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0535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80535B CN104980535B CN201510092910.1A CN201510092910A CN104980535B CN 104980535 B CN104980535 B CN 104980535B CN 201510092910 A CN201510092910 A CN 201510092910A CN 104980535 B CN104980535 B CN 1049805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 frame
- mobile terminal
- window
- moun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移动终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器,该显示器被构造成输出视觉信息;框架,该框架覆盖该显示器的后表面;和粘接构件,该粘接构件被设置在该显示器的后表面和该框架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将该显示器与该框架相耦接,该框架形成为弯曲形状,以生成当利用该粘接构件将该显示器与该框架相耦接时使得该显示器弯曲的弯曲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弯曲形状的显示单元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终端根据其移动性可以被分成移动/便携式终端和固定终端。同样,移动终端根据用户是否能够直接携带可以被分类成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
移动终端(或电子装置)可以被构造成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数据和语音通信、获取图像或视频、存储语音、经由扬声器系统再现音乐文件、显示图像或视频等。某些移动终端可以包括玩电子游戏的附加功能,并且其它移动终端可以被实现为多媒体播放器。另外,近来,移动终端能够接收多播信号,以允许诸如广播、视频或电视节目这样的视频内容的观看。
由于其变得多功能,可以允许移动终端获取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播放音乐或视频文件、玩游戏、接收广播等,使得被实现为集成的多媒体播放器。
而且,正在进行很多努力,以支持或增强这种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这种很多努力包括实现移动终端的结构部件的改变和改进或和/硬件或软件的改进。
鉴于结构部件的改进,移动终端被演进开发成各种设计形状。因此,具有弯曲形状的显示单元的移动终端正在引起关注。响应于弯曲的显示单元的这种关注,对集中于弯曲的显示单元的装置结构的积极研究正在进行中。
发明内容
因此,详细说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传统的平坦的显示器实现为弯曲的显示器的结构。
详细说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集中于弯曲的显示单元的新的装置结构。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优点,如本文中所体现的和广泛描述的,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器,该显示器被构造成在其上输出视觉信息并且被构造成弯曲;框架,该框架被设置成覆盖该显示器的后表面;粘接构件,该粘接构件被设置在该显示器的后表面与该框架之间并且被构造成将该显示器耦接到该框架上,其中,该框架形成为弯曲形状,以生成当该显示器利用该粘接构件与该框架相耦接时使得该显示器弯曲的弯曲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框架可以形成为沿着终端机身的一个方向弯曲,使得显示器具有沿着该一个方向的弯曲形状。
框架可以设置有凸肋(bead),该凸肋从其突出以增强框架的刚性,使得使显示器弯曲的弯曲力被维持。
该凸肋可以沿该一个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粘接构件的与显示器的中心区域相对应的一部分可以受到在显示器与框架分开的方向上施加的力的影响。
粘接构件可以是粘接剂或胶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该显示器可以包括显示板,图像被输出到该显示板;以及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被设置成覆盖该显示板的后表面并且被构造成朝向该显示板发光。这里,该粘接构件可以设置在背光单元和框架之间。
框架可以包括:容纳部,该容纳部被构造成在其中容纳背光单元并且具有弯曲形状以生成使得背光单元弯曲的弯曲力;以及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在该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分别安装有显示板的两个端部。这里,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的距离可以比显示板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短,使得当显示板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相耦接时该显示板被弯曲。
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可以朝向容纳部倾斜,使得显示板朝向容纳部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移动终端可以进一步包括:窗口,该窗口被设置成覆盖显示器的上表面以形成终端机身的一个表面并且具有弯曲形状以对应于显示器;以及壳体,该壳体设置有窗口安装部,在该窗口安装部上安装有窗口,并且该壳体被构造成在其中容纳框架。
与窗口相耦接的窗口安装部的安装面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使得当窗口与窗口安装部相耦接时生成使得窗口弯曲的弯曲力。
该壳体可以进一步包括框架安装部,该框架安装部从窗口安装部延伸,以覆盖框架的后表面,并且具有弯曲形状以对应于弯曲的框架。
在框架和框架安装部之间可以设置有用于将框架固定于框架安装部的粘接剂或胶带。
凸起可以从框架的后表面突出以插入在框架安装部的通孔中,并且可以在该凸起中插入耦接构件以将框架与壳体相耦接。
壳体可以设置有中空部,该中空部被窗口安装部围绕,以形成用于在其中容纳框架的空间。该壳体可以与印刷电路板相耦接,该印刷电路板被设置成覆盖中空部并增强该壳体的刚性,使得维持使得窗口弯曲的弯曲力。
印刷电路板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以对应于弯曲的框架。
在框架和印刷电路板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垫,以弹性地支持框架的至少一个部分,以防止框架和印刷电路板由于该框架与该印刷电路板之间的曲率的差造成的震动。
该弹性垫可以围绕框架的中心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该窗口可以与显示器相耦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可以在窗口和显示器之间设置空气间隙。
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进一步的应用范围将变得更明显。然而,应理解的是,当指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时,仅通过例示给出详细的描述和具体的示例,因为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变化将从具体的描述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被并入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2和图3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
图4是例示传统的平坦的显示器被实现为弯曲的显示器的概念图;
图5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弯曲的显示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弯曲的显示单元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弯曲的显示单元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沿图7中例示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9是沿图7中例示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10是例示图7中所例示的框架的示例性变型例的概念图;
图11是沿图2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例示框架与前壳体之间的利用凸起的耦接结构的截面图,其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3是例示框架与窗口之间的耦接结构的截面图,其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为了参照附图进行简要描述,相同或等同的部件将被给予相同的标号,并且将不重复其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部件的后缀“模块”和“单元或部分”仅仅提供用于便于撰写该说明书,因此它们不被给予特定的含义或功能。如果认为现有技术的详细说明不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则将省略掉该详细说明。而且,还应当理解的是,实施方式不受前述说明的任何细节所限制,而是应当在其精神和范围之内进行宽泛地理解,并且旨在本发明涵盖落入附加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的该发明的修改和变型例。
将要理解的是,尽管措辞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本文中被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通常,这些措辞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
将要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连接”时,该元件可以与该另一元件连接或该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与另一元件“直接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单数形式可以包括复数表示,除非其表示与上下文中明确不同的含义。
