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70194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0194A
CN104870194A CN201380065101.0A CN201380065101A CN104870194A CN 104870194 A CN104870194 A CN 104870194A CN 201380065101 A CN201380065101 A CN 201380065101A CN 104870194 A CN104870194 A CN 1048701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elt
flexible
balladeur trai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51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70194B (zh
Inventor
保科贵彦
一之瀬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70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70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0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005Cable or belt constructions for driving print, type or paper-carriages, e.g. attachment, tensioning mean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haracter Spaces And Line Spaces In Printers (AREA)

Abstract

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从柔性带产生的振动向记录头传输、并且能够防止记录精度的降低的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1)包括:滑架(50),其具有用于向介质喷出墨的喷墨头(60),并以沿扫描方向往复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导轨(41);供给管(5),其用于从滑架(50)的外部向喷墨头(60)供给墨;以及柔性带(20A),其至少收纳供给管(5),并且伴随着滑架(50)的移动保护并引导该供给管(5),其中,柔性带(20A)的一端经由缓冲在该柔性带(20A)伴随着滑架(50)的移动而移动时产生的振动的缓冲构件(21A)固定于该滑架(50)。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从搭载于在介质上进行扫描的滑架的记录头向该介质喷出墨而进行记录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从记录头(喷墨头)的喷嘴喷出墨而将希望的文字、图形记录(印刷)于介质(记录媒介)的喷墨记录装置(喷墨打印机),已知有各种结构的喷墨记录装置。
在以往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为了进行滑架的控制、向记录头的墨供给等,在滑架连接有挠性的线缆、供给管。该线缆类具有能够追随于滑架的往复移动的足够的长度,以便不会成为滑架的往复移动的阻碍,并配设于滑架与装置主体部之间。作为一个例子,公开了一种设有将该线缆类收纳并进行保护引导的线缆保护引导带(柔性带)的喷墨记录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14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例示的具有柔性带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在柔性带伴随着滑架的移动而移动时,从该柔性带产生振动,该振动向滑架的记录头传输,从而对从记录头喷出墨带来负面影响而致使记录精度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从柔性带产生的振动向记录头传输、并能够防止记录精度的降低的喷墨记录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一实施方式,利用以下公开的解决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是包括:滑架,其具有用于向介质喷出墨的记录头,并以沿扫描方向往复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导轨;供给管,其用于从上述滑架的外部向上述记录头供给墨;以及柔性带,其至少收纳上述供给管,并且伴随着上述滑架的移动保护并引导该供给管,其特征在于,上述柔性带的一端经由缓冲在该柔性带伴随着上述滑架的移动而移动时产生的振动的缓冲构件固定于该滑架。据此,在柔性带伴随着滑架的移动而移动时,能够防止从柔性带产生的振动向滑架传输。因此,搭载于滑架的记录头能够以不受到该振动的影响的状态喷出墨,能够防止记录精度降低。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缓冲构件是舌片状的纵长构件,一端固定于上述滑架,在另一端固定有上述柔性带的上述一端。据此,由于柔性带的振动因舌片状的纵长构件的弹性变形而被缓冲,因此能够防止传输到与滑架之间的固定部的振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缓冲构件包括:具有固定于上述滑架的一端的滑架固定构件、以及具有供上述柔性带固定的另一端的柔性带固定构件,上述柔性带固定构件以能够向能够缓冲上述振动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滑架固定构件,并且具有向能够缓冲上述振动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而且,优选的是,上述柔性带以将该柔性带自身的重量施加于上述柔性带固定构件的方式配设,上述施力部件克服上述柔性带固定构件的重量而施力。