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1117A - 一种利用融合表达提高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融合表达提高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1117A
CN104911117A CN201510356992.6A CN201510356992A CN104911117A CN 104911117 A CN104911117 A CN 104911117A CN 201510356992 A CN201510356992 A CN 201510356992A CN 104911117 A CN104911117 A CN 104911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ox
udh
glucaric acid
expression
g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69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振
陈坚
堵国成
王淼
刘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35699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11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1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1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融合表达提高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属于代谢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将肌醇加氧酶(MIOX)及醛酸脱氢酶(Udh)融合,采用直接融合及添加不同连接肽的方式,克隆表达至酵母菌株中,强化了葡萄糖二酸的合成途径。经比较,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Udh-(GS)1-MIOX产量最高,摇瓶发酵培养时,在YPD-MI(在YPD培养基中添加10g/L肌醇)的培养基中,产生葡萄糖二酸944.67mg/L。3L发酵罐培养时,葡萄糖二酸产量可达6.02g/L。本发明采用代谢工程的策略,改造微生物菌株来合成目的产物葡萄糖二酸,为生物法高效生产葡萄糖二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融合表达提高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融合表达提高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属于代谢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葡萄糖二酸及其衍生物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无毒成分,在一些植物及哺乳动物中均有发现,特别是在一些十字花科蔬菜、苹果和柑橘类水果中含量丰富。葡萄糖二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被美国能源部确定为“最有价值的生物炼制产品”。它可以降低胆固醇、用于糖尿病的治疗,预防及辅助治疗癌症,同时其钙盐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葡萄糖二酸又是羟基化尼龙、聚酰胺类聚合物的基本聚合单位,可用于合成环保型的可降解聚合物,用于洗涤剂中替代磷酸盐的使用等。葡萄糖二酸其结构与单糖结构相似,可以通过糖转运系统进入细胞内部,能够在病灶部位聚集,并少量被缺血组织快速吸收,因此可以作为显像剂应用于心肌梗死和肿瘤的研究中。
目前葡萄糖二酸的制备方法主要为化学法,如硝酸氧化、以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及其衍生物为催化剂的共催化氧化及光催化氧化等。硝酸氧化法主要是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硝酸氧化为葡萄糖二酸及其小分子物质。此种方法生成的产物较多,副产物复杂,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其反应废液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逐渐被新方法取代。TEMPO氧化体系对糖类伯羟基的氧化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能避免降解。由于葡萄糖二酸的水溶液易形成葡萄糖1,4-内酯及葡萄糖6,3-内酯,所以在制备过程中以制得单钾盐为最终产物。此方法所用TEMPO可回收利用,产物纯化容易,便于操作,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及pH不易控制,因此仍然需要改进。
由于化学法所存在的局限较多,通过生物法来制备葡萄糖二酸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葡萄糖二酸是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代谢途径中,它与抗坏血酸是葡萄糖醛酸代谢途径的终产物。然而,从D-葡萄糖或D-半乳糖到葡萄糖二酸,至少需要10步反应。Prather等通过重组大肠杆菌,分别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小鼠体内获取肌醇-1-磷酸合成酶(Ino1)和肌醇氧化酶(MIOX),从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获得醛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葡萄糖二酸的生物合成。发明人之前通过构建重组酵母菌株,表达肌醇氧化酶(MIOX)及醛酸脱氢酶(Udh)成功实现了葡萄糖二酸的生成。但是葡萄糖二酸还有待提高。
本发明采用融合酶的分子设计策略,将醛酸脱氢酶(Udh)融合在肌醇氧化酶(MIOX)的N端,采用的构建方式为直接融合及通过添加连接肽进行融合。本发明中构建的新型重组工程菌进一步提高了葡萄糖二酸的产量,为高产葡萄糖二酸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将肌醇加氧酶基因(miox)及醛酸脱氢酶基因(udh)通过融合,克隆表达至酵母菌株中,构建重组酵母,该重组酵母菌能以葡萄糖、甘油、蔗糖或者肌醇为底物合成葡萄糖二酸。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组酵母菌,该重组酵母菌融合表达肌醇加氧酶MIOX和醛酸脱氢酶Udh。
所述肌醇加氧酶基因miox,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来源于以下任意一种:小鼠(mouse)、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白假丝酵母(Candida albicans)。
