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4139B - 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4139B
CN104904139B CN201380002795.3A CN201380002795A CN104904139B CN 104904139 B CN104904139 B CN 104904139B CN 201380002795 A CN201380002795 A CN 201380002795A CN 104904139 B CN104904139 B CN 1049041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coupler
output end
roadm
down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27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4139A (zh
Inventor
张文斗
许昌武
马立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M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Marine Net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Marine Net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Marine Network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04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41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4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41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 H04J14/0212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using optical switches or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es [W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1Reconfigurable arrangements, e.g. 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ROADM] or tun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s [TOAD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 G02B6/293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with wavelength selective means
    • G02B6/29379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with wavelength selective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use of the complete device
    • G02B6/2938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with wavelength selective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use of the complete device for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i.e.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wavelengths, e.g. 1xN, NxM
    • G02B6/29382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data bus means, i.e. plural waveguides interconnected and providing an inherently bidirectional system by mixing and splitting signals with wavelength selective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use of the complete device for multiplexing or demultiplexing, i.e. combining or separating wavelengths, e.g. 1xN, NxM including at least adding or dropping a signal, i.e. passing the majority of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02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4J14/0205Select and combine arrangements, e.g. with an optical combiner at the output after adding or dr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01Add-and-drop multiplexing
    • H04J14/0215Architecture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1Power control, e.g. to keep the total optical power consta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87Protection in WDM systems
    • H04J14/0289Optical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 H04J14/0291Shared protection at the optical multiplex section (1:1, n: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实例提供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涉及通信领域,以解决线路故障检测不方便的问题。该ROADM装置包括:第一ROADM、第二ROADM、一个分路耦合器、四个光放大器及四个耦合器。本发明的实例例用于通讯线路架构。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海缆网络覆盖了各大海域,海缆网络已经成为承载国际通信业务的主要通信网络。用于实现海缆网络的海缆通信系统采用光分插复用(Opticaladd-drop Multiplexer,简称OADM)实现连接多个站点之间的业务通信,同时具有高性价比、低延时、高可用度的特点。但是在现有技术,但是采用OADM分支设备的光分插复用装置路由不灵活,如需改变带宽,则需要将其从水中打捞上来更换OADM分支设备,针对该问题业内设计了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简称ROADM),满足了上下波可调整带宽的需求,实现了灵活的路由。
但是现有技术中,当线路干路或支路传输线路发生故障时,ROADM提供的故障检测路径为检测信号输入路径的反向路径,由于ROADM存在多种重构状态,因此在不能得知ROADM重构状态的情况下,不能获知返回的信号的传输路径,即不能确定是线路干路传输线路或支路传输线路发生故障,此外ROADM的重构状态设定之后,在一个信号输入端口获取的返回的信号只能用于一条传输路径的故障检测,使得线路故障检测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以解决线路故障检测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包括:
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第一下载端、第二下载端、第一上传端和第二上传端;
其中,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光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的输入端,所述第一ROADM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一上传端连接第三光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ROADM的上传端,所述第一ROADM的下载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下载端;
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光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ROADM的输入端,所述第二ROADM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二上传端连接第四光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ROADM的上传端,所述第二ROADM的下载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下载端;
所述第一ROADM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ROADM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ROADM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OADM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ROADM的下载端和所述第一下载端之间连接有第三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ROADM的下载端,所述第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下载端;