在本文中使用诸如“包括”或“具有”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这些术语旨在指示存在该说明书中公开的若干部件、功能或步骤,并且还应理解为,可以同样地利用更多或更少部件、功能或步骤。
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来实现本文所呈现的移动终端。这种终端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用户装置、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便携式计算机(PC)、平板PC、平板PC、超极本、可穿戴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HMD))等。
仅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将参照特定类型的移动终端进行进一步描述。然而,这种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终端,例如上述的这些类型。另外,这些教义还可以适用于固定终端,例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部件,诸如无线通信单元110、输入单元12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接口单元160、存储器170、控制器180以及电源单元190。要理解的是,实现全部所例示的部件不是必要条件,可以另选地实现较多或较少的部件。
更加具体地,在这些部件当中,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该一个或多个模块允许通信,例如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另一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外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无线通信单元1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因特网模块113、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定位信息模块115等中的至少一个。
输入单元120可以包括用于图像信号输入的摄像头121(或图像输入装置)、用于音频信号输入的麦克风122(或音频输入装置)以及用于允许用户输入信息的用户输入单元123(例如,触摸键、推动键、机械键、软键等)。数据(例如,音频、图像等)通过输入单元120获取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指令分析和处理。
感测单元140通常利用被构造成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用户信息等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来实现。例如,感测单元140被示出为具有接近传感器141、亮度传感器142、触摸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性传感器、G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运动传感器、RGB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手指扫描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例如,摄像头121)、麦克风122、电池计量表、环境传感器(例如,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放射线检测传感器、热传感器以及气体传感器等),以及化学传感器(例如,电子鼻、医疗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成利用从感测单元140获取的信息,特别地从感测单元140的至少两个传感器及其组合中获取的信息。
输出单元150通常被构造成输出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音频、视频、触觉输出等。输出单元150被示出为具有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触觉模块153和光学输出模块154。为了方便触摸屏,显示单元151可以具有带有触摸传感器的分层结构或集成结构。触摸屏可以提供移动终端100和用户之间的输出接口,以及充当提供移动终端100和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的用户输入单元123。
接口单元160用作具有能够与移动终端100相耦接的各种类型的外部装置的接口。接口单元160例如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身份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中的任一种。在某些情况下,移动终端100可以响应于与接口单元160连接的外部装置执行与所连接的外部装置相关联的多种控制功能。
存储器170通常被实现为存储数据,以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或特征。例如,存储器170可以被构造成存储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应用程序(或应用)、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数据或指令等。这些应用程序中的某些应用程序可以经由无线通信从外部服务器中下载。其它应用程序可以在制造或运输的时间被安装在移动终端100的内部,这通常是移动终端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收呼叫、发出呼叫、接收消息、发送消息等)的情况。对于应用程序来说常见的是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安装在移动终端10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来执行以执行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功能)。
除了与应用程序相关联的操作之外,控制器180通常作用为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整体操作。控制器180可以通过处理信号、数据、信息等或激活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来提供或处理适于用户的信息或功能。
同样,控制器180可以根据已经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的执行来控制图1中所例示的某些或全部部件。另外,控制器180可以将包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两个或更多部件相结合,用于操作来激活应用程序。
为了供应操作包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元件和部件所需的适当电力,电源单元190能够被构造成接收外部电力或提供内部电力。电源单元190可以包括电池,并且该电池可以被构造成嵌入在终端机身中,或被构造成可以从终端机身上拆卸。
这些部件中的至少某些部件可以结合,用于操作来实现根据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或控制方法。同样,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或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激活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上实现。
下面,在描述由移动终端100实现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之前,将参照图1更加详细地描述上述部件中的各个部件。
关于无线通信单元110,广播接收模块111通常被构造成经由广播频带从外部广播管理实体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频道可以包括卫星频道、地面频道,或卫星频道和地面频道这两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两个或更多广播接收模块来便于同时接收两个或更多广播频道,或来支持广播频道之间的切换。
移动通信模块112可以向一个或更多网络实体发送无线信号和/或从一个或更多网络实体接收无线信号。网络实体的典型示例包括基站、外部移动终端、服务器等。这种网络实体构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该移动通信网络是根据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或通信方法(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宽带CDMA(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长期演进(LTE)等)来构建的。
无线信号的示例可以包括语音呼叫信号、视频(电话)呼叫信号或各种格式的数据,以支持文本和多媒体消息的通信。
无线因特网模块113被构造成便于无线因特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置或外置地耦接到移动终端100。无线因特网模块113可以根据无线因特网技术经由通信网络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
这种无线因特网接入的示例包括无线LAN(WLAN)、无线保真(Wi-Fi)直接、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无线宽带(WiBro)、微波接入全球互通(WiMAX)、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长期演进(LTE)等。无线因特网模块113可以根据这种无线因特网技术以及其它因特网技术来发送/接收数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无线因特网接入根据例如WiBro、HSDPA、GSM、CDMA、WCDMA、LTE等被实现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时,无线因特网模块113执行该无线因特网接入。这样,因特网模块113可以与移动通信模块112合作,或用作移动通信模块112。
