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3729A - 旋转电机的定子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的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3729A
CN104953729A CN201510106748.4A CN201510106748A CN104953729A CN 104953729 A CN104953729 A CN 104953729A CN 201510106748 A CN201510106748 A CN 201510106748A CN 104953729 A CN104953729 A CN 104953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lot
stator
slit
stator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67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53729B (zh
Inventor
高桥忠伸
壹岐友贵
永广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53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37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537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37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25Shaping or compacting conductors or winding heads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winding in the core or machine ; Applying fastening means on winding hea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cooling medium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线圈涡流损失并确保跨接部的截面积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旋转电机的定子(10)通过将相互抵接的插槽线圈(25)及连接线圈(40)结合而构成线圈(50)。在插槽线圈(25)的位于插槽(21)内的部分形成有狭缝(27d),该狭缝(27d)贯通插槽线圈(25)且从轴向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延伸。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的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搭载在电动机动车、混合动力机动车等上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在定子铁心的齿上卷绕绕组来制作线圈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为了提高向插槽插入的绕组的占空因数并抑制涡流的产生,将一根线圈自身由多个导线构成。
另外,近年来,作为其他的旋转电机的定子,提出了使用分段线圈的旋转电机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将在定子铁心的插槽中配置的插槽线圈和在定子铁心的外侧配置的成为跨接部的连接线圈进行紧固结合,由此形成线圈环。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70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389109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通过使用插槽线圈来提高插槽内的线圈的占空因数,但是在产生有来自转子侧的交错磁通(日语:错交磁束)的插槽内线圈部分,可能会产生由漏磁通引起的线圈涡流损失。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旋转电机的定子中,由于一根线圈自身由多个导线构成,因此即使在产生有来自转子侧的交错磁通的插槽内线圈部分以外的跨接部,该线圈也由多个导线构成,因此在由漏磁通引起的线圈涡流损失难以产生的跨接部,线圈截面积也减少,从而因电阻的增加而使损失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前述的课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线圈涡流损失并确保跨接部的截面积的旋转电机的定子。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案记载的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定子10),其具备:
具有多个插槽(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插槽23)的定子铁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定子铁心21);以及
安装于所述定子铁心的线圈(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线圈50),其中,
所述线圈具有向所述插槽插入的多个插槽线圈(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插槽线圈25)和在比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端面21a、21b)靠轴向外侧的位置将所述插槽线圈之间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圈(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连接线圈40),所述插槽线圈与所述连接线圈在抵接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抵接面P2、P3)处结合,
在所述插槽线圈的位于所述插槽内的部分形成有狭缝(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狭缝27d),该狭缝贯通所述插槽线圈并从轴向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延伸。
第二方案记载的发明以第一方案记载的发明为基础,其中,
所述狭缝以跨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两端面的方式形成。
第三方案记载的发明以第一或第二方案记载的发明为基础,其中,
所述抵接部设置在所述插槽线圈的轴向上的规定位置,
所述狭缝形成在所述抵接部的至少除了一部分之外的部分上。
第四方案记载的发明以第一或第二方案记载的发明为基础,其中,
所述插槽线圈包括由分割插槽线圈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27C)构成的插槽线圈,
所述狭缝形成在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延伸的分割插槽线圈片的对合面(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对合面27e)的轴向上的规定位置。
第五方案记载的发明以第一至第四方案中任一方案记载的发明为基础,其中,
在所述插槽中,所述插槽线圈沿着径向至少排列有2个,
在径向上最接近转子的一侧的插槽线圈(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插槽线圈27)上形成有所述狭缝,并且在其他的插槽线圈(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上未形成所述狭缝。
第六方案记载的发明以第一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记载的发明为基础,其中,
所述插槽线圈由板状导体构成,
所述狭缝以沿所述板状导体的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
第七方案记载的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定子10),其具备:
