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38072B - 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38072B
CN104938072B CN201510291812.0A CN201510291812A CN104938072B CN 104938072 B CN104938072 B CN 104938072B CN 201510291812 A CN201510291812 A CN 201510291812A CN 104938072 B CN104938072 B CN 104938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lift arm
pull bar
hinged
contro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18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38072A (zh
Inventor
李革
王益新
谢建东
李鉴方
叶永松
王婵
李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to CN2015102918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38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38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8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38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38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包括机架、左提升臂、左提升油缸、左提升拉杆、左下拉杆、右下拉杆、右提升拉杆、右提升臂、右提升油缸、上拉杆、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角度传感器、自动水平控制器;本发明的两个提升臂分别由两个提升油缸推动转动,由于采用了两个提升油缸,拖拉机悬挂装置可以采用缸径较小的液压提升油缸,减少了制造成本,同时,两个提升油缸同时控制所悬挂农具的水平状态,农具的水平调整速度较快。

Description

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涉及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的耕作和整地机械常常要保持拖拉机悬挂的机具处于水平状态,以保持耕整过的土地表面平整,保证播种时出苗率一致,或移栽的秧苗在土壤中的深度一致。目前的拖拉机挂结农具系统基本上是采用三点悬挂装置,该装置利用一个液压油缸驱动左右提升臂绕机架同时转动,通过左右提升杆带动左右下拉杆转动,实现提升农具的目的。该机构把拖拉机与悬挂的农具固结在一起,拖拉机行走时的左右摆动,就带动悬挂的农具在横向方向也左右摆动,使得农具无法在横向保证处于水平的耕作状态。有人提出把悬挂装置的一个提升拉杆换成一个平衡油缸(如专利201410360990.X),虽然,这样可以实现农机具的横向水平调整。但是,由于推动提升臂绕机架的转动是一个油缸,升降农具的力完全由该油缸承担,所以,该油缸就要比平衡油缸的尺寸大得多(因为平衡油缸只需要提升一半的农具力量),制造成本较高;这种平衡油缸的另一个缺点是,油缸的升降动作较慢,导致悬挂的农具水平调整速率较慢。所以,生产中需要一种制造成本较低、农具水平调整速率较快的液压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它包括机架、左提升臂、左提升油缸、左提升拉杆、左下拉杆、右下拉杆、右提升拉杆、右提升臂、右提升油缸、上拉杆、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角度传感器、自动水平控制器;其中,所述左提升臂和右提升臂的一端均与机架铰接;左提升油缸和右提升油缸的一端均与机架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左提升臂和右提升臂铰接;左提升拉杆的一端与左提升臂铰接,另一端与左下拉杆铰接,右提升拉杆的一端与右提升臂铰接,另一端与右下拉杆铰接;左下拉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其铰接点是e,右下拉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其铰接点是f;左提升臂和右提升臂与机架的铰接点a、b的连线与过e、f两点的连线平行;左提升臂上的a点和c点之间的长度与右提升臂上的b点和d点之间的长度相等;左下拉杆上的e点和g点之间的长度与右下拉杆上的f点和h点之间的长度相等;上拉杆位于左提升臂和右提升臂的中间,上拉杆的一端与机架铰接,左下拉杆、右下拉杆和上拉杆的另一端均挂接农具;角度传感器设置在农具上;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自动水平控制器均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自动水平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四个驱动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其中,输入输出模块、四个驱动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的电源端口均由电源模块供电;输入输出模块、四个驱动模块和角度传感器模块均与微处理器模块相连;角度传感器与角度传感器模块相连;输入输出模块与上位机相连;两个驱动模块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相连,两个驱动模块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相连;通电后上位机通过输入输出模块对微处理器模块初始化,角度传感器模块实时采集角度传感器的角度变化信号,并将该角度变化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滤波处理,微处理器模块将滤波处理后的角度变化信号