而列举的物质。另外,作为单质硫,可以使用块状、粉末状、熔融液状等任一形式的物质;如果使用粉末状或熔融液状的单质硫则能够效率良好地进行向基础油中的溶解,因而优选。对于硫化矿物油中的硫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以硫化矿物油总量为基准优选为0.05~1.0质量%,更优选为0.1~0.5质量%。
二硫代磷酸锌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化合物、二硫代磷酸钼化合物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化合物分别指下述通式(14)~(17)所表示的化合物。
[式(14)~(17)中,R24~R39任选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的烃基,X1和X2分别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此处,如果例示R24~R39所表示的烃基的具体例,除了甲基和乙基之外,可列举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包括所有的支链异构体)、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一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三烷基、二十四烷基等烷基,任一者均包括所有的支链异构体;
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等环烷基;
甲基环戊基、乙基环戊基、二甲基环戊基、丙基环戊基、甲基乙基环戊基、三甲基环戊基、丁基环戊基、甲基丙基环戊基、二乙基环戊基、二甲基乙基环戊基、甲基环己基、乙基环己基、二甲基环己基、丙基环己基、甲基乙基环己基、三甲基环己基、丁基环己基、甲基丙基环己基、二乙基环己基、二甲基乙基环己基、甲基环庚基、乙基环庚基、二甲基环庚基、丙基环庚基、甲基乙基环庚基、三甲基环庚基、丁基环庚基、甲基丙基环庚基、二乙基环庚基、二甲基乙基环庚基等烷基环烷基,任一者均包括所有的取代异构体以及支链异构体;
苯基、萘基等芳基;
甲苯基、二甲苯基、乙基苯基、丙基苯基、甲基乙基苯基、三甲基苯基、丁基苯基、甲基丙基苯基、二乙基苯基、二甲基乙基苯基、戊基苯基、己基苯基、庚基苯基、辛基苯基、壬基苯基、癸基苯基、十一烷基苯基、十二烷基苯基、十三烷基苯基、十四烷基苯基、十五烷基苯基、十六烷基苯基、十七烷基苯基、十八烷基苯基等烷基芳基,任一者均包括所有的取代异构体和支链异构体;
苄基、苯乙基、苯基丙基(包括所有的支链异构体)、苯基丁基(包括所有的支链异构体)等芳烷基等。
作为烷基硫代氨基甲酰基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由下述通式(18)表示的化合物。
[式(18)中,R40~R43任选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i表示1~8的整数。]
作为这样的烷基硫代氨基甲酰基化合物的具体例,优选可列举出:双(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酰基)单硫化物、双(二丁基硫代氨基甲酰基)单硫化物、双(二甲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二硫化物、双(二丁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二硫化物、双(二戊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二硫化物、双(二辛基硫代氨基甲酰基)二硫化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作为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由下述通式(19)表示的化合物。
[式(19)中,R44~R47任选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基,R48表示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
作为这样的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的具体例,优选可列举出: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亚甲基双[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等。
进而,作为硫代萜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五硫化磷与蒎烯的反应物,作为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本发明中,由于上述硫化合物中的噻二唑化合物、多硫化物、硫化烯烃、硫化酯、硫化油脂能以更高水准得到耐磨耗特性的提高效果,所以特别优选。
(B)成分可以单独使用(B1)磷酸酯化合物、(B2)硫系极压剂的任一种;从得到更高润滑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组合使用(B1)和(B2)。
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B)成分的含量为0.001质量%以上,优选为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1质量%以上。另一方面,含量为5质量%以下,优选为4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质量%以下。
如果(B)成分的含量小于0.001质量%则耐磨耗性变得不充分,另外,如果超过5质量%则得不到与含量相符的耐磨耗性提高效果,从经济性的观点出发而不优选。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脂肪族胺作为(C)成分。
