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0908B - 空调系统和网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和网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0908B
CN104870908B CN201280077821.4A CN201280077821A CN104870908B CN 104870908 B CN104870908 B CN 104870908B CN 201280077821 A CN201280077821 A CN 201280077821A CN 104870908 B CN104870908 B CN 1048709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gateway apparatus
outdoor unit
ai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782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0908A (zh
Inventor
饭田隆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70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0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9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3Processing of data at an internetworking point of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32Interconnection of the control functionalities between hom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空调系统包含分别连接有空调机的室内机(102)和空调机的室外机(101)的多个部分网络(103),多个部分网络(103)经由连接网络(104)而相互连接。各网关装置(105)与作为管理对象的部分网络即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102)和室外机(101)以及连接网络(104)连接。各网关装置(105)经由连接网络(104)和其它网关装置(105),对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102)和室外机(101)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与其它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102)和室外机(101)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和网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和系统(以下称作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空调系统中,在空调控制通信的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在全部空调设备中共用的情况下,通过将该冲突域分割成多个部分,高效地使用通信频带(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以往,在具有多个通信端口的室外机连接多个空调设备,室外机根据目的地地址进行适当的路径选择,由此进行冲突域的分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99546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现有的空调系统中,由于室外机进行冲突域的分割,因此,在已设的室外机没有搭载多个通信端口和冲突域分割功能的情况下,存在无法分割冲突域,无法高效使用通信频带的课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主要目的在于,即使是包含无法分割冲突域的室外机的空调系统,也能够分割冲突域并高效地使用通信频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包含分别连接有空调机的仅具有一个通信端口的室内机和空调机的仅具有一个通信端口的室外机的多个部分网络,多个部分网络经由连接部分网络间的连接网络而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具有多个网关装置,该多个网关装置分别与作为管理对象的部分网络即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以及所述连接网络连接,各网关装置经由所述连接网络和其它网关装置,对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与其它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各网关装置经由连接网络和其它网关装置,对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与其它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因此,即使是包含无法分割冲突域的室外机的空调系统,也能够分割冲突域并高效地使用通信频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空调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网关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地址表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网关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空调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网关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地址表的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网关装置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空调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4的网关装置的硬件结构例的图。
