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7854A - 信号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7854A
CN104917854A CN201410089772.7A CN201410089772A CN104917854A CN 104917854 A CN104917854 A CN 104917854A CN 201410089772 A CN201410089772 A CN 201410089772A CN 104917854 A CN104917854 A CN 104917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ransmitting
transmitting apparatus
housing
hatch fram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97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7854B (zh
Inventor
张朋
张守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Kun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897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7854B/zh
Priority to TW103112734A priority patent/TWI548151B/zh
Priority to US14/337,237 priority patent/US930455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4917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7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7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7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用来将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及第二连接器;壳体用以容置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且包括破孔;第一/第二连接器设置于壳体内;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插槽;以及桥接板,包括导电部与非导电部,导电部电连接第一导电端子;第二连接器包括:导电弹片,其一端随着第二连接器的移动接触到导电部及非导电部;以及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导电弹片的另一端,第二导电端子在导电弹片接触导电部时穿出破孔,以插入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插槽。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使用者可通过推动件的位置变化快速切换信号传输装置的操作模式。

Description

信号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尤指一种结合于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用以便利地将该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其他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信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型手机除了接听电话与收发短信的功能外,还可安装多种不同的应用程序供使用者赏玩。若使用者长时间地操作高耗能的应用程序,例如玩游戏、播放影片或者传送文件,智能型手机的内建电源通常很快就会用光电能,故携带式充电器或备用电池便为其不可或缺的配备之一。传统充电器是一种软排连接线,相对于智能型手机是分离式配件;常会发生要对手机充电或者要通过手机输出/接收文件时找不到充电器的困境。因此,如何开发一种将充电器结合于手机、并可兼具美型外观与操作便利的优点的设计,便为当前手机产业的目标之一。
从而,需要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于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用以便利地将该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其他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信号传输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用来将一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一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包含:一壳体、一第一连接器以及一第二连接器;该壳体用以容置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该壳体包含一破孔;该第一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内,该第一连接器包含:一第一导电端子以及一桥接板;该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一插槽;该桥接板包含一导电部与一非导电部,该导电部电连接该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二连接器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该第二连接器包含:一导电弹片以及一第二导电端子;该导电弹片的一端随着该第二连接器的移动接触到该导电部及接触到该非导电部;该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该导电弹片的另一端,该第二导电端子在该导电弹片接触该导电部时穿出该破孔,以插入该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一插槽。
本发明还公开该导电弹片接触该非导电部时,该第二导电端子位于该破孔内。
本发明还公开该壳体包含一滑轨结构。该第二连接器还包含一本体,该导电弹片与该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该本体上。该本体利用该滑轨结构相对该壳体移动。
本发明还公开该壳体还包含一第一开口结构。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推动件,设置于该本体且可滑动地位于该第一开口结构内。
本发明还公开该壳体还包含一第一停止部与一第二停止部,分设于该第一开口结构的两相对侧。
本发明还公开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壳体与该本体。
本发明还公开该壳体还包含一第二开口结构,连通该第一开口结构。该本体包含一变形部,该推动件设置于该变形部。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限位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开口结构与该第二开口结构之间。
本发明还公开该限位件位于该第一开口结构以止挡该推动件。
本发明还公开该限位件位于该第二开口结构,该推动件可从该第一开口结构的一端移动到该第一开口结构的另一端。
本发明还公开该变形部受力变形时,该推动件的位置变化量实质大于该限位件的一结构高度。
本发明还公开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复位组件,该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壳体与该限位件。