所述醛酸脱氢酶基因udh,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来源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所述肌醇加氧酶和醛酸脱氢酶,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醛酸脱氢酶是NCBI上登录号为BK006380的酶;肌醇加氧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
所述肌醇加氧酶,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0所示。
所述融合表达,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是将醛酸脱氢酶基因udh融合在肌醇加氧酶基因miox的N端。
所述融合表达,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是直接融合表达或者使用连接肽进行融合表达,即将两个酶的编码基因首尾相连(去掉第一个酶的终止密码子)直接融合,或者通过连接肽将两个酶的编码基因融合。
所述连接肽,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GGGGS,GGGGSGGGGS,GGGGSGGGGSGGGGS,EAAAK,EAAAKEAAAK,EAAAKEAAAKEAAAK,PTPTP,PTPTPTPTP,PTPTPTPTPTPTPTP及SSSNNNNNNNNNN。优选GGGGS、EAAAKEAAAKEAAAK。
所述连接肽,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其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
所述融合表达,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融合基因前有毕赤酵母组成型启动子GAP。
所述重组酵母菌,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出发宿主菌为以下任意一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 lipolytica)、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优选毕赤酵母。
所述肌醇加氧酶基因miox和醛酸脱氢酶基因udh,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游离表达或者整合表达。优选整合表达。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重组毕赤酵母菌的构建方法,是将GAP启动子、udh基因及miox基因按照顺序融合,然后连接到表达载体上,再转化到毕赤酵母、酿酒酵母或解脂假丝酵母中得到的。
所述构建方法,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udh基因和miox基因之间添加不同的连接肽。
所述构建方法,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具体是(1)或(2)中的任意一种:
(1):以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udh基因,以pGAPZB质粒为模板扩增GAP启动子,以pUC57-MIOX质粒为模板扩增miox基因,将GAP启动子、udh基因及miox基因按照顺序融合(去除udh的终止密码子),并在融合片段上下游分别引入了酶切位点SacI、NotI的融合片段,并连接到表达载体pPIC9K上,筛选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PIC9KGAP-Udh-MIOX,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宿主P.pastoris GS115中即得到P.pastorisGS115-(Udh-MIOX);
(2)按照(1)中方法扩增GAP启动子、udh基因及miox基因,设计引物时在Udh的下游引物,及MIOX的上游引物中引入不同的连接肽的核苷酸序列,将GAP启动子、udh基因及miox基因按照顺序融合,并在udh基因及miox基因之间引入不同的连接肽,在融合片段上下游分别引入了酶切位点SacI、NotI的融合片段,并连接到表达载体pPIC9K上,筛选获得正确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宿主P.pastoris GS115中即得到重组酵母菌。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所述重组酵母菌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以葡萄糖、甘油、蔗糖或者肌醇为底物催化合成葡萄糖二酸。
所述方法,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是采用摇瓶发酵培养或者发酵罐发酵培养。
所述摇瓶发酵培养,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是将重组酵母菌种子液以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25℃-30℃,180-220rpm培养24-96h。
所述发酵罐发酵培养,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是将重组酵母菌种子液以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25℃-30℃,600rpm-1000rpm,通气量1-4vvm,控制pH 5-6,培养24h—144h。
所述发酵培养基,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其碳源为葡萄糖和/或肌醇。
所述发酵培养基,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含有10g/L肌醇的YPD培养基。
所述方法,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具体是,摇瓶发酵培养时,将种子培养液按10%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温度为30℃,搅拌转速为220rpm,发酵培养96h。3L罐发酵培养时,将种子培养液按10%接种量接种到含有发酵培养基的3L发酵罐中,温度为30℃,控制搅拌转速为800-1000rpm,通气量3vvm,用50%(v/v)的氨水控制pH 5.5,发酵培养132小时。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重组酵母菌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酵母中融合表达肌醇加氧酶MIOX和醛酸脱氢酶Udh。
所述融合表达是将醛酸脱氢酶基因udh融合在肌醇加氧酶基因miox的N端;所述融合表达是直接融合表达或者使用连接肽进行融合表达。所述连接肽为GGGGS或EAAAKEAAAKEAAAK。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融合表达的方法,将醛酸脱氢酶基因udh融合在肌醇加氧酶基因miox的N端,得到了一系列葡萄糖二酸产量提高的重组酵母菌。本发明所用融合酶的设计策略可以使多个蛋白酶集成于一体,在顺序催化反应中可以强化中间产物在两个酶或多酶之间的传递过程,减少中间产物的其他副反应的竞争,减少中间体不稳定性导致的降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中间产物在催化活性中心附近的局部浓度,从而加速整个顺序催化过程。通过在两个酶之间引入连接肽,可以将两个酶的结构域适当的隔开,从而避免了不同结构域在折叠、催化等过程中的干扰。
