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62724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62724A
CN106662724A CN201580042634.6A CN201580042634A CN106662724A CN 106662724 A CN106662724 A CN 106662724A CN 201580042634 A CN201580042634 A CN 201580042634A CN 106662724 A CN106662724 A CN 106662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unit
unit
mobile
mobile terminal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26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宗必
金学海
李东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662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62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9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having zoom func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03B9/06Two or more co-operating pivoted blades, e.g. iris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Control of means for changing angle of the field of view, e.g. optical zoom objectives or electronic zoom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5Diaphrag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包括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包括:外壳,其被安装在终端主体中,使得外壳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并且基于参考平面而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透镜单元,其被设置在第一区域中并且具有多个透镜以调节来自对象的光的聚焦;第二透镜单元,其被设置在第二区域中并且被配置为根据到第一透镜单元的距离来放大或缩小由穿过第一透镜单元的光形成的图像;以及移动单元,其连接至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的侧面并且被配置为使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便调节第一透镜单元与第二透镜单元之间的距离。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终端通常可根据其移动性而被分成移动/便携式终端或固定终端。另外,移动终端可根据用户是否可直接携带终端而被分成手持终端或车载终端。
移动终端已变得越来越多功能。这些功能的示例包括数据和语音通信、经由相机拍摄图像和视频、记录音频、经由扬声器系统播放音乐文件以及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和视频。一些移动终端包括支持玩游戏的附加功能,而其它终端被配置成多媒体播放器。最近,移动终端已经被配置为接收允许观看诸如视频和电视节目的内容的广播和多媒体信号。
另外,利用移动终端拍摄图像已增加,因此,已进行对在具有紧凑结构的同时允许光学变焦功能的移动终端结构的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详细描述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配备有实现自动聚焦、光学变焦和光圈功能的紧凑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本文具体实现并且广义描述的,一种移动终端可包括:外壳,其被安装在终端主体中,使得外壳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并且基于参考平面被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透镜单元,其被设置在第一区域中并且具有多个透镜以调节来自对象的光的聚焦;第二透镜单元,其被设置在第二区域中并且被配置为根据到第一透镜单元的距离来放大或缩小由穿过第一透镜单元的光形成的图像;以及移动单元,其连接至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的侧面并且被配置为使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便调节第一透镜单元与第二透镜单元之间的距离。
根据与本公开有关的示例,所述移动单元可包括:双轴,其被形成为使得双轴的至少一部分是可移动的,并且在外壳内延伸地形成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移动元件,其厚度根据所施加的电压而变化,以使双轴的一部分移动;以及连接构件,其将双轴的可移动部分连接至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以便根据移动元件的致动来使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移动。
这里,所述双轴可包括:内轴部分,在其下面设置有移动元件,并且内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通过移动元件来上下移动;以及外轴部分,其被设置为环绕内轴部分并且在外壳内向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延伸。
这里,所述内轴部分可包括:移动构件,其被设置在移动元件上面并且根据移动元件的变化来上下移动;内部连接构件,其联接至移动构件并且根据移动构件的移动来一起移动;以及第一连接构件,其将内部连接构件连接至第一透镜单元或第二透镜单元,使得第一透镜单元或第二透镜单元根据移动元件的变化而移动。
所述外轴部分可包括:外周部分,其环绕内轴部分;开口,其形成在外周部分上,允许第一连接构件穿过,并且具有预定长度以使得第一连接构件能够在开口中移动;外部连接构件,其环绕外周部分的一部分并且联接至外周部分;以及第二连接构件,其将外部连接构件连接至第一透镜单元或第二透镜单元并且沿着外周部分移动,其中,当第一透镜单元或第二透镜单元移动时,外部连接构件引导镜筒不振动。
这里,所述双轴可作为第一轴和第二轴被设置在两个位置,并且第一轴和第二轴可基于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对称。
这里,第一透镜单元的一侧可连接至第一轴的内轴部分,第一透镜单元的另一侧可连接至第二轴的外轴部分,并且当第一轴的移动元件被驱动时,第一透镜单元可在预定范围内上下移动,第二透镜单元的一侧可连接至第二轴的内轴部分,第二透镜单元的另一侧可连接至第一轴的外轴部分,并且当第二轴的移动元件被驱动时,第二透镜单元可在预定范围内上下移动。
这里,所述外壳可联接至设置在终端内的印刷电路板(PCB),并且包括减振单元,该减振单元被设置在第二透镜单元和PCB之间并且被设置为当拍摄图像时使第二透镜单元振动以便根据终端的振动来补偿图像。
这里,所述减振单元可包括容纳第二透镜单元的框架以及在多个点将第二透镜单元和框架连接的支撑部分。
这里,框架和支撑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可由形状记忆合金(SMA)形成,其长度根据所施加的电流的强度而延伸和收缩。
这里,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设置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并且被配置为调节已穿过第一透镜单元的光的量或特性。
这里,所述控制单元可以是光圈(或光阑),光圈(或光阑)被配置为调节光的量并且调节已穿过第一透镜单元并且要入射到第二透镜单元的光的量。
这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可上下移动以便补偿已穿过光圈的光的量。
这里,所述控制单元可被配置为调节光的特性,可以是ND滤光器或偏振滤光器当中的任一个,或者可以是对已穿过第一透镜单元的光提供柔焦、交叉、彩虹和变迹当中的任一种效果的膜。
这里,所述外壳可具有多个平面,外壳的第一平面可对应于第一透镜单元并且包括形成为透明的透明区域以及环绕透明区域的不透明区域,后壳体可被安装以覆盖不透明区域并且具有与透明区域对应的孔。
这里,所述透明区域可相对于不透明区域具有台阶。
这里,外壳的第二平面可被设置为面向第一平面并且联接至终端内的PCB以被固定在终端内,用于感测已穿过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的光的传感器以及红外(IR)截止滤光器可被设置在外壳与PCB之间。
这里,所述外壳可包括主体框架和盖框架,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可被设置在主体框架内,并且盖框架可被安装在主体框架中以覆盖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
本申请的进一步的适用范围将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显而易见。然而,应该理解,仅示意性地在指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同时给出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因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过该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将变得显而易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可通过增大或减小相机模块的第一透镜单元与第二透镜单元之间的距离来提供光学变焦。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光学变焦功能的第二透镜单元以及设置在第一透镜单元和第二透镜单元之间的光圈作为一体提供,所以可更精确地拍摄图像。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使用基于压电驱动方案的移动元件,所以结构简单且重量轻,并且因此,相机模块的尺寸和厚度可减小。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由于可通过改变光圈的孔径来调节光量和景深,所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实现安装有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所述相机模块由于具有两个轴的移动单元而重量轻并且紧凑。
上面所述的本发明可被实现为记录有程序的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存储有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读取的数据的任何类型的记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例如硬盘驱动器(HDD)、固态盘(SSD)、硅磁盘驱动器(SDD)、ROM、RAM、CD-ROM、磁带、软盘、光学数据存储装置等。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载波形式的实现方式(例如,经由互联网的传输)。另外,计算机可包括终端的控制器180。因此,以上详细描述在每一个方面均不应限制性地解释,而是应该被认为是例示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该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的合理解释来确定,等同范围内的每一种修改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上述实施方式和优点仅是示例性的,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本公开。本教导可被容易地应用于其它类型的设备。本说明书旨在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许多替代、修改和变化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方法和其它特性可按照各种方式组合以获得附加和/或另选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2A和图2B是从不同方向看时移动终端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概念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概念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单元和透镜单元的正面概念图。
