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7341A - 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7341A
CN104907341A CN201510363549.1A CN201510363549A CN104907341A CN 104907341 A CN104907341 A CN 104907341A CN 201510363549 A CN201510363549 A CN 201510363549A CN 104907341 A CN104907341 A CN 104907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nished product
thickness
product thickness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635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7341B (zh
Inventor
王克柱
李文
王鹏
张晶波
赵月强
赵磊
曹金生
柴永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SISG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SIS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SISG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SISG
Priority to CN2015103635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07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07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7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7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73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18Automatic gauge control
    • B21B37/20Automatic gauge control in tandem m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21B37/16Control of thickness, width, diameter or other 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37/24Automatic variation of thickness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rogram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01/00Special rolling modes
    • B21B2201/06Thermomechanical ro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61/00Product parameters
    • B21B2261/02Transverse dimensions
    • B21B2261/04Thickness, gauge
    • B21B2261/043Blanks with variable thickness in the rolling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将上述调整幅度根据带钢成品厚度的不同以及机架的不同进行细分,控制调整幅度随带钢成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机架序号的增加而减小,改变了原本所有成品厚度规格的带钢在精轧机组各个机架处对应的调整幅度都为一定值的控制理念,根据F0、F1……Fn各个机架出口厚度不同进行线性设置,提高了AGC系统的控制精度,提高了厚规格和薄规格带钢产品厚度的合格率及生产稳定性,能够较好地适应根据订单,小批量、多钢种、多规格同时组织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AGC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热连轧卷板生产线精轧机组的各个机架,通过各类AGC控制系统的控制,使产品达到所需要的目标厚度。精轧机组各个机架的出口厚度由前到后逐渐趋近于成品厚度,为生产出满足订单需求的厚度要求,除通过负荷分配的初始辊缝设计外,还需通过AGC控制系统的在线调整,确保厚度达标。
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基本原理为:通过测厚仪或传感器(如辊缝仪和压头等)对钢坯实际轧出厚度连续地进行测量,并根据实测值与给定值相比较后的偏差信号,借助于控制回路和装置或计算机的功能程序,改变压下量、轧制力或轧制速度,把钢板厚度控制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AGC系统的作用是消除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带钢纵向上的厚度偏差,使带钢同板厚度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带钢厚度均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目前,AGC系统最主要的调节手段是改变压下量,进而改变辊缝大小,实现对厚度的调节。压下量具有两个参数:调整幅度和调整速率,调整幅度表征了压下量调整厚度进而上下浮动的大小,决定了AGC系统对厚度调控的精度;调整速率表征了压下量调整的快慢,决定了ACG系统对厚度调控的响应速度。
目前,轧制所有厚度规格的带钢时,精轧机组各个机架AGC控制系统中压下量的调整幅度和调整速率都为一定值,但由于相同厚度规格的产品在精轧机组各个机架的出口厚度不一样,不同厚度规格的产品在精轧机组成品机架的出口厚度也不一样,导致厚规格产品的厚度合格率较低,薄规格产品厚度的稳定性不够,薄规格产品在穿带过程中精轧机组后几个机架处活套挑套严重,机架间板形不稳定,极易发生轧破和轧断事故,严重影响了薄规格产品的生产稳定性。
受市场环境影响,企业需要根据订单组织生产,小批量、多钢种、多规格同时组织生产,给现有AGC控制系统引入新的消极影响因素,使得产品的厚度控制更加困难,厚度跳跃超出工艺技术要求标准,产品厚度的合格率较低。经研究分析,影响带钢同板厚度偏差大,薄规格产品生产稳定性低的关键点在于AGC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因此,如何更合理地控制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的AGC控制系统,提高产品厚度的合格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对现有AGC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能够更合理地控制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的AGC控制系统,提高产品厚度的合格率,提高生产过程控制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AGC系统中液压缸的压下量的调整幅度随带钢成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的,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机架序号的增加而减小。