短距离通信模块114被构造成便于短距离通信。用于实现这种短距离通信的合适技术包括BLUETOOTH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ZigBeeTM、近场通信(NFC)、无线保真(Wi-Fi)、Wi-Fi直接和无线USB。短距离通信模块114通常经由无线区域网络支持移动终端100和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移动终端100和另一移动终端之间的通信、或移动终端和另一移动终端100(或外部服务器)所处的网络之间的通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另一移动终端(其可以与移动终端100相似地构造)可以是可穿戴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或头戴式显示器(HM1D),该可穿戴装置能够与移动终端100交换数据(或与移动终端100合作)。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可以感测或识别可穿戴装置,并且允许可穿戴装置和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通信。另外,当感测到的可穿戴装置是被认证为与移动终端100通信的装置时,控制器180例如可以使得经由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向可穿戴装置发送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数据。这里,可穿戴装置的用户可以在可穿戴装置上使用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数据。例如,当在移动终端100中接收到呼叫时,用户可以使用可穿戴装置应答呼叫。同样,当在移动终端100中接收到消息时,用户可以使用可穿戴装置查看接收到的消息。
位置信息模块115通常被构造成检测、计算、导出或识别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示例,位置信息模块115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Wi-Fi模块,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和Wi-Fi模块两者。作为示例,当移动终端使用GPS模块时,可以使用从GPS卫星发送的信号来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另一示例,当移动终端使用Wi-Fi模块时,可以根据与向Wi-Fi模块发送无线信号或从Wi-Fi模块接收无线信号的无线接入点(AP)相关的信息来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如有需要,为了以代替的方式或额外的方式来获取与移动终端的位置相关联的数据,位置信息模块115可以执行无线通信单元110的另一模块的功能。
输入单元120可以被构造成允许向移动终端120的各种类型的输入。这种输入的示例包括音频、图像、视频、数据和用户输入。图像和视频输入通常利用一个或多个摄像头121来获取。这种摄像头121可以处理由图像传感器以视频或图像获取模式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帧。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或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在某些情况下,摄像头121可以被以矩阵构造来设置,以允许具有各种角度或焦点的多个图像被输入到移动终端100。作为另一示例,摄像头121可以位于立体结构中,以获取用于实现立体图像的左图像和右图像。
麦克风122将外部音频信号处理成电子音频数据。可以根据在移动终端100中当前执行的功能(或当前执行的应用程序)来利用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另外,麦克风122可以包括多种噪音消除算法,以消除在接收外部音频的过程中产生的不需要的噪音。
用户输入单元123是允许用户的输入的部件。这种用户输入可以使得控制器180能够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23可以包括机械输入元件(例如,按键、位于移动终端100的前和/或后表面或侧表面上的按钮、薄膜开关、微动轮、微动开关等),或触摸感应输入元件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一个示例,触摸感应输入元件可以是通过软件处理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键、软键或可视键,或位于处在除了触摸屏之外的位置处的移动终端上的触摸键。另一方面,虚拟键或可视键可以在触摸屏上显示为各种形状,例如,图形、文本、图标、视频或其组合。
感测单元140通常被构造成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信息、用户信息等的一种或多种。控制器180通常与发送单元140合作,来根据由感测单元140提供的感测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执行与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相关联的数据处理、功能或操作。感测单元140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中的任何一种来实现,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各种传感器中的某些传感器。
接近传感器141是指通过利用电磁场、红外线等在没有机械接触的情况下感测是否存在接近表面的物体或与位于表面附近的物体的传感器。接近传感器141可以被设置在由触摸屏覆盖或在该触摸屏附近的移动终端的内部区域。将近传感器140可以具有比接触传感器长的使用寿命和高的利用率。
接近传感器141例如可以包括透射型光电传感器、直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镜面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高频振荡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磁式接近传感器、红外线接近传感器等中的任何一种。当触摸屏被实现为电容式时,接近传感器141能够通过电磁场的变化来感测指针相对于触摸屏的接近,该接近响应于具有导电性物体的靠近。在这种情况下,触摸屏(触摸传感器)还可以被分类为接近传感器。
本文中通常使用术语“接近触摸”来表示指针被定位为接近触摸屏而不接触该触摸屏的场景。本文中通常使用术语“接触触摸”来表示指针与触摸屏物理接触的场景。对于与指针相对于触摸屏的接近触摸相对应的位置,该位置将与指针垂直于触摸屏的位置相对应。接近传感器141可以感测接近触摸以及接近触摸类型(例如,距离、方向、速度、时间、位置、移动状态等)。通常,控制器180处理与由接近传感器141感测到的接近触摸和接近触摸类型相对应的数据,并使得输出关于触摸屏的视觉信息。另外,控制器180可以控制移动终端100根据相对于触摸上的点的触摸是接近触摸还是接触触摸来执行不同的操作或处理不同数据。
触摸传感器可以利用多种触摸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感测施加给触摸屏例如显示单元151的触摸(或触摸输入)。这种触摸方法的示例包括电阻式、电容式、红外式和磁场式等。
作为一个示例,触摸传感器可以被构造成将施加于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的压力的变化,或在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产生的电容转换成电子输入信号。触摸传感器还可以被构造成不但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区域而且感测触摸压力和/或触摸电容。触摸物体通常用来向触摸传感器施加触摸输入。典型触摸物体的示例包括手指、触摸笔、手写笔、指针等。
当通过触摸传感器感测到触摸输入时,可以向触摸控制器发送相应的信号。触摸控制器可以处理接收到的信号,然后将相应数据发送给控制器180。因此,控制器180可以感测已经触摸了显示单元151的哪个区域。这里,触摸控制器可以是独立于控制器180的部件、控制器180及其组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80可以根据触摸屏或除了触摸屏之外设置的触摸键的触摸物体的类型来执行相同或不同的控制。例如可以根据移动终端100的当前操作状态或当前执行的应用程序来决定是否执行根据提供触摸输入的物体的相同或不同的控制。
触摸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可以分别实现,或被组合以感测各种类型的触摸。这种触摸包括短(或轻拍)触摸、长触摸、多次触摸、拖动触摸、闪烁触摸、缩进触摸、缩出触摸、轻扫触摸、悬浮触摸等。
如有需要,超声传感器可以被实现为利用超声波识别与触摸物体相关的位置信息。控制器180例如,可以根据由亮度传感器和多个超声传感器感测的信息来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由于光比超声波快得多,所以光到达光学传感器的时间比超声波到达超声传感器的时间短得多。可以利用这个事实来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例如,可以根据作为基准信号的光利用与到达传感器的超声波的时间不同的时间来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
摄像头121通常包括至少一个摄像头传感器(CCD、CMOS等)、光电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
利用激光传感器实施摄像头121可以允许检测物理物体相对于3D立体图像的触摸。光电传感器可以层叠在显示装置上或与显示装置重叠。光电传感器可以被构造成扫描与触摸屏接近的物理物体的移动。更具体地,光电传感器可以包括成行和成列的光电二极管和晶体管,以利用根据施加的光的量变化的电信号来扫描在光电传感器处接收到的内容。即,光电传感器可以根据光的变型例来计算物理物体的坐标,从而获得该物理物体的位置信息。
亮度传感器142被构造成感测终端机身周围的光的亮度。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成根据周边的光的量利用亮度传感器142来自动控制显示单元151的照度。
显示单元151通常被构造成输出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或用户界面(UI)处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画面信息以及响应于该执行画面信息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151可以被实现为用于显示立体图像的立体显示单元。
典型的立体显示单元可以采用立体显示方案,例如立体方案(眼镜方案)、自动立体方案(裸眼方案)、投影方案(全息方案)等。
音频输出模块152通常被构造成输出音频数据。这些音频数据可以从多个不同的源中的任一个获取,使得音频数据可以从无线通信单元110中接收或已经存储在存储器170中。音频数据可以在诸如信号接收模式、呼叫模式、录音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的模式期间输出。音频输出模块152可以提供由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可听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语音、消息接收语音等)。音频输出模块152还可以被实现为接收器、扬声器、蜂鸣器等。
触觉模块153可以被构造成生成用户感觉、感知或体验的各种触觉效果。由触觉模块153生成的触觉效果的典型示例是振动。可以通过用户选择或控制器的设置来控制由触觉模块153生成的振动的强度、类型等。例如,触觉模块153可以以组合的方式或顺序方式来输出不同的振动。