图6是具体地示出图5的区域“A”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透镜和减振单元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根据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给出描述。为了参照附图简要描述,可为相同或等同的组件提供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其描述将不再重复。通常,诸如“模块”和“单元”的后缀可用于指代元件或组件。本文使用这种后缀仅是为了方便说明书的描述,后缀本身并非旨在给予任何特殊含义或功能。在本公开中,为了简明起见,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内容已被省略。使用附图来帮助容易地理解各种技术特征,应该理解,本文呈现的实施方式不受附图的限制。因此,本公开应该被解释为扩展至附图中具体示出的更改形式、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以外的任何更改形式、等同形式和替代形式。
将理解,尽管本文中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相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将理解,当元件被称作“与”另一元件“连接”时,该元件可直接与该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称作“与”另一元件“直接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示。
还将理解,术语“包括”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指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增加。
本文呈现的移动终端可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来实现。这些终端的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用户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仪、便携式计算机(PC)、石板PC、平板PC、超级本、可穿戴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头戴式显示器(HMD))等。
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参照特定类型的移动终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然而,这些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终端,例如上述那些类型。另外,这些教导也可适用于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数字标牌等的固定终端。
现在参照图1A至图1C,其中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的框图,图1B和图1C是从不同方向看时移动终端的一个示例的概念图。
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诸如无线通信单元110、输入单元12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接口单元160、存储器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的组件。将理解,不要求实现所示的所有组件,可另选地实现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现在参照图1A,移动终端100被示出为具有利用多个通常实现的组件配置的无线通信单元110。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者移动终端所在的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的一个或更多个组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和位置信息模块115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输入单元120包括用于获得图像或视频的相机121、麦克风122(是用于输入音频信号的一种音频输入装置)以及用于使得用户能够输入信息的用户输入单元123(例如,触摸键、按键、机械键、软键等)。数据(例如,音频、视频、图像等)通过输入单元120来获得,并且可根据装置参数、用户命令及其组合来由控制器180分析和处理。
感测单元140通常利用被配置为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用户信息等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来实现。例如,在图1A中,感测单元140被示出为具有接近传感器141和照度传感器142。如果需要,感测单元140可另选地或另外地包括其它类型的传感器或装置,例如触摸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磁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运动传感器、RGB传感器、红外(IR)传感器、手指扫描传感器、超声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例如,相机121)、麦克风122、电池电量计、环境传感器(例如,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辐射检测传感器、热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等)和化学传感器(例如,电子鼻、保健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等。移动终端100可被配置为利用从感测单元140获得的信息,具体地讲,从感测单元140的一个或更多个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及其组合。
输出单元150通常被配置为输出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音频、视频、触觉输出等。输出单元150被示出为具有显示单元151、音频输出模块152、触觉模块153和光学输出模块154。显示单元151可具有与触摸传感器的中间层结构或集成结构,以便方便触摸屏。触摸屏可在移动终端100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出接口,并且用作在移动终端100与用户之间提供输入接口的用户输入单元123。
接口单元160用作与可连接到移动终端100的各种类型的外部装置的接口。例如,接口单元160可包括任何有线或无线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标识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在一些情况下,移动终端100可响应于外部装置连接到接口单元160而执行与连接的外部装置关联的各种控制功能。
存储器170通常被实现为存储用于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或特征的数据。例如,存储器170可被配置为存储在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应用程序、用于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数据或指令等。这些应用程序中的一些应用程序可经由无线通信从外部服务器下载。其它应用程序可在制造或出厂时安装在移动终端100内,针对移动终端100的基本功能(例如,接电话、打电话、接收消息、发送消息等),通常是这种情况。常见的是,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被安装在移动终端100中,并由控制器180执行以执行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功能)。
为了驱动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应用程序,控制器180可控制上面参照图1A描述的至少一些组件。另外,为了驱动应用程序,控制器180可将包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组件组合来进行操作。
电源单元190可被配置为接收外部电力或提供内部电力,以便供应对包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元件和组件进行操作所需的适当电力。电源单元190可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被配置为嵌入终端主体中,或者被配置为可从终端主体拆卸。
至少一些组件可按照协作方式操作,以实现根据以下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或控制方法。另外,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或控制方法可通过驱动存储在存储器170中的至少一个应用程序来在移动终端中实现。
仍参照图1A,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该图中所描绘的各种组件。
关于无线通信单元110,广播接收模块111通常被配置为经由广播频道从外部广播管理实体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频道可包括卫星频道、地面频道或这二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使用两个或更多个广播接收模块111以方便同时接收两个或更多个广播频道或者支持在广播频道之间切换。
移动通信模块112可向一个或更多个网络实体发送无线信号和/或从其接收无线信号。网络实体的典型示例包括基站、外部移动终端、服务器等。这些网络实体形成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根据移动通信的技术标准或通信方法(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CDMA2000(码分多址2000)、EV-DO(增强语音数据优化或仅增强语音数据)、宽带CDMA(WCDM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长期演进(LTE)、LTE-A(长期演进-高级)等)来构建。
经由移动通信模块112发送和/或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示例包括音频呼叫信号、视频(电话)呼叫信号或者支持文本和多媒体消息的通信的各种格式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被配置为方便无线互联网接入。此模块可从内部或外部连接到移动终端100。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根据无线互联网技术经由通信网络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
这种无线互联网接入的示例包括无线LAN(WLAN)、无线保真(Wi-Fi)、Wi-Fi直连、数字生活网络联盟(DLNA)、无线宽带(WiBro)、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SU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长期演进(LTE)、LTE-A(长期演进-高级)等。无线互联网模块113可根据这些无线互联网技术以及其它互联网技术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来发送/接收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根据(例如)WiBro、HSDPA、HSUPA、GSM、CDMA、WCDMA、LTE、LTE-A等实现无线互联网接入时,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一部分,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执行这种无线互联网接入。因此,互联网模块113可与移动通信模块112协作或用作移动通信模块112。