具有多个插槽(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插槽23)的定子铁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定子铁心21);以及
安装于所述定子铁心的线圈(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线圈50),其中,
所述线圈具有向所述插槽插入的多个插槽线圈(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插槽线圈25)和在比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端面21a、21b)靠轴向外侧的位置将所述插槽线圈之间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圈(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连接线圈40),所述插槽线圈与所述连接线圈在抵接部处结合,
所述插槽线圈包括由多个分割插槽线圈片(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27C)构成的插槽线圈,
所述连接线圈未被分割。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的发明,由于插槽线圈与连接线圈是分体形成的结构,因此对于漏磁通引起的线圈涡流损失特别容易发生的插槽线圈,能够容易地形成狭缝,能够抑制在线圈中产生的涡流引起的损失(以下,称为线圈涡流损失)。
另外,对于漏磁通引起的线圈涡流损失难以发生的连接线圈,也可以不形成狭缝而仅在插槽线圈上形成狭缝,因此对于不需要狭缝的部位而不会形成狭缝,由此能够抑制线圈截面积的减少而抑制电阻的增加。
根据第二方案的发明,能够在产生有来自转子侧的交错磁通的插槽内整个区域抑制线圈涡流损失,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线圈涡流损失。
根据第三方案的发明,对于插槽线圈能够抑制线圈涡流损失,并且在抵接部存在未形成狭缝的部分,因此在将插槽线圈与连接线圈结合时,与插槽线圈由狭缝分割的情况相比,也能容易地进行插槽线圈的保持、定位,能够抑制制造效率的下降。
根据第四方案的发明,在插槽线圈上设置贯通孔状的狭缝的情况下,由于插槽线圈的厚度而在贯通孔的宽度上会产生制造上的制约,因此在难以形成宽度窄的贯通孔时,通过预先在对合面处且在至少一方的分割插槽线圈片上形成例如台阶状的凹陷,由此在使分割插槽线圈片对接的状态下能够构成狭缝,从而即使是宽度窄的狭缝也能够容易地形成。
根据第五方案的发明,对于来自转子侧的交错磁通比较多的转子侧的插槽线圈形成狭缝,并且对于来自转子侧的交错磁通比较少的与转子侧相反的一侧的插槽线圈未形成狭缝,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线圈涡流损失,并能够抑制线圈截面积的减少而抑制电阻的增加。
根据第六方案的发明,通过冲压加工等能够容易地制造出在所希望的位置形成有狭缝的插槽线圈。
根据第七方案的发明,由于插槽线圈与连接线圈是分体形成的结构(组装线圈),因此通过仅将漏磁通引起的线圈涡流损失特别容易发生的插槽线圈形成为由分割插槽线圈片构成的插槽线圈,由此能够抑制线圈涡流损失。
另外,对于漏磁通引起的线圈涡流损失难以发生的连接线圈,未将其分割,由此能够抑制线圈截面积的减少而抑制电阻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一方的基板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另一方的基板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插槽线圈的立体图。
图5B是插槽线圈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定子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7A是表示图3及图4所示的基板组装体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7B是表示图4所示的基板组装体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8是多相的线圈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主视图。
图10是从图8所示的多相的线圈抽出1相的线圈而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U相的线圈的接线形态的展开图。
图12是表示U相、V相、W相的线圈的接线形态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外侧连接线圈延出部与内侧连接线圈延出部的接合的立体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外侧连接线圈的内径侧端部与外径侧插槽线圈的台阶部的接合、及内侧连接线圈的内径侧端部与内径侧插槽线圈的台阶部的接合的立体图。
图15A是图5B所示的内径侧插槽线圈的立体图。
图15B是第一变形例的内径侧插槽线圈的立体图。
图16A是第二变形例的内径侧插槽线圈的立体图。
图16B是第三变形例的内径侧插槽线圈的立体图。
图17A是第四变形例的内径侧插槽线圈的立体图。
图17B是第五变形例的内径侧插槽线圈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   旋转电机的定子
20   定子铁心组装体
21   定子铁心
21a、21b 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
23   插槽
25   插槽线圈
26   外径侧插槽线圈
26a  台阶部
26b  侧面
27   内径侧插槽线圈
27a  台阶部
27b  侧面
28   绝缘件
30L、30R 基板组装体
31L、31R 基板
40   连接线圈
41、41a、41b 外侧连接线圈
42、42a、42b 内侧连接线圈
50   线圈
111a 侧面
113  外侧连接线圈延出部
122a 侧面
124  内侧连接线圈延出部
P2、P3 抵接面(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定子的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按照符号的朝向来观察的。
[定子]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定子10具备定子铁心组装体20和一对基板组装体30L、30R,基板组装体30L、30R配置而组装在定子铁心组装体20的两侧。在定子铁心组装体20与基板组装体30L、30R之间配置有例如硅片等绝缘片65,将定子铁心组装体20与基板组装体30L、30R进行绝缘。
[1定子铁心组装体]
定子铁心组装体20具备定子铁心21和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108个)插槽线圈25。
[1-1定子铁心]
定子铁心21例如通过将冲裁后的多张硅钢板层叠而构成,在其径向内侧具备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108个)齿22、形成在相邻的齿22之间的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108个)插槽23。插槽23沿定子铁心21的轴向贯通形成,在从轴向观察下形成为在定子铁心21的径向上长的大致长圆形形状,开口部24向定子铁心21的内周面开口。
[1-2插槽线圈]
参照图5A、图5B及图6,向各插槽23插入的插槽线圈25具有作为截面长方形形状的板状导体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和内径侧插槽线圈27,外径侧插槽线圈26和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除了轴向两端部之外的周围由注塑成形的树脂等的截面长方形形状的绝缘件28覆盖而形成为一体。具体而言,外径侧插槽线圈26设定为大致等于定子铁心21的轴向宽度L1与后述的连接线圈40的4个量的轴向宽度(4×L2)之和的长度(L1+4×L2),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轴向两端部从绝缘件28分别露出与连接线圈40的2个量的轴向宽度大致相等的长度(2×L2)。而且,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轴向一端部的朝向周向一方的面呈台阶状地切去与连接线圈40的1个量的轴向宽度相等的长度(L2)量而使板厚变薄,由此形成台阶部26a,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轴向另一端部的朝向周向另一方的面呈台阶状地切去与连接线圈40的1个量的轴向宽度相等的长度(L2)量而使板厚变薄,由此形成台阶部26a。