图11是示出现有的空调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结构例。
并且,图11示出现有的空调系统的结构例。
与图11相比,在图1中追加有网关装置。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空调系统连接的室外机、室内机、集中控制装置、网关装置等统称作“设备”。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作为空调设备,以室外机和室内机所处的系统为中心进行说明,但是,空气调节单元、换气设备等其它空调设备也可以出现在系统中。
地址意味着对全部设备唯一标注的标识符。
在图1中,集中控制装置100是能够对全部设备进行控制的装置。
例如,集中控制装置100能够对全部室内机发送运转停止信号。
室外机101是仅具有一个通信端口且与室内机102成组进行动作的设备。
能够在一个室外机101连接多个室内机102。
室内机102是仅具有一个通信端口且与室外机101成组进行动作的设备。
能够在一个室外机101连接多个室内机102。
部分网络103是连接室外机101和室内机102的网络。
在本实施方式中,部分网络103是总线型网络。
连接网络104是连接集中控制装置100和室外机101的网络。
换言之,连接网络104是连接部分网络103间且连接部分网络103与集中控制装置100的网络。
连接网络104是总线型网络。
网关装置105是具有桥功能和对其附加的地址表的数据中继装置。
在实施冲突域的分割时应用桥功能。
地址表应用于进行使数据通过还是拦截的判断。
另外,将与网关装置105a连接的部分网络103,即由室外机101a、室内机102a和室内机102b构成的部分网络103称作部分网络103a。
并且,将与网关装置105b连接的部分网络103,即由室外机101b、室内机102c和室内机102d构成的部分网络103称作部分网络103b。
并且,将与网关装置105c连接的部分网络103,即由室外机101c、室内机102e和室内机102f构成的部分网络103称作部分网络103c。
另外,将与各网关装置105连接的部分网络103称作管理对象部分网络。
即,网关装置105a的管理对象部分网络是部分网络103a,网关装置105b的管理对象部分网络是部分网络103b,网关装置105c的管理对象部分网络是部分网络103c。
接着,参照图3对网关装置105的内部块进行说明。
网关装置105参照地址表判定可否发送并进行数据中继。
连接网络接收部200是从连接网络104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接口。
连接网络接收部200暂时接收任何数据。
连接网络发送部201是用于将从部分网络103发来的数据发送给连接网络104的发送接口。
部分网络接收部202是从部分网络103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接口。
部分网络接收部202暂时接收任何数据。
部分网络发送部203是用于将从连接网络104发来的数据发送给部分网络103的发送接口。
地址表管理部204对存储设备地址的地址表进行管理。
在将设备地址存储到地址表时,还附加是存在于连接网络104侧的地址还是存在于部分网络103侧的地址的信息。
可以事前生成地址表,也可以在通信中动态地生成地址表。
在动态地生成地址表的情况下,地址表管理部204从接收到的数据帧中抽出发送方地址,将该发送方地址登记到地址表。
图3示出地址表的例子。
连接网络发送判定部205参照地址表判定是否向连接网络104发送数据帧。
部分网络发送判定部206参照地址表判定是否向部分网络103发送数据帧。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中的部分网络103是总线型网络,连接网络104也是相同种类的总线型网络(参照图1)。
即,各设备全部以相同种类的总线型网络连接。
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无网关装置105,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网关装置105连接在室外机101与集中控制装置100之间。
在现有结构中,在全部设备中共用介质,如果将目的地地址和发送方地址存储到数据帧内,则通信成功而不用进行发送控制。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1中,进行网关装置105中的发送控制。
网关装置105中的发送控制例如基于图4的流程图。
作为动作例,对室内机102a与室内机102f通信时的系统动作进行说明。
1)室内机102a向部分网络103a发送发送方地址:102a、目的地地址:102f的数据帧。
2)室外机101a、室内机102b、网关装置105a接收数据帧。
在室外机101a、室内机102b中,由于目的地地址无关,因此数据被丢弃。
网关装置105a由于暂时接收任何数据,因此接收数据帧。
3)网关装置105根据图4的流程图发送数据。
在本例中,是从部分网络103a进行接收(图4的S401:是),部分网络发送判定部206对数据帧的目的地地址和地址表进行比较,在地址表内,由于在部分网络103a侧不存在目的地地址(S403:否),因此,连接网络发送部201向连接网络104发送数据帧(S405)。
另外,在动态地生成地址表的情况下,地址表管理部204在接收数据时抽出发送方地址,将其与表示从部分网络103a接收到数据帧这样的信息一起存储到地址表(S402)。
4)从网关装置105a向连接网络104发送数据,集中控制装置100、网关装置105b、网关装置105c接收数据帧。
在集中控制装置100中,由于目的地地址无关,因此接收到的数据帧被丢弃。
由于网关装置105b、网关装置105c必须接收数据帧,因此,首先,连接网络接收部200接收数据帧(S406:是),地址表管理部204将发送方地址与表示从连接网络104接收到数据帧这样的信息一起登记到地址表(S407)。
假设在事前已生成地址表并已登记的情况下,可以覆盖也可以不覆盖。
这里,在设为事前已生成地址表的情况下,在网关装置105b中,部分网络发送判定部206调查地址表管理部204的地址表中的与连接网络104侧连接的地址,进行发送判定(S408)。
于是,由于目的地地址102f存在于连接网络104侧,因此,判定为未存在于自身的部分网络103b内(S408:是),丢弃接收到的数据帧(S409)。
但是,在未事前生成地址表的情况下,由于在连接网络104侧未登记102f这样的地址,因此,网关装置105b的部分网络发送部203向部分网络103b发送数据帧(S410)。