短距离通信模块114被配置为方便短距离通信。用于实现这些短距离通信的合适的技术包括BLUETOOTH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ZigBee、近场通信(NFC)、无线保真(Wi-Fi)、Wi-Fi直连、无线USB(无线通用串行总线)等。短距离通信模块114通常经由无线局域网支持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无线通信、移动终端100与另一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通信或者移动终端与另一移动终端100(或外部服务器)所在的网络之间的通信。无线局域网的一个示例是无线个域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另一移动终端(可类似于移动终端100来配置)可以是能够与移动终端100交换数据(或者与移动终端100协作)的可穿戴装置(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或头戴式显示器(HMD))。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可感测或识别可穿戴装置,并允许可穿戴装置与移动终端100之间的通信。另外,当所感测到的可穿戴装置是被验证为与移动终端100进行通信的装置时,例如,控制器180可经由短距离通信模块114将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数据发送给可穿戴装置。因此,可穿戴装置的用户可在可穿戴装置上使用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数据。例如,当在移动终端100中接到电话时,用户可利用可穿戴装置来回电话。另外,当在移动终端100中接收到消息时,用户可利用可穿戴装置来查看所接收到的消息。
位置信息模块115通常被配置为检测、计算、推导或者标识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示例,位置信息模块115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Wi-Fi模块或这二者。如果需要,位置信息模块115可另选地或另外地与无线通信单元110的任何其它模块一起工作,以获得与移动终端的位置有关的数据。作为一个示例,当移动终端使用GPS模块时,可利用从GPS卫星发送的信号来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作为另一示例,当移动终端使用Wi-Fi模块时,可基于与无线接入点(AP)有关的信息来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所述无线接入点(AP)向Wi-Fi模块发送无线信号或者从Wi-Fi模块接收无线信号。
输入单元120可被配置为允许对移动终端100的各种类型的输入。这些输入的示例包括音频、图像、视频、数据和用户输入。图像和视频输入常常利用一个或更多个相机121来获得。这些相机121可对在视频或图像拍摄模式下通过图像传感器获得的静止画面或视频的图像帧进行处理。经处理的图像帧可被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或存储在存储器170中。在一些情况下,相机121可按照矩阵配置布置,以使得具有各种角度或焦点的多个图像能够被输入至移动终端100。作为另一示例,相机121可按照立体布置方式来设置,以获取用于实现立体图像的左图像和右图像。
麦克风122通常被实现为允许对移动终端100的音频输入。音频输入可根据移动终端100中执行的功能来按照各种方式处理。如果需要,麦克风122可包括各种噪声去除算法以去除在接收外部音频的过程中生成的不期望的噪声。
用户输入单元123是允许用户输入的组件。这种用户输入可使得控制器180能够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23可包括机械输入元件(例如,位于移动终端100的正面和/或背面或侧面的键、按钮、薄膜开关、滚轮、触合式开关等)或者触敏输入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作为一个示例,触敏输入可以是通过软件处理显示在触摸屏上的虚拟键或软键、或者设置在移动终端上的触摸屏以外的位置处的触摸键。另一方面,虚拟键或视觉键可按照各种形状(例如,图形、文本、图标、视频或其组合)显示在触摸屏上。用户输入单元123可识别由感测单元140以及上述机械输入手段和触摸型输入手段感测的信息,作为从用户输入的信息。因此,控制器180可与所感测的信息对应地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
感测单元140通常被配置为感测移动终端的内部信息、移动终端的周围环境信息、用户信息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控制器180通常与感测单元140协作以基于由感测单元140提供的感测来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或者执行与安装在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关联的数据处理、功能或操作。可利用各种传感器中的任何传感器来实现感测单元140,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其中一些传感器。
接近传感器141可包括在没有机械接触的情况下,利用电磁场、红外线等来感测是否存在靠近表面的物体或者位于表面附近的物体的传感器。接近传感器141可布置在移动终端被触摸屏覆盖的内侧区域处或触摸屏附近。
例如,接近传感器141可包括透射型光电传感器、直接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反射镜反射型光电传感器、高频振荡接近传感器、电容型接近传感器、磁型接近传感器、红外线接近传感器等中的任何传感器。当触摸屏被实现为电容型时,接近传感器141可通过电磁场响应于导电物体的靠近而发生的变化来感测指点器相对于触摸屏的接近。在这种情况下,触摸屏(触摸传感器)也可被归类为接近传感器。
本文中常常将提及术语“接近触摸”以表示指点器被设置成在没有接触触摸屏的情况下接近触摸屏的情景。本文中常常将提及术语“接触触摸”以表示指点器与触摸屏进行物理接触的情景。对于与指点器相对于触摸屏的接近触摸对应的位置,这种位置将对应于指点器垂直于触摸屏的位置。接近传感器141可感测接近触摸以及接近触摸模式(例如,距离、方向、速度、时间、位置、移动状态等)。通常,控制器180对与接近传感器141所感测的接近触摸和接近触摸模式对应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在触摸屏上输出视觉信息。另外,控制器180可根据对触摸屏上的点的触摸是接近触摸还是接触触摸来控制移动终端100执行不同的操作或处理不同的数据。
触摸传感器可利用各种触摸方法中的任何触摸方法来感测施加到触摸屏(例如,显示单元151)的触摸。这些触摸方法的示例包括电阻型、电容型、红外型和磁场型等。
作为一个示例,触摸传感器可被配置为将施加到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的压力的变化或者在显示单元151的特定部分处发生的电容的变化转换为电输入信号。触摸传感器还可被配置为不仅感测触摸位置和触摸面积,而且感测触摸压力和/或触摸电容。通常使用触摸物体来对触摸传感器施加触摸输入。典型的触摸物体的示例包括手指、触摸笔、手写笔、指点器等。
当通过触摸传感器感测到触摸输入时,可将对应信号发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可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将对应数据发送给控制器180。因此,控制器180可感测显示单元151的哪一区域被触摸。这里,触摸控制器可以是独立于控制器180的组件、控制器180及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80可根据对触摸屏或者除触摸屏以外设置的触摸键进行触摸的触摸物体的类型来执行相同或不同的控制。例如,根据提供触摸输入的物体是执行相同的控制还是不同的控制可基于移动终端100的当前操作状态或者当前执行的应用程序来决定。
触摸传感器和接近传感器可单独实现或者组合实现,以感测各种类型的触摸。这些触摸包括短(或轻敲)触摸、长触摸、多触摸、拖曳触摸、轻拂触摸、缩小触摸、放大触摸、轻扫触摸、悬停触摸等。
如果需要,可实现超声传感器以利用超声波来识别与触摸物体有关的位置信息。例如,控制器180可基于由照度传感器和多个超声传感器感测的信息来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由于光远比超声波快,所以光到达光学传感器的时间远比超声波到达超声传感器的时间短。可利用这一事实来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例如,可基于光作为参考信号利用相对于超声波到达传感器的时间的时间差来计算波生成源的位置。
相机121通常包括至少一个相机传感器(CCD、CMOS等)、光电传感器(或图像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
利用激光传感器实现相机121可允许检测物理对象相对于3D立体图像的触摸。光电传感器可被层压在显示装置上或者与显示装置交叠。光电传感器可被配置为对接近触摸屏的物理对象的移动进行扫描。更详细地讲,光电传感器可包括成行和列的光电二极管和晶体管,以利用根据施加的光的量而变化的电信号来对光电传感器处接收的内容进行扫描。即,光电传感器可根据光的变化来计算物理对象的坐标,从而获得物理对象的位置信息。
显示单元151通常被配置为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单元151可显示在移动终端100处执行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画面信息或者响应于执行画面信息的用户界面(UI)和图形用户界面(GUI)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151可被实现为用于显示立体图像的立体显示单元。典型的立体显示单元可采用诸如立体方案(眼镜方案)、自动立体方案(无眼镜方案)、投影方案(全息方案)等的立体显示方案。
音频输出模块152通常被配置为输出音频数据。这些音频数据可从多种不同的源中的任何源获得,使得所述音频数据可从无线通信单元110接收或者可存储在存储器170中。所述音频数据可在诸如信号接收模式、呼叫模式、录制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的模式下输出。音频输出模块152可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所执行的特定功能有关的可听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音、消息接收音等)。音频输出模块152还可被实现为受话器、扬声器、蜂鸣器等。
触觉模块153可被配置为产生用户感觉、感知或者体验的各种触觉效果。由触觉模块153产生的触觉效果的典型示例是振动。由触觉模块153产生的振动的强度、模式等可通过用户选择或控制器的设定来控制。例如,触觉模块153可按照组合方式或顺序方式输出不同的振动。
除了振动以外,触觉模块153可产生各种其它触觉效果,包括诸如插针排列向接触皮肤垂直移动、通过喷射孔或抽吸开口的空气的喷射力或抽吸力、对皮肤的触摸、电极的接触、静电力等的刺激效果、利用能够吸热或发热的元件再现冷和热的感觉的效果等。
除了通过直接接触传递触觉效果以外,触觉模块153还可被实现为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诸如用户的手指或手臂的肌肉觉来感觉到触觉效果。可根据移动终端100的特定配置设置两个或更多个触觉模块153。
光学输出模块154可输出用于利用光源的光指示事件的发生的信号。移动终端100中发生的事件的示例可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呼叫、闹钟、日程通知、电子邮件接收、通过应用的信息接收等。
由光学输出模块154输出的信号可被实现为使得移动终端发射单色光或多种颜色的光。例如,随着移动终端感测到用户已查看所发生的事件,信号输出可被终止。
接口单元160用作要与移动终端100连接的外部装置的接口。例如,接口单元160可接收从外部装置发送来的数据,接收电力以输送给移动终端100内的元件和组件,或者将移动终端100的内部数据发送给这种外部装置。接口单元160可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标识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
