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21841B - 一种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21841B CN104921841B CN201510167670.7A CN201510167670A CN104921841B CN 104921841 B CN104921841 B CN 104921841B CN 201510167670 A CN201510167670 A CN 201510167670A CN 104921841 B CN104921841 B CN 1049218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od vessel
- artificial blood
- double
- preparation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发明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制备方法,包括2步:第1步: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取向微米纤维内层的制备;第2步:双层结构人工血管无规纳米纤维外层的制备。第二部分是该双层人工血管的原位移植以替代病损血管的方法。该人工血管内层取向微米纤维可体内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拟天然血管取向结构再生,同时无规纳米纤维外层又保证血管具有足够的缝合强度和力学性能,可以用于修复替代病损的天然血管。该双层人工血管在医学临床血管移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血管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可体内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拟天然取向再生,由取向微米纤维的内层和无规纳米纤维的外层构成的人工血管加工技术方法,及由此人工血管在病损血管替代和修复再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是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这种疾病将导致动脉管径狭窄并最终使血管堵塞。目前针对这种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血管扩张手术和血管移植,但由于血管扩张手术并不能彻底解决血管堵塞,且容易复发。自体血管移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使用自体血管易造成机体损伤,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病人不能提供自体血管。因此体外制备小口径血管成为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小口径血管(内径<6mm),包括膝关节以下的血管,由于管腔窄、张力高、血流低的特殊性,在植入体内后容易造成急性血栓导致堵塞;或者由于新内膜增生造成管腔再狭窄,导致移植失败,至今没有临床应用的产品。
构建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传统“组织工程”手段,即制备人工血管材料(支架),然后向支架中种植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种子细胞),或单独种植内皮细胞,在体外生物反应器中培养一定时间,最后将获得的组织工程血管移植到体内,用于血管修复或替代。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移植物含有血管成分细胞,具有相应细胞的部分功能,与植入部位的相容性较好;然而,这种手段存在一些缺点:(1)需要病人自体细胞;(2)需要较长时间的体外培养;(3)体外培养导致细胞容易失去原来的功能;(4)产品不能及时获取,治疗成本高,有感染风险等。由于这些缺陷,至今这种传统组织工程血管在临床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另外一种研究方法是无细胞支架,即“cell-free”人工血管。这种人工血管植入到体内后,在体内微环境作用下,依靠宿主干细胞的迁移和分化重构血管内皮层和平滑肌层。支架材料具有适宜的孔结构,满足细胞向支架内迁移和生长,随着支架在体内的降解,细胞增殖、分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完成血管内膜、中膜和外膜的重建,实现新生血管的完全再生。
为了实现人工血管植入体内再生后与天然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类似,我们首先需要在人工血管的结构设计上能够模拟天然血管结构。天然动脉血管具有特殊的3D结构,是由内膜、 中层、外膜三层组成的。血管内膜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组成,其方向与血管长轴平行排列;血管中层包含多层梭状平滑肌细胞以及富含胶原和弹性蛋白的细胞外基质,其方向是与管长轴垂直呈螺旋状分布;外膜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组成。在这三层中,血管中层对于维持血管的弹性,机械强度以及生理活性反应具有重要作用。血管发育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平滑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生长迁移的内皮细胞很快会凋亡,从而不能形成成熟的血管。所以,平滑肌层的再生对于成功地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尤为重要。传统的小口径组织工程化血管支架大多采用无规的多孔结构,植入体内后,宿主细胞在支架中无规生长,导致无法再生出具有轴向取向特征的平滑肌层。没有取向平滑肌层的再生进而阻碍了拟天然血管的再生。在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及其分泌的胶原和弹性蛋白等胞外基质是呈螺旋状分布的,为了引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螺旋状生长,人工血管支架在结构上应具有螺旋状取向的微纳拓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制备方法,包括2步:第1步: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取向微米纤维内层的制备;第2步:双层结构人工血管无规纳米纤维外层的制备。第二部分是该双层人工血管的原位移植以替代病损血管的方法。