内径侧插槽线圈27设定为大致等于定子铁心21的轴向宽度(L1)与后述的连接线圈40的两个量的轴向宽度(2×L2)之和的长度(L1+2×L2),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轴向两端部分别从绝缘件28露出与连接线圈40的1个量的轴向宽度大致相等的长度(L2)。而且,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轴向一端部的朝向周向另一方的面呈台阶状地切去与连接线圈40的1个量的轴向宽度相等的长度(L2)量而使板厚变薄,由此形成台阶部27a,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轴向另一端部的朝向周向一方的面呈台阶状地切去与连接线圈40的1个量的轴向宽度相等的长度(L2)量而使板厚变薄,由此形成台阶部27a。
换言之,插槽线圈25中,外径侧插槽线圈26向轴向两侧分别从绝缘件28露出与连接线圈40的两个量的轴向宽度大致相等的长度(2×L2)量,并且内径侧插槽线圈27向轴向两侧分别从绝缘件28露出与连接线圈40的1个量的轴向宽度相等的长度(L2)量,在外径侧插槽线圈26和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两前端部,将台阶部26a、27a在周向上以朝向相反侧的方式分别形成与连接线圈40的1个量的轴向宽度相等的长度(L2)量。而且,在轴向一端部和轴向另一端部,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台阶部26a彼此和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台阶部27a彼此分别在周向上以朝向相反侧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内径侧插槽线圈27中,将朝向周向一方的面和朝向周向另一方的面贯通的狭缝27d通过径向宽度的中心且从轴向一侧朝向轴向另一侧跨台阶部27a而形成在一直线上。即,狭缝27d的轴向长度比定子铁心21的轴向宽度(L1)长,且还略微形成于台阶部27a。
由外径侧插槽线圈26及内径侧插槽线圈27构成的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108个)插槽线圈25以外径侧插槽线圈26成为径向外侧且内径侧插槽线圈27成为径向内侧的方式在定子铁心21的径向上配置。各插槽线圈25向定子铁心21的多个插槽23分别插入而沿定子铁心21的周向排列,来构成定子铁心组装体20。
外径侧插槽线圈26以前端部从定子铁心21的两方的端面21a、21b分别突出与连接线圈40的大致两个量的轴向宽度大致相等的长度(2×L2)量的方式向插槽23插入,内径侧插槽线圈27以前端部从定子铁心21的两方的端面21a、21b分别突出与连接线圈40的大致1个量的轴向宽度相等的长度(L2)量的方式向插槽23插入。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狭缝27d跨定子铁心21的两方的端面21a、21b而从两方的端面21a、21b分别略微突出。
另外,在外径侧插槽线圈26及内径侧插槽线圈27与定子铁心21的插槽23之间,夹设将两插槽线圈26、27覆盖的绝缘件28来确保两插槽线圈26、27与定子铁心21的绝缘。
将外径侧插槽线圈26及内径侧插槽线圈27覆盖的绝缘件28比插槽23稍大且具有与插槽23大致相同的形状,通过压入而能够容易地向插槽23固定。而且,外径侧插槽线圈26及内径侧插槽线圈27比以往的由卷绕的绕组构成的线圈粗,因此也具有提高向插槽23的占空因数的效果。
[2基板组装体]
如图3及图4所示,在定子铁心组装体20的两侧分别配置的基板组装体30L、30R具备基板31L、31R和多个连接线圈40。
[2-1基板]
基板31L、31R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非磁性材料)等成形,是具有与定子铁心21大致相等的内外径的大致圆环状构件。
如图3所示,在基板31R的内径侧,分别与向定子铁心21的插槽23插入的各插槽线圈25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及内径侧插槽线圈27对应,来将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108个)外径侧贯通孔32及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108个)内径侧贯通孔33分别以等间隔地贯通基板31R而将外侧面35与内侧面36连通的方式形成。通过向定子铁心组装体20组装基板组装体30R,由此,在基板31R的外径侧贯通孔32内配置向定子铁心21的插槽23插入且从定子铁心21的端面21a、21b突出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前端部,在基板31R的内径侧贯通孔33内配置向定子铁心21的插槽23插入且从定子铁心21的端面21a、21b突出的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前端部。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外径侧贯通孔32,使内侧面36的开口部比外侧面35的开口部小,仅使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前端部通过的部分贯通基板31R。
在基板31R的外径侧,还以等间隔地贯通基板31R而将外侧面35与内侧面36连通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108个)外周侧孔34。在基板31R的外侧面35及内侧面36上,如图7A所示,分别向外侧面35及内侧面36开口的截面大致型的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都是108个、108个)外侧面槽37及内侧面槽38沿着渐开线曲线在圆周方向上接近地形成。
基板31L基本上也具有与基板31R同样的结构,在内径侧,分别与向定子铁心21的插槽23插入的各插槽线圈25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及内径侧插槽线圈27对应,来将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108个)外径侧贯通孔32及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108个)内径侧贯通孔33分别以等间隔地贯通基板31L而将外侧面35与内侧面36连通的方式形成。
另一方面,在基板31L的外径侧,在图中上方部分设有向径向外侧呈扇状延伸的展开部31a,在展开部31a以外的部分,以等间隔地贯通基板31L而将外侧面35与内侧面36连通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外周侧孔34。在展开部31a中,具有比其他的外周侧孔34稍大的开口面积的外周侧孔34a以隔着6个外周侧孔34的方式,将U、V、W相的各相2个作为一组而各形成2组,并且输入端子用切口部34c以各相为1个的方式等间隔地形成。一体形成有输入端子部43的后述的3个内侧连接线圈42b的输入端子部43配置于输入端子用切口部34c。
在基板31L的展开部31a的内径侧,将各相2个作为一组而在内周侧形成有一组母线用切口部(未图示)的外径侧贯通孔32a隔着8个外径侧贯通孔32而形成,而且,在内周侧形成有各相各1个的中点母线用切口部(未图示)的内径侧贯通孔33a隔着11个内径侧贯通孔33而形成。在母线用切口部配置有将同相的线圈彼此连接的母线61U、61V、61W的母线连接部,在中点母线用切口部配置有将U、V、W相的线圈彼此连接的中点母线62的中点母线连接部。
在基板31L、31R的外周侧孔34、34a中配置有后述的外侧连接线圈41的外径侧端部112和内侧连接线圈42的外径侧端部123。外径侧贯通孔32、32a、内径侧贯通孔33、33a及外周侧孔34、34a在从轴向观察下呈矩形形状,具有比配置在它们内部的线圈构件大的空间。
另外,在基板31L的外侧面35和内侧面36上,还沿着渐开线曲线而在圆周方向上接近地形成有分别向外侧面35及内侧面36开口的截面大致型的多个(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外侧面35为102个,在内侧面36为102个)外侧面槽37及内侧面槽38。在基板31L的展开部31a,形成得比其他的外侧面槽37稍长的外侧面槽37a以各相各4个而总计12个的方式形成于外侧面35,并且形成得比其他的内侧面槽38稍长的内侧面槽38a以各相各5个而总计15个的方式形成于内侧面36。外侧面槽37、37a的个数与形成于基板31R的外侧面槽37相比各相各少2个而总共少6个,并且内侧面槽38、38a的个数与形成于基板31R的内侧面槽38相比各相各少1个而总共少3个,取代于此,通过母线61U、61V、61W将同相的线圈彼此连接,并通过中点母线62将不同相的线圈彼此连接。在这些基板31L、31R中,如图6所示,彼此相邻的各外侧面槽37、37a之间、及各内侧面槽38、38a之间由从基板31L立起设置的壁31b隔离,而且,在轴向上对置的外侧面槽37、37a与内侧面槽38、38a由隔壁31c隔离,从而分别被电绝缘。