所述第二ROADM的下载端和所述第二下载端之间连接有第四耦合器,其中所述第四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OADM的下载端,所述第四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下载端;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分路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分路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分路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四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分路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分路耦合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或第一下载端产生的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或第二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或第一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下载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或第二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下载端输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还包括:四个命令接收模块和一个控制模块;
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光放大器之间的第一命令接收模块,所述第一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放大器的输入端;
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光放大器之间的第二命令接收模块,所述第二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光放大器的输入端;
设置在所述第一上传端和所述第三光放大器之间的第三命令接收模块,所述第三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上传端,所述第三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光放大器的输入端;
设置在所述第二上传端和所述第四光放大器之间的第四命令接收模块,所述第四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上传端,所述第四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光放大器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命令接收模块的控制命令输出端、所述第二命令接收模块的控制命令输出端、所述第三命令接收模块的控制命令输出端、所述第四命令接收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路径通断信号向所述控制模块输入控制命令,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一ROADM和第二ROADM,用于将所述控制命令转换为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ROADM或第二ROADM,以通过改变对应ROADM的重构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命令接收模块包括:
分波耦合器和光电二极管;
所述分波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上传端或第二上传端;所述光电二极管的输入端耦合至在所述分波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分波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对应光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分波耦合器输出的所述路径通断信号转换为所述控制命令,并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波耦合器与所述光电二极管之间串接滤波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路耦合器为2×2光开关,所述2×2光开关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改变开关状态,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或第一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或第二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或第一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下载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或第二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下载端输出;
其中所述开关状态包括交叉状态和平行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路耦合器为2×2耦合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上传端和第二上传端用于输入检测信号;
所述反向光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下载端和第二下载端中的至少一个端口接收的所述检测信号的背向散射光。
结合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向光信号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下载端和第二下载端中的至少一个端口接收的选择反射的部分检测信号;
所述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和第四耦合器中至少一个为2×2耦合器;
所述2×2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一个衰减器的输入端,所述衰减器的输出端连接至一个波长选择反射器,
所述波长选择反射器用于选择反射部分检测信号形成所述反向光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通过四个耦合器和一个分路耦合器为反向光信号提供的环回传输路径对线路故障进行检测,方便了线路故障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的一种ROADM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OADM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第一命令接收模块的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第二命令接收模块的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第三命令接收模块的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第四命令接收模块的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通信网络系统,尤其适用于海缆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以海缆通信系统为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示意图,参考图1,该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包括以下:
第一输入端IN1、第一输出端OUT1、第二输入端IN2、第二输出端OUT2、第一下载端DROP1、第二下载端DROP2、第一上传端Add1和第二上传端Add2;
其中,第一输入端IN1连接第一光放大器21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光放大器2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11的输入端,所述第一ROADM11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OUT1;
所述第一上传端Add1连接第三光放大器23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光放大器2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ROADM11的上传端,所述第一ROADM11的下载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下载端DROP1;
所述第二输入端IN2连接第二光放大器2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放大器2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ROADM1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ROADM12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OUT2;
所述第二上传端ADD2连接第四光放大器24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光放大器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ROADM12的上传端,所述第二ROADM12的下载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下载端DROP2;
所述第一ROADM11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OUT1之间设置有第一耦合器51,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51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ROADM1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耦合器5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OUT1;
所述第二ROADM12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OUT2之间连接有第二耦合器52,其中所述第二耦合器5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OADM1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耦合器5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OUT2;
所述第一ROADM11的下载端和所述第一下载端DROP1之间连接有第三耦合器53,其中所述第三耦合器53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ROADM11的下载端,所述第三耦合器5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下载端DROP1;