优选的,根据带钢成品厚度,将带钢分为2.1mm层别、2.6mm层别、3mm层别、5mm层别以及7mm层别;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1mm时,对应于所述2.1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100μm~200μm、50μm~150μm以及30μm~13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6mm时,对应于所述2.6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100μm~200μm以及50μm~15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3mm时,对应于所述3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以及100μm~20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5mm时,对应于所述5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450μm~550μm,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以及150μm~25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7mm时,对应于所述7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500μm~600μm,450μm~550μm,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以及200μm~300μm;
当下一层别厚度规格﹤带钢成品厚度﹤上一层别厚度规格时,所述调整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A=(H-H1)/(H2-H1)×(A2-A1)+A1
式中:
H—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的成品厚度,单位为mm;
H1—上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H2—下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A—轧制厚度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时对应的调整幅度,单位为μm;
A1—上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幅度,单位为μm;
A2—下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幅度,单位为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2.1mm时,所述调整幅度执行2.1mm层别的标准;
当带钢成品厚度﹥7mm时,所述调整幅度执行7mm层别的标准。
优选的,控制所述压下量的调整速率随带钢成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的,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机架序号的增加而减小。
优选的,根据带钢成品厚度,将带钢分为2.1mm层别、2.6mm层别、3mm层别、5mm层别以及7mm层别;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1mm时,对应于所述2.1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450μm/s~550μm/s、400μm/s~500μm/s、350μm/s~450μm/s以及300μm/s~40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6mm时,对应于所述2.6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450μm/s~550μm/s,400μm/s~500μm/s以及350μm/s~45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3mm时,对应于所述3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700μm/s~800μm/s,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450μm/s~550μm/s以及400μm/s~50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5mm时,对应于所述5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750μm/s~850μm/s,700μm/s~800μm/s,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以及450μm/s~55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7mm时,对应于所述7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800μm/s~900μm/s,750μm/s~850μm/s,700μm/s~800μm/s,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以及500μm/s~600μm/s;
当下一层别厚度规格﹤带钢成品厚度﹤上一层别厚度规格时,所述调整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B=(H-H1)/(H2-H1)×(B2-B1)+B1
式中:
H—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的成品厚度,单位为mm;
H1—上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H2—下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B—轧制厚度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时对应的调整速率,单位为μm/s;
B1—上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速率,单位为μm/s;
B2—下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速率,单位为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2.1mm时,所述调整速率执行2.1mm层别的标准;
当带钢成品厚度﹥7mm时,所述调整速率执行7mm层别的标准。
优选的,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带钢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的,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增加0.05%而增大25μm~55μm,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减小0.05%而减小25μm~55μm。
优选的,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带钢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优选的,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增加0.05%而增大25μm~55μm,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减小0.05%而减小25μm~55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将上述调整幅度根据带钢成品厚度的不同以及机架的不同进行细分,控制调整幅度随带钢成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机架序号的增加而减小,改变了原本所有成品厚度规格的带钢在精轧机组各个机架处对应的调整幅度都为一定值的控制理念,根据F0、F1……Fn各个机架出口厚度不同进行线性设置,提高了AGC系统的控制精度,解决了AGC系统在厚度控制过程中的过盈或过亏调整带来的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提高了厚规格和薄规格带钢产品厚度的合格率及生产稳定性,能够较好地适应根据订单,小批量、多钢种、多规格同时组织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将上述调整速率根据带钢成品厚度的不同以及机架的不同进行细分,控制调整速率随带钢成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机架序号的增加而减小,改变了原本所有成品厚度规格的带钢在精轧机组各个机架处对应的调整速率都为一定值的控制理念,根据F0、F1……Fn各个机架出口厚度不同进行线性设置,优化了AGC系统的响应速度,解决了AGC系统在厚度控制过程中的过盈或过亏调整带来的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提高了厚规格和薄规格带钢产品厚度的合格率及生产稳定性,能够较好地适应根据订单,小批量、多钢种、多规格同时组织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