另外,基板31L、31R中,形成有内径侧贯通孔33的最内径部39设定为与连接线圈40的1个量的轴向宽度相等的长度(L2),形成有外径侧贯通孔32及外周侧孔34的最内径部39以外的区域设定为大致等于连接线圈40的两个量的轴向宽度(2×L2)与隔壁31c的厚度(L3)之和的轴向宽度(2×L2+L3)。
在基板组装体30L、30R中,如图7A所示,基板31L、31R的各外侧面槽37在正面观察下,以将外周侧孔34与从该外周侧孔34向逆时针方向分离了规定的角度的外径侧贯通孔32连接的方式,沿着渐开线曲线弯曲形成。但是,如图7B所示,基板31L的多个外侧面槽37中的朝向展开部31a延伸的12个外侧面槽37a以将外周侧孔34a与从该外周侧孔34a向逆时针方向稍超过所述规定的角度地分离的外径侧贯通孔32连接的方式,沿着渐开线曲线弯曲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A及图7B中,示出在外侧面槽37及内侧面槽38中收容有后述的外侧连接线圈41及内侧连接线圈42的状态。
另外,基板31L、31R的各内侧面槽38在正面观察下,以将外周侧孔34与从该外周侧孔34向逆时针方向(从图7A侧观察时为顺时针方向)分离了规定的角度的内径侧贯通孔33一边避开外径侧贯通孔32地弯折一边连接的方式形成。但是,如图7B所示,基板31L的多个内侧面槽38中的朝向基板31L的展开部31a延伸的12个内侧面槽38a以将外周侧孔34a与从该外周侧孔34a向逆时针方向稍超过前述规定的角度地分离的内径侧贯通孔33连接的方式,沿着渐开线曲线弯曲形成。15个内侧面槽38a中的其余3个内侧面槽38a与输入端子用切口部34c连通。
即,如图7所示,外径侧贯通孔32与内径侧贯通孔33经由外侧面槽37及内侧面槽38共用地连接的外周侧孔34、或外侧面槽37a及内侧面槽38a共用地连接的外周侧孔34a而连接。
[2-2连接线圈]
连接线圈40通过铜等导电材料形成为板状,可以分为向外侧面槽37、37a分别插入的外侧连接线圈41(41a、41b)和向内侧面槽38分别插入的内侧连接线圈42(42a、42b)。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说的外侧连接线圈41是指在定子铁心组装体20与基板组装体30L、30R组装时成为定子10的轴向外侧的连接线圈40,内侧连接线圈42是指成为定子10的轴向内侧的连接线圈40。
外侧连接线圈41a是具有均匀厚度的截面长方形形状的板状导体,内径侧端部111从外侧连接线圈主体110向径向弯折,并且外径侧端部112也从外侧连接线圈主体110向径向弯折,该外侧连接线圈主体110沿着与外侧面槽37同一形状的渐开线曲线形成。在外侧连接线圈41a的外径侧端部112上以向轴向内侧延伸出的方式形成有外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13。外侧连接线圈主体110及内径侧端部111的轴向宽度(L2)与外侧面槽37的槽深度相等,外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13的轴向宽度(L4)设定为等于外侧面槽37、内侧面槽38的各槽深度与隔壁31c的厚度(L3)之和的轴向宽度(2×L2+L3)。而且,12个外侧连接线圈41b除了外侧连接线圈主体110呈与外侧面槽37a同一形状地弯曲形成之外,具有与外侧连接线圈41a同样的结构。
内侧连接线圈42a是具有均匀厚度的截面长方形形状的板状导体,内径侧端部122从内侧连接线圈主体120经由以绕过外径侧贯通孔32的方式形成的迂回部121而向径向弯折,并且外径侧端部123也从内侧连接线圈主体120向径向弯折,该内侧连接线圈主体120沿着与内侧面槽38同一形状的渐开线曲线形成。在内侧连接线圈42a的外径侧端部123上以向轴向外侧延伸出的方式形成有内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24。内侧连接线圈主体120及内径侧端部122的轴向宽度(L2)与内侧面槽38的槽深度相等,内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24的轴向宽度(L4)设定为等于外侧面槽37、内侧面槽38的各槽深度与隔壁31c的厚度之和的轴向宽度(2×L2+L3)。而且,向内侧面槽38a插入的15个内侧连接线圈42b除了内侧连接线圈主体120呈与内侧面槽38a同一形状地弯曲形成之外,基本上具有与内侧连接线圈42a同样的结构,但是在15个内侧连接线圈42b中的配置于与输入端子用切口部34c对应的位置上的3个内侧连接线圈42b中,用于与外部设备等进行连接的输入端子部43以与输入端子用切口部34c嵌合的方式一体地形成在外径侧端部123。
外侧连接线圈41及内侧连接线圈42具有相同的板厚,该外侧连接线圈41及内侧连接线圈42的板厚设定为与同样具有相同的板厚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及内径侧插槽线圈27相同的板厚。该外侧连接线圈41及内侧连接线圈42的板厚比外侧连接线圈41及内侧连接线圈42(外侧连接线圈主体110及内侧连接线圈主体120)的轴向宽度(L2)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连接线圈40的x(x=1、2、4)个量的轴向宽度”表示外侧连接线圈主体110及内侧连接线圈主体120的轴向宽度。而且,“大致相等”是包含隔壁31c量的误差的表现。对于绝缘片65的厚度未作考虑。
外侧连接线圈41、内侧连接线圈42及插槽线圈25通过从具有规定的板厚的金属板(例如铜板)进行冲压冲裁等加工而能够形成为所希望的轴向宽度及所希望的平面形状。而且,关于外侧连接线圈41,通过对冲裁后的板状导体进行弯曲成形,能够形成沿着与外侧面槽37、37a同一形状的渐开线曲线而形成的外侧连接线圈主体110、从外侧连接线圈主体110以弯折的方式连接的内径侧端部111、外径侧端部112。同样,关于内侧连接线圈42,也通过对冲裁后的板状导体进行弯曲成形,从而能够形成沿着与内侧面槽38、38a同一形状的渐开线曲线而形成的内侧连接线圈主体120、从内侧连接线圈主体120以弯折的方式连接的内径侧端部122、外径侧端部123。
外侧连接线圈41a、41b向基板31L、31R的外侧面槽37、37a插入。外侧连接线圈41的内径侧端部111配置于外径侧贯通孔32,如图14所示,与在定子铁心组装体20和基板组装体30L、30R的组装时同样向定子铁心21的插槽23插入而配置于外径侧贯通孔32中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台阶部26a抵接。
内侧连接线圈42a、42b向基板31L、31R的内侧面槽38、38a插入。内侧连接线圈42a、42b的内径侧端部122配置于内径侧贯通孔33,如图14所示,与在定子铁心组装体20和基板组装体30L、30R的组装时同样向定子铁心21的插槽23插入而配置于内径侧贯通孔33中的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台阶部27a抵接。
外侧连接线圈41a、41b的外径侧端部112和内侧连接线圈42a、42b的外径侧端部123如图13所示都配置于外周侧孔34,外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13的朝向周向一方的侧面113a与内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24的朝向周向另一方的侧面124a在径向及轴向整面上抵接。
[3接合]
相互抵接的外侧连接线圈41的内径侧端部111与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台阶部26a、相互抵接的内侧连接线圈42的内径侧端部122与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台阶部27a、及相互抵接的外侧连接线圈41的外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13与内侧连接线圈42的内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24都是与板厚方向交叉的平面状的板表面彼此通过焊接、优选通过激光焊接来接合。在以下的说明中,以通过激光焊接来接合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外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13和内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24都是使作为与板厚方向交叉且沿轴向的平面状的板表面的、外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13的朝向周向一方的侧面113a与内侧连接线圈延出部124的朝向周向另一方的侧面124a对置并抵接,由此使相互的板表面在径向及轴向整面上进行面接触。在使两方的侧面113a、124a进行面接触的状态下,沿着从外周侧孔34的轴向外侧向径向延伸的抵接面P1进行激光焊接,由此在抵接面P1处进行接合。由此,将同样位于外周侧孔34中的外侧连接线圈41的外径侧端部112与内侧连接线圈42的外径侧端部123电连接,从而构成基板组装体30L、30R。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3中,省略基板31L、31R。关于图14也同样。
