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9952B -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9952B
CN104859952B CN201510264868.7A CN201510264868A CN104859952B CN 104859952 B CN104859952 B CN 104859952B CN 201510264868 A CN201510264868 A CN 201510264868A CN 104859952 B CN104859952 B CN 1048599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air chamber
air bag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48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9952A (zh
Inventor
涂宗铃
黄洪新
蔡春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Ameson New Materi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Ameson New Materi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Ameson New Material Inc filed Critical Xiamen Ameson New Material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2648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99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9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9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9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99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由第一热塑膜、第二热塑膜相互叠置热封,其间形成由若干热封线组成的多个相互隔离并封闭的气囊腔室,该充气包装气垫的非边缘分割部,各个气囊腔室并列排布,其内由一个或多个相互串联的第一空气室及第二空气室构成,所述的第一空气室的中心线与第二空气室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存在间隔;采用上述方案后,各个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相互交错排布,避免了如果其中一个气囊腔室发生漏气现象,产生凹陷部,相邻的气囊腔室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能够为该处于漏气状态的气囊腔室提供横向及纵向的方位的气垫支撑,大大降低包裹物位于漏气气囊腔室凹陷区碰撞损毁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材料,尤其指一种避免包裹物产生碰撞损害的充气包装气垫。
背景技术
随着网购的日益兴起,快递物流业发展迅猛,商家在进行包裹物品时大量使用充气包装气垫用于填充包装箱与物品之间间隙或是直接将充气包装气垫包裹物品,避免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的挤压或剧烈的震动,导致物品的损害。
如图1所示,习用的充气包装气垫,由两层热塑膜相互叠置,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气囊腔室1a,各个气囊腔室1a内形成相互串联的空气室10a,但习用的气囊腔室1a呈直线状排布,即各个气囊腔室1a之间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在充气状态,各个气囊腔室1a充气形成各个封闭气囊,但是当其中的一个气囊被尖锐物刺破,则该气囊产生凹陷部,且与之相邻的两个气囊由于呈直线状排布,无法对发生漏气段的气囊的包裹区域的横向或纵向方位产生缓冲保护,容易使包裹的物品产生碰撞损毁。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包裹物能起到更好保护作用的充气包装气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由第一热塑膜、第二热塑膜相互叠置热封,其间形成由若干热封线组成的多个相互隔离并封闭的气囊腔室,该充气包装气垫的各个气囊腔室并列排布,其内由一个或多个相互串联的第一空气室及第二空气室构成,在第一空气室及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过气通道,所述的第一空气室的中心线与第二空气室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存在间隔,或第一空气室的中心线与第二空气室的中心线相互交错。
进一步,前述的第一空气室的宽度为W1,第二空气室的宽度为W2,该第一空气室的中心线与第二空气室的中心线的间隔距离为1/2(1/2(W1+W2))—3/2(1/2(W1+W2))。
进一步,该第一空气室的中心线与第二空气室的中心线的间隔距离为1/2(W1+W2),且W1=W2。
进一步,各个气囊腔室之间的热封线上形成若干不压合区,与该不压合区对应的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或第二空气室内形成内凹部,继而使第一空气室或第二空气室内形成相互串联的空气腔单元。
进一步,各个气囊腔室内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具有圆弧过渡的过气通道,该圆弧的弧度的半径为6mm~9mm。
进一步,相邻两侧的气囊腔室为第一气囊腔室及第二气囊腔室,上述两个气囊腔室的热封线一致,在所述的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过气通道,该过气通道的热封线为内凹的圆弧过渡;同时在所述的第一气囊腔室及第二气囊腔室之间的热封线上形成若干不压合区,该不压合区的热封线为中心线对称两侧圆弧过渡的闭合曲线,所述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或第二空气室的热封线与不压合区的热封线整合构成的轮廓线呈豌豆形。