将上述调整幅度根据带钢钢种不同进行调整,主要是带钢中的碳含量,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带钢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使得调整幅度适应钢种的变化,提高了AGC系统的控制精度,解决了AGC系统在厚度控制过程中的过盈或过亏调整带来的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提高了厚规格和薄规格带钢产品厚度的合格率及生产稳定性,能够较好地适应根据订单,小批量、多钢种、多规格同时组织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将上述调整速率根据带钢钢种不同进行调整,主要是带钢中的碳含量,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带钢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使得调整速率适应钢种的变化,提高了AGC系统的控制精度,解决了AGC系统在厚度控制过程中的过盈或过亏调整带来的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提高了厚规格和薄规格带钢产品厚度的合格率及生产稳定性,能够较好地适应根据订单,小批量、多钢种、多规格同时组织生产,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解决了AGC系统在厚度控制过程中调整不适中引起的厚度波动、板型不良以及过程控制稳定性差等问题,实现了不同厚度自由交叉轧制,提高了薄规格产品轧制稳定性,确保了厚规格产品大幅度跳跃的厚度精度,适应小批量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适用于各种热轧线精轧机组,生产工艺灵活,生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在轧制过程中,控制AGC系统中液压缸的压下量的调整幅度随带钢成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轧制过程中,上述控制方法还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机架序号的增加而减小。对于精轧机组的多个机架,通常,开轧的机架为FO机架、顺延的下一个机架为F1机架,依次类推沿着带钢的轧制方向依次为F2机架、F3机架、F4机架、F5机架、F6机架、…、Fn机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带钢成品厚度,将带钢分为2.1mm层别、2.6mm层别、3mm层别、5mm层别以及7mm层别;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1mm时,对应于所述2.1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100μm~200μm、50μm~150μm以及30μm~13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6mm时,对应于所述2.6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100μm~200μm以及50μm~15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3mm时,对应于所述3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以及100μm~20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5mm时,对应于所述5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450μm~550μm,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以及150μm~25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7mm时,对应于所述7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500μm~600μm,450μm~550μm,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以及200μm~300μm;
当下一层别厚度规格﹤带钢成品厚度﹤上一层别厚度规格时,所述调整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A=(H-H1)/(H2-H1)×(A2-A1)+A1
式中:
H—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的成品厚度,单位为mm;
H1—上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H2—下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A—轧制厚度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时对应的调整幅度,单位为μm;
A1—上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幅度,单位为μm;
A2—下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幅度,单位为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2.1mm时,所述调整幅度执行2.1mm层别的标准;
当带钢成品厚度﹥7mm时,所述调整幅度执行7mm层别的标准。
上述层别即是根据成品厚度的不同,将带钢分为几个类别。本发明中,优选的将所有带钢成品厚度分为5个层别:2.1mm层别、2.6mm层别、3mm层别、5mm层别以及7mm层别,如此分层可以更方便地控制调整幅度。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将层别向上或向下进一步拓展,也可以进一步细分层别。
带钢成品厚度范围内,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1mm、2.6mm、3mm、5mm以及7mm时,其对应的调整幅度依次按照2.1mm层别、2.6mm层别、3mm层别、5mm层别以及7mm层别的标准控制;当带钢成品厚度位于上下两层别之间时,其对应的调整幅度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结果控制;当带钢成品厚度﹤2.1mm时,其对应的调整幅度执行2.1mm层别的标准;当带钢成品厚度﹥7mm时,其对应的调整幅度执行7mm层别的标准,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覆盖全范围成品厚度的带钢轧制,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轧制过程中,上述控制方法还控制所述压下量的调整速率随带钢成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轧制过程中,上述控制方法还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机架序号的增加而减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带钢成品厚度,将带钢分为2.1mm层别、2.6mm层别、3mm层别、5mm层别以及7mm层别;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1mm时,对应于所述2.1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450μm/s~550μm/s、400μm/s~500μm/s、350μm/s~450μm/s以及300μm/s~40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6mm时,对应于所述2.6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450μm/s~550μm/s,400μm/s~500μm/s以及350μm/s~45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3mm时,对应于所述3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700μm/s~800μm/s,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450μm/s~550μm/s以及400μm/s~50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5mm时,对应于所述5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750μm/s~850μm/s,700μm/s~800μm/s,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以及450μm/s~55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7mm时,对应于所述7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800μm/s~900μm/s,750μm/s~850μm/s,700μm/s~800μm/s,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以及500μm/s~600μm/s;