如图14所示,在定子铁心组装体20与基板组装体30L、30R的组装中,夹设绝缘片65并使相互的周向的相对位置对合而沿轴向组装,由此外侧连接线圈41的内径侧端部111与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台阶部26a抵接,内侧连接线圈42的内径侧端部122与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台阶部27a抵接,从而将两者定位。
与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台阶部26a抵接的外侧连接线圈41的内径侧端部111中,平面状的板表面即朝向周向另一方的侧面111a与台阶部26a的侧面26b整面进行抵接,并且底面111b与台阶部26a的底面26c整面进行抵接。在使与板厚方向交叉且沿轴向的平面状的两侧面111a、26b进行面接触的状态下,沿着从外径侧贯通孔32的轴向外侧向径向延伸的抵接面P2进行激光焊接,由此在抵接面P2处进行接合。
与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台阶部27a抵接的内侧连接线圈42的内径侧端部122中,平面状的板表面即朝向周向一方的侧面122a与台阶部27a的侧面27b整面进行抵接,并且底面122b与台阶部27a的底面27c整面进行抵接。在使与板厚方向交叉且沿轴向的平面状的两侧面122a、27b进行了面接触的状态下,沿着从内径侧贯通孔33的轴向外侧向径向延伸的抵接面P3进行激光焊接,由此在抵接面P3处进行接合。
同样,将在形成有母线用切口部的外径侧贯通孔32a中配置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台阶部26a与在母线用切口部中配置的母线61U、61V、61W的母线连接部进行激光焊接,并将在形成有中点母线用切口部的内径侧贯通孔33a中配置的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台阶部27a与中点母线62的中点母线连接部进行激光焊接,由此将母线61U、61V、61W及中点母线62与外径侧插槽线圈26及内径侧插槽线圈27分别接合。
外径侧贯通孔32、32a、内径侧贯通孔33、33a及外周侧孔34从轴向观察下呈矩形形状,且具有比配置在它们内部的线圈构件大的空间,即,在激光的照射部分与基板31L、31R之间设有间隙,因此能够防止激光对基板31L、31R的损伤。
通过如此接合,在插入到定子铁心21的插槽23内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与内径侧插槽线圈27经由外侧连接线圈41及内侧连接线圈42进行了电连接的状态下,向定子铁心组装体20组装基板组装体30L、30R。外侧连接线圈41及内侧连接线圈42将同相(例如,U相)的插槽线圈25彼此连接而构成线圈50的跨接部。
因此,例如图10所示,关于在同一插槽23中配置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及内径侧插槽线圈27,在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一端侧(图中跟前侧)连接的外侧连接线圈41向径向外侧且顺时针地延伸而与同相的内侧连接线圈42连接,在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另一端侧(图中里侧)连接的外侧连接线圈41向径向外侧且逆时针地延伸而与同相的内侧连接线圈42连接。而且,在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一端侧(图中跟前侧)连接的内侧连接线圈42向径向外侧且逆时针地延伸而与同相的外侧连接线圈41连接,在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另一端侧(图中里侧)连接的内侧连接线圈42向径向外侧且顺时针地延伸而与同相的外侧连接线圈41连接。
这样,定子10通过在定子铁心组装体20的两侧组装一对基板组装体30L、30R而构成,由此,分段化的线圈50形成具有同一结构的各相6个线圈环(U相线圈50U、V相线圈50V及W相线圈50W)。这各相6个线圈环(U相线圈50U、V相线圈50V及W相线圈50W)以2个线圈环为1组而将3组U相线圈50U、3组V相线圈50V及3组W相线圈50W向逆时针方向依次波形卷绕(参照图11)。图8是为了便于理解而从定子10中将分段化的多相(UVW相)的线圈抽出表示的多相的线圈的立体图,图9是图8的主视图,图10是进一步将一相(例如,U相)的线圈抽出表示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U相的线圈的接线形态的展开图,图12是表示U相、V相、W相的线圈的接线形态的示意图。
若以U相线圈为例来参照图11更详细地说明各相的接线形态,则构成U相线圈的6个线圈环中,3个线圈环(U环)连续而向顺时针方向进行波形卷绕,并且3个线圈环(U环)连续而向逆时针方向进行波形卷绕,且U环与U环串联地利用母线61U进行接线。配置在1个插槽23内的由绝缘件28包覆盖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和内径侧插槽线圈27包括构成U环的线圈和构成U环的线圈,且电流的流动方向成为同一方向。
例如,着眼于1个U环时,如图11所示,从配置于U相的插槽23中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的轴向一端(图的右手侧)依次与外侧连接线圈41、内侧连接线圈42连接,并与下一U相的插槽23中的内径侧插槽线圈27连接。然后,从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轴向另一端(图的左手侧)依次与内侧连接线圈42、外侧连接线圈41连接,进而与下一U相的插槽23中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连接。以后,反复进行该连接结构而形成U环。
同样,构成其他的2相即V相线圈(W相线圈)的6个线圈环中,向相反方向进行了波形卷绕的3个V环(W环)与3个V环(W环)串联地利用母线61U(母线61W)接线,配置在1个插槽23内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和内径侧插槽线圈27包括构成V环(W环)的线圈和构成V环(W环)的线圈,且电流的流动方向成为同一方向。上述U相线圈50U、V相线圈50V及W相线圈50W如图12所示利用中点母线62进行星形接线。
在定子10中,外侧连接线圈41和内侧连接线圈42配置在将定子铁心21沿轴向投影的区域内,并且沿轴向配置在不同的位置。而且,在定子10的轴向外侧配置的多个外侧连接线圈41a、41b的外侧面与基板31L、31R的端面成为同一平面。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定子10,插槽线圈25和连接线圈40是分体形成的结构(组装线圈),因此能够形成为仅在插槽线圈25上设置狭缝27d而在连接线圈40上未设置狭缝的结构。这样,通过将贯通插槽线圈25且从轴向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延伸的狭缝27d设置于插槽线圈25,由此能够抑制漏磁通引起的线圈涡流损失的发生。而且,对于漏磁通引起的线圈涡流损失难以发生的连接线圈40,在连接线圈40上未设置狭缝,因此能够抑制线圈截面积的减少而抑制电阻的增加。
另外,插槽线圈25和连接线圈40是分体形成的结构(组装线圈),因此在形成插槽线圈25时进行形成狭缝27d的加工,由此与预先制造由多个导线构成的线圈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制造上的工时的增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构成插槽线圈25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和内径侧插槽线圈27中,仅在内径侧插槽线圈27设置了狭缝27d,但也可以仅在外径侧插槽线圈26设置狭缝27d,还可以在外径侧插槽线圈26和内径侧插槽线圈27这双方设置狭缝27d。但是,对于来自转子侧的交错磁通比较多的作为转子侧的插槽线圈25的内径侧插槽线圈27,优选形成狭缝27d,而对于来自转子侧的交错磁通比较少的与转子侧相反的一侧的外径侧插槽线圈26,未形成狭缝,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线圈涡流损失,并抑制线圈截面积的减少而抑制电阻的增加。需要说明的是,狭缝27d可以形成一个,也可以形成二个以上,其粗细也可以根据目标性能适当调整。