据此,柔性带固定构件能够实现以能够向可缓冲来自柔性带的振动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滑架固定构件的构造,并且能够使施力部件克服柔性带固定构件的重量而产生作用力(施力)。因此,能够利用施力部件的作用力有效地缓冲传递到柔性带固定构件的、来自柔性带的振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缓冲构件的一端被上述导轨支承为移动自如,并且该一端经由连结构件固定于上述滑架。据此,利用导轨进行缓冲构件的支承,从而能够减少向滑架传输的、柔性带的振动。另外,由于缓冲构件利用连结构件固定于滑架,因此通过使滑架移动,能够使缓冲构件伴随着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柔性带经由上述缓冲构件固定于上述滑架的扫描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据此,能够将控制布线等线缆和墨供给用的供给管分别收纳于两个柔性带,并能够从滑架的一侧与另一侧进行连接。因此,与收纳于一个柔性带的结构相比较,能够使各柔性带小型轻量化,因此能够减少产生的振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缓冲构件包括相对于上述滑架配设于上述扫描方向的一侧的第1缓冲构件以及配设于另一侧的第2缓冲构件,且该第1缓冲构件以及该第2缓冲构件相互连结。据此,能够实现将柔性带固定于滑架的扫描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的结构。另外,只要利用第1缓冲构件与第2缓冲构件相连结的结构,仅将任意一者与滑架连结,就能够使两缓冲构件伴随着滑架移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供上述导轨固定的引导杆构件,上述柔性带相对于上述引导杆构件配设于与上述导轨固定面侧相反的面侧,上述缓冲构件相对于上述引导杆构件从上述导轨固定面侧朝向相反的面侧延伸设置。据此,能够利用引导杆构件的厚度延伸设置构成缓冲构件的纵长构件,因此不必为了延伸设置该纵长构件而设置专用空间,能够实现装置的紧凑化。
发明的效果
根据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能够防止从柔性带产生的振动向滑架传输。由此,能够防止搭载于滑架的记录头的记录精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缓冲构件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左右移动机构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缓冲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缓冲构件的第一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缓冲构件的第二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缓冲构件的第三变形例的概略图。
图8A以及图8B是表示图1所示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转动构件的结构例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的概略立体图。另外,在图2中示出该喷墨记录装置1的缓冲构件周边的概略立体图(局部放大图)。在此,在图2中,为了易于理解构造,省略了滑架50等的图示,并以从上方拆卸了盖构件25A、25B的状态进行图示。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各图中,用箭头方向表示喷墨记录装置1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方向。
此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全部图中,对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是从记录头(喷墨头)60对被台板10支承的纸、布、树脂片(例如由氯乙烯、聚酯等形成)等的片状的介质的记录面(印刷面)喷出液体(墨)、从而进行文字、图形等的印刷加工的装置。
关于喷墨记录装置1,作为整体结构,在第1组件3的上方组装第2组件4而构成。
在此,第1组件3在支承加工对象物即介质的台板10的左右两端部设有向前后延伸的前后移动机构17而构成。此外,在台板10的下侧配设有电源以及控制设备类(未图示)。
另外,第2组件4构成为,以能够沿向左右延伸的长条状的引导杆构件40左右移动的方式安装有滑架50,并且设有使滑架50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机构30(参照图3)。另外,在引导杆构件40的左端部以及右端部分别安装有墨供给装置(未图示)以及维护单元80而构成。此外,喷墨头60搭载于滑架50。
首先,对台板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台板10具有针对地面进行支承固定的多个腿16、16、……、供作为加工对象物的介质载置并进行其支承的上部面板11、以及隔着中间构造体(未图示)支承上部面板11的下部面板(未图示)。在此,上部面板11配设于地面上的规定高度位置。另外,在上部面板11设有贯穿表背(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孔部(吸附孔)12。根据该结构,使用空气抽吸部件(未图示)从吸附孔12的表面向背面抽吸空气,从而能够使介质吸附并支承在上部面板11上。
在此,虽然引导杆构件40配设于台板10的上方,但由于左右长度形成得比台板10长,因此成为该引导杆构件40的左右两端部相对于台板10向左右突出的构造。
如图1、2所示,在引导杆构件40上沿长度方向安装有导轨41,供喷墨头60搭载的滑架50被该导轨41支承为左右移动自如。导轨41是直动轴承的支承轨道,滑架50固定于嵌合于该导轨41的滑块44并以左右滑动移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并利用左右移动机构30左右移动。
接着,对左右移动机构3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设于第2组件4的左右移动机构30具有驱动带轮31、从动带轮32、以及挂绕于驱动带轮31及从动带轮32的齿形带33而构成。在此,滑架50连结固定于齿形带33。
