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7448A - 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7448A
CN104867448A CN201510270554.8A CN201510270554A CN104867448A CN 104867448 A CN104867448 A CN 104867448A CN 201510270554 A CN201510270554 A CN 201510270554A CN 104867448 A CN104867448 A CN 104867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transistor
electric capacity
sweep signal
coup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05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隆
卢俊名
陈柏勳
洪嘉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67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74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包含第一电容、有机发光二极管、切换电路、驱动电路、补偿电路、数据输入电路以及稳压电路。驱动电路用以输出驱动电流。补偿电路用以根据第二扫描信号控制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使驱动电路根据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输出驱动电流。数据输入电路用以根据第三扫描信号与数据信号控制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稳压电路用以稳定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并避免其浮接。

Description

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内容是有关于一种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各种数字显示装置中,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AMOLED)因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发光效率、高对比、反应速度快、广视角以及可使用温度范围大等优点,因此在数字显示装置的市场上极具竞争性。
现有的AMOLED装置中包含扫描驱动电路、数据驱动电路以及多个显示单元。现有AMOLED装置中每一个显示单元包含输入晶体管、驱动晶体管、储存电容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
扫描驱动电路与数据驱动电路分别用来提供扫描信号与数据信号给每一显示单元中的输入晶体管,每一显示单元据以控制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电流,进而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运行并发光。
然而,在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运作中,驱动电流受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threshold voltage)所影响,因AMOLED装置中不同的显示单元各自的驱动晶体管的临界电压存在一定误差,驱动电流会因此产生差异。而当驱动电流产生差异则会导致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亮度不一致,以致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显示影像时的画面亮度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的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包含第一电容、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以及第二电容。第一电容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有机发光二极管耦接第一参考电压。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耦接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扫描信号。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二参考电压、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扫描信号。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一端耦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二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控制端耦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四晶体管具有第一端耦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端耦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扫描信号。第五晶体管具有第一端耦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端耦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扫描信号。第六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用以接收数据信号、第二端耦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三扫描信号。第二电容具有第一端耦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端用以接收第二参考电压。
本发明内容的次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包含第一电容、有机发光二极管、切换电路、驱动电路、补偿电路、数据输入电路以及稳压电路。第一电容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有机发光二极管耦接第一参考电压,用以接收驱动电流。切换电路耦接有机发光二极管与第二参考电压,用以根据第一扫描信号将驱动电流提供至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耦接切换电路,用以输出驱动电流。补偿电路耦接第一电容、切换电路以及驱动电路,用以根据第二扫描信号控制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使驱动电路根据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输出驱动电流。数据输入电路耦接第一电容与补偿电路,用以根据第三扫描信号与数据信号控制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稳压电路耦接第一电容、补偿电路、数据输入电路与第二参考电压,用以稳定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并避免其浮接。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然而,应了解到,为符合在产业中实务利用的情况,许多的特征并未符合比例绘示。实际上,为了阐述以下的讨论,许多特征的尺寸可能被任意地增加或缩减。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示意图;
图2绘示图1中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的示意图;
图3绘示图1及图2中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于驱动方法的一操作实施例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4绘示在第一时段内图2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中各晶体管的状态示意图;
图5绘示在第二时段内图2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中各晶体管的状态示意图;以及
图6绘示在第三时段内图2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中各晶体管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
110:切换电路
120:驱动电路
130:补偿电路
140:数据输入电路
150:稳压电路
C1:第一电容
C2:第二电容
Id:驱动电流
VDATA:数据信号
VSS:第一参考电压
VDD:第二参考电压
M1:第一晶体管
M2:第二晶体管
M3:第三晶体管
M4:第四晶体管
M5:第五晶体管
M6:第六晶体管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
S1:第一扫描信号
S2:第二扫描信号
S3:第三扫描信号
T1:第一时段
T2:第二时段