当下一层别厚度规格﹤带钢成品厚度﹤上一层别厚度规格时,所述调整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B=(H-H1)/(H2-H1)×(B2-B1)+B1
式中:
H—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的成品厚度,单位为mm;
H1—上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H2—下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B—轧制厚度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时对应的调整速率,单位为μm/s;
B1—上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速率,单位为μm/s;
B2—下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速率,单位为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2.1mm时,所述调整速率执行2.1mm层别的标准;
当带钢成品厚度﹥7mm时,所述调整速率执行7mm层别的标准。
带钢成品厚度范围内,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1mm、2.6mm、3mm、5mm以及7mm时,其对应的调整速率依次按照2.1mm层别、2.6mm层别、3mm层别、5mm层别以及7mm层别的标准控制;当带钢成品厚度位于上下两层别之间时,其对应的调整速率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的结果控制;当带钢成品厚度﹤2.1mm时,其对应的调整速率执行2.1mm层别的标准;当带钢成品厚度﹥7mm时,其对应的调整速率执行7mm层别的标准,使得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覆盖全范围成品厚度的带钢轧制,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将上述调整幅度根据带钢钢种不同进行调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轧制过程中,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带钢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优选的,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增加0.05%而增大25μm~55μm,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减小0.05%而减小25μm~55μm。此处碳含量的单位质量百分数。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将上述调整速率根据带钢钢种不同进行调整。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轧制过程中,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带钢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优选的,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增加0.05%而增大25μm~55μm,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减小0.05%而减小25μm~55μm。此处碳含量的单位质量百分数。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情况,对上述调整幅度以及调整速率参数进行进一步微修正。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生产成品厚度为2.0mm的带钢,采用7机架精轧机组,带钢中碳含量(质量百分数)为0.103%~0.105%。
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由于2.0mm处于成品厚度﹤2.1mm的范围区间,因此其对应的调整幅度和调整速率按照2.1mm层别的标准执行,具体为:F0、F1、F2、F3、F4、F5、F6机架处对应的调整幅度分别为:350μm、300μm、250μm、200μm、150μm、100μm、80μm;F0、F1、F2、F3、F4、F5、F6机架处对应的调整速率分别为:650μm/s、600μm/s、550μm/s、500μm/s、450μm/s、400μm/s、350μm/s。
通过某企业实际验证,厚度为2.0mm及以下规格的带钢能够稳定批量生产,月均产量由原来的204吨提高到7088吨,较之前提高35倍。
实施例2
生产成品厚度为2.5mm的带钢,采用7机架精轧机组,带钢中碳含量(质量百分数)为0.103%~0.105%。
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由于2.5mm位于2.1层别和2.6层别之间,因此其对应的调整幅度和调整速率需按照上述公式计算。经过计算,结果为:F0、F1、F2、F3、F4、F5、F6机架处对应的调整幅度分别为:390μm、340μm、290μm、240μm、190μm、140μm、96μm;F0、F1、F2、F3、F4、F5、F6机架处对应的调整速率分别为:690μm/s、640μm/s、590μm/s、540μm/s、490μm/s、440μm/s、390μm/s。
通过某企业实际验证,厚度为2.5mm及以下规格能够批量生产,月均产量由原来的5984吨,提高到19575吨,较之前提高3.3倍。
实施例3
生产含碳量(质量百分数)为0.003%~0.005%的深冲钢。采用7机架精轧机组。
在上述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将层别进一步细化,增设4.0mm层别和6.0mm层别。
调整幅度和调整速率的具体方案如下表:
表1 相应的调整幅度/μm
表2 相应的调整速率/μm/s
控制表1中的调整幅度随深冲钢中碳含量(质量百分数)增加0.05%而增大50μm。
控制表2中的调整速率随深冲钢中碳含量(质量百分数)增加0.05%而增大50μm。
通过某企业实际验证,深冲钢能够批量、稳定、高效生产,深冲钢合格率由原来的97.8%提高到目前的99.5%,成材率由原来的96.3%提高到目前的98.1%。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于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AGC系统中液压缸的压下量的调整幅度随带钢成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机架序号的增加而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带钢成品厚度,将带钢分为2.1mm层别、2.6mm层别、3mm层别、5mm层别以及7mm层别;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1mm时,对应于所述2.1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100μm~200μm、50μm~150μm以及30μm~13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6mm时,对应于所述2.6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100μm~200μm以及50μm~15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3mm时,对应于所述3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150μm~250μm以及100μm~20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5mm时,对应于所述5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450μm~550μm,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200μm~300μm以及150μm~250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7mm时,对应于所述7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幅度依次为500μm~600μm,450μm~550μm,400μm~500μm,350μm~450μm,300μm~400μm,250μm~350μm以及200μm~300μm;