本发明还公开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转动件,可旋转地邻设于该第一开口结构旁。该转动件的一突出部伸入该第一开口结构以止挡该推动件。
本发明还公开该转动件相对该壳体旋转,使该突出部伸入或移出该第一开口结构。
本发明还公开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含一扭力组件,设置于该转动件与该壳体之间。
本发明还公开一致动件,滑动设置在壳体内。该致动件插入该本体的一凹陷结构,以限制该本体相对于该壳体的移动。
本发明还公开一斜导结构,设置于该致动件的一端。该斜导结构滑动接触该本体使该致动件相对该壳体移动。
本发明还公开一第一复位组件以及一第二复位组件。该第一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本体与该壳体,该第二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致动件与该壳体。
本发明将充电/数据传输机构以保护壳形态结合在携带式电子装置上,具有方便携带的特性。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使用者可通过推动件的位置变化快速地切换信号传输装置的操作模式,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携带式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与信号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与图3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5为图3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6与图7分别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图6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9为图7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10与图11分别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示意图。
图12与图13分别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10'、10″、64     信号传输装置
12                    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
121                   插槽
14                    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
141                   插槽
16                    壳体
18                    第一连接器
20                    第二连接器
22                    推动件
24                    破孔
26                    第一开口结构
28                    第一导电端子
30                    桥接板
32                    导电部
34                    非导电部
36                    导电弹片
38                    第二导电端子
40                    本体
401                   凹陷结构
42                    滑轨结构
44                    第一停止部
46                    第二停止部
48                    弹性组件
50                    第二开口结构
52                    限位件
54                    变形部
56                    复位组件
58                    转动件
60                    突出部
62                    扭力组件
66                    致动件
68                    斜导结构
70                    第一复位组件
72                    第二复位组件
D                     变形部的变形量
H                     限位件的结构高度
D1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与信号传输装置的示意图。信号传输装置10用来将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电连接于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14,以传输电能或数字数据,如图1所示。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可为智能型手机,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14可为笔记本型计算机,信号传输装置10则是套设在智能型手机上的保护壳。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还可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平板计算机等,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14也可为桌上型计算机等,信号传输装置10则是具有相应外观尺寸的保护壳,然而携带式电子装置可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视实际需求而定。
请参阅图2至图5,图2与图3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10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2的信号传输装置10的外观示意图,图5为图3的信号传输装置10的外观示意图。信号传输装置10包含壳体16、第一连接器18、第二连接器20以及推动件22。壳体16主要用来容置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以提供包覆保护。此外,壳体16还可包含破孔24与第一开口结构26,分设于壳体16的不同侧面。第一连接器18固设于壳体16内。第一连接器18包含第一导电端子28以及桥接板30。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结合于信号传输装置10时,第一导电端子28随时保持在电连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的插槽121的状态。
桥接板30包含导电部32与非导电部34。桥接板30可为印刷电路板,导电部32为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导线,非导电部34为印刷电路板上的绝缘区域。导电部32的一端位于桥接板30的上表面,且电连接第一导电端子28。导电部32的另一端位于桥接板30的下表面,且延伸地设置在邻近非导电部34的位置。第二连接器20活动地设置于壳体16,通常来说,第二连接器20的移动行程(如第二连接器20在图2与图3所示的位置变化)实质相等于导电部32的另一端和非导电部34的间距。
第二连接器20包含导电弹片36、第二导电端子38以及本体40。导电弹片36与第二导电端子38设置于本体40上。本体40活动地设置于壳体16的滑轨结构42,使本体40可利用滑轨结构42相对壳体16移动。随着本体40的移动,导电弹片36的一端(上端/自由端)可选择性地接触到导电部32的另一端以及接触到非导电部34。第二导电端子38电连接导电弹片36的另一端(下端/固定端)。在本体40相对壳体16移动使导电弹片36接触导电部32时,例如图3所示位置,第二导电端子38会穿出破孔24,以供使用者将第二导电端子38插入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14的插槽141。反之,当本体40相对壳体16反向移动使导电弹片36接触非导电部34时,例如图2所示位置,第二导电端子38缩入破孔24内,避免第二导电端子38易受外力碰撞而断裂损毁。
