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6064B -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6064B
CN113076064B CN202110355487.5A CN202110355487A CN113076064B CN 113076064 B CN113076064 B CN 113076064B CN 202110355487 A CN202110355487 A CN 202110355487A CN 113076064 B CN113076064 B CN 113076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hard disk
formatting
communication
automatic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54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6064A (zh
Inventor
张北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54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6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6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6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6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6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a user or administra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2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initialisation or re-initialis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88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arr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第一通信接口用于与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以与服务器建立通信。处理芯片与第一通信接口的第一通信pin连接,且内部存储有操作系统及RAID管理工具,处理芯片用于在与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后,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以向服务器发送硬盘格式化命令。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可见,用户只需要将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插入服务器通信接口中,便可使服务器自动执行硬盘格式化操作,从而节约了格式化时间,提高了服务器硬盘格式化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硬盘格式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服务器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格式不同,不能兼容。在服务器更换操作系统的情况下,需要格式化处理服务器硬盘才能向硬盘写入数据。现有技术中,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方法为:由人工查找服务器硬盘的盘符,然后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下发包含硬盘盘符的格式化命令,以由操作系统执行格式化命令来格式化硬盘盘符指定的硬盘。但是,服务器硬盘的数量较多,导致人工下发格式化命令耗费时间较长,从而导致服务器硬盘格式化的效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只需要将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插入服务器通信接口中,便可使服务器自动执行硬盘格式化操作,从而节约了格式化时间,提高了服务器硬盘格式化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用于与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以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
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的第一通信pin连接、且内部存储有操作系统及RAID管理工具的处理芯片,用于在与所述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后,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硬盘格式化命令;
其中,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所述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所述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包括:
接口壳体,用于与所述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
设有所述第一通信pin、且可在所述接口壳体内移动的通信部,用于在自身被推入所述接口壳体内时使所述第一通信pin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相接触,以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在自身被拉出所述接口壳体时使所述第一通信pin与所述第二通信pin不接触,以与所述服务器断开通信。
优选地,所述通信部包括:
设有所述第一通信pin的管脚件;
与所述管脚件连接的传动件;
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按键,用于在自身被一次按下时,通过所述传动件将所述管脚件推入所述接口壳体内,以使所述第一通信pin与所述第二通信pin相接触;在自身被二次按下时,通过所述传动件将所述管脚件拉出所述接口壳体,以使所述第一通信pin与所述第二通信pin不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在初始插接状态下与所述服务器不通信。
优选地,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建立通信连接后,在系统界面显示供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输入的密码输入界面;在接收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后,将所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至所述处理芯片,并判断输入的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后续响应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若否,则不允许后续响应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
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在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之前,判断输入的装置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执行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若否,则不允许执行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且包含与所述服务器内RAID卡上安装的硬盘一一对应的发光件的发光阵列;
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并控制所述发光阵列处于与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相匹配的发光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与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的第一通信接口插接的第二通信接口;
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连接的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所在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所述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
