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95712B -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95712B
CN104895712B CN201510340514.6A CN201510340514A CN104895712B CN 104895712 B CN104895712 B CN 104895712B CN 201510340514 A CN201510340514 A CN 201510340514A CN 104895712 B CN104895712 B CN 1048957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tank
stitch
oil
main fuel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05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95712A (zh
Inventor
马雷刚
郭稳
黄海岭
伍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3405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957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95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57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95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957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包括有主油箱、副油箱,点火锁、燃油箱选择开关、转换阀总成、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副油箱柴油滤清器、主油箱加热系统及副油箱加热系统、导线及连接管路。本申请通过主油箱加热继电器,副油箱加热继电器与燃油箱选择开关的连接方式,使得加热只在正在工作的供油回路进行,减少不必要加热造成的电量损失和供电回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燃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重型汽车领域,为满足汽车的行驶里程,常有双燃油箱配置,两个油箱的连接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两个燃油箱串联,只有一套燃油管路;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当其中的任一燃油箱出现故障时,只能停车熄灭发动机进行修理,使得供油系统的可靠性较差。
另一种是两个燃油箱并联,并采用两套燃油管路分别与两个燃油箱连接,每一个油箱采用一套燃油管路,该两套燃油管路之间采用机械手动转换三通阀进行连接,也有用电控转换阀进行电控操作。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现技术提出采用在驾驶室安装的油箱选择开关进行供给油箱的选择切换。但是现技术依然存在该燃油系统的车辆不能满足车辆在低温环境工作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现双油箱燃油系统提出改进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方案在实现双油箱供油切换的情况下,解决车辆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包括有主油箱、副油箱,点火锁、燃油箱选择开关、转换阀总成、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副油箱柴油滤清器、主油箱加热系统及副油箱加热系统、导线及连接管路;
所述点火锁与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与所述转换阀总成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分别与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及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通过所述导线连接;
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与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还通过所述导线与电源连接;
所述主油箱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通过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转换阀总成连接;所述主油箱与所述转换阀总成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所述副油箱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通过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转换阀总成连接;所述副油箱与所述转换阀总成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内;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内。
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为双刀双掷开关,包括有两个固定端,两个第一回路接线端及两个第二回路接线端;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端为接地针脚,另一个所述固定端为电源接线针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回路接线端为第一接线针脚,另一个所述第一回路接线端为第三接线针脚;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回路接线端为第二接线针脚,另一个所述第二回路接线端为第四接线针脚;
所述电源接线针脚与所述点火锁通过所述导线连接;
所述转换阀总成包括有转换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转换阀移动机构、第一油管接口、第二油管接口、第三油管接口、第四油管接口、第五油管接口及第六油管接口;在所述转换阀移动机构内设置有第一供油回路及第二供油回路;所述第一供油回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油管接口、所述第二油管接口及所述第三油管接口;所述第二供油回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油管接口、所述第五油管接口及所述第六油管接口;
第一回路依次由所述第三接线针脚、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所述转换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所述第一接线脚及所述导线组成;
第二回路依次由所述第四接线针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所述转换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所述第二接线针脚及所述导线组成;
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包括有主油箱继电器、主油箱温控开关及主油箱加热器;
所述主油箱温控开关与所述主油箱加热器设置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内;所述主油箱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线针脚及所述第三接线针脚通过所述导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油箱温控开关的一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主油箱温控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与所述主油箱加热器的工作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主油箱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油箱加热器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包括有副油箱继电器、副油箱温控开关及副油箱加热器;
