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1975A - 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1975A
CN104911975A CN201510356033.4A CN201510356033A CN104911975A CN 104911975 A CN104911975 A CN 104911975A CN 201510356033 A CN201510356033 A CN 201510356033A CN 104911975 A CN104911975 A CN 104911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rubber
aggregate
rubber tyre
asphalt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60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1975B (zh
Inventor
王海有
王壹帆
薛秋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Dinglihe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560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1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1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1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1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1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和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自上而下包括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第二沥青层、纤维层、第一沥青层;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施工方法是:首先在原路面上洒第一层沥青,然后在第一层沥青上撒上纤维层,在上述的纤维层上洒第二层沥青,最上层搅拌摊铺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经过养生后即为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用途广泛,提高了微表处结构层与原路面的附着力和抗反射裂缝能力,减小了行车噪音,而且使用废胎胶粉量大,环保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和养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微表处是由不同粒径的石料按比例范围混配成集料,集料再和改性乳化沥青、水和添加剂(视需要而定)配合搅拌成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在原路面上,经养护成型的路面结构层。根据道路工程中实际应用得知,微表处具有经济、高效、抗滑性能强、常温施工的优点,现有的MS-3型微表处已经被大量的应用于道路施工和养护。但是,微表处存在如下缺点:一是微表处与原路面附着力差,导致微表处脱落;二是微表处抗反射裂缝能力差,导致原路面裂缝向上反射,微表处层会产生对应的裂缝;三是微表处行车噪音大,一方面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另一方面污染周围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提高微表处与原路面的附着力和抗反射裂缝能力,减小行车噪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其中,该结构层设置在原路面上,结构层自上而下包括掺加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第二沥青层、纤维层、第一沥青层。
进一步,所述的沥青层为热沥青/热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的一种,沥青层每层用量0.5kg/m2-1.0 kg/m2
进一步,所述的纤维层包括玻璃纤维、聚丙烯睛纶纤维、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以及钢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纤维长度控制在5cm-10cm,纤维层用量为80g/ m2-160g/ m2
进一步,所述的掺加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是指用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做成,上述的混合料包括石质集料、废胎胶粉、改性乳化沥青、水和添加剂,掺加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用量为10kg/m2-22kg/m2,其中:
石质集料的级配为集料粒径不大于9.5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100%;集料粒径不大于4.75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70%-90%;集料粒径不大于2.36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45%-70%;集料粒径不大于1.18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28%-50%;集料粒径不大于0.6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19%-34%;集料粒径不大于0.3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12%-25%;集料粒径不大于0.15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7%-18%;集料粒径不大于0.075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5%-15%;
粉集比为1.5%-3%,粉集比是废胎胶粉质量与集料总质量的比值,采用内掺法,即用等质量的废胎胶粉替换石屑,废胎胶粉作为集料的一部分使用;
油石比为7%-10%,油石比是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质量与集料总质量的比值;
水集比为4%-10%,水集比是总用水质量与集料总质量的比值,总用水质量是指改性乳化沥青中所含水质量与外加水质量的和;