(2)重组菌株P.pastoris GS115-Udh-(GS)1-MIOX、P.pastoris GS115-(Udh-MIOX)、P.pastoris GS115-Udh-(EAK)3-MIOX产葡萄糖二酸的量分别为944.67mg/L、921.30mg/L及930.63mg/L,相比为融合表达的对照菌株(777.13mg/L),分别提高了21.6%、18.6%、19.8%。同时P.pastoris GS115-Udh-(GS)1-MIOX在含有肌醇的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培养时,葡萄糖二酸产量可达6.02g/L。
附图说明
图1:采用不同融合方式重组毕赤酵母摇瓶发酵产葡萄糖二酸;Control为对照未融合菌株P.pastoris GS115-Udh-MIOX;B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MIOX);C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GS)1-MIOX;D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GS115-Udh-(GS)2-MIOX;E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GS)3-MIOX;F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EAK-MIOX;G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GS115-Udh-(EAK)2-MIOX;H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EAK)3-MIOX;I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PT)2P-MIOX;J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GS115-Udh-(PT)4P-MIOX;K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PT)7P-MIOX;L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S3N10-MIOX;
图2: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GS)1-MIOX在3L发酵罐上发酵产葡萄糖二酸结果(培养基中不添加肌醇);
图3: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GS)1-MIOX在3L发酵罐上发酵产葡萄糖二酸结果(培养基中添加肌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MIOX)的构建
以pGAPZB质粒为模板,以G-U-1-F,G-U-1-R为引物扩增GAP启动子,以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KT2440)基因组为模板,以G-U-2-F、U-M-1R为引物扩增udh基因,同时以pUC57-MIOX质粒为模板,以U-M-2F、U-M-2R为引物扩增miox基因。使用融合PCR方法,将GAP启动子、udh基因、miox基因融合,通过引物在融合片段上下游分别引入酶切位点SacI和NotI。通过对融合片段双酶切,连接至具有相应切口的表达载体pPIC9K上,转化至E.coli JM109中,在确保阅读框正确的前提下鉴定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GAP-(Udh-MIOX),经DNA测序比对,重组序列正确。重组质粒经SacI线性化后电转入表达宿主P.pastoris GS115中,重组克隆子经PCR验证正确,命名为P.pastoris GS115-(Udh-MIOX),即为直接融合表达udh基因、miox基因的重组酵母菌。
实施例2含有不同连接肽的融合重组毕赤酵母的构建
以pGAPZB质粒为模板,以G-U-1-F,G-U-1-R为引物扩增GAP启动子,以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KT2440)基因组为模板,以G-U-2-F为正向引物,分别以U-G1-M-1R、U-G2-M-1R、U-G3-M-1R、U-E1-M-1R、U-E2-M-1R、U-E3-M-1R、U-P2-M-1R、U-P4-M-1R、U-P7-M-1R、U-G2-M-1R为反向引物扩增udh基因,同时以pUC57-MIOX质粒为模板,分别以U-G1-M-2F、U-G2-M-2F、U-G3-M-2F、U-E1-M-2F、U-E2-M-2F、U-E3-M-2F、U-P2-M-2F、U-P4-M-2F、U-P7-M-2F、U-S3N10-M-2F为正向引物,以U-M-2R为反向引物,扩增miox基因。通过设计Udh的下游引物,及MIOX的上游引物,引入不同的连接肽。使用融合PCR方法,将GAP启动子、udh基因、miox基因融合,通过引物在融合片段上下游分别引入酶切位点SacI和NotI。通过对融合片段双酶切,连接至具有相应切口的表达载体pPIC9K上,转化至E.coli JM109中,在确保阅读框正确的前提下鉴定出重组表达质粒,经DNA测序比对,重组序列正确。重组质粒经SacI线性化后电转入表达宿主P.pastoris GS115中,重组克隆子经PCR验证正确,得到相应的重组菌株。
表1为实施例1、2中用到的引物。
表1引物
实施例3不同融合方式重组毕赤酵母摇瓶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
将不同的重组菌进行摇瓶发酵培养。单克隆接种于25ml的YPD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30℃、200rpm培养24h。按10%接种量接种至50ml(摇瓶容量为500ml)发酵培养基YPD-MI培养基(YPD培养基中加入10g/L肌醇)中发酵,培养96小时。培养结束后,取1ml发酵液在8000rpm下离心5min,取上清经Affi-Gel凝胶处理后,将发酵液中的大部分杂质都去除,将处理后的样品经0.22um滤膜过滤,通过HPLC检测产物。图1为采用不同融合方式重组毕赤酵母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情况,其中对照菌株为游离表达Udh及MIOX的菌株。由图可以看出,相比对照菌株(777.13mg/L),重组菌株P.pastorisGS115-Udh-(GS)1-MIOX产量最高,为944.67mg/L,重组菌株P.pastoris GS115-(Udh-MIOX)及P.pastoris GS115-Udh-(EAK)3-MIOX产量也有所提高,分别为921.30mg/L及930.63mg/L。
实施例4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GS)1-MIOX在3L发酵罐上生成葡萄糖二酸的情况