另外,如图15A放大所示,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狭缝27d以跨定子铁心21的两方的端面21a、21b的方式也形成于台阶部27a,因此能够在产生有来自转子侧的交错磁通的插槽23内整个区域抑制线圈涡流损失,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线圈涡流损失。需要说明的是,狭缝27d的轴向长度即使与定子铁心21的轴向宽度相同或者比定子铁心21的轴向宽度短,也能够抑制线圈涡流损失。而且,如图15B的第一变形例所示,也可以保留连结部27f而将狭缝27d形成在台阶部27a的大部分上。如图15A及图15B记载的结构那样,狭缝27d形成在作为抵接面P3的台阶部27a的至少除了一部分之外的部分上,即,在作为抵接面P3的台阶部27a上存在未形成狭缝27d的部分,由此在将插槽线圈25与连接线圈40结合时,与插槽线圈25由狭缝27d分割的情况相比,也能容易进行插槽线圈25的保持、定位,能够抑制制造效率的下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狭缝27d设置在作为一张板状导体的内径侧插槽线圈27上,在与内侧连接线圈42的内径侧端部122接合的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台阶部27a上保留有未设置狭缝的区域,但也可以如图16A所示的第二变形例那样,将内径侧插槽线圈27由二张板状导体、即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构成,并在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的对合面27e的轴向上的规定位置形成狭缝27d。轴向的规定位置可以与定子铁心21的轴向宽度相同,也可以比定子铁心21的轴向宽度短或长。
图16B示出将内径侧插槽线圈27由三张板状导体、即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27C构成,并在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27C的对合面27e的轴向上的规定位置形成有狭缝27d的第三变形例。
在插槽线圈25上设置贯通孔状的狭缝的情况下,由于插槽线圈25的厚度而在贯通孔的宽度上会产生制造上的制约,因此在难以形成宽度窄的贯通孔时,通过如图16A及图16B记载的结构那样,预先在对合面27e处且在至少一方的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27C)上形成例如台阶状的凹陷,由此在使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27C)对接的状态下能够构成狭缝27d,从而即使是宽度窄的狭缝也能够容易地形成。而且,通过使狭缝27d的宽度变窄,也能够抑制因设置狭缝27d引起的线圈截面积的减少。
另外,在插槽线圈25由分割插槽线圈片构成的情况下,即,在第二变形例(图16A)及第三变形例(图16B)的情况下,可以不必形成贯通孔状的狭缝27d,只要在分割插槽线圈片彼此之间夹设绝缘覆膜等绝缘件进行绝缘或者成为高电阻,就能够抑制漏磁通引起的线圈涡流损失的发生。
图17A示出内径侧插槽线圈27由二张板状导体、即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构成,且使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的对合面27e以从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轴向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连续的方式形成的第四变形例。图17B示出内径侧插槽线圈27由三张板状导体、即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27C构成,且使内径侧分割插槽线圈片27A、27B、27C的对合面27e以从内径侧插槽线圈27的轴向一端侧向另一端侧连续的方式形成的第五变形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前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进行变形、改良等。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每3个插槽中配置同相的线圈的三插槽类型的定子,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在圆周方向的每1个插槽中配置各相的线圈的单插槽类型、在沿圆周方向相邻的每2个插槽中配置同相的线圈的双插槽类型的定子。
另外,关于线圈的接线,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选择任意的规格,也可以适当选择串联接线及并联接线。
另外,插槽线圈25并不局限于截面长方形形状的板状导体,也可以是截面圆形形状的圆柱状导体、截面多边形形状的柱状导体,插槽线圈25与连接线圈40的结合并不局限于利用焊接的接合,也包括利用铆接的紧固连结等。但是,通过将插槽线圈形成为板状导体,通过冲压加工等能够容易地制造出在所希望的位置形成有狭缝的插槽线圈。
另外,在一对基板组装体30L、30R的轴向外侧还可以配置绝缘性的罩,也可以利用树脂等进行覆盖。

Claims (7)

1.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其具备:
具有多个插槽的定子铁心;以及
安装于所述定子铁心的线圈,其中,
所述线圈具有向所述插槽插入的多个插槽线圈和在比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靠轴向外侧的位置将所述插槽线圈之间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圈,所述插槽线圈与所述连接线圈在抵接部处结合,
在所述插槽线圈的位于所述插槽内的部分形成有狭缝,该狭缝贯通所述插槽线圈并从轴向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所述狭缝以跨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两端面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所述抵接部设置在所述插槽线圈的轴向上的规定位置,
所述狭缝形成在所述抵接部的至少除了一部分之外的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所述插槽线圈包括由分割插槽线圈片构成的插槽线圈,
所述狭缝形成在从轴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延伸的分割插槽线圈片的对合面的轴向上的规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在所述插槽中,所述插槽线圈沿着径向至少排列有2个,
在径向上最接近转子的一侧的插槽线圈上形成有所述狭缝,并且在其他的插槽线圈上未形成所述狭缝。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的定子,其中,
所述插槽线圈由板状导体构成,
所述狭缝以沿所述板状导体的板厚方向贯通的方式形成。
7.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其具备:
具有多个插槽的定子铁心;以及
安装于所述定子铁心的线圈,其中,
所述线圈具有向所述插槽插入的多个插槽线圈和在比所述定子铁心的轴向端面靠轴向外侧的位置将所述插槽线圈之间连接的多个连接线圈,所述插槽线圈与所述连接线圈在抵接部处结合,
所述插槽线圈包括由多个分割插槽线圈片构成的插槽线圈,
所述连接线圈未被分割。
CN201510106748.4A 2014-03-31 2015-03-11 旋转电机的定子 Active CN1049537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72867A JP6196928B2 (ja) 2014-03-31 2014-03-31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4-072867 2014-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3729A true CN104953729A (zh) 2015-09-30
CN104953729B CN104953729B (zh) 2018-04-20

Family

ID=54168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6748.4A Active CN104953729B (zh) 2014-03-31 2015-03-11 旋转电机的定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6921B2 (zh)