推动件22设置于本体40,且部分凸出第一开口结构26。推动件22以可滑动方式设置于第一开口结构26内。推动件22提供一个施力点,使用者可藉由控制推动件22的位置变化将第二导电端子38缩入破孔24,如图4所示位置;或将第二导电端子38穿出破孔24,如图5所示位置。壳体还包含第一停止部44以及第二停止部46,分设于第一开口结构26的两相对侧。第二连接器20移到图2所示位置时,推动件22抵接于第一停止部44,第二连接器20缩入破孔24;第二连接器20移到图3所示位置时,推动件22抵接于第二停止部46,第二连接器20穿出破孔24,故第一停止部44和第二停止部46提供推动件22的止挡限位作用。第一停止部44与第二停止部46可以是设置在第一开口结构26壁面的硬质部件,例如塑料;或者可以是环绕于第一开口结构26壁面的软质部件。软质部件可为具有弹性回复特性的橡胶、海绵等材料,提供缓冲避震作用,然而停止部的材质选用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6至图9,图6与图7分别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10'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图6的信号传输装置10'的外观示意图,图9为图7的信号传输装置10'的外观示意图。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编号的组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在此不再重复叙明。信号传输装置10'还可包含弹性组件48,弹性组件48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16与本体40,其弹性恢复力用以驱动第二连接器20从图6所示位置移到图7所示位置。此外,壳体16还可包含第二开口结构50,连通于第一开口结构26。信号传输装置10'还包含限位件5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开口结构26与第二开口结构50内。限位件52用来止挡推动件22,克服弹性组件48的弹性恢复力,使第二导电端子38可稳定停留在破孔24内,如图6所示位置。本体40还具有变形部54,例如一种悬臂梁或其他类似结构,且推动件22设置于变形部54上。
如图6与图8所示,第二连接器20位于壳体16内。第二导电端子38没有伸出破孔24,导电弹片36接触在非导电部34的位置,限位件52滑动到第一开口结构26内,变形部54没有结构变形使得推动件22抵靠于限位件52,意即限位件52止挡推动件22沿着第一开口结构26的移动;此时,信号传输装置10'仅电连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若使用者施压推动件22,变形部54受力产生结构变形。由于变形部54的变形量D(如图6所示的虚线标示)大于限位件52的结构高度H,使得推动件22的位置变化量也会实质大于结构高度H。推动件22避开限位件52的约束,弹性组件48的弹性恢复力可驱使第二连接器20相对壳体16移动。如图7与图9所示,弹性组件48移动第二连接器20,导电弹片36接触导电部32,第二连接器20的部分结构(第二导电端子38)穿出破孔24;此时,信号传输装置10'可同时电连接于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12与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14,两个携带式电子装置通过信号传输装置10'互传电能或数字数据。
另一方面,若要把第二导电端子38收回壳体16内,使用者将限位件52从第一开口结构26移到第二开口结构50,例如图9所示位置,推动件22便能从第一开口结构26的一端移回到第一开口结构26的另一端。接着,限位件52再度移回第一开口结构26内,例如图8所示位置,使得限位件52止挡推动件22,限制第二连接器20相对壳体16的移动。信号传输装置10'还可包含复位组件56,复位组件56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16与限位件52。复位组件56可取代人力操作限位件52。限位件52利用复位组件56的弹性恢复力自动地从第二开口结构50移往第一开口结构26。
请参阅图10与图11,图10与图11分别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10″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示意图。第三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具有相同编号的组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在此不再重复叙明。信号传输装置10″还可包含转动件58,可旋转地邻设于第一开口结构26旁。使用者可操作转动件58相对壳体16旋转,使转动件58的突出部60伸入第一开口结构26以止挡推动件22,如图10所示;或者将突出部60移出第一开口结构26,推动件22不受约束且可沿着第一开口结构26自由移动,第二连接器20的第二导电端子38可伸出破孔24,如图11所示,以供插入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14的插槽141。除此之外,信号传输装置10″还可包含扭力组件62,设置在转动件58与壳体16之间。扭力组件62提供扭力,使转动件58可从图11所示位置自动回复到图10所示位置。
请参阅图12与图13,图12与图13分别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64在不同操作模式的示意图。第四实施例中与前述实施例具有相同编号的组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在此不再重复叙明。信号传输装置64还可包含致动件66,滑动设置在壳体16内。随着致动件66相对于壳体16的滑动,致动件66的前端可插入或退出本体40的凹陷结构401。致动件66的前端具有斜导结构68。信号传输装置64还包含第一复位组件70与第二复位组件72。第一复位组件70的两端分别连接本体40与壳体16,第二复位组件72的两端分别连接致动件66与壳体16。
如图12所示,致动件66的前端卡合于凹陷结构401,使第二导电端子38定位于破孔24内。致动件66沿着第一方向D1滑动时,致动件66的前端退出凹陷结构401,第一复位组件70的弹性恢复力驱使第二导电端子38沿着第二方向D2穿出破孔24。欲将第二导电端子38收回壳体16内,使用者沿着相反第二方向D2的一方向推动本体40。致动件66通过斜导结构68与本体40的相对运动往第一方向D1移动,藉此排除致动件66和本体40的结构干涉。当本体40回到图12所示的初始位置,第二复位组件72的弹性恢复力将致动件66插入凹陷结构401,第二导电端子38即能稳定停留在壳体16内,如图13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为手机/平板计算机保护壳的信号传输装置。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组合于信号传输装置时,信号传输装置的第一连接器始终电连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插槽。信号传输装置的第二连接器可相对壳体移动。第二连接器缩入壳体内部时,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隐藏在壳体内,使得信号传输装置的整体外观简洁富有美感;第二导电端子穿出壳体的破孔时,第二导电端子可经由导电弹片及桥接板的导电部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端子。因此,只要第二导电端子插入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插槽,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和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就可以通过信号传输装置建立信号传输信道,可任意传输电能(例如充电)或数字数据。