接种单菌落于500ml(装液量50ml)的YPD培养基中,30℃,220rpm培养24-30h,将种子培养基以10%的接种量接种到含有1L发酵培养基的3L发酵罐中,同时进行两个发酵罐的操作,以葡萄糖作为碳源,在其中一个发酵罐中添加肌醇,另一个发酵罐则不添加肌醇。温度为30℃,控制搅拌转速为800-1000rpm,通气量3vvm,用50%(v/v)的氨水控制pH 5.5,发酵培养132小时。图2、图3为重组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Udh-(GS)1-MIOX在3L发酵罐上生成葡萄糖二酸的情况,其中图2为在不添加肌醇的培养基中生成葡萄糖二酸的情况,由图2可见,在不添加肌醇时,葡萄糖二酸产量较低,发酵132h后,葡萄糖二酸产量为107.02mg/L。图3为在添加肌醇的培养基中,葡萄糖二酸产量较高,发酵132h后,葡萄糖二酸产量为6.02g/L。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重组酵母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酵母菌融合表达肌醇加氧酶MIOX和醛酸脱氢酶Ud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酵母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表达是将醛酸脱氢酶融合在肌醇加氧酶的N端;所述融合表达是直接融合表达或者使用连接肽进行融合表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酵母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肽为以下任意一种:GGGGS、GGGGSGGGGS、GGGGSGGGGSGGGGS、EAAAK、EAAAKEAAAK、EAAAKEAAAKEAAAK、PTPTP、PTPTPTPTP、PTPTPTPTPTPTPTP或SSSNNNNNNNNN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酵母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酵母菌的构建,是将GAP启动子、udh基因及miox基因按照顺序融合,然后连接到表达载体上,再转化到毕赤酵母、酿酒酵母或解脂假丝酵母中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酵母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肌醇加氧酶基因miox及醛酸脱氢酶基因udh为游离表达或者整合表达。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重组酵母菌在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方面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是以葡萄糖、甘油、蔗糖或者肌醇为底物催化合成葡萄糖二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是采用摇瓶发酵培养或者发酵罐发酵培养;采用摇瓶发酵培养时,将重组酵母菌种子液以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25℃-30℃,180-220rpm培养24-96h;发酵罐发酵培养时,重组酵母菌种子液以5%-10%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25℃-30℃,600rpm-1000rpm,通气量1-4vvm,控制pH5-6,培养24h—144h。
9.一种提高重组酵母菌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酵母中融合表达肌醇加氧酶MIOX和醛酸脱氢酶Udh。
10.按权利要求6所述应用得到的葡萄糖二酸在食品、化工、制备药物方面的应用。
CN201510356992.6A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利用融合表达提高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Pending CN104911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6992.6A CN104911117A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利用融合表达提高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6992.6A CN104911117A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利用融合表达提高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1117A true CN104911117A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80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6992.6A Pending CN104911117A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利用融合表达提高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1117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2514A (zh) * 2017-03-30 2017-08-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通过代谢工程生产葡萄糖醛酸的方法
CN108220176A (zh) * 2018-01-30 2018-06-29 江南大学 一种提高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JP2020022377A (ja) * 2018-08-06 2020-02-1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グルカル酸生産能を有する高耐酸性微生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グルカル酸の製造方法
CN111019852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江南大学 一种提高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合成葡萄糖二酸效率的方法
CN111635868A (zh) * 2020-06-23 2020-09-08 江南大学 一种在酿酒酵母细胞中构建葡萄糖二酸合成途径的方法
CN112111437A (zh) * 2020-05-25 2020-12-22 江南大学 2’-岩藻糖基乳糖产量提高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2987A (zh) * 2014-10-21 2015-01-28 江南大学 一种生物合成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CN104312935A (zh) * 2014-10-22 2015-01-28 江南大学 一种构建重组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2987A (zh) * 2014-10-21 2015-01-28 江南大学 一种生物合成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CN104312935A (zh) * 2014-10-22 2015-01-28 江南大学 一种构建重组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 SHIUE ET AL.: "Improving D-glucaric acid production from myo-inositol in E. coli by increasing MIOX stability and myo-inositol transport", 《METABOLIC ENGINEERING》 *