添加剂视需要而定使用(包括用量)或者不使用,添加剂为消石灰或者水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施工方法是首先在原路面上洒第一层沥青,然后在第一层沥青上撒纤维层,在上述的纤维层上洒第二层沥青,最上层摊铺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经过养生后得到黏聚力不小于2.0N·m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材料选择、用量与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选择
原材料的质量需要符合现行公路工程相关规范的要求;
2)沥青纤维增强层用量的确定
第一沥青层、纤维层和第二沥青层的单位面积用量根据经验确定;
3)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质量配合比设计,具体步骤为:
(1)配置优化的集料配合比
根据石质集料的级配确定优化的石质集料质量配合比,即4.75mm -9.5mm碎石∶2.36mm-4.75mm碎石∶石屑∶矿粉的比值;选择粉集比并计算废胎胶粉用量,石质集料级配偏细时,宜选择较大的粉集比,石质集料级配偏粗时,宜选择较小的粉集比,选用废胎胶粉的粒径为20目-30目,换算成毫米为0.6mm-0.8mm,理论上应该用等质量的废胎胶粉替换0.6mm-1.18mm的石质集料,但由于0.6mm-1.18mm的石质集料包含于石屑,实际上用等质量的废胎胶粉替换0.6mm-1.18mm的石质集料也就是用等质量的废胎胶粉替换石屑,替换后集料的级配比例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很小,不影响稀浆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可以忽略不计,废胎胶粉用量确定后,可确定集料的质量配合比,即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碎石∶石屑∶废胎胶粉∶矿粉的比值,施工时,按前述比值配合集料;
(2)配置优化的油石比
实施时,油石比的可选范围是根据(T0752-2011)《稀浆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和(T0755-2011)《稀浆混合料负荷轮粘砂试验》确定的,由(T0752-2011)《稀浆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确定最小值,由(T0755-2011)《稀浆混合料负荷轮粘砂试验》确定最大值,然后再结合经验确定油石比值,油石比确定后,根据改性乳化沥青中蒸发残留物的含量计算出改性乳化沥青的用量;
(3)配置优化的外加用水量
实施时,外加用水量是根据(T0751-1993)《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稠度试验》确定的;要求稀浆混合料的稠度控制在2cm-3cm之间,确定外加用水量;
(4)配置优化的可拌和时间
根据(T0757-2011)《稀浆混合料拌和试验》检验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可拌和时间不小于120秒;如果可拌和时间不能满足要求,可使用添加剂进行调整,并通过试验确定添加剂的用量,添加剂并不是必须使用的,当可拌和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时才使用;
由上所述,可以确定改性乳化沥青废胎胶粉稀浆混合料的配合比,即: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外加水∶添加剂的比值,它是调整稀浆封层机各种材料控制系统的依据;
(5)确定开放交通时间
根据(T0754-2011)《稀浆混合料黏聚力试验》测量改性乳化沥青废胎胶粉稀浆混合料试件黏聚力达到2.0N·m的时间;施工时,此时间作为确定开放交通时间的参考;
(二)施工方法
1)封闭交通;
2)检查验收原路面,其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第一沥青层、纤维层和第二沥青层可以使用一台纤维封层机一次洒(撒)布完成,也可以分三次洒(撒)布完成;当洒布沥青采用热沥青/热改性沥青时,待沥青温度接近常温才进行减噪微表处施工;当洒布沥青采用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时,待水分基本蒸发完才进行减噪微表处施工;当洒布沥青采用稀释沥青时,待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才进行减噪微表处施工;
4)集料干燥,集料的设计质量配合比就是施工质量配合比,按施工质量配合比,即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碎石∶石屑∶废胎胶粉∶矿粉=25∶25∶43∶2∶5的质量比例,把各种集料混合;
5)把配合好的集料、改性乳化沥青、水和添加剂都装进稀浆封层机,依据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施工质量配合比,即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外加水∶添加剂的质量比例,对稀浆封层机进行标定,分别确定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外加水和添加剂的控制参数;
6)把稀浆封层机开到施工现场,边搅拌边摊铺;
7)修补摊铺不平处和接缝处;
8)进行养生,使黏聚力不小于2.0N·m;
9)开放交通。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用途广泛,提高了微表处结构层与原路面的附着力和抗反射裂缝能力,减小了行车噪音,具体来说:
(1)与原路面的附着力强,延缓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脱落,增加了使用寿命。
(2)增强了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抗反射裂缝能力,减少和延缓了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产生裂缝。
(3)行车噪音减小了3dB-5dB,由于废胎胶粉的使用,增加了沥青膜的厚度,并且废胎胶粉具有弹性,达到减小行车噪音的效果;噪音减小3dB,相对于距离增加1倍/交通量减少50%/车速降低25%。
(4)废胎胶粉使用量较大,环境保护效益明显。
(5)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用途广泛,可用于新建路面的磨耗层、抗滑层、防水层等,也可用于已建路面的养护罩面,还可用于修补车辙、桥面铺装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2、第二沥青层;3、纤维层;4、第一沥青层;5、原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该结构层设置在原路面5上,微表处结构层自上而下包括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第二沥青层2、纤维层3、第一沥青层4。
