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4881A - 耳模型单元、人工头部及使用耳模型单元和人工头部的测量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耳模型单元、人工头部及使用耳模型单元和人工头部的测量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4881A
CN104854881A CN201380060887.7A CN201380060887A CN104854881A CN 104854881 A CN104854881 A CN 104854881A CN 201380060887 A CN201380060887 A CN 201380060887A CN 104854881 A CN104854881 A CN 104854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ear model
artificial
unit
stereo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088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4881B (zh
Inventor
池田智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54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8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48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48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17/00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3/00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s by using a detector in a flu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30Monitoring or testing of hearing aids, e.g. functioning, settings, battery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7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microphones, e.g. in dummy hea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11/00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detecting changes in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 G01H11/06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detecting changes in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by electric means
    • G01H11/08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detecting changes in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by electric means using piezoelectric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13Hearing devices using bone conduction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测量设备(10)用于评估音响设备(100),通过包括人耳的头部保持设置有振动元件(102)的壳体(101),该音响设备(100)允许经由振动传输听到声音。测量设备(10)包括模制在人耳的后侧的耳模型单元(50)、用于保持音响设备(100)的人体的模型、以及设置在耳模型单元(50)中的振动检测器(55)。

Description

耳模型单元、人工头部及使用耳模型单元和人工头部的测量设备和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11月22日提交的第2012-256654号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评估耳机或头戴式耳机型音响设备的测量设备及测量方法,其中,耳机或头戴式耳机型音响设备通过将包括振动体的壳体放置在人耳内或者将壳体按压抵靠耳朵而允许经由振动传输听到声音。本公开还涉及用于测量设备中的耳模型单元和人工头部。
背景技术
JP 2005-348193A(专利文献1)描述了将空气传导声音和骨传导声音传输至用户的音响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等。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振动物体经由外耳道传输至鼓膜并使鼓膜振动而引起的空气振动,被传输到用户的听觉神经的声音作为空气传导声音。专利文献1公开了经由接触振动物体的用户身体的一部分(例如,外耳的软骨)传输至用户的听觉神经的声音作为骨传导声音。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话中,矩形振动体由压电双晶片和柔性基板形成,该矩形振动体经由弹性件附接至壳体的外表面。专利文献1还公开了当电压被施加至振动体中的压电双晶片时,压电材料在纵向方向上伸展和收缩,使得振动体经受弯曲振动。当用户将振动体触碰至耳廓时,空气传导声音和骨传导声音被传输到用户。