所述标识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移动终端100的使用权限的各种信息的芯片,并且可包括用户标识模块(UIM)、订户标识模块(SIM)、全球订户标识模块(USIM)等。另外,具有标识模块的装置(本文中也称作“标识装置”)可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标识装置可经由接口单元160与终端100连接。
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托架连接时,接口单元160可用作使得能够将来自托架的电力供应给移动终端100的通道,或者可用作使得能够用来将由用户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输送给移动终端的通道。从托架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用作用于识别出移动终端被正确安装在托架上的信号。
存储器170可存储用于支持控制器180的操作的程序,并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止图像、视频等)。存储器170可存储与响应于触摸屏上的触摸输入而输出的各种模式的振动和音频有关的数据。
存储器170可包括一种或更多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固态盘、硅磁盘、微型多媒体卡型、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移动终端100还可与在诸如互联网的网络上执行存储器17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有关地操作。
控制器180通常可控制移动终端100的一般操作。例如,当移动终端的状态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器180可设定或解除用于限制用户相对于应用输入控制命令的锁定状态。
控制器180还可执行与语音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关联的控制和处理,或者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将触摸屏上进行的手写输入或绘画输入分别识别为字符或图像。另外,控制器180可控制那些组件中的一个或其组合,以便实现本文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电源单元190接收外部电力或提供内部电力,并且供应对包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各个元件和组件进行操作所需的适当电力。电源单元190可包括电池,该电池通常是可再充电的或者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终端主体以便于充电。
电源单元190可包括连接端口。该连接端口可被配置为接口单元160的一个示例,用于供应电力以对电池进行再充电的外部充电器可电连接到该连接端口。
作为另一示例,电源单元190可被配置为以无线方式对电池进行再充电,而不使用连接端口。在此示例中,电源单元190可利用基于磁感应的电感耦合方法或基于电磁共振的磁共振耦合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来接收从外部无线电力发射器输送的电力。
本文所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利用(例如)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在计算机可读介质、机器可读介质或类似介质中实现。
现在参照图1B和图1C,参照直板型终端主体描述移动终端100。然而,另选地,移动终端100可按照各种不同配置中的任何配置来实现。这些配置的示例包括手表型、夹子型、眼镜型或者折叠型、翻盖型、滑盖型、旋转型和摆动型(其中两个和更多个主体按照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彼此组合)或其组合。本文中的讨论将常常涉及特定类型的移动终端。
这里,终端主体可被理解为具有将移动终端100指定为至少一个聚合的概念。
移动终端100将通常包括形成终端的外观的壳体(例如,框架、外壳、盖等)。在此实施方式中,壳体利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形成。各种电子组件被包含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另外,可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中间壳体。
显示单元151被示出为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前侧以输出信息。如图所示,显示单元151的窗口151a可被安装到前壳体101以与前壳体101一起形成终端主体的前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组件也可被安装到后壳体102。这些电子组件的示例包括可拆卸电池191、标识模块、存储卡等。后盖103被示出为盖住电子组件,该盖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后壳体102。因此,当将后盖103从后壳体102拆卸时,安装到后壳体102的电子组件暴露于外。
如图所示,当后盖103连接到后壳体102时,后壳体102的侧表面部分地暴露。在一些情况下,在连接时,后壳体102也可被后盖103完全遮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后盖103可包括开口以用于将相机121b或音频输出模块152b暴露于外。
壳体101、102、103可通过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来形成,或者可由例如不锈钢(STS)、铝(Al)、钛(Ti)等的金属形成。
作为多个壳体形成用于容纳组件的内部空间的示例的另选方式,移动终端100可被配置为使得一个壳体形成该内部空间。在此示例中,具有单一体的移动终端100被形成为使得合成树脂或金属从侧表面延伸至后表面。
如果需要,移动终端100可包括用于防止水进入终端主体中的防水单元(未示出)。例如,防水单元可包括位于窗口151a与前壳体101之间、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或者后壳体102与后盖103之间的防水构件,以在那些壳体连接时将内部空间密封。
移动终端100可包括显示单元151、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52a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52b、接近传感器141、照度传感器142、光输出单元154、第一相机121a和第二相机121b、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麦克风122、接口单元160等。
以下,如图1B和图1C所示,将作为示例描述移动终端100,其中显示单元151、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52a、接近传感器141、照度传感器142、光输出单元154、第一相机121a和第一操纵单元123a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前表面上,第二操纵单元123b、麦克风122和接口单元160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侧面上,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52b和第二相机121b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表面上。
然而,组件不限于所述配置。如果需要,组件可被排除、替换或者设置在其它表面上。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23a可不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前表面上,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52b可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侧面上,而不是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表面上。
显示单元151可显示(或输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显示单元151可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驱动的应用程序的执行画面信息、或者根据执行画面信息的用户界面(UI)信息或图形用户界面(GUI)信息。
显示单元151可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显示器、3维(3D)显示器和电子墨水显示器。
可利用两个显示装置(可实现相同或不同的显示技术)来实现显示单元151。例如,多个显示单元151可被布置在一侧,彼此间隔开或者这些装置可被集成,或者这些装置可被布置在不同的表面上。
显示单元151还可包括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感测在显示单元处接收的触摸输入。当触摸被输入到显示单元151时,触摸传感器可被配置为感测该触摸,并且控制器180(例如)可生成与该触摸对应的控制命令或其它信号。以触摸方式输入的内容可以是文本或数值或者是可按照各种模式指示或指定的菜单项。
触摸传感器可按照设置在窗口151a与窗口151a的后表面上的显示器之间的具有触摸图案的膜或者直接图案化在窗口151a的后表面上的金属丝的形式来配置。另选地,触摸传感器可与显示器一体地形成。例如,触摸传感器可设置在显示器的基板上或者显示器内。
显示单元151还可与触摸传感器一起形成触摸屏。这里,触摸屏可用作用户输入单元123(参见图1A)。因此,触摸屏可代替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至少一些功能。
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可按照受话器的形式实现,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按照扬声器的形式来实现以输出语音音频、报警音、多媒体音频再现等。
显示单元151的窗口151a通常将包括孔径以允许由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生成的音频通过。一个另选方式是允许音频沿着结构体之间的装配间隙(例如,窗口151a与前壳体101之间的间隙)来释放。在这种情况下,从外观上看,独立地形成以输出音频音的孔不可见或者被隐藏,从而进一步简化移动终端100的外观和制造。
光学输出模块154可被配置为输出用于指示事件发生的光。这些事件的示例包括消息接收、呼叫信号接收、未接呼叫、闹钟、日程提醒、电子邮件接收、通过应用的信息接收等。当用户已查看发生的事件时,控制器可控制光学输出单元154停止光输出。
第一相机121a可处理由图像传感器在拍摄模式或视频呼叫模式下获得的图像帧(例如,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然后,经处理的图像帧可被显示在显示单元151上或者被存储在存储器170中。
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是用户输入单元123的示例,其可由用户操纵以提供对移动终端100的输入。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还可被共同称作操纵部分,并且可采用允许用户执行诸如触摸、推按、滚动等的操纵的任何触觉方法。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还可采用允许用户执行诸如接近触摸、悬停等的操纵的任何非触觉方法。
图1B将第一操纵单元123a示出为触摸键,但可能的另选方式包括机械键、按键、触摸键及其组合。
在第一操纵单元123a和第二操纵单元123b处接收的输入可按照各种方式来使用。例如,用户可使用第一操纵单元123a来提供对菜单、主屏键、取消、搜索等的输入,用户可使用第二操纵单元123b来提供输入以控制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或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输出的音量、切换为显示单元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