JP (1) JP6196928B2 (zh)
CN (1) CN10495372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3508A (zh) * 2016-05-30 2017-12-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8233579A (zh) * 2016-12-09 2018-06-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插槽线圈及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8282041A (zh) * 2017-01-06 2018-07-13 株式会社东芝 旋转电机线圈
CN108631478A (zh) * 2017-03-15 2018-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导体的接合方法
CN108736612A (zh) * 2017-04-17 2018-11-02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安置在绝缘体内的导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08880043A (zh) * 2017-05-08 2018-11-23 奥迪股份公司 电机以及用于制造电机的方法
CN109075637A (zh) * 2016-03-08 2018-12-2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CN111431368A (zh) * 2018-10-23 2020-07-17 威兰德-沃克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鼠笼式转子
CN112352369A (zh) * 2018-07-31 2021-02-09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电枢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89198B2 (en) * 2014-03-31 2019-08-20 Honda Motor Co., Ltd.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CN106233582B (zh) * 2014-03-31 2019-01-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该定子的制造方法
EP2933901B1 (de) * 2014-04-15 2016-10-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ator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und dessen Herstellung
DE102014114615A1 (de) * 2014-10-08 2016-05-25 Feaam Gmbh Wicklungssystem
WO2017143328A1 (en) * 2016-02-18 2017-08-24 Abb Schweiz Ag Windings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JP6366198B2 (ja) * 2016-06-16 2018-08-0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ロットコイルおよびスロット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DE102016116661A1 (de) * 2016-09-06 2018-03-08 Mü Innovationsförderung GmbH Nutelement, Bandelement, Nutmaterial, Bandmaterial, und Schlaufenteil für eine Windung und ei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derselben
EP3297131A1 (de) * 2016-09-19 2018-03-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rotierende maschine
US10673293B2 (en) * 2017-11-14 2020-06-02 Borgwarner Inc. Electric machine with variable cross section stator windings
DE102019215714A1 (de) * 2019-10-14 2021-04-15 Vitesco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Leitersegment einer Spulenanordnung einer rotierenden elektrischen Maschine
CN116260297B (zh) * 2023-05-15 2023-08-08 四川芯智热控技术有限公司 定子绕组的绕线方法及采用该绕线方法的定子组件和电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4443A (ja) * 2010-04-26 2011-11-17 Aisin Seiki Co Ltd コイルおよび電機子
CN102638121A (zh) * 2011-02-09 2012-08-1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线圈、定子以及用于制造线圈的方法
CN102891548A (zh) * 2011-07-21 2013-01-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3259374A (zh) * 2012-02-17 2013-08-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旋转电机用转子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09681A1 (de) * 1974-02-28 1975-09-11 Retobobina Handelsanstalt Elektrische ankerwicklung
JP2003158840A (ja) * 2001-11-16 2003-05-3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US20060145558A1 (en) * 2004-05-28 2006-07-06 Toshiaki Kashihara Alternator for a vehicle
JP4839840B2 (ja) * 2006-01-04 2011-12-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
JP2008099429A (ja) * 2006-10-11 2008-04-24 Asmo Co Ltd プリントコイル及びプリントモータ
JP2012161136A (ja) * 2011-01-31 2012-08-23 Hitachi Koki Co Ltd ディスクモータ及び電動作業機
JP5641341B2 (ja) * 2011-03-07 2014-12-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機子
US9362809B2 (en) * 2011-07-21 2016-06-07 Honda Motor Co., Ltd.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6088148B2 (ja) 2012-03-08 2017-03-01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集合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03314B2 (ja) * 2012-07-12 2016-10-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WO2015151615A1 (ja) * 2014-03-31 2015-10-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CN106233582B (zh) * 2014-03-31 2019-01-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该定子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4443A (ja) * 2010-04-26 2011-11-17 Aisin Seiki Co Ltd コイルおよび電機子