进一步,所述的不压合区的圆弧的半径为6mm~9mm。
进一步,相邻两侧的气囊腔室为第三气囊腔室及第四气囊腔室,所述的第三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热封线为类八边形,在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过气通道,该过气通道的热封线为直线;所述的第四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热封线为豌豆形,在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过气通道,该过气通道的热封线为直线;同时在第三气囊腔室与第四气囊腔室之间的热封线上形成不压合区。
进一步,所述的不压合区的热封线呈伞状,伞头部位于第四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外侧,伞柄部位于第三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的不压合区的热封线由伞头部及半圆形部构成,该伞头部于第四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外侧;该半圆形部位于第三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的不压合区的热封线呈伞头部,该伞头部位于第四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外侧;同时在该伞头部的同一水平位置的第三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内设有一分隔线,该分隔线的两侧与第三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热封线存在间隔。
采用上述方案后,各个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相互交错排布,避免了如果其中一个气囊腔室发生漏气现象,产生凹陷部,相邻的气囊腔室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能够为该处于漏气状态的气囊腔室提供横向及纵向的方位的气垫支撑,大大降低包裹物位于漏气气囊腔室凹陷区碰撞损毁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充气包装气垫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充气包装气垫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充气包装气垫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充气包装气垫实施例2单个空气室与不压合区的整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充气包装气垫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充气包装气垫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充气包装气垫实施例5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对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由第一热塑膜、第二热塑膜相互叠置热封(图未示),其间形成由若干热封线1组成的多个相互隔离并封闭的气囊腔室2,在该充气包装气垫非边缘部,各个气囊腔室2并列且相互抵靠排布(如实线所示),在各个气囊腔室2内由一个或多个相互串联的第一空气室21及第二空气室22构成,在第一空气室21与第二空气室22之间形成具有圆弧的过气通道23;但在该充气包装气垫的边缘部,由于包装气垫一般以四边形进行裁剪,因此在边缘部气囊腔室的热封线与非边缘部的规则设计存在区别,其会根据当下裁剪的需求,形成各自隔离并封闭的气囊腔室。
在非边缘部的任一单独气囊腔室2内的第一空气室21的中心线211与第二空气室22的中心线221并不位于同一直线上,即第一空气室21与第二空气室22 相互交错;本实施例的第一空气室21的中心线211与第二空气室22的中心线221为相互平行并存在间隔H,间隔H的取值范围为:如果第一空气室的宽度为W1,第二空气室的宽度为W2,则H=1/2(1/2(W1+W2))—3/2(1/2(W1+W2)),为了生产制造的方便,一般各个气囊腔室内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宽度相等,即W1=W2,且优选的H=1/2(W1+W2),这样可确保相邻的两个气囊腔室2a、2b之间的第一空气室21与第二空气室22相对,即气囊腔室2a的第一空气室21的中心线211与气囊腔室2b的第二空气室22的中心线221位于同一直线上,一旦如果气囊腔室2a发生漏气现象,产生凹陷部,则该气囊腔室2a的第一空气室21的纵向及横向方向依然排布有气囊腔室2b的第一空气室21与第二空气室22,能够为气囊腔室2a所在的第一空气室21的周边区域提供有效的缓冲支撑作用,大大降低包裹物位于气囊腔室2a凹陷区碰撞损毁的几率。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的气囊腔室2内的第一空气室21与第二空气室22之间形成具有圆弧的过气通道23,该圆弧为半径为6MM~9MM,因为若圆弧的半径小于6MM,则圆弧过渡的弧顶容易爆破,若半径大于9MM,则圆弧趋近于直线,在物品包裹时,不利于充气包装气垫的折弯,降低包装充气气垫对产品的包裹性;本实施例优选是圆弧的半径为8MM,因为充气包装气垫在生产过程中,模具通过加热把第一热塑膜及第二热塑膜相互的热封,其各个气囊腔室2内的第一空气室21及第二空气室22之间的过气通道23的热封线形成R8的圆弧过渡,则热塑膜不容易被烫破折皱,且在高温热封下,热塑模通过弧形热封的线条会更佳平滑,即不会影响进气效果,又不容易破边,充气后的饱和度、缓冲效果极佳,使得充气后的抗压性增强,且圆弧处形成的接点有利于产品的裹包。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与实施1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各个气囊腔室2之间的热封线1上形成若干不压合区3,与该不压合区3对应的气囊腔室2内的第一空气室21a或第二空气室内22a形成内凹部,继而使第一空气室21a或第二空气室22a内形成相互串联的空气腔单元100、200,由于不压合区3的存在,可增加第一空气室21a或第二空气室22a的气垫高度。