除了振动,触觉模块153还可以生成各种其它触觉效果,包括诸如垂直移动来接触皮肤的插脚排列的刺激效果、通过喷孔或吸入口的空气的喷雾力或吸入力、对皮肤的触摸、电极的接触、静电力、通过利用能够吸收或生成热的元件来再现冷热的感测的效果等。
触觉模块153还可以被实现为允许用户通过诸如用户的手指或手臂的肌肉感觉来感觉触觉效果以及通过直接接触传递触觉效果。可以根据移动终端100的特定构造来设置两个或更多触觉模块153。
光学输出模块154能够输出用于利用光源的光来指示事件生成的信号。在移动终端100中生成的事件的示例可以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呼叫、警报、日程表通知、电子邮件接收、通过应用的信息接收等。
由光学输出模块154输出的信号可以以移动终端发出单色光或具有多种颜色的光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当移动终端感测到用户已经查看了生成的事件时,信号输出可以终止。
接口单元160用作与移动终端100相连接的外部装置的接口。例如,接口单元160能够接收从外部装置发送的数据,接收电能以传递到移动终端100内部的元件和部件,或向该外部装置发送移动终端100的内部数据。接口单元16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带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身份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
身份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认证使用移动终端100的授权的各种信息的芯片,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身份模块(UIM)、用户身份模块(SIM)、通用用户身份模块(USIM)等。另外,具有身份识别模块的装置(这里还被称为“身份识别装置”)采用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身份识别装置能够经由接口单元160与移动终端100连接。
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托架连接时,接口单元160可以用作允许电能从托架供应到移动终端100的通道或可以用作允许用户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从托架传递到移动终端的通道。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能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恰当安装于托架的信号。
存储器170能够存储支持控制器180的操作的程序并且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存储器170可以存储与响应于触摸屏上的触摸输入而输出的各种模式的振动和音频相关的数据。
存储器170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包括闪速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硅盘、微型多媒体卡类型、卡式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移动终端100还可以与通过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存储器17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相关地操作。
控制器180可以通常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可以设置或释放用于限制用户相对于当移动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的应用程序来输入控制命令的锁定状态。
控制器180还能够执行与语音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相关联的控制和处理,或执行类型识别处理,以将在触摸屏上的手写输入或绘画输入分别识别为字符或图像。另外,为了实现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控制器180能够控制这些部件中的一个或其组合。
电源单元190接收外部电力或提供内部电力,并且供应操作包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各个元件和部件所需的合适电力。电源单元190可以包括电池,该电池通常是可充电的或可拆卸地与终端机身相耦接用于充电。
电源单元190可以包括连接端口。该连接端口可以被构造成接口单元160的一个示例,该接口单元160与用于供应电力对电池充电的外部充电器相连接。
作为另一示例,电源单元190可以被构造成在不使用连接端口的情况下以无线的方式给电池充电。在该示例中,电源单元190能够利用电感耦接方法或磁共振耦接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来接收从外部无线电力发射器传输的电力,该电感耦接方法基于磁感应,该磁共振耦接方法基于电磁共振。
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使用例如软件、硬件或其任意组合在计算机可读介质、机器可读介质或类似的介质中实现。
图2和图3是根据本发明从不同方向观察的移动终端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
如图2和图3中所例示的,参照直板终端机身来描述移动终端100。然而,另选地,移动终端100可以在各种不同构造中的任何构造中实现。这种构造的示例包括手表型、夹子型、眼镜型,或作为两个或更多机身以可以相对移动的方式彼此结合的折叠型、翻转型、滑盖型、摆动型和旋转型及其组合。
这里,将移动终端100看作至少一个组件(或组),终端机身可以被理解为指代组件(或组)的概念。
移动终端100将通常包括形成终端的外形的壳体(例如,框架、外壳、盖等)。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壳体利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来形成。各种电子部件可以合并在形成于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之间的空间中。至少一个中间壳体可以额外地被定位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之间。
显示单元151被示出为位于终端机身的正面上来输出信息。如所例示的,显示单元151的窗口151A可以安装于前壳体101,与前壳体101共同形成终端机身的前表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还可以安装于后壳体102。这些电子部件的示例包括可拆卸电池191、身份识别模块、存储卡等。后盖103被示出为覆盖电子部件,并且该盖可以与后壳体102可拆卸地耦接。因此,当后盖103从后壳体102上拆卸下来时,安装于后壳体102的电子部件暴露在外面。
如所例示的,当后盖103与后壳体102耦接时,后壳体102的侧表面部分地露出。在某些情况下,在耦接之后,后壳体102还可以完全被后盖103遮住。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后盖103可以包括用于向外部露出摄像头121b或音频输出模块的开口。
壳体101、102、103可以由注塑成型合成树脂来形成,或可以由例如不锈钢(STS)、铝(Al)、钛(Ti)等的金属来形成。
作为对多个壳体形成用于容纳部件的内部空间的示例的另选,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一个壳体形成内部空间。在该示例中,具有单个机身的移动终端100以合成树脂或金属从侧表面向后表面延伸的方式来形成。
如有需要,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用于防止水引入终端机身内的防水单元(未示出)。例如,防水单元可以包括防水部件,该防水部件位于窗口151a和前壳体101之间、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之间、或后壳体102和后盖103之间,当这些壳体耦接时气密地密封内部空间。
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显示单元151、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和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接近传感器141、亮度传感器142、光学输出模块154、第一摄像头121a和第二摄像头121b、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第二操纵单元123c、麦克风122、接口单元160等。
下面,如图2和图3中所例示的,将给出移动终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在该移动终端中,显示单元151、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接近传感器141、亮度传感器142、光学输出模块154、第一摄像头121a、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123b被设置在终端机身的前表面上,第二操纵单元123c、麦克风122和接口单元160被设置在终端机身的侧表面上,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和第二摄像头121b被设置在终端机身的后表面上。
然而,要理解的是替换结构是可能的并且在本发明的教义之内。某些部件可以省略或重新排列。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可以位于终端机身的另一表面上,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以位于终端机身的侧表面上。
显示单元151通常被构造成输出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或用户界面(UI)处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画面信息以及响应于该执行画面信息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信息。
显示单元151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显示单元151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合适的显示装置来实现。这种合适的显示装置的示例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电子墨水显示器及其组合。
显示单元151可以利用两个显示装置来实现,该两个显示装置能够实现相同或不同的显示技术。例如,多个显示单元151可以设置在一面上,或彼此隔开,或这些装置可以集成,或这些装置可以设置在不同的表面上。