作为用户输入单元123的另一示例,后输入单元(未示出)可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表面上。用户可操纵后输入单元以提供对移动终端100的输入。所述输入可按照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使用。例如,用户可使用后输入单元来提供输入以进行电源开/关、开始、结束、滚动、控制从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或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输出的音量、切换为显示单元151的触摸识别模式等。后输入单元可被配置为允许触摸输入、推按输入或其组合。
后输入单元可被设置为在终端主体的厚度方向上与前侧的显示单元151交叠。作为一个示例,后输入单元可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侧的上端部,使得当用户用一只手抓握终端主体时用户可利用食指容易地操纵后输入单元。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后输入单元的位置可被修改。
当后输入单元被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表面上时,可实现新的用户接口。另外,当如上所述的触摸屏或后输入单元取代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前表面上的第一操纵单元123a的至少一些功能,因此从终端主体的前表面省略第一操纵单元123a时,显示单元151可具有更大的屏幕。
作为另一另选方式,移动终端100可包括扫描用户的指纹的手指扫描传感器。然后控制器180可使用由手指扫描传感器感测到的指纹信息作为验证程序的一部分。手指扫描传感器也可被安装在显示单元151中或实现在用户输入单元123中。
麦克风122被示出为位于移动终端100的端部,但是其它位置也是可以的。如果需要,可实现多个麦克风,这种布置方式允许接收立体声。
接口单元160可用作允许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装置进行接口的路径。例如,接口单元160可包括用于连接到另一装置(例如,耳机、外部扬声器等)的连接端子、用于近场通信的端口(例如,红外数据协会(IrDA)端口、蓝牙端口、无线LAN端口等)、或者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应电力的电源端子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接口单元160可按照用于容纳外部卡(例如,订户标识模块(SIM)、用户标识模块(UIM)、或者用于信息存储的存储卡)的插槽的形式来实现。
第二相机121b被示出为设置在终端主体的后侧,并且其图像拍摄方向基本上与第一相机单元121a的图像拍摄方向相反。
第二相机121b可包括沿着至少一条线布置的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还可按照矩阵配置来布置。这些相机可被称作“阵列相机”。当第二相机121b被实现为阵列相机时,可利用多个透镜以各种方式拍摄图像,并且图像具有更好的质量。
如图1C所示,闪光灯124被示出为与第二相机121b相邻。当利用相机121b拍摄目标的图像时,闪光灯124可对目标进行照明。
如图1B所示,可在终端主体上设置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第二音频输出模块152b可结合第一音频输出模块152a实现立体声功能,并且还可用于实现呼叫通信的免提模式。
用于无线通信的至少一个天线可设置在终端主体上。所述天线可安装在终端主体中或者可由壳体形成。例如,构成广播接收模块111的一部分的天线可收缩到终端主体中。另选地,天线可利用附着到后盖103的内表面的膜或者包含导电材料的壳体来形成。
用于向移动终端100供应电力的电源单元190可包括电池191,该电池191被安装在终端主体中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到终端主体的外部。
电池191可经由连接到接口单元160的电源线来接收电力。另外,电池191可利用无线充电器以无线方式再充电。无线充电可通过磁感应或电磁共振来实现。
后盖103被示出为连接到后壳体102以用于遮蔽电池191,以防止电池191分离并保护电池191免受外部冲击或异物的影响。当电池191能够从终端主体拆卸时,后盖103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后壳体102。
在移动终端100上可另外设置用于保护外观或者辅助或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的附件。作为附件的一个示例,可设置用于覆盖或容纳移动终端100的至少一个表面的盖或袋。所述盖或袋可与显示单元151协作以扩展移动终端100的功能。附件的另一示例是用于辅助或扩展对触摸屏的触摸输入的触摸笔。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可实现于如上所述配置的移动终端中的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性的范围内,本公开可被具体实现为任何其它特定形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移动终端中的基于双镜筒结构的移动相机模块结构,其包括光学变焦(两个透镜组)以及夹在两个透镜组之间的控制单元(包括光圈)。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相机模块的设备,其能够利用两组透镜单元来执行变焦或聚焦,足够紧凑以被安装在移动终端中,并且具有增强的组装特性。
透镜驱动器在生成驱动力方面使用语音呼叫电机(VCM)方案、PZT方案和旋转电机方案,并且在本公开中,将描述使用PZT方案的透镜驱动器。
在以下描述中,相机模块可以是第一相机121a和第二相机121b中的任一个。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200的概念立体图。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200包括外壳210、第一透镜单元220、第二透镜单元230和移动单元240。
外壳210被安装在终端主体的内部,使得其至少一部分被暴露。外壳210基于外壳210内的参考平面被分成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区域211表示基于附图的上部,区域212表示基于附图的下部。
第一透镜单元220被设置在第一区域211中。第一透镜单元220包括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可被形成为调节来自对象的光的聚焦。
第二透镜单元230被设置在第二区域212中并且被配置为根据到第一透镜单元220的距离来放大或缩小由穿过第一透镜单元220的光形成的图像(拉近或拉远)。
移动单元240连接至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的侧面,并且被配置为使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便调节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之间的距离。
基于参考平面,第一透镜单元220移动的区域可被确定在第一区域211中,第二透镜单元230移动的区域可被确定在第二区域212中。
移动单元240包括双轴250、移动元件241和连接构件242。
双轴250可被形成为使得其至少一部分是可移动的,并且可在外壳210内延伸地形成在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中。
移动元件241具有根据所施加的电压而改变的厚度,以使双轴250的一部分移动。双轴250的移动部分是内轴部分251的移动构件252。这将随后详细描述。
连接构件242可将双轴250的可移动部分连接至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以便根据移动元件241的致动引导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的移动。
第一透镜单元220可具有自动聚焦功能并且可被设置为首先接收来自对象的光,以用作用于调节入射图像的聚焦的装置。
第二透镜单元230可具有通过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来改变图像的放大率的变焦透镜系统结构。第二透镜单元230可通过经由移动调节穿过第一透镜单元220的光的量来执行透镜补偿功能。
另外,为了调节景深和光量,用于相机的光圈装置可被设置在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之间。这将在下文中参照图4来描述。
随着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第二透镜单元230的焦距变化,并且因此,可实现具有约三倍或五倍的放大率的光学变焦功能。
另外,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可被设置在称为镜筒的壳体中。即,第一透镜单元220可被设置在第一镜筒220a中,第二透镜单元230可被设置在第二镜筒220b中。第一镜筒220a和第二镜筒220b可通过连接构件242连接至双轴250的部分。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概念立体图。
参照图4,外壳210可具有多个表面。具体地讲,外壳210可具有基本上六面体形状。
其中,第一平面213是面向移动终端的外侧的表面。第一平面213可包括透明区域213a和不透明区域213b。
透明区域213a被形成为与第一透镜单元220可接收光的区域对应。透明区域213a可被形成为与多个透镜当中最靠近第一平面213的透镜的直径相等或比之略大。光需要透射穿过透明区域213a,因此,透明区域213a优选被形成为透明的。
不透明区域213b可环绕透明区域213a并且占据第一平面213的其它区域。不透明区域213b可被形成为不透明的,以防止光透射穿过。这是因为,如果光透射穿过不透明区域213b,则它可能干扰进入第一透镜单元220的光。
另外,可安装后壳体103以覆盖不透明区域213b。可在后壳体103中设置孔以与透明区域213a对应。另外,透明区域213a可从不透明区域213b突出以相对于不透明区域213b形成台阶。这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第二平面214被设置为与第一平面213相对。即,第二平面214面向终端的内部,而非面向终端的外部。第二平面214可联接至设置在终端的内部并且被固定在终端内的PCB260。
感测已穿过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的光的检测传感器291以及红外(IR)截止滤光器292可被设置在外壳210与印刷电路板(PCB)260之间。
另外,相机模块200可包括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280是设置在第一区域211与第二区域212之间的单元。控制单元280可调节已穿过第一透镜单元220的光的量或者调节光的特性。
将描述控制单元280被配置为调节光的量的情况。控制单元280可以是光圈,其直径被控制以调节已穿过第一透镜单元220并且要入射到第二透镜单元230的光的量。光圈可通过识别环境光的传感器(未示出)来测量光的量,因此,可调节光圈的孔径以调节穿过第一透镜单元220的光的量。
另外,第二透镜单元230可被设置为上下移动以便补偿已穿过光圈的光的量。即,随着第二透镜单元230上下移动,可调节已穿过光圈的图像的景深或者可调节亮度。在光圈被设置在相机模块的透镜单元的最外角的现有技术中,难以根据透镜单元的移动补偿光。相比之下,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于光圈被设置在第一透镜单元220与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二透镜单元230之间,所以可补偿根据透镜单元的移动已穿过光圈的光。
另外,将描述控制单元280调节光的特性的情况。光被允许穿过诸如中性密度(ND)滤光器或偏振滤光器的特定滤光器,以减小光的量从而获得适当曝光或者光被偏振。
另选地,控制单元280可以是能够对已穿过第一透镜单元220的光提供柔焦、交叉、彩虹或变迹当中的任一种效果的膜当中的任一种。
另外,控制单元280可包括光圈和膜。另外,可设置多个膜。膜可被设置在与相机模块200相邻的空间中,并且可根据用户选择而被插入设置有控制单元280的相机模块200中或者从其抽出。
当以这样的方式增加光圈时,发生在特定情况下接收到过量的光以使颜色失真或者使得图像扩散从而变白的现象。
对于图像扩散的现象(例如,当在白天在没有光圈的情况下拍摄图像时聚焦区域具有黄颜色时),绿颜色可能失真为蓝颜色。另外,当在户外图像拍摄时对暗部分聚焦时,曝光过度增加从而使得图像全部扩散为白色。当对黑颜色的暗物体聚焦时,曝光过度增加从而使得亮颜色的物体的颜色扩散为白色。在这种情况下,当光圈被设置在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之间时,光扩散或者颜色失真的现象可减小。
