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0927A - 组合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组合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0927A
CN104870927A CN201380066105.0A CN201380066105A CN104870927A CN 104870927 A CN104870927 A CN 104870927A CN 201380066105 A CN201380066105 A CN 201380066105A CN 104870927 A CN104870927 A CN 104870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port
cooled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61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荣一
松平范光
辻本直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ell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lsonic Kan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746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9063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746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4790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lsonic Kansei Corp filed Critical Calsonic Kanse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70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9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34Header boxes; End plates having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disposed there within, e.g. oil cool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08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28D1/0426Multi-circuit heat 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 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with units having particular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large body of fluid, e.g. with interleaved units or with adjacent heat exchange units in common air flow or with units extending at an angle to each other or with units arranged around a central element
    • F28D1/0443Combination of units extending one beside or one above the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换热器,其包括第一换热器;收容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箱内的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上方或下方的第三换热器。在第一箱内流动的第一制冷剂与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流动的第二制冷剂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第二制冷剂流入第三换热器的第三箱。第二换热器具有供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流入口、和供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口。制冷剂流入口及制冷剂流出口设在第一箱上的彼此相对的位置。制冷剂流出口与第三箱相连接。采用上述组合换热器,制冷剂流入口及制冷剂流出口不朝向第二换热器的侧向外方突出,从而制冷剂流入口及制冷剂流出口的配置自由度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组合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辆((to be)installed on a vehicle)的组合换热器(acombined heat exchanger)。
背景技术
关于搭载于车辆的组合换热器提出了多种方案(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及2)。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组合换热器包括用于对电气设备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第一换热器、和用于对空调用的制冷剂进行冷凝的第二换热器(冷凝器)。在第一换热器中,冷却水由外部空气冷却。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侧部箱内,制冷剂由在第一换热器内流动的冷却水冷却(冷凝)。
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组合换热器包括用于对内燃机用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第一换热器(散热器)、和用于对油进行冷却的第二换热器(油冷却器)。在第一交换器中,冷却水由外部空气冷却。第二换热器设置在第一换热器的侧部箱内,油由在第一换热器内流动的冷却水冷却。