另外,驱动带轮31以及从动带轮32分别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台板10的左端部与右端部。该驱动带轮31经由轴35连结于驱动马达36,并构成为能够利用该驱动马达36的旋转驱动力旋转。
根据如此构成的左右移动机构30,通过使驱动马达36驱动,从而驱动带轮31借助轴35驱动而旋转,齿形带33左右移动,安装于齿形带33的滑架50支承于导轨41,并能够沿扫描方向(左右方向)往复移动。
接下来,对搭载于滑架50的记录头(喷墨头)60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头60与介质隔开规定间隙地搭载于滑架50。虽然在喷墨头60的配置结构中存在各种构成方式,并能够使用适当的结构,但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头结构:配设有分别沿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排列有各四个、共计八个喷墨头60,该喷墨头60平行排列地形成有将各个喷射微小的墨粒的多个喷嘴沿前后方向以直线状排列而成的喷嘴列。作为印刷(记录)时的动作例,通过使引导杆构件40相对于台板10前后移动,并且使滑架50左右移动,从而使搭载于该滑架50的喷墨头60左右移动。在该移动时,从与介质的表面相对的喷嘴喷射墨,在介质的表面(记录面)印刷所希望的文字、图案。
另外,在引导杆构件40的右端部设有用于向喷墨头60供给墨的墨供给装置(未图示)。
另一方面,在引导杆构件40的左端部设有维护单元80。该维护单元80是用于抽吸残留在喷嘴的内部的墨、去除附着于喷嘴的周边的墨渣、垃圾等而使喷嘴恢复到从喷嘴正常地喷射的状态的机构。另外,在维护单元80的下方设有废墨罐90,并能够存储在维护单元80中处理过的墨。
接下来,对驱动和控制的布线等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设有将装置主体部(在此是第2组件4)与滑架50相连的柔性带20(20A、20B)。在柔性带20(20A、20B)的内部配设有用于从控制设备类(未图示)供给用来驱动控制喷墨头60的电力、控制信号的线缆6、和用于从墨供给装置70向喷墨头60供给墨的供给管5。该柔性带20(20A、20B)伴随着滑架50的移动,在例如与建设机械所包括的履带相同的移动的作用下产生在设于第2组件4的基座19上移动的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两个柔性带20A、20B。该柔性带20A、20B是在第2组件4中相对于引导杆构件40配设于与导轨固定面40a侧相反的面40b侧,一端经由后述的缓冲构件21分别固定于滑架50的扫描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并且另一端分别固定于第2组件4的带固定部22的结构。在此,在“柔性带”移动时,在构造上存在产生振动这一问题。但是,根据上述结构,例如将墨供给用的供给管5收纳于柔性带20A内,将控制布线等线缆6收纳于柔性带20B内,能够从滑架50的一侧与另一侧进行连接。因此,与收纳于一个柔性带的结构相比较,能够使各柔性带20A、20B小型轻量化,因此能够减少产生的振动。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是在一个柔性带内收纳所需的全部供给管以及线缆而连接于滑架的一侧或另一侧的结构(未图示)。
在此,柔性带20(20A、20B)的一端经由缓冲构件21固定于滑架50。更具体而言,缓冲构件21包括相对于滑架50配设于扫描方向的一侧的第1缓冲构件21A以及配设于另一侧的第2缓冲构件21B,第1缓冲构件21A以及第2缓冲构件21B相互连结。在此,第1缓冲构件21A以及第2缓冲构件21B的一端21Aa、21Ba都被导轨41支承为移动自如。另外,采用仅一个缓冲构件(在此是第1缓冲构件21A)经由连结构件23固定于滑架50的结构。这样,利用仅使一个缓冲构件与滑架50连结的结构,能够减少振动从柔性带20向滑架50的传输。此外,由于第1缓冲构件21A与第2缓冲构件21B连结,因此能够伴随着滑架50的移动使两者同时移动。
如图2、图8A以及图8B所示,柔性带20采用一端经由转动构件49固定于缓冲构件21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是不经由转动构件49地固定的结构。
关于转动构件49、更详细地说是包括板状的上部构件49a与板状的下部构件49b以转动支点49c为支点连结为转动自如的结构(利用图8A以及图8B这两个图例示转动的变化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构件49b固定于缓冲构件21,并且在上部构件49a固定有柔性带20的一端(在图8A以及图8B中,柔性带20未图示)。据此,能够追随于滑架50(喷墨头60)的上下移动使收纳有供给管5、线缆6的柔性带20的一端(顶端)的朝向(角度)变化。即,即使在滑架50(喷墨头60)因与介质的厚度对应等理由上下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将柔性带20固定于转动构件49,从而能够与其上下移动相应地使角度变化,能够实现应力不会集中于柔性带20的一端(顶端)的构造。另外,由此,也可起到减少从柔性带20向缓冲构件21传递的振动的效果。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缓冲构件21(21A、21B)是形成为在侧视时呈大致倒L字状、并具有将两端连结的加强部的形状的舌片状的纵长构件。如上述那样,缓冲构件21A的一端21Aa、缓冲构件21B的一端21Ba被导轨支承为移动自如。更详细地说,缓冲构件21A的一端21Aa、缓冲构件21B的一端21Ba分别固定于嵌合在导轨41上的滑块45,并被支承为左右滑动移动自如。另外,一个缓冲构件(在此是第1缓冲构件21A)经由连结构件23固定于滑架50,并且两缓冲构件21A、21B经由连结构件24相互连结。而且,柔性带20A的一端20Aa固定于缓冲构件21A的另一端21Ab,柔性带20B的一端20Ba固定于缓冲构件21B的另一端21Bb。根据该结构,缓冲构件21A、21B以一端21Aa、21Ba作为固定端,以另一端21Ab、21Bb作为自由端,在从柔性带20A、20B输入振动时,通过变形(弹性变形),能够产生缓冲该振动的作用。
此外,该图1、2中的附图标记25A、25B分别是用于覆盖柔性带20A的一端20Aa以及柔性带20B的一端20Ba的盖构件。