显示单元151还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感测在显示单元接收到的触摸输入。当向显示单元151输入触摸时,触摸传感器可以被构造成感测该触摸,并且控制器180例如可以生成与该触摸相对应的控制命令或其它信号。以触摸的方式输入的内容可以是文本或数值,或是能够以各种模式指示或指定的菜单项目。
触摸传感器可以被构造成薄膜的形式,该薄膜具有触摸图形或金属线,该触摸图形设置在窗口151a与位于窗口151a的后表面上的显示器之间,该金属线直接成型在窗口151a的后表面上。另选地,触摸传感器可以与显示器一体地形成。例如,触摸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显示器的基板上或位于显示器内部。
显示单元151还与触摸传感器共同形成触摸屏。这里触摸屏可以用作用户输入单元123(参见图1)。因此,触摸屏可以代替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的功能中的至少某些功能。
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可以被实现为接收器的形式,以向用户的耳朵传递语音音频,并且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以被实现为扬声器的形式,以输出报警声音、多媒体音频再现等。
显示单元151的窗口151a通常将包括允许由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生成的音频通过的孔。一种另选方案是允许音频沿着结构机身之间的组件间隙(例如,窗口151a和前壳体101之间的间隙)释放。在这种情况下,从外形上看不到或隐藏了独立形成用来输出音频声音的孔,从而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100的外形或生产。
光学输出模块154能够被构造成输出用于指示事件产生的光。这种事件的示例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呼叫、警报、日程表通知、电子邮件接收、通过应用的信息接收等。当用户已经查看生成的事件时,控制器可以控制光学输出单元154停止光输出。
第一摄像头121a可以处理诸如由图像传感器在拍照模式或视频呼叫模式中获得的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图像帧。然后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或存储在存储器170中。
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和第二操纵单元123c是用户输入单元123的示例,该用户输入单元123可以由用户来操作,以向移动终端100提供输入。通常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和第二操纵单元123c还可以被称作操纵部,并且可以采用允许用户执行诸如触摸、推动、滚动等的操作的任何触觉方法。通常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和第二操纵单元123c还可以采用允许用户执行诸如接近触摸、徘徊等的操作的任何非触觉方法。
图2和图3例示了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作为机械键123a和触摸键123b的组合。
可以以各种方式来使用在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和第二操纵单元123c接收到的输入。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可以被用户用来提供对菜单的输入、返回键、取消、搜索等,第二操纵单元123c可以被用户用来提供输入来控制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或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中输出的音量,以切换显示单元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
作为用户输入单元123的另一示例,后输入单元(未示出)可以位于终端机身的后表面上。后输入单元可以被用户操作来向移动终端100提供输入。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来使用该输入。例如,后输入单元可以被用户用来提供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或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中输出的电源接通/切断的输入、开始、结束、滚动、控制音量等级,切换成显示单元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后输入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允许触摸输入、推动输入或其组合。
后输入单元可以被定位为在终端机身的厚度方向上与正面的显示单元151重叠。作为一个示例,后输入单元可以位于终端机身的背面的上端部上,使得当用户用一只手抓住终端机身时利用食指来容易地操作该终端机身。另选地,后输入单元可以被定位在终端机身的背面的大部分任何位置。
包括后输入单元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后输入单元中实现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的某些或全部功能。这样,在从正面省略掉第一操纵单元123a、123b的情况下,显示单元151可以具有更大的屏幕。
作为又一另选方案,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浏览用户的指纹的手指扫描传感器。然后,控制器180可以使用由手指扫描传感器感测到的指纹信息作为认证程序的一部分。手指扫描传感器还可以安装在显示单元151中,或在用户输入单元123中实现。
麦克风122被示出为位于移动终端100的端部,但是其它位置也是可能的。如有需要,可以实现多个麦克风,这种结构允许立体声音的接收。
接口单元160可以用作允许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装置连接的装置。例如,接口单元16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终端,该连接终端用于连接到另一装置(例如,耳机、外置扬声器等)、近场通信端口(例如,红外数据协会(IrDA)端口、蓝牙端口、无线LAN端口等),或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应电力的电源终端。接口单元160可以实现为插座的形式,该插座用于容纳诸如用户身份模块(SIM)、用户身份模块(UIM)的外置卡,或用于信息存储的储存卡。
第二摄像头121b被示出为位于终端机身的背面并且包括与第一摄像头单元121a的图像拍摄方向大致相反的图像拍摄方向。
第二摄像头121b可以包括沿着至少一条线路排列的多个透镜。该多个透镜还可以设置在矩阵构造中。摄像头可以被称为“阵列摄像头”。当第二摄像头121b被实现为阵列摄像头时,可以使用多个透镜以各种方式来获取图像,并且这些图像具有更高的质量。
闪光灯124被示出为与第二摄像头121b相邻。当利用摄像头121b拍摄物体的图像时,闪光灯124可以照射该物体。
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以位于终端机身上。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以结合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实现立体语音功能,并且还可以用于实现用于呼叫通信的扬声器电话模式。
用于无线通信的最少一个天线可以位于终端机身上。天线可以安装在终端机身内或由壳体形成。例如,构造广播接收模块111的一部分的天线可以伸缩进终端机身中。另选地,天线可以利用安装于后盖103的内表面的薄膜或包括导电材料的壳体来形成。
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应电力的电源单元190可以包括电池191,该电池191安装在终端机身内或与终端机身的外部可拆卸地耦接。
电池191可以经由与接口单元160连接的电源电缆来接收电力。同样,电池191可以利用无线充电器以无线的方式充电。无线充电可以通过磁感应或电磁共振来实现。
后盖103被示出为与用于遮住电池191的后壳体相耦接,以防止电池191的分离并且保护电池191免受外部影响或异物的影响。当电池191可以从终端机身上拆卸下时,后盖103可以与后壳体102可拆卸地耦接。
还可以在移动终端100上设置用于保护移动终端100的外形或辅助或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的附件。作为附件的一个示例,可以提供用于覆盖或容纳移动终端100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盖或袋。盖或袋可以与显示单元151合作来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附件的另一个示例是用于辅助触摸输入或将触摸输入扩展到触摸屏的触摸笔。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显示单元151可以沿着终端机身的一个方向形成为弯曲形状,并且这种类型在下文中被称为弯曲的显示单元151。
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例示了弯曲的显示单元151沿终端机身的长度方向L弯曲。即,弯曲的显示单元151可以具有其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和麦克风122相邻并且相对于弯曲的显示单元151的中心部弯曲的形状。与此不同,显示单元151还可以形成为沿终端机身的宽度方向W弯曲的形状。
除了弯曲形状的弯曲的显示单元151之外,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在整体上形成为弯曲形状。例如,前壳体101、后壳体102和后盖103可以具有弯曲形状,对应于弯曲的显示单元151。除了这些壳体,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各种类型的电子部件,例如电池191也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弯曲的显示单元151和基于该弯曲的显示单元151的装置结构。
图4是例示传统平坦的显示器151’被实现为弯曲的显示器151’的概念图。(参考标号#'均不在图4中)
显示器151’可以被构造成在其上输出视觉信息,并且当向其施加外力时能够被弯曲。例如,显示器151’独立地具有平坦形状,但是也可以通过与框架131相耦接来变成弯曲形状。这里,显示器151’可以具有预设的曲率半径。
如所例示的,平坦的显示器151’与框架131相耦接。框架131形成为弯曲形状,这样当显示器151’与其相耦接时,显示器151’能够被变成弯曲形状对应于框架131的形状。框架131可以由诸如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镁、铝等)、合成树脂材料等的各种材料制成。