所述副油箱温控开关与所述主副油箱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内;所述副油箱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针脚及所述第四接线针脚通过所述导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副油箱温控开关的一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副油箱温控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与所述副油箱加热器的工作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副油箱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副油箱加热器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主油箱出油口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的进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油管接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接口与发动机进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油管接口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的出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四油管接口与所述主油箱回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五油管接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回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六油管接口与所述副油箱回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在所述转换阀总成内还包括有连通开关、第一针脚、第二针脚及第三针脚;所述连通开关固定与所述转换阀移动机构上;所述连接开关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针脚、所述第二针脚及所述第三针脚中的两个相邻针脚;所述第一针脚与主油箱油量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三针脚与副油箱油量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针脚与油量显示仪表连接。
在所述电源线接线针脚与所述点火锁之间设置有第一保险;在所述电源与所述主油箱继电器及所述副油箱继电器之间设置有第二保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的双油箱供油的连接方式及燃油加热与油箱供油切换保持同步的控制方式,燃油箱选择开关通过点火锁的ON挡取电,使得车辆只有点火锁处于ON挡时才能操作燃油箱供油切换和燃油加热,保证供电的安全性。
本申请通过主油箱加热继电器,副油箱加热继电器与燃油箱选择开关的连接方式,使得加热只在正在工作的供油回路进行加热,减少不必要加热造成的电量损失和供电回路的安全性。
本申请因为主油箱加热继电器、副油箱加热继电器与燃油箱选择开关的连接方式,主油箱加热继电器、副油箱加热继电器与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副油箱柴油滤清器的连接方式,实现了油路切换和加热切换的连动。使得加热不可能同时工作,可使两路加热从一个保险丝加热回路保险丝取电而保险丝的容量也不必选择过大。在保证了线路保护安全性的同时减少了车辆电源分配布置的难度(用的是一路小容量保险丝,而不是二路小容量保险丝或一路两倍容量的大容量保险丝)。
本申请的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和副油箱柴油滤清器布置在转换阀总成的上游,有利于防止燃油中的杂质阻塞转换阀总成,造成供油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油箱燃油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电路及连接管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点火锁,2第一保险,3第二保险丝,4燃油箱选择开关,41接地针脚,42电源接线针脚,43第一接线针脚,44第二接线针脚,45第三接线针脚,46第四接线针脚,5转换阀总成,51第一针脚,52第二针脚,53第三针脚,54转换阀驱动电机,55第一油管接口,56第二油管接口,57第三油管接口,58第四油管接口,59第五油管接口,510第六油管接口,511转换阀移动机构,512第一供油回路,513第二供油回路,514连通开关,515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516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6主油箱油量传感器,7副油箱油量传感器,8油量显示仪表,9主油箱继电器,10副油箱继电器,11主油箱柴油滤清器,111主油箱温控开关,112主油箱加热器,113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出油口,114主油箱柴油滤清器进油口,12副油箱柴油滤清器,121副油箱温控开关,122副油箱加热器,123副油箱柴油滤清器出油口,124副油箱柴油滤清器进油口,13主油箱,131主油箱回油口,132主油箱出油口,14副油箱,141副油箱回油口,142副油箱出油口,B+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有主油箱13、副油箱14,点火锁1、燃油箱选择开关4、转换阀总成5、主油箱柴油滤清器11、副油箱柴油滤清器12、主油箱加热系统及副油箱加热系统、导线及连接管路;
所述点火锁1与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4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4与所述转换阀总成5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4分别与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及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通过所述导线连接;
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与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还通过所述导线与电源B+连接;
所述主油箱13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1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11通过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转换阀总成5连接;所述主油箱13与所述转换阀总成5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所述副油箱14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1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12通过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转换阀总成5连接;所述副油箱14与所述转换阀总成5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11内;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12内。
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4为双刀双掷开关,包括有两个固定端,两个第一回路接线端及两个第二回路接线端;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端为接地针脚41,另一个所述固定端为电源接线针脚4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回路接线端为第一接线针脚43,另一个所述第一回路接线端为第三接线针脚45;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回路接线端为第二接线针脚44,另一个所述第二回路接线端为第四接线针脚46。
所述电源接线针脚42与所述点火锁1通过所述导线连接,在所述电源接线针脚42与所述点火锁1之间设置有第一保险2;所述第一开关47的一端与所述接地针脚4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线针脚43及所述第二接线针脚44活动式连接;所述第二开关48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接线针脚4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接线针脚45及所述第四接线针脚46活动式连接;
所述转换阀总成5包括有转换阀驱动电机54、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515、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516、转换阀移动机构511、第一油管接口55、第二油管接口56、第三油管接口57、第四油管接口58、第五油管接口59及第六油管接口510;在所述转换阀移动机构511内设置有第一供油回路512及第二供油回路513;所述第一供油回路512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油管接口55、所述第二油管接口56及所述第三油管接口57;所述第二供油回路513分别连接所述第四油管接口58、所述第五油管接口59及所述第六油管接口510;