参照图14~图16对上述组合换热器进行说明。图14~图16中示出的组合换热器具有与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组合换热器的基本构造等同的基本构造。组合换热器100包括主散热器(未图示)、辅助散热器(第一换热器)110、水冷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20、空冷冷凝器130。主散热器使用外部空气对内燃机用的冷却水(内燃机冷却水(engine coolant))进行冷却。辅助散热器(第一换热器)110使用外部空气对水冷式中冷器(water-cooledCharge Air Cooler)用的冷却水(CAC冷却水)进行冷却。水冷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20在自辅助散热器110流出的CAC冷却水和空调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换热。空冷冷凝器130使用外部空气对自水冷冷凝器120流出的空调用的制冷剂进行冷却。
辅助散热器110位于空冷冷凝器130的上方。辅助散热器110及空冷冷凝器130沿着与外部气流正交的面配置。如图16所示,水冷冷凝器120设置在辅助散热器110的流出侧箱(flow-out tank)111内。水冷冷凝器120具有供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流入口(refrigerant flow-in port)121、和供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口122。
制冷剂流入口121及制冷剂流出口122分别从在辅助散热器110的流出侧箱111上形成的孔111A及111B中突出,并各自利用接合件(fasteners)(螺母N、垫圈W、密封件(packing)P等)分别与流入管121A及中继管(intermediatepipe)122A相连接。流入管121A及中继管122A从辅助散热器110的流出侧箱111朝向侧向外方(laterally outward)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343221号公报(图3、4及6)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0-1800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制冷剂流入口121及制冷剂流出口122自辅助散热器110的流出侧箱111朝向侧向外方突出。因此,辅助散热器110的朝向侧向外方突出的制冷剂流入口121及制冷剂流出口122、流入配管121A及中继管122A的配置自由度(layout flexibility)变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剂流入口及制冷剂流出口不朝向辅助散热器的侧向外方突出、从而能够提高制冷剂流入口及制冷剂流出口的配置自由度的组合换热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其收容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箱内;以及第三换热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方或下方,在所述第一箱内流动的第一制冷剂与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流动的第二制冷剂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三箱,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供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流入口、和供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口,所述制冷剂流入口及所述制冷剂流出口设在所述第一箱上的彼此相对的位置,所述制冷剂流出口与所述第三箱相连接。
根据上述特征,制冷剂流入口及制冷剂流出口被设在第一箱上的彼此相对的位置,制冷剂流出口与第三箱相连接。因而,制冷剂流入口及制冷剂流出口不朝向第二换热器的侧向外方突出,从而制冷剂流入口及制冷剂流出口的配置自由度得到提高。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箱突出到比所述第三箱靠外侧的位置,所述制冷剂流出口配置于在所述第三箱的外侧形成的空间内,并经由与所述第三箱相连通的中继管与所述第三箱相连接。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组合换热器还包括用于贮存在所述第三换热器内流动的所述第二制冷剂的制冷剂贮存箱,所述制冷剂贮存箱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与所述第三箱相反的一侧。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箱具有供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的流入位置、和供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出的流出位置,所述流入位置及所述流出位置彼此分开。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三箱具有与所述制冷剂流出口相连接的连接器。
或者,优选的是,所述制冷剂流出口直接与所述第三箱相连接。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换热器是辅助散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是水冷冷凝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是空冷冷凝器。