本发明中,(C)脂肪族胺是指具有1~3个碳原子数为12~18的烷基和/或烯基的胺。如果碳原子数小于12以及碳原子数超过18,则由于定位性能变差而不优选。
(C)脂肪族胺可以为伯胺、仲胺和叔胺的任意者,从油性效果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伯胺或仲胺,最优选为伯胺。
另外,任选为一元胺或多胺,从储存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一元胺。
作为上述的碳原子数12~18的烷基或烯基,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二烯基、十三烯基、十四烯基、十五烯基、十六烯基、十七烯基、十八烯基等烯基(这些烯基的双键的位置是任意的)等。这些烷基或烯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
含有(C)脂肪族胺的情况下,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其含量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0.01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含量优选为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0.5质量%以下。
分别地,如果小于0.001质量%则定位精度的改善效果小而不优选;如果超过2质量%,则由于臭气性、对于溶解性和闪点带来恶劣影响,因而不优选。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优选进而含有抗腐蚀剂作为(D)成分。作为抗腐蚀剂,可列举出例如:苯并三唑、甲苯基三唑等三唑化合物、噻二唑系以及咪唑系化合物等。
含有(D)成分的情况下,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其含量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进而优选为0.01质量%以上。另一方面,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下,进而优选为0.1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进而也可以含有下述通式(20)所表示的聚亚烷基二醇。通过使之含有这些聚亚烷基二醇,可以谋求水分离性的提高。
R49O-(EO)l-(R51O)m-(EO)n-R50    (20)
[式(20)中,R49和R50任选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EO表示氧亚乙基,R51O表示碳原子数3~6的氧亚烷基,l、m和n任选相同或不同,分别表示1~50的整数]
通式(20)中,作为R49、R50的烷基,可以为直链状、支链状、环状的任一者。作为所述烷基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各种丁基、各种戊基、各种己基、环戊基、环己基等。
另外,通式(20)中的R51O为碳原子数3~6的氧亚乙基,作为重复单元的氧亚烷基,可列举出:氧亚丙基(PO)、氧亚丁基、氧亚戊基、氧亚己基等。其中,从与水溶性切削液的分离性更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氧亚丙基。
聚亚烷基二醇根据表示EO、R51O、EO的重复数的l、m、n分别为1~50的整数可知,本发明所述的聚亚烷基二醇衍生物是在氧亚烷基链-(R51O)m-的两端结合有氧亚乙基链(EO)l和(EO)n的嵌段共聚物。使用l、m、n中任一者为0的聚亚烷基二醇衍生物的情况下,与水溶性切削液的分离性变得不充分。另外,l、m、n分别优选为使上述通式(20)所表示的聚亚烷基二醇衍生物的平均分子量成为500~5,000的值。
进一步,l、n的和相对于l、m、n的总和所占的比例(l+n)/(l+m+n)优选为0.05~0.8,更优选为0.08~0.7,进而优选为0.09~0.5。如果(l+n)/(l+m+n)在上述范围内,则有与水溶性切削液的分离性更进一步提高的倾向。
需要说明的是,m为2以上的情况下,m个R51O任选相同或不同。另外,氧亚烷基链(R51O)m由两种以上R51O构成的情况下,该氧亚烷基链可以为嵌段共聚链、无规共聚链的任意者。
本发明中,上述聚亚烷基二醇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另外,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计,其含量优选为0.0001~1质量%,更优选为0.001~0.1质量%。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进而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含有0.1~10质量%的数均分子量5,000以下的烯烃共聚物。通过添加烯烃共聚物,能够维持剪切稳定性并且谋求高性能基础油的增稠。
对于烯烃共聚物,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任意的烯烃共聚物。其中,由于具有提高粘附性能的效果,所以优选异丁烯共聚物。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mm2/s以上,优选为20mm2/s以上,更优选为30mm2/s以上。另一方面,为4600mm2/s以下,优选为500mm2/s以下,更优选为250mm2/s以下。通过将40℃时的运动粘度设在上述范围,能够确保在最低功耗下工作的适当强度的油膜。
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耐磨耗性优异。因此,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优选在要求耐磨耗性的各种各样的用途中使用。进而,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由于定位性也优异,所以优选用作机床等滑动引导面(滑动面)的润滑油。特别是,对于要求1μm以内的高精度加工的机床的滑动面,是非常有用的。
实施例