T3:第三时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揭示提供许多不同实施例或例证用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特征。特殊例证中的元件及配置在以下讨论中被用来简化本发明。所讨论的任何例证只用来作解说的用途,并不会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或其例证的范围和意义。此外,本发明在不同例证中可能重复引用数字符号且/或字母,这些重复皆为了简化及阐述,其本身并未指定以下讨论中不同实施例且/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均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而“耦接”或“连接”还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操作或动作。在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与第三等等的词汇,是用于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块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块不应该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词汇只限于用来辨别单一元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块。因此,在下文中的一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块也可被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块,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本意。如本文所用,词汇“与/或”包含了列出的关联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
请参阅图1,其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的示意图。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可用于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splay,AMOLED)。显示装置中可包含多个如图1所示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用以组成完整的显示画面。
如图1所示,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包含第一电容C1、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切换电路110、驱动电路120、补偿电路130、数据输入电路140以及稳压电路150。
第一电容C1具有第一端N1与第二端N2。于实际应用中,第一电容C1可作为储存电容,用来储存驱动电路120的控制电压。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耦接第一参考电压VSS,用以接收驱动电流Id。
切换电路110耦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与第二参考电压VDD,用以根据第一扫描信号S1将驱动电流Id提供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驱动电路120耦接切换电路110,用以输出驱动电流Id。
补偿电路130耦接第一电容C1、切换电路110以及驱动电路120,用以根据第二扫描信号S2控制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使驱动电路120根据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N2的电压输出驱动电流Id。例如,当第二扫描信号S2致能时,补偿电路130便可调整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藉此对驱动电路120的临界电压(threshold voltage)进行补偿。
数据输入电路140耦接第一电容C1与补偿电路130,用以根据第三扫描信号S3与数据信号VDATA控制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的电压。例如,当第三扫描信号S3致能时,数据输入电路140便将数据信号VDATA输入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
稳压电路150耦接第一电容C1、补偿电路130、数据输入电路140与第二参考电压VDD,用以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的电压并避免其浮接(floating)。例如,当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发光期间,确保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的电压通过稳压电路150耦接至一稳定电位(例如第二参考电压VDD)。
请一并参阅图2,其绘示图1中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切换电路110包含第一晶体管M1以及第二晶体管M2,用以根据第一扫描信号S1将驱动电流Id提供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端耦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用以提供驱动电流Id给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端耦接驱动电路120用以接收驱动电流Id。第一晶体管M1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扫描信号S1。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端用以接收第二参考电压VDD。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耦接驱动电路120。第二晶体管M2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一扫描信号S1。
如图2所示,驱动电路120包含第三晶体管M3,用以输出驱动电流Id。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端耦接切换电路110(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端耦接切换电路(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端)用以输出驱动电流Id。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耦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N2。其中,驱动电流Id的大小依第三晶体管M3的导通状态而定。一般来说,驱动电流(Id)的电流大小可由下列公式(1)得知:
Id = 1 2 μC W L ( Vsg 3 - | Vth 3 | ) 2 ……公式(1);
其中Vsg3为驱动电路120中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第一端)与栅极(控制端)之间的电压差,Vth3为第三晶体管M3的临界电压(threshold voltage),W代表第三晶体管M3的通道宽度,L代表第三晶体管M2的通道长度,C代表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电容,μ代表第三晶体管M3的等效载子迁移率(equivalentcarrier mobility)。
如图2所示,补偿电路130包含第四晶体管M4以及第五晶体管M5,用以根据第二扫描信号S2控制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第一端N1与第二端N2),使驱动电路120根据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N2的电压输出驱动电流Id。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第四晶体管M4的第二端耦接切换电路110(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端)以及驱动电路120(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端)。第四晶体管M4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扫描信号S2。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N2。第五晶体管M5的第二端耦接切换电路110(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端)以及驱动电路(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端)。第五晶体管M5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二扫描信号S2。例如,当第二扫描信号S2致能时,补偿电路130中的第四晶体管M4与第五晶体管M5即导通,并分别控制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压(第一端N1与第二端N2),藉此对驱动电路120的临界电压进行补偿。详细的补偿操作将进一步详述于后续段落中。
如图2所示,数据输入电路140包含第六晶体管M6,用以根据第三扫描信号S3与数据信号VDATA控制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的电压。第六晶体管M6的第一端用以接收数据信号VDATA。第六晶体管M6的第二端耦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与补偿电路130(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第六晶体管M6的控制端用以接收第三扫描信号S3。例如,当第三扫描信号S3致能时,数据输入电路140中的第六晶体管M6即导通,并将数据信号VDATA输入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