另外,当光圈被设置在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之间时,自由度可增加。在相机中,F值是通过将透镜的焦距除以有效孔径而获得的值(换言之,F=透镜的焦距/有效孔径)。F值也可被称为F数。这里,有效孔径表示允许光入射的透镜的直径,当有效孔径相同时,F值随着焦距增大而减小。相反,在焦距相同的情况下,F值随着有效孔径增大而减小。随着F值减小,图像变得更亮。
当光入射到第二透镜单元230时,光圈可调节其直径。在获得F值的等式中,当透镜的有效孔径和F值固定时,焦距变化。因此,可从相同的对象获得具有不同焦距的图形。
另外,外壳210可包括安装板205和安装构件206,通过其来将外壳210安装在设置在移动终端内的PCB 260上。
安装板205可具有板形状,其面积大于外壳210的一个表面。外壳210联接至安装板205。安装构件206可以是钉子、螺钉等,其将安装板联接至PCB 260。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单元240和透镜单元的正面概念图。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移动单元240可包括双轴250、移动元件241和连接构件。双轴250可包括内轴部分251和外轴部分255。
内轴部分251可包括移动构件、中空部分和内部连接构件253。
中空部分是在外轴部分255的中心部分中的空的部分,其具有圆形形式。中空部分可通过开口257与外轴部分255连通。移动构件252可被设置在中空部分内,并且移动构件252的一个端部可与移动元件241接触。
移动构件252具有杆形状,并且被设置在中空部分内。移动构件252的一个端部与移动元件241接触,并且当电流被施加到移动元件241时,移动元件241的尺寸改变,移动构件252在中空部分内上下移动。
内部连接构件253覆盖移动构件252并且联接至移动构件252。因此,当移动构件252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内部连接构件253能够一起上下移动。内部连接构件253覆盖移动构件252并且用于填充移动构件252与中空部分之间的空间。即,内部连接构件253可内部与移动构件252接触,外部与中空部分接触,使得移动构件252在通过移动元件241上下移动时不会水平地摇晃。另外,内部连接构件253可由当移动构件252上下移动时能够减小与中空部分的摩擦接触的材料形成。
第一连接构件254被形成为将内部连接构件253连接至第一透镜单元220或第二透镜单元230。即,第一连接构件254将移动构件252和第一透镜单元220或第二透镜单元230连接,使得第一透镜单元220或第二透镜单元230根据移动元件241的变化而上下移动。第一连接构件254被形成为穿透开口257。因此,开口257可被形成为与移动构件252的移动距离一样宽,或者被形成为比移动构件252的移动距离更宽。
外轴部分255可被形成为环绕内轴部分251,并且可被形成为延伸到第一区域211和第二区域212。另外,外轴部分255可包括外周部分256、开口257、外部连接构件258和第二连接构件259。
外周部分256可环绕内轴部分251。外周部分256可具有预定厚度的圆柱形形状。
如上所述,可在外周部分256中形成开口257,使得其中空部分与外部连通。第一连接构件254穿过开口257。另外,由于第一连接构件254根据移动元件241的尺寸的变化而上下移动,所以开口257具有预定长度。
外部连接构件258是环绕外周部分256的一部分的构件。外部连接构件258可被形成为在外部连接构件258环绕外周部分256的状态下能够上下移动。这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第二连接构件259将第一透镜单元220或第二透镜单元230连接至外部连接构件258。
以下,将描述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30的驱动。
移动单元240的双轴250包括第一轴250a和第二轴250b。第一轴250a和第二轴250b可被设置为基于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面向彼此。即,第一轴250a和第二轴250b可被设置为基于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对称。
关于第一透镜单元220,第一透镜单元220的一侧连接至第一轴250a的第一连接构件254。第一轴250a的第一连接构件254是将第一透镜单元220与环绕第一轴250a的移动构件252的内部连接构件253连接的构件。内部连接构件253环绕移动构件252,当移动构件252上下移动时,内部连接构件253与移动构件252一起上下移动。
因此,当电流被施加到设置在第一轴250a的内轴部分251下面的移动元件241时,第一轴250a的移动构件252上下移动并且移动构件252的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构件254被传递给第一透镜单元220。
另外,第一透镜单元220的另一侧连接至第二轴250b的第二连接构件259。第二轴250b的第二连接构件259连接至环绕第二轴250b的外周部分256并且被设置为能够沿着外周部分256上下移动的外部连接构件258。
因此,当第一轴250a的移动元件241变化时,第一轴250a的移动构件252上下移动,第一轴250a的内部连接构件253根据移动构件252的移动在相同方向上移动,并且内部连接构件253的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构件254被传递给第一透镜单元220。当第一透镜单元220根据第一连接构件254的移动而移动时,第二轴250b的外部连接构件258沿着第二轴250b的外周部分256上下移动并且防止第一透镜单元220在移动过程中摇晃。这里,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可形成在镜筒内,并且第一连接构件254和第二连接构件259可在引导镜筒的同时移动,使得镜筒不会摇晃。
如上所述的相同机制也可被应用于第二透镜单元230,这里,第二透镜单元230通过第一连接构件254连接至第二轴250b的内部连接构件253并且第二透镜单元230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构件259连接至第一轴250a的外部连接构件258。
关于外壳210的第一平面213,第一透镜单元220被设置为与第一平面213相邻,并且第二透镜单元230被设置在第一透镜单元220下面。因此,第一轴250a的开口257形成在上侧,以便覆盖外壳210内设置在上侧的第一透镜单元220。
另外,双轴(即,第一轴250a和第二轴250b)可分别包括形成为能够在外轴部分255内移动的内轴部分251。外轴部分255和内轴部分251可同轴。
图6是具体地示出图5的区域“A”的立体图。
参照图6,示出了形成有外周部分256的外轴部分255,在外周部分256的一部分中形成有开口257。中空部分形成在开口257内。移动构件252被设置在中空部分中并且根据移动元件241的移动而上下移动(请参照图5)。设置环绕移动构件252并且上下移动的内部连接构件253以填充中空部分的侧壁之间的空间。第一连接构件254被形成为将内部连接构件253连接至第一透镜单元220或第二透镜单元230。
开口257的长度可等于移动构件252通过移动元件241移动的距离或者比之更长。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第二透镜230和减振单元270的概念图。
参照图3和图4,外壳210可联接至设置在终端内的PCB 260。减振单元270可被设置在第二透镜单元230与PCB 260之间。
当用户利用持握在他或她的手中的移动终端来拍摄图像时,移动终端可能振动或者可能摇晃。这里,可设置减振单元270以使第二透镜单元230振动,使得可根据终端的振动来补偿图像。这里,第二透镜单元230可在与移动终端振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振动。
减振单元270包括框架271和支撑部分272。
框架271被设置为容纳第二透镜单元230。框架271可具有四边形形状。支撑部分272可被设置为在多个点中将第二透镜单元230和框架271连接。如所示,支撑部分272可在四个点中将框架271和第二透镜单元230连接。
如图中所示,减振单元270在X轴和/或Y轴上使第二透镜单元230振动。即,减振单元270通过2轴振动来使第二透镜单元230振动。
框架271和支撑部分272中的至少一个可由形状记忆合金(SMA)形成,其长度根据施加于框架271和/或支撑部分272的电流的强度而伸展和收缩。因此,通过设置在移动终端内以感测移动终端的振动的传感器(未示出)来感测移动终端的振动,并且在从该传感器接收到信息时,电流被施加到减振单元270的框架271和/或支撑部分272,从而使第二透镜单元230振动以补偿移动终端的振动。
减振单元270是用于校正当用户拍摄对象的图像时由于用户的手抖而导致的图像的振动的组件。另外,减振单元270可基于使用SMA的光学图像稳定(OIS)方案。第二透镜单元230可联接至SMA致动器驱动系统并且在与光被引入的方向垂直的两个轴上振动。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200的概念图。
外壳210可包括主体框架210a和盖框架210b。
主体框架210a可具有一侧开放的六面体形状。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200可被设置在主体框架210a内。
盖框架210b可被设置为覆盖主体框架210a的开放侧。即,在盖框架210b覆盖主体框架210a的情况下,盖框架210b可被安装在主体框架中以覆盖第一透镜单元220和第二透镜单元230。
盖框架210b可包括透明区域213a和不透明区域213b。
透明区域213a可以是与第一透镜单元220对应的区域,并且可以是从对象引入光的区域。不透明区域213b可以是环绕透明区域213a的区域。
盖框架210b可朝着移动终端的外部设置,并且透明区域213a可相对于不透明区域213b向外突出。
通过透明区域213a和不透明区域213b形成的台阶可与后壳体103的厚度相似,使得当后壳体103覆盖不透明区域213b时,后壳体103的外表面和透明区域213a的外表面共面。
由于本发明的特征可在不脱离其特性的情况下按照多种形式具体实现,所以还应该理解,除非另外指明,否则上述实施方式不受以上描述的任何细节的限制,而是应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范围内广义地理解,因此,落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或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旨在被所附权利要求书涵盖。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被应用于具有相机模块的移动终端。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
相机模块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壳体中的开口而暴露;
第一透镜单元,该第一透镜单元被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具有被配置为对通过所述外壳的暴露部分接收的光聚焦的多个透镜;
第二透镜单元,该第二透镜单元被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且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透镜单元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之间的距离来对穿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光所形成的图像进行放大;以及
移动单元,该移动单元连接至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并且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便调节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之间的所述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单元包括:
轴;
移动元件,该移动元件与所述轴连通,该移动元件被配置为根据施加到该移动元件的电压的量来使所述轴在所述外壳内伸出和缩回;以及
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将所述轴连接至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中的一个以便在所述轴伸出或缩回时调节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之间的所述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单元还包括:
第二轴;