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侧的气囊腔室为第一气囊腔室2c及第二气囊腔室2d,上述两个气囊腔室的热封线一致,即第一气囊腔室2c与第二气囊腔室2d的形状一致,在上述两个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21a与第二空气室22a之间形成过气通道23a,该过气通道23a的热封线为内凹的圆弧过渡;同时在第一气囊腔室2c及第二气囊腔室2d的热封线1上形成若干不压合区3,所述的不压合区3的热封线为中心线对称两侧圆弧过渡的闭合曲线,使两个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21a与第二空气室22a内形成相互串联的空气腔单元100、200,所述第一气囊腔室2c及第二气囊腔室2d内的第一空气室21a或第二空气室22a的热封线与不压合区3的热封线整合构成的轮廓线呈豌豆形(如图3-1),这样可使气囊腔室在充气状态时,由于内部的第一空气室、第二空气室、过气通道及不压合区的内凹部分均为圆弧过渡,便于气体的导入,充气效率高,且在充气过程中不易发生爆裂。
采用该种实施例,由于在气囊腔室的热封线之间,增加了不压合区的设置,使原有气囊腔室内单一的空气室形成空气腔单元,大大增加了气囊腔室内各个空气室充气后的气垫高度,增加包装气垫的缓冲距离,有利于对包裹物的保护;同时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的具有内凹圆弧过渡的过气通道及不压合区形成的圆弧半径取值范围与实施例一的范围一致,在此不再累述。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与实施2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但在相邻两侧的气囊腔室及不压合区的形状上存在区别,具体是:该包装气垫相邻两侧的气囊腔室为第三气囊腔室2e及第四气囊腔室2f,所述的第三气囊腔室内2e的第一空气室21b与第二空气室22b的热封线为类八边形,在第一空气室21b与第二空气室22b之间形成过气通道23b,该过气通道23b的热封线为直线;所述的第四气囊腔室2f内的第一空气室21c与第二空气室22c的热封线为豌豆形,在第一空气室21c与第二空气室22c之间形成过气通道23c,该过气通道23c的热封线为直线;同时在第三气囊腔室2e与第四气囊腔室2f之间的热封线上形成不压合区3a,所述的不压合区3a的热封线呈伞状,伞头部31a位于第四气囊腔室2f内的第一空气室21c与第二空气室22c的外侧中部,伞柄部32a位于第三气囊腔室2e内的第一空气室21b与第二空气室22b的外侧中部,这样使得第三气囊腔室内2e内的第一空气室21b与第二空气室22b形成相互串联的空气腔单元100a、200a,在第四气囊腔室2f内第一空气室21c与第二空气室22c形成相互串联的空气腔单元100b、200b,同样增加了气囊腔室内各个空气室充气后的气垫高度,增加包装气垫的缓冲距离,有利于对包裹物的保护。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与实施3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各个气囊腔室热封线与实施例3一致,只是在不压合区的形状设置存在差异,具体是:所述的不压合区3b的热封线由伞头部31b及半圆形部32b构成,该伞头部31b位于第四气囊腔室2f内的第一空气室21c与第二空气室22c的外侧中部,其半圆形部32b位于第三气囊腔室2e内的第一空气室21b与第二空气室22b,使用该方案,由于第三气囊腔室2e内的不压和区由半圆形部32b构成,取代了实施例3的直线段设计,大大降低了气囊腔室在充气过程产生的爆裂现象。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与实施4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各个气囊腔室热封线与实施例4一致,只是在第三气囊腔室2e的不压合区的形状设置存在差异,具体是:所述的不压合区3c的热封线呈伞头部31c,该伞头部31c位于第四气囊腔室2f内的第一空气室21c与第二空气室22c的外侧中部;同时在该伞头部31c的同一水平位置的第三气囊腔室2e内的第一空气室21b与第二空气室22b的中部设有一分隔线32c,该分隔线32c的两侧与第三气囊腔室2e内的第一空气室21b与第二空气室22b的热封线存在间隔,从而使第三气囊腔室2e、第四气囊腔室2f形成空气腔单元,在此不再敖述。
总之,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各个气囊腔室可依次横向循环排布,各个气囊内所形成的空气室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在气囊腔室内所设置的第一空气室、第二空气室的数量依充气设备及客户定制要求灵活设置,在第一空气室及第二空气室外侧所形成的不压合区的数量也可依各个空气室的长度调整数量,以确保各个气囊腔室在充气后,各个空气室内可形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空气腔单元。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由第一热塑膜、第二热塑膜相互叠置热封,其间形成由若干热封线组成的多个相互隔离并封闭的气囊腔室,其特征在于:在该充气包装气垫的非边缘部的规则设置区域内,该充气包装气垫各个气囊腔室并列排布,其内由一个或多个相互串联的第一空气室及第二空气室构成,在第一空气室及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过气通道,所述的第一空气室的中心线与第二空气室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并存在间隔,且第一空气室的宽度为W1,第二空气室的宽度为W2,该第一空气室的中心线与第二空气室的中心线的间隔距离为1/2(1/2(W1+W2))—3/2(1/2(W1+W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空气室的中心线与第二空气室的中心线的间隔距离为1/2(W1+W2),且W1=W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其特征在于:各个气囊腔室之间的热封线上形成若干不压合区,与该不压合区对应的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或第二空气室内形成内凹部,继而使第一空气室或第二空气室内形成相互串联的空气腔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其特征在于:各个气囊腔室内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具有圆弧过渡的过气通道,该圆弧的弧度的半径为6mm~9mm。