本发明专利的第一部分提供了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取向微米纤维内层的制备;具体方法为,以化学纯有机试剂六氟异丙醇、氯仿四氢呋喃等为溶剂,配制浓度为质量/体积分数5%-30%的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或聚己内酯(PCL)或聚丙交酯(PLA)或聚乙醇酸(PGA)或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溶液,溶解完全后装入注射器中,利用微量注射泵将注射器中的聚合物溶液挤入到位于下方容器的凝固浴中,流速为0.5-20ml/h,注射器针头距离下方接收棒距离为1-20cm,圆柱状接收棒直径为0.5-6mm,接收棒的转速为10-4000rpm,纺丝针头移动速度为1-50mm/sec,凝固浴为水、乙醇或硅油,纺丝时间4-12min;挤出的聚合物溶液中的溶剂成分会扩散到凝固浴中,从而固化成纤维,通过凝固浴中旋转的接收棒收集聚合物纤维,通过调节流速、接收棒移动速度以及纺丝针头移动速度参数来制备取向微米纤维人工血管内层(如附图1所示);第二步是双层结构人工血管无规纳米纤维外层的制备,目的增加该人工血管的缝合强度,同时防止漏血;具体是将第一步制备的带有取向微米纤维内层的接收棒直接安装到静电纺丝接收装置上并接地;在室温下进行静电纺丝,室内相对湿度为50-70%;将5-15%(m/v)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或聚己内酯(PCL)或聚乳酸(PLA)或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用六氟异丙醇或四氢呋喃或氯仿溶解均匀后装入注射器中,将注射器安装在微量注射泵上,并将高压直流电源与注射器针头相连;调整注射器针头对准圆柱接收棒的中央,设置针头与接收棒之间的距离为10-28cm,溶液流速为0.5-4ml/h,直流电压为10-26kV,纺丝时间为4-8min;制备完成后将该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如附图2所示)室温真空干燥去除其残留溶剂,备用。
发明专利的第二部分,提供了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原位移植以替代病损血管的方法,原位移植以替代病损血管的方法;该方法是用第一部分所制备的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利用端端吻合技术替换部分病损血管,包括腹主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冠状动脉;具体方法为:将大鼠麻醉后,剃除腹部毛发,剪开腹部皮肤及肌肉,剥离腹主动脉,对动脉小分支进行电凝结扎,用动脉夹夹住动脉的两端,从中间剪断动脉,用9-0(或10-0)带针缝合线原位缝合第一部分所制备双层结构人工血管,每端6-8针;两端均缝好后,缓慢移除动脉夹以恢复血流,用硫酸庆大霉素冲洗腹腔,后用3-0缝合线缝合肌肉层和皮肤,碘伏消毒;术后4和12周观察;处死前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血管的通畅率,取材后通过体式显微镜整体观察血管内外表面形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取材后血管材料内表面;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再生与重构,另外采用马氏染色、天狼星红或免疫荧光检测胞外基质再生情况;该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可实现体内动脉平滑肌细胞取向再生,而且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并且保持通畅,降低再狭窄率,避免动脉瘤形成。
本发明专利与现有小口径血管相比,突出的优点:1、由于该人工血管具有取向微米纤维和纤维之间的微通道构成的微拓扑结构,有利于细胞向人工血管内层迁移,在体内实现血管平滑肌细胞沿纤维拟天然螺旋取向再生,而内皮细胞依然顺着血流的方向生长,在解决细胞迁移的同时实现了血管中层平滑肌取向生长;2、适当直径的取向纤维能够利于平滑肌干细胞向收缩型平滑肌转化,从而抑制平滑肌的增生,降低血管再狭窄率;3,由于内层纤维的取向排布,以及平滑肌取向再生后分泌胞外基质的取向分布,二者共同作用能够使人工血管在植入体内后能够长期抵抗血液压力,从而避免动脉瘤的形成;4所使用材料安全无毒,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免疫原性低,减少血栓的形成;5、血管制备工艺可控性强,可调控纤维直径,以及纤维之间的角度,同时可以调控人工血管的直径,制造成本低,无需添加任何生长因子以及后处理和加工;6、制备的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韧性和顺应性,适合手术缝合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内层湿法纺丝设备示意图。1,注射器;2,聚合物溶液;3,凝固浴;4,接收棒。附图2:双侧人工血管示意图。1,静电纺丝外层;2取向微米纤维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PGA取向微米纤维内层和PLA无规纳米纤维外层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制备
