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8090A - 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8090A
CN104998090A CN201510523423.6A CN201510523423A CN104998090A CN 104998090 A CN104998090 A CN 104998090A CN 201510523423 A CN201510523423 A CN 201510523423A CN 104998090 A CN104998090 A CN 104998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rhizoma
fever
radix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234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费尔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5234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980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98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80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由以下组成配伍组成:二活、僵蚕、川连、二贝、白芷、木香、天麻、防风、双勾、胆星、琥珀、正辛、二砂、菖蒲、条芩、法下、川芎、骨皮、荆芥、石羔、冰片。本发明采用的中成药配伍,能有效治疗小儿发热,并快速达到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配伍。
背景技术
小儿发烧是指当小儿发热,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1℃左右。
因发热过高,可能会引起身体其它并发症,包括:
1、由于高热容易造成脱水,也因服退热药大量出汗时体内丧失水分就更多。脱水不仅使退热困难,还会影响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发生酸中毒等。同时血中钠浓度升高,血液高渗,患儿会发生口干口渴、烦躁不安甚至说胡话或抽筋,热度非但不退且会更高,可能会发生低钠血症。
2、有些患儿会引起抽筋,甚至高热惊厥。抽筋多发生于高热骤起之时。
3、一般发热对身体组织器官的影响不大,且能加速抵抗力的产生。但当体温超过41度时,将非常危险,体内蛋白质会发生分解,引起脑水肿而致病孩死亡或留下脑病后遗症。因此,孩子出现40度以上高热就必须紧急处理。
4、小婴儿可能由于高热会引起心跳加快,还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等。
   因为小儿发热病性紧急,因此需要尽快进行处理,并能够得到及时退热,现在的治疗小儿发热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关于物理治疗方法
传统物理降温法包括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通过水分及酒精的挥发带走大部分热量,达到降温的作用。
但物理降温的方法仅仅只能作临时处理降温,不能作为治愈的手段,如果发热的源头还在,在过一段时间后,患儿会继续产生发热现象。
关于西医治疗小儿发热
   主要是服用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
包括常用的幼儿百服咛滴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服用退热药的优点是口服后吸收较快,一般30分钟能生效,对高热进行时显降温,一些情况还需要服用抗生素,或者使用注射类药物,这一类药物通常也是抗生素类药物。该种药物治疗方案通常患儿的胃肠道的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并将对白细胞、血小板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为西医治疗征对的是病情的标象,并未针对发病的具体原因从根源上进行有效治疗,如发热的病情太过复杂,西医有些时候治疗手段就显得没有办法,患儿会发生反复发热,高热不退的现象。
关于中医治疗小儿发热
中医治疗时,通常将发病分为四种病症:分别为:外感风热、外感风寒、外感湿热、外感暑热
1、小儿外感风热。中医在诊治这类病症,常用的方剂有银翘散或桑菊饮。发烧重者加黄芩,肿咽喉加元参、浙贝;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等。
2、小儿外感风寒。针对这类的病症,常用的方药是:荆防败毒散。如果属盛热者,可添加黄芩;体虚者则可酌量添加党参、白术。
3)小儿外感湿热。对于这类病症,中医的疗方是以清热去湿,芳香化浊为主。代表方是甘露消毒丹,藿香正气散。病情较严重的,可加添黄芩、滑石,湿邪较重的,可加薏米。
4)小儿外感暑热。中医常用的方药多用新加香茹饮和白虎汤。发烧较严重兼口渴的,可加添生石膏、沙参;有呕吐的则加荷叶、莲子。
   现有的中医治疗小儿发热的药物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但针对发热严重的,包括发热体温高,长久无法退热的症状还难以行成快速治疗,无法短时间消除病症,对患儿身体不利,可能会造成发热后遗症等情况。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快速见效的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配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避免采用西医治疗的副作用,本发明提供了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
本发明由以下组成配伍组成:
二活18-22g  僵蚕28-32g  川连8-22g  二贝13-17g
白芷8-22gg  木香8-22g  天麻48-52g   防风28-32g
双勾28-32g  胆星8-22g g  琥珀8-22g g  正辛13-17g
二砂8-22g g  菖蒲8-22g g 条芩28-32g  法下13-17g
川芎8-22g g  骨皮38-42g  荆芥28-32g  石羔48-52g
冰片28-32g 。
如上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其组份具体配伍为:
二活20g  僵蚕30g  川连20g  二贝15g
白芷20g  木香20g  天麻50g   防风30g
双勾30g  胆星20g  琥珀20g  正辛15g
二砂20g  菖蒲20g条芩30g  法下15g
川芎20g  骨皮40g  荆芥30g  石羔50g  冰片30g 。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的中成药配伍,能有效治疗小儿发热,并快速达到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按以下配方准备中药:
二活20g  僵蚕30g  川连20g  二贝15g
白芷20g  木香20g  天麻50g   防风30g
双勾30g  胆星20g  琥珀20g  正辛15g
二砂20g  菖蒲20g条芩30g  法下15g
川芎20g  骨皮40g  荆芥30g  石羔50g  冰片30g 。
煎药方法为:
将上述的中成药放入煎药锅中,加入中成药份的3倍体积份的水,经过一定时间的浸泡,使用药物吸收水份,以能在接下来的煎药过程中让药物充分析出。在浸泡后,开火煎煮1小时,将煎制的第一次汤剂取出,留药渣在煎锅,再向煎药锅中加入药渣的1倍体积份的水,然后再煎煮半小时,取第二次汤剂;将第一次汤剂与第二次汤剂混合,得成药汤剂。
实施例二:
按以下配方准备中药:
二活20g  僵蚕30g  川连20g  二贝15g
白芷20g  木香20g  天麻50g   防风30g
双勾30g  胆星20g  琥珀20g  正辛15g
二砂20g  菖蒲20g条芩30g  法下15g
川芎20g  骨皮40g  荆芥30g  石羔50g  冰片30g 。
制药方法为:
将上述的中成药磨粉,拌匀,在服用时,用开水冲服。
关于临床治疗情况:
患者一,性別女,6岁。西医诊断为脑膜炎,体温发热至41度伴抽筋晕迷狀态,因西医治疗无方,放弃治疗。后采用本发明配方制成的中药粉为主要药物、治疗半过月完全恢復正常,无后遗症
患者二,性別女, 5岁、发病两天发烧伴咳嗽头痛,体温40度伴有抽筋发抖。施以本发明的中药粉,口服,半小时后体温开始下降,病情好转。2小时后发热症状消失。4小后体温完全正常,连续服药三天后病愈。