在此,缓冲构件21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各种缓冲构造。以下,对其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图4、5中示出缓冲构件21A、21B的第一变形例21C、21D。图4是概略立体图。另外,图5是概略侧视图(虽然例示了21C,但21D也是相同的)。
由于缓冲构件21C、21D的基本的结构和作用分别与上述缓冲构件21A、21B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该图4、5所示,缓冲构件21C包括:具有固定于滑架50的一端21C1a的滑架固定构件21C1、以及具有供柔性带20A固定的另一端21C2b的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作为一个例子,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是形成为在侧视时呈大致倒L字状、并具有将两端连结的加强部的形状的舌片状的纵长构件。另外,滑架固定构件21C1形成为在俯视时呈大致日文“コ”字状,以便能够将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的前端面覆盖并保持。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结构。
此外,与上述缓冲构件21A的情况相同,柔性带20A配设为将自身的重量施加于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
在此,滑架固定构件21C1与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利用支承固定部46连结为能够相互转动(在此,支承固定部46的位置成为转动中心)。该支承固定部46也兼作连结构件24的固定部,并使用螺纹构件等而构成。
据此,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能够实现以能够向可缓冲来自柔性带20A的振动的方向(在此是重力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滑架固定构件21C2的构造。
而且,在滑架固定构件21C1与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之间设有向能够缓冲来自柔性带20A的振动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47。作为一个例子,该施力部件47使用螺旋弹簧、板簧、弹性构件(橡胶、发泡树脂)等而构成,并固定于滑架固定构件21C1或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中的一者(或两者)。
据此,能够使施力部件47克服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的重量而产生作用力(施力)。因此,能够利用施力部件47的作用力缓冲传递到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的、来自柔性带20A的振动。与上述缓冲构件21A的情况相比较,能够进行使用了施力部件47的缓冲,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提高防止(减少)振动效果。
此外,由于包括滑架固定构件21D1与柔性带固定构件21D2的缓冲构件21D的基本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缓冲构件21C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接下来,在图6中示出缓冲构件21A、21B的第二变形例21E、21F(虽然例示了21E,但21F也是相同的)。图6是与上述的图5相同的概略侧视图。
由于缓冲构件21E、21F的基本的结构和作用分别与上述的第一变形例21C、21D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该图6所示,缓冲构件21E包括:具有固定于滑架50的一端21E1a的滑架固定构件21E1、以及具有供柔性带20A固定的另一端21E2b的柔性带固定构件21E2。作为一个例子,柔性带固定构件21E2是在侧视时形成为大致I字状的舌片状的纵长构件。另外,滑架固定构件21E1在后视时形成为大致日文“コ”字状,以便能够将柔性带固定构件21E2的前方上端面覆盖并保持。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结构。
在此,与上述的第一变形例21C相比较,虽然在滑架固定构件21E1与柔性带固定构件21E2之间设有向能够缓冲来自柔性带20A的振动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47的结构和作用相同,但在该施力部件47的配设方向(施力方向)中形成不同的结构。
此外,由于包括滑架固定构件21F1与柔性带固定构件21F2的缓冲构件21F的基本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缓冲构件21E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接下来,在图7中示出缓冲构件21A、21B的第三变形例21G、21H(虽然例示了21G,但21H也是相同的)。图7是与上述的图5相同的概略侧视图。
由于缓冲构件21G、21H的基本的结构和作用分别与上述的第一变形例21C、21D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该图7所示,缓冲构件21G包括:具有固定于滑架50的一端21G1a的滑架固定构件21G1、以及具有供柔性带20A固定的另一端21G2b的柔性带固定构件21G2。作为一个例子,柔性带固定构件21G2是在侧视时形成为大致倒梯形形状的舌片状的纵长构件。另外,滑架固定构件21G1形成为俯视时呈大致日文“コ”字状,以便覆盖柔性带固定构件21G2的前端部的两侧面并保持为沿缓冲方向即上下方向(重力方向)滑动移动自如。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结构。此外,附图标记48是使滑架固定构件21G1与柔性带固定构件21G2相互卡合而使其滑动移动的引导部。
即,第三变形例21G与第一变形例21C不同,滑架固定构件21G1与柔性带固定构件21G2并非连结为能够相互转动,而是构成为柔性带固定构件21G2相对于滑架固定构件21G1沿上下方向(重力方向)滑动移动自如。