其中,所述装置内包含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的第一通信pin连接、且内部存储有操作系统及RAID管理工具的处理芯片,所述处理器芯片用于在通过通信接口与所述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后,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硬盘格式化命令。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建立通信连接后,在系统界面显示供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输入的密码输入界面;在接收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后,将所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至所述处理芯片,并判断输入的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后续响应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若否,则不允许后续响应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
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在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之前,判断输入的装置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执行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若否,则不允许执行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判断自身是否安装有操作系统;
若安装有,则直接利用自身安装有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
若未安装有,则基于所述处理芯片内存储的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系统安装,判断自身是否成功安装操作系统;
若成功安装,则利用安装好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
若未成功安装,则借助所述处理芯片内存储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基于所述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之前,检测目标硬盘内是否存储有操作系统,若否,则允许执行基于所述目标硬盘的盘符自动格式化所述目标硬盘的步骤;若是,则不允许执行基于所述目标硬盘的盘符自动格式化所述目标硬盘的步骤,其中,所述目标硬盘为任一服务器硬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服务器及上述任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处理芯片。第一通信接口用于与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以与服务器建立通信。处理芯片与第一通信接口的第一通信pin连接,且内部存储有操作系统及RAID管理工具,处理芯片用于在与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后,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以向服务器发送硬盘格式化命令。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可见,用户只需要将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插入服务器通信接口中,便可使服务器自动执行硬盘格式化操作,从而节约了格式化时间,提高了服务器硬盘格式化的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与上述格式化装置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只需要将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插入服务器通信接口中,便可使服务器自动执行硬盘格式化操作,从而节约了格式化时间,提高了服务器硬盘格式化的效率。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1,用于与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以与服务器建立通信;
与第一通信接口1的第一通信pin连接、且内部存储有操作系统及RAID管理工具的处理芯片2,用于在与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后,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以向服务器发送硬盘格式化命令;
其中,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
具体地,本申请的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接口1和处理芯片2,其工作原理为:
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的第一通信接口1与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在第一通信接口1的第一通信pin(管脚)与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相接触时,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与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
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在与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后,其内处理芯片2会自动调用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盘阵列)管理工具在自身存储的操作系统(如剪切好的Linux系统)下运行,RAID管理工具运行的目的是生成硬盘格式化命令,此时处理芯片2会将生成的硬盘格式化命令经通信接口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在接收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查找的服务器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处理芯片。第一通信接口用于与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以与服务器建立通信。处理芯片与第一通信接口的第一通信pin连接,且内部存储有操作系统及RAID管理工具,处理芯片用于在与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后,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以向服务器发送硬盘格式化命令。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可见,用户只需要将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插入服务器通信接口中,便可使服务器自动执行硬盘格式化操作,从而节约了格式化时间,提高了服务器硬盘格式化的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通信接口1包括:
接口壳体11,用于与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
设有第一通信pin、且可在接口壳体11内移动的通信部12,用于在自身被推入接口壳体11内时使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相接触,以与服务器建立通信;在自身被拉出接口壳体11时使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pin不接触,以与服务器断开通信。
具体地,本申请的第一通信接口1包括接口壳体11和通信部12,其工作原理为:
现有的通信接口基本都是由接口壳体和固定于接口壳体内且其上设有通信pin的通信部组成(如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当设有此结构的通信接口的装置(如U盘)与设备端(如电脑)的通信接口插接时,装置端通信接口的通信pin与设备端通信接口的通信pin可以直接接触上,装置端便可直接与设备端通信。
而本申请对第一通信接口1的通信部12的设计进行改进,使其可在接口壳体11内平行于接口壳体11移动(不影响处理芯片2与第一通信接口1的第一通信pin的连接)。在第一通信接口1与第二通信接口插接的情况下,当通信部12被完全推入接口壳体11内时,等同于现有的通信接口的结构,第一通信接口1的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相接触,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与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当通信部12被拉出接口壳体11时,第一通信接口1的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不接触,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与服务器断开通信。
可见,本申请可根据服务器的实际格式化需求决定第一通信接口1的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是否接触,以满足服务器的多应用场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通信部12包括:
设有第一通信pin的管脚件;
与管脚件连接的传动件;