所述第二ROADM12的下载端和所述第二下载端DROP2之间连接有第四耦合器54,其中所述第四耦合器5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OADM12的下载端,所述第四耦合器54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下载端DROP2;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51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分路耦合器6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耦合器5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分路耦合器61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耦合器53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分路耦合器61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四耦合器5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分路耦合器61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分路耦合器61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出端OUT1或第一下载端DROP1产生的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OUT2;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OUT2或第二下载端DROP2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输出端OUT1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一输出端OUT1或第一下载端DROP1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下载端DROP2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OUT2或第二下载端DROP2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下载端DROP1输出。
具体的,如图1中所示,第一输入端IN1到第一输出端OUT1之间为下行干路传输线路,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之间为上行干路传输线路,两条干路传输线路上的信号传输方向相反。第一下载端DROP1与第一ROADM的下载端之间的传输线路,及第一上传端ADD1与第一ROADM的上传端之间传输线路为下行支路传输线路;第二下载端DROP2与第二ROADM的下载端之间的传输线路,及第二上传端ADD2与第二ROADM的上传端之间的传输线路为上行支路传输线路。
第一ROADM11串接在下行干路传输线路,第二ROADM12串接在上行干路传输线路,第一ROADMA11和第二ROADM12都包括四个端口:输入端、输出端、上传端及下载端。其中,下行干路传输线路的第一输入端IN1连接第一ROADM11的输入端,下行干路传输线路的第一输出端OUT1和第一ROADM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ROADM11的上传端连接下行支路传输线路的第一上传端ADD1,第一ROADM11的下载端连接下行支路传输线路的输出端;上行干路传输线路的第二输入端IN2连接第二ROADM12的输入端,上行干路传输线路的第二输出端OUT2和第二ROADM1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ROADM12的上传端连接上行支路传输线路的第二上传端ADD2,第二ROADM12的下载端连接上行支路传输线路的第二下载端DROP2。
参考图1中分路耦合器61,分路耦合器61为双输入双输出的耦合器,分路耦合器61与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第四耦合器共同构成反向光信号的环回路径,其中,端口1(分路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三耦合器53(第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用于接收DROP1返回的反向光信号,或者将DROP2返回的反向光信号送至第三耦合器53,或者将OUT2返回的反向光信号送至第三耦合器53;端口2(分路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耦合器51(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用于接收OUT1返回的反向光信号,或者将OUT2返回的反向光信号耦合到第一耦合器51,或者用于将DROP2返回的反向光信号耦合到第一耦合器51;端口3(分路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第四耦合器54(第四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用于接收DROP2返回的反向光信号,或者将OUT1返回的反向光信号耦合到第四耦合器54,或者将DROP1返回的反向光信号耦合到第四耦合器54;端口4(分路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耦合器52(第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用于接收OUT2返回的反向光信号,或者将OUT1返回的反向光信号耦合到第二耦合器52,或者将DROP1返回的反向光信号耦合到第二耦合器52。
其中,光放大器(21-24)用于对传入的检测信号进行插损补偿,每个光放大器中至少使用一个光隔离器隔离反向噪声光;由于每个光放大器中至少使用一个光隔离器,用于隔离光放大器内产生的自发辐射噪声,使得背向散射光无法按原路返回,设置上述环回路径后背向散射光可以通过环回路径回到信号的发送端站,适配解决了ROADM系统的线路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通过四个耦合器和一个分路耦合器为反向光信号提供的环回传输路径对线路故障进行检测,方便了线路故障检测。
在图1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照图2所示,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还包括:四个命令接收模块和一个控制模块;
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入端IN1和所述第一光放大器21之间的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所述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IN1,所述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放大器21的输入端;
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入端IN2和所述第二光放大器22之间的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所述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IN2,所述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光放大器22的输入端;
设置在所述第一上传端ADD1和所述第三光放大器23之间的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所述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上传端ADD1,所述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光放大器23的输入端;
设置在所述第二上传端ADD2和所述第四光放大器24之间的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所述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上传端ADD2,所述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光放大器24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的控制命令输出端、所述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的控制命令输出端、所述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的控制命令输出端、所述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的控制命令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41,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路径通断信号向所述控制模块41输入控制命令,所述控制模块41还连接所述第一ROADM11和第二ROADM12,用于将所述控制命令转换为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ROADM11或第二ROADM12,以通过改变对应ROADM的重构状态改变。
进一步可选的,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IN1、第二输入端IN2、第一上传端ADD1和第二上传端ADD2用于输入检测信号;所述反向光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下载端和第二下载端中的至少一个端口接收的所述检测信号的背向散射光。
其中,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通常用于海缆通信系统中,用于传输承载数据传输业务的多个波长的业务信号,针对业务信号来讲,ROADM的重构状态包括全部穿通、部分穿通、部分下载、部分上传;当应用于线路故障检测时,采用针对海缆线路的检测信号,针对检测信号,ROADM的重构状态包括两种:一种是穿通状态;一种是非穿通状态。以第一ROADM为例,当第一ROADM处于穿通状态时,从IN1输入的检测信号通过第一ROADM的输出端传输至OUT1,从Add1输入的检测信号通过第一ROADM的输出端传输至Drop1;当第一ROADM处于非穿通状态时,从IN1输入的检测信号通过第一ROADM的下载端传输至DROP1,从Add1输入的检测信号通过第一ROADM的输出端传输至OUT1。第二ROADM同理不再赘述。反向光信号为检测信号在第一输出端OUT1、第二输出端OUT2、第一下载端DROP1或第二下载端DROP2所连接传输光纤中产生的背向散射光,参考图2,控制模块41和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第一ROADM11和第二ROADM12相连,用于根据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或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的控制命令控制第一ROADM11或第二ROADM12的重构状态处于穿通状态,则干路传输线路中IN1输入的检测信号从干路传输线路输出端OUT1输出,干路传输线路中IN2输入的检测信号从干路传输线路输出端OUT2输出,支路传输线路ADD1输入的检测信号从支路传输线路输出端Drop1输出,支路传输线路ADD2输入的检测信号从支路传输线路输出端Drop输出;或者控制第一ROADM11或第二ROADM12的重构状态处于非穿通状态,则干路传输线路中IN1输入的检测信号从下行支路线路输出端DROP1输出,干路传输线路中IN2输入的检测信号从上行支路线路输出端DROP2输出,支路上行线路输出端DROP2输出,下行支路传输线路ADD1输入的检测信号从下行干路线路输出端Out1,上行支路传输线路ADD2输入的检测信号从上行线路输出端OUT2输出。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ROADM11和第二ROADM12可以为小规模开关阵列ROADM,优选包括:第一子带分割器、第二子带分割器、第一子带合波器、第二子带合波器及至少一个2×2光开关,光开关的数量与第一子带分割器、第二子带分割器、第一子带合波器及第二子带合波器的分支端口数量相同。参考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的一种ROADM架构示意图。图3中只示出3个2×2光开关,第一光开关115、第二光开关116、第三光开光117。
