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7508B - 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7508B
CN105017508B CN201510520459.9A CN201510520459A CN105017508B CN 105017508 B CN105017508 B CN 105017508B CN 201510520459 A CN201510520459 A CN 201510520459A CN 105017508 B CN105017508 B CN 105017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mer
modified
double
epichlorohydrin
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04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17508A (zh
Inventor
覃遵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chely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chely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chely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chely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204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7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7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7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7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7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poxy Res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环氧树脂体系,包括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其中,所述树脂包括如下原料: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双‑(羟基苯基)甲烷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1,4‑丁二醇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1,6‑丁二醇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新戊二醇聚合物、聚硅氧烷改性多羟基聚醚。该环氧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击穿电压性能与力学性能,且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UV光照射,适用于特高压输电。

Description

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和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因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能源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不均衡的现状,即用电负荷中心地区发展快,用电负荷大且用电需求增长过快,却往往比较缺乏一次能源,而一次能源蕴涵丰富的地区用电增长相对较慢或总体用电水平偏低。在这种能源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及其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实现电力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
特高压(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电力输送是在超高压输电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现电力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的最新技术。
美国、日本、苏联、意大利等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根据各国电力发展需要开始进行特高压输电的可行性研究。美国的AEP、通用电力、邦纳维尔电力公司、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等企业及机构均进行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的研究;日本的中央电力研究所(CRIPI)、东京电力公司(TEPCO)和NGK绝缘子公司也开展了特高压研究;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拥有特高压输电工程运行经验的国家之一;乌克兰也是世界上少数具有开发超/特高压设备能力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国开展的一系列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研究探索工作,为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为13.6亿千瓦,但同样存在着电力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不均衡的现状;为解决这一现状,建设特高压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国家电网特高压线路建设规划为“五交八直”,共13条,其中包括蒙西-长沙、榆衡-潍坊等特高压交流,以及锡盟-江苏、山西-江苏、上海庙-山东、蒙西-湖北等特高压直流线路都在规划中。不仅如此,国家电网还计划到2020年建成“五纵五横”,合计27条特高压线路。
在特高压输电过程中,“污秽环境下外绝缘子的配置”是其重大难点之一。因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工业生产排出的含盐废气(包括钠、钾、钙等),实时对输电线路绝缘进行攻击,造成传统的绝缘子(玻璃或陶瓷类)表面的空气被“击穿”导致电网断电或其他线路故障或安全问题,给特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隐患。目前,我国新建输电线路中,复合绝缘子的使用比例达到了43.7%,在特高压线路中,这一比例高达2/3。复合绝缘子为我国大电网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体系的复合绝缘子因其绝缘性好、抗抗拉强度高、抗恶劣环境污化能力强、成本低廉而逐步得到高电压输送线路的青睐,也在其行业得以迅速发展与应用。
基于此,用于特高压输电复合绝缘子的环氧树脂体系成了近几年的研发热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
一种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包括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其中,
所述树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
所述固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
所述促进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