仇钰莹等: "葡萄糖二酸研究进展", 《生物工程学报》 *
黄子亮等: "融合酶的设计和应用研究进展", 《生物工程学报》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2514A (zh) * 2017-03-30 2017-08-0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通过代谢工程生产葡萄糖醛酸的方法
CN108220176A (zh) * 2018-01-30 2018-06-29 江南大学 一种提高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CN108220176B (zh) * 2018-01-30 2020-10-09 江南大学 一种提高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JP2020022377A (ja) * 2018-08-06 2020-02-1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グルカル酸生産能を有する高耐酸性微生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グルカル酸の製造方法
JP7163659B2 (ja) 2018-08-06 2022-11-01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グルカル酸生産能を有する高耐酸性微生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グルカル酸の製造方法
CN111019852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江南大学 一种提高酿酒酵母工程菌株合成葡萄糖二酸效率的方法
CN112111437A (zh) * 2020-05-25 2020-12-22 江南大学 2’-岩藻糖基乳糖产量提高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CN112111437B (zh) * 2020-05-25 2023-09-05 江南大学 2’-岩藻糖基乳糖产量提高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构建方法
CN111635868A (zh) * 2020-06-23 2020-09-08 江南大学 一种在酿酒酵母细胞中构建葡萄糖二酸合成途径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11117A (zh) 一种利用融合表达提高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Vijayakumar et al. Recent trends in the production, pu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ctic acid
Juodeikiene et al. Green metrics for sustainability of biobased lactic acid from starchy biomass vs chemical synthesis
KR101576186B1 (ko) 에탄올 생산 경로가 봉쇄된 클루이베로마이세스 막시아누스 균주 및 이의 용도
Kim et al. Lactic acid for green chemical industry: recent advances in and future prospects for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covery, and applications
CN104312935B (zh) 一种构建重组酵母发酵生产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CN105255925A (zh) 一种蔗糖异构酶的高效制备方法及其基因工程菌
CN109536549B (zh) 一种d-塔格糖联产乙醇的方法
CN104312987A (zh) 一种生物合成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二酸的方法
CN102191212B (zh) 一种产碱性果胶酸裂解酶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和应用
CN103088041A (zh) 一种可用于高效生产角质酶的角质酶基因及其应用
Sun et al. Two-stage semi-continuous 2-keto-gluconic acid (2KGA) production by 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 JUIM01 from rice starch hydrolyzate
CN104046586B (zh) 一株基因工程菌及其在生产(2r,3r)-2,3-丁二醇中的应用
Sebastian et al. Fumaric acid production using alternate fermentation mode by immobilized Rhizopus oryzae-a greener production strategy
CN113846024B (zh) 一种降低l-苹果酸发酵过程中副产物富马酸的方法、菌种及应用
CN107227284A (zh) 一种发酵小分子透明质酸的重组兽疫链球菌
CN105177084B (zh) 一种菊粉酶突变体发酵生产低聚果糖的方法
Chen et al. An overview of D-galactose utilization through microbial fermentation and enzyme-catalyzed conversion
CN106591158B (zh) 一种提高米曲霉发酵淀粉合成l-苹果酸的方法
Leiß et al. 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L‐Lysine‐L‐lactate with Fractionated Press Juices from the Green Biorefinery
CN111394410B (zh) 一种高催化活性神经氨酸合酶及应用
Dai et al. Bioconversion of inulin to 2, 3-butanediol by a newly isolated Klebsiella pneumoniae producing inulinase
CN106148255B (zh) 产有机酸途径缺失的工程菌及其在联产1,3-丙二醇、2,3-丁二醇和乙醇中的应用
CN114644987B (zh) 一种提高l-苹果酸生产水平和发酵强度的黑曲霉菌株、方法及应用
CN113430127B (zh) 一种产l-乳酸的重组菌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