除了通过保持在手中并压抵耳朵来传输声音的电话等之外,基于这种传输原理传输声音的其他装置的示例包括通过悬挂且保持在人头部上某些位置来使用的软骨传输耳机和头戴式耳机。
参考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05-348193 A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评估配置成经由外耳的软骨将骨传导声音传输至用户的音响设备(例如,通过悬挂且保持在人头部上某些位置来使用的软骨传输耳机或头戴式耳机),发明人意识到测量因振动体的振动而大致作用在人的听觉神经上的振动量是有必要的。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能够测量对人耳的振动传输特性加权的振动量并且能够评估包括振动体的音响设备(例如,耳机或头戴式耳机)的测量设备、测量方法等。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评估音响设备的测量设备,该音响设备通过使设置有振动元件的壳体由包含人耳的头部保持而允许经由振动传输听到声音,该测量设备包括模制在人耳后方的耳模型单元、保持音响设备的人体模型、以及布置在耳模型单元中的振动检测器。
由此,能够在考虑对于人耳的振动传输特性的情况下测量振动量,并且能够评估包括振动体的耳机或头戴式音响设备、助听器等。
附图说明
[图1]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的结构;
[图2]图2是示意性示出用于测量的耳机的示例的剖视图;
[图3]图3是图1中的测量设备的详细视图;
[图4]图4是图1中的测量设备的变型的详细视图;
[图5]图5是图1中的测量设备的部分的功能框图;
[图6]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的结构;
[图7]图7是图6中的测量设备的详细视图;以及
[图8]图8是图6中的测量设备的变型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的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10包括耳模型单元50和人体模型,其中,耳模型单元50被支承在基座30上,人体模型包括保持音响设备100的保持件70。在下面的说明中,软骨传输耳机被示出为音响设备100的示例。如图2的剖视图中所示,音响设备100包括待插入人耳的耳孔中的壳体101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压电元件102。壳体101通过压电元件102振动。
首先,对耳模型单元50进行描述。
耳模型单元50被模制在人耳的后方,并且包括耳模型51、结合至耳模型51或与耳模型51整体地形成的人工外耳道单元52、以及结合至人工外耳道单元52或与人工外耳道单元52整体地形成的人工鼓膜部57。人工外耳道单元52大到足以覆盖耳模型51,并且具有形成在其中央区域的人工外耳道53。耳模型单元50经由位于人工外耳道单元52的周边处的支承件54而支承在基座30上。
耳模型51可包括耳轮、耳廓结节、耳舟、对耳轮、耳甲艇、耳甲腔、对耳屏、耳垂、耳屏、耳轮脚、对耳轮下脚、三角窝、对耳轮上脚、耳屏间切迹等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耳模型51可由此具有各种结构以使得被保持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的音响设备能够保持。例如,当音响设备通过被支承在对耳轮下脚与耳屏间切迹之间来保持时,优选设置对耳轮下脚和耳屏间切迹。换言之,保持件设置有对耳轮下脚和耳屏间切迹。在对设置有主体和振动部分的音响设备(其中主体包括钩在耳轮与颞区之间的耳钩,振动部分因主体所提供的音频信号而振动并且嵌入耳甲腔中)进行测量的情况下,耳模型51设置有耳轮和颞区以及耳甲腔作为保持件。耳模型51可包括耳轮、耳廓结节、耳舟、对耳轮、耳甲艇、耳甲腔、对耳屏、耳垂、耳屏、耳轮脚、对耳轮下脚、三角窝、对耳轮上脚、耳屏间切迹等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耳模型51可由此具有各种结构以使得被保持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的音响设备能够保持。例如,当音响设备通过被支承在对耳轮下脚与耳屏间切迹之间来保持时,优选设置对耳轮下脚和耳屏间切迹。换言之,保持件设置有对耳轮下脚和耳屏间切迹。在对设置有主体和振动部分的音响设备(其中主体包括钩在耳轮与颞区之间的耳钩,振动部分因主体所提供的音频信号而振动并且嵌入耳甲腔中)进行测量的情况下,耳模型51设置有耳轮和颞区以及耳甲腔作为保持件。
耳模型单元50可与例如用于人体模型的HATS(Head And TorsoSimulator,头部和躯干模拟器)和KEMAR(楼氏电子人体模型的声学研究)的常用耳部模型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例如符合IEC 60318-7或IEC60268-7的材料。例如,该材料可由例如具有30至60的肖氏硬度(例如,35至55的肖氏硬度)的材料形成。
人工外耳道单元52的厚度,即人工外耳道53的长度,优选与到达人鼓膜(耳蜗)的长度相对应,并且例如适当地设置在5mm至40mm的范围内。在当前实施方式中,人工外耳道53的长度为约28.5mm。
人工鼓膜部57被形成为在人工外耳道单元52的边缘处阻挡人工外耳道53,并且来自人工外耳道53的振动被传输至人工鼓膜部57。