2-甲基-4-已基咪唑 60-90%
2-甲基咪唑 8-22%
多元环氮碳氧硅与铬的螯合物 2-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1100-4800mpa.s;环氧值:0.63-0.83;易皂化氯含量:100-4350ppm;低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低于5000的聚合物)的重量占比:≤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850-5850mpa.s;环氧值:0.55-0.59;易皂化氯含量:130-4750ppm;聚合度n=0的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的重量占比:92.5-99.9%(凝胶色谱法测定);平均分子量:340-4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200-4350mpa.s;环氧值:0.55-0.63;易皂化氯含量:150-1750pp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000-5500mpa.s;环氧值:0.52-0.78;易皂化氯含量:100-4000pp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剂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50-850mpa.s;酸值mgKOH/g:400-7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促进剂的粘度为3000-8000mpa.s。该促进剂能够有效提高树脂和固化剂的反应速度,同时降低固化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的重量比为100:80~115:1.5~4.5。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双-(羟基苯基)甲烷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1,4-丁二醇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1,6-丁二醇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新戊二醇聚合物、聚硅氧烷改性多羟基聚醚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40-90℃,以130-24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反应5-7小时,然后回料并继搅拌反应0.5-1.5小时,得到所述树脂;
将所述甲基降冰片烯二酸酐、4-甲基四氢苯酐、3-甲基四氢苯酐、4-甲基-1,2-环己二羧酸酐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并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40-76℃,停止抽真空并以200-300rpm搅拌速度搅拌反应3-5h,然后回料并继续搅拌反应1-2h,得到所述固化剂;
将所述2-甲基-4已基咪唑、2-甲基咪唑、多元环氮碳氧硅与铬的螯合物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60-90℃,停止抽真空并以200-300rpm搅拌速度搅拌反应1-3h,然后回料并继续搅拌反应1-2h,得到所述促进剂;
将所述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于25-40℃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在制备复合绝缘子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通过采用特定的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制备得到的环氧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抗击穿电压性能与力学性能,采用其与玻璃纤维复合,可使制备得到复合绝缘子,具有较现有技术更为优异的抗击穿电压性能与力学性能,且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耐UV光照射,适用于特高压输电。
(2)该环氧树脂体系力学性能良好,能够适用于复合绝缘子生产的常规拉挤工艺,且生产过程中不需添加脱模剂也不粘模具,简化了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3)本发明所述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便于控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原料及来源:
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购自安徽新远化工,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5℃):2850-5850mpa.s;环氧值:0.55-0.59;易皂化氯含量:130-4750ppm;聚合度n=0的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的重量占比:92.5-99.9%;平均分子量:340-410,外观: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具有耐碱性好、绝缘性好、流动性好的特性;
3-氯-1,2-环氧丙烷改性1,4-丁二醇聚合物,购自安徽新远化工;
3-氯-1,2-环氧丙烷改性1,6-丁二醇聚合物,购自韩国国都化学;
3-氯-1,2-环氧丙烷改性新戊二醇聚合物,购自安徽新元化工;
聚硅氧烷改性多羟基聚醚,购自东莞捷风化工;
甲基降冰片烯二酸酐,购自河南濮阳惠成化工;
4-甲基四氢苯酐,购自河南濮阳惠成化工;
3-甲基四氢苯酐,购自河南濮阳惠成化工;
4-甲基-1,2-环己二羧酸酐,购自河南濮阳惠成化工;
2-甲基-4已基咪唑,购自日本四国化成;
2-甲基咪唑,购自日本四国化成;
多元环氮碳氧硅与铬的螯合物,购自美国A&C。
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整个制备过程在带真空装置、冷凝回流装置、氮气装置、搅拌装置的可加热反应釜中进行):
(1)预反应:常压下将3-氯-1,2-环氧丙烷与双甲基-2,4-咪唑啉酮(优选为3,5-二甲基-2,4-咪唑啉酮和/或5,5-二甲基-2,4-咪唑啉酮)(购自力拓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按2.2-4.2:1的摩尔比混合投入反应釜,然后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210-280mm Hg;开启搅拌,100-300转/min;启动加热将物料升温,当温度达45-55℃之间时加入季铵盐(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2K-9K ppm,反应温度控制在55-65℃之间,反应2-4h;
(2)主反应:将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真空度控制在255-335mmHg之间,匀速滴加50%NaOH溶液(与双甲基-2,4-咪唑啉酮的摩尔比控制在1.5-3:1),然后反应4-6h;然后将真空度设置为275-355mmHg,进行环流脱水2-3h,然后将真空度设置到310-450mmHg,温度提高至90-140℃,脱出未反应的原料;
(3)脱盐段:加入一定的甲苯,将固液比控制在40-60%之间,破除真空,75-85℃分离排出下层混合物;