使用者利用推动件驱使第二连接器的位置变化。在第一实施例中,推动件以手动方式沿第一开口结构来回移动。在第二实施例中,推动件由弹性组件的驱动沿第一开口结构移动。信号传输装置还设置限位件,其活动地设置在第一开口结构。不同位置的限位件可用来止挡推动件或解除其干涉,使信号传输装置便利地切换于不同操作模式。第三实施例的转动件用以取代第二实施例的限位件,转动件以突出部的位置变化来止挡推动件或解除其干涉。第四实施例的本体与致动件分别设置第一复位组件及第二复位组件,致动件以可移除方式插入或退出本体的凹陷结构,使第二连接器具有使用时自动弹出和缩回时自动限位的功能。特别一提的是,本发明关于推动件的止挡与干涉解除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视设计需求而定,在此不再分别说明。
相比先前技术,本发明将充电/数据传输机构以保护壳形态结合在携带式电子装置上,具有方便携带的特性。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使用者可通过推动件的位置变化快速地切换信号传输装置的操作模式,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携带式电子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8)

1.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用来将一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电连接于一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一壳体,该壳体用以容置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该壳体包括一破孔;
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内,该第一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电连接该第一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一插槽;以及
一桥接板,该桥接板包括一导电部与一非导电部,该导电部电连接该第一导电端子;以及
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活动地设置于该壳体,该第二连接器包括:
一导电弹片,该导电弹片的一端随着该第二连接器的移动接触到该导电部及接触到该非导电部;以及
一第二导电端子,该第二导电端子电连接该导电弹片的另一端,该第二导电端子在该导电弹片接触该导电部时穿出该破孔,以插入该第二携带式电子装置的一插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导电弹片接触该非导电部时,该第二导电端子位于该破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壳体包括一滑轨结构,该第二连接器还包括一本体,该导电弹片与该第二导电端子设置于该本体上,该本体利用该滑轨结构相对该壳体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壳体还包括一第一开口结构,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一推动件,该推动件设置于该本体且可滑动地位于该第一开口结构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壳体还包括一第一停止部与一第二停止部,该第一停止部与该第二停止部分设于该第一开口结构的两相对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推动件的位置至该第一停止部时,该第二导电端子缩入该破孔,该推动件的位置至该第二停止部时,该第二导电端子穿出该破孔。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弹性组件,该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壳体与该本体。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壳体还包括一第二开口结构,该第二开口结构连通该第一开口结构,该本体包括一变形部,该推动件设置于该变形部,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一限位件,该限位件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开口结构与该第二开口结构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限位件位于该第一开口结构以止挡该推动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限位件位于该第二开口结构,该推动件可从该第一开口结构的一端移动到该第一开口结构的另一端。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变形部受力变形时,该推动件的位置变化量实质大于该限位件的一结构高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复位组件,该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壳体与该限位件。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转动件,该转动件可旋转地邻设于该第一开口结构旁,该转动件的一突出部伸入该第一开口结构以止挡该推动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中该转动件相对该壳体旋转,使该突出部伸入或移出该第一开口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扭力组件,该扭力组件设置于该转动件与该壳体之间。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致动件,该致动件滑动设置在壳体内,该致动件插入该本体的一凹陷结构,以限制该本体相对于该壳体的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斜导结构,该斜导结构设置于该致动件的一端,该斜导结构滑动接触该本体使该致动件相对该壳体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复位组件,该第一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本体与该壳体;以及
一第二复位组件,该第二复位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致动件与该壳体。
CN201410089772.7A 2014-03-12 2014-03-12 信号传输装置 Active CN104917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9772.7A CN104917854B (zh) 2014-03-12 2014-03-12 信号传输装置
TW103112734A TWI548151B (zh) 2014-03-12 2014-04-07 訊號傳輸裝置
US14/337,237 US9304554B2 (en) 2014-03-12 2014-07-22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9772.7A CN104917854B (zh) 2014-03-12 2014-03-12 信号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7854A true CN104917854A (zh) 2015-09-16
CN104917854B CN104917854B (zh) 2017-08-25

Family

ID=5406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9772.7A Active CN104917854B (zh) 2014-03-12 2014-03-12 信号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04554B2 (zh)
CN (1) CN104917854B (zh)