其中第一子带分割器111的公共端口用作ROADM的输入端;第一子带合波器113的公共端口用作ROADM的输出端;第二子带分割器112的公共端口用作ROADM的上传端;第二子带合波器114的公共端口用作ROADM的下载端。
第一子带分割器111的每个分支端口通过一个光开关串接至第一子带合波器113的每个分支端口。图3中只示出第一子带分割器111的三个分支端口,只示出第一子带合波器113的三个分支端口,第一子带分割器111的每个分支端口分别通过第一光开关115、第二光开关116、第三光开光117连接到第一子带合波器113的每个分支端口。
第二子带分割器112的每个分支端口通过一个光开关串接至第二子带合波器114的每个分支端口。图3中只示出第二子带分割器112的三个分支端口,只示出第二子带合波器114的三个分支端口,第二子带分割器112的每个分支端口分别通过第一光开关115、第二光开关116、第三光开光117连接到第二子带合波器114的每个分支端口。
可选地,ROADM还可以优选包括两个1×2波长选择开关和两个合波器,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的又一种ROADM架构示意图。
1×2波长选择开关的两个分支端口分别连接一个合波器的分支端口。如图4所示,第一1×2波长选择开关121的一个分支端口与第一合波器122相连,第一1×2波长选择开关121的另一个分支端口与第二合波器123相连;第二1×2波长选择开关124的一个分支端口与第一合波器122相连,第二1×2波长选择开关124的另一个分支端口与第二合波器123相连。
其中一个1×2波长选择开关的公共端口作为ROADM的输入端。如图4中第一1×2波长选择开关121的公共端口作为ROADM的输入端。
另一个1×2波长选择开关的公共端口作为ROADM的上传端。如图4中第二1×2波长选择开关124的公共端口作为ROADM的上传端。
一个合波器的公共端口作为ROADM的输出端。如图4中第一合波器122的公共端口作为ROADM的输入端。
另一个合波器的公共端口作为ROADM的下载端。如图4中第二合波器123的公共端口作为ROADM的下载端。
进一步地,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命令接收模块可以优选包括:
分波耦合器和光电二极管;
所述分波耦合器的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或第一上传端或第二上传端;所述光电二极管耦合至在所述分波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分波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对应光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电二极管还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分波耦合器的输出光信号转换为所述控制命令,并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的,分波耦合器与光电二极管之间串接滤波器。
参考图5、6、7、8所示,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包括第一分波耦合器311、第一光电二极管312和第一滤波器313;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包括第二分波耦合器321、第二光电二极管322和第二滤波器323;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包括第三分波耦合器331、第三光电二极管332和第三滤波器333;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包括第四分波耦合器341、第四光电二极管342和第四滤波器343。以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为例,IN1端输入路径通断信号(该路径通断信号与检测信号对应,用于控制对应检测信号的传输路径),IN1端输入的光信号(该光信号至少包括:检测信号和路径通断信号)传输至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经过第一分波耦合器311,一路输出至第一光发大器21,另一路输出至第一滤波器313,第一滤波器313通过滤波获取该路径通断信号,将路径通断信号传输至第一光电二极管312转换成电信号(控制命令),并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41以控制第一ROADM11的重构状态。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和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原理相同。当然控制模块41也可以控制第二ROADM12的重构状态,其原理与第一ROADM11相同不再赘述。
结合图1、2,同时参考图5、6、7、8所示,对于下行干路传输线路的IN1接收的业务信号,通过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经过第一光发大器21放大,然后经过第一ROADM11将部分波长或子带的信号经过第三合路耦合器53从Drop1端口分出,同时从Add1端口插入相同波长的信号,然后经过第一合路耦合器51从OUT1输出。同理,上行干路传输线路的IN2的业务信号,通过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经过第二光放大器22放大,然后经过第二ROADM12将部分波长或子带的信号经过第四合路耦合器54从Drop2端口分出,同时从Add2端口插入相同波长的信号,然后经过第二合路耦合器52从OUT2输出。
下行干路传输线路的IN1端口的检测设备发出线路检测信号及路径通断信号,其中检测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另一路经过第一光发大器21放大,传输至第一ROADM11,同时路径通断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另一路经过第一光发大器21放大,传输至第一ROADM11,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获取路径通断信号并生成控制命令传输至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根据控制命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第一ROADM11的重构状态。
例如,控制信号为使第一ROADM11处于非穿通状态,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1控制第一ROADM11处于非穿通状态,以使检测信号经过第一ROADM11后通第三耦合器53从Drop1端口分出。检测信号在DROP1处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DROP1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三耦合器53,传输至合路耦合器61的端口1,可以通过端口4,传输至第二耦合器52,从OUT2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控制信号为使第一ROADM11处于穿通状态,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1控制第一ROADM11处于穿通状态,以使检测信号经过第一ROADM11后通第一耦合器51从OUT1端口分出。检测信号在OUT1处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OUT1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一耦合器51,传输至合路耦合器61的端口2,可以通过端口4,传输至第二耦合器52,从OUT2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已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上行干路传输线路的IN2端口的检测设备发出线路检测信号和路径通断信号,其中检测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后,另一路经过第二光发大器22放大,传输至第二ROADM12,同时路径通断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后,另一路经过第二光发大器22放大,传输至第二ROADM12,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获取路径通断信号并生成控制命令传输至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41根据控制命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第二ROADM12的重构状态。
例如,控制信号为使第二ROADM12处于非穿通状态,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1控制第二ROADM12处于非穿通状态,以使检测信号经过第二ROADM12后通第四耦合器54从Drop2端口分出。检测信号在DROP2处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DROP2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四耦合器54,传输至合路耦合器61的端口3,可以通过合路耦合器61的端口2,传输至第一耦合器51,从OUT1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控制信号为使第二ROADM12处于穿通状态,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1控制第二ROADM12处于穿通状态,以使检测信号经过第二ROADM12后通过第二耦合器52从OUT2端口分出。检测信号在OUT2处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OUT2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二耦合器52,传输至合路耦合器61的端口4,可以通过端口2,传输至第一耦合器51,从OUT1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下行支路传输线路的ADD1端口的检测设备发出线路检测信号及路径通断信号,其中检测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另一路经过第三光发大器23放大,传输至第一ROADM11,同时路径通断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另一路经过第三光发大器23放大,传输至第一ROADM11,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2获取路径通断信号并生成控制命令传输至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41根据控制命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第一ROADM11的重构状态。