在接收到数据帧的部分网络103b内的设备中,由于目的地地址不同,因此,即使接收数据帧也丢弃该数据帧。
在网关装置105c中,部分网络发送判定部206参照地址表管理部204内的地址表,由于在连接网络104侧不存在目的地地址102f(S408:否),因此,部分网络发送部203向部分网络103c发送数据帧(S410)。
5)由于室内机102f接收数据帧,因此通信成功。
如上所述,如果是现有结构,则不对冲突域进行分割,由此,针对无关的设备也会发送数据帧,但是,通过设置外置的网关,能够防止向无关的设备发送数据而不需要针对现有设备进行设定等,能够实现通信频带的高效使用。
实施方式2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中,示出部分网络和连接网络为相同种类的网络时的动作例,以下,示出对连接网络的一部分(网关间)为以太网(注册商标)时的冲突域进行分割的实施方式。
图5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结构例。
在图5中,集中控制装置100是能够对全部设备进行控制的装置。
集中控制装置100例如能够对全部室内机发送运转停止信号。
室外机101是仅具有一个通信端口且与室内机102成组进行动作的设备。
能够在一个室外机连接多个室内机。
室内机102是仅具有一个通信端口且与室外机101成组进行动作的设备。
能够在一个室外机101连接多个室内机102。
部分网络103是连接室外机101和室内机102的网络。
部分网络103是总线型网络。
连接网络104是连接集中控制装置100和室外机101的网络。
换言之,连接网络104是连接部分网络103间且连接部分网络103与集中控制装置100的网络。
连接网络104是总线型网络。
网关装置105是连接基于以太网(注册商标)的网络即连接网络104和部分网络103的数据中继装置。
网关装置105吸收以太网(注册商标)与部分网络103之间的数据格式(包含地址体系)的差异。
因此,具有协议转换部和地址表。
另外,网关装置105在以太网(注册商标)侧的接口具有MAC(Media AccessControl)地址。
并且,网关装置105应用地址表,网关装置105间将单播通信作为基础,在地址不明的情况下利用广播通信。
以太网(注册商标)开关106是一般的以太网(注册商标)开关。
具有多个通信端口和MAC地址表,根据MAC地址表来选择发送路径。
并且,以太网(注册商标)开关106能够进行冲突域的分割。
另外,为了提高冗余性,也可以连接多台内置有生成树协议功能的以太网(注册商标)开关。
图6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网关装置105的内部块。
网关装置105参照地址表判定可否发送并进行数据中继。
另外,图6所示的结构中的除了地址表管理部204、部分网络协议转换部207和连接网络协议转换部208以外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仅对地址表管理部204、部分网络协议转换部207和连接网络协议转换部208进行说明。
地址表管理部204在将设备地址存储到地址表时,相关联地存储连接网络侧的网关装置105的MAC地址和部分网络侧的设备地址。
可以事前生成地址表,也可以在通信中动态地生成地址表。
在动态地生成的情况下,地址表管理部204从接收到的数据帧中抽出发送方MAC地址和发送方的部分网络侧地址,将MAC地址和发送方的部分网络侧地址登记到表。
或者,也可以定期地在各网关装置105间更换地址表,对表信息进行更新。
图7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地址表的例子。
部分网络协议转换部207将部分网络103侧的数据格式转换成以太网(注册商标)形式。
关于转换方法,可以对部分网络侧的数据格式附加以太网(注册商标)头而进行胶囊化,如果最终在发送到部分网络时能够复原格式,则也可以将以太网(注册商标)头以后转换成喜欢的形式。
连接网络协议转换部208将从连接网络(以太网(注册商标))发来的数据转换成部分网络形式。
进行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动作说明。
实施方式2中的部分网络103是总线型网络,连接网络104也是总线型网络,但是,网关装置105间成为以太网(注册商标)连接(参照图5)。
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网络104成为基于以太网(注册商标)的网络。
因此,通过以太网(注册商标)开关106进行冲突域的分割。
作为动作例,对室内机102a与室内机102f通信时的系统动作进行说明。
1)室内机102a向部分网络103a发送发送方地址:102a、目的地地址:102f的数据帧。
2)室外机101a、室内机102b、网关装置105a接收数据帧。
在室外机101a、室内机102b中,由于目的地地址无关,因此数据被丢弃。
网关装置105a由于暂时接收任何数据,因此接收数据帧。
3)网关根据图8的流程图发送数据。
在本例中,是从部分网络103a进行接收(图8的8401:是),在网关装置105a的地址表内,由于在自身的部分网络103a侧不存在目的地地址(S803:否),因此向连接网络104侧发送数据帧。
此时,由于判明为目的地地址102f位于MAC地址3的下属(S805:是),因此,连接网络发送部201将MAC地址设定成3进行发送(S806、S807)。
并且,在发送时具有2个模式。
第1种情况是根据地址表判明目的地地址位于哪个网关装置105的下属。
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进行单播通信,因此,连接网络发送部201通过直接指定目的地MAC地址来进行单播通信(S806、S807)。
第2种情况是未判明目的地地址位于哪个网关装置105的下属。
这种情况下,连接网络发送部201将目的地MAC地址设定成广播地址,进行广播通信(S808、S809)。
在本例中,设为事前已生成地址表的情况进行说明,因此,以下示出单播通信成功的例子。
另外,在动态地生成地址表的情况下,地址表管理部204在接收数据时抽出部分网络侧的发送方地址,在地址表中与自身的MAC地址相关联地存储部分网络侧的发送方地址(S802)。
4)从网关装置105a向连接网络104侧发送数据,向以太网(注册商标)开关106发送数据。
以太网(注册商标)开关106对目的地MAC地址进行分析,参照以太网(注册商标)开关106具有的地址表来决定通信路径。
这里,存储3作为MAC地址,向网关装置105c发送数据帧。
网关装置105c从连接网络104接收数据帧(S810:是),首先,地址表管理部204根据数据帧将发送方的MAC地址和部分网络侧地址登记到地址表(S811)。
假设在事前已生成地址表并已经登记的情况下,可以覆盖也可以不覆盖。