此外,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箱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换热器向所述第一箱内插入的插入口、和与所述插入口相对的开口,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多根管、和分别与所述多根管的两端连结的一对箱,所述制冷剂流入口安装于所述一对箱中的一个箱,所述制冷剂流出口安装于所述一对箱中的另一个箱,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侧、即设有所述一对箱中的所述一个箱和所述制冷剂流入口这一侧固定于所述插入口,所述制冷剂流入口暴露在外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侧、即设有所述一对箱中的所述另一个箱和所述制冷剂流出口这一侧固定于所述开口部。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制冷剂流出口及所述开口分别形成为中空圆筒状,以所述制冷剂流出口在所述开口内穿过的状态将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开口部。
此外,进一步优选的是,在所述制冷剂流出口与所述开口内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组合换热器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组合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3是设有上述组合换热器的换热系统的结构图。
图4是上述组合换热器中的辅助散热器的流出侧箱的主视图。
图5是上述组合换热器中的上述流出侧箱及水冷冷凝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上述流出侧箱及上述水冷冷凝器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上述流出侧箱及上述水冷冷凝器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上述流出侧箱及空冷冷凝器的第一侧箱的立体图。
图9是上述水冷冷凝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第一变形例的辅助散热器的流出侧箱及空冷冷凝器的第一侧箱的主视图。
图11是第二变形例的辅助散热器的流出侧箱及空冷冷凝器的第一侧箱的主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换热器中的辅助散热器的流出侧箱及水冷冷凝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的(a)是上述流出侧箱及上述水冷冷凝器的放大剖视图,图13的(b)是图13的(a)的进一步放大剖视图。
图14是具有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组合换热器的基本构造等同的基本构造的组合换热器的一例子的主视图。
图15是上述组合换热器中的辅助散热器的流出侧箱及空冷冷凝器的第一侧箱的立体图。
图16是上述组合换热器中的上述流出侧箱及水冷冷凝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组合换热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组合换热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相同或等同的构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在附图中,存在尺寸比例等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因而,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此外,附图之间也存在尺寸比例等不同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9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组合换热器1。
(组合换热器的构造)
如图1~图3所示,组合换热器1包括主散热器10、辅助散热器(第一换热器)20、收容在辅助散热器20的流出侧箱(第一箱)23内的水冷冷凝器(第二换热器)30、以及设置于辅助散热器20下方的空冷冷凝器(第三换热器)40。在组合换热器1中,于在流出侧箱23内流动的水冷式中冷器3用的冷却水(CAC冷却水:第一制冷剂)与在水冷冷凝器30内流动的空调用的制冷剂(A/C制冷剂:第二制冷剂)之间进行换热。A/C制冷剂流入空冷冷凝器40的第一侧箱(第三箱)42。
主散热器10用于对内燃机(以下简记为发动机)2用的冷却水(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冷却。主散热器10设置于电风扇4的前侧(冷却风流(cooling-airflow)的上游侧)。主散热器10具有多根管、配置在管之间的散热片。发动机冷却水在管的内部流动,从而与经过主散热器10的冷却风进行换热。发动机冷却水利用泵5进行循环。
辅助散热器20对CAC冷却水进行冷却。辅助散热器20配置在主散热器10的斜前上方。辅助散热器20包括多根管21(未一一图示)、配置在管21之间的散热片、一对箱(流入侧箱(flow-in tank)22及流出侧箱(flow-out tank)23)。流入侧箱22及流出侧箱23分别连结于多根管21的两端。CAC冷却水在管21的内部流动,从而与经过辅助散热器20的冷却风进行换热。CAC冷却水利用泵6进行循环。
在流入侧箱22形成有供CAC冷却水流入的流入口(flow-in port)22in,在流出侧箱23形成有供CAC冷却水流出的流出口(flow-out port)23out。流出侧箱23突出到比空冷冷凝器40的第一侧箱42靠外侧的位置(参照图1及图2)。在流出侧箱23设有用于收容水冷冷凝器30的矩形截面的收容室23A(参照图4~图7)。
在收容室23A的上部形成有供水冷冷凝器30插入的上部插入口(upperinsertion hole)(插入口)23A1。在上部插入口23A1处形成有供水冷冷凝器30的O型环34配置的密封座部(sealing seat)23B(参照图5~图7)。此外,在上部插入口23A1的外周形成有供水冷冷凝器30的盖36安装的安装凸缘23T。在安装凸缘23T上延伸设置有用于对盖36的旋转进行引导的一对引导部23C。
在收容室23A的下部,以与上部插入口23A1相对的方式形成有中空圆筒状的下部开口(lower opening)(开口)23A2。水冷冷凝器30的制冷剂流出口(refrigerant flow-out port)38被向下部开口23A2中插入。
在水冷冷凝器30中,A/C制冷剂与自辅助散热器20流出的CAC冷却水进行换热。水冷冷凝器30被收纳在辅助散热器20的流出侧箱23内(参照图4~图7)。水冷冷凝器30及空冷冷凝器40在空调制冷循环路径上串联连接。下面对水冷冷凝器30进行详细说明。