内层纺丝溶液制备:称取1.0克数均分子量为100000的PGA,加入到10ml六氟异丙醇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制得浓度分数为10%(m/v)的PGA溶液。
外层纺丝溶液制备:称取2.0克数均分子量为300000的PLA,加入到10ml氯仿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制得浓度分数为20%(m/v)PLA的溶液。
人工血管内层制备:内层湿法纺丝在室温通风厨中进行。将直径为1.0mm圆柱接收棒与旋转电机相连。将PGA纺丝溶液吸入注射器中,注射器针头置入到纺丝凝固浴乙醇中距离接收棒2cm位置。调整注射器针头与圆柱接收棒的距离,溶液流速为1ml/h,接收棒转速为4000rpm,纺丝时间为10min。纺丝完成后将纺有内层圆柱接收棒一起取下室温晾干备用。
人工血管外层制备:静电纺丝在室温下进行,室内相对湿度为60%。将纺有内层的圆柱接收棒直接安装到静电纺丝接收装置上并接地。将20%(m/v)PLA纺丝溶液装入注射器中,并将高压直流电源与注射器针头相连。调整注射器针头对准圆柱接收棒的中央,设置针头与接收棒之间的距离为10cm,溶液流速为2ml/h,直流电压为16kV,纺丝时间为4min。制备完成后将该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室温真空干燥使溶剂彻底挥发。
实施例2:PLGA取向微米纤维内层和PLCL无规纳米纤维外层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制备
内层纺丝溶液制备:称取1.2克数PLGA(LA/GA,75∶25),加入到10ml氯仿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制得浓度分数为12%(m/v)的PLGA溶液。
外层纺丝溶液制备:称取0.8克PLCL(50∶50),加入到10ml体积二氯甲烷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制得浓度分数为8%(m/v)的PLCL溶液。
人工血管内层制备:内层湿法纺丝在室温通风厨中进行。将直径为2.0mm圆柱接收棒与旋转电机相连。将12%PLGA纺丝溶液吸入注射器中,注射器针头置入到纺丝凝固浴食用油中距离接收棒3cm位置。调整注射器针头与圆柱接收棒的距离,溶液流速为2ml/h,接收棒转速为2000rpm,纺丝时间为8min。制备完成后将不锈钢棒连同人工血管内层一起用正己烷洗涤后晾干。
人工血管外层制备:静电纺丝在室温下进行,室内相对湿度为60%。将纺有内层的圆柱接收棒直接安装到静电纺丝接收装置上并接地。将8%(m/v)PLCL纺丝溶液装入注射器中,并将高压直流电源与注射器针头相连。调整注射器针头对准圆柱接收棒的中央,设置针头与接收棒之间的距离为12cm,溶液流速为1ml/h,直流电压为13kV,纺丝时间为6min。制备完成后将人工血管室温真空干燥使溶剂彻底挥发。
实施例3:丝素蛋白取向微米纤维内层和PCL无规纳米纤维外层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制备
内层纺丝溶液制备:称取2克丝素蛋白冻干品,加入到10mL六氟异丙醇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均匀,10000rpm离心弃沉淀,收集得浓度分数为20%(m/v)的SF溶液。
外层纺丝溶液制备:称取1.2克PCL加入到12ml氯仿/甲醇(5∶1)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制得浓度分数为10%(m/v)的PCL溶液。
人工血管内层制备:内层湿法纺丝在室温通风厨中进行。将直径为4.0mm圆柱接收棒与旋转电机相连。将丝素蛋白纺丝溶液吸入注射器中,注射器针头置入到纺丝凝固浴甲醇中距离接收棒4cm位置。调整注射器针头与圆柱接收棒的距离,溶液流速为4ml/h,接收棒转速为500rpm,纺丝时间为6min。制备完成后将圆柱形接收棒一起取下室温晾干备用。
人工血管外层制备:静电纺丝在室温下进行,室内相对湿度为60%。将纺有内层的圆柱形接收棒直接安装到静电纺丝接收装置上并接地。将10%(m/v)聚己内酯纺丝溶液装入注射器中,并将高压直流电源与注射器针头相连。调整注射器针头对准圆柱接收棒的中央,设置针头与接收棒之间的距离为10cm,溶液流速为4ml/h,直流电压为20kV,纺丝时间为3min。制备完成后将人工血管室温真空干燥使溶剂彻底挥发。
实施例4:PCL取向微米纤维内层和PCL无规纳米纤维外层双层结构人工血管体内原位移植替代部分自体血管
内层纺丝溶液制备:称取1.0克数均分子量为80000的PCL,加入到10ml体积比为3∶1的氯仿/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制得浓度分数为10%(质量/体积)的PCL溶液。
外层纺丝溶液制备:称取1.2克均分子量为80000PCL加入到12ml氯仿/甲醇(V∶V=5∶1)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制得浓度分数为10%(m/v)的PCL溶液。
人工血管内层制备:内层湿法纺丝在室温通风厨中进行。将直径为1.8mm圆柱接收棒与旋转电机相连。将聚己内酯纺丝溶液吸入注射器中,注射器针头置入到纺丝凝固浴硅油中距离接收棒2cm位置。调整注射器针头与圆柱接收棒的距离,溶液流速为2ml/h,接收棒转速为1000rpm,纺丝时间为10min。制备完成后将圆柱形接收棒连同人工血管内层一起用正己烷洗涤后真空干燥。
人工血管外层制备:静电纺丝在室温下进行,室内相对湿度为60%。将纺有内层的圆柱形接收棒直接安装到静电纺丝接收装置上并接地。将10%(m/v)PCL纺丝溶液装入注射器中,并将高压直流电源与注射器针头相连。调整注射器针头对准圆柱接收棒的中央,设置针头与接收棒之间的距离为12cm,溶液流速为1ml/h,直流电压为20kV,纺丝时间为4min。制备完成后将人工血管室温真空干燥使溶剂彻底挥发。
