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1597B - 自闭合滑轨总成及其自闭合机构 - Google Patents

自闭合滑轨总成及其自闭合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11597B
CN105011597B CN201410168518.6A CN201410168518A CN105011597B CN 105011597 B CN105011597 B CN 105011597B CN 201410168518 A CN201410168518 A CN 201410168518A CN 105011597 B CN105011597 B CN 1050115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self
edge
closing mechanism
movabl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685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11597A (zh
Inventor
陈庚金
黄石龙
赵乙璇
王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King Sl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King Sli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King Sli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685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11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11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1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11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11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一种自闭合滑轨总成,包含有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自闭合机构。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是可纵向地滑动位移。该自闭合机构包含一壳体、一弹性件、及一活动件。该壳体安装于该第一轨。该活动件响应该弹性件的弹力而可在该壳体内位移。当该第二轨从一延伸位置朝向一收合位置与该活动件卡接时,该活动件带动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收合。

Description

自闭合滑轨总成及其自闭合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轨,特别是指一种第二轨滑动轨被推回至一末段行程时,藉助自闭合机构的活动件的致动部卡掣在第二轨的定位槽,使该第二轨能够被该活动件自动带回至一收合位置的自闭合滑轨总成。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抽屉或其类似物是藉助滑轨而能从一柜体例如,橱柜内被拉出;或者,从该柜体外被推入收合。其中,于该抽屉被拉出或收合的全程动作大多是由操作者施力完成。目前于市面上亦出现可将滑轨自动收合的产品。所述产品可于抽屉往一收合位置的方向收合时,利用滑轨的自动收合功能,让抽屉于接近该收合位置的一末段行程时,该抽屉能够自动收合至该收合位置。
上述关于可自动收合的滑轨的设计,亦可见于美国专利公开/公告号US 6,712,435、US 6,733,097、US 6,971,729、US 2006/082266A1、及US 7,878,606。在此将这些前案并入本文以供参考。
其中,如上述所提的美国专利公告号US 6,712,435中是揭露一种自闭合滑轨,并从该US 6,712,435案的图2A、图2B、图3、及图16可知,自闭合滑轨主要是于一外轨16的一端部位置安装有一自动回归机构46,该自动回归机构46大致包含一壳体48、位于该壳体48内的一弹簧86、一插销78穿设在该弹簧86、及一槽90。该槽90包含一纵向部92、及一横向部100横向于该纵向部92所组成。其中,该槽90内设有一连动导引件108,该连动导引件108可于该横向部100与该纵向部92之间位移;而一内轨12的端部具有一第一槽部110与一第二槽部114。该内轨12的端部的第一槽部110是对应该自动回归机构46的壳体48的该连动导引件108。据此,可于该内轨12往一收合位置的方向位移时,该连动导引件108被该内轨12的第一槽部110与第二槽部114的导引而能藉助该弹簧86沿着该插销78提供一弹力,以自动收合该内轨12而能达到滑轨的自闭合的目的。
由上述的相关专利可知,关于滑轨可自动收合的设计是相当多元的,此也显示出市场对于此类产品的需求,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实用且易于操作的可自动收合的滑轨便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闭合滑轨总成及其自闭合机构,以实现当一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被推移至接近一收合位置的末段行程时,该第二轨可被自动带回至一收合位置。