在显示器151’和框架131之间可以设置有粘接构件(或耦接构件)132,以将显示器151’和框架131彼此耦接。该粘接构件132可以设置成覆盖显示器151’的全部或部分(例如,中心区域)。粘接构件132可以是粘接剂(诸如光学透明粘接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或胶带。
在这种方式下,显示器151’由当显示器151’借助粘接构件132与框架131相耦接时施加的外力弯曲。框架131生成使显示器151’弯曲的力,即弯曲力。当粘接构件132被设置成覆盖显示器151’的整个后表面时,粘接构件132的与显示器151’的中心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受到在显示器151’与框架131相分离的方向上施加的力(张力)的影响。另一方面,粘接构件132的与显示器151’的边缘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受到在框架131挤压显示器151’的方向上施加的力的影响。
如上所述,传统的平坦的显示器151’通过与框架131相耦接可以被实现成弯曲的显示器151’。借助于调整框架131的曲率,弯曲的显示器151’可以具有各种曲率。
具体地,可以采用该结构来将传统液晶显示器(LCD)实现成弯曲的显示器151’。与利用OLED实现弯曲的显示器的情况相比,利用LCD来实现弯曲的显示器的情况在利用更低的成本来制作弯曲的显示单元方面具有优势。
显示器151’和框架131的形状的实现不限制于上述的方式。可以应用各种方法用于形状实现。具体地,显示器151’可以在与框架131相耦接之前通过装置(JIG)或人工操作形成为弯曲形状。同样,框架131可以从开始就被制作成弯曲形状,或首先被制作成平坦形状然后通过装置或人工操作被变成弯曲形状。
例如,平坦形状的显示器151’可以与平坦形状的框架131相耦接。显示器151’和框架131的组件可以通过装置或人工操作被变成弯曲形状。或者,显示器151’可以在与框架131相耦接之前通过装置或人工操作形成为弯曲形状,然后与弯曲的框架131相耦接。
下面,将更加详细地描述实现弯曲的显示器151’的结构。
图5是例示本文所公开的弯曲的显示器151’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5中所例示的,显示器151’可以包括显示板151a和背光单元151b,在该显示板151a上显示图像,该背光单元151b朝向显示板151a发光。
显示板151a可以包括彼此隔开的滤色器(CF)玻璃和薄膜晶体管(TFT)玻璃、填充在CF玻璃和TFT玻璃之间的液晶、设置在CF玻璃的上表面上的偏光镜和设置在TFT玻璃的后表面上的另一偏光镜。
背光单元151b可以包括光源、引导从光源中发出的光的导光板、设置在导光板的后表面上的反射膜以及在导光板上层叠的扩散膜和棱镜片。
在显示板151a和背光单元151b之间可以设置有粘接层151c,用于将它们彼此耦接。粘接层可以是粘接剂(诸如光学透明粘接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或胶带。
显示器151’可以是分层的或与触摸传感器一体地形成,以实现触摸屏。触摸屏可以提供移动终端和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以及输出接口。
框架131被设置成覆盖背光单元151的后表面。框架131可以在终端机身的一个方向上形成为弯曲,使得显示单元151’可以具有在该一个方向上弯曲的形状。例如,如所例示的,框架131可以具有沿终端机身的长度方向L弯曲的形状。
参照图5,框架131可以形成为容纳显示单元151’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如稍后将要解释的,背光单元151b可以被容纳在框架131中。在这种情况下,从框架131的底面131a突出的侧壁131b防止从背光单元151b中生成的光在横向方向上泄露。框架131可以由白色合成树脂形成。或者,框架131可以由金属形成,在其内侧上具有附着了白色薄膜。当框架131利用该结构形成时,其可以围绕背光单元151b。这可以得到不需要传统反射构件,该反射构件反射在背光单元151b的横向方向上泄露的光。
与此不同,框架131可以形成为弯曲板的形状并且与背光单元151b的后表面相耦接。这里,与框架131相耦接的背光单元151b可以弯曲成与框架131的弯曲形状相对应,并且与背光单元151b相耦接的显示板151a也可以变成与弯曲背光单元151b相对应的弯曲形状。
另外,框架131的底面可以形成为光滑的,这样应力无法在安装于框架131上的背光单元151b上局部集中。同样,粘接构件132可以由预定的弹性材料形成,从而弹性地填充底面131a的不平坦部分。
图6是例示本文所公开的弯曲的显示单元25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6中所例示的,除了框架231之外,该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具体地,凸肋231c从框架231突出,以增强框架231的刚性,使得能够维持使显示器251’弯曲的力(或弯曲力)。
仍然参照图6,凸肋231c可以沿框架231的弯曲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成多个。凸肋231c的形状和位置可以不同。例如,凸肋231c可以被形成为其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弯曲。
凸肋231c可以通过挤压处理从框架231的一个表面突出。这里,框架231的另一表面的与凸肋231c相对应的部分被相对地凹进。为了防止凸肋231c由于与显示单元251’相接触而改变显示单元251’的形状,如例示的,相对地凹进的部分可以朝着显示单元251’的后表面。
图7是例示本文所公开的弯曲的显示单元351’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概念图,图8是沿着图7中例示的线A-A的截面图,图9是沿着图7中例示的线B-B的截面图。
上述实施方式例示了背光单元151b在与框架131相耦接之后对应于框架131的弯曲形状而弯曲的结构,并且与背光单元151b相耦接的显示板151a同样借助于弯曲的背光单元151b而弯曲。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例示了,显示板351a由于与框架331相耦接而形状发生改变的结构。
参照图7至图9,框架331可以包括容纳部331d和安装部331e,背光单元351b经由该容纳部331d在形状上发生改变,显示板351a借助于该安装部331e在形状上发生改变。
框架331的容纳部331d(容纳背光单元331b)可以由上面安装背光单元351b的底面331a和从底面331a延伸以将背光单元351b的侧表面围绕的侧壁331b形成。
底面331a形成为弯曲形状来生成使背光单元351b弯曲的力。在底面331a上可以设置有粘接构件332,使得背光单元351b粘接在底面331a上。
在侧壁331b上设置有与覆盖背光单元351b的显示板351a相耦接的安装部331e。安装部331e可以包括与显示板351a的两个端部相对应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例示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该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在其长度方向上分别对应于显示板351a的两个端部,沿着显示板351a的宽度方向延伸。
如所例示的,在显示板351a和安装部331e之间可以设置有粘接层351d,使得显示板351a与安装部331e相耦接。与此不同,设置在显示板351a和背光单元351b之间的粘接层351c可以延伸以将显示板351a与安装部331e相耦接。
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的距离比在显示板351a的平坦状态下显示板351a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长度短。由于该差异,当显示板351a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相耦接时,显示板351a被弯曲。这里,为了显示板351a朝向容纳部331d弯曲,如图8中所例示的,安装部331e可以朝向容纳部331d倾斜。
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可以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因此,当显示板351a与安装部331e相耦接时,显示板351a可以在形状上变成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曲率半径相对应,从而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曲率半径来调整显示板351a的曲率半径。
另外,参照图9,侧壁331b可以进一步设置有侧安装部331f,该侧安装部331f将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彼此连接,并且在该侧安装部331f上安装有显示板351a的两侧。侧安装部331f可以具有弯曲形状,这样当显示板351a与侧安装部331f相耦接时,显示板351a可以被弯曲成与侧安装部331f的形状相对应。
侧安装部331f可以遮住背光单元351b的侧表面,以防止从背光单元351b发出的光在横向方向上泄露。
侧安装部331f可以包括与显示板351a的两面相对应的第一侧安装部和第二侧安装部。粘接层351d还可以设置在侧安装部331f上。这里,粘接层351d可以实现为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一侧安装部和第二侧安装部相对应的环状胶带。与此不同,设置在显示板351a和背光单元351b之间的粘接层351c可以延伸以将显示板351a与侧安装部331f彼此耦接。
图10是例示图7中所例示的框架331的示例性变型例的概念图。
如图10中所例示的,框架431可以被设置成围绕显示板451a的侧表面。即,框架431的突出为围绕背光单元451b的侧表面的侧壁431b可以部分地更加突出为围绕显示板451a的侧表面。
侧壁431b引导显示板451a安装在安装部431e上,并且支持显示板451a的恢复力的在横向方向上施加的力。
下面,将描述基于弯曲的显示器的新装置结构。
图11是沿图2的线D-D截取的截面图。
如图11中所例示的,显示单元151设置在终端机身的前表面上来在其上输出视觉信息。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显示器151’和设置在显示器151’的窗口151”。
窗口151”可以与前壳体101共同形成移动终端100的前表面。窗口151”可以由透光材料例如透光合成树脂、钢化玻璃等形成。
窗口151”可以包括光无法通过其透射的部分。例如,参照图11,窗口151”可以被划分成中心区域C和围绕该中心区域C的边缘区域S。中心区域C优选可以形成为透明无色,这样可以从外部识别向显示器151’输出的视觉信息,并且边缘S可以优选形成为有色和/或不透明,这样移动终端的内部装置结构无法露出在外部。
窗口151”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以对应于显示器151’。例如,窗口151”可以沿终端机身的长度方向L弯曲。这里,窗口151”可以具有预设的曲率半径。窗口151”可以被制作成弯曲形状,或首先被制作成平坦形状然后通过后期处理被变成弯曲形状。或者,如稍后将要解释的,当窗口151”与前壳体101组装时,平板形状的窗口151”可以被变成弯曲形状以对应于窗口安装部101a。
显示器151’设置在窗口151”的后表面上,以通过窗口151”输出视觉信息。显示器151’可以具有与窗口151”的透光区域相对应的区域。这可以允许用户识别从外部向显示器151’输出的视觉信息。