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实时记录角度变化数据;同时,微处理器模块实时判断角度变化是否大于0.5度或者小于-0.5度;如果角度变化大于0.5度,则使第一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左提升油缸伸长,第二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右提升油缸缩短;如果角度变化小于-0.5度,则使第一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左提升油缸缩短,第二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右提升油缸伸长;如果角度变化在-0.5度到0.5度之间,则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不动作,左提升油缸和右提升油缸不动作。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左、右提升油缸,没有驱动左右提升臂转动的大油缸,两个油缸的尺寸可以一致,降低了油缸的成本;
2、农具的水平调整时,左、右提升油缸同时动作,如一个上升,另一个下降,调整农具水平的速度快得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简图;
图2是本发明自动水平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输入输出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角度传感器模块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微处理器模块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图中:机架1、左提升臂2、左提升油缸3、左提升拉杆4、左下拉杆5、右下拉杆6、右提升拉杆7、右提升臂8、右提升油缸9、上拉杆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机架1、左提升臂2、左提升油缸3、左提升拉杆4、左下拉杆5、右下拉杆6、右提升拉杆7、右提升臂8、右提升油缸9、上拉杆10、第一电磁换向阀(图中未示出)、第二电磁换向阀(图中未示出)、角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自动水平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左提升臂2和右提升臂8的一端均与机架1铰接;左提升油缸3和右提升油缸9的一端均与机架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左提升臂2和右提升臂8铰接;左提升拉杆4的一端与左提升臂2铰接,另一端与左下拉杆5铰接,右提升拉杆7的一端与右提升臂8铰接,另一端与右下拉杆6铰接;左下拉杆5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其铰接点是e,右下拉杆6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其铰接点是f;左提升臂2和右提升臂8与机架1的铰接点a、b的连线与过e、f两点的连线平行;左提升臂2上的a点和c点之间的长度与右提升臂8上的b点和d点之间的长度相等;左下拉杆5上的e点和g点之间的长度与右下拉杆6上的f点和h点之间的长度相等;上拉杆10位于左提升臂2和右提升臂8的中间,上拉杆10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左下拉杆5、右下拉杆6和上拉杆10的另一端均挂接农具;角度传感器设置在农具上;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自动水平控制器均固定在机架1上;
如图2所示,自动水平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四个驱动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其中,输入输出模块、四个驱动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的电源端口均由电源模块供电;输入输出模块、四个驱动模块和角度传感器模块均与微处理器模块相连;角度传感器与角度传感器模块相连;输入输出模块与上位机相连;两个驱动模块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相连,两个驱动模块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相连。
如图3所示,电源模块包括外部电源输入座H101,稳压芯片U102、U103,无极性电容C102、C104,极性电容C101、C103,电阻R102,发光二极管D102;其中,外部电源输入座H101一端和稳压芯片U102的电源输入端口(端口3)均与12V高电平相连,稳压芯片U102的电源输出端口(端口2)与无极性电容C102的一端、极性电容C101的正极相连后作为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口(端口VCC1),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口(端口VCC1)与稳压芯片U103的电源输入端口(端口3)相连;稳压芯片U103的电源输出端口(端口2)与无极性电容C104的一端、极性电容C103的正极相连后作为电源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口(端口VCC2);稳压芯片U102和稳压芯片U103的接地端口均接地;电阻R102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02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的第一电源输出端口(端口VCC1)相连;外部电源输入座H101的另一端,无极性电容C102、C104的另一端,极性电容C101、C103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02负极相连后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102、U103分别采用AS1117(5V)和AS1117(3.3V),但不限于此。