此外,藉助辅助件的设置,使该第二轨收合至该收合位置时,具有缓冲与静音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自闭合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自闭合机构,其特点是:所述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是可纵向地滑动位移,该第二轨包含一导引部与一挡部位于相邻该导引部,该导引部与该挡部之间定义一第一定位槽;以及所述自闭合机构,安装于该第一轨,该自闭合机构包含一壳体,包含一纵向部、一第一横向部连接该纵向部、一第一边缘实质上平行该纵向部、及一第二边缘自该第一边缘弯折;一弹性件,位于该壳体的纵向部;一活动件,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该活动件包含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位置相反于该第一侧,该第一侧包含一第一凸部与一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抵于该弹性件,该第二凸部对应该第一横向部并活动地位于该第一边缘;及一致动部,连接于该活动件的第二侧,该致动部对应该第二轨的导引部与挡部之间的第一定位槽。
其中,所述自闭合机构的壳体还包含一滑道,该滑道填充有一缓冲媒介物,该自闭合滑轨总成还包含一辅助件,该辅助件具有一滑移部对应该滑道、及相对的一第一立墙与一第二立墙,其中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位于该第一立墙与该第二立墙之间。
其中,所述辅助件还包含一延伸侧部,该延伸侧部对应该活动件。
其中,所述壳体还包含一纵向墙,该纵向墙连接该纵向部,且部分的该纵向墙与该纵向部之间具有一空间,该第一边缘位于该纵向墙。
其中,所述第一轨还包含一端部,该自闭合机构安装于相邻该第一轨的端部,该第二轨还包含一端部对应该自闭合机构,该导引部位于相邻该第二轨的端部。
其中,所述壳体的纵向部还包含一容室,该弹性件位于该容室。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自闭合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自闭合机构,其特点是:所述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是可纵向地滑动位移,该第二轨包含一导引部与一挡部位于相邻该导引部,该导引部与该挡部之间定义一第一定位槽;以及所述自闭合机构,安装于该第一轨,该自闭合机构包含一壳体,包含一纵向部、一第一横向部连接该纵向部、一第一边缘实质上平行该纵向部、一第二边缘自该第一边缘弯折、及一卡掣部位于该第二边缘;一弹性件,位于该壳体的纵向部;一活动件,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该活动件包含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位置相反于该第一侧,该第一侧包含一第一凸部与一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抵于该弹性件,该第二凸部对应该第一横向部并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边缘;及一致动部,连接于该活动件的第二侧,该致动部对应该第二轨的导引部与挡部之间的第一定位槽;其中,当该自闭合机构的致动部卡掣在该第二轨的第一定位槽且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收合位置往一延伸位置位移时,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从该第一边缘活动至该第二边缘而卡掣在该卡掣部,此时该自闭合机构的弹性件积蓄一弹力;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延伸位置往该收合位置位移时,该第二轨的导引部导引该自闭合机构的致动部卡掣在该第二轨的第一定位槽,使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离开该卡掣部,此时藉助该自闭合机构的弹性件释放该弹力,以令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从该第二边缘活动至该第一边缘,令该活动件自动将该第二轨带回该收合位置。
其中,所述自闭合机构的壳体还包含一滑道,该滑道填充有一缓冲媒介物,该自闭合滑轨总成还包含一辅助件,该辅助件具有一滑移部对应该滑道、及相对的一第一立墙与一第二立墙,其中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位于该第一立墙与该第二立墙之间。
根据本发明又一方面的一种自闭合机构,,适用于一滑轨总成,该自闭合机构包含包含一壳体、一弹性件、一活动件及一致动部,其特点是:所述壳体,包含一纵向部、一第一横向部连接该纵向部、一第一边缘实质上平行该纵向部、及一第二边缘自该第一边缘弯折;所述弹性件,位于该壳体的纵向部;所述活动件,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该活动件包含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位置相反于该第一侧,该第一侧包含一第一凸部与一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抵于该弹性件,该第二凸部对应该第一横向部并活动地位于该第一边缘;及所述致动部,连接于该活动件的第二侧。
其中,所述壳体还包含一第二横向部连接该纵向部,该第二横向部的位置对应该第一横向部,该第一横向部与该第二横向部之间连接一纵向墙部,该纵向墙部包含一滑道,该滑道具有一凹槽,该自闭合滑轨总成还包含一辅助件,该辅助件具有一第一立墙、一第二立墙相对该第一立墙、及一滑移部对应该纵向墙部的滑道,其中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位于该第一立墙与该第二立墙之间,该滑移部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部位与一第二部位,该第一部位具有一凹部,该第二部位具有一凸肋对应该滑道的凹槽。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证实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自闭合滑轨总成与其自闭合机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自闭合滑轨总成的分解图。
