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9443A - 按扣 - Google Patents

按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9443A
CN104939443A CN201410127419.3A CN201410127419A CN104939443A CN 104939443 A CN104939443 A CN 104939443A CN 201410127419 A CN201410127419 A CN 201410127419A CN 104939443 A CN104939443 A CN 104939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body
snap
fastener
push piece
n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274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TENG INTERNATIONAL Co Ltd
Button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TENG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TENG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TENG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1274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94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9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9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按扣,包含公扣、母扣以及推抵件,其中公扣具有第一盘体,并向外延伸形成卡扣部,而母扣具有第二盘体,并向外延伸形成对接公扣的嵌扣部,而推抵件可选择性地安装绕设于公扣的卡扣部内周或母扣的嵌扣部外周,让推抵件抵靠由复数卡合块构成的卡扣部,并提供每个卡合块由内向外的张力,或是让推抵件抵靠由复数个嵌合块构成的嵌扣部,并提供每个嵌合块由外向内的推力。如此让公、母扣之间的对接配合关系不会过于紧迫或是过于松弛,进而让按扣始终维持在一最佳使用状态。

Description

按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待加工对象上形成卡扣手段的扣具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在不同的制作环境或是使用环境上都能维持设定卡扣配合关系的按扣改良。
背景技术
现今扣具的使用非常普遍,应用在不同的鞋子、袋子、衣服、提包等各种不同式样的物品上,就会以不同的扣具结构,采用不同的扣合方式进行使用,请参阅图1所示,目前现有的按扣结构的母扣件10具有一较大的承载面101,且中央凸设一管体凸柱102,而公扣件11同样具有一承载面111,且中央凸设两半圆凸块112卡合于所述管体凸柱102,致使所述母扣件10与公扣件11能够卡合固定。
然而,目前现有按扣不是全部采用塑料材料直接射出成型,不然就是采用全金属设计,惟采用塑料材料射出成型的按扣结构,会因制作当时的温度以及后续冷却状态的不同,造成母扣件10与公扣件11之间对接的卡合误差,而且在热带地区与寒带低区等不同区域的使用,也会造成母扣件10与公扣件11之间因热胀冷缩的影响,而产生卡合上的问题。
而有关于全金属设计的按扣结构,虽能减少制作时所产生的误差以及环境温度的影响,但此种金属按扣的制作方式较为复杂,而且大多金属扣件外部必须额外电镀始能避免表面氧化反应,因此,额外的电镀程序造成了生产成本提高,且现今环保意识抬头的情况下,经过电镀过后的按扣将无法进行回收,后续仍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有鉴于传统按扣无论是采用塑料成型或是金属设计,仍有前述不足之处,实有必要设计出一款创新结构样态的按扣来改善目前的缺失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设定卡扣力量的按扣,让在不同制作环境下完成的按扣,或是实际应用在各种不同气候环境的按扣,都能让公、母扣之间的对接配合关系不会过于紧迫或是过于松弛,进而让按扣保持在一最佳使用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按扣,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公扣,具有一第一盘体,并由所述第一盘体向外延伸形成一卡扣部;
一母扣,具有一第二盘体,并由所述第二盘体向外延伸形成一配合所述卡扣部活动对接的嵌扣部,所述嵌扣部由复数个围绕于所述卡扣部外周的嵌合块构成;以及
一推抵件,绕设于所述母扣的嵌扣部外周侧,并且接触抵靠所述嵌合块,提供所述嵌合块由外向内的推力。
其中:所述嵌合块具有一第一颈部,而所述第一颈部顶端分别朝向内、外侧延伸形成一第一卡勾部与一第二卡勾部,由所述第一卡勾部、第一颈部以及第二盘体共同形成一供所述卡扣部嵌扣的第一卡槽,而所述第二卡勾部、第一颈部以及第二盘体将另外形成一供所述推抵件嵌合的第二卡槽。
其中:所述推抵件接触每一嵌合块外周的局部范围或全部范围的其中一种方式抵压。
其中:所述推抵件接触一部分嵌合块外周的局部范围或全部范围的其中一种方式抵压。
其中: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设有至少一止滑凸点。
其中: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具有供铆钉组装的通孔。
其中:所述通孔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增加强度的围壁。
其中: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具有复数个供缝线车缝缠绕的缝纫开口。