所述第一接线针脚43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516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第二接线针脚44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515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第三接线针脚45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515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第四接线针脚46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516通过所述导线连接;
第一回路依次由所述第三接线针脚4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515、所述转换阀驱动电机5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516、所述第一接线脚43及所述导线组成;
第二回路依次由所述第四接线针脚46、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516、所述转换阀驱动电机5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515、所述第二接线针脚44及所述导线组成;
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包括有主油箱继电器9、主油箱温控开关111及主油箱加热器112;
所述主油箱温控开关111与所述主油箱加热器112设置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11内;在本申请中,主油箱温控开关的启动温度根据需要设定并不影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主油箱温控开关在0℃以下时为闭合状态,7℃以上时为断开状态。所述主油箱继电器9的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线针脚44及所述第三接线针脚45通过所述导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油箱温控开关111的一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主油箱温控开关1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B+与所述主油箱加热器112的工作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主油箱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油箱加热器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包括有副油箱继电器10、副油箱温控开关121及副油箱加热器122;
所述副油箱温控开关121与所述主副油箱加热器122设置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12内;在本申请中,副油箱温控开关的启动温度根据需要设定并不影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副油箱温控开关在0℃以下时为闭合状态,7℃以上时为断开状态。所述副油箱继电器10的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针脚43及所述第四接线针脚46通过所述导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副油箱温控开关的一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副油箱温控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B+与所述副油箱加热器122的工作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副油箱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副油箱加热器的另一端接地。在所述电源B+与所述主油箱继电器9及所述副油箱继电器10之间设置有第二保险3。
所述主油箱出油口132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进油口114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出油口113与所述第一油管接口55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接口56与发动机进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油管接口57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出油口123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四油管接口58与所述主油箱回油口131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五油管接口59与所述发动机的回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六油管接口510与所述副油箱回油口141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在所述转换阀总成5内还包括有连通开关514、第一针脚51、第二针脚52及第三针脚53;所述连通开关514固定与所述转换阀移动机构511上;所述连接开关514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针脚51、所述第二针脚52及所述第三针脚53中的两个相邻针脚;所述第一针脚51与主油箱油量传感器6连接;所述第三针脚53与副油箱油量传感器7连接;所述第二针脚52与油量显示仪表8连接。
具体的工作方式为:
当把点火锁拧至ON挡时,蓄电池电源经点火锁,第一保险,至燃油箱选择开关。
当燃油箱选择开关处于左侧挡位置时即第一开关与第一接线针脚连通,同时第二开关与第三接线针脚连通,电源从电源接线针脚、第二开关、第三接线针脚、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515、转换阀驱动电机54、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516、第一接线针脚43、第一开关47、接线针脚41至接地。转换阀驱动电机54正转带动转换阀移动机构511运动至左侧挡位,形成第一供油线路(即主油箱供油),同时转换阀移动机构511运动带动连通开关514运动至左侧挡位,第二针脚52、第一针脚51通过连通开关514连通,主油箱油量传感器6信号通过第一针脚51、连通开关514、第二针脚52至油量显示仪表8,即油量显示仪表显示油量为正在使用的主油箱13中的油量。此时另一回路电源从第三接线针脚45、至主油箱柴油滤清器的主油箱继电器9的线圈电源端,当此时主油箱柴油滤清器11中燃油温度低于0℃时,主油箱温控开关111处于闭合状态,主油箱继电器9线圈工作,开关端闭合,主油箱加热器112电源从B+、第二保险3、主油箱继电器9至主油箱加热器112,主油箱加热器112接地为常通状态,主油箱加热器112工作,主油箱柴油滤清器11中燃油开始升温。当燃油升温至7℃时,主油箱温控开关111断开,主油箱继电器9线圈不通电,开关端断开,主油箱加热器112断电停止工作,当燃油温度低于0℃时再次触发上述逻辑,主油箱加热器112再次工作。
第一供油线路为:转换阀移动机构511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处于左端位置,转换阀内第一供油回路512把第一油管接口55和第二油管接口56连通在一起,第三油管接口57处于关断状态;第二供油回路513把第五油管接口59和第四油管接口58连通在一起,第六油管接口510处于关断状态。燃油从主油箱出油口132流出,沿连接管路至主油箱柴油滤清器的进油口114进入主油箱柴油滤清器11进行过滤和加热后从主油箱柴油滤清器的出油口113流出,沿连接管路至第一油管接口55、第一供油回路512至第二油管接口56流至到发动机;发动机回油经连接管路至第五油管接口59、第二供油回路513至第四油管接口58,最后至主油箱回油口131,进入主油箱13。
当把点火锁拧至ON挡时,蓄电池电源经点火锁,第一保险,至燃油箱选择开关。