图3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自闭合机构安装于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一轨及自闭合机构的分解图。
图4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活动件处于邻近第一边缘的端部位置的示意图。
图5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机构的壳体与辅助件的下视图。
图5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机构的壳体与辅助件的上视图。
图6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机构的滑移部组装在纵向墙部的滑道的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用以表示滑道内具有缓冲媒介物。
图7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处于一收合位置的示意图。
图8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收合位置往一延伸位置位移的示意图。
图8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活动件的第二凸部被第二轨带动的示意图。
图9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收合位置往一延伸位置位移的示意图。
图9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活动件的第二凸部被第二轨带动至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的一弯折位置,且辅助件亦被带动的示意图。
图10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收合位置往一延伸位置位移的示意图。
图10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活动件的第二凸部卡掣在邻近第二边缘的卡掣部的示意图。
图11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延伸位置往一收合位置位移的示意图。
图11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活动件的第二凸部卡掣在邻近第二边缘的卡掣部的示意图。
图12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延伸位置往一收合位置位移且活动件的致动部卡掣在第一定位槽的示意图。
图12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活动件的第二凸部离开卡掣部的示意图。
图13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延伸位置往一收合位置位移且活动件的致动部卡掣在第一定位槽的示意图。
图13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滑轨总成的活动件的第二凸部被弹性件的弹力带动,且活动件的第二凸部扺推辅助件的第一立墙的示意图。
图14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机构处于一失效状态时,藉助第二轨的第二定位槽可解除该失效状态的动作图(一)。
图15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机构处于一失效状态时,藉助第二轨的第二定位槽可解除该失效状态的动作图(二)。
图16A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机构处于一失效状态时,藉助第二轨的第二定位槽可解除该失效状态的动作图(三)。
图16B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机构处于一失效状态时,藉助第二轨的勾部推挤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使活动件的第二凸部扺推部分的纵向墙而令纵向墙弯折至一空间的动作示意图。
图17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机构处于一失效状态时,藉助第二轨的第二定位槽可解除该失效状态的动作图(四)。
图18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机构处于一失效状态时,藉助第二轨的第二定位槽可解除该失效状态的动作图(五)。
图19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闭合机构处于一失效状态时,藉助第二轨的第二定位槽可解除该失效状态的动作图(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自闭合滑轨总成10包含一第一轨12、一第二轨14、及一自闭合机构16。较佳地,该自闭合滑轨总成10还包含一第三轨30。
该第二轨14相对该第一轨12是可纵向地滑动位移。该第二轨14包含一端部18对应该自闭合机构16。且该第二轨14包含一导引部20、一挡部22位于相邻该导引部20、及一勾部24相邻该挡部2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引部20、该挡部22、及该勾部24位于相邻该第二轨14的端部18位置。其中,该导引部20具有一弧形导引面,但不限定于此。该导引部20与该挡部22之间定义一第一定位槽26;该挡部22与该勾部24之间定义一第二定位槽28,且该勾部24具有一斜边27。