(4)精制段:在75-95℃下加入适量NaOH溶液,常压反应3-5h,然后加入适量磷酸二氢钠和纯水,至PH值至7-8之间;然后分液去除下层液;继续加入纯水,升温至50-60℃,搅拌30min,分液去除下层液;然后抽真空至350-450mmHg,温度升至100-110℃,搅拌直至冷凝器中无液体物回流位置;然后冷却至常温,破除真空,即得到所需的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其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5℃):1100-4800mpa.s;环氧值:0.63-0.83;易皂化氯含量:100-4350ppm;低分子聚合物的重量占比:≤1.5%,外观: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或结晶物,具有粘度低和耐热性好、对玻璃纤维浸润性好的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碱性能。
所述双表氯醇改性双-(羟基苯基)甲烷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同上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区别在于:将所述双甲基-2,4-咪唑啉酮替换为双-(羟基苯基)甲烷(优选为2,4'-双-(羟基苯基)甲烷)(购自德国拜尔化工)。
所述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同上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区别在于:将所述双甲基-2,4-咪唑啉酮替换为p,p'-异亚丙基双酚。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5℃):2200-4350mpa.s;环氧值:0.55-0.63;易皂化氯含量:150-1750ppm;外观:黄色透明液体;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实施例
实施例五种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原料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中,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的重量比为100:110:3,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双-(羟基苯基)甲烷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1,4-丁二醇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新戊二醇聚合物、聚硅氧烷改性多羟基聚醚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60℃,以18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回料并继搅拌反应1小时,得到所述树脂,粘度(25℃)3500mpa.s;环氧值0.68;易皂化氯含量2000ppm;
将所述甲基降冰片烯二酸酐、4-甲基四氢苯酐、3-甲基四氢苯酐、4-甲基-1,2-环己二羧酸酐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并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56℃,停止抽真空并以250rpm搅拌速度搅拌反应4h,然后回料并继续搅拌反应1.5h,得到所述固化剂,粘度(25℃)350mpa.s;酸值mgKOH/g 550;
将所述2-甲基-4-已基咪唑、2-甲基咪唑、多元环氮碳氧硅与铬的螯合物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80℃,停止抽真空并以250rpm搅拌速度搅拌反应2h,然后回料并继续搅拌反应1.5h,得到所述促进剂,粘度(25℃)为5000mpa.s;
将所述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按重量比于30℃温度(料液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
实施例2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中,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的重量比为100:80:1.5,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双-(羟基苯基)甲烷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1,4-丁二醇聚合物、聚硅氧烷改性多羟基聚醚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40℃,以13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反应5小时,然后回料并继搅拌反应0.5小时,得到所述树脂,粘度(25℃)2000mpa.s;环氧值0.52;易皂化氯含量100ppm;
将所述甲基降冰片烯二酸酐、4-甲基四氢苯酐、3-甲基四氢苯酐、4-甲基-1,2-环己二羧酸酐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并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40℃,停止抽真空并以200rpm搅拌速度搅拌反应3h,然后回料并继续搅拌反应1h,得到所述固化剂,粘度(25℃)50mpa.s;酸值mgKOH/g400;
将所述2-甲基-4-已基咪唑、2-甲基咪唑、多元环氮碳氧硅与铬的螯合物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60℃,停止抽真空并以200rpm搅拌速度搅拌反应1h,然后回料并继续搅拌反应1h,得到所述促进剂,粘度(25℃)为3000mpa.s;
将所述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于25℃温度(料液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
实施例3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中,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的重量比为100:115:4.5,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双-(羟基苯基)甲烷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1,4-丁二醇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新戊二醇聚合物、聚硅氧烷改性多羟基聚醚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90℃,以24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反应7小时,然后回料并继搅拌反应1.5小时,得到所述树脂,粘度(25℃)5500mpa.s;环氧值0.78;易皂化氯含量4000ppm;
将所述甲基降冰片烯二酸酐、4-甲基四氢苯酐、3-甲基四氢苯酐、4-甲基-1,2-环己二羧酸酐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并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76℃,停止抽真空并以300rpm搅拌速度搅拌反应5h,然后回料并继续搅拌反应2h,得到所述固化剂,粘度(25℃)850mpa.s;酸值mgKOH/g700;
将所述2-甲基-4-已基咪唑、2-甲基咪唑、多元环氮碳氧硅与铬的螯合物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90℃,停止抽真空并以300rpm搅拌速度搅拌反应3h,然后回料并继续搅拌反应2h,得到所述促进剂,粘度(25℃)为8000mpa.s;
将所述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于40℃温度(料液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