进而,网关装置105c参照自身的地址表,由于连接网络侧不存在目的地地址102f(S812:否),因此,连接网络协议转换部208进行协议转换(S814),部分网络发送部203向部分网络103c发送数据帧(S815)。
5)由于室内机102f接收数据帧,因此通信成功。
如上所述,即使网关装置间的网络是基于以太网(注册商标)的网络,也能够防止向无关的设备发送数据,能够实现通信频带的高效使用。
并且,通过应用以太网(注册商标),能够在连接网络中进行单播通信,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能够更加高效地使用连接网络的通信频带。
并且,一般情况下,以太网(注册商标)比总线型网络更加高速,因此,还能够实现频带扩张。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2中,利用局域以太网(注册商标)交换通信,但是,例如,在从位于路由器外的集中控制装置发来数据的情况下,需要对网关赋予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
该情况下,在IP地址的赋予中可以利用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Protocol),也可以静态地设定IP地址。
并且,在MAC地址、部分网络的地址的基础上,地址表还记录IP地址的关系。
实施方式4
在空调系统中,在设备的基本控制中利用室内温度和外部气体温度的信息。
进而,有时若干个设备利用从相同传感器取得的数据,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缓存功能植入网关装置,能够减少部分网络的通信频带的消耗。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在实施方式1的网关装置105的结构中追加缓存功能的结构的说明。
另外,在其它实施方式的网关装置105的结构中,与以下说明的方法同样能够实现缓存功能。
图9是具有缓存功能的网关装置105的内部框图。
另外,缓存部211、发送数据分析部212和数据帧生成部213以外的要素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缓存部211进行从部分网络103接收到的数据的缓存。
并且,缓存部211判断能够缓存的数据,按照每个地址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保存。
对各个数据附加鲜度计数器,在鲜度计数器超过一定阈值的情况下,缓存部211清除缓存数据。
阈值能够按照每个数据而任意决定,能够根据数据的种类而改变。
并且,鲜度计数器在被覆盖相同数据的情况下复位。
发送数据分析部212对从连接网络104发来的数据帧进行分析,对数据帧的发送方请求何种数据进行分析。
在分析结果为数据帧的发送方请求的数据存储在缓存部211中的情况下,发送数据分析部212向数据帧生成部213转交数据帧,不向部分网络发送部203转交数据帧。
并且,在数据帧的发送方请求的数据未存储在缓存部211中的情况下,与通常同样地向部分网络发送部203转交数据帧。
数据帧生成部213根据从发送数据分析部212接收到的数据帧和来自缓存部211的数据生成数据帧。
然后,数据帧生成部213向连接网络发送判定部205转交已生成的数据帧。
接着,进行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动作说明。
利用实施方式1的系统结构(图1),示出室内机102b、室内机102c针对室内机102a具有的室内温度数据连续进行取得请求时的动作例。
1)室内机102b对室内机102a发送室内温度数据取得请求。
2)部分网络103a内的设备观察目的地地址,在无关的情况下,丢弃室内温度数据取得请求。
由于网关装置105a取得全部数据帧,因此,如上所述进行数据发送控制。
但是,在本例中,与实施数据发送控制并行地向缓存部211转送数据帧,如果是应该缓存的数据,则在缓存部211中进行缓存。
由于本次是室内温度数据取得请求的帧,因此不进行缓存,数据帧也不流过连接网络104。
3)室内机102a针对室内机102b的请求进行应答。
应答数据帧到达部分网络103a内的设备,但是,在无关的情况下,应答数据帧在各设备内被丢弃。
但是,由于网关装置105a取得全部数据帧,因此接收应答数据帧。
然后,在网关装置105a中,部分网络接收部202向缓存部211和连接网络发送判定部205转送应答数据帧。
在缓存部211中,在本例中,将应答数据帧内的室内温度数据识别为具有缓存价值的数据,与表示已从室内机102a取得这样的信息关联起来对室内温度数据进行缓存,起动鲜度计数器。
并且,连接网络发送判定部205不向连接网络104发送数据帧。
4)室内机102c对室内机102a发送室内温度数据取得请求。
5)与实施方式1的动作例同样,从网关装置105b向网关装置105a发送室内温度数据取得请求的数据帧。
6)当网关装置105a接收到室内温度数据取得请求的数据帧后,部分网络发送判定部206进行发送判定。
在本例中,由于许可发送,因此,向发送数据分析部212转交室内温度数据取得请求的数据帧。
发送数据分析部212对数据内容进行分析,将其分析成针对室外机102a的室内温度数据取得请求。
发送数据分析部212调查缓存部211是否存在同样的数据,在存在同样的数据的情况下,向数据帧生成部213转送数据帧,不向部分网络发送部203转送数据帧。
在本例中,由于缓存部211中的鲜度计数器还未切断,因此,判定为缓存部211存在室内机102a的室内温度数据,从发送数据分析部212向数据帧生成部213转交数据帧。
7)数据帧生成部213从缓存部211输入室内机102a的室内温度数据,根据从发送数据分析部212受理的数据帧和从缓存部211受理的室内温度数据,代替生成室内机102a本来应该生成的数据帧(包含室内机102a的室内温度数据的数据帧)。
8)数据帧生成部213向连接网络发送判定部205转送已生成的数据帧。
9)以后,与实施方式1的顺序同样地进行数据帧的发送接收。
如上所述,当利用缓存功能时,能够没有消耗地取得本来不消耗部分网络的通信频带则无法取得的数据,能够实现通信频带的更加高效的使用。
最后,参照图10对实施方式1~4所示的网关装置105的硬件结构例进行说明。
网关装置105是计算机,能够通过程序来实现网关装置105的各要素。
作为网关装置105的硬件结构,在总线上连接有运算装置901、外部存储装置902、主存储装置903、通信装置904、输入输出装置905。
运算装置901是执行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外部存储装置902例如是ROM(Read Only Memory)、闪存、硬盘装置。
主存储装置903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
通信装置904对应于连接网络接收部200、连接网络发送部201、部分网络接收部202和部分网络发送部203的物理层。