该第三轨30可用以延长该第二轨14相对该第一轨12的滑移行程的长度。详细而言,该第一轨12、该第二轨14、及该第三轨30分别包含一对墙32、34、及36。该第三轨30藉助该对墙36对应安装至该第一轨12的该对墙32;相似地,该第二轨14藉助该对墙34对应安装至该第三轨30的该对墙36。据此,使该第二轨14与该第三轨30能相对该第一轨12纵向地滑动位移。
该自闭合机构16安装于该第一轨12。于实务上,该自闭合机构16可藉助螺接、铆接、焊接、黏接或卡接等方式而安装于相邻该第一轨12的一端部38的位置,但安装方式不限定于此。较佳地,该自闭合机构16的一端部位置设置有至少一缓冲臂68,该缓冲臂68用以供该第三轨30于相对该第一轨12往一收合位置收合时抵靠,并可提供该第三轨18一缓冲作用。
图3显示该自闭合机构包含一壳体40、一弹性件44、及一活动件46。
该壳体40安装于相邻该第一轨12的该端部38的位置。该壳体40包含一纵向部50、一容室52、一第一横向部54、一第二横向部56、一第一边缘58、一第二边缘60、及一纵向墙62。该容室52位于该纵向部50内;该第一横向部54横向地连接该纵向部50;该第二横向部56的位置对应该第一横向部54,且该第二横向部56横向地连接该纵向部50。
详细而言,该第一边缘58与该第二边缘60之间具有一夹角,且该第一边缘58实质上平行该纵向部50;该第二边缘60自该第一边缘58弯折。该第二横向部56具有一弧面64,该弧面64的位置对应该第二边缘60;该纵向墙62的一部位连接该纵向部50,且该纵向墙62实质上平行该纵向部50并与该纵向部50之间具有一空间66。其中,该第一边缘58位于该纵向墙62。
该自闭合机构的壳体40包含一卡掣部42具有一卡掣面,且该卡掣部42位于相邻该第二边缘60而被定义于该纵向墙62与该第二横向部56之间。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卡掣部42位于该纵向墙62的壁体、该纵向部50的壁体、及该第二横向部56的壁体之间。该弹性件44位于该纵向部50的容室52内。该弹性件44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70与一第二端72。该第一端70对应抵于该纵向部50的容室52内的内壁。
该活动件46对应并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40。该活动件46包含位置相反的一第一侧74与一第二侧76。该第一侧74包含一第一凸部78与一第二凸部80,该第一凸部78具有一表面82对应并可抵于该弹性件44的第二端72;该第二侧76包含一致动部47,于此,该致动部47是一体成型地连接于该活动件46的第二侧76,但不限定于此。
请配合参阅图4,该第二凸部80对应该壳体40的第一横向部54,并于该弹性件44处于一弹力释放的状态时,该第二凸部80是可直接或间接抵靠在相邻该壳体40的第一横向部54。于此,该自闭合滑轨总成还包含一辅助件48,该第二凸部80是藉助该辅助件48而间接抵靠在相邻该壳体40的第一横向部54,使该弹性件44不会自该壳体40的容室52内弹出。此外,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的形状是对应该卡掣部42。
请参阅图3并配合图5A、图5B。其中,图5A是壳体40与辅助件48的下视图;图5B是壳体40与辅助件48的上视图。该第一横向部54与该第二横向部56之间连接一纵向墙部84。该纵向墙部84包含一滑道86,该滑道86内具有一凹槽88。于此,该纵向墙部84还包含另一滑道89。
该辅助件48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立墙90与一第二立墙92、及一滑移部94对应该纵向墙部84的滑道86。该滑移部94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部位91与一第二部位93。该第一部位91具有一凹部95;该第二部位93具有一凸肋97对应该滑道86的凹槽88。藉助该凸肋97,使该滑移部94能够更稳固地在该纵向墙部84的滑道86内活动位移。
此外,该辅助件48还包含一滑块87与一延伸侧部85。该滑块87对应该纵向墙部84的另一滑道89;该延伸侧部85对应该活动件46或该致动部47,以确保该活动件46活动时,该辅助件48能被该活动件46带动;且确保该辅助件48不会自行脱离该活动件46。
如图6A与图6B显示该辅助件48的滑移部94组装在自闭合机构的纵向墙部84的滑道86。其中,该纵向墙部84的滑道86内还填充有一缓冲媒介物98,使该辅助件48的滑移部94于该滑道86内滑移时具有缓冲作用。例如,该滑道86内的缓冲媒介物98会附着在该辅助件48的滑移部94的整体(包含凹部95与凸肋97)。因此,当该辅助件48被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带动而往一收合位置的方向位移时,藉助该缓冲媒介物98,使该辅助件48的滑移部94于该滑道86内的滑移速度被减缓,并避免该辅助件48的滑移部94的端部直接撞击该滑道86的内壁所产生的声音,而同时具有缓冲与静音的效果。
请同时参阅图4与图7,其中图4显示活动件46处于邻近第一边缘58的端部位置的状态;图7显示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二轨14相对该第一轨12处于一收合位置的状态。
如图4与图7所示,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位于该辅助件48的第一立墙90与该第二立墙92之间。当该活动件46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致动部47)卡掣在该第二轨14的第一定位槽26,且该第二轨14位于该收合位置时,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藉助该辅助件48的第一立墙90而间接地抵靠在相邻该壳体40的第一横向部54;以及,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是位于邻近该壳体40的第一边缘58的一端部位置。此时,该活动件46的第一凸部78是抵于该弹性件44的第二端72。