TW (1) TWI5481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6064A (zh) * 2021-04-01 2021-07-06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3359A1 (en) * 2005-02-17 2006-08-17 Reichle & De-Massari Ag Plug-and-socket connector for data transmission via electrical conductors
WO2008055597A1 (en) * 2006-11-06 2008-05-15 Inoitulos, S.L. Adaptor device for charging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1877591U (zh) * 2010-06-04 2011-06-22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178435U (zh) * 2011-08-12 2012-03-2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器、通信插头以及通信连接器组件
CN103166037A (zh) * 2011-12-15 2013-06-19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CN103368014A (zh) * 2012-04-03 2013-10-2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与手持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08623A (ja) * 2003-09-30 2005-04-21 Jst Mfg Co Ltd 高速伝送用コネクタ
JP2011013766A (ja) * 2009-06-30 2011-01-20 Toshiba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TW201111952A (en) * 2009-09-25 2011-04-01 Pegatron Corp Computer
DE112010005659T5 (de) * 2010-06-07 2013-03-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odul und Anschluss
US8767387B2 (en) * 2011-01-04 2014-07-01 Vertu Corporation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267704B2 (en) * 2011-02-01 2012-09-18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Connector module capable of protecting conductive resilient components thereof
TWI457744B (zh) * 2011-04-26 2014-10-21 Wistron Corp 可固定於可攜式電腦之外殼之電腦周邊裝置
TWM447067U (zh) * 2012-04-16 2013-02-11 Mao-Jung Hsu 電子產品之輔助用具
TWM452661U (zh) * 2012-10-15 2013-05-11 Ozaki Int Co Ltd 具快門結構的保護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3359A1 (en) * 2005-02-17 2006-08-17 Reichle & De-Massari Ag Plug-and-socket connector for data transmission via electrical conductors
WO2008055597A1 (en) * 2006-11-06 2008-05-15 Inoitulos, S.L. Adaptor device for charging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1877591U (zh) * 2010-06-04 2011-06-22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178435U (zh) * 2011-08-12 2012-03-2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器、通信插头以及通信连接器组件
CN103166037A (zh) * 2011-12-15 2013-06-19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CN103368014A (zh) * 2012-04-03 2013-10-23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与手持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6064A (zh) * 2021-04-01 2021-07-06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CN113076064B (zh) * 2021-04-01 2023-08-25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04554B2 (en) 2016-04-05
CN104917854B (zh) 2017-08-25
US20150261263A1 (en) 2015-09-17
TW201535878A (zh) 2015-09-16
TWI548151B (zh) 2016-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0068B2 (en) Movable socket capable of moving a connector relative to a casing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US879498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low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KR10112486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와 이에 내장되는 연성회로기판의 커넥터설치 구조 및 방법
JP3160922U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WO2015032206A1 (zh) 一种终端
US9466909B1 (en) Connector
CN104917854A (zh) 信号传输装置
CN102842798A (zh) 连接器
TWI470880B (zh) 連接器裝置
CN101895032B (zh) 具有多个usb端口的电子设备
KR20140113853A (ko) 단말기 케이스
CN107221771B (zh) 一种带有插入保护的直立式fpc连接器
US9411368B2 (en) External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external module
CN203983568U (zh) 电连接装置
CN107482332A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2503147U (zh) 可滑移的通讯连接器及其电子装置
JP5626053B2 (ja) 電子装置
US9735525B2 (en) Multifunctional connecting device
CN201242734Y (zh) 触控面板及其端子的结构
CN107404021B (zh) 一种双弹臂双触点fpc连接器
CN221176046U (zh) 按键结构及键盘
CN204361420U (zh) Usb侦测电路
CN216698161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US20160365689A1 (en) Multifunctional connecting device
CN201994531U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