如图2所示,稳压电路150包含第二电容C2,用以稳定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的电压并避免其浮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耦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补偿电路130(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数据输入电路140(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用以接收第二参考电压VDD。例如,当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发光期间,确保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的电压通过稳压电路150的第二电容C2耦接至一稳定电位(例如第二参考电压VDD)。
请一并参阅图3,绘示图1及图2中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于驱动方法的一操作实施例的信号时序示意图。如图2及图3所示,于第一时段T1内,驱动方法提供具第一电平的第一扫描信号S1至切换电路110,提供具第二电平的第二扫描信号S2至补偿电路130,提供具第一电平的第三扫描信号S3至数据输入电路140。
其中第二电平异于第一电平,于此实施例中,第二电平代表致能状态的电压电平,第一电平代表关闭状态的电压电平。于图2的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M1至第六晶体管M6以低压致能(low enable)的晶体管作为举例,相对应地,此例中图3所示的第一电平为高电平且第二电平为低电平,但本发明并不依此为限,或改用高压致能(high enable)的晶体管,可相对应调整第一、第二电平的定义,此为现有技艺的人所熟知。
请一并参阅图4,其绘示第一时段T1内图2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中各晶体管的状态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第一时段T1对应到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的补偿时段。
于第一时段T1内,第四晶体管M4导通,使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同时第五晶体管M5导通,使第三晶体管M3的第二端以及控制端之间形成通路。藉此对驱动电路120的第三晶体管M3执行临界电压补偿运作。随着第五晶体管M5导通对第三晶体管M3的控制端电压进行补偿并达到稳定后(亦即使第三晶体管M3恰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电压(第二端N2的电压)与栅极电压(控制端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恰等于|Vth3|,其中Vth3为第三晶体管M3的临界电压。也就是说,第一电容C1两端的跨压等于|Vth3|,通过此操作可使第三晶体管M3的临界电压储存/记录于第一电容C1中,并在第三晶体管M3后续所产生的驱动电流Id受到补偿,使驱动电流Id不受第三晶体管M3的临界电压影响。
于第一时段T1内,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以及第六晶体管M6不导通。须补充的是,第一时段T1的作动由独立的第二扫描信号S2控制,其时间长度不受限于单列扫描时间(Line Time),其主要是指数据信号VDATA可被输入至每一列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的第一电容C1的时间,在此实施例中即为图3中的第二时段T2。第一时段T1亦不受限于其他动作(如数据输入、发光等动作)的时脉长度,第一时段T1的期间可例如为单列扫描时间(第二时段T2)的N倍,N为2以上的正整数,例如于图3的实施例中,第一时段T1的持续期间可为两倍的第二时段T2。如此一来,可确保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具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临界电压补偿运作,亦即可以使第三晶体管M3的临界电压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补偿。
如图2及图3所示,于第一时段T1后的第二时段T2内,驱动方法将第二扫描信号S2从第二电平切换为第一电平以除能补偿电路130的临界电压补偿运作,并将第三扫描信号S3从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
请一并参阅图5,其绘示在第二时段T2内图2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中各晶体管的状态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第二时段T2对应到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的数据输入时段。
于第二时段T2内,第六晶体管M6导通,进而馈入数据信号VDATA给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第一端N1的电压因此变为VDATA。在此可以注意到的是,第一电容C1原先两端的电位差即为|Vth3|,在此第二时段T2内亦无其余电流导通路径,因此当第一电容C1第一端N1的电压转变为VDATA时,由于第一电容C1两端的电位差仍需维持|Vth3|,故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N2的电压将转变为VDATA-|Vth3|。
此外,在第二时段T2时,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四晶体管M4及第五晶体管M5不导通。由于第一晶体管M1及第二晶体管M2皆尚未导通,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不发光。
如图2及图3所示,该驱动方法更包含将第一扫描信号S1从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并将第三扫描信号S3从第二电平切换为第一电平以除能数据输入电路140的运作。
请一并参阅图6,其绘示在第三时段T3内图2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中各晶体管的状态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第三时段T3对应到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的发光时段。
于第三时段T3内,导通第一晶体管M1及第二晶体管M2,进而将驱动电流Id馈入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须注意的是,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为浮接,则可能发生电压漂移,进而影响到第二端N2的电压以及第三晶体管M3产生的驱动电流Id的大小。稳压电路150中的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耦接第二参考电压VDD,并两端维持一定的电压差,确保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N1的电压通过稳压电路150的第二电容C2耦接至一稳定电位。
在第三时段T3中,可以看到的是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第一端)与栅极(控制端)之间的电压差为
Vsg3=VDD-(VDATA-|Vth3|)
第三时段T3中,驱动电流Id的电流大小可由公式(2)得知:
Id = 1 2 μC W L ( Vsg 3 - | Vth 3 | ) 2 ……公式(1);
⇒ Id = 1 2 μC W L { [ V DD - ( V DATA - | Vth 3 | ) ] - | Vth 3 | } 2
⇒ Id = 1 2 μC W L ( V DD - V DATA ) 2 ……公式(2);
也就是说,理想上,通过本实施例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100及驱动方法,发光时段中驱动电流Id的电流大小不受驱动晶体管的元件特性(如临界电压不同)而影响,可提供相对稳定的驱动电流Id。
综上所述,本发明文件提供一种具临界电压补偿机制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中,临界电压的补偿时间可调整,不受单列扫描时间的长度(即一列像素输入数据信号的时间)限制。此外,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时段内,进一步稳定电容的电压并避免其浮接,提高其稳定性。
虽然本发明内容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内容,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内容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7)

1.一种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
一有机发光二极管,耦接一第一参考电压;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该有机发光二极管、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一扫描信号;
一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用以接收一第二参考电压、一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扫描信号;
一第三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一第二端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耦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一第四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一第二端耦接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二扫描信号;
一第五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一第二端耦接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扫描信号;