图8~图10显示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二轨14相对该第一轨12从一收合位置往一延伸位置位移的动作示意图。
首先,如图8A与图8B所示,当该活动件46的致动部47卡掣在该第二轨14的第一定位槽26,且该第二轨14受一外力F往该延伸位置的方向而相对该第一轨12纵向位移至一位置时,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会沿着该第一边缘58活动位移并抵推该辅助件48的第二立墙92。此时,该活动件46的第一凸部78处于扺推该弹性件44的第二端72的状态。
如图9A与图9B所示,当该第二轨14继续受该外力F往该延伸位置的方向纵向位移时,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会活动至该第一边缘58与该第二边缘60的一弯折位置,且由于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继续扺推该辅助件48的第二立墙92,该辅助件48的滑移部94亦同时沿着该滑道86跟着该活动件46而活动位移至一位置。此时,该活动件46的第一凸部78处于继续扺推该弹性件44的第二端72的状态。
如图10A与图10B所示,当该第二轨14继续受该外力F往该延伸位置的方向纵向位移时,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会从该第一边缘58活动至该第二边缘60而卡掣在该卡掣部42。亦即,该活动件46活动至该第二边缘60时,该活动件46卡掣在该卡掣部42的位置。详细而言,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会被该第二横向部56的弧面64导引而卡掣在该卡掣部42。此时,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不再扺推该辅助件48的第二立墙92,使该辅助件48停留于一预定位置;且该弹性件44处于一压缩状态而积蓄一弹力。
图11~图13显示自闭合滑轨总成的第二轨14相对该第一轨12从该延伸位置往该收合位置位移的动作示意图。
如图11A与图11B所示,当该第二轨14受一外力F1相对该第一轨12从该延伸位置往该收合位置的方向纵向位移时,该第二轨14的端部18的导引部20是对应该活动件46的致动部47,此时,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位于该第二边缘60的卡掣部42内。
如图12A与图12B所示,于该活动件46的致动部47被该第二轨14的导引部20导引而卡掣在该第二轨14的第一定位槽26后,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则能顺着该第二横向部56的弧面64而离开该第二边缘60的卡掣部42,并藉助该自闭合机构的弹性件44释放该弹力F2,以令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能够响应该弹力F2而从该第二边缘60活动至该第一边缘58,如此使该活动件46藉助致动部47而能将该第二轨14往该收合位置的方向自动收合。
如图13A与图13B所示,当该活动件46的致动部47被该弹性件44所释放的弹力F2继续带动至一位置时,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是扺推该辅助件48的第一立墙90;并如图4与图7所示,该辅助件48藉助滑移部94于滑道86内位移后,该辅助件48能够跟着该活动件46被带动而收合在该收合位置,而该第二轨14亦被该活动件46带回该收合位置,使该第二轨14再度成为收合状态;且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藉助该辅助件48的第一立墙90而再度间接抵靠在相邻该壳体40的第一横向部54。
图14~图19显示当该自闭合机构处于一失效状态时,藉助该第二轨14的第二定位槽28可解除该失效状态,以令自闭合滑轨总成10能够再次处于正常的操作状态。
首先,如图14与图15所示,当该自闭合机构处于该失效状态时,一操作者可施加一外力F3,使该第二轨14相对该第一轨12往一收合位置的方向位移,如此令该第二轨14的勾部24的斜边27能够扺推该活动件46的致动部47。
随后,如图16A、图16B与图17所示,当该活动件46的致动部47持续受该第二轨14的勾部24的斜边27扺推时,可藉助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扺推部分的该纵向墙62弯折至该空间66(如图16B),使该活动件46的致动部47被该第二轨14的斜边27所导引而卡掣在该第二定位槽28。
如图18与图19所示,当该活动件46的致动部47卡掣在该第二轨14的勾部24与挡部22之间的第二定位槽28时,该操作者可施加一外力F4,使该第二轨14相对该第一轨12从该收合位置往一延伸位置的方向位移,如此使活动件46能跟着被带动,直到该活动件46的第二凸部80从该第一边缘58活动至该第二边缘60而卡掣在该卡掣部42后(此部分可参阅图10B),该自闭合机构即可从该失效状态再次回复成正常的操作状态。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发明的增进功效与优点即在于:
a.于一第一轨设置有一自闭合机构,该自闭合机构的壳体设置有一弹性件,该弹性件的第一端抵于该壳体的一纵向部的一壁面;该弹性件的第二端抵于该自闭合机构的一活动件的一第一凸部。因此,当一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被推移至接近一收合位置的末段行程时,该第二轨的一定位槽能够卡掣于该自闭合机构的活动件的一致动部,此时该弹性件释放一弹力而直接抵推该活动件的第一凸部,使该第二轨可被该活动件自动带回至该收合位置。
b.藉助该辅助件安装于该壳体的滑道,使该活动件带动该第二轨收合至该收合位置时,具有缓冲与静音的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自闭合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自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是可纵向地滑动位移,该第二轨包含一导引部与一挡部,该挡部位于相邻该导引部,该导引部与该挡部之间定义一第一定位槽;以及