空冷冷凝器40用于对从水冷冷凝器30中流出的A/C制冷剂进行冷却。如图3所示,空冷冷凝器40设置在主散热器10的前侧(冷却风流的上游侧),从而如上所述,该空冷冷凝器40被配置在辅助散热器20的下方。辅助散热器20及空冷冷凝器40沿着与外部气流正交的面配置。空冷冷凝器40包括多根管41(未一一图示)、配置在管41之间的散热片、以及一对侧箱(第一侧箱42及第二侧箱43)。第一侧箱42及第二侧箱43分别与多根管41的两端连结。A/C制冷剂在管41的内部流动,从而与经过空冷冷凝器40的冷却风进行换热。
如上所述,辅助散热器20的流出侧箱23突出到比第一侧箱42靠外侧的位置(参照图1及图2)。即、在第一侧箱42的外侧且辅助散热器20的下方形成能够配置上述的下部开口23A2的空间S(参照图2)。(即、辅助散热器20的流出侧箱23突出到比第一侧箱42靠侧向外方的位置,从而在第一侧箱42的侧向外方且辅助散热器20的下方形成空间S。)
第一侧箱42的内部被划分为供换热前的A/C制冷剂自水冷冷凝器30流入的流入部(flow-in section)42A、和供换热后的A/C制冷剂流出的流出部(flow-out section)42B。流入部42A设于第一侧箱42的上部,流出部42B设于第一侧箱42的下部。中继管50的一端与水冷冷凝器30的制冷剂流出口38相连接,另一端与流入部42A相连接。中继管50的另一端钎焊于第一侧箱42(流入位置42A1)。换热前的A/C制冷剂在流入部42A与中继管50之间的连接部、即流入位置42A1向第一侧箱42流入。此外,换热后的A/C制冷剂在流出部42B的流出位置42B1自第一侧箱42流出。流入位置42A1与流出位置42B1彼此分开。
第二侧箱43的内部也被划分为流入部43A和流出部43B。在第二侧箱43的侧方设有液体箱(制冷剂贮存箱(refrigerant accumulation tank))60(参照图1及图2),流入部43A与流出部43B经由液体箱60而连通。即、A/C制冷剂依次向流入部42A、流入部42A和流入部43A之间的管41(冷凝部(condensing section))、流入部43A、液体箱60、流出部43B、流出部43B和流出部42B之间的管41(过冷却部(sub-cooling section))、及流出部42B流入。液体箱(制冷剂贮存箱)60也被称作气液分离器(gas-liquid separator)、调节器(modulator)。
(水冷冷凝器的构造)
对水冷冷凝器30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及图9所示,水冷冷凝器30包括多根管31、一对箱32及箱33、大O型环(O-ring)34、圆盘状的密封板(sealingplate)35、环状的盖36、制冷剂流入口(refrigerant flow-in port)37、制冷剂流出口38、以及两个小O型环(密封构件(sealing member))39。
A/C制冷剂在管31的内部流动,从而与在流出侧箱23内流动的CAC冷却水进行换热。各个管31设置在一对箱32及箱33之间。各个管31例如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箱32及箱33分别与多根管31的两端连结。箱32(33)包括形成有供管31的端部结合的孔32A1(33A1)的内侧板(inner plate)32A(33A)、和安装于内侧板32A(33A)的外侧板(outer plate)32B(33B)。在外侧板32B(33B)上形成有供A/C制冷剂通过的制冷剂流通口(refrigerant flow port)32B1(33B1)。
O型环34配置在形成于流出侧箱23上表面的密封座部23B之上。密封板35配置在O型环34之上。密封板35抵接于O型环34及上部插入口23A1的上缘部,用于防止流出侧箱23内的CAC冷却水流出。在密封板35的中心形成有制冷剂通过孔(refrigerant flow hole)35A。在制冷剂通过孔35A的外侧形成有朝向盖36鼓出的环状的凸条35B。盖36被安装在流出侧箱23的上部,以将密封板35向O型环34按压。
盖36具有能够沿着流出侧箱23的引导部23C旋转的一对爪部(tab)36A。当盖36被安装于流出侧箱23时,水冷冷凝器30被固定在流出侧箱23的内部。如图7所示,制冷剂流入口37以使密封板35位于该制冷剂流入口37与上侧的箱32的制冷剂流通口32B1之间的方式固定于箱32的制冷剂流通口32B1。制冷剂流出口38固定于下侧的箱33的制冷剂流通口33B1。
制冷剂流入口37作为A/C制冷剂向水冷冷凝器30流入的流入口发挥作用。水冷冷凝器30的一侧(上侧)被固定在上部插入口23A1处,制冷剂流入口37从盖36朝向上方突出。另一方面,制冷剂流出口38作为A/C制冷剂向水冷冷凝器30流出的流出口发挥作用。制冷剂流出口38形成为中空圆筒状,并被插入流出侧箱23的下部开口23A2。并且,水冷冷凝器30的另一侧(下侧)被固定在下部开口23A2的不同位置处,制冷剂流出口38从下部开口23A2朝向下方突出。如上所述,制冷剂流出口38经由中继管50与第一侧箱42相连接。
在制冷剂流出口38的外周形成有供各个O型环39安装的槽38A。制冷剂流出口38与下部开口23A2之间的微小间隙由O型环39密封。制冷剂流出口38被下部开口23A2支承,配置在空间S中(参照图2)。
从上部插入口23A1插入在流出侧箱23内的水冷冷凝器30在上部插入口23A1和下部开口23A2这两处固定于流出侧箱23。
(制冷剂的流动)
参照图3说明组合换热器1中的CAC冷却水(第一制冷剂)、A/C制冷剂(第二制冷剂)及发动机冷却水的流动。
向发动机2供给的进气(intake air)由涡轮增压器7压缩而变为高温。因此,高温的压缩进气被水冷式中冷器3冷却。由此,进气密度提高,发动机2的燃烧效率提高。在水冷式中冷器3中,在进气和CAC冷却水之间进行换热,进气被冷却。对于在水冷式中冷器3中流动的CAC冷却水,在其在辅助散热器20的流出侧箱23内流动的期间内被在水冷冷凝器30内流动的A/C制冷剂冷却,其后,进一步由水冷冷凝器30冷却。从水冷冷凝器30中流出的CAC冷却水被利用泵5输送至水冷式中冷器3。
另一方面,由空调冷冻循环路径中的压缩机8压缩了的高温高压的A/C制冷剂流入水冷冷凝器30,其后流入空冷冷凝器40。流入到空冷冷凝器40中的A/C制冷剂流经空冷冷凝器40的上侧的冷凝部、液体箱60及下侧的过冷却部,最后从流出部42B流出。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组合换热器1中,水冷冷凝器30的制冷剂流入口37及制冷剂流出口38被设置在辅助散热器20的流出侧箱23的彼此相对的位置,且制冷剂流出口38与第一侧箱42相连接。因而,制冷剂流入口37及制冷剂流出口38不向辅助散热器20的侧向外方突出,制冷剂流入口37及制冷剂流出口38(尤其是与制冷剂流入口37相连接的流入配管及与制冷剂流出口38相连接的中继管50)的配置自由度提高。而且,与图14~图16中的组合换热器相比,能够缩短与制冷剂流出口38相连接的中继管50的长度,能够简化中继管50。