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施工方法,首先在原路面上洒第一沥青层4,然后在第一沥青层4上撒纤维层3,在纤维层3上洒第二沥青层2,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是搅拌摊铺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经过养生使黏聚力不小于2.0N·m而得到的,与此同时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已经形成,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材料选择、用量与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选择
第二沥青层2和第一沥青层4、纤维层3选用蒸发残留物含量为60%的SBR改性乳化沥青和6cm-8cm长的玻璃纤维。
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选用玄武岩质的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米石、石屑,石灰岩质的矿粉,蒸发残留物含量为60%的SBR改性乳化沥青,粒径为20目-30目的废胎胶粉,添加剂为消石灰。
它们的质量符合现行公路工程相关规范的要求。
2)沥青纤维增强层用量的确定
第一层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0.9kg/m2
纤维用量为:130g/m2
第二层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1.0kg/m2
3)配置优化的MS-3型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质量配合比设计,具体步骤为:
(1)配置优化的集料配合比
按照设计规范,集料质量配合比设计使用集料的总重量为100kg,其中粒径为4.75mm-9.5mm石料的用量为25kg、2.36mm-4.75mm米石的用量为25kg、石屑的用量为45kg、矿粉的用量为5kg时,石质集料的级配为:集料粒径不大于9.5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100%;集料粒径不大于4.75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75%;集料粒径不大于2.36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50%;集料粒径不大于1.18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30%;集料粒径不大于0.6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25%;集料粒径不大于0.3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15%;集料粒径不大于0.15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10%;集料粒径不大于0.075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7%。此级配符合要求,因此,石质集料的配合比为: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米石∶石屑∶矿粉=25∶25∶45∶5。
粉集比选定为2%,则废胎胶粉的用量为:100kg×2%=2kg;用2kg废胎胶粉等质量替换石屑,则石屑的用量为:45kg-2kg=43kg。那么,集料的配合比为: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米石∶石屑∶废胎胶粉∶矿粉=25∶25∶43∶2∶5。
(2)配置优化的油石比
根据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轮粘砂试验确定的油石比范围为:7.5%-8.6%,油石比定为:8%;那么蒸发残留物用量为:8%×100kg=8kg,则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8kg÷60%≈13.3kg。
(3)配置优化的外加用水量。
进行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水集比为8%时满足要求。则总用水量为:8%×100kg=8kg,外加水用量为:8kg-13.3kg×(1-60%)≈2.7kg。
(4)配置优化的可拌和时间。
进行稀浆混合料拌和试验,可拌和时间为140秒,结果表明不需要使用添加剂。
由上所述可知,改性乳化沥青废胎胶粉稀浆混合料的配合比为: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外加水=100∶13.3∶2.7。
(5)确定开放交通时间。
通过稀浆混合料黏聚力试验,100分钟黏聚力达到不小于2.0N·m,稀浆混合料摊铺后100分钟可以开放交通。
(二)施工方法
1)封闭交通;
2)检查验收原路面,其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把改性乳化沥青和纤维装入纤维封层机,对纤维封层机进行标定,分别确定第一沥青层4、纤维层3和第二沥青层2的控制参数;把纤维封层机开到施工现场,洒(撒)布第一沥青层4、纤维层3和第二沥青层2;待改性乳化沥青中水分基本蒸发完才进行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的施工;
4)集料干燥,集料的设计质量配合比就是施工质量配合比。按施工质量配合比,即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米石∶石屑∶废胎胶粉∶矿粉=25∶25∶43∶2∶5的质量比例,把各种集料混合;
5)把配合好的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和水都装进稀浆封层机,依据改性乳化沥青废胎胶粉稀浆混合料的施工质量配合比,即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外加水=100∶13.3∶2.7,对稀浆封层机进行标定,分别确定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和外加水的控制参数;
6)当洒布沥青中的水分基本蒸发完时,把稀浆封层机开到施工现场,边搅拌边摊铺,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用量18kg/m2-20kg/m2,摊铺厚度1cm;为了防止洒布沥青粘轮,可用质量比1∶3的柴油水擦湿稀浆封层机的轮胎;
7)修补摊铺不平处和接缝处;
8)进行养生,时间不小于100分钟,使黏聚力达到不小于2.0N·m;