患者三,性别男, 3岁,发病4天,且为反复发烧,体温高时达39C度,并伴有流涕、咳嗽。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粉口服,半小时后开始降温,2小时下降2度,4小时后体温正常,连续服药三天未反复发烧。
患者四,性别男,4岁,发烧至40度、伴有咳嗽,发病两天。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粉,口服,半小时开始退烧,三小时后体温降到37.5度以下的正常体温,并且连续三天监择体温正常。
以上所述的温度为摄氏温度。
治疗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小儿在服用后,在两小时内发热温度降到37.5度以下, 且随后无再次发热至38.5度以上,在两天后,发热病症得到完全治疗,身体康复。
部分缓解:小儿在服用后,在4小时内发热温度降到38.5度以下, 且随后无再次发热至40度以上情况,在五天后,发热病症得到完全治疗,身体康复。
稳定:小儿在服用后,在半天内发热温度降到40度以下,在随后过程中,体温有所波动,但极少出现发热至40度以上情况,在两天后,发热温度降到38.5度以下,并且无再发热到38.5度以上情况,在半月内,发热病症得到完全治疗,身体康复。
关于治疗效果。
表1:抽取20我患者,服用本发明,其治疗效果统计如下。
         本发明服用效果
完全缓解 12
部分缓解 5
稳定 3
本发明制作简单,吸收效果好,治疗效显著快速,并且由于其中药配伍,因此无西药可能的毒副作用,相对于西药产品,本发明的药品成本更低,利于患者,经济实用。

Claims (2)

1.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成配伍组成:
二活18-22g  僵蚕28-32g  川连8-22g  二贝13-17g
白芷8-22gg  木香8-22g  天麻48-52g   防风28-32g
双勾28-32g  胆星8-22g g  琥珀8-22g g  正辛13-17g
二砂8-22g g  菖蒲8-22g g 条芩28-32g  法下13-17g
川芎8-22g g  骨皮38-42g  荆芥28-32g  石羔48-52g
冰片28-32g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述组份具体配伍为:
二活20g  僵蚕30g  川连20g  二贝15g
白芷20g  木香20g  天麻50g   防风30g
双勾30g  胆星20g  琥珀20g  正辛15g
二砂20g  菖蒲20g条芩30g  法下15g
川芎20g  骨皮40g  荆芥30g  石羔50g  冰片30g 。
CN201510523423.6A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 Pending CN1049980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3423.6A CN104998090A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23423.6A CN104998090A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8090A true CN104998090A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7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23423.6A Pending CN104998090A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9809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9745A (zh) * 2005-09-20 2006-03-01 于秀田 治疗高低热难退的药物
CN1899543A (zh) * 2006-07-10 2007-01-24 左耀武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5092A (zh) * 2010-02-04 2011-08-10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 一种散风解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9745A (zh) * 2005-09-20 2006-03-01 于秀田 治疗高低热难退的药物
CN1899543A (zh) * 2006-07-10 2007-01-24 左耀武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外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45092A (zh) * 2010-02-04 2011-08-10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仁堂制药厂 一种散风解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2813A (zh) 一种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水丸
CN104547997B (zh) 一种治疗仔猪流行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
CN102600419A (zh) 用于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656406B (zh) 一种治疗肺结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366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疮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6220A (zh) 一种治疗破伤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131B (zh) 治疗鹅口疮的药物
CN107115493A (zh) 一种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05834B (zh) 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8090A (zh) 一种治疗小儿发烧的中药
CN103977147A (zh) 一种治疗脉管炎、静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80457B (zh)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36839B (zh) 一种治疗膀胱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2528A (zh) 一种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中药组合物
CN104173759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CN105327262A (zh) 一种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68543A (zh) 一种治疗多形性红斑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078A (zh) 一种调理肠胃的中药配方
CN102580032A (zh) 具有促排石作用的中药组合物片剂、散剂、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03566066A (zh) 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36856B (zh) 一种治疗少腹痛的中药组合物
CN105770842A (zh)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6928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759A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43582A (zh) 一种治疗破伤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