此外,组合换热器1需要配置在发动机室内的有限的设置区域Y(参照图2)内。由于如上所述制冷剂流入口37及制冷剂流出口38不向辅助散热器20的侧向外方突出,因此,如果将自流出侧箱23突出的流出口23out配置在设置区域Y的外侧,则能够扩大辅助散热器20的换热区域X(参照图2:管21的范围)。而且,流出口23out不一定要设置在流出侧箱23的侧壁,也可以设置在流出侧箱23的上表面、底面。在该情况下,能够可靠地扩大换热区域X。
由于要在流出侧箱23的内部设置水冷冷凝器30,因此,流出侧箱23比空冷冷凝器40的第一侧箱42大。因此,流出侧箱23突出到比第一侧箱42靠外侧的位置。其结果,能够将制冷剂流出口38、中继管50配置在流出侧箱23下方的空间S中,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S。
液体箱60安装于与供A/C制冷剂流入的第一侧箱42相反的一侧的第二侧箱43。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与设有水冷冷凝器30的流入侧箱23相反的一侧的空间,能够有效地活用发动机室内的空间,多种组件的配置自由度提高。
设于第一侧箱42的流入位置42A1及流出位置42B1彼此分开。因此,流经空冷冷凝器40的过冷却部而从流出位置42B1流出的A/C制冷剂(冷却后制冷剂)不易从自流入位置42A1流入而流经空冷冷凝器40的冷凝部的A/C制冷剂(冷却前制冷剂)受热,从而,A/C制冷剂在空冷冷凝器40中的换热效率提高。
利用水冷冷凝器30(第二换热器),能够对向空冷冷凝器40流入的A/C制冷剂进行预备冷却,能够使空冷冷凝器40小型化。
中继管50钎焊于第一侧箱42。因此,不需要中继管50向第一侧箱42的安装作业,组合换热器1的组装作业性提高。
水冷冷凝器30的设有上侧的箱32及制冷剂流入口37的一侧(上侧)固定于上部插入口23A1,水冷冷凝器30的设有下侧的箱33及制冷剂流出口38的另一侧(下侧)固定于下部开口23A2。即、水冷冷凝器30在彼此相对的上部插入口23A1及下部开口23A2这两个部位处被固定。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水冷冷凝器30在流出侧箱23内的振动。
在制冷剂流出口38从下部开口23A2内穿过的状态下,O型环39介于下部开口23A2的外周与下部开口23A2的内周之间。由此,能够防止从流出侧箱23内经过的CAC冷却水流出。而且,即使水冷冷凝器30因热膨胀而伸缩,也能够克服制冷剂流出口38的压缩力而移动,因此,能够应对水冷冷凝器30的伸缩。
管31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从管31内经过的A/C制冷剂流出,且能够容易地制造管31。
只要使盖36由引导部23C引导而旋转,就能够将水冷冷凝器30固定于流出侧箱23。此外,只要将盖36拆下,就能够将水冷冷凝器30从流出侧箱23拆下。因而,水冷冷凝器30的维护容易。
而且,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组合换热器1,还能够实现防止由水冷冷凝器30在流出侧箱23内振动引起的问题这样的效果。参照图17详细说明该效果。
图17是上述的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组合换热器(收纳在辅助散热器201的流出侧箱203内的水冷冷凝器200)。在水冷冷凝器200内流动的A/C制冷剂与在辅助散热器201内流动的CAC冷却水进行换热。在流出侧箱203的上表面形成有供水冷冷凝器200插入的插入口205。
水冷冷凝器200包括:安装于插入口205的螺旋盖(上部箱)210;一对管即供A/C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管220A和供A/C制冷剂流出的流出管220B;供A/C制冷剂流动的管230、用于支承管230的隔板240;以及用于改变A/C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下部箱250。水冷冷凝器200被螺旋盖210固定于流出侧箱203。
水冷冷凝器200仅被螺旋盖210固定于流出侧箱203,因此,振动(例如由车辆加减速引起的振动)会引起顶端部分(下部箱250侧的部分)振动。其结果,存在插入口205、螺旋盖210因振动负荷而损坏的隐患。
相对于此,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组合换热器1,水冷冷凝器30在流出侧箱23的上部插入口23A1及下部开口23A2处被固定于流出侧箱23。因而,如上所述,能够防止水冷冷凝器30在流出侧箱23内的振动,能够防止振动引起的问题。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第一侧箱42的变形例。而且,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造相同或等同的构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以下对不同的构造进行说明。
(变形例1)
如图10所示,第一侧箱42设有与中继管50相连接的连接器70。在连接器70的内部形成有内部流路71。内部流路71的一端向上方敞开,另一端向第一侧箱42的流入部42A敞开。连接器70可以钎焊于第一侧箱42,也可以通过凿紧等其它方法固定于第一侧箱42。
采用变形例1,除了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效果以外,通过在第一侧箱42上设置连接器70,能够呈直线状形成中继管50,能够简化中继管50。在本变形例1中是将中继管50连结于连接器70,也可以将水冷冷凝器30的制冷剂流出口38直接连结于连接器70。
(变形例2)
如图11所示,制冷剂流出口38不经由上述实施方式的中继管50、上述变形例1的连接器70,而是直接与第一侧箱42相连接。也可以在供制冷剂流出口38插入的孔的周围设置用于防止A/C制冷剂流出的密封构件。
采用变形例2,除了上述实施方式的上述效果以外,通过将制冷剂流出口38直接连结于第一侧箱42,从而不需要中继管50、连接器70。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2、图13的(a)及图13的(b)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换热器。在本实施方式的组合换热器中,只有水冷冷凝器30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冷冷凝器30不同。因而,以下仅对水冷冷凝器30进行说明。而且,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构造相同或等同的构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