9)开放交通;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层设置在原路面(5)上,结构层自上而下包括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第二沥青层(2)、纤维层(3)、第一沥青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沥青层(2)、第一沥青层(4)为热沥青/热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的一种,第二沥青层(2)、第一沥青层(4)每层用量为0.5kg/m2-1.0 k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层(3)包括玻璃纤维、聚丙烯睛纶纤维、聚酯纤维、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以及钢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纤维长度控制在5cm-10cm,纤维层(3)的用量为80g/ m2-160g/ 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是指用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做成,上述的混合料包括石质集料、废胎胶粉、改性乳化沥青、水、添加剂,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的每层用量为10kg/m2-22kg/m2,其中:
石质集料的级配为集料粒径不大于9.5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100%;集料粒径不大于4.75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70%-90%;集料粒径不大于2.36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45%-70%;集料粒径不大于1.18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28%-50%;集料粒径不大于0.6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19%-34%;集料粒径不大于0.3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12%-25%;集料粒径不大于0.15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7%-18%;集料粒径不大于0.075mm的集料质量占集料总质量的5%-15%;
粉集比为1.5%-3%,粉集比是废胎胶粉质量与集料总质量的比值,采用内掺法,即用等质量的废胎胶粉替换石屑,废胎胶粉作为集料的一部分使用;
油石比为7%-10%,油石比是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质量与集料总质量的比值;
水集比为4%-10%,水集比是总用水质量与集料总质量的比值,总用水质量是指改性乳化沥青中所含水质量与外加水质量的和;
添加剂视需要而定是使用包括用量,或是不使用,添加剂为消石灰或者水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原路面上洒第一层沥青,然后在第一层沥青上撒上纤维层,在上述的纤维层上洒第二层沥青,最上层摊铺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经过养生后得到黏聚力不小于2.0N·m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材料选择、用量与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选择
原材料的质量需要符合现行公路工程相关规范的要求;
2)沥青纤维增强层用量的确定
第一沥青层、纤维层和第二沥青层的单位面积用量根据经验确定;
3)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质量配合比设计,具体步骤为:
(1)配置优化的集料配合比
根据石质集料的级配确定优化的石质集料质量配合比,即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碎石∶石屑∶矿粉的比值;选择粉集比并计算废胎胶粉用量,石质集料级配偏细时,宜选择较大的粉集比,石质集料级配偏粗时,宜选择较小的粉集比,选用废胎胶粉的粒径为20目-30目,换算成毫米为0.6mm-0.8mm,用等质量的废胎胶粉替换0.6mm-1.18mm的石质集料,也就是用等质量的废胎胶粉替换石屑,替换后集料的级配比例会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很小,不影响稀浆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可以忽略不计,废胎胶粉用量确定后,可确定集料的质量配合比,即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碎石∶石屑∶废胎胶粉∶矿粉的比值,施工时,按前述比值配合集料;
(2)配置优化的油石比
实施时,油石比的可选范围是根据T0752-2011稀浆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和T0755-2011稀浆混合料负荷轮粘砂试验确定的,由T0752-2011 稀浆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确定最小值,由T0755-2011稀浆混合料负荷轮粘砂试验确定最大值,然后再结合经验确定一个油石比值,油石比确定后,根据改性乳化沥青中蒸发残留物的含量计算出改性乳化沥青的用量;
(3)配置优化的外加用水量
实施时,外加用水量是根据T0751-1993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稠度试验确定的;要求稀浆混合料的稠度控制在2cm-3cm之间,确定外加用水量;
(4)配置优化的可拌和时间
根据T0757-2011稀浆混合料拌和试验检验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可拌和时间不小于120秒;如果可拌和时间不能满足要求,可使用添加剂进行调整,并通过试验确定添加剂的用量,添加剂并不是必须使用的,当可拌和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时才使用;
由上所述,可以确定改性乳化沥青废胎胶粉稀浆混合料的配合比,即: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外加水∶添加剂的比值,它是调整稀浆封层机各种材料控制系统的依据;
(5)确定开放交通时间
根据T0754-2011稀浆混合料黏聚力试验测量改性乳化沥青废胎胶粉稀浆混合料试件黏聚力达到2.0N·m的时间;施工时,此时间作为确定开放交通时间的参考;
(二)施工方法
(1)封闭交通;
(2)检查验收原路面,其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第一沥青层、纤维层和第二沥青层可以使用一台纤维封层机一次洒或撒布完成,也可以分三次洒或撒布完成;当洒布沥青采用热沥青/热改性沥青时,待沥青温度接近常温才进行减噪微表处施工;当洒布沥青采用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时,待水分基本蒸发完才进行减噪微表处施工;当洒布沥青采用稀释沥青时,待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才进行减噪微表处施工;
(4)集料干燥,集料的设计质量配合比就是施工质量配合比,按施工质量配合比,即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碎石∶石屑∶废胎胶粉∶矿粉=25∶25∶43∶2∶5的质量比例,把各种集料混合;