体内移植:截取长度为1.0cm的PCL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利用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用9-0尼龙缝合线采用端端吻合术进行缝合。术后4和12周观察。处死前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血管的通畅率,取材后通过体式显微镜整体观察血管内外表面形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取材后血管材料内表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再生与重构的过程。结果显示具有取向微米纤维PCL人工血管能够在体内引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取向再生,而且具有良好的通畅性,人工血管体内移植三个月后再生的平滑肌层和内皮层都具有相应的生理活性。
Claims (1)
1.一种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如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取向微米纤维内层的制备;具体方法为,以化学纯有机试剂六氟异丙醇或氯仿或四氢呋喃为溶剂,配制浓度为质量/体积分数5%-30%的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或聚己内酯(PCL)或聚丙交酯(PLA)或聚乙醇酸(PGA)或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溶液,溶解完全后装入注射器中,利用微量注射泵将注射器中的聚合物溶液挤入到位于下方容器的凝固浴中,流速为0.5-20ml/h,注射器针头距离下方接收棒距离为1-20cm,圆柱状接收棒直径为0.5-6mm,接收棒的转速为10-4000rpm,纺丝针头移动速度为1-50mm/sec,凝固浴为水或乙醇或硅油,纺丝时间4-12min;挤出的聚合物溶液中的溶剂成分会扩散到凝固浴中,从而固化成纤维,通过凝固浴中旋转的接收棒收集聚合物纤维,通过调节流速、接收棒移动速度以及注射器针头移动速度参数来制备取向微米纤维人工血管内层;第二步是双层结构人工血管无规纳米纤维外层的制备;具体是将第一步制备的带有取向微米纤维内层的接收棒直接安装到静电纺丝接收装置上并接地;在室温下进行静电纺丝,室内相对湿度为50-70%;将5-15%(m/v)聚(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或聚己内酯(PCL)或聚丙交酯(PLA)或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用六氟异丙醇或四氢呋喃或氯仿溶解均匀后装入注射器中,将注射器安装在微量注射泵上,并将高压直流电源与注射器针头相连;调整注射器针头对准圆柱接收棒的中央,设置针头与接收棒之间的距离为10-28cm,溶液流速为0.5-4ml/h,直流电压为10-26kV,纺丝时间为4-8min;制备完成后将该双层结构人工血管室温真空干燥去除其残留溶剂,备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67670.7A CN104921841B (zh) | 2015-04-10 | 2015-04-10 | 一种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67670.7A CN104921841B (zh) | 2015-04-10 | 2015-04-10 | 一种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21841A CN104921841A (zh) | 2015-09-23 |
CN104921841B true CN104921841B (zh) | 2017-03-29 |
Family
ID=54109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67670.7A Active CN104921841B (zh) | 2015-04-10 | 2015-04-10 | 一种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2184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97153B (zh) * | 2015-11-19 | 2017-12-12 | 暨南大学 | 一种静电辅助的湿法纺丝装置及湿法纺丝方法 |
CN105839204B (zh) * | 2016-05-01 | 2018-03-02 | 上海大学 | 基于静电直写与静电纺丝技术的分层血管支架成形系统及方法 |
CN106075596B (zh) * | 2016-07-21 | 2021-02-09 | 南开大学 | 一种三层人工血管制备技术 |
CN106178120B (zh) * | 2016-08-05 | 2019-05-03 | 东华大学 | 一种仿生天然血管三层结构的复合材料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81555A (zh) * | 2016-08-26 | 2017-02-08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含有聚集诱导发光分子的复合纤维及其制法和应用 |
CN106178121B (zh) * | 2016-09-09 | 2022-06-03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一种x线下显影血管替代物及制备方法 |
JP7050183B2 (ja) * | 2018-03-13 | 2022-04-07 | 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 キミセ デ サリア セツ ファンダシオ プリバーダ | 血管修復パッチ |