其中:所述嵌扣部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大小的嵌合块间隔排列构成不同的外径大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一种按扣,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公扣,具有一配合布体装设的第一盘体,并由所述第一盘体向外延伸形成一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由复数个卡合块围绕排列构成;
一母扣,具有一配合布体装设的第二盘体,并由所述第二盘体向外延伸形成一配合所述卡扣部活动对接的嵌扣部;以及
一推抵件,绕设于所述公扣的卡扣部内周侧,并且接触抵靠所述卡合块,提供所述卡合块由内向外的张力。
其中:所述卡合块具有一第二颈部,而所述第二颈部顶端分别朝向内、外侧延伸形成一第三卡勾部与一第四卡勾部,由所述第三卡勾部、第二颈部以及第一盘体共同形成一供所述推抵件嵌扣的第三卡槽,而所述第四卡勾部、第二颈部以及第一盘体将另外形成一供所述嵌扣部嵌合的第四卡槽。
其中:所述推抵件接触每一卡合块内周的局部范围或全部范围的其中一种方式抵压。
其中:所述推抵件接触一部分卡合块内周的局部范围或全部范围的其中一种方式抵压。
其中: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设有至少一止滑凸点。
其中: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具有供铆钉组装的通孔。
其中:所述通孔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增加强度的围壁。
其中: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具有复数个供缝线车缝缠绕的缝纫开口。
其中:所述卡扣部由两种以上不同大小的卡合块间隔排列构成不同的外径大小。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通过设计推抵件可选择性地安装绕设于公扣的卡扣部内周或母扣的嵌扣部外周,可让推抵件抵靠卡扣部的复数卡合块,提供由内向外的张力,或是由推抵件抵靠嵌扣部的复数个嵌合块,提供由外向内的推力。如此,让公、母扣之间的对接配合关系不会过于紧迫或是过于松弛,进而让按扣保持在一最佳使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按扣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按扣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按扣的断面剖视图;
图4为图2按扣的分解图;
图5为图4按扣的断面剖视图;
图6A至图6C为本发明母扣设为不同形式嵌扣部的顶视图;
图7A~图7C为本发明推抵件设为不同形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推抵件推压母扣向内夹合公扣的断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公、母扣配合铆钉安装于代加工对象上连接的断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按扣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按扣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断面剖视图;
图12A~12B为本发明公、母扣设有不同形式车缝缺口的顶视图;
图12C~12D为本发明公、母扣设有不同形式车缝缺口的顶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推抵件推张公扣向外顶撑母扣的断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公、母扣直接车缝于代加工对象上连接的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母扣件;101-承载面;102-管体凸柱;11-公扣件;111-承载面;112-半圆凸块;20-按扣;21-公扣;210-第一盘体;211-正面;212-反面;213-通孔;214-卡扣部;215-围壁;216-止滑凸点;217-围壁;218-缝纫开口;219-卡合块;219a-第二颈部;219b-第三卡勾部;219c-第四卡勾部;219d-第三卡槽;219e-第四卡槽;22-母扣;220-第二盘体;221-正面;222-反面;223-通孔;224-嵌扣部;225-围壁;226-止滑凸点;227-围壁;228-嵌合块;228a-第一颈部;228b-第一卡勾部;228c-第二卡勾部;228d-第一卡槽;228e-第二卡槽;229-缝纫开口;23-推抵件;231-开口;24-铆钉;241-钉杆;25-铆钉;251-钉杆;30~33-待加工物件;34-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兹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的认识与了解,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按扣20主要是由一公扣21、一与公扣21对接的母扣22以及一安装抵靠所述母扣22的推抵件23等三个构件配合组装所构成,在最佳实施例中,所述公扣21与母扣22主要是采用塑料射出成型,而所述推抵件23主要是由一金属构件弯折而成。
在图示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公扣21设有一具正面211及反面212的第一盘体210,所述第一盘体210呈现一圆形样态,且中央设有一通孔213,所述第一盘体210正面211(母扣22相邻面)向外延伸形成一卡扣部214,并使所述通孔213位于所述卡扣部214内侧中央,而所述通孔213周缘朝向正面211延伸形成一增加公扣21结构强度的围壁215;此外,所述第一盘体210反面212设有复数个止滑凸点216,且所述通孔213周缘朝向反面212延伸形成一围壁217。