当下一层别厚度规格﹤带钢成品厚度﹤上一层别厚度规格时,所述调整幅度的计算公式为:
A=(H-H1)/(H2-H1)×(A2-A1)+A1
式中:
H—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的成品厚度,单位为mm;
H1—上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H2—下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A—轧制厚度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时对应的调整幅度,单位为μm;
A1—上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幅度,单位为μm;
A2—下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幅度,单位为μm;
当带钢成品厚度﹤2.1mm时,所述调整幅度执行2.1mm层别的标准;
当带钢成品厚度﹥7mm时,所述调整幅度执行7mm层别的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压下量的调整速率随带钢成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机架序号的增加而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带钢成品厚度,将带钢分为2.1mm层别、2.6mm层别、3mm层别、5mm层别以及7mm层别;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1mm时,对应于所述2.1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450μm/s~550μm/s、400μm/s~500μm/s、350μm/s~450μm/s以及300μm/s~40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2.6mm时,对应于所述2.6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450μm/s~550μm/s,400μm/s~500μm/s以及350μm/s~45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3mm时,对应于所述3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700μm/s~800μm/s,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450μm/s~550μm/s以及400μm/s~50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5mm时,对应于所述5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750μm/s~850μm/s,700μm/s~800μm/s,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500μm/s~600μm/s以及450μm/s~550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为7mm时,对应于所述7mm层别,FO、F1、F2、F3、F4、F5以及F6机架处的所述调整速率依次为800μm/s~900μm/s,750μm/s~850μm/s,700μm/s~800μm/s,650μm/s~750μm/s,600μm/s~700μm/s,550μm/s~650μm/s以及500μm/s~600μm/s;
当下一层别厚度规格﹤带钢成品厚度﹤上一层别厚度规格时,所述调整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B=(H-H1)/(H2-H1)×(B2-B1)+B1
式中:
H—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的成品厚度,单位为mm;
H1—上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H2—下一层别规格厚度,单位为mm;
B—轧制厚度处于上下两层别之间的带钢时对应的调整速率,单位为μm/s;
B1—上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速率,单位为μm/s;
B2—下一层别规格对应的调整速率,单位为μm/s;
当带钢成品厚度﹤2.1mm时,所述调整速率执行2.1mm层别的标准;
当带钢成品厚度﹥7mm时,所述调整速率执行7mm层别的标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带钢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增加0.05%而增大25μm~55μm,控制所述调整幅度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减小0.05%而减小25μm~55μ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带钢中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增加0.05%而增大25μm~55μm,控制所述调整速率随带钢中碳含量的质量百分数减小0.05%而减小25μm~55μm。
CN201510363549.1A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7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3549.1A CN104907341B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63549.1A CN104907341B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7341A true CN104907341A (zh) 2015-09-16
CN104907341B CN104907341B (zh) 2017-06-23

Family

ID=54077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6354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7341B (zh) 2015-06-26 2015-06-26 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0734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5431A (zh) * 2017-09-14 2018-03-06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轧高强钢的轧制方法
CN108856291A (zh) * 2018-05-17 2018-11-23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强度750MPa级极薄花纹板的轧制方法
CN110314938A (zh) * 2018-03-29 2019-10-11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热连轧精轧机组的变厚轧制方法
CN110369515A (zh) * 2019-07-08 2019-10-25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铝热连轧机组薄板带的变规格穿带控制方法
CN110665965A (zh) * 2019-10-17 2020-01-10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极限薄规格冷轧基料稳定生产方法