利用这种结构,与第一变形例21C等相同,也能够实现柔性带固定构件21G2以能够向可缓冲来自柔性带20A的振动的方向(在此为重力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滑架固定构件21G2的构造。
而且,与上述的第一变形例21C相比较,虽然在滑架固定构件21G1与柔性带固定构件21G2之间设有向能够缓冲来自柔性带20A的振动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47的结构相同,但在该施力部件47的配设方向(施力方向)上采用不同的结构。更详细地说,施力部件47固定设于滑架固定构件21G1的内壁面等,并对于沿上下方向(重力方向)滑动移动的柔性带固定构件21G2产生作用力,从而能够缓冲传递到柔性带固定构件21G2的、来自柔性带20A的振动。
此外,由于包括滑架固定构件21H1与柔性带固定构件21H2的缓冲构件21H的基本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缓冲构件21G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以上的代表例所示的缓冲构件21是相对于引导杆构件40从导轨固定面40a侧朝向相反的面40b侧延伸设置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引导杆构件40的厚度(导轨固定面40a与相反的面40b之间的厚度)延伸设置构成缓冲构件21的纵长构件,因此不必为了延伸设置该纵长构件而设置专用空间,能够实现装置的紧凑化。
这样,根据设置缓冲构件21的结构,能够利用缓冲构件21即舌片状的纵长构件的弹性变形缓冲柔性带20的振动。因此,能够防止从柔性带20产生的振动向与滑架50之间的固定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供柔性带20固定的缓冲构件21与滑架50之间的连结部)传输。因此,搭载于滑架50的喷墨头60能够以不受到该振动的影响的状态喷出墨,能够防止墨喷出精度的降低,从而能够实现高品质的记录(印刷)。
另外,如图1所示,在喷墨记录装置1中设有将第1组件3与第2组件4相连的柔性带27。在柔性带27的内部配设有用于从配设于第1组件3的电源以及控制设备类供给用于将第2组件4侧的装置类驱动控制的电力、控制信号的线缆。据此,能够容许引导杆构件40相对于台板10的前后移动,并且从第1组件3侧向第2组件4侧供给电力、控制信号。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1,能够防止从柔性带20产生的振动向滑架50传输。由此,能够防止搭载于滑架50的喷墨头60的记录精度的降低,因此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记录(印刷)。
另外,特别是,通过本实施方式起到以下特征的作用效果。
公开的喷墨记录装置1是,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滑架50,其具有用于向介质喷出墨的喷墨头60,并以沿扫描方向往复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导轨41;供给管5,其用于从滑架50的外部向喷墨头60供给墨;以及柔性带20,其至少收纳供给管5,并且伴随着滑架50的移动保护并引导该供给管5;其特征在于,柔性带20的一端经由缓冲在该柔性带20伴随着滑架50的移动而移动时产生的振动的缓冲构件21固定于该滑架50。据此,在柔性带20伴随着滑架50的移动而移动时,能够防止从柔性带20产生的振动向滑架50传输。因此,搭载于滑架50的喷墨头60能够以不受到该振动的影响的状态喷出墨,能够防止记录精度降低。
另外,优选的是,缓冲构件21是舌片状的纵长构件,一端固定于滑架50,在另一端固定有柔性带20的一端。据此,由于柔性带20的振动因舌片状的纵长构件的弹性变形而被缓冲,因此能够防止向与滑架50之间的固定部传输的振动。
另外,优选的是,作为缓冲构件21的一个例子的21C包括:具有固定于滑架50的一端21C1a的滑架固定构件21C1、以及具有供柔性带20A固定的另一端21C2b的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以能够向能够缓冲柔性带20A的振动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滑架固定构件21C1,并且具有向能够缓冲该振动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47。而且,优选的是,柔性带20A以将该柔性带20A自身的重量施加于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的方式配设,且施力部件47克服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的重量而施力。据此,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能够实现以能够向可缓冲来自柔性带20A的振动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滑架固定构件21C1的构造,并且能够使施力部件47克服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的重量而产生作用力(施力)。因此,能够利用施力部件47的作用力有效地缓冲传递到柔性带固定构件21C2的、来自柔性带20A的振动。
另外,优选的是,缓冲构件21的一端被导轨41支承为移动自如,并且该一端经由连结构件23固定于滑架50。据此,利用导轨41进行缓冲构件21的支承,从而能够减少向滑架50传输的、柔性带20的振动。另外,由于缓冲构件21利用连结构件23固定于滑架50,因此通过使滑架50移动,能够使缓冲构件21伴随着移动。
另外,优选的是,柔性带20(20A、20B)经由缓冲构件21固定于滑架50的扫描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据此,能够将墨供给用的供给管5和控制布线等的线缆6分别收纳于两个柔性带20A、20B,并能够从滑架50的一侧与另一侧进行连接。因此,与收纳于一个柔性带的结构相比较,能够使各柔性带20A、20B小型轻量化,因此能够减少产生的振动。