当燃油箱选择开关处于右侧挡位置时即第一开关与第二接线针脚连通,同时第二开关与第四接线针脚连通,电源从电源接线针脚、第二开关、第四接线针脚、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516、转换阀驱动电机54、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515、第二接线针脚44、第一开关47、接线针脚41至接地。转换阀驱动电机54反转带动转换阀移动机构511运动至右侧挡位,形成第二供油线路(即副油箱供油),同时转换阀移动机构511运动带动连通开关514运动至右侧挡位,第二针脚52、第三针脚53通过连通开关514连通,副油箱油量传感器7信号通过第三针脚53、连通开关514、第二针脚52至油量显示仪表8,即油量显示仪表显示油量为正在使用的副油箱14中的油量。此时另一回路电源从第四接线针脚46、至副油箱柴油滤清器的副油箱继电器10的线圈电源端,当此时副油箱柴油滤清器12中燃油温度低于0℃时,副油箱温控开关121处于闭合状态,副油箱继电器10线圈工作,开关端闭合,副油箱加热器122电源从B+、第二保险3、副油箱继电器10至副油箱加热器122,副油箱加热器122接地为常通状态,副油箱加热器122工作,副油箱柴油滤清器12中燃油开始升温。当燃油升温至7℃时,副油箱温控开关121断开,副油箱继电器10线圈不通电,开关端断开,副油箱加热器122断电停止工作,当燃油温度低于0℃时再次触发上述逻辑,副油箱加热器122再次工作。
第二供油线路为:转换阀移动机构511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处于右端位置,即图1所示位置,转换阀内第一供油回路512把第二油管接口56和第三油管接口57连通在一起,第一油管接口55处于关断状态;第二供油回路513把第五油管接口59和第六油管接口510连通在一起,第四油管接口58处于关断状态。燃油从副油箱出油口142流出,沿连接管路至副油箱柴油滤清器的进油口124进入副油箱柴油滤清器12进行过滤和加热后从副油箱柴油滤清器的出油口123流出,沿连接管路至第三油管接口57、第一供油回路512至第二油管接口56流至到发动机;发动机回油经连接管路至第五油管接口59、第二供油回路513至第六油管接口510,最后至副油箱回油口141,进入副油箱14。
在本申请中,主油箱继电器9,副油箱继电器10的线圈电源端分别连接到燃油箱选择开关的第三接线针脚45和第四接线针脚46,保证了在点火锁1处于ON挡位置时主油箱继电器9、副油箱继电器10中只有选择供油线路的一个继电器可以工作,即只有被选择的供油箱的柴滤才能根据燃油温度启动加热功能。只有在点火锁1处于ON挡位置时加热器才能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在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油箱、副油箱,点火锁、燃油箱选择开关、转换阀总成、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副油箱柴油滤清器、主油箱加热系统及副油箱加热系统、导线及连接管路;
所述点火锁与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与所述转换阀总成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分别与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及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通过所述导线连接;
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与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还通过所述导线与电源连接;
所述主油箱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通过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转换阀总成连接;所述主油箱与所述转换阀总成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所述副油箱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通过所述连接管路与所述转换阀总成连接;所述副油箱与所述转换阀总成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内;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内;
所述燃油箱选择开关为双刀双掷开关,包括有两个固定端,两个第一回路接线端及两个第二回路接线端;其中一个所述固定端为接地针脚,另一个所述固定端为电源接线针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回路接线端为第一接线针脚,另一个所述第一回路接线端为第三接线针脚;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回路接线端为第二接线针脚,另一个所述第二回路接线端为第四接线针脚;
所述电源接线针脚与所述点火锁通过所述导线连接;
所述转换阀总成包括有转换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转换阀移动机构、第一油管接口、第二油管接口、第三油管接口、第四油管接口、第五油管接口及第六油管接口;在所述转换阀移动机构内设置有第一供油回路及第二供油回路;所述第一供油回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油管接口、所述第二油管接口及所述第三油管接口;所述第二供油回路分别连接所述第四油管接口、所述第五油管接口及所述第六油管接口;
第一回路依次由所述第三接线针脚、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所述转换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所述第一接线脚及所述导线组成;
第二回路依次由所述第四接线针脚、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接线脚、所述转换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接线脚、所述第二接线针脚及所述导线组成;
所述主油箱加热系统包括有主油箱继电器、主油箱温控开关及主油箱加热器;
所述主油箱温控开关与所述主油箱加热器设置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内;所述主油箱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接线针脚及所述第三接线针脚通过所述导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主油箱温控开关的一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主油箱温控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与所述主油箱加热器的工作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主油箱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主油箱加热器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副油箱加热系统包括有副油箱继电器、副油箱温控开关及副油箱加热器;
所述副油箱温控开关与所述主副油箱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内;所述副油箱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接线针脚及所述第四接线针脚通过所述导线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副油箱温控开关的一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副油箱温控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源与所述副油箱加热器的工作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所述导线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副油箱加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副油箱加热器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主油箱出油口与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的进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主油箱柴油滤清器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油管接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油管接口与发动机进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油管接口与所述副油箱柴油滤清器的出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四油管接口与所述主油箱回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五油管接口与所述发动机的回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六油管接口与所述副油箱回油口通过所述连接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换阀总成内还包括有连通开关、第一针脚、第二针脚及第三针脚;所述连通开关固定与所述转换阀移动机构上;所述连接开关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针脚、所述第二针脚及所述第三针脚中的两个相邻针脚;所述第一针脚与主油箱油量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三针脚与副油箱油量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针脚与油量显示仪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源线接线针脚与所述点火锁之间设置有第一保险;在所述电源与所述主油箱继电器及所述副油箱继电器之间设置有第二保险。