输入输出装置905例如是鼠标、键盘、显示器装置等。
程序通常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902中,在下载到主存储装置903的状态下,依次读入到运算装置901并执行。
程序是实现作为图2所示的“~部”说明的功能的程序。
进而,在外部存储装置902中还存储有操作系统(OS),OS的至少一部分下载到主存储装置903,运算装置901执行OS,并执行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部”的功能的程序。
并且,在实施方式1~4的说明中,表示作为“~的判断”、“~的判定”、“~的提取”、“~的转换”、“~的设定”、“~的登记”、“~的选择”、“~的生成”、“~的输入”、“~的输出”等说明的处理结果的信息、数据、信号值、变量值作为文件存储在主存储装置903中。
另外,图10的结构只不过示出网关装置105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网关装置105的硬件结构不限于图10中记载的结构,也可以是其它结构。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也可以组合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中的2个以上。
或者,也可以部分地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中的一个。
或者,还可以部分地组合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中的2个以上。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各种变更。
标号说明
100:集中控制装置;101:室外机;102:室内机;103:部分网络;104:连接网络;105:网关装置;106:以太网(注册商标)开关;200:连接网络接收部;201:连接网络发送部;202:部分网络接收部;203:部分网络发送部;204:地址表管理部;205:连接网络发送判定部;206:部分网络发送判定部;207:部分网络协议转换部;208:连接网络协议转换部;211:缓存部;212:发送数据分析部;213:数据帧生成部。

Claims (6)

1.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含分别连接有1个以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和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多个部分网络,多个部分网络经由连接部分网络间的连接网络而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具有多个网关装置,该多个网关装置分别与作为管理对象的部分网络即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以及所述连接网络连接,
各网关装置对从所述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或室外机发送到所述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或室外机的数据进行缓存,在经由所述连接网络和其它网关装置,从其它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请求发送与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连接网络和其它网关装置向请求方的室内机或室外机发送所缓存的数据,
所述各网关装置具有地址表,所述地址表用于判断使数据通过还是拦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系统具有集中控制装置,该集中控制装置与所述连接网络连接,进行各室内机和各室外机的控制,
各网关装置经由所述连接网络对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与所述集中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系统中,所述连接网络是基于以太网的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系统中,各部分网络是不基于以太网的网络,
各网关装置进行在所述连接网络与管理对象部分网络之间通信的数据的协议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系统中,各部分网络是总线型网络。
6.一种空调系统中的网关装置,该空调系统包含分别连接有1个以上的空调机的室内机和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多个部分网络,多个部分网络经由连接部分网络间的连接网络而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关装置与作为管理对象的部分网络即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以及所述连接网络连接,
所述网关装置对从所述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或室外机发送到所述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或室外机的数据进行缓存,在经由所述连接网络和其它网关装置,从其它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请求发送与管理对象部分网络内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连接网络和其它网关装置向请求方的室内机或室外机发送所缓存的数据,
所述网关装置具有地址表,所述地址表用于判断使数据通过还是拦截。
CN201280077821.4A 2012-12-20 2012-12-20 空调系统和网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09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83037 WO2014097443A1 (ja) 2012-12-20 2012-12-20 空調システム及び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0908A CN104870908A (zh) 2015-08-26
CN104870908B true CN104870908B (zh) 2018-05-01