实施例4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中,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的重量比为100:90:2.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中,树脂、固化剂、促进剂的重量比为100:85:3.5,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实施例1-5以及市售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后,进行性能测试,固化条件为:预固化条件为:80~110℃温度范围内、20-80%的湿度范围内,固化3-6小时;然后后固化条件为:120-160℃温度范围内、20-70%的湿度范围内,固化3-5小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将实施例1-5以及市售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与玻璃纤维复合通过常规拉挤工艺制作复合绝缘子,制作过程中不需添加脱模剂产品也不粘模具,易于脱模,得到的复合绝缘子性能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上述性能测试引用的测试标准如下:
GB/T-2567-2008、GB/T-19466.2-2004、ISO 2555-1989、ISO 527-4-1997、ISO527-5-1997、ISO 14126-1999、ISO 14129-1998、ISO 1172-1996、GB/T16422、GB/T 1034-2008、ASTM D543。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为100:80~115:1.5~4.5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其中,
所述树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
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预反应:常压下将3-氯-1,2-环氧丙烷与双甲基-2,4-咪唑啉酮按2.2-4.2:1的摩尔比混合投入反应釜,然后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210-280mm Hg;开启搅拌,100-300转/min;启动加热将物料升温,当温度达45-55℃之间时加入季铵盐2000-9000ppm,反应温度控制在55-65℃之间,反应2-4h;
(2)主反应:将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真空度控制在255-335mmHg之间,匀速滴加与双甲基-2,4-咪唑啉酮的摩尔比为1.5-3:1的50%NaOH溶液,然后反应4-6h,即得;
所述双表氯醇改性双-(羟基苯基)甲烷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预反应:常压下将3-氯-1,2-环氧丙烷与双-(羟基苯基)甲烷按2.2-4.2:1的摩尔比混合投入反应釜,然后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210-280mm Hg;开启搅拌,100-300转/min;启动加热将物料升温,当温度达45-55℃之间时加入季铵盐2000-9000ppm,反应温度控制在55-65℃之间,反应2-4h;
(2)主反应:将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真空度控制在255-335mmHg之间,匀速滴加与双-(羟基苯基)甲烷的摩尔比为1.5-3:1的50%NaOH溶液,然后反应4-6h,即得;
所述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预反应:常压下将3-氯-1,2-环氧丙烷与p,p'-异亚丙基双酚按2.2-4.2:1的摩尔比混合投入反应釜,然后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210-280mm Hg;开启搅拌,100-300转/min;启动加热将物料升温,当温度达45-55℃之间时加入季铵盐2000-9000ppm,反应温度控制在55-65℃之间,反应2-4h;
(2)主反应:将温度控制在60-70℃之间,真空度控制在255-335mmHg之间,匀速滴加与p,p'-异亚丙基双酚的摩尔比为1.5-3:1的50%NaOH溶液,然后反应4-6h,即得;
所述固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
所述促进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
2-甲基-4-己基咪唑 60-90%
2-甲基咪唑 8-22%
多元环氮碳氧硅与铬的螯合物 2-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850-5850mPa.s;环氧值:0.55-0.59;易皂化氯含量:130-4750ppm;聚合度n=0的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的重量占比:92.5-99.9%;平均分子量:340-4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200-4350mPa.s;环氧值:0.55-0.63;易皂化氯含量:150-1750pp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000-5500mPa.s;环氧值:0.52-0.78;易皂化氯含量:100-4000pp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50-850mPa.s;酸值mgKOH/g:400-700。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的粘度为3000-8000mPa.s。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双-(羟基苯基)甲烷聚合物、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1,4-丁二醇聚合物、3-氯-1,2-环氧丙烷改性新戊二醇聚合物、聚硅氧烷改性多羟基聚醚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40-90℃,以130-24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反应5-7小时,然后回料并继搅拌反应0.5-1.5小时,得到所述树脂;
将所述甲基降冰片烯二酸酐、4-甲基四氢苯酐、3-甲基四氢苯酐、4-甲基-1,2-环己二羧酸酐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并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40-76℃,停止抽真空并以200-300rpm搅拌速度搅拌反应3-5h,然后回料并继续搅拌反应1-2h,得到所述固化剂;
将所述2-甲基-4-己基咪唑、2-甲基咪唑、多元环氮碳氧硅与铬的螯合物在常温下加入反应釜,抽真空,真空度控制在600-760mmHg,升温至60-90℃,停止抽真空并以200-300rpm搅拌速度搅拌反应1-3h,然后回料并继续搅拌反应1-2h,得到所述促进剂;
将所述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于25-40℃温度条件下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
8.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在制备复合绝缘子中的应用。
CN201510520459.9A 2015-08-21 2015-08-21 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5017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0459.9A CN105017508B (zh) 2015-08-21 2015-08-21 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0459.9A CN105017508B (zh) 2015-08-21 2015-08-21 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7508A CN105017508A (zh) 2015-11-04