所述自闭合机构,安装于该第一轨,该自闭合机构包含:
一壳体,包含一纵向部、一第一横向部连接该纵向部、一第一边缘实质上平行该纵向部、及一第二边缘自该第一边缘弯折;
一弹性件,位于该壳体的纵向部;
一活动件,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该活动件包含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该第二侧位置相反于该第一侧,该第一侧包含一第一凸部与一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抵于该弹性件,该第二凸部对应该第一横向部并活动地位于该第一边缘;及
一致动部,连接于该活动件的第二侧,该致动部对应该第二轨的导引部与挡部之间的第一定位槽;
所述自闭合机构的壳体还包含一滑道,该滑道填充有一缓冲媒介物,该自闭合滑轨总成还包含一辅助件,该辅助件具有一滑移部对应该滑道、及相对的一第一立墙与一第二立墙,其中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位于该第一立墙与该第二立墙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合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还包含一延伸侧部,该延伸侧部对应该活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合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含一纵向墙,该纵向墙连接该纵向部,且部分的该纵向墙与该纵向部之间具有一空间,该第一边缘位于该纵向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闭合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还包含一端部,该自闭合机构安装于相邻该第一轨的端部,该第二轨还包含一端部对应该自闭合机构,该导引部位于相邻该第二轨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闭合滑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纵向部还包含一容室,该弹性件位于该容室。
6.一种自闭合滑轨总成,包含一第一轨、一第二轨、及一自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是可纵向地滑动位移,该第二轨包含一导引部与一挡部,该挡部位于相邻该导引部,该导引部与该挡部之间定义一第一定位槽;以及
所述自闭合机构,安装于该第一轨,该自闭合机构包含:
一壳体,包含一纵向部、一第一横向部连接该纵向部、一第一边缘实质上平行该纵向部、一第二边缘自该第一边缘弯折、及一卡掣部位于该第二边缘;
一弹性件,位于该壳体的纵向部;
一活动件,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该活动件包含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该第二侧位置相反于该第一侧,该第一侧包含一第一凸部与一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抵于该弹性件,该第二凸部对应该第一横向部并活动地设置在该第一边缘;及
一致动部,连接于该活动件的第二侧,该致动部对应该第二轨的导引部与挡部之间的第一定位槽;
其中,当该自闭合机构的致动部卡掣在该第二轨的第一定位槽且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一收合位置往一延伸位置位移时,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从该第一边缘活动至该第二边缘而卡掣在该卡掣部,此时该自闭合机构的弹性件积蓄一弹力;当该第二轨相对该第一轨从该延伸位置往该收合位置位移时,该第二轨的导引部导引该自闭合机构的致动部卡掣在该第二轨的第一定位槽,使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离开该卡掣部,此时藉助该自闭合机构的弹性件释放该弹力,以令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从该第二边缘活动至该第一边缘,令该活动件自动将该第二轨带回该收合位置;
所述自闭合机构的壳体还包含一滑道,该滑道填充有一缓冲媒介物,该自闭合滑轨总成还包含一辅助件,该辅助件具有一滑移部对应该滑道、及相对的一第一立墙与一第二立墙,其中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位于该第一立墙与该第二立墙之间。
7.一种自闭合机构,适用于一滑轨总成,该自闭合机构包含包含一壳体、一弹性件、一活动件及一致动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含一纵向部、一第一横向部连接该纵向部、一第一边缘实质上平行该纵向部、及一第二边缘自该第一边缘弯折;
所述弹性件,位于该壳体的纵向部;
所述活动件,活动地连接于该壳体,该活动件包含一第一侧与一第二侧,该第二侧位置相反于该第一侧,该第一侧包含一第一凸部与一第二凸部,该第一凸部抵于该弹性件,该第二凸部对应该第一横向部并活动地位于该第一边缘;及
所述致动部,连接于该活动件的第二侧;
所述自闭合机构的壳体还包含一滑道,该滑道填充有一缓冲媒介物,该滑轨总成还包含一辅助件,该辅助件具有一滑移部对应该滑道、及相对的一第一立墙与一第二立墙,其中该活动件的第二凸部位于该第一立墙与该第二立墙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含一第二横向部连接该纵向部,该第二横向部的位置对应该第一横向部,该第一横向部与该第二横向部之间连接一纵向墙部,该纵向墙部包含所述滑道,该滑道具有一凹槽,该滑移部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部位与一第二部位,该第一部位具有一凹部,该第二部位具有一凸肋对应该滑道的凹槽。