Family

ID=5061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782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70908B (zh) 2012-12-20 2012-12-20 空调系统和网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76252A1 (zh)
EP (1) EP2937639B1 (zh)
JP (1) JP5452777B1 (zh)
CN (1) CN104870908B (zh)
WO (1) WO20140974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12795A (ko) * 2014-07-25 2016-0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시스템
CN110578996A (zh) * 2016-04-22 2019-12-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多联机内外机通信连接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JP6914432B2 (ja) * 2018-05-07 2021-08-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9269033B (zh) * 2018-08-17 2021-04-3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控制转换器及空调系统
CN111664564A (zh) * 2020-02-10 2020-09-15 江苏慧居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空调控制系统、方法及网关设备
JP7075019B2 (ja) 2020-07-13 2022-05-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299227A1 (en) * 2021-03-18 2022-09-22 Research Product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bulizer failure detection
CN114151933B (zh) * 2021-12-07 2023-04-0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多联机空调机组升级系统、升级控制器及升级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5147A (en) * 1993-02-16 1995-07-25 Hitachi, Lt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CN1673640A (zh) * 2004-03-22 2005-09-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多种空调机的中央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673639A (zh) * 2004-03-22 2005-09-28 Lg电子株式会社 集中多个区域的空调系统
JP4049265B2 (ja) * 2003-09-30 2008-02-2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ル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4300069B2 (ja) * 2003-07-15 2009-07-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490480A (zh) * 2006-07-11 2009-07-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和装置的传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95469B2 (ja) * 2001-12-21 2007-10-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6349315A (ja) * 2005-06-20 2006-12-28 Toshiba Kyaria Kk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KR101289842B1 (ko) * 2005-12-31 2013-07-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공기조화기 통합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07207258A (ja) * 2007-02-19 2007-08-16 Toshiba Corp 分散制御システム
US8855825B2 (en) * 2008-10-27 2014-10-07 Lennox Industries Inc. Device abstr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istributed-architecture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9026261B2 (en) * 2009-06-08 2015-05-05 Tendril Network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energy usage in buildings
JP5469928B2 (ja) * 2009-06-25 2014-04-16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調管理装置、空調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空気調和機の運転スケジュールの設定方法
JP2011193218A (ja) * 2010-03-15 2011-09-29 Daikin Industries Ltd 通信接続システム
JP5505025B2 (ja) * 2010-03-29 2014-05-2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調機システム