CN105017508B true CN105017508B (zh) 2017-07-18

Family

ID=5440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0459.9A Active CN105017508B (zh) 2015-08-21 2015-08-21 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75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51996B (zh) * 2016-08-17 2017-08-25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绝缘子芯及其制备方法及复合绝缘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99026A (ja) * 1984-03-24 1985-10-08 Toshiba Corp 光硬化性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US5688905A (en) * 1995-09-20 1997-11-18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Primary-tertiary diamines mixed with polyamines as epoxy resin hardeners
CN101506301A (zh) * 2006-08-23 2009-08-12 株式会社东芝 浇铸型树脂组合物及采用它的绝缘材料、绝缘结构体
WO2012152577A1 (en) * 2011-05-06 2012-11-15 Construction Research & Technology Gmbh Epoxy-based adhesive composition for cementitious joints and cementitious structures
CN102153837B (zh) * 2011-05-26 2012-09-05 上海梅思泰克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高性能耐高温改性环氧树脂
CN103173173B (zh) * 2013-03-23 2014-12-24 广东新展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组分环氧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7419A (zh) * 2013-07-09 2015-01-14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韧性环氧树脂固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7828A (zh) * 2014-07-30 2014-12-03 同济大学 一种改性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膜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7508A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6203B (zh) 一种低温快速固化环氧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RU2574054C2 (ru) Отверждаемые композиции на основе эпоксидных смол и композитные материалы, полученные из них
WO2021088410A1 (zh) 热拌环氧沥青用超高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67795B (zh) 一种用于湿法纤维缠绕的低粘度液氧相容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93917B (zh) 一种中高压电机用浸渍绝缘漆及其制备方法
CA2990505C (en) A thermosetting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outdoor articles, and the articles obtained therefrom
WO2017076108A1 (zh) 含硅改性耐高温氰酸酯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756610A (zh) 一种双组份耐黄变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15070A (zh) 一种室温固化低粘度高强度环氧树脂浇注料及制备方法
CN104130547A (zh) 一种大容量薄膜电容的绝缘封装材料
CN103059268B (zh) 一种电器绝缘件用环氧树脂材料
CN106977376A (zh) 乙烯基苄基化酚化合物、活性酯树脂、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及固化物、层间绝缘材料、预浸体
TWI515217B (zh) 二氧化二乙烯基芳烴樹脂組成物
US20190071536A1 (en)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Insulation Systems for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he Articles Obtained Therefrom and the Use Thereof
CN105017508B (zh) 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85956B (zh) 用于风力发电叶片浇铸工艺的环氧树脂体系
CN110551275B (zh) 一种柔性咪唑类环氧加成物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42064B (zh) 一种钢桥面铺装用常温固化环氧树脂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8764A (zh) 环氧树脂用高性能酚醛胺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4165A (zh) 环氧树脂组成物
CN101864057A (zh) 粉末涂料用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5187B (zh) 改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风叶
CN108611036B (zh) 一种腰果酚缩水甘油醚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US20160053108A1 (en) Hardeners for cold-curing epoxy systems
CN105924907A (zh) 一种耐腐蚀阻燃塑胶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1356, No. 12, Yin Tong Road, Yonghe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Luogang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POCHELY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356, No. 12, Yin Tong Road, Yonghe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Luogang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Juhe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