CN201510340514.6A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Active CN1048957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0514.6A CN104895712B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0514.6A CN104895712B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5712A CN104895712A (zh) 2015-09-09
CN104895712B true CN104895712B (zh) 2017-07-04

Family

ID=54028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0514.6A Active CN104895712B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957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3692A (zh) * 2019-12-02 2021-06-1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油箱加热控制系统、方法和车辆
CN111098703B (zh) * 2019-12-13 2021-04-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油箱控制电路、油箱及车辆
CN113006989B (zh) * 2021-04-02 2022-07-26 上海弗列加滤清器有限公司 一种滤清器及应用滤清器的供油方法
CN113006987B (zh) * 2021-04-02 2022-07-26 上海弗列加滤清器有限公司 一种滤清器及车辆
CN113006988B (zh) * 2021-04-02 2022-07-15 上海弗列加滤清器有限公司 一种滤清器总成
CN113898503B (zh) * 2021-09-23 2023-08-18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燃油加热控制系统及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5197A (en) * 1989-07-31 1992-02-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rrangement for the detection of deficiencies in a tank ventilation system
CN2818204Y (zh) * 2005-08-23 2006-09-20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主副油箱自动转换装置
CN101016871A (zh) * 2006-12-11 2007-08-15 张红军 应用于灵活性燃料或低温条件下燃料燃烧的辅助系统
CN101025249A (zh) * 2007-01-25 2007-08-2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油箱自动切换管路循环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345518A (zh) * 2011-06-21 2012-02-08 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多路供油(柴油)控制电路
CN203430666U (zh) * 2013-06-28 2014-02-12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双燃油箱转换系统
CN204677335U (zh) * 2015-06-17 2015-09-3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63854A1 (en) * 2007-01-06 2008-07-10 Peter Josef Karner Fully automatic fuel system for diesel engines operated with diesel and vegetable oil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5197A (en) * 1989-07-31 1992-02-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rrangement for the detection of deficiencies in a tank ventilation system
CN2818204Y (zh) * 2005-08-23 2006-09-20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主副油箱自动转换装置
CN101016871A (zh) * 2006-12-11 2007-08-15 张红军 应用于灵活性燃料或低温条件下燃料燃烧的辅助系统
CN101025249A (zh) * 2007-01-25 2007-08-29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油箱自动切换管路循环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345518A (zh) * 2011-06-21 2012-02-08 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多路供油(柴油)控制电路
CN203430666U (zh) * 2013-06-28 2014-02-12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双燃油箱转换系统
CN204677335U (zh) * 2015-06-17 2015-09-30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95712A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95712B (zh)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CN201125806Y (zh) 柴油智能加热器
US10035404B2 (en) Thermostatically-controlled multi-mode coolant loops
CN103670657B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CN203430666U (zh) 一种双燃油箱转换系统
CN104236106B (zh) 水流开关控制的电热水器
CN103914087A (zh) 供水自动控制系统
CN106401833A (zh) 一种发动机与动力电池的热交换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08194237B (zh) 一种燃油供给装置
CN201914052U (zh) 车用辅助加热系统
CN204677335U (zh) 一种双油箱加热及供油切换控制系统
CN207777040U (zh) 一种燃油供给装置
CN111094799B (zh) 用于热力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冷却回路的总成
CN106150779B (zh) 一种燃油加热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851618Y (zh) 低温低标号柴油抗凝装置
CN208290900U (zh)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203670048U (zh) 一种宽体自卸车的供油系统
CN103993928B (zh) 一种发动机启动预润滑装置
CN207094998U (zh) 一种恒温电热水器以及恒温电热水器系统
CN103144563A (zh) 水暖循环装置、座椅加热系统和座椅加热方法
CN108104999A (zh) 用于双油箱的第一传感器
CN202578887U (zh) 汽车节温器
CN203035396U (zh) 汽车多功能加热油箱
CN103670840A (zh) 一种宽体自卸车的供油系统
CN205349564U (zh)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温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601 Anhui Province, Hefei City Industrial Park, the Peach Blossom Road No. 669

Applicant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tive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