JP2012226680A (ja) * 2011-04-22 2012-11-15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産業制御システムを管理する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および管理プログラム
KR101300259B1 (ko) * 2011-10-10 2013-08-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이를 포함한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및 실외기 제어 방법
US9514428B2 (en) * 2011-10-28 2016-12-06 Viridity Energy, Inc. Managing energy assets associated with transport ope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5147A (en) * 1993-02-16 1995-07-25 Hitachi, Lt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JP4300069B2 (ja) * 2003-07-15 2009-07-2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049265B2 (ja) * 2003-09-30 2008-02-2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ル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673640A (zh) * 2004-03-22 2005-09-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多种空调机的中央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673639A (zh) * 2004-03-22 2005-09-28 Lg电子株式会社 集中多个区域的空调系统
CN101490480A (zh) * 2006-07-11 2009-07-2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和装置的传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37639A1 (en) 2015-10-28
WO2014097443A1 (ja) 2014-06-26
US20150276252A1 (en) 2015-10-01
CN104870908A (zh) 2015-08-26
EP2937639A4 (en) 2016-08-17
EP2937639B1 (en) 2020-01-22
JP5452777B1 (ja) 2014-03-26
JPWO2014097443A1 (ja) 2017-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0908B (zh) 空调系统和网关装置
CN102594711B (zh) 一种在边缘设备上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边缘设备
US8116320B2 (en) Mapping external port us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CN111193653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77548A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830405B (zh) 用于可扩展的域间覆盖联网的系统和方法
CN104202266A (zh) 一种通信方法、交换机、控制器及通信系统
CN105591955A (zh) 一种报文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99929A (zh) 虚拟机的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7147580B (zh) 一种隧道建立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JP2008154066A (ja) 中継装置、通信方法、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05706424B (zh) 经由第三方网络连接无线电基站
CN110474829B (zh) 传输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88957B (zh) Nat规则管理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170052809A1 (en) Management device, control device, and management method
CN104901825A (zh) 一种实现零配置启动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88264B (zh)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5794158A (zh) 用于处理因特网协议包的方法和系统
CN105052106A (zh) 用于接收和传输互联网协议(ip)数据包的方法和系统
JP2016048811A (ja) ネットワーク延伸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延伸方法
CN101808145B (zh) Ip地址的分配方法和系统
KR100967400B1 (ko) 복수의 무선 usb 호스트 장치와의 네트워킹을 위한 무선usb 디바이스 장치 및 그 네트워킹 방법
CN103546495A (zh) 一种设备数据共享方法
CN103475560A (zh) 一种用户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2017396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tting information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