窗口151”和显示器151’可以构成显示单元151。显示单元151可以以将窗口151”和显示器151’彼此耦接的方式被实现为模块化结构,或被实现为窗口151”和显示器151’彼此分开的结构。图11示例性地例示了窗口151”和显示器151’彼此分离的结构,即,在窗口151”和显示器151’之间具有空气间隙的结构。
显示单元151安装在壳体上。下面,将给出显示单元151安装在前壳体101上的示例的说明。然而,该壳体可以不限于前壳体101。该壳体可以是与前壳体101不同的其它结构。
前壳体101设置有窗口安装部101a,窗口151”安装于该窗口安装部101a并且与该窗口安装部101a相耦接。窗口安装部101a可以形成为支撑窗口151”的边缘区域S,并且具有围绕显示器151’的环状。
图11例示了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上部的窗口安装部101a。参照图11,引导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中输出的语音的引导孔152a’可以设置在窗口安装部101a处,这样声音能够通过窗口151”的音频孔152a”向外部发出。
与窗口151”相耦接的窗口安装部101a的安装面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该安装面可以具有对应于窗口151”的弯曲形状,该窗口151”被制作成弯曲形状或被后期处理成弯曲形状。或者,当窗口151”被制作成平板形状时,窗口151”由于当窗口151”与窗口安装部101a相耦接时施加的弯曲力(或弯曲力,即使窗口151”弯曲的力)可以变成对应于安装面的弯曲形状。因此,传统的平坦的窗口151”还可以通过与前壳体101相耦接变成弯曲形状,并且通过调整安装面的曲率,窗口151”可以容易地具有不同的曲率。
如之前图2中所例示的,窗口安装部101a可以包括对应于窗口151”的在窗口151”的长度方向L上的两个端部的第一安装面101a’和第二安装面101a”。第一安装面101a’和第二安装面101a”设置在两侧,中间插入有显示器151’,并且被窗口151”的边缘区域覆盖。
第一安装面101a’和第二安装面101a”可以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因此,当窗口151”与窗口安装部101a相耦接时,窗口151”可以变成弯曲形状以对应于第一安装面101a’和第二安装面101a”的曲率半径,从而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因此,通过调整第一安装面101a’和第二安装面101a”的曲率半径,可以调整窗口151”的曲率半径。
当平坦窗口151”借助于与弯曲安装面相耦接而弯曲时,窗口151”可以借助于恢复力与窗口安装部101a分开。为了窗口151”在与第一安装面101a’和第二安装面101a”相耦接的同时保持弯曲,可以分别在窗口151”和第一安装面101a’之间以及窗口151”和第二安装面101a”之间设置接合层104。接合层104可以是粘接剂(诸如光学透明粘接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或胶带。接合层104可以受到在窗口151”与窗口安装部101a分开的方向上施加的张力的影响。
前壳体101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中容纳框架131的框架安装部101b。框架安装部101b可以从窗口安装部101a延伸以覆盖框架131的后表面。
如所例示的,框架安装部101b可以具有对应于弯曲的框架131的弯曲形状。可以由框架131的曲率半径来决定框架安装部101b的曲率半径。为了防止框架131的边缘部分受到由于和框架安装部101b的接触而造成的损坏,框架安装部101b的曲率半径可以大于或等于框架131的曲率半径。
可以在框架131和框架安装部101b之间设置接合层105,框架131借助于该接合层105固定在框架安装部101b上。接合层105可以是粘接剂(诸如光学透明粘接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或胶带。接合层105可以由预定的弹性树脂材料形成,从而吸收在框架131和框架安装部101b之间产生的影响。
另外,PCB 181可以设置在框架安装部101b的后表面上。PCB 181可以被构造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的控制器180(参见图1)的示例,并且各种类型的电子部件可以安装于PCB 181的至少一个表面。如所例示的,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可以安装于PCB181。PCB 181可以形成为弯曲形状,以对应于弯曲的框架131。
电池191还可以设置在框架安装部101b的后表面上。这里,框架安装部101b的后表面可以是平坦的或弯曲的,以对应于电池191的形状。PCB 181可以形成在除了电池191所处的位置之外的框架安装101b上。
图12是例示框架531与前壳体501之间的利用凸起533的耦接结构的截面图,其例示了本文所公开的移动终端5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所图12所例示的,框架531可以通过耦接结构机械地与前壳体501相耦接。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例示了凸起533从框架531的后表面突出以插入在框架安装部501b的通孔中,并且耦接构件534被插入到凸起533中以将框架531与前壳体501相耦接。耦接构件534可以是拧入凸起533中的螺丝。
凸起533还可以被插入到设置在框架安装部501b的后表面上的PCB 581的通孔中。这里,框架531、前壳体501和PCB 581可以通过凸起533和耦接构件534被机械地耦接在一起。
另外,当框架531由金属形成时,凸起533可以以焊接的方式与框架531相耦接。由于凸起533被插入到通孔中,框架531可以设置在框架安装部501b内部的合适位置处,并且限制其在横向方向上的移动。即,框架531的安装位置受到凸起533的限制。
图13是例示框架631与窗口651”之间的耦接结构的截面图,其例示了本文所公开的移动终端6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如图13中所例示的,框架631可以被构造成覆盖窗口651”的端部的后表面。具体地,框架631可以设置有容纳部631d和安装部631e,该631d受底面631a和侧壁631b的限制以限定用于在其中容纳显示器651’的空间,该安装部631e从侧壁631b延伸来在其上容纳窗口651”的后表面。
安装部631e可以具有弯曲形状。安装部631e可以具有对应于窗口151”的弯曲形状,该窗口151”被制作成弯曲形状或被后期处理成弯曲形状。或者,当窗口651”被制作成平板形状时,窗口651”由于当窗口651”与窗口安装部101a相耦接时施加的弯曲力(或弯曲力,即使窗口651”弯曲的力)可以变成对应于安装部631e的弯曲形状。因此,窗口651”以及显示器651’还可以通过与框架631相耦接变成弯曲形状,并且通过调整安装部631e的曲率,窗口651”可以容易地具有不同的曲率。
另外,窗口651”可以通过与显示器651’相耦接实现模块化。在窗口651”和显示器651’之间可以设置有接合层606,用于将它们彼此耦接。接合层606可以是粘接剂(诸如光学透明粘接剂(OCA)或光学透明树脂(OCR))或胶带。
这里,可以不在窗口651”和安装部631e之间设置单独的接合层606。即,当窗口651”与显示器651’相耦接时,窗口651”可以安装于安装部631e,然后借助于由于弯曲安装部631e施加的弯曲力变成弯曲形状以对应于安装部631e。当然,也可以在窗口651”和安装部631e之间设置单独的接合层。
与窗口651”和显示器651’相耦接的框架631安装在前壳体601上。如图13中所例示的,可以在安装部631e的后表面与窗口安装部601a之间设置接合层604,框架631通过该接合层604固定到前壳体601上。
图14是例示本文所公开的移动终端700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如图14中所例示的,前壳体701可以设置有被窗口安装部701a围绕的中空部701”。该中空部701”可以形成为对应于框架731,以在其中容纳框架731。
PCB 781可以与前壳体701相耦接,以覆盖容纳在中空部701”中的框架731的后表面。优选地,任何电子部件都可以不安装于PCB 781的面向框架731的一个表面。相反,电子部件安装与PCB 781的另一表面。
PCB 781与前壳体701相耦接,从而增强前壳体701的刚性,使得能够维持前壳体701使窗口751”弯曲的弯曲力。为了增强前壳体701的刚性,PCB 781可以与彼此面对的前壳体701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个端部相耦接。同样,PCB 781还可以设置成覆盖整个中空部701”。
PCB 781可以通过利用粘接剂、胶带、钩子、凸起等与前壳体701相耦接。可以在框架731和PCB 781之间设置防止框架731和PCB 781受到由于它们之间的直接接触而造成的损坏的弹性垫735。
图14示例性地例示了弹性垫735设置在框架731和PCB 781之间,以弹性支撑框架731的至少一部分。弹性垫735的挤压成度取决于框架731和PCB 781之间的间隙。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例示了框架731具有弯曲形状,PCB 781具有平坦形状。因此,由于框架731和PCB781之间的间隙从框架731的边缘部分向中心部分减小,因此弹性垫735可以向中心部分较多地挤压。
通过这种方式,弹性垫735可以弹性地填充框架731和PCB 781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框架731和PCB 781产生由于其之间的曲率的差造成的震动。
弹性垫735可以具有围绕框架731的中心区域的环形形状。然而,弹性垫735的形状不限于此。弹性垫735可以形成为对应于框架731的后表面的板状,或可以利用设置在多个点上(例如,沿着框架731的边缘部)的多个小的沉衬垫来实现。
另外,图14例示了PCB 781具有平坦形状。与此不同,PCB 781可以具有与弯曲的框架131相对应的弯曲形状。
除非另有逻辑矛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示的结构同样可以适用于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例如,与图13相关的实施方式例示了通过将显示器651’和窗口651”耦接起来而模块化的显示单元651的结构。这种模块化的显示单元651可以同样适用于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在不背离其特征的情况下可以被实现为多种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受前述说明的任何细节的影响,而应当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其范围之内广义地理解,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包含落入权利要求的边界或这种边界的等同物之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
Claims (14)
1.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器,该显示器被构造成输出视觉信息;
框架,该框架覆盖所述显示器的后表面;以及