CN102638121A (zh) * 2011-02-09 2012-08-1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线圈、定子以及用于制造线圈的方法
CN102891548A (zh) * 2011-07-21 2013-01-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3259374A (zh) * 2012-02-17 2013-08-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旋转电机用转子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5637A (zh) * 2016-03-08 2018-12-21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
US10476338B2 (en) 2016-05-30 2019-11-12 Honda Motor Co., Ltd.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ry machine
CN107453508B (zh) * 2016-05-30 2019-09-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7453508A (zh) * 2016-05-30 2017-12-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8233579A (zh) * 2016-12-09 2018-06-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插槽线圈及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8233579B (zh) * 2016-12-09 2020-06-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插槽线圈及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8282041B (zh) * 2017-01-06 2020-04-21 株式会社东芝 旋转电机线圈
CN108282041A (zh) * 2017-01-06 2018-07-13 株式会社东芝 旋转电机线圈
US10770945B2 (en) 2017-01-06 2020-09-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oil
CN108631478A (zh) * 2017-03-15 2018-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导体的接合方法
CN108631478B (zh) * 2017-03-15 2020-05-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导体的接合方法
CN108736612A (zh) * 2017-04-17 2018-11-02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安置在绝缘体内的导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08736612B (zh) * 2017-04-17 2021-09-07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安置在绝缘体内的导体的系统和方法
US10700564B2 (en) 2017-04-17 2020-06-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 conductor disposed within an insulator
US11228215B2 (en) 2017-04-17 2022-01-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of a conductor disposed within an insulator
CN108880043A (zh) * 2017-05-08 2018-11-23 奥迪股份公司 电机以及用于制造电机的方法
US10892660B2 (en) 2017-05-08 2021-01-12 Audi A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machine
CN112352369A (zh) * 2018-07-31 2021-02-09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电枢
CN112352369B (zh) * 2018-07-31 2023-10-03 株式会社爱信 电枢
CN111431368A (zh) * 2018-10-23 2020-07-17 威兰德-沃克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鼠笼式转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80503A1 (en) 2015-10-01
CN104953729B (zh) 2018-04-20
JP2015195685A (ja) 2015-11-05
JP6196928B2 (ja) 2017-09-13
US10186921B2 (en)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3729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6104977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JP6277264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CN102891547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CN106233582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该定子的制造方法
JP5389109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5557058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124789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33579A (zh) 插槽线圈及旋转电机的定子
WO2012100041A2 (en) Stator winding connection arrangement
US10574121B2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7453508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
JP5389108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76262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41802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8148765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6322665B2 (ja) スロットコイル及び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6307326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8143060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5745359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3208033A (ja) 回転電機の電機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電機
CN116868485A (zh) 用于电机的定子、以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