CN113042538A (zh) * 2021-03-03 2021-06-29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轧制跑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505354A (zh) * 2022-03-16 2022-05-17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带钢热轧甩尾、轧破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0031A (ja) * 1994-09-21 1996-04-0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テーパープレートの板厚制御方法
CN101337237A (zh) * 2008-08-14 2009-01-07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单机架双卷取铝热轧机厚度自动分配方法
CN101890433A (zh) * 2010-01-30 2010-11-24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板带热连轧机组板形板厚在线协调控制方法
CN103464471A (zh) * 2012-06-06 2013-12-25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agc自适应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0031A (ja) * 1994-09-21 1996-04-0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テーパープレートの板厚制御方法
CN101337237A (zh) * 2008-08-14 2009-01-07 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 单机架双卷取铝热轧机厚度自动分配方法
CN101890433A (zh) * 2010-01-30 2010-11-24 太原科技大学 一种板带热连轧机组板形板厚在线协调控制方法
CN103464471A (zh) * 2012-06-06 2013-12-25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agc自适应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安平: "热轧厂精轧液压AGC控制系统", 《电气传动》 *
热轧厂精轧液压AGC控制系统;刘安平;《电气传动》;20090531;第39卷(第5期);第54-58页 *
迁钢2250mm热连轧AGC控制系统优化与改进;马夫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20140715(第7期);第38页 *
马夫明: "迁钢2250mm热连轧AGC控制系统优化与改进",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辑》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5431A (zh) * 2017-09-14 2018-03-06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轧高强钢的轧制方法
CN110314938A (zh) * 2018-03-29 2019-10-11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热连轧精轧机组的变厚轧制方法
CN110314938B (zh) * 2018-03-29 2020-07-21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热连轧精轧机组的变厚轧制方法
CN108856291A (zh) * 2018-05-17 2018-11-23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强度750MPa级极薄花纹板的轧制方法
CN110369515A (zh) * 2019-07-08 2019-10-25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铝热连轧机组薄板带的变规格穿带控制方法
CN110369515B (zh) * 2019-07-08 2020-09-18 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铝热连轧机组薄板带的变规格穿带控制方法
CN110665965A (zh) * 2019-10-17 2020-01-10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极限薄规格冷轧基料稳定生产方法
CN113042538A (zh) * 2021-03-03 2021-06-29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轧制跑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42538B (zh) * 2021-03-03 2023-02-17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轧带钢轧制跑偏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505354A (zh) * 2022-03-16 2022-05-17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带钢热轧甩尾、轧破的控制方法
CN114505354B (zh) * 2022-03-16 2023-11-24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带钢热轧甩尾、轧破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7341B (zh) 2017-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7341A (zh) 一种薄板热轧线精轧机组agc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384199B (zh) 一种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控制方法
CN108405630B (zh) 一种带钢板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95524A (zh) 一种冷轧轧制升降速过程中板带厚度补偿控制方法
CN102039330A (zh) 热连轧薄板卷取设备的参数设定及其卷取方法
CN104971948B (zh) 一种工作辊非对称窜辊控制冷轧带钢边部减薄的方法
CN103464471A (zh) 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agc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5268748B (zh) 按产品分类的热轧负荷分配方法
CN109013712A (zh) 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压下率补偿方法
CN104307891A (zh) 一种阶梯式热轧带钢产线层流冷却控制方法
CN109926453A (zh) 确定单机架可逆冷轧机升降速轧制效率系数的方法
CN108746213B (zh) 一种提高高强if钢轧制稳定性的方法
CN104668294A (zh) 一种动态等厚度比楔形控制法
CN102909223A (zh) 边部板形的控制方法
CN108637019A (zh) 一种提高无取向硅钢成材率的生产方法
CN104801548B (zh) 一种热连轧穿带过程中自动改善带钢秒流量平衡的方法
CN103203370A (zh) 一种针对高强钢的边浪控制方法及其工作辊
CN104338753A (zh) 一种冷连轧机的动态变规格控制方法
CN114054513B (zh) 一种双机架平整机中带钢张力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378915A (zh) 一种改善镀锌机组立式活套张力控制精度方法
CN107138526B (zh) 一种窄带钢轧制方法
CN105921520A (zh) 一种冷连轧机甩机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962389B (zh) 一种利用冷却水喷嘴梯度布置来控制辊型热凸度的方法
CN103341502B (zh) 一种钢板头部同板差的控制方法
CN104117599B (zh) 一种夹送辊辊缝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