所述母扣22设有一具正面221及反面222的第二盘体220,所述第二盘体220呈现一对应所述第一盘体210大小的圆形样态,且中央同样设有一通孔223,所述第二盘体220正面221(公扣21相邻面)向外延伸形成一与所述卡扣部214对接的嵌扣部224,并使所述通孔223位于所述嵌扣部224内侧中央,而所述通孔223周缘朝向正面221延伸形成一增加母扣22结构强度的围壁225;再者,所述第二盘体220反面222同样设有复数个止滑凸点226,且所述通孔223周缘也朝向反面222延伸形成一围壁227。
其中,所述嵌扣部224由八个围绕于所述卡扣部214外周位置的嵌合块228依序圆周排列构成,所述嵌合块228具有一第一颈部228a,而所述第一颈部228a顶端分别朝向内、外侧延伸形成一第一卡勾部228b与一第二卡勾部228c,并由所述第一卡勾部228b、第一颈部228a以及第二盘体220共同形成一供所述卡扣部214嵌扣的第一卡槽228d,而所述第二卡勾部228c、第一颈部228a以及第二盘体220将另外形成一供所述推抵件23嵌合的第二卡槽228e。
然而,前述嵌扣部224的结构样态仅为方便举例说明之用,并非加以限制,请参阅图6A至图6C所示,也即所述嵌扣部224也可设为由两个嵌合块228、四个嵌合块228或是两种不同尺寸混合排列的复数个嵌合块228所构成,
所述推抵件23主要围绕于所述母扣22的嵌扣部224外周侧,以提供所述嵌合块228由外向内的推力,所述推抵件23嵌合于每一嵌合块228的第二卡槽228e中,并与所有第一颈部228a互相接触形成一具开口231的环圈样态,如图所示,由于所述母扣22的每一嵌合块228大小都固定一致,因此,所述推抵件23将接触于每一嵌合块228外周的全部范围进行抵压。
然而,前述推抵件23的结构样态同样仅为方便举例说明之用,请参阅图7A与图7C所示,也即所述推抵件23也可弯折成一四分的三圆的C形样态、一U形样态或者是一近似夹具的菱形样态。以配合前述各种不同样态的嵌扣部224互相使用。
若所述嵌扣部224采用两个嵌合块228构成时,即可通过U型样态的推抵件23(图7B),使推抵件23接触两嵌合块228(图6A)外周的局部范围进行抵压。另外,若所述嵌扣部224是由采用两种不同大小尺寸的八个嵌合块228混和排设(图6C),则采用环圈样态(图4)的推抵件23将接触尺寸较大部份嵌合块228外周的全部范围进行抵压。最后,若所述嵌扣部224同样采用两种不同大小尺寸的八个嵌合块228混合排设(图6C),但另采用菱形样态的推抵件23(图7C)时,则所述推抵件23乃接触尺寸较大部分嵌合块228外周的部分范围进行抵压。
请参阅图8所示,所述推抵件23所形成的环圈样态具有一设定大小的内径,如此当所述推抵件23装设于所述母扣22的嵌扣部224外侧时,能够提供夹合推力致使所述嵌合块228产生些微形变,如此即可避免按扣20因制作过程产生的温度误差或是使用环境的热胀冷缩影响,让所述嵌合部与卡扣部214之间的卡扣配合关系,能够取得一不会过于紧迫或是不会过于松弛的最佳使用状态。
请参阅图9所示,本发明按扣20于使用时,会将所述推抵件23围绕于所述母扣22的嵌合部外周,后续再将所述公扣21与母扣22分别装设于两不同的待加工对象30、31上,其中一待加工对象30主要是被固定在所述公扣21以及一铆钉24之间,所述铆钉24通过钉杆241贯穿所述待加工对象30后,再由所述第一盘体210反面212穿入通孔213中,后续再将所述钉杆241于第一盘体210正面211弯折定位,如此即可将所述公扣21固定于所述待加工物件30上。
而另一待加工对象31则是被固定在所述母扣22以及另一铆钉25之间,所述铆钉25同样通过钉杆251贯穿所述待加工对象31后,再由所述第二盘体220反面222穿入通孔223中,后续再将所述钉杆251于第二盘体220正面221弯折定位,如此即可将所述母扣22固定于所述待加工物件31上。
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在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按扣20主要是由一公扣21、一与所述公扣21对接的母扣22以及一安装抵靠所述公扣21的推抵件23等三个构件配合组装所构成。
所述公扣21设有一具正面211及反面212的第一盘体210,所述第一盘体210呈现一方形样态,且四周边角处各别设有一缝纫开口218,所述第一盘体210正面211中央(母扣22相邻面)向外延伸形成一卡扣部214,而所述第一盘体210反面212设有复数个止滑凸点216。
其中,所述卡扣部214是由八个围绕于所述嵌扣部224内周位置的卡合块219依序圆周排列构成,所述卡合块219具有一第二颈部219a,而所述第二颈部219a顶端分别朝向内、外侧延伸形成一第三卡勾部219b与一第四卡勾部219c,由所述第三卡勾部219b、第二颈部219a以及第一盘体210共同形成一供所述推抵件23嵌扣的第三卡槽219d,而所述第四卡勾部219c、第二颈部219a以及第一盘体210将另外形成一供所述嵌扣部224嵌合的第四卡槽219e。
所述母扣22设有一具正面221及反面222的第二盘体220,所述第二盘体220呈现一对应所述第一盘体210大小的方形样态,且四周边角处同样各别设有一缝纫开口229,所述第二盘体220正面221(公扣21相邻面)向外延伸形成一与所述卡扣部214对接的嵌扣部224,而所述第二盘体220反面222同样设有复数个止滑凸点226。
所述推抵件23主要围绕于所述公扣21的卡扣部214内周侧,以提供所述卡合块219由内向外的张力,所述推抵件23嵌合于每一卡合块219的第三卡槽219d中,并与所有第二颈部219a互相接触同样形成一具开口231的环圈样态。
同样地,第二实施例中卡扣部214的结构设计,以及与所述推抵件23之间的配合接触方式,都可采用相同于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揭示的设计,在此不再加以赘述。但前述缝纫开口218、229的数量以及样态,仅为方便举例说明之用。请参阅图12A、图12B、图12C、图12D所示,也即,所述第一盘体210与第二盘体220也可在对齐位置上,设为两平行长条状的缝纫开口218、229,或者是多个间隔排成对称镜射样态的缝纫开口218、229。