与传动件连接的按键,用于在自身被一次按下时,通过传动件将管脚件推入接口壳体11内,以使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pin相接触;在自身被二次按下时,通过传动件将管脚件拉出接口壳体11,以使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pin不接触;其中,第一通信接口1在初始插接状态下与服务器不通信。
具体地,可以理解的是,现有的通信接口的通信部实际上只包括设有通信pin的管脚件,管脚件固定设于接口壳体内,当设有此结构的通信接口的装置与设备端的通信接口插接时,装置端通信接口的管脚件上的通信pin与设备端通信接口的通信pin可以直接接触上。
而本申请的通信部12包括管脚件、传动件及按键,其工作原理为:
第一通信接口1的初始插接状态为其包含的管脚件并未推入接口壳体11内,即第一通信接口1在初始插接状态下与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时,第一通信接口1的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不接触,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与服务器不通信。
在第一通信接口1与第二通信接口插接的情况下,当一次按下装置上的按键时,按键的操作可使传动件将管脚件推入接口壳体11内,此时第一通信接口1的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相接触,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与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当二次按下装置上的按键时,按键的操作可使传动件将管脚件拉出接口壳体11,第一通信接口1的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不接触,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与服务器断开通信。
可见,本申请可根据服务器的实际格式化需求,通过操作装置上的按键来决定第一通信接口1的第一通信pin与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是否接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服务器还用于在与第一通信接口1建立通信连接后,在系统界面显示供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输入的密码输入界面;在接收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后,将装置权限账号密码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至处理芯片2,并判断输入的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后续响应硬盘格式化命令;若否,则不允许后续响应硬盘格式化命令;
处理芯片2还用于在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之前,判断输入的装置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执行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若否,则不允许执行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
进一步地,考虑到可能会有用户在拿到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后恶意格式化服务器内的硬盘,所以本申请增设服务器硬盘保护机制:服务器在与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成功建立通信连接后,在系统界面显示供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输入的密码输入界面,用户便可在密码输入界面上相应输入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需要说明的是,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只有对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有使用权限的装置持有者知道,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只有对服务器有root(根)权限的服务器管理员知道。服务器在接收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后,对于装置权限账号密码,服务器将装置权限账号密码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至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的处理芯片2;对于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服务器判断输入的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允许后续响应硬盘格式化命令;若不正确,则不允许后续响应硬盘格式化命令。相应的,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的处理芯片2在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自身存储的操作系统下运行之前,判断服务器传输过来的装置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正确,则允许执行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若不正确,则不允许执行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
可见,只有在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均输入正确时,才允许进行服务器硬盘格式化操作,安全性较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还包括:
与处理芯片2连接、且包含与服务器内RAID卡上安装的硬盘一一对应的发光件的发光阵列;
处理芯片2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并控制发光阵列处于与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相匹配的发光状态。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还包括发光阵列,发光阵列包括与服务器内RAID卡上安装的硬盘一一对应的发光件,其工作原理为:
服务器在格式化硬盘的过程中,还将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实时发送至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的处理芯片2。处理芯片2在接收到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后,控制发光阵列处于与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相匹配的发光状态(如硬盘A格式化之前,硬盘A对应的发光件不亮;硬盘A格式化之后,硬盘A对应的发光件亮),从而通过发光阵列的发光状态可得知服务器所有硬盘的格式化进度情况。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服务器包括:
与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的第一通信接口插接的第二通信接口3;
与第二通信接口3的第二通信pin连接的控制器4,用于在接收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所在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
其中,装置内包含与第一通信接口的第一通信pin连接、且内部存储有操作系统及RAID管理工具的处理芯片,处理器芯片用于在通过通信接口与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后,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以向服务器发送硬盘格式化命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控制器4还用于在与第一通信接口建立通信连接后,在系统界面显示供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输入的密码输入界面;在接收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后,将装置权限账号密码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至处理芯片,并判断输入的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后续响应硬盘格式化命令;若否,则不允许后续响应硬盘格式化命令;
处理芯片还用于在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之前,判断输入的装置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执行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若否,则不允许执行自动调用RAID管理工具在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服务器的上述实施例的介绍请参考上述格式化装置的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控制器4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判断自身是否安装有操作系统;