如图4所示,输入输出模块包括连接座J9,无极性电容C4、C5、C6、C7,排针座dj2,收发器芯片U101;其中,连接座J9与上位机相连;连接座J9的电脑信号输入端(端口2)和输出端口(端口3)分别与收发器芯片U101的信号发送端口(端口14)和信号接收端口(端口13)相连,连接座J9的接地端口(端口5)接地;电容C4的两端分别与收发器芯片U101的倍压电荷泵电容的正极端口(端口1)和负极端(端口3)相连;电容C5的一端与收发器芯片U101的供电电源端口(端口16)相连后与电源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口(端口VCC2)相连,另一端与收发器芯片U101的电荷泵正电压端口(端口2)相连;电容C6的两端分别与收发器芯片U101的反向电荷泵电容的正极端口(端口4)和负极端口(端口5)相连;电容C7一端与收发器芯片U101的电荷泵负电压端口(端口6)相连,另一端与收发器芯片U101的接地端口(端口15)相连后接地;排针座dj2的一边的两个端口分别与收发器芯片U101的发送端口(端口11)和接收端口(端口12)相连;所述收发器芯片U101的型号为MAX3232,但不限于此。
如图5所示,驱动模块包括电阻R1、R2、R3、R203,光耦U1,摩斯管Q1,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103,电磁阀插座vale1;其中,二极管D1正极、发光二极管D103负极、电磁阀插座vale1的一端相连后与摩斯管Q1的源极相连,摩斯管Q1的门极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摩斯管Q1的漏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后接地;发光二极管D103正极与电阻R203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后与光耦U1的发射极相连;电磁阀插座vale1的另一端、电阻R203另一端、二极管D1负极、光耦U1的集电极相连后与12V高电平相连;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正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光耦U1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控制芯片U201的I/O端口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口(端口VCC2)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与两个驱动模块的电磁阀插座vale1相连,第二电磁换向阀与两个驱动模块的电磁阀插座vale1相连。
如图6所示,角度传感器输入模块包括插座J7-2,电阻R117、R118;其中,电阻R117的一端与电阻R118的一端相连;电阻R117的另一端与插座J7-2的模拟输入端口(端口2)相连,R118的另一端接地;插座J7-2的电源端口(端口1)接12V高电平,插座J7-2的接地端口(端口3)接地;角度传感器与插座J7-2的模拟输入端口(端口2)相连。
如图7所示,微处理器模块包括复位按钮S201,电阻R201、R202,电容C201、C202、C203,晶振Y201和控制芯片U201;其中,控制芯片U201的复位端口(端口5)与电阻R202的一端相连,电阻R202的另一端、电阻R201的一端、电容C203一端相连后与复位按钮S201的一端相连,电容C203另一端与复位按钮S201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电阻R201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口(端口VCC2)相连;电容C201的一端与晶振Y201的一端相连后与控制芯片U201的第一时钟输入端口(端口26)相连,电容C202的一端与晶振Y201的另一端相连后与控制芯片U201的第二时钟输入端口(端口27)相连,电容C201、C20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地;控制芯片U201的接地端口均接地,控制芯片U201的电源端口均与电源模块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口(端口VCC2);控制芯片U201的两个I/O 端口(端口62和端口61)分别与排针座dj2的另一边的两个端口相连;控制芯片U201的四个驱动I/O端口(端口51、50、49、48)分别与四个驱动模块的I/O端口相连;角度传感器模块的电阻R117、R118的一端相连后作为角度传感器模块的模拟信号输出端口与控制芯片U201的模拟信号输入端口相连;所述控制芯片U201的型号为C8051F020,但不限于此。
如图8所示,通电后上位机通过输入输出模块对微处理器模块初始化,角度传感器模块实时采集角度传感器的角度变化信号,并将该角度变化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滤波处理,从而提高该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微处理器模块将滤波处理后的角度变化信号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实时记录角度变化数据;同时,微处理器模块实时判断角度变化是否大于0.5度或者小于-0.5度;如果角度变化大于0.5度,则使第一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左提升油缸3伸长,第二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右提升油缸9缩短;如果角度变化小于-0.5度,则使第一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左提升油缸3缩短,第二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右提升油缸9伸长;如果角度变化在-0.5度到0.5度之间,则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不动作,左提升油缸3和右提升油缸9不动作。

Claims (1)