另外,优选的是,缓冲构件21包括相对于滑架50配设于扫描方向的一侧的第1缓冲构件21A以及配设于另一侧的第2缓冲构件21B,且第1缓冲构件21A以及第2缓冲构件21B相互连结。据此,能够实现将柔性带20固定于滑架50的扫描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的结构。另外,只要利用第1缓冲构件21A与第2缓冲构件21B相连结的结构仅将任意一者与滑架50连结,就能够使两缓冲构件21A、21B伴随着滑架50移动。
另外,优选的是,还包括供导轨41固定的引导杆构件40,柔性带20相对于引导杆构件40配设于与导轨固定面40a侧相反的面40b侧,缓冲构件21相对于引导杆构件40从导轨固定面40a侧朝向相反的面40b侧延伸设置。据此,能够利用引导杆构件40的厚度延伸设置构成缓冲构件21的纵长构件,因此不必为了延伸设置该纵长构件而设置专用空间,能够实现装置的紧凑化。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这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虽然列举所谓的平板型的喷墨记录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的喷墨记录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   喷墨记录装置
3   第1组件
4   第2组件
5   供给管
6   线缆
10  台板
11  上部面板
17  前后移动机构
19  基座
20、20A、20B  柔性带
21、21A、21B  缓冲构件
21C1、21E1、21G1  滑架固定构件
21C2、21E2、21G2  柔性带固定构件
22  带固定部
23  连结构件
24  连结构件
30  左右移动机构
40  引导杆构件
41  导轨
44、45  滑块
47  施力部件
49  转动构件
50  滑架
60  记录头(喷墨头)

Claims (8)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滑架,其具有用于向介质喷出墨的记录头,并以沿扫描方向往复移动自如的方式支承于导轨;
供给管,其用于从上述滑架的外部向上述记录头供给墨;以及
柔性带,其至少收纳上述供给管,并且伴随着上述滑架的移动保护并引导该供给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柔性带的一端经由缓冲在该柔性带伴随着上述滑架的移动而移动时产生的振动的缓冲构件固定于该滑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构件是舌片状的纵长构件,一端固定于上述滑架,在另一端固定有上述柔性带的上述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构件包括:具有固定于上述滑架的一端的滑架固定构件、以及具有供上述柔性带固定的另一端的柔性带固定构件,
上述柔性带固定构件以能够向能够缓冲上述振动的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上述滑架固定构件,并且具有向能够缓冲上述振动的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柔性带以将该柔性带自身的重量施加于上述柔性带固定构件的方式配设,
上述施力部件克服上述柔性带固定构件的重量而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构件的一端被上述导轨支承为移动自如,并且该一端经由连结构件固定于上述滑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柔性带经由上述缓冲构件固定于上述滑架的扫描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缓冲构件包括相对于上述滑架配设于上述扫描方向的一侧的第1缓冲构件以及配设于另一侧的第2缓冲构件,且该第1缓冲构件以及该第2缓冲构件相互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供上述导轨固定的引导杆构件,
上述柔性带相对于上述引导杆构件配设于与上述导轨固定面侧相反的面侧,
上述缓冲构件相对于上述引导杆构件从上述导轨固定面侧朝向相反的面侧延伸设置。
CN201380065101.0A 2012-12-13 2013-12-12 喷墨记录装置 Active CN1048701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2640A JP6127338B2 (ja) 2012-12-13 2012-12-13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2-272640 2012-12-13
PCT/JP2013/083287 WO2014092140A1 (ja) 2012-12-13 2013-12-12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0194A true CN104870194A (zh) 2015-08-26
CN104870194B CN104870194B (zh) 2016-12-14

Family

ID=50934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5101.0A Active CN104870194B (zh) 2012-12-13 2013-12-12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27338B2 (zh)
CN (1) CN104870194B (zh)
WO (1) WO20140921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10791B2 (en) * 2015-05-05 2017-04-04 Océ-Technologies B.V. Print head mounting structure
US9802431B2 (en) * 2016-01-13 2017-10-31 Océ Holding B.V. Impact damping device for print-head assembly and print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10343430B2 (en) 2016-09-22 2019-07-09 Océ Holding B.V. Assembly for moving a carriage