若安装有,则直接利用自身安装有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
若未安装有,则基于处理芯片内存储的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系统安装,判断自身是否成功安装操作系统;
若成功安装,则利用安装好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
若未成功安装,则借助处理芯片内存储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
具体地,考虑到服务器自身可能安装有操作系统,也可能没有安装操作系统,只有在有操作系统的情况下才能成功进行服务器硬盘格式化操作,所以本申请的服务器的控制器4在接收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首先判断自身是否安装有操作系统;若安装有操作系统,则直接利用自身安装有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若未安装有操作系统,则基于服务器硬盘格式化装置的处理芯片内存储的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系统安装,并判断自身是否成功安装操作系统;若成功安装操作系统,则利用安装好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若未成功安装操作系统,则直接借助处理芯片内存储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从而保证成功完成服务器硬盘格式化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控制器4还用于在基于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之前,检测目标硬盘内是否存储有操作系统,若否,则允许执行基于目标硬盘的盘符自动格式化目标硬盘的步骤;若是,则不允许执行基于目标硬盘的盘符自动格式化目标硬盘的步骤,其中,目标硬盘为任一服务器硬盘。
进一步地,考虑到有的服务器硬盘可能存储有操作系统,这些存储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硬盘不能被格式化否则会出现问题,所以本申请的服务器的控制器4在基于目标硬盘的盘符自动格式化目标硬盘之前,先检测目标硬盘内是否存储有操作系统,若未存储有操作系统,则允许执行基于目标硬盘的盘符自动格式化目标硬盘的步骤;若存储有操作系统,则不允许执行基于目标硬盘的盘符自动格式化目标硬盘的步骤,从而将存储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硬盘找出来,不对其进行格式化处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服务器及上述任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服务器系统的介绍请参考上述服务器及格式化装置的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用于与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以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
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的第一通信pin连接、且内部存储有操作系统及RAID管理工具的处理芯片,用于在与所述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后,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硬盘格式化命令;
其中,所述服务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所述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所述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
其中,所述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且包含与所述服务器内RAID卡上安装的硬盘一一对应的发光件的发光阵列;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并控制所述发光阵列处于与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相匹配的发光状态;
其中,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建立通信连接后,在系统界面显示供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输入的密码输入界面;在接收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后,将所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至所述处理芯片,并判断输入的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后续响应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若否,则不允许后续响应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
其中,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在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之前,判断输入的装置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执行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若否,则不允许执行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包括:
接口壳体,用于与所述服务器的第二通信接口插接;
设有所述第一通信pin、且可在所述接口壳体内移动的通信部,用于在自身被推入所述接口壳体内时使所述第一通信pin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相接触,以与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在自身被拉出所述接口壳体时使所述第一通信pin与所述第二通信pin不接触,以与所述服务器断开通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包括:
设有所述第一通信pin的管脚件;
与所述管脚件连接的传动件;
与所述传动件连接的按键,用于在自身被一次按下时,通过所述传动件将所述管脚件推入所述接口壳体内,以使所述第一通信pin与所述第二通信pin相接触;在自身被二次按下时,通过所述传动件将所述管脚件拉出所述接口壳体,以使所述第一通信pin与所述第二通信pin不接触;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在初始插接状态下与所述服务器不通信。
4.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的第一通信接口插接的第二通信接口;
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的第二通信pin连接的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从预存硬盘盘符中自动查找所在服务器的硬盘盘符,并基于所述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
其中,所述装置内包含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的第一通信pin连接、且内部存储有操作系统及RAID管理工具的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用于在通过通信接口与所述服务器成功建立通信后,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以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硬盘格式化命令;
其中,所述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内包括与所述处理芯片连接、且包含与所述服务器内RAID卡上安装的硬盘一一对应的发光件的发光阵列;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并控制所述发光阵列处于与所有硬盘当前的格式化进度情况相匹配的发光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建立通信连接后,在系统界面显示供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输入的密码输入界面;在接收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和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后,将所述装置权限账号密码通过通信接口发送至所述处理芯片,并判断输入的服务器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后续响应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若否,则不允许后续响应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