例如,控制信号为使第一ROADM11处于穿通状态,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1控制第一ROADM11处于穿通状态,以使检测信号经过第一ROADM11后通第三耦合器53从Drop1端口分出。检测信号在DROP1处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DROP1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三耦合器53,传输至合路耦合器61的端口1,可以通过端口3,传输至第四耦合器54,从Drop2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控制信号为使第一ROADM11处于非穿通状态,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1控制第一ROADM11处于非穿通状态,以使检测信号经过第一ROADM11后通过第一耦合器51从OUT1端口分出。检测信号在OUT1处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OUT1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一耦合器51,传输至合路耦合器61的端口2,可以通过端口3,传输至第四耦合器54,从DROP2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上行支路传输线路的输入端口ADD2的检测设备发出线路检测信号及路径通断信号,其中检测信号中一路通过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另一路经过第四光发大器24放大,传输至第二ROADM12,同时路径通断信号中一路通过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另一路经过第四光发大器24放大,传输至第二ROADM12,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获取路径通断信号并生成控制命令传输至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41根据控制命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第二ROADM12的重构状态。
例如,控制信号为使第二ROADM12处于非穿通状态,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1控制第二ROADM12处于非穿通状态,以使检测信号经过第二ROADM12后通过第四耦合器54从Drop2端口分出。检测信号在DROP2处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DROP2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四耦合器54,传输至合路耦合器61的端口3,可以通过端口1,传输至第三耦合器53,从Drop1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控制信号为使第二ROADM12处于非穿通状态,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1控制第一ROADM12处于非穿通状态,以使检测信号经过第二ROADM12后通过第二耦合器52从OUT2端口分出。检测信号在OUT2处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OUT2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二耦合器52,传输至合路耦合器61的端口4,可以通过端口1,传输至第三耦合器53,从DROP1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路径通断信号、业务信号、检测信号均为线路中传输的光信号,路径通断信号对应检测信号,同时路径通断信号可以包含在检测信号中与检测信号一起输入IN1端,当然该路径通断信号也可以包含在业务信号一起输入IN1端。
本实施例通过命令接收模块在检测信号中获取控制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通过四个耦合器和一个分路耦合器为反向光信号提供的环回传输路径对线路故障进行检测,方便了线路故障检测。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向光信号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下载端和第二下载端中的至少一个端口接收的选择反射的部分检测信号时,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和第四耦合器为2×2耦合器,所述2×2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一个衰减器的输入端,所述衰减器的输出端连接至一个波长选择反射器,所述波长选择反射器用于选择反射部分检测信号形成反向光信号。
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中,第一耦合器51的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第一衰减器711的输入端,第一衰减器711的输出端串接第一波长选择反射器712。第三耦合器53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三衰减器731的输入端,第三衰减器731的输出端串接第三波长选择反射器732。
第二耦合器5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衰减器721的输入端,第二衰减器721的输出端串接第二波长选择反射器722。第四耦合器54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四衰减器741的输入端,第四衰减器741的输出端串接第四波长选择反射器742。
图9所示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中,OUT1处的反向光信号由检测信号传输至第一波长选择反射器712产生,OUT2处的反向光信号由检测信号传输至第二波长选择反射器722产生,DROP1处的反向光信号由检测信号传输至第三波长选择反射器732产生,DROP2处的反向光信号由检测信号传输至第四波长选择反射器742产生。
本方案,通过波长选择反射器,可以实现高损耗直接耦合环回检测。图9所示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中,除了可以环回传输光纤中返回的背向散射信号外,还可以通过波长选择反射器耦合返回部分检测信号的反射信号用于故障定位。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案中的分路耦合器61可选为2×2光开关,2×2光开关连接至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改变开关状态,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或第一下载端产生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或第二下载端产生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或第一下载端产生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下载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或第二下载端产生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下载端输出;
其中所述开关状态包括交叉状态和平行状态。
参考图10、11,图10、1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示意图。光开关81为2×2光开关,2×2光开关可配置成平行状态或交叉状态。
参考图10所示,下行干路传输线路的IN1端口输入的业务信号,通过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经过第一光发大器21放大,然后经过第一ROADM11将部分波长或子带的信号经过第三合路耦合器53从Drop1端口分出,同时有从Add1端口插入相同波长的信号,然后经过第一合路耦合器51从OUT1输出。同理,上行干路传输线路的IN2端口的业务信号,通过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经过第二光放大器22放大,然后经过第二ROADM12将部分波长或子带的信号经过第四合路耦合器54从Drop2端口分出,同时有从Add2端口插入相同波长的信号,然后经过第二合路耦合器52从OUT2输出。
下行干路传输线路检测设备发出的检测信号及路径通断信号输入到端口IN1,其中检测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后,另一路经过第一光发大器21放大,传输至第一ROADM11,同时路径通断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后,另一路经过第一光发大器21放大,传输至第一ROADM11,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1获取路径通断信号并生成控制命令传输至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根据控制命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第一ROADM11的重构状态。