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侧的气囊腔室为第一气囊腔室及第二气囊腔室,上述两个气囊腔室的热封线一致,在所述的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过气通道,该过气通道的热封线为内凹的圆弧过渡;同时在所述的第一气囊腔室及第二气囊腔室之间的热封线上形成若干不压合区,该不压合区的热封线为中心线对称两侧圆弧过渡的闭合曲线,所述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或第二空气室的热封线与不压合区的热封线整合构成的轮廓线呈豌豆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不压合区的圆弧的弧度的半径为6mm~9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侧的气囊腔室为第三气囊腔室及第四气囊腔室,所述的第三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热封线为类八边形,在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过气通道,该过气通道的热封线为直线;所述的第四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热封线为豌豆形,在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之间形成过气通道,该过气通道的热封线为直线;同时在第三气囊腔室与第四气囊腔室之间的热封线上形成不压合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压合区的热封线呈伞状,伞头部位于第四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外侧,伞柄部位于第三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压合区的热封线由伞头部及半圆形部构成,该伞头部于第四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外侧;该半圆形部位于第三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外侧。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压合区的热封线呈伞头部,该伞头部位于第四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外侧;同时在该伞头部的同一水平位置的第三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内设有一分隔线,该分隔线的两侧与第三气囊腔室内的第一空气室与第二空气室的热封线存在间隔。
CN201510264868.7A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Active CN1048599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4868.7A CN104859952B (zh)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4868.7A CN104859952B (zh)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9952A CN104859952A (zh) 2015-08-26
CN104859952B true CN104859952B (zh) 2017-03-22

Family

ID=53906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4868.7A Active CN104859952B (zh) 2015-05-22 2015-05-22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599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89868A (zh) * 2020-11-30 2021-02-23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连续气泡柱的输液袋的包装方法
CN112978089B (zh) * 2021-04-23 2023-03-31 昆山亚比斯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细胞式缓冲包装材料
CN113147097B (zh) * 2021-05-19 2023-04-14 广州派卫格包装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印阀空气密封体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9906A (ja) * 1999-11-02 2001-05-15 Ooguramu Design:Kk 気泡シート
CN101012020A (zh) * 2007-02-15 2007-08-08 赖宏斌 具有多段式气柱的气体包装袋
CN201077603Y (zh) * 2007-06-14 2008-06-25 林杰 缓冲气囊包装袋
CN102233981A (zh) * 2010-04-20 2011-11-09 上海尼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式空气包装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56501A (zh) * 2010-12-27 2012-07-11 上海尼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五层结构的空气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10579U (zh) * 2014-09-05 2015-01-21 徐祥虎 一种气体缓冲包装