请参阅图13所示,所述推抵件23所形成的环圈样态具有一设定大小的外径,如此当所述推抵件23装设于所述公扣21的卡扣部214内侧时,能够提供向外张力致使所述卡合块219产生些微形变,如此按扣20即可取得最佳配合关系的使用状态。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发明按扣20于使用时,将所述推抵件23围绕于所述公扣21的卡扣部214内周,随后再将所述公扣21与母扣22分别放置接触两不同的待加工对象32、33上,后续采用缝线34车缝所述缝纫开口218、229,使所述公扣21与母扣22分别缝合固定于所述两待加工对象32、33表面。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按扣,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公扣,具有一第一盘体,并由所述第一盘体向外延伸形成一卡扣部;
一母扣,具有一第二盘体,并由所述第二盘体向外延伸形成一配合所述卡扣部活动对接的嵌扣部,所述嵌扣部由复数个围绕于所述卡扣部外周的嵌合块构成;以及
一推抵件,绕设于所述母扣的嵌扣部外周侧,并且接触抵靠所述嵌合块,提供所述嵌合块由外向内的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块具有一第一颈部,而所述第一颈部顶端分别朝向内、外侧延伸形成一第一卡勾部与一第二卡勾部,由所述第一卡勾部、第一颈部以及第二盘体共同形成一供所述卡扣部嵌扣的第一卡槽,而所述第二卡勾部、第一颈部以及第二盘体将另外形成一供所述推抵件嵌合的第二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件接触每一嵌合块外周的局部范围或全部范围的其中一种方式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件接触一部分嵌合块外周的局部范围或全部范围的其中一种方式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设有至少一止滑凸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具有供铆钉组装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增加强度的围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具有复数个供缝线车缝缠绕的缝纫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扣部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大小的嵌合块间隔排列构成不同的外径大小。
10.一种按扣,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公扣,具有一配合布体装设的第一盘体,并由所述第一盘体向外延伸形成一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由复数个卡合块围绕排列构成;
一母扣,具有一配合布体装设的第二盘体,并由所述第二盘体向外延伸形成一配合所述卡扣部活动对接的嵌扣部;以及
一推抵件,绕设于所述公扣的卡扣部内周侧,并且接触抵靠所述卡合块,提供所述卡合块由内向外的张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块具有一第二颈部,而所述第二颈部顶端分别朝向内、外侧延伸形成一第三卡勾部与一第四卡勾部,由所述第三卡勾部、第二颈部以及第一盘体共同形成一供所述推抵件嵌扣的第三卡槽,而所述第四卡勾部、第二颈部以及第一盘体将另外形成一供所述嵌扣部嵌合的第四卡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件接触每一卡合块内周的局部范围或全部范围的其中一种方式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抵件接触一部分卡合块内周的局部范围或全部范围的其中一种方式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设有至少一止滑凸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具有供铆钉组装的通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增加强度的围壁。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体与第二盘体分别具有复数个供缝线车缝缠绕的缝纫开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按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由两种以上不同大小的卡合块间隔排列构成不同的外径大小。
CN201410127419.3A 2014-03-31 2014-03-31 按扣 Pending CN104939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7419.3A CN104939443A (zh) 2014-03-31 2014-03-31 按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27419.3A CN104939443A (zh) 2014-03-31 2014-03-31 按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9443A true CN104939443A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54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27419.3A Pending CN104939443A (zh) 2014-03-31 2014-03-31 按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94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3064A (zh) * 2017-11-23 2018-02-09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卡扣结构及卡扣组件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069A (en) * 1896-10-27 Half to ebenezer francis bumpus