一第六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用以接收一数据信号、一第二端耦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一第三扫描信号;以及
一第二电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该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以及该第六晶体管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端用以接收该第二参考电压。
2.一种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以驱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包含:
于一第一时段内,使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与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之间形成短路,并使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与该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之间形成短路;
于该第一时段后的一第二时段内,馈入一数据信号给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一端;
于该第二时段后的一第三时段内,导通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时段内,该驱动方法更包含:
提供具一第一电平的该第一扫描信号至该第一晶体管及该第二晶体管;
提供具一第二电平的该第二扫描信号至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以及
提供具该第一电平的该第三扫描信号至该第六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时段内,该驱动方法更包含:
将该第二扫描信号从该第二电平切换为该第一电平以除能该第三晶体管的临界电压补偿运作;以及
将该第三扫描信号从该第一电平切换为该第二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三时段内,该驱动方法更包含:
将该第一扫描信号从该第一电平切换为该第二电平;以及
将该第三扫描信号从该第二电平切换为该第一电平以除能该第六晶体管的运作。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时段的期间为该第二时段的期间的N倍,N为1以上的正整数。
7.一种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
一有机发光二极管,耦接一第一参考电压,用以接收一驱动电流;
一切换电路,耦接该有机发光二极管与一第二参考电压,用以根据一第一扫描信号将该驱动电流提供至该有机发光二极管;
一驱动电路,耦接该切换电路,用以输出一驱动电流;
一补偿电路,耦接该第一电容、该切换电路以及该驱动电路,用以根据一第二扫描信号控制该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使该驱动电路根据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输出该驱动电流;
一数据输入电路,耦接该第一电容与该补偿电路,用以根据一第三扫描信号与一数据信号控制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以及
一稳压电路,耦接该第一电容、该补偿电路、该数据输入电路与该第二参考电压,用以稳定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切换电路包含: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用以提供该驱动电流给该有机发光二极管、一第二端耦接该驱动电路用以接收该驱动电流、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扫描信号;以及
一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用以接收该第二参考电压、一第二端耦接该驱动电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扫描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电路包含一第三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该切换电路、一第二端耦接该切换电路用以输出该驱动电流、以及一控制端耦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补偿电路包含:
一第四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一第二端耦接该切换电路以及该驱动电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扫描信号;以及
一第五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一第二端耦接该切换电路以及该驱动电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扫描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数据输入电路包含一第六晶体管,该第六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用以接收该数据信号、一第二端耦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该补偿电路、以及一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三扫描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稳压电路包含一第二电容,该第二电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该补偿电路以及该数据输入电路用以稳定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并避免其浮接、以及一第二端用以接收该第二参考电压。
13.一种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驱动方法,用以驱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包含:
于一第一时段内,通过该第二扫描信号驱动该补偿电路进而通过该驱动电路的一输出电压控制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藉此对该驱动电路执行临界电压补偿运作;
于该第一时段后的一第二时段内,通过该第三扫描信号驱动该数据输入电路进而通过该数据信号控制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并经由该第一电容耦合进而控制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
于该第二时段后的一第三时段内,通过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的电压驱动该驱动电路进而输出该驱动电流,通过该第一扫描信号驱动该切换电路进而将该驱动电流馈入该有机发光二极管,并通过该稳压电路稳定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压并避免其浮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一时段内,该驱动方法更包含:
提供具一第一电平的该第一扫描信号至该切换电路;
提供具一第二电平的该第二扫描信号至该补偿电路;以及
提供具该第一电平的该第三扫描信号至该数据输入电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二时段内,该驱动方法更包含:
将该第二扫描信号从该第二电平切换为该第一电平以除能该补偿电路的临界电压补偿运作;以及
将该第三扫描信号从该第一电平切换为该第二电平。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第三时段内,该驱动方法更包含:
将该第一扫描信号从该第一电平切换为该第二电平;以及
将该第三扫描信号从该第二电平切换为该第一电平以除能该数据输入电路的运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时段的期间为该第二时段的期间的N倍,N为1以上的正整数。
CN201510270554.8A 2015-04-02 2015-05-25 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Pending CN1048674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0967A TWI574247B (zh) 2015-04-02 2015-04-02 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電路及其驅動方法
TW104110967 2015-04-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7448A true CN104867448A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13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0554.8A Pending CN104867448A (zh) 2015-04-02 2015-05-25 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67448A (zh)