人工鼓膜部57为由与用于例如HATS、KEMAR等的人体模型的常用耳模型的材料相似的材料(例如,符合IEC 60318-7或IEC 60268-7的材料)形成的薄膜。基本上,其厚度例如约为0.05mm至2mm是足够的,从而允许再现人鼓膜对于振动的反应。使人工鼓膜部57中与人工外耳道53的空间接触的区域面积(即,面对人工外耳道53的暴露区域的面积)接近于人平均鼓膜的尺寸也是足够的,例如,0.5cm2至2.5cm2的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形状。
人工鼓膜部57并不限于上述所列材料或厚度,并且可由具有聚氨基糖苷类等作为主要成分的生物材料形成、或者由具有从小牛皮的胶原蛋白精炼出的成分作为主要成分的生物材料形成,其中,聚氨基糖苷类是从红雪蟹壳提取的典型人工鼓膜材料。应注意,替代将由这些生物材料形成的人工鼓膜部附接至人工外耳道单元52,人工鼓膜部可由符合上述IEC 60318-7或IEC 60268-7的材料形成,并且由这种材料形成的人工鼓膜部的厚度和区域可调节成接近由上述生物材料形成的人工鼓膜部的物理性质。可替换地,可使用已用作鼓膜穿孔的修复材料的橡胶膜、或橡胶袋、纸带、胶棉膜、蛋膜等、以及自然衍生物或例如玻璃纸、聚四氟乙烯、硅树脂膜、胶原蛋白、纤维蛋白膜等的人工材料。由这些材料形成的人工鼓膜部57可通过粘接剂固定至人工外耳道单元52的边缘以阻挡人工外耳道53,其中,粘接剂是考虑了人工外耳道单元52和人工鼓膜部57的材料所选择的。当然,耳模型单元50可使用与人工外耳道单元52和耳模型51相同或不同的材料通过整体地模制来制造。
在耳模型单元50中,振动检测器55被设置在人工鼓膜部57上、位于耳模型51的相反侧上的人工外耳道单元52的端面处。振动检测器55可替代地位于耳模型侧上。振动检测器55包括振动检测元件56,例如压电式加速度计捡拾器。图3A是从基座10侧查看的耳模型单元50的平面图,图3B是沿图3A中的线b-b的剖视图。在图3A中,示出了将例如芯片状的多个振动检测元件56布置在人工鼓膜部57中的示例。可替代性地仅设置一个振动检测元件56。在设置多个振动检测元件56的情况下,振动检测元件56可以适当的间隔布置在人工鼓膜部57的周边和人工外耳道53处,或者布置为围绕人工外耳道53中的开口周边的弧。在图3A中,人工外耳道单元52为矩形,然而人工外耳道单元52可为任何形状。振动检测元件56可例如埋入人工鼓膜部57内,其中仅引线抽出至人工鼓膜部57的外侧,或者振动检测元件56可通过粘接剂等附接至人工鼓膜部57。
由于鼓膜中的软骨传输,布置在人工鼓膜部57中的振动检测元件56可大量地再现振动。例如,可获得用于转换成与人工鼓膜部57通过空气传导声音而振动时可比较的声音的信息。在图3A和图3B中,振动检测元件56布置在人工鼓膜部57的中心附近且位于人工鼓膜部57的周边处。位于中央部分的振动检测元件56可测量由人工鼓膜部57中的软骨传输引起的振动。当布置在人工外耳道53的侧面上时,振动检测元件56可测量在外耳道53的侧面处从耳朵引导至内耳的振动行为。此外,布置在人工鼓膜部57周围(即,位于图3A中的人工外耳道53的外侧上)的振动检测元件56可测量借由人体从外耳道传输至内耳而不经过鼓膜的振动分量。
芯片形式的振动检测元件56可例如选自市售元件,例如由Ono SokkiCo.,Ltd(小野公司)生产的超紧凑且轻便型NP-2106、由Rion Co.,Ltd(理音公司)生产的PV-08A或PV-90B等。由Rion Co.,Ltd.生产的PV-08A的重量例如为大约0.7g,而这种重量的附加导致人工鼓膜部的振动特性与实际的人鼓膜的振动特性不同。鉴于这种事实,可预先减轻人工鼓膜部57的重量。大约0.2g的振动检测元件56(例如,由Aco Co.,Ltd.(ACO公司)生产的型号TYPE 7302)优选为轻便且适当的振动检测元件。
人工鼓膜部57中的振动检测元件56模拟地检测因从音响设备作为空气传导声音发出并到达鼓膜的所谓的空气传导分量所引起的鼓膜振动、由人工外耳道52的内壁因音响设备的振动而振动所引起的从外耳道内发出的辐射分量而导致的鼓膜振动、以及引起鼓膜振动的振动自身的分量。
下面描述其中保持音响设备100(例如,耳机)的保持件70。当音响设备100为软骨传输耳机时,耳机的壳体101部分地或全部地插入耳孔中。耳模型单元50真实地模仿人耳的形状,并且自然设置有外耳和外耳道。因此,耳机可插入外耳或外耳道中。
图4A和图4B示出了耳模型单元50的变型。该耳模型单元50不包括人工鼓膜部57,并且振动检测元件56设置在人工外耳道53的后端处,即,设置在人工外耳道单元52的背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可测量出传输至内耳而不经过人体中的鼓膜的振动分量,例如,经由颌骨或颞骨传输至内耳的分量(骨传导分量)。在该示例中同样地,振动检测元件56布置在人工外耳道53的侧面上。因此,可测量出在外耳道53的侧面处从耳朵引导至内耳的振动行为。为了测量多个分量,可设置多个振动检测元件56,并且可通过对校正每个输出值所得到的测量值进行总计来检测总听觉。每个输出值的校正宽度可使用现有的阈值方法或调节方法、通过计算用于转换成基于空气传导声音的值的传输函数来进行调节。
图5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10的一部分的功能框图。一个或多个振动检测元件56连接至信号处理器75。基于每个振动检测元件56的输出,信号处理器75测量由音响设备100所引起的人工外耳道单元52或人工鼓膜部57中的振动量。信号处理器75还基于测量出的振动量测量听觉。这些测量结果被输出至输出单元76(例如,显示器、打印器、存储器等),以供音响设备100的评估。测量包括通过例如,快速傅立叶变换进行处理来分析所发出的空气传导声音和振动声音的频率特性。
通过这种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10可测量由人耳的振动传输特性加权的振动水平,因此能够对音响设备100进行精确评估。
另外,如在图4A和图4B中的变型中,当在人工外耳道53的末端处或在人工外耳道53的末端内提供支承在半空中的麦克风58时,也与振动水平同时地测量出经由人工外耳道53的空气传导声压。这种配置允许对结合有与软骨传输相对应的振动水平以及与空气传导声压相对应的声压水平的听觉水平进行测量。因此,可更详细地评估音响设备100。由此可测量出外耳道内的辐射分量,其中,外耳道内的辐射分量表示已在人工外耳道53内变成空气传导分量的振动。