(5)把配合好的集料、改性乳化沥青、水和添加剂都装进稀浆封层机,依据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施工质量配合比,即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外加水∶添加剂的质量比例,对稀浆封层机进行标定,分别确定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外加水和添加剂的控制参数;
(6)把稀浆封层机开到施工现场,边搅拌边摊铺;
(7)修补摊铺不平处和接缝处;
(8)进行养生,使黏聚力不小于2.0N·m;
(9)开放交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材料选择、用量与配合比设计
1)原材料选择
第二沥青层(2)和第一沥青层(4)选用蒸发残留物含量为60%的SBR改性乳化沥青,纤维层(3)选用6cm-8cm长的玻璃纤维;
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选用玄武岩质的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米石、石屑,石灰岩质的矿粉,蒸发残留物含量为60%的SBR改性乳化沥青,粒径为20目-30目的废胎胶粉,添加剂为消石灰;
它们的质量符合现行公路工程相关规范的要求;
2)沥青纤维增强层用量的确定
第一层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0.9kg/m2
纤维用量为:130g/m2
第二层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1.0kg/m2
3)配置优化的MS-3型掺加废胎胶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质量配合比设计,具体步骤为:
(1)配置优化的集料配合比
按照设计规范,集料质量配合比设计使用集料的总重量为100kg,其中粒径为4.75mm-9.5mm石料的用量为25kg、2.36mm-4.75mm米石的用量为25kg、石屑的用量为45kg、矿粉的用量为5kg时,石质集料的级配为:集料粒径不大于9.5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100%;集料粒径不大于4.75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75%;集料粒径不大于2.36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50%;集料粒径不大于1.18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30%;集料粒径不大于0.6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25%;集料粒径不大于0.3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15%;集料粒径不大于0.15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10%;集料粒径不大于0.075mm的集料占集料总质量的7%;此级配符合要求,因此,石质集料的配合比为: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米石∶石屑∶矿粉=25∶25∶45∶5;
粉集比选定为2%,则废胎胶粉的用量为:100kg×2%=2kg;用2kg废胎胶粉等质量替换石屑,则石屑的用量为:45kg-2kg=43kg;那么,集料的配合比为: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米石∶石屑∶废胎胶粉∶矿粉=25∶25∶43∶2∶5;
(2)配置优化的油石比
根据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轮粘砂试验确定的油石比范围为:7.5%-8.6%,油石比定为:8%;那么蒸发残留物用量为:8%×100kg=8kg,则改性乳化沥青用量为:8kg÷60%≈13.3kg;
(3)配置优化的外加用水量
进行稀浆混合料稠度试验,水集比为8%时满足要求;则总用水量为:8%×100kg=8kg,外加水用量为:8kg-13.3kg×(1-60%)≈2.7kg;
(4)配置优化的可拌和时间
进行稀浆混合料拌和试验,可拌和时间为140秒,结果表明不需要使用添加剂;
由上所述可知,改性乳化沥青废胎胶粉稀浆混合料的配合比为: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外加水=100∶13.3∶2.7;
(5)确定开放交通时间
通过稀浆混合料黏聚力试验,100分钟黏聚力达到不小于2.0N·m,稀浆混合料摊铺后100分钟可以开放交通;
(二)施工方法
1)封闭交通;
2)检查验收原路面,其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把改性乳化沥青和纤维装入纤维封层机,对纤维封层机进行标定,分别确定第一沥青层(4)、纤维层(3)和第二沥青层(2)的控制参数;把纤维封层机开到施工现场,洒或撒布第一沥青层(4)、纤维层(3)和第二沥青层(2);待改性乳化沥青中水分基本蒸发完才进行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的施工;
4)集料干燥,集料的设计质量配合比就是施工质量配合比,按施工质量配合比,即4.75mm-9.5mm碎石∶2.36mm-4.75mm米石∶石屑∶废胎胶粉∶矿粉=25∶25∶43∶2∶5的质量比例,把各种集料混合;
5)把配合好的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和水都装进稀浆封层机,依据改性乳化沥青废胎胶粉稀浆混合料的施工质量配合比,即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外加水=100∶13.3∶2.7,对稀浆封层机进行标定,分别确定集料、改性乳化沥青和外加水的控制参数;
6)当洒布沥青中的水分基本蒸发完时,把稀浆封层机开到施工现场,边搅拌边摊铺,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层(1)用量为18kg/m2-20kg/m2,摊铺厚度1cm;为了防止洒布沥青粘轮,可用质量比1∶3的柴油水擦湿稀浆封层机的轮胎;
7)修补摊铺不平处和接缝处;
8)进行养生,时间不小于100分钟,使黏聚力达到不小于2.0N·m;
9)开放交通。
CN201510356033.4A 2015-06-25 2015-06-25 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4911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6033.4A CN104911975B (zh) 2015-06-25 2015-06-25 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6033.4A CN104911975B (zh) 2015-06-25 2015-06-25 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1975A true CN104911975A (zh) 2015-09-16