(水冷冷凝器的构造)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图13的(a)及图13的(b)所示,水冷冷凝器30的上侧的箱32的一部分暴露在流出侧箱23的上部。水冷冷凝器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水冷冷凝器30同样地包括多根管31(并未一一图示)、一对箱32及箱33、O型环34、制冷剂流入口37、以及制冷剂流出口38。
上侧的箱32包括形成有供管31的端部结合的孔的内侧板32A、和安装于内侧板32A的外侧板32B。如图13的(a)所示,在内侧板32A上形成有自流出侧箱23的收容室23A向外侧伸出的凸缘72。凸缘7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密封板35同样地发挥作用。
在凸缘72与流出侧箱23的密封座部23B之间配置O型环34。凸缘72利用一对分体夹紧接头(divided pinching adapters)80固定于流出侧箱23的安装凸缘23T。各分体夹紧接头80具有C字状截面。一对分体夹紧接头80通过将安装凸缘23T和凸缘72夹紧而将水冷冷凝器30固定于流出侧箱23。两个分体夹紧接头80利用固定片81及82相互固定。
在下侧的箱33没有形成凸缘72,箱33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构造。因而省略对箱33的说明。
(效果)
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全部效果。除了上述效果以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冷冷凝器30的箱32的一部分暴露。因而,能够减小水冷冷凝器30在流出侧箱23内所占的容积,能够使流出侧器23小型化。
此外,凸缘72形成于内侧板32A,因此,不需要将凸缘72设置为独立的构件,能够使水冷冷凝器30轻量化,能够降低水冷冷凝器30的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凸缘72设在了内侧板32A上,但凸缘72可以与管31一体地形成,也可以与外侧板32B、制冷剂流入口37一体地形成。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依照权利要求书而确定。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辅助散热器20及空冷冷凝器40沿着与外部气流正交的面配置。但辅助散热器20及空冷冷凝器40也可以沿前后方向稍微错开地配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辅助散热器20配置在了空冷冷凝器40的上方。但也可以将空冷冷凝器40配置在辅助散热器20的上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辅助散热器20对水冷式中冷器3的CAC冷却水进行冷却。但辅助散热器20也可以用于对搭载于车辆上的各种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制冷剂(例如用于对逆变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水)进行冷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换热器设置了水冷冷凝器30。但是,第二换热器也可以是油冷却器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水冷冷凝器30被收容在辅助散热器20的流出侧箱23内。但水冷冷凝器30也可以收容在辅助散热器20的流入侧箱22内。在该情况下也同样地,在水冷冷凝器30内流动的A/C制冷剂与在辅助散热器20内流动的CAC冷却水进行换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水冷冷凝器30被从上部插入口23A1插入于流出侧箱23。但水冷冷凝器30也可以通过设计变更而从流出侧箱23的下侧插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管31是通过挤压成形而形成的。但管31也可以通过挤压成形以外的方法形成。例如,管31也可以是内翅片管、具有制冷剂通路的管、管体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水冷冷凝器30在上部插入口23A1和下部开口23A2处被固定于流出侧箱23。但水冷冷凝器30也可以在(不是上部插入口23A1和下部开口23A2)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两个以上部位固定于流出侧箱23。

Claims (10)

1.一种组合换热器,其中,
该组合换热器包括:
第一换热器;
第二换热器,其收容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箱内;以及
第三换热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方或下方,
在所述第一箱内流动的第一制冷剂与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内流动的第二制冷剂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三箱,
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供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流入口、和供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出的制冷流出口,
所述制冷剂流入口及所述制冷剂流出口设在所述第一箱上的彼此相对的位置,
所述制冷剂流出口与所述第三箱相连接。
2.根据权利1所述的组合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箱突出到比所述第三箱靠外侧的位置,
所述制冷剂流出口配置于在所述第三箱的外侧形成的空间内,并经由与所述第三箱相连通的中继管与所述第三箱相连接。
3.根据权利1或2所述的组合换热器,其中,
所述组合换热器还包括:
制冷剂贮存箱,其用于贮存在所述第三换热器内流动的所述第二制冷剂,
所述制冷剂贮存箱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与所述第三箱相反的一侧。
4.根据权利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三箱具有供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入的流入位置、和供所述第二制冷剂流出的流出位置,
所述流入位置及所述流出位置彼此分开。