CN108721699A (zh) * | 2018-04-11 | 2018-11-02 | 天津大学 | 一种负载miRNAs的双层人工血管电纺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9172871A (zh) * | 2018-09-10 | 2019-01-11 | 中原工学院 | 一种双层小口径纳米纤维组织工程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248340B (zh) * | 2018-09-18 | 2021-04-23 | 武汉纺织大学 | 一种纤维基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 |
CN109908401A (zh) * | 2019-03-11 | 2019-06-21 | 武汉杨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促进内皮细胞攀附的人工血管的制作方法及其产品 |
CN110201223A (zh) * | 2019-03-26 | 2019-09-06 | 南开大学 | 一种合成高分子与天然细胞外基质复合材料、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201236A (zh) * | 2019-07-15 | 2019-09-06 | 湖南大学 | 一种新型人工血管 |
CN111265721B (zh) * | 2020-01-07 | 2022-06-28 | 南京理工大学 | 静电纺不同直径双层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
CN111000661B (zh) * | 2020-02-14 | 2023-10-10 | 上海畅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型人造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017913A (zh) * | 2021-04-15 | 2021-06-25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一种可吸收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68896B (zh) * | 2021-12-20 | 2023-04-07 | 苏州大学 | 一种顺应性可匹配的多层小口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及人工血管 |
CN115607744B (zh) * | 2022-12-01 | 2023-02-28 | 山东瑞安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嵌段功能化的人工血管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54855B1 (en) * | 2001-07-03 | 2003-04-29 |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 Low profile, high stretch, low dilation knit prosthetic device |
CN101708344A (zh) * | 2009-11-27 | 2010-05-19 | 天津大学 | 纳米纤维人工血管及制备方法 |
CN101803964A (zh) * | 2009-10-23 | 2010-08-18 | 东华大学 | 一种可改善径向顺应性的纺织人造血管 |
CN202099474U (zh) * | 2011-05-30 | 2012-01-04 | 东华大学 | 一体成型三层机织仿真人造血管 |
CN102961783A (zh) * | 2012-04-20 | 2013-03-13 | 南开大学 | 抗凝血性人工血管支架材料的构建方法 |
CN103211663A (zh) * | 2012-08-13 | 2013-07-24 | 王深明 | 具微纳仿生内膜结构的静电纺丝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
CN103876859A (zh) * | 2014-03-25 | 2014-06-25 | 南开大学 | 一种由微米纤维构成的具有大孔结构的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61867A (ja) * | 2004-02-18 | 2005-09-29 | Ube Ind Ltd | 管状の人工器官 |
EP2349364B1 (en) * | 2008-10-09 | 2017-04-12 | MiMedx Group, Inc. | Methods of making collagen fiber medical constructs and related medical constructs, including nerve guides and patches |
-
2015
- 2015-04-10 CN CN201510167670.7A patent/CN1049218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54855B1 (en) * | 2001-07-03 | 2003-04-29 | Scimed Life Systems, Inc. | Low profile, high stretch, low dilation knit prosthetic device |
CN101803964A (zh) * | 2009-10-23 | 2010-08-18 | 东华大学 | 一种可改善径向顺应性的纺织人造血管 |
CN101708344A (zh) * | 2009-11-27 | 2010-05-19 | 天津大学 | 纳米纤维人工血管及制备方法 |
CN202099474U (zh) * | 2011-05-30 | 2012-01-04 | 东华大学 | 一体成型三层机织仿真人造血管 |
CN102961783A (zh) * | 2012-04-20 | 2013-03-13 | 南开大学 | 抗凝血性人工血管支架材料的构建方法 |