GB361740A (en) * 1931-02-14 1931-11-26 Bernard George Fray Improved means for detachably securing articles to metal plates and the like
US2080379A (en) * 1936-08-20 1937-05-11 Daniel I Reiter Socket
CN2178444Y (zh) * 1993-12-09 1994-10-05 王国历 塑钢新按扣
CN1659316A (zh) * 2002-06-13 2005-08-24 日本新铬电镀株式会社 铜-锡-氧系合金镀层
CN201523726U (zh) * 2009-10-21 2010-07-14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缝式按扣结构
CN201541861U (zh) * 2009-11-17 2010-08-11 杨海璋 定向按扣
CN201541860U (zh) * 2009-10-23 2010-08-11 关伟成 一种金属纽扣
CN103491817A (zh) * 2011-04-21 2014-01-01 Ykk株式会社 按扣
CN203424409U (zh) * 2013-04-11 2014-02-12 东莞市伟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喼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069A (en) * 1896-10-27 Half to ebenezer francis bumpus
GB361740A (en) * 1931-02-14 1931-11-26 Bernard George Fray Improved means for detachably securing articles to metal plates and the like
US2080379A (en) * 1936-08-20 1937-05-11 Daniel I Reiter Socket
CN2178444Y (zh) * 1993-12-09 1994-10-05 王国历 塑钢新按扣
CN1659316A (zh) * 2002-06-13 2005-08-24 日本新铬电镀株式会社 铜-锡-氧系合金镀层
CN201523726U (zh) * 2009-10-21 2010-07-14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缝式按扣结构
CN201541860U (zh) * 2009-10-23 2010-08-11 关伟成 一种金属纽扣
CN201541861U (zh) * 2009-11-17 2010-08-11 杨海璋 定向按扣
CN103491817A (zh) * 2011-04-21 2014-01-01 Ykk株式会社 按扣
CN203424409U (zh) * 2013-04-11 2014-02-12 东莞市伟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喼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3064A (zh) * 2017-11-23 2018-02-09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卡扣结构及卡扣组件
CN107683064B (zh) * 2017-11-23 2020-11-2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卡扣结构及卡扣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39263B2 (en) Pressure snap fastener with a bivalent closure
TWI446883B (zh) Mother buckle
EP3216363B1 (en) Die-cast snap button
US3401434A (en) Snap fastener assembly
EP3085264B1 (en) Fastener
ES269035U (es) Boton de cierre a presion.
US7013539B2 (en) Weld button for garments
US6976291B2 (en) Tape-mounted fastener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the same
US3553796A (en) Plastic snap fastener
US3195201A (en) Ornamental snap fastener assembly
US9861167B2 (en) Ornament holder
CN104939443A (zh) 按扣
EP1481603A1 (en) Male fixing member of hook-and loop fastener, and sheet product with the fixing member
TWI504357B (zh) Buckle
CN202959066U (zh) 磁性按扣
US2796650A (en) Fastener ornament
JP2008036337A (ja) ホック具
EP2401934A1 (en) Press-stud, particularly for items of clothing or the like
KR101729290B1 (ko) 스냅단추용 암단추
CN109662398B (zh) 一种磁性免打孔衣服扣
CN109667821A (zh) 扣接装置
JP2007068746A (ja) ホックの雄ホック
CN203801879U (zh) 手镯
US20140053373A1 (en) Buttons
US2622299A (en) Plastic cap for attachment of snap fastener sockets and the li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