对应于软骨传输的振动水平与对应于空气传导声压的某一声压水平相关联。当最初构成测量设备时,这种相关性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即在多个实际物体上进行标准试验、并参考用于仅由振动声源引起的振动声压的听觉与用于仅由空气传导声源引起的空气传导声压的听觉之间的相关性数据、以及参考用于由振动声源和空气传导声源二者引起的声压的听觉与用于仅由空气传导声源引起的空气传导声压的听觉之间的相关性数据。
(第二实施方式)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的结构。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110中,人体模型还包括人的头部模型130。头部模型130例如为HATS、KEMAR等。头部模型130的人工耳131可从头部模型130拆卸。
如从头部模型130移除人工耳131的图7A的侧视图中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耳模型单元50相似,人工耳131包括耳模型132、人工外耳道单元134、以及膜状人工鼓膜部137,其中,人工外耳道单元134与耳模型132结合并且其中形成有人工外耳道133,膜状人工鼓膜部137位于人工外耳道单元134的端部处。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耳模型单元50相似,设置有振动检测元件136的振动检测器135布置在人工外耳道单元134中的人工外耳道133中的开口的周边处。如移除了人工耳131的图7B中的头部模型130的侧视图所示,人工耳131可拆卸地安装在形成于头部模型130的侧面上的安装部138上。
保持件150通过与人工外耳道单元134的人工外耳道133连通的外耳或耳孔形成,用于保持诸如耳机的音响设备10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备110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测量设备10的效果相似的效果。在其他效果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人的头部模型130上可拆卸地安装人工耳131以用于振动检测来评估音响设备100,由此能够通过估计头部的效果进行符合更接近于实际使用形式的评估。
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各种变型和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测量对象的音响设备100被假设为使压电振子102振动并将振动传输至壳体101以使耳朵经由壳体而振动的音响设备(例如,耳机)。然而,通过修改保持音响设备的保持件,易于相似地评估通过覆盖整个耳朵所使用的装置,例如,由人头部保持的头戴式耳机、经由设置在头戴式显示器中的音响设备来传输振动的装置、或者将振动元件嵌入一副眼镜的镜腿中并使镜腿的振动传输振动声音的装置。
图8A和图8B示出了图6中的测量设备的变型。图8A和图8B中的测量设备不包括人工耳131中的人工鼓膜部137,并且振动检测元件136被设置在人工外耳道133的后端处。在这种情况下,可测量被传输至内耳而不经过人体中的鼓膜的振动分量。在该示例中,振动检测元件136设置在人工外耳道133的侧面上。因此,可测量在外耳道133的侧面处从耳朵引导至内耳的振动行为。
当在人工外耳道133内提供支承在半空中的麦克风139时,如图8A和图8B中的变型那样,也可与振动水平同时测量出人工外耳道133中的空气传导声压。这种配置允许对结合有与软骨传输相对应的振动水平以及与空气传导声压相对应的声压水平的听觉水平进行测量。因此,可更加详细地评估音响设备100。
对应于软骨传输的振动水平与对应于空气传导声压的某一声压水平相关联。当最初构成测量设备时,这种相关性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即在多个实际物体上进行标准试验、并参考用于仅由振动声源引起的振动声压的听觉与用于仅由空气传导声源引起的空气传导声压的听觉之间的相关性数据、以及参考用于由振动声源和空气传导声源二者引起的声压的听觉与用于仅由空气传导声源引起的空气传导声压的听觉之间的相关性数据。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将对使用测量设备的测量方法的示例进行描述。
例如,每个测量可通过以下测量步骤进行。(1)将振动的音响设备100在预定位置附接至测量设备。(2)以预定功率驱动音响设备。(3)获得测量设备中的振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
基本上,这些步骤是足够的,又例如相比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空气传导声压的测量结果也是有效的。在上述步骤之前或之后还进行以下步骤。(1)将振动的音响设备在预定位置附接至测量设备。(2)以预定功率驱动音响设备。(3)使用附接有麦克风的测量设备测量正常的空气传导音量,其中,麦克风在未设置有鼓膜的标准人体模型(例如,HATS、KEMAR等)的耳模型单元的外耳道内定位在半空中。(4)随后计算由测量设备获得的人工鼓膜部的振动量的测量结果与空气传导音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对应性。通过这种方式,可容易地获得与人工鼓膜部中的空气传导音量的所谓相关性,即,传输函数。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相同的音响设备时,对于相同的施加功率测量出空气传导音量和振动量。换言之,对于相同的音响设备获得了空气传导音量与振动量之间的相关性。