CN201410168518.6A 2014-04-24 2014-04-24 自闭合滑轨总成及其自闭合机构 Active CN105011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8518.6A CN105011597B (zh) 2014-04-24 2014-04-24 自闭合滑轨总成及其自闭合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68518.6A CN105011597B (zh) 2014-04-24 2014-04-24 自闭合滑轨总成及其自闭合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1597A CN105011597A (zh) 2015-11-04
CN105011597B true CN105011597B (zh) 2017-09-22

Family

ID=54402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68518.6A Active CN105011597B (zh) 2014-04-24 2014-04-24 自闭合滑轨总成及其自闭合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115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73242A (zh) * 2016-06-23 2016-11-09 苏州旭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双向定位滑轨
CN106969575B (zh) * 2017-03-22 2019-11-0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抽屉组件
CN112932117B (zh) * 2019-11-26 2023-09-22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滑轨总成及其回归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82749A2 (en) * 2000-05-01 2001-11-08 Accuride International, Inc. Self-closing slide and mechanism for a self-closing slide
US20040183411A1 (en) * 2003-03-20 2004-09-23 Boks Michael J. Self-closing drawer slide
KR100729201B1 (ko) * 2006-05-24 2007-06-19 주식회사 동양슬라이드 댐핑기능을 갖는 슬라이드용 자동폐쇄장치
CN203555382U (zh) * 2013-08-23 2014-04-23 无锡海达尔精密滑轨有限公司 用于抽屉滑轨的自动回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11597A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2460B2 (en) Self-closing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elf-closing mechanism thereof
CN105011597B (zh) 自闭合滑轨总成及其自闭合机构
US8079653B2 (en) Sliding track assembly
US8240788B2 (en) Hidden self-closing drawer slide assembly
EP2873345B1 (en) Automatic closing apparatus
US20110167588A1 (en) Soft-closing device for a sliding door
US20110043087A1 (en) Slide rail buffering structure
US8365926B2 (en) Sliding type tool storage structure
CN107923206B (zh) 用于对两个滑动门进行定位的装置和家具
JP3193308U (ja) セルフクロージング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ライドレールキット
KR100729201B1 (ko) 댐핑기능을 갖는 슬라이드용 자동폐쇄장치
US7588299B2 (en) Rail assembly for drawers
US8979371B2 (en) Slide cover linking mechanism with both push aid effect and end buffering effect
CN203168502U (zh) 缓冲自关与自开双功能隐藏式滑轨
CN105433615B (zh) 具有减速机构的自闭合滑轨总成及自闭合机构
ITBO990207A1 (it) Dispositivo ammortizzatore per protezioni telescopiche .
CN111677394A (zh) 一种具阻尼滑轨
CN204862024U (zh) 一种抽屉滑轨的缓冲装置
EP2959801B1 (en) Self-closing slide rail assembly and self-closing mechanism thereof
WO2021190325A1 (zh) 隐藏轨阻尼器
CN212478889U (zh) 一种具阻尼滑轨
JP3196135U (ja) セルフクロージングスライドレールキット
JP2011500409A5 (zh)
TWI583514B (zh) 具導釘機構之打釘槍
TWI565440B (zh) 自閉合滑軌總成及其自閉合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