以下列举出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使用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如下所述。
[基础油]
基础油1:溶剂脱蜡、氢化精制的石蜡系矿物油(40℃时的运动粘度68.8mm2/s、粘度指数98、硫分0.62质量%)
基础油2:合成系润滑基材(数均分子量3700、100℃时的运动粘度2000mm2/s、粘度指数300、硫分小于0.1质量%)
[(A)成分:抗氧化剂]
(A1)受阻酚系抗氧化剂;
A1-1:2,6-二叔丁基-对甲酚
(A2)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
A2-1:二辛基苯基胺
[(B)成分:极压剂]
(B1a)中性正磷酸酯;
B1-1:三(2-乙基己基)磷酸酯
B1-2:三甲苯基磷酸酯
B1-3:下述通式(21)所表示的三芳基磷酸酯的混合物
[式(21)中,i-Pr表示异丙基,n表示1~3的整数。]
(B1b)酸式正磷酸酯;
B1-4:酸式磷酸正丁酯
B1-5:酸式磷酸正辛酯
B1-6:酸式磷酸(2-乙基己基)酯
B1-7:酸式磷酸油基酯
B1-8:酸式磷酸二十烷基酯
(B2)硫系极压剂;
B2-1:硫化油脂
B2-2:二(叔十二烷基)多硫化物
B2-3:2,5-双(1,1,3,3-四甲基丁基二硫代)-1,3,4-噻二唑
[(C)脂肪族胺]
C-1:月桂基胺
C-2:油基胺
C-3:己胺
C-4:二异十三烷基胺
[(D)三唑]
D-1:苯并三唑
(实施例1~3和比较例1)
调制表1的实施例所示的本发明的各润滑油组合物。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含量均是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作为比较用的润滑油,使用市售的透平油(JXNippon Oil&Energy Corporation制;商品名:FBK TURBINE68)。对于这些润滑油组合物,进行下述的耐磨耗性试验,将其结果组合示于表1。
<耐磨耗性试验>
根据JPI-5S-32-90,在负载:294N、转速:1800rpm、试验时间:3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四球试验,测定试验后的磨迹直径。将磨迹直径为0.5mm以下的评价为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是指“磨迹直径为0.5mm以下”、“×”是指“磨迹直径大于0.5mm”。
[表1]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比较例1
基础油1 余量 余量 余量 -
基础油2 4 4 4 -
A1-1 0.3 0.3 0.3 -
A2-1 0.1 0.1 0.1 -
B1-1 0.2 -
B1-4 0.2 -
B2-1 0.2 -
D-1 0.1 0.1 0.1 -
40℃运动粘度(mm2/s) 68 68 68 68
耐磨耗性试验 ×
由表1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耐磨耗性优异。
(实施例4~26)
进而,为了表示本发明的效果,调制表2的实施例所示的本发明的各润滑油组合物。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含量均是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对于这些润滑油组合物,进行上述的耐磨耗性试验和下述的润滑性试验,将其结果组合示于表2。
<润滑性试验>
润滑性的评价根据ASTM D3233-93(Falex P/V试验)测定磨耗量(mg)。将磨耗量为10mg以下者评价为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表中,“○”表示“磨耗量为10mg以下”;“△”表示“磨耗量多于10mg”;“×”表示“销被弯折等破损”。
[表2]
由表2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不仅耐磨耗性优异,润滑性也优异。特别是组合使用(B1)磷酸酯系极压剂和(B2)硫系极压剂的情况下,润滑性更加优异。
(实施例27~32)
进而,为了表示本发明的效果,调制表3的实施例所示的本发明的各润滑油组合物。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含量均是以组合物总量为基准。对于这些润滑油组合物,进行下述的定位精度试验,将其结果组合示于表3。
<定位精度试验>
通过数值控制提供如下指令:由NC精密车床上的任意坐标起沿Z轴方向每隔10秒以快进的速度(24m/min)向正方向微进1μm,总计进行20次,之后接着提供如下指令:沿着负方向进行同样的微进。用静电电容型位移计测定实际的移动量,对于每种润滑油测定车床引导面应对数值控制指令的应答精度。
定位精度的评价以沿着正方向前进后对于向负方向反转的指令至实际上开始移动为止需要的指令数作为评价值。
试验在25℃下进行,在试验油中充分地进行试运转之后,对于各试验油重复测定3次,求出其平均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表中,“○”表示“平均值为4以下”,“△”表示“平均值大于4且小于9”,“×”表示“平均值为9以上”。
[表3]
由表3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润滑油组合物的定位精度良好。特别是含有脂肪族胺的情况下,定位精度更加良好。

Claims (6)