相比之下,使用不同的音响设备进行以下测量也是有效的。使用对于空气传导音量而言具有150dB的输出的扬声器,通过测量设备检测出在通过施加相同功率来驱动扬声器时的振动量。通过这种方式,可测量出在听到150dB的声音时人工鼓膜部的振动量。
接着,使用仅通过振动声音或通过振动声音和空气传导声音二者来传输音频的音响设备,检测与150dB的空气传导音量相对应的相同的振动量。通过这种方式,可测量出与典型扬声器的空气传导音量相对应的振动量。在能够输出由振动传输产生的声音和空气传导声音的音响设备中,由振动传输产生的声音与空气传导声音的组合被测量作为与上述150dB相对应的振动量。在仅执行振动传输的音响设备中,可测量出与150dB的一般意义的空气传导音量相对应的振动量。
这种比较性测量方法可有助于考虑到安全性的音响设备的生产。例如,与可能导致鼓膜破裂的大音量空气传导声相对应的人工鼓膜部的振动量可被确认为某一程度,并且基于该发现,可限制振动量的上限。因为可确定人工鼓膜部中的振动量与空气传导音量之间的相关性,所以还容易地设计出例如用于严重听力受损者的便携式音箱设备。换言之,就空气传导声音而言,在医院等中预先确定的数据或者与听力严重受损者如何能够很好地听见有关的数据可容易地直接用于设置相关振动量的下限或上限。
参考标记列表
10:测量设备
30:基座
50:耳模型单元
51:耳模型
52:人工外耳道单元
53:人工外耳道
54:支承件
55:振动检测器
56:振动检测元件
57:人工鼓膜部
58:麦克风
70:保持件
100:音响设备
101:壳体
102:振动元件
110:测量设备
130:头部模型
131:人工耳
132:耳模型
133:人工外耳道
134:人工外耳道单元
135:振动检测器
137:人工鼓膜部
138:安装部
139:麦克风
150:保持件

Claims (22)

1.一种用于评估音响设备的测量设备,通过包括人耳的头部保持设置有振动元件的壳体,所述音响设备允许经由振动传输听到声音,所述测量设备包括:
耳模型单元,模制在人耳的后侧;
人体模型,保持所述音响设备;以及
振动检测器,设置在所述耳模型单元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耳模型单元包括耳模型和随所述耳模型延展的人工外耳道单元,以及其中,在所述人工外耳道单元中形成有人工外耳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人工外耳道具有5mm至40mm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耳模型单元包括随所述人工外耳道单元延展的人工鼓膜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人工鼓膜部具有0.05mm至2mm的厚度。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人工鼓膜部中的朝向所述人工外耳道暴露的区域的面积为0.5cm2至2.5cm2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振动检测器包括设置在所述人工鼓膜部中的一个或多个振动检测元件。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振动检测器包括设置在所述人工外耳道的周边处的一个或多个振动检测元件。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音响设备由所述耳模型单元的孔或外耳保持。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人体模型还包括人的头部模型,并且所述耳模型单元是形成所述头部模型的一部分的人工耳并且能够从所述头部模型拆卸。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音响设备由所述头部模型保持。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量设备,其中,所述耳模型单元包括通过与符合IEC 60318-7的外耳模型或者符合IEC 60268-7的外耳模型相同的材料形成的一部分。
13.一种用于评估音响设备的测量方法,通过包括人耳的头部保持设置有振动元件的壳体,所述音响设备允许经由振动传输听到声音,所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音响设备保持在人体模型中;
将所述音响设备的振动传输至被模制在人耳的后侧的耳模型单元;以及
通过振动检测器检测由振动体的振动被传输至所述耳模型单元的振动。
14.一种耳模型单元,包括:
耳模型以及随所述耳模型延展的人工外耳道单元,其中,所述耳模型保持音响设备,所述音响设备包括振动元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耳模型单元,还包括人工鼓膜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耳模型单元,其中,所述耳模型和所述人工外耳道由相同的材料整体地制成。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耳模型单元,其中,所述耳模型附接或焊接至所述人工外耳道单元。
18.一种振动检测式耳模型单元,包括如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模型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耳模型单元中的振动检测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振动检测式耳模型单元,其中,所述振动检测器嵌入或固定至所述耳模型单元。
20.一种人工头部,包括:
耳模型单元和头部模型,
其中,所述耳模型单元包括耳模型和随所述耳模型延展的人工外耳道单元,
其中,音响设备包括由所述耳模型单元和所述头部模型中的一个或二者保持的振动元件。
21.一种振动检测式人工头部,包括头部模型以及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振动检测式耳模型单元。