第二移动元件,该第二移动元件与所述第二轴连通,该第二移动元件被配置为根据施加到该第二移动元件的电压的量来使所述第二轴在所述外壳内伸出和缩回;以及
第二连接构件,该第二连接构件将所述第二轴连接至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中的另一个以便在所述第二轴伸出或缩回时调节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之间的所述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是双轴,并且其中,各个双轴包括:
外轴部分;以及
内轴部分,该内轴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外轴部分内并且与对应的移动元件连通,其中,所述内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根据施加到对应的移动元件的电压来在所述外轴部分内伸出或缩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轴的所述内轴部分和所述第二轴的所述内轴部分各自包括:
移动构件,该移动构件与对应的移动元件连通,其中,所述移动构件根据施加到对应的移动元件的电压的量来伸出或缩回;
内部连接构件,该内部连接构件联接至所述移动构件并且与所述移动构件一起移动;以及
第一透镜单元连接构件,该第一透镜单元连接构件将所述内部连接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中的一个,使得当所述第一轴的所述移动构件伸出或缩回时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移动,当所述第二轴的所述移动构件伸出或缩回时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轴的所述外轴部分和所述第二轴的所述外轴部分各自包括:
外周部分;
穿过所述外周部分形成的开口,其中,对应的第一透镜单元连接构件穿过所述开口以将对应的内部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中的一个连接,并且其中,当对应的移动构件伸出或缩回时,对应的第一透镜单元连接构件在所述开口内移动;
外部连接构件,该外部连接构件环绕所述外周部分的一部分并且联接至所述外周部分;以及
第二透镜单元连接构件,该第二透镜单元连接构件将所述外部连接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中的另一个,其中,所述外部连接构件沿着所述外周部分移动并且在移动时引导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中的另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在所述外壳内相对于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对称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轴的所述第一透镜单元连接构件在第一侧连接至所述第一透镜单元,所述第二轴的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连接构件在第二侧连接至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轴的所述第一透镜单元连接构件在所述第二侧连接至所述第二透镜单元,所述第一轴的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连接构件在所述第一侧连接至所述第二透镜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印刷电路板PCB,该PCB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以及
减振单元,该减振单元被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与所述PCB之间,所述减振单元被配置为当拍摄图像时使所述第二透镜单元振动以便通过补偿所述移动终端的振动来使所述图像稳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减振单元包括:
框架,该框架被配置为容纳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以及
多个支撑部分,所述多个支撑部分将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连接至所述框架上的对应的多个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框架和所述支撑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是由根据施加于其的电流的量而延伸和收缩的形状记忆合金SMA形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单元与所述第二透镜单元之间,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调节穿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是被配置为调节穿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光的量的光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单元使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移动以便补偿穿过所述光圈的光的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是中性密度ND滤光器、偏振滤光器或者对穿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的光提供柔焦效果、交叉效果、彩虹效果和变迹中的任一个的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多个表面,所述多个表面包括透明表面以及环绕所述透明表面的不透明表面,其中,所述外壳的暴露部分至少部分地包括所述透明表面,并且其中,所述壳体覆盖所述不透明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透明表面穿过所述壳体中的所述开口相对于所述不透明表面突出。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多个表面还包括与所述透明表面和不透明表面相对并且联接至PCB的后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还包括:
传感器,该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穿过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的光;以及
红外IR截止滤光器,其中,所述传感器和所述IR截止滤光器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后表面与所述PCB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主体框架和盖框架,其中,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被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内,其中,所述盖框架覆盖所述第一透镜单元和所述第二透镜单元,并且其中,所述盖框架包括所述外壳的暴露部分。
CN201580042634.6A 2014-08-11 2015-08-04 移动终端 Pending CN1066627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03850 2014-08-11
KR1020140103850A KR102187571B1 (ko) 2014-08-11 2014-08-11 이동 단말기
PCT/KR2015/008145 WO2016024746A1 (en) 2014-08-11 2015-08-04 Mobile termina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62724A true CN106662724A (zh) 2017-05-10

Family

ID=5526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2634.6A Pending CN106662724A (zh) 2014-08-11 2015-08-04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674417B2 (zh)
EP (1) EP3180866B1 (zh)
KR (1) KR102187571B1 (zh)
CN (1) CN106662724A (zh)
WO (1) WO201602474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288A (zh) * 2018-10-30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3826036A (zh) * 2019-05-23 202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光学变焦系统和摄像头
CN114631302A (zh) * 2019-10-18 2022-06-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4942505A (zh) * 2021-02-08 2022-08-2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变焦摄像模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19137B2 (en) * 2015-03-26 2017-04-11 Motorola Mobility Llc Portable device touchscreen optimization
US9871546B2 (en) * 2015-09-11 2018-01-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earable terminal mountable on part of body of user
KR101700771B1 (ko) * 2016-05-04 2017-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170139982A (ko) 2016-06-10 2017-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10447907B2 (en) * 2016-08-30 2019-10-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maging apparatus with moving image sensor
CN106406704B (zh) * 2016-09-22 2019-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IT201600125596A1 (it) * 2016-12-13 2018-06-13 Actuator Solutions GmbH Stabilizzatore d'immagine ottico
KR102491569B1 (ko) 2018-01-17 2023-01-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3411473B (zh) * 2018-03-20 2023-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N108254994B (zh) * 2018-03-29 2023-11-03 深圳市星河泉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光圈自动调节结构及调节方法
JP7187230B2 (ja) * 2018-09-26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デバイス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US20220252863A1 (en) * 2019-07-10 2022-08-11 Lg Innotek Co., Ltd. Optical apparatus
TWI701501B (zh) 2019-07-22 2020-08-11 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通訊設備、光學組件及其光圈模組