TW (1) TWI57424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9264A (zh) * 2015-11-27 2016-06-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WO2018210086A1 (zh) * 2017-05-15 2018-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083831A (zh) * 2019-07-01 2020-04-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CN111341251A (zh) * 2019-05-17 2020-06-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2533B (zh) * 2018-05-04 2019-06-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TWI688942B (zh) * 2018-06-14 2020-03-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閘極驅動裝置
TWI714317B (zh) 2019-10-23 2020-12-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電路與相關的顯示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20042A1 (en) * 2010-11-11 2012-05-17 Hsuan-Ming Tsai Pixel driving circuit of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CN103137062A (zh) * 2011-11-24 2013-06-05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及其驱动电路与应用
CN103150991A (zh) * 2013-03-14 2013-06-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moled显示器的像素补偿电路
CN103165080A (zh) * 2013-03-21 2013-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140168195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4050916A (zh) * 2014-06-04 2014-09-1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补偿电路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9511B2 (en) * 2005-08-10 2014-02-25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ata drive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TWI410928B (zh) * 2009-09-18 2013-10-01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畫素結構、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TWI488348B (zh) * 2012-05-24 2015-06-11 Au Optronics Corp 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畫素電路及其驅動方法與發光二極體顯示器
KR101987434B1 (ko) * 2013-01-15 2019-10-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테스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20042A1 (en) * 2010-11-11 2012-05-17 Hsuan-Ming Tsai Pixel driving circuit of a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CN103137062A (zh) * 2011-11-24 2013-06-05 联胜(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电路及其驱动电路与应用
US20140168195A1 (en) * 2012-12-14 2014-06-19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150991A (zh) * 2013-03-14 2013-06-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amoled显示器的像素补偿电路
CN103165080A (zh) * 2013-03-21 2013-06-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050916A (zh) * 2014-06-04 2014-09-1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补偿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9264A (zh) * 2015-11-27 2016-06-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WO2018210086A1 (zh) * 2017-05-15 2018-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1341251A (zh) * 2019-05-17 2020-06-2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
CN111341251B (zh) * 2019-05-17 2021-06-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
CN111083831A (zh) * 2019-07-01 2020-04-2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74247B (zh) 2017-03-11
TW201636982A (zh) 2016-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355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pixel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US10056034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pixel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4867448A (zh) 主动式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WO2020001635A1 (zh)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0504440B2 (en)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40118328A1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of an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a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3106873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3700338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及采用该电路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EP2523182B1 (en) Pixel unit circuit, pixel array,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JP4608999B2 (ja) 電子回路の駆動方法、電子回路、電子装置、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装置の駆動方法
TWI533277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畫素電路
CN108492777B (zh) 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700778A (zh) 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04658482A (zh) 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03177687B (zh) 发光显示设备
JP2005099715A (ja) 電子回路の駆動方法、電子回路、電子装置、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5099714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3383831A (zh) 像素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CN104658484A (zh) 显示装置、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US20150145849A1 (en) Display With Threshold Voltage Compensation Circuitry
CN104050918A (zh) 像素单元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11341912B2 (en) Pixe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427809A (zh) 像素补偿电路及amoled显示装置
CN104637445A (zh) Amoled像素驱动电路及像素驱动方法
CN103021339B (zh) 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