JP7275604B2 (ja) * 2019-01-31 2023-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移動体、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48A (zh) * 1990-06-11 1992-02-19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
JP2006159603A (ja) * 2004-12-07 2006-06-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71139A (zh) * 2005-05-09 2008-04-30 爱克发印艺公司 用于数字打印机中的打印头托架的免受力支撑框架
CN101480884A (zh) * 2008-01-08 2009-07-1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29787A (zh) * 2009-10-07 2011-04-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6575B2 (ja) * 2004-01-27 2010-10-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キャ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JP4530158B2 (ja) * 2005-03-29 2010-08-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キャリッジ搬送用ベルトとキャリッジとの連結保持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06272943A (ja) * 2005-03-30 2006-10-12 Seiko Epson Corp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ドッ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748A (zh) * 1990-06-11 1992-02-19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
JP2006159603A (ja) * 2004-12-07 2006-06-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71139A (zh) * 2005-05-09 2008-04-30 爱克发印艺公司 用于数字打印机中的打印头托架的免受力支撑框架
CN101480884A (zh) * 2008-01-08 2009-07-15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029787A (zh) * 2009-10-07 2011-04-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流体喷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92140A1 (ja) 2014-06-19
CN104870194B (zh) 2016-12-14
JP2014117822A (ja) 2014-06-30
JP6127338B2 (ja)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70194A (zh) 喷墨记录装置
WO2013005453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CN10161863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WO2010067445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02205711B (zh) 喷墨记录设备
EP2781360A1 (en) Recording device
CN104070791A (zh) 记录装置
US6244765B1 (en) Vibration isolating attachment system for inkjet carriages
CN1842478B (zh) 喷墨记录装置
WO2006113240A8 (en) Imaging head mount
JP5343464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720695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US6755504B2 (en) Independent wiping of printhead
CN108136771B (zh) 液体喷射设备
US20040061739A1 (en) Carriages for printing devices
JP6398686B2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位置調整機構、液滴吐出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133398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printing heads
KR102546881B1 (ko) 정밀도가 개선된 프린트 헤드 왕복 동작
JP600998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US10035348B2 (en) Spittoon beam system and printer with a spittoon beam system
JP20091015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81052A (ja) 液体吐出装置
CN102886985A (zh)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0704510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062390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