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在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之前,判断输入的装置权限账号密码是否正确,若是,则允许执行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若否,则不允许执行自动调用所述RAID管理工具在所述操作系统下运行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硬盘格式化命令后,判断自身是否安装有操作系统;
若安装有,则直接利用自身安装有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
若未安装有,则基于所述处理芯片内存储的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系统安装,判断自身是否成功安装操作系统;
若成功安装,则利用安装好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
若未成功安装,则借助所述处理芯片内存储的操作系统实现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操作。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基于所述硬盘盘符自动格式化服务器硬盘之前,检测目标硬盘内是否存储有操作系统,若否,则允许执行基于所述目标硬盘的盘符自动格式化所述目标硬盘的步骤;若是,则不允许执行基于所述目标硬盘的盘符自动格式化所述目标硬盘的步骤,其中,所述目标硬盘为任一服务器硬盘。
7.一种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
CN202110355487.5A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Active CN113076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5487.5A CN113076064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5487.5A CN113076064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6064A CN113076064A (zh) 2021-07-06
CN113076064B true CN113076064B (zh) 2023-08-25

Family

ID=76614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5487.5A Active CN113076064B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606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823A (zh) * 2012-02-27 2012-07-11 深圳趋势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优盘数据进行远程安全保护的方法
CN104917854A (zh) * 2014-03-12 2015-09-1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装置
CN105183521A (zh) * 2015-09-21 2015-12-2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计算操作系统的方法及usb接口存储设备
CN109062515A (zh) * 2018-08-16 2018-12-2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1475107A (zh) * 2020-03-13 2020-07-3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格式化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21916A (zh) * 2022-06-22 2022-09-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格式化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06761B2 (en) * 2014-03-10 2016-04-05 Gazoo, Inc. Video streaming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823A (zh) * 2012-02-27 2012-07-11 深圳趋势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优盘数据进行远程安全保护的方法
CN104917854A (zh) * 2014-03-12 2015-09-16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装置
CN105183521A (zh) * 2015-09-21 2015-12-23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计算操作系统的方法及usb接口存储设备
CN109062515A (zh) * 2018-08-16 2018-12-2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管理方法、系统及相关组件
CN111475107A (zh) * 2020-03-13 2020-07-3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格式化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21916A (zh) * 2022-06-22 2022-09-0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格式化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6064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30419B (zh) 热插拔方法、热插拔控制装置和热插拔卡系统
US9804859B2 (en) Re-enumeration of USB 3.0 compatible devices
CN103338254B (zh) 跨终端的应用推送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
CN102375786B (zh) Usb设备自动识别操作系统的方法及系统
US9557791B2 (en) Comput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working mode of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of the computer device
CN105184179A (zh) 嵌入式加密移动存储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EP2551775A1 (en) Printer with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lling driver of printer
CN105635087A (zh) 通过声纹验证用户身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6446654A (zh) 基于指纹识别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隔离方法
CN102103528A (zh) Usb设备识别异常的恢复控制装置和方法及usb主机
CN113076064B (zh) 一种格式化服务器硬盘的装置、服务器及服务器系统
CN111639000A (zh) 一种安卓移动终端备份数据快速提取的方法及自动化备份系统
US20110309955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nterface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7111568A (zh) 用于在启用usb 设备时呈现驱动器安装文件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149677A1 (en) Hot plug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870564A (zh) 一种数据更新方法及电子设备
AU2021412311B2 (en) Reader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figuring the same
CN114443148A (zh) 一种集中管理服务器启动盘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04823174B (zh) Usb3.0兼容设备的重新列举的方法和系统
US20040030821A1 (en) Portable and interface exchangeable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ecuting the same
CN101032145A (zh) 保持持久的无线网络连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597652A (zh) 智能交互平板的故障检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860504A (zh) 设备远程修复方法、系统
US2024001265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mo program execution method thereof
KR20050100570A (ko) Usb기기를 이용한 원격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