22.一种用于评估音响设备的测量设备,所述音响设备设置有振动元件,所述音响设备由包含人耳的头部保持并且允许经由振动传输听到声音,所述测量设备包括:
耳模型单元,包括模制在人的外耳后侧的耳模型以及模制在人的外耳道后侧的人工外耳道单元;以及
麦克风,设置在所述耳模型单元中,
其中,所述测量设备以将振动传输至所述耳模型单元的状态保持所述音响设备。
CN201380060887.7A 2012-11-22 2013-09-30 耳模型单元、人工头部及使用耳模型单元和人工头部的测量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48548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56654 2012-11-22
JP2012-256654 2012-11-22
PCT/JP2013/005800 WO2014080557A1 (ja) 2012-11-22 2013-09-30 耳型部、人工頭部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測定装置ならびに測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4881A true CN104854881A (zh) 2015-08-19
CN104854881B CN104854881B (zh) 2018-05-18

Family

ID=50775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0887.7A Active CN104854881B (zh) 2012-11-22 2013-09-30 耳模型单元、人工头部及使用耳模型单元和人工头部的测量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877125B2 (zh)
EP (1) EP2925022A4 (zh)
JP (3) JPWO2014080557A1 (zh)
CN (1) CN104854881B (zh)
RU (1) RU2613595C2 (zh)
WO (1) WO201408055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7970A (zh) * 2015-09-21 2015-12-2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耳机的佩戴检测用工装
CN109273092A (zh) * 2018-08-23 2019-01-25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 一种制备鼓膜模型以及鼓膜雕刻模型的方法
CN110269626A (zh) * 2019-06-21 2019-09-24 佛山博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观的模拟并调控真耳听力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CN110891478A (zh) * 2017-07-20 2020-03-17 伯斯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和夹带呼吸的耳机
WO2022041167A1 (zh) * 2020-08-29 2022-03-03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振动传递函数的方法和系统
CN114174778A (zh) * 2019-07-31 2022-03-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评价系统、评价装置、评价方法、程序以及隔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2678B2 (ja) * 2013-08-28 2018-07-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耳型部、人工頭部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測定装置ならびに測定方法
JP5762505B2 (ja) 2013-10-23 2015-08-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耳型部、人工頭部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測定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測定方法
JP6243223B2 (ja) * 2013-12-26 2017-12-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測定システム及び測定方法
KR20150142925A (ko) * 2014-06-12 2015-12-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스테레오 음향 입력 장치
EP3160163B1 (en) * 2015-10-21 2020-07-01 Oticon Medical A/S Measurement apparatus for a bone conduction hearing device
ITUA20162485A1 (it) * 2016-04-11 2017-10-11 Inst Rundfunktechnik Gmbh Mikrofonanordnung
US11451893B2 (en) * 2020-02-06 2022-09-20 Audix Corporation Integrated acoustic coupler for professional sound industry in-ear monitors