5.根据权利1所述的组合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三箱具有与所述制冷剂流出口相连接的连接器。
6.根据权利1所述的组合换热器,其中,
所述制冷剂流出口直接与所述第三箱相连接。
7.根据权利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换热器,其中,
所述第一换热器是辅助散热器,
所述第二换热器是水冷冷凝器,
所述第三换热器是空冷冷凝器。
8.根据权利1所述的组合换热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箱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换热器向所述第一箱内插入的插入口、和与所述插入口相对的开口,
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多根管、和分别与所述多根管的两端连结的一对箱,
所述制冷剂流入口安装于所述一对箱中的一个箱,
所述制冷剂流出口安装于所述一对箱中的另一个箱,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侧、即设有所述一对箱中的所述一个箱和所述制冷剂流入口这一侧固定于所述插入口,所述制冷剂流入口暴露在外部,
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侧、即所述一对箱中的所述另一个箱和所述制冷剂流出口这一侧固定于所述开口部。
9.根据权利8所述的组合换热器,其中,
所述制冷剂流出口及所述开口分别形成为中空圆筒状,
以所述制冷剂流出口在所述开口内穿过的状态将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开口部。
10.根据权利9所述的组合换热器,其中,
在所述制冷剂流出口与所述开口内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
CN201380066105.0A 2012-12-17 2013-12-13 组合换热器 Pending CN1048709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4635A JP5790634B2 (ja) 2012-12-17 2012-12-17 複合型熱交換器
JP2012-274635 2012-12-17
JP2012274632A JP5747906B2 (ja) 2012-12-17 2012-12-17 複合型熱交換器
JP2012-274632 2012-12-17
PCT/JP2013/083434 WO2014097977A1 (ja) 2012-12-17 2013-12-13 複合熱交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0927A true CN104870927A (zh) 2015-08-26

Family

ID=50978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6105.0A Pending CN104870927A (zh) 2012-12-17 2013-12-13 组合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45877A1 (zh)
CN (1) CN104870927A (zh)
DE (1) DE112013006036T5 (zh)
WO (1) WO20140979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15675A1 (en) * 2015-07-07 2017-01-07 Ionada Inc. Membrane-based exhaust gas scrubbing method and system
KR102205848B1 (ko) 2013-12-31 2021-01-21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쿨링모듈 및 차량용 냉방시스템
DE102017203927A1 (de) * 2017-03-09 2018-09-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Beimischung eines Fluids in eine Verbrennungsluft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US10648701B2 (en) 2018-02-06 2020-05-12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 Refrige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water-cooled condenser and additional water cooling
US11209212B2 (en) 2018-03-23 2021-12-28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pressure capable liquid to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57762C (de) * 1931-08-27 1932-08-27 Otto Treiber OElkuehler fuer Fahrzeugmotoren
US2008164A (en) * 1933-10-13 1935-07-16 Gen Motors Corp Lubricant cooling system
FR2447302A1 (fr) * 1979-01-24 1980-08-22 Ferodo Sa Dispositif pour installation de lave-glac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3183523B2 (ja) * 1991-02-04 2001-07-0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オイルクーラを内蔵したアルミニウム製熱交換器のパイプタン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70779B2 (ja) * 1996-04-11 2005-07-13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オイルクーラの取付およびオイルクーラの取付方法
JP2000180089A (ja) * 1998-12-17 2000-06-30 Toyo Radiator Co Ltd オイルク―ラ内蔵ラジエ―タ