1.一种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1)、左提升臂(2)、左提升油缸(3)、左提升拉杆(4)、左下拉杆(5)、右下拉杆(6)、右提升拉杆(7)、右提升臂(8)、右提升油缸(9)、上拉杆(10)、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角度传感器、自动水平控制器;其中,所述左提升臂(2)和右提升臂(8)的一端均与机架(1)铰接;左提升油缸(3)和右提升油缸(9)的一端均与机架(1)连接,左提升油缸(3)的另一端与左提升臂(2)铰接,其铰接点是c,右提升油缸(9)的另一端与右提升臂(8)铰接,其铰接点是d;左提升拉杆(4)的一端与左提升臂(2)铰接,另一端与左下拉杆(5)铰接,铰接点是g,右提升拉杆(7)的一端与右提升臂(8)铰接,另一端与右下拉杆(6)铰接,铰接点是h;左下拉杆(5)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其铰接点是e,右下拉杆(6)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其铰接点是f;左提升臂(2)和右提升臂(8)与机架(1)的铰接点a、b的连线与过e、f两点的连线平行;左提升臂(2)上的a点和c点之间的长度与右提升臂(8)上的b点和d点之间的长度相等;左下拉杆(5)上的e点和g点之间的长度与右下拉杆(6)上的f点和h点之间的长度相等;上拉杆(10)位于左提升臂(2)和右提升臂(8)的中间,上拉杆(10)的一端与机架(1)铰接,左下拉杆(5)、右下拉杆(6)和上拉杆(10)的另一端均挂接农具;角度传感器设置在农具上;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自动水平控制器均固定在机架(1)上;
所述自动水平控制器包括电源模块、输入输出模块、四个驱动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其中,输入输出模块、四个驱动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的电源端口均由电源模块供电;输入输出模块、四个驱动模块和角度传感器模块均与微处理器模块相连;角度传感器与角度传感器模块相连;输入输出模块与上位机相连;两个驱动模块与第一电磁换向阀相连,两个驱动模块与第二电磁换向阀相连;通电后上位机通过输入输出模块对微处理器模块初始化,角度传感器模块实时采集角度传感器的角度变化信号,并将该角度变化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模块进行滤波处理,微处理器模块将滤波处理后的角度变化信号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实时记录角度变化数据;同时,微处理器模块实时判断角度变化是否大于0.5度或者小于-0.5度;如果角度变化大于0.5度,则使第一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左提升油缸(3)伸长,第二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右提升油缸(9)缩短;如果角度变化小于-0.5度,则使第一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左提升油缸(3)缩短,第二电磁换向阀动作使右提升油缸(9)伸长;如果角度变化在-0.5度到0.5度之间,则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不动作,左提升油缸(3)和右提升油缸(9)不动作。
CN201510291812.0A 2015-05-29 2015-05-29 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 Active CN104938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1812.0A CN104938072B (zh) 2015-05-29 2015-05-29 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1812.0A CN104938072B (zh) 2015-05-29 2015-05-29 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8072A CN104938072A (zh) 2015-09-30
CN104938072B true CN104938072B (zh) 2016-11-02

Family

ID=54153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1812.0A Active CN104938072B (zh) 2015-05-29 2015-05-29 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380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0402B (zh) * 2015-11-26 2017-10-03 浙江理工大学 前置式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
CN105309079B (zh) * 2015-11-26 2017-08-25 浙江理工大学 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
CN105830571B (zh) * 2016-03-25 2018-03-20 东南大学 农用耕作拖拉机牵引板自动测平调平器及测调平方法
CN106961887B (zh) * 2017-04-21 2023-08-18 兰州兰石集团兰驼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可升降覆土轮式回填机
CN108293343A (zh) * 2018-01-31 2018-07-20 安徽泗州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的悬挂机构
CN108093718A (zh) * 2018-01-31 2018-06-01 安徽泗州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