CN113542538B (zh) * 2020-04-14 2023-06-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以及终端设备
CN113037966B (zh) * 2021-02-27 2022-11-04 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微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8104244A (zh) * 2021-10-13 2024-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光学装置
EP4239404A4 (en) * 2022-01-18 2024-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WITH SHOCK ABSORB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MERA MODUL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5941A (en) * 1990-07-03 1993-07-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device
US6111336A (en) * 1994-03-29 2000-08-29 Minolta Co., Ltd. Driving apparatus using transducer
US20060061233A1 (en) * 2004-09-21 2006-03-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riving device,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mobile phone
KR20070019893A (ko) * 2005-08-13 2007-02-16 (주)디바이스 온 휴대폰 줌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070071873A (ko) * 2005-12-30 2007-07-04 브이케이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영상 확대장치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20080025711A1 (en) * 2006-02-15 2008-01-31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zoom tra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performing the optical zoom tracking method
US20080186397A1 (en) * 2004-07-26 2008-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Phone Camera Module With Optical Zoom
US7639437B2 (en) * 2006-12-27 2009-12-29 Fujinon Corporation Lens driving system
US20130343737A1 (en) * 2008-05-14 2013-12-26 Hysonic. Co., Ltd. Photography device with anti-shake function
WO2014083318A1 (en) * 2012-11-27 2014-06-05 Cambridge Mechatronics Limited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camera lens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10950B2 (en) * 2002-06-05 2004-03-23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Piezoelectric actuator for digital camera optical system
KR100781272B1 (ko) * 2006-02-15 2007-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연속 줌잉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7630148B1 (en) * 2008-06-11 2009-12-08 Ge Inspection Technologies, Lp System for providing zoom, focus and aperture control in a video inspec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5941A (en) * 1990-07-03 1993-07-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ing device
US6111336A (en) * 1994-03-29 2000-08-29 Minolta Co., Ltd. Driving apparatus using transducer
US20080186397A1 (en) * 2004-07-26 2008-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Phone Camera Module With Optical Zoom
US20060061233A1 (en) * 2004-09-21 2006-03-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riving device,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mobile phone
KR20070019893A (ko) * 2005-08-13 2007-02-16 (주)디바이스 온 휴대폰 줌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070071873A (ko) * 2005-12-30 2007-07-04 브이케이 주식회사 휴대용 영상 확대장치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20080025711A1 (en) * 2006-02-15 2008-01-31 Lg Electronics Inc. Optical zoom trac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for performing the optical zoom tracking method
US7639437B2 (en) * 2006-12-27 2009-12-29 Fujinon Corporation Lens driving system
US20130343737A1 (en) * 2008-05-14 2013-12-26 Hysonic. Co., Ltd. Photography device with anti-shake function
WO2014083318A1 (en) * 2012-11-27 2014-06-05 Cambridge Mechatronics Limited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camera lens element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288A (zh) * 2018-10-30 2019-01-04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9151288B (zh) * 2018-10-30 2021-01-08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补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3826036A (zh) * 2019-05-23 202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的光学变焦系统和摄像头
CN114631302A (zh) * 2019-10-18 2022-06-1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4942505A (zh) * 2021-02-08 2022-08-2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变焦摄像模组
CN114942505B (zh) * 2021-02-08 2023-10-27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变焦摄像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50023A1 (en) 2017-05-25
KR102187571B1 (ko) 2020-12-07
US10015383B2 (en) 2018-07-03
US20160044232A1 (en) 2016-02-11
EP3180866B1 (en) 2021-03-03
EP3180866A4 (en) 2018-04-11
KR20160019280A (ko) 2016-02-19
EP3180866A1 (en) 2017-06-21
US9674417B2 (en) 2017-06-06
WO2016024746A1 (en) 2016-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2724A (zh) 移动终端
CN104980572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35686B (zh) 移动终端
CN104902035B (zh) 移动终端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76396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EP2882171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mobile terminal
KR10205619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3255491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763705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06688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50106A (zh) 手表型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86170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4405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71782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5093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50848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10184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10634926B2 (en) Mobile terminal including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moved different distances to irradiate different light patterns on a subject
CN105718187A (zh) 移动终端及控制移动终端的内容的方法
US10476999B2 (en) Mobile terminal
CN106899801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488109A (zh) 移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323370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36953A (zh) 移动终端
CN106131532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