例如,当干路传输线路上的干路端站线路检测设备试图检测干路传输线路到干路传输线路路径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第一ROADM11对检测波长处于穿通状态,光开关81处于交叉状态以使检测信号可以穿过ROADM,检测信号经过第一ROADM11后通第一耦合器51从Out1端口输出。检测信号在连接OUT1的线路光纤中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OUT1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一耦合器51,传输至光开关81的端口2,并从端口4输出,然后传输至第二耦合器52,从OUT2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当干路传输线路上的干路端站线路检测设备试图检测干路传输线路到支路传输线路路径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第一ROADM11对检测波长处于非穿通状态,光开关81处于平行状态以使检测信号可以穿过ROADM,检测信号经过第一ROADM11后通第三耦合器53从Drop1端口输出。检测信号在连接Drop1的线路光纤中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Drop1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三耦合器53,传输至光开关81的端口1,并从端口4输出,然后传输至第二耦合器52,从OUT2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同理,上行干路传输线路检测设备发出的线路检测信号及路径通断信号输入到端口IN2,其中检测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后,另一路经过第二光发大器22放大,传输至第二ROADM12,路径通断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二命令接收模块32后,另一路经过第二光发大器22放大,第一命令接收模块32获取路径通断信号并生成控制命令传输至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根据控制命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第二ROADM12的重构状态和光开关81的交叉状态。
例如,当干路端站线路检测设备试图检测干路传输线路到干路传输线路路径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第二ROADM12对检测波长处于穿通状态,光开关81处于交叉状态以使检测信号可以穿过ROADM,检测信号经过第二ROADM12后通第一耦合器52从Out2端口输出。检测信号在连接OUT2的线路光纤中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OUT2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一耦合器52,传输至光开关81的端口4,并从端口2输出,然后传输至第二耦合器51,从OUT1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当干路端站线路检测设备试图检测干路传输线路到支路传输线路路径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第二ROADM12对检测波长处于非穿通状态,光开关81处于平行状态以使检测信号可以穿过ROADM,检测信号经过第二ROADM12后通第四耦合器54从Drop2端口输出。检测信号在连接Drop2的线路光纤中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Drop2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四耦合器54,传输至光开关81的端口3,并从端口2输出,然后传输至第一耦合器51,从OUT1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下行支路传输线路检测设备发出的线路检测信号及路径通断信号输入到端口ADD1,其中检测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后,另一路经过第三光发大器23放大,传输至第一ROADM11,路径通断信号中一路通过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后,另一路经过第三光发大器23放大,传输至第一ROADM11,第三命令接收模块33获取路径通断信号并生成控制命令传输至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根据控制命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第一ROADM11的重构状态和光开关81的交叉状态。
例如,当下行支路端站线路检测设备试图检测支路传输线路到干路传输线路路径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第一ROADM11对检测波长处于非穿通状态,光开关81处于平行状态以使检测信号可以穿过ROADM,检测信号经过第一ROADM11后通第一耦合器51从Out1端口输出。检测信号在连接OUT1的线路光纤中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OUT1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一耦合器51,传输至光开关81的端口2,并从端口3输出,然后传输至第四耦合器54,从Drop2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当支路下行线路检测设备试图检测支路传输线路路径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第一ROADM11对检测波长处于穿通状态,光开关81处于交叉状态以使检测信号可以穿过ROADM,支路检测信号经过第一ROADM11后通第三耦合器53从Drop1端口输出。检测信号在连接Drop1的线路光纤中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Drop1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三耦合器53,传输至光开关81的端口1,并从端口3输出,然后传输至第四耦合器54,从DROP2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同理,上行支路传输线路检测设备发出的线路检测信号及路径通断信号输入到端口ADD2,其中检测信号中一路通过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后,另一路经过第四光发大器24放大,传输至第二ROADM12,路径通断信号中一路通过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后,另一路经过第四光发大器24放大,传输至第二ROADM12,第四命令接收模块34获取路径通断信号并生成控制命令传输至控制模块41,控制模块根据控制命令生成控制信号控制第二ROADM12的重构状态和光开关81的交叉状态。
例如,当上行支路端站线路检测设备试图检测支路到干路传输线路路径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第二ROADM12对检测波长处于非穿通状态,光开关81处于平行状态以使检测信号可以穿过ROADM,检测信号经过第二ROADM12后通第二耦合器52从Out2端口输出。检测信号在连接OUT2的线路光纤中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OUT2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二耦合器52,传输至光开关81的端口4,并从端口1输出,然后传输至第三耦合器53,从Drop1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当支路上行线路检测设备试图检测支路传输线路路径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第二ROADM12对检测波长处于穿通状态,光开关81处于交叉状态以使检测信号可以穿过ROADM,并且其背向散射信号可以从相反的路径返回。上行支路检测信号经过第二ROADM12后通第四耦合器54从Drop2端口输出。检测信号在连接Drop2的线路光纤中产生背向散射光,该背向散射光从Drop2端口反向输入,然后经过第四耦合器54,传输至光开关81的端口3,并从端口1输出,然后传输至第三耦合器53,从DROP1输出,被上述检测设备接收,以进行线路故障检测。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0对应的方案基础上,参考图11,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中,第一耦合器71的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第一衰减器711的输入端,第一衰减器711的输出端串接第一波长选择反射器712。第三耦合器73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三衰减器731的输入端,第三衰减器731的输出端串接第三波长选择反射器732。
第二耦合器7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衰减器721的输入端,第二衰减器721的输出端串接第二波长选择反射器722。第四耦合器74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四衰减器741的输入端,第四衰减器741的输出端串接第四波长选择反射器742。
图11所示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中,除了可以环回传输光纤中返回的背向散射信号外,还可以通过波长选择反射器耦合返回部分检测信号的反射信号用于故障定位。比如第一波长选择反射器712可以反射部分下行干路传输线路或下行支路传输线路的检测信号,第二波长选择反射器722可以反射部分上行干路传输线路或上行支路传输线路检测信号,第三波长选择反射器732可以反射部分下行干路传输线路或上行支路传输线路检测信号,第四波长选择反射器742可以反射部分上行干路传输线路或下行支路传输线路检测信号。
本方案,通过配置波长选择反射器,在实现背向散射信号线路故障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兼容实现高损耗直接耦合环回信号线路故障检测方法。
通过控制2×2光开关的状态,使得检测信号的背向散射光准确被检测设备所接收,从而准确定位线路故障问题。
可选的,在上述图10和11所示的方案基础上,命令接收模块可以优选包括:分波耦合器和光电二极管;
所述分波耦合器的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或第一上传端或第二上传端;所述光电二极管耦合至在所述分波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分波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对应光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电二极管还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分波耦合器的输出光信号转换为所述控制命令,并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的,分波耦合器与光电二极管之间串接滤波器。具体每个命令接收模块的结构参考图5、6、7、8所示,及上述对应的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命令接收模块通过控制模块控制ROADM的重构状态,通过四个耦合器和一个分路耦合器为反向光信号提供的环回传输路径对线路故障进行检测,方便了线路故障检测。
上述实施例中对于2×2耦合器包括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入端口、第一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第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只是为了描述清楚,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2×2耦合器的两个输入端口的作用是无区别的同理两个输入端口也是无区别的,同理的对于其他的光开关及多端口器件中的类似描述均应在该解释的范畴内,若仅是将端口的命名顺序的替换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第一下载端、第二下载端、第一上传端和第二上传端;