DE10322028B4 (de) * 2003-05-16 2005-03-10 Wieland Werke Ag Kälteanlage mit Wärmeaustauscher
US6904770B2 (en) * 2003-09-03 2005-06-1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ulti-function condenser
US7380327B2 (en) * 2005-01-20 2008-06-03 Calsonickansei North America, Inc. Tube interface and method of securing a first tube to a second tube
SE528198C2 (sv) * 2005-02-21 2006-09-26 Scania Cv Ab Laddluftkylare
JP2007170717A (ja) * 2005-12-20 2007-07-05 Denso Corp 熱交換器
JP4779641B2 (ja) * 2005-12-26 2011-09-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複合型熱交換器
JP4970022B2 (ja) * 2006-08-02 2012-07-04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複合型熱交換器及び複合型熱交換器システム
JP2008128627A (ja) * 2006-11-24 2008-06-05 Calsonic Kansei Corp 水冷コンデンサ
WO2008072730A1 (ja) * 2006-12-14 2008-06-19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複合型熱交換器および熱交換器
JP2008170140A (ja) * 2006-12-14 2008-07-24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熱交換器
EP2014892B1 (en) * 2007-07-11 2010-08-25 João de Deus & Filhos, S.A. A heat exchanger arrangement
US20120004172A1 (en) * 2008-10-27 2012-01-05 Oncotherapy Science, Inc. Screening method of anti-lung or esophageal cancer compounds
DE102009012024A1 (de) * 2009-03-10 2010-09-16 Behr Gmbh & Co. Kg Ladeluftkühler zur Anordnung in einem Saugrohr
DE102011008119A1 (de) * 2011-01-07 2012-07-12 Arup Alu-Rohr Und -Profil Gmbh Doppelrohr, sowie Doppelrohr-Wärmetauscher
US20120241141A1 (en) * 2011-03-23 2012-09-27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Cooling circuit with transmission fluid warming fun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97977A1 (ja) 2014-06-26
DE112013006036T5 (de) 2015-09-10
US20150345877A1 (en)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3595B (zh) 包含组合式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系统以及装置
US20110232868A1 (en) Combined heat exchanger
US20120222846A1 (en) Unitary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heat exchanger with an integral receiver and sub-cooler
CN104919264A (zh) 复合型热交换器
CN104870927A (zh) 组合换热器
BRPI0807304A2 (pt) Dispositivo para a refrigeração de ar de carga, sistema para a superalimentação e/ou refrigeração de ar de carga, processo para refrigeração de ar de carga.
KR101461871B1 (ko) 차량용 응축기
CN103429981B (zh) 用于车辆的板式热交换器和空调回路
EP2629040A2 (en) A unitary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having a heat exchanger with an integral receiver and sub-cooler.
US10989479B2 (en) Integrated liquid air cooled condenser and low temperature radiator
KR20140048709A (ko) 차량용 응축기
CN110014820B (zh) 冷却模块
US9897397B2 (en) Oil cooler
JP2006266570A (ja) 車両用冷却装置
KR200259605Y1 (ko) 수액기일체형응축기
KR200420568Y1 (ko) 내부열교환기의 저압측 출구 구조
EP1864839B1 (en) Automotiv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JP2015113747A (ja) 熱交換器用ファンモータの冷却装置
US7650934B2 (en) Heat exchanger
JP2019002351A (ja) 冷却システム
EP1878602A1 (en) Cooling module for a vehicle
KR101543609B1 (ko) 일체형 열교환기
CN113280542B (zh) 气液分离装置
KR20060011502A (ko) 응축기와 오일쿨러 일체형 열교환기
JP5790634B2 (ja) 複合型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