耦接构件,该耦接构件位于所述显示器的所述后表面与所述框架之间,所述显示器经由该耦接构件与所述框架相耦接,
其中,所述框架具有生成使所述显示器弯曲的弯曲力的弯曲形状,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窗口,该窗口覆盖所述显示器的上表面以使得终端机身的一个表面被形成,所述窗口具有与弯曲的显示器相对应的弯曲形状;以及
壳体,该壳体被构造成容纳所述框架,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
与所述窗口耦接的窗口安装部;以及
中空部,该中空部被所述窗口安装部围绕,以形成容纳所述框架的空间,
其中,所述壳体与覆盖所述中空部并增强所述壳体的刚性的印刷电路板PCB相耦接,使得使所述窗口弯曲的弯曲力被维持,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位于所述框架和所述PCB之间的弹性垫,使得所述框架的至少一部分被弹性地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框架沿所述终端机身的特定方向弯曲,使得所述显示器具有沿该特定方向的弯曲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突出的凸肋,以增强所述框架的刚性,使得所生成的弯曲力被维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凸肋沿所述特定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耦接构件的与所述显示器的中心区域相对应的一部分受到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框架分开的方向上施加的力的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耦接构件包括粘接剂或胶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显示器包括:
显示板,图像被输出到该显示板;以及
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覆盖所述显示板的后表面并且被构造成朝向所述显示板发光,
其中,所述耦接构件位于所述背光单元和所述框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框架包括:
容纳部,该容纳部被构造成容纳所述背光单元,其中,所述容纳部具有弯曲形状以生成使所述背光单元弯曲的弯曲力;以及
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其中,所述显示板的第一端部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显示板的第二端部被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显示板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距离短,使得所述显示板弯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朝向所述容纳部倾斜,使得所述显示板朝向所述容纳部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窗口安装部的安装面具有弯曲形状,使得生成使所述窗口弯曲的弯曲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PCB具有与所述框架的弯曲形状相对应的弯曲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弹性垫围绕所述框架的中心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窗口与所述显示器相耦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位于所述窗口和所述显示器之间的空气间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461948265P | 2014-03-05 | 2014-03-05 | |
US61/948,265 | 2014-03-05 | ||
KR1020140050222A KR102187570B1 (ko) | 2014-03-05 | 2014-04-25 | 이동 단말기 |
KR10-2014-0050222 | 2014-04-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80535A CN104980535A (zh) | 2015-10-14 |
CN104980535B true CN104980535B (zh) | 2019-07-02 |
Family
ID=54244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9291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80535B (zh) | 2014-03-05 | 2015-03-02 | 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187570B1 (zh) |
CN (1) | CN1049805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04974B1 (ko) | 2017-09-12 | 2022-06-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7731102A (zh) | 2017-10-31 | 2018-02-23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及曲面显示屏 |
KR102578724B1 (ko) | 2017-11-06 | 2023-09-1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652550B1 (ko) * | 2019-02-13 | 2024-03-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곡면형 표시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94250B2 (ja) * | 2007-07-10 | 2012-12-12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 表示装置 |
US9866660B2 (en) * | 2011-03-21 | 2018-01-09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ncave displays |
WO2013118769A1 (ja) * | 2012-02-08 | 2013-08-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US9639148B2 (en) * | 2012-02-24 | 2017-05-02 | Sony Corporation |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
KR101319543B1 (ko) * | 2012-05-17 | 2013-10-2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곡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WO2013172538A1 (en) * | 2012-05-17 | 2013-11-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urved display apparatus |
-
2014
- 2014-04-25 KR KR1020140050222A patent/KR10218757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
- 2015-03-02 CN CN201510092910.1A patent/CN10498053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50104505A (ko) | 2015-09-15 |
KR102187570B1 (ko) | 2020-12-07 |
CN104980535A (zh) | 2015-10-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02035B (zh) | 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 | |
EP2916194B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04935686B (zh) | 移动终端 | |
CN204631406U (zh) | 移动终端 | |
CN109151100A (zh) | 电子设备 | |
CN106210183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7637058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EP3116202B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06662724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5450848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2412849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CN105786170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2242715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CN105718187A (zh) | 移动终端及控制移动终端的内容的方法 | |
CN107547699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6936953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4980535B (zh) | 移动终端 | |
CN106325731A (zh) |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614675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2388582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CN110226320A (zh) | 移动终端 | |
KR102201749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US10742785B2 (en) | Mobile terminal | |
KR101659030B1 (ko) | 와치 타입 단말기 및 이동 단말기 어셈블리 | |
CN107924284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