其中,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光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ROADM的输入端,所述第一ROADM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一上传端连接第三光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一ROADM的上传端,所述第一ROADM的下载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下载端;
所述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光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二ROADM的输入端,所述第二ROADM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二上传端连接第四光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四光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ROADM的上传端,所述第二ROADM的下载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下载端;
所述第一ROADM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ROADM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ROADM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二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OADM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ROADM的下载端和所述第一下载端之间连接有第三耦合器,其中所述第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ROADM的下载端,所述第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下载端;
所述第二ROADM的下载端和所述第二下载端之间连接有第四耦合器,其中所述第四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ROADM的下载端,所述第四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下载端;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分路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分路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分路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四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分路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分路耦合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或第一下载端接收的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或第二下载端接收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或第一下载端接收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下载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或第二下载端接收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下载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还包括:四个命令接收模块和一个控制模块;
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光放大器之间的第一命令接收模块,所述第一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光放大器的输入端;
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光放大器之间的第二命令接收模块,所述第二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光放大器的输入端;
设置在所述第一上传端和所述第三光放大器之间的第三命令接收模块,所述第三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上传端,所述第三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光放大器的输入端;
设置在所述第二上传端和所述第四光放大器之间的第四命令接收模块,所述第四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上传端,所述第四命令接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光放大器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命令接收模块的控制命令输出端、所述第二命令接收模块的控制命令输出端、所述第三命令接收模块的控制命令输出端、所述第四命令接收模块的控制命令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路径通断信号向所述控制模块输入控制命令,所述控制模块还连接所述第一ROADM和第二ROADM,用于将所述控制命令转换为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ROADM或第二ROADM,以通过改变对应ROADM的重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命令接收模块包括:
分波耦合器和光电二极管;
所述分波耦合器的输入端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或第二输入端或第一上传端或第二上传端;所述光电二极管的输入端耦合至在所述分波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分波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与对应光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分波耦合器输出的所述路径通断信号转换为所述控制命令,并输出至所述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波耦合器与所述光电二极管之间串接滤波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耦合器为2×2光开关,所述2×2光开关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改变开关状态,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或第一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或第二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一输出端或第一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二下载端输出;
或者,将所述第二输出端或第二下载端产生的所述反向光信号耦合返回至所述第一下载端输出;
其中所述开关状态包括交叉状态和平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路耦合器为2×2耦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上传端和第二上传端用于输入检测信号;
所述反向光信号包括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下载端和第二下载端中的至少一个端口接收的所述检测信号的背向散射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向光信号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一下载端和第二下载端中的至少一个端口接收的选择反射的部分检测信号;
所述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和第四耦合器中至少一个为2×2耦合器;
所述2×2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一个衰减器的输入端,所述衰减器的输出端连接至一个波长选择反射器;
所述波长选择反射器用于选择反射部分检测信号形成所述反向光信号。
CN201380002795.3A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 Active CN1049041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7090 WO2015070406A1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4139A CN104904139A (zh) 2015-09-09
CN104904139B true CN104904139B (zh) 2017-06-06

Family

ID=53056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2795.3A Active CN104904139B (zh) 2013-11-13 2013-11-13 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62348B2 (zh)
EP (1) EP3057247B1 (zh)
CN (1) CN104904139B (zh)
WO (1) WO20150704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9493B2 (en) * 2015-05-12 2019-10-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ocket device adapted to send, receive, and loopback test signals
CN105429727B (zh) * 2015-12-30 2017-12-01 桂林创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的光分插复用器
WO2017170004A1 (ja) * 2016-03-30 2017-10-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信号折返し回路及び信号折返し方法