CN103211663A (zh) * | 2012-08-13 | 2013-07-24 | 王深明 | 具微纳仿生内膜结构的静电纺丝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
CN103876859A (zh) * | 2014-03-25 | 2014-06-25 | 南开大学 | 一种由微米纤维构成的具有大孔结构的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21841A (zh) | 2015-09-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21841B (zh) | 一种双层结构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 |
EP3049121B1 (en) | Fiber scaffolds for use creating implantable structures | |
EP1212107B1 (en) | Engineered muscle | |
CN101879330B (zh) | 一种小口径丝素蛋白管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US11638640B2 (en) | In vivo tissue engineering devices, methods and regenerative and cellular medicine employing scaffolds made of absorbable material | |
RU2496526C1 (ru) | Тканеинженерный сосудистый графт малого диаметр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 |
CN103920194B (zh) | 一种多层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040009600A1 (en) | Engineered muscle | |
CN110507860A (zh) | 一种复合工艺制备原位组织工程血管的方法 | |
CN101708344A (zh) | 纳米纤维人工血管及制备方法 | |
CN103876859A (zh) | 一种由微米纤维构成的具有大孔结构的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1653624A (zh) | 复合纳米纤维小直径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9758617B (zh) | 一种神经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Zhai et al. |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of P (LLA‐CL)/heparin biodegradable polymer nanofibers: Potential vascular graft for substitution of femoral artery | |
JP2023519161A (ja) | 吸収性材料からなる足場を用いたインビボ組織工学装置、方法並びに再生及び細胞医療 | |
CN106730030A (zh) | 以熔融纺丝纤维为骨架体内构建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方法 | |
CN115137881A (zh) | 抗血栓、促组织再生的三层仿生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714703B (zh) | 一种高顺应性组织工程血管制备模板及组织工程血管 | |
US12090254B2 (en) | Composite tubular material prepared from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synthetic polym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102871772A (zh) | 一种多孔可降解血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89093B (zh) | 网状鞘层结构的pgs/pcl双层人工血管及其构建方法 | |
CN113181433B (zh) | 一种促血管化三维纳米纤维管状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097069A (zh) | 一种利用拓扑结构调控免疫微环境并引导再生的仿生可降解人工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592799A (zh) | 一种复合纤维编织人造血管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1700710B (zh) | 一种组织工程材料用模板及组织工程材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9 Address after: 310018 room 4-401-1, 4-401-2, building 4, Heke technology center, No. 500, QiaoXin Road, Xiasha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ngbo Biotechnology (H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300071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Wei Jin Road No. 94 Nankai University 103 Patentee before: NANKAI University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