DK180757B1 (en) 2020-04-16 2022-02-24 Gn Audio As Method and puppet for electroacoustic simula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8338A (ja) * 1982-05-17 1983-11-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人工耳
JP2002315098A (ja) * 2001-04-16 2002-10-25 Star Micronics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
US20060126855A1 (en) * 2003-04-15 2006-06-15 Bruel Kjaer Sound & Measurement 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coustical transfer impedance
CN1879393A (zh) * 2003-11-11 2006-12-13 马帝克公司 具有单个换能器的双向通信设备
CN101785327A (zh) * 2007-07-23 2010-07-21 艾瑟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折声学声音转换连接耦合器和耳塞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562953A1 (ru) * 1975-08-25 1977-06-2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203 Стереофоническое трансл 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S5352101A (en) * 1976-10-22 1978-05-1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Dummy head microphone
US4741035A (en) 1983-06-01 1988-04-26 Head Stereo Gmbh Wide band, low noise artificial head for transmission of aural phenomena
US4924502A (en) * 1987-05-08 1990-05-08 Allen Clayton H Means for stabilizing sound pressure produced at the eardrum under an earpad
JPH03168000A (ja) * 1989-11-28 1991-07-19 Nissan Motor Co Ltd ダミーヘッドマイクロホン
US5624377A (en) * 1995-02-16 1997-04-29 Larson-Davi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a human mastoid
DE19618019A1 (de) * 1996-05-04 1997-11-06 Siegfried Dipl Ing Enderlein Anordnung zur Anpassung von Übertragungsparametern in der Hörakustik und Anordnungsverwendung
JP2005348193A (ja) 2004-06-04 2005-12-15 Nec Tokin Corp 受話器
TW201106272A (en) * 2009-08-14 2011-02-16 Univ Nat Chiao Tung Headset acoustics simulation system and optimized simulation method
US20120088215A1 (en) * 2010-10-11 2012-04-12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tegrated model for otoscopic procedures
US9438985B2 (en) * 2012-09-28 2016-09-06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a user's voice activity using an accelerome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8338A (ja) * 1982-05-17 1983-11-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人工耳
JP2002315098A (ja) * 2001-04-16 2002-10-25 Star Micronics Co Ltd 電気音響変換器
US20060126855A1 (en) * 2003-04-15 2006-06-15 Bruel Kjaer Sound & Measurement A/S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coustical transfer impedance
CN1879393A (zh) * 2003-11-11 2006-12-13 马帝克公司 具有单个换能器的双向通信设备