CN204642646U (zh) * 2015-05-22 2015-09-16 厦门艾美森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9774B (zh) * 2008-03-31 2013-09-18 上海尼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包装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9906A (ja) * 1999-11-02 2001-05-15 Ooguramu Design:Kk 気泡シート
CN101012020A (zh) * 2007-02-15 2007-08-08 赖宏斌 具有多段式气柱的气体包装袋
CN201077603Y (zh) * 2007-06-14 2008-06-25 林杰 缓冲气囊包装袋
CN102233981A (zh) * 2010-04-20 2011-11-09 上海尼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三层式空气包装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2556501A (zh) * 2010-12-27 2012-07-11 上海尼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五层结构的空气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10579U (zh) * 2014-09-05 2015-01-21 徐祥虎 一种气体缓冲包装
CN204642646U (zh) * 2015-05-22 2015-09-16 厦门艾美森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9952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1529B (zh) 空气包装装置及其充气阀和制造方法
EP2930123B1 (en) Cushioning package
CN105109824B (zh) 多级缓冲充气包装装置
CN104859952B (zh)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KR20150130271A (ko) 주문형 팽창식 포장
CN105197414A (zh) 流体包装袋及其应用
CN101367457B (zh) 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
JP6047981B2 (ja) 包装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包装体の製造方法
CN204568395U (zh) 一种防撞包装袋
CN104118645B (zh) 包装气垫
US20160176606A1 (en) Packaging for protecting object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204642646U (zh)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气垫
CN106986102A (zh) 热熔密封充气防震包装袋的制作方法及一种热熔密封充气防震包装袋
CN207191877U (zh) 一种袋中袋式充气袋
CN106315020A (zh) 一种袋中袋式包装袋
CN206842101U (zh) 一种热熔密封充气防震包装袋
CN205186905U (zh) 流体包装袋
CN205633601U (zh) 充气缓冲袋
CN203997454U (zh) 包装气垫
CN220765291U (zh) 一种用于包装冰箱的气柱袋及冰箱包装结构
KR200390052Y1 (ko) 강화부를 가진 기체포장 자루
CN207191876U (zh) 一种袋口自锁的袋中袋充气袋
CN205132069U (zh) 气柱式缓冲包装袋
CN211919514U (zh) 空气包装装置
KR101483764B1 (ko) 포장대상체 고정수단을 구비한 완충 포장백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le Road Lake District of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No. 3 Haifa building two a A609

Applicant after: XIAMEN AMESON NEW MATERIAL Inc.

Address before: Jinlong Road Guannan Industrial Zone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6 No. 891

Applicant before: AMESON PACKAGING (XIAMEN) CO.,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Novel inflating package air cush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Pledgee: Xiamen finance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XIAMEN AMESON NEW MATERIAL INC.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976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1908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Pledgee: Xiamen finance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XIAMEN AMESON NEW MATERIAL INC.

Registration number: 201899000097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New Type of Inflatable Packaging Air Cush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Pledgee: China Everbright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Xiamen branch

Pledgor: XIAMEN AMESON NEW MATERIAL Inc.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