CN104911975B CN104911975B (zh) 2017-03-01

Family

ID=54081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6033.4A Active CN104911975B (zh) 2015-06-25 2015-06-25 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1975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7733A (zh) * 2015-09-30 2016-02-24 河北伦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稀浆封层原浆及路面稀浆封层
CN107419635A (zh) * 2017-05-04 2017-12-01 陕西国琳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路面封层方法
CN108611947A (zh) * 2018-05-04 2018-10-02 同济大学 一种抗车辙性能的微表处混合料沥青含量的设计方法
CN111377680A (zh) * 2020-03-06 2020-07-07 王壹帆 一种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表面减振封层及施工方法
CN111395093A (zh) * 2020-03-20 2020-07-10 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5763A (zh) * 2020-04-24 2020-07-28 杜亚军 一种铺设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15806409A (zh) * 2022-12-19 2023-03-17 河南光大路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富沥青骨架型路面及施工工艺
CN115961515A (zh) * 2022-12-19 2023-04-14 河南光大路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防裂型低噪音微表处的真空吸水施工工艺
CN115976902A (zh) * 2022-12-19 2023-04-18 河南城建学院 一种乳化沥青胶粉纤维稀浆混合料贯入式路面及施工工艺
CN116005509A (zh) * 2022-12-19 2023-04-25 河南光大路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音抗裂沥青碎石封层及施工工艺
CN115806409B (zh) * 2022-12-19 2024-06-07 河南光大路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富沥青骨架型路面及施工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2988A1 (fr) * 1999-11-01 2001-05-10 Kureha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revetement de sol en asphalte et vehicule de pose de feuille d'asphalte
CN1667194A (zh) * 2005-04-18 2005-09-14 西安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高等级公路路面双层微表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239796A (zh) * 2008-01-16 2008-08-1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高性能低噪声沥青路面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8823A (zh) * 2009-04-24 2009-09-23 刘廷国 路面低噪声微表处功能层及其施工方法
CN202347384U (zh) * 2011-10-28 2012-07-25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声耐磨耗路面结构
CN103880353A (zh) * 2014-02-17 2014-06-25 东南大学 反应型橡胶沥青微表处薄层罩面的稀浆混合料及铺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2988A1 (fr) * 1999-11-01 2001-05-10 Kureha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revetement de sol en asphalte et vehicule de pose de feuille d'asphalte
CN1667194A (zh) * 2005-04-18 2005-09-14 西安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高等级公路路面双层微表处及其施工方法
CN101239796A (zh) * 2008-01-16 2008-08-13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高性能低噪声沥青路面养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8823A (zh) * 2009-04-24 2009-09-23 刘廷国 路面低噪声微表处功能层及其施工方法
CN202347384U (zh) * 2011-10-28 2012-07-25 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声耐磨耗路面结构
CN103880353A (zh) * 2014-02-17 2014-06-25 东南大学 反应型橡胶沥青微表处薄层罩面的稀浆混合料及铺设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47733A (zh) * 2015-09-30 2016-02-24 河北伦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路面稀浆封层原浆及路面稀浆封层
CN107419635A (zh) * 2017-05-04 2017-12-01 陕西国琳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式路面封层方法
CN108611947A (zh) * 2018-05-04 2018-10-02 同济大学 一种抗车辙性能的微表处混合料沥青含量的设计方法
CN111377680A (zh) * 2020-03-06 2020-07-07 王壹帆 一种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表面减振封层及施工方法
CN111377680B (zh) * 2020-03-06 2022-02-18 王壹帆 一种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表面减振封层及施工方法