CN109588075A (zh) * 2018-10-18 2019-04-09 江苏大学 一种可调农具侧倾姿态及耕深的悬挂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328511A (zh) * 2018-11-22 2019-02-15 上海宏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拖拉机悬挂机组自动调平装置及其数据采集方法
CN109769415A (zh) * 2018-12-18 2019-05-21 湖北省农业机械工程研究设计院 具有测量调整功能的船式拖拉机耕深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0024519B (zh) * 2019-04-19 2022-07-08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大马力拖拉机作业机组的减振方法
CN110754152A (zh) * 2019-11-05 2020-02-07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旱田农机用智能电液提升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1066400B (zh) * 2019-12-20 2021-08-24 盐城可理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旋耕机三点悬挂架
CN113280690B (zh) * 2021-04-29 2022-10-21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采用柔性蒙皮的双伺服驱动端头摆动结构及控制方法
CN114041339A (zh) * 2021-11-15 2022-02-15 日照海卓液压有限公司 大型动力平台用三轴多姿态控制悬挂提升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0724A (en) * 1998-08-24 2000-03-01 Caterpillar Inc Hitch assembly
CN2894218Y (zh) * 2006-01-04 2007-05-02 郑宇虎 一种牵引悬挂装置
CN101340813A (zh) * 2005-12-22 2009-01-07 库恩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改进拖挂装置的农业机具
CN202374656U (zh) * 2011-12-21 2012-08-15 河北永发鸿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自动控制平衡装置
CN104541636A (zh) * 2014-12-30 2015-04-29 江苏大学 一种拖拉机液压悬挂位置调节的电控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8748B2 (ja) * 2011-11-22 2016-02-10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機の油圧駆動装置
JP5943852B2 (ja) * 2013-02-13 2016-07-05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0724A (en) * 1998-08-24 2000-03-01 Caterpillar Inc Hitch assembly
CN101340813A (zh) * 2005-12-22 2009-01-07 库恩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改进拖挂装置的农业机具
CN2894218Y (zh) * 2006-01-04 2007-05-02 郑宇虎 一种牵引悬挂装置
CN202374656U (zh) * 2011-12-21 2012-08-15 河北永发鸿田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自动控制平衡装置
CN104541636A (zh) * 2014-12-30 2015-04-29 江苏大学 一种拖拉机液压悬挂位置调节的电控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38072A (zh) 2015-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8072B (zh) 双平衡油缸横向水平控制装置
CN204640239U (zh) 一种柔性自适应机械手
CN103609238B (zh) 一种连续垂直栽插的移栽机构
CN110268821A (zh) 一种农业用松土装置
CN205179665U (zh) 一种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
CN205179666U (zh) 一种前置式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
CN204650291U (zh) 两个油缸的自动水平控制装置
CN202722023U (zh) 山药收获机
CN105340402B (zh) 前置式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
CN200987287Y (zh) 玉米联合收割机用主离合操纵装置
CN205266453U (zh) 一种园林植物养护装置
CN203801221U (zh) 旋耕机移动机构
CN105309079B (zh) 拖拉机悬挂机组水平自动控制装置
CN205030092U (zh) 作物幼苗移栽机
CN207836082U (zh) 一种智能农机犁具
CN107889656A (zh) 具有松土功能的花盆
CN1961626A (zh) 一种农地自动化作业系统
CN204259403U (zh) 一种大葱收获机
CN204466165U (zh) 一种便于调整的深松耕种机的动力输入系统
CN202587764U (zh) 一种液压翻转犁
CN211849092U (zh) 一种适用于智慧工地实名制使用的闸机
CN207754173U (zh) 具有松土功能的花盆
CN105210523A (zh) 一种自动撒料机
CN203467146U (zh) 一种具有打孔功能的微耕机
CN207939978U (zh) 一种石漠化治理用挖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