EP3780419A4 (en) * 2018-03-26 2021-05-26 NEC Corporation SEA BOTTOM CONNECTION DEVICE, OPTIC SEA BOTTOM CABLE SYSTEM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CN108419263B (zh) * 2018-05-11 2024-01-19 通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分布通信系统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
US10461852B1 (en) * 2018-08-07 2019-10-29 Facebook, Inc. Submarine cable network architecture
CN114584207B (zh) * 2022-05-05 2022-07-08 华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54211A (ko) * 2000-12-27 2002-07-06 오길록 파장 그룹 광분기 삽입 장치 및 파장 그룹 광상호 분배 장치
CN1852070A (zh) * 2006-05-29 2006-10-25 浙江工业大学 四纤双向复用段专用保护光纤环网
CN101040473A (zh) * 2004-08-16 2007-09-19 Eci电信公司 光学网络中混合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67879A (zh) * 2009-10-10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方向可重构光分插复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42199A (zh) * 2012-02-23 2012-10-17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光分插复用器分支单元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23173A (zh) * 2010-02-17 2012-12-12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灵活分支单元以及包括灵活分支单元的系统
CN102959883A (zh) * 2010-06-24 2013-03-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Oadm装置
CN103190094A (zh) * 2012-06-15 2013-07-03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光通信系统容灾方法、装置和容灾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444653T1 (de) * 2005-11-18 2009-10-15 Alcatel Lucent Flexibele knoten-architektur mit vollschutz
CN101588219B (zh) * 2008-05-23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节点roadm环网中roadm的光层保护方法
US8554081B2 (en) 2008-07-09 2013-10-08 Tyco Electronics Subsea Communications, Llc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 including reconfigurable filters and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00124391A1 (en) * 2008-11-18 2010-05-20 Mark David Feuer Growable multi-degree ROADM
CN102804648B (zh) * 2009-05-14 2015-12-02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包括单独分支单元和预定波长滤波器单元的分支配置以及包括该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40433B (zh) * 2010-04-09 2016-06-2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光学接收器的功率优化
US20130294770A1 (en) 2010-12-24 2013-11-07 Tomoyuki Hino Monitoring system, monitoring method and monitoring program
JP5811549B2 (ja) * 2011-03-01 2015-11-1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ノード装置、光ノード装置の接続確認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2132688A1 (ja) * 2011-03-25 2012-10-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
CN102801464B (zh) * 2011-05-27 2015-03-25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检测海底光缆线路的方法、传送装置和系统
JP6244670B2 (ja) * 2013-06-03 2017-12-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光伝送システム、及び警報機能の試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54211A (ko) * 2000-12-27 2002-07-06 오길록 파장 그룹 광분기 삽입 장치 및 파장 그룹 광상호 분배 장치
CN101040473A (zh) * 2004-08-16 2007-09-19 Eci电信公司 光学网络中混合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852070A (zh) * 2006-05-29 2006-10-25 浙江工业大学 四纤双向复用段专用保护光纤环网
CN101667879A (zh) * 2009-10-10 201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方向可重构光分插复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2823173A (zh) * 2010-02-17 2012-12-12 泰科电子海底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灵活分支单元以及包括灵活分支单元的系统
CN102959883A (zh) * 2010-06-24 2013-03-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Oadm装置
CN102742199A (zh) * 2012-02-23 2012-10-17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光分插复用器分支单元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90094A (zh) * 2012-06-15 2013-07-03 华为海洋网络有限公司 光通信系统容灾方法、装置和容灾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可重构的多波长分插复用节点研究;徐志根 等;《光子学报》;20040925;第33卷(第9期);1085-108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62348B2 (en) 2017-09-12
CN104904139A (zh) 2015-09-09
EP3057247B1 (en) 2018-04-11
EP3057247A4 (en) 2016-11-23
EP3057247A1 (en) 2016-08-17
US20160261360A1 (en) 2016-09-08
WO2015070406A1 (zh) 2015-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4139B (zh) 一种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
US84835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branch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04648B (zh) 包括单独分支单元和预定波长滤波器单元的分支配置以及包括该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10129B (zh) 实现完全无阻的波长无关性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装置
JP5602229B2 (ja) 複合型光アド−ドロップ多重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そのための波長割り当て
US20100008666A1 (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Det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4798324B (zh) 用于提供水下通信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CN103222213B (zh) 波长复用光传输系统、发送装置以及接收装置
CN107534461B (zh) 供电路径切换装置、供电路径切换系统和供电路径切换方法
JP2021164162A (ja) 3つの海底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間のペア・ルーティング
JPWO2012132688A1 (ja) 光伝送装置
CN112019262B (zh) 通信站点、光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8474913A (zh) 光学分路单元
CN112929123B (zh) 光传输系统、方法以及光通信系统
CN101588219A (zh) 一种多节点roadm环网中roadm的光层保护方法
US9369227B2 (en) Protected optical single-fiber WDM system
JP7136317B2 (ja) 光分岐結合装置及び光分岐結合方法
JP2011217293A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光伝送方法
CN104301028A (zh) 一种基于单纤多环相切式波分复用光网络系统
CN209897066U (zh) 分支器和海缆光纤通信系统
JP4713837B2 (ja) 光分岐挿入多重化装置
JP2512770B2 (ja) 波長多重光通信装置
CN105071857B (zh) 级联多跨段塔上中继光传输系统
JPS6189735A (ja) 光通信方式の時分割方向制御伝送方式
CN104301810A (zh) 一种基于相切环结构的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