CN111395093A (zh) * 2020-03-20 2020-07-10 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抗裂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面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5763A (zh) * 2020-04-24 2020-07-28 杜亚军 一种铺设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15806409A (zh) * 2022-12-19 2023-03-17 河南光大路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富沥青骨架型路面及施工工艺
CN115961515A (zh) * 2022-12-19 2023-04-14 河南光大路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防裂型低噪音微表处的真空吸水施工工艺
CN115976902A (zh) * 2022-12-19 2023-04-18 河南城建学院 一种乳化沥青胶粉纤维稀浆混合料贯入式路面及施工工艺
CN116005509A (zh) * 2022-12-19 2023-04-25 河南光大路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音抗裂沥青碎石封层及施工工艺
CN115806409B (zh) * 2022-12-19 2024-06-07 河南光大路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富沥青骨架型路面及施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1975B (zh) 201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1975A (zh) 沥青纤维增强型废胎胶粉减噪微表处结构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01885870B (zh) 高粘薄层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及其应用
CN101538823B (zh) 路面低噪声微表处功能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08003639B (zh) 沥青路面渗固磨耗层的养护施工方法
CN100398747C (zh) 高等级公路双层微表处功能层及其施工方法
CN102186930A (zh) 纤维改性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4496333A (zh) 一种粉煤灰基地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64570B (zh) 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贯入式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CN106149500B (zh) 一种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贯入式半柔性路面的施工方法
CN110593046B (zh) 一种高强耐久钢渣透水沥青路面结构
CN102839581B (zh) 装配式卷(板)材结构的高粘度改性沥青薄层路面
CN102296524B (zh) 钢桥及其铺装形成方法
CN100379925C (zh) 用改性稀浆混合料修复沥青路面车辙的结构层及施工方法
CN104446156B (zh) 一种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贯入式沥青路面
CN104652212A (zh) 一种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提升改造方法
Dhandapani et 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ement grouted bituminous mixtures-a review
Dulaimi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a novel, microwave assisted, half-warm mixed asphalt
CN106630767A (zh) 一种ms-iv型铁尾矿微表处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55978B (zh) 一种基于性能需求的组装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确定方法
CN111377680B (zh) 一种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表面减振封层及施工方法
Khan et al. Cementitious grouts containing irradiated wast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CN111705583A (zh) 一种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及其适用性判定方法
CN205711601U (zh) 一种水泥路面增强型超粘磨耗层铺装结构
Deb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Cold Mix Asphalt Using Construction Demolition Waste as Filler
CN205501762U (zh) 一种水泥路面超粘磨耗层铺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0

Address after: Room 601, Unit 2, Building 3, Zhengsh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za, No. 1507 Hanghai East Road, Zhengzhou Area (Jingkai), Henan Free Trade Pilot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450000

Patentee after: Henan Dinglihe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0008 3016, floor 30, building 3, No. 45, east section of Nongye Road, Jinshui District,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Yif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