CN101785327A (zh) * 2007-07-23 2010-07-21 艾瑟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折声学声音转换连接耦合器和耳塞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化学工业部科学技术司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85"全国化工科技成果汇编1997》", 31 December 1997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7970A (zh) * 2015-09-21 2015-12-2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耳机的佩戴检测用工装
CN105187970B (zh) * 2015-09-21 2018-06-1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耳机的佩戴检测用工装
CN110891478A (zh) * 2017-07-20 2020-03-17 伯斯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和夹带呼吸的耳机
CN110891478B (zh) * 2017-07-20 2022-07-05 伯斯有限公司 用于测量和夹带呼吸的耳机
CN109273092A (zh) * 2018-08-23 2019-01-25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 一种制备鼓膜模型以及鼓膜雕刻模型的方法
CN109273092B (zh) * 2018-08-23 2021-08-06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种制备鼓膜模型以及鼓膜雕刻参考模型的方法
CN110269626A (zh) * 2019-06-21 2019-09-24 佛山博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客观的模拟并调控真耳听力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CN114174778A (zh) * 2019-07-31 2022-03-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评价系统、评价装置、评价方法、程序以及隔音设备
WO2022041167A1 (zh) * 2020-08-29 2022-03-03 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振动传递函数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38085A (ja) 2018-03-08
JPWO2014080557A1 (ja) 2017-01-05
US20150341733A1 (en) 2015-11-26
JP6317025B2 (ja) 2018-04-25
EP2925022A4 (en) 2016-06-22
WO2014080557A1 (ja) 2014-05-30
JP6267751B2 (ja) 2018-01-24
US20170325040A1 (en) 2017-11-09
JP2016201816A (ja) 2016-12-01
CN104854881B (zh) 2018-05-18
US9877125B2 (en) 2018-01-23
US9992594B2 (en) 2018-06-05
EP2925022A1 (en) 2015-09-30
RU2613595C2 (ru) 2017-03-17
RU2015119247A (ru) 2016-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4881B (zh) 耳模型单元、人工头部及使用耳模型单元和人工头部的测量设备和方法
JP6352678B2 (ja) 耳型部、人工頭部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測定装置ならびに測定方法
EP3016410B1 (e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asurement system
RU2642164C2 (ru) Модель уха, искусственная голова и измер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модели уха и 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й головы
WO2014020873A1 (ja) 耳型、頭部模型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測定装置ならびに測定方法
JP5755360B2 (ja) 耳型部、人工頭部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測定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測定方法
JP5774150B2 (ja)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6224796B2 (ja) 測定装置
JP6059292B2 (ja) 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JP2015165717A (ja) 測定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測定方法
JP6234081B2 (ja) 測定装置
JP5997003B2 (ja) 振動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振動測定ヘ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