1.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矿物油和/或合成油作为基础油,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含有(A)受阻酚系抗氧化剂和/或芳香族胺系抗氧化剂0.01~3质量%、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含有(B)磷酸酯系极压剂和/或硫系极压剂0.001~5质量%,组合物的40℃时的运动粘度为10~4600mm2/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硫系极压剂为选自多硫化物、硫化烯烃、硫化脂肪酸和硫化酯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进一步含有(C)脂肪族胺化合物0.001~2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组合物总量基准计进一步含有(D)三唑化合物0.0001~1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磷酸酯化合物含有中性正磷酸酯和/或酸式正磷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润滑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机床的滑动面油。
CN201410183453.2A 2014-04-30 2014-04-30 润滑油组合物 Pending CN1050181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3453.2A CN105018190A (zh) 2014-04-30 2014-04-30 润滑油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83453.2A CN105018190A (zh) 2014-04-30 2014-04-30 润滑油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8190A true CN105018190A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08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83453.2A Pending CN105018190A (zh) 2014-04-30 2014-04-30 润滑油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819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837A (zh) * 2017-10-02 2020-04-1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汽车用齿轮油组合物、和润滑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0703A (zh) * 2011-03-24 2012-09-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压长寿命工业润滑油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0703A (zh) * 2011-03-24 2012-09-2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极压长寿命工业润滑油组合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837A (zh) * 2017-10-02 2020-04-17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汽车用齿轮油组合物、和润滑方法
US11421175B2 (en) 2017-10-02 2022-08-23 Idemitsu Kosan Co., Ltd. Gear oil composition for automobile, and lubrication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4166B (zh) 机床用润滑油组合物
JP3914759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US7645727B2 (en) Gear cutting oil
US7704928B2 (e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for manual transmission
CN101280240A (zh) 齿轮油组合物
US20190106653A1 (en) Metalworking oil composition
US6136759A (en) Additive composition
JP4870452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CN1332784A (zh) 高温用润滑油组合物
JP3925575B2 (ja) グリース組成物及び軸受
KR101486112B1 (ko) 둥근 다이스 전조 가공용 윤활유 조성물
CN108884407A (zh) 润滑油组合物和使用其的精密减速器
CN110499204A (zh) 滑道润滑剂
CN105018190A (zh) 润滑油组合物
KR19980063986A (ko) 금속 가공 오일 조성물
WO2016158534A1 (ja) 切削・研削加工油組成物
JP4856451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JP2004211006A (ja) 潤滑油組成物
CN105018189A (zh) 润滑油组合物
JP6509322B2 (ja) 最終減速機用潤滑油組成物
JP4209975B2 (ja) 潤滑油組成物
US10647940B2 (e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and precision reduction gear using same
JP2018016706A (ja) 滑り軸受用潤滑油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滑り軸受の潤滑方法及び滑り軸受
JP2018141049A (ja) 潤滑剤組成物
JP3990815B2 (ja) リン系潤滑油添加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