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4778A - 评价系统、评价装置、评价方法、程序以及隔音设备 - Google Patents

评价系统、评价装置、评价方法、程序以及隔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4778A
CN114174778A CN202080054272.3A CN202080054272A CN114174778A CN 114174778 A CN114174778 A CN 114174778A CN 202080054272 A CN202080054272 A CN 202080054272A CN 114174778 A CN114174778 A CN 114174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evaluation
unit
sound data
sound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42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畑中武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174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47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3/00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s by using a detector in a fluid
    • G01H3/10Amplitude; Pow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3/00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s by using a detector in a flu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loudspea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06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 A61F11/08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internal, e.g. earplu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06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 A61F11/08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internal, e.g. earplugs
    • A61F11/085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internal, e.g. earplugs including an inner chann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the ears or hearing sense; Non-electric hearing aid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enabling ear patients to achieve auditory perception through physiological senses other than hearing sense; 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carried on the body or in the hand
    • A61F11/06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 A61F11/14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external, e.g. earcaps or earmuffs
    • A61F11/145Protective devices for the ears external, e.g. earcaps or earmuffs electric, e.g. for active noise redu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3/00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s by using a detector in a fluid
    • G01H3/10Amplitude; Power
    • G01H3/14Measuring mean amplitude; Measuring mean powe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评价系统,包括:声音数据取得部,其取得通过装戴于装戴者的耳朵的隔音设备收集的声音数据;以及评价部,其基于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声音数据、以及与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装戴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

Description

评价系统、评价装置、评价方法、程序以及隔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评价系统、评价装置、评价方法、程序以及隔音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在施工现场、工厂等的噪声环境中,基于对于操作者、近邻环境的照顾,正在施行使操作者装戴耳塞,通过噪声测定器进行噪声测定等的对策。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技术:一种施工管理系统,其中,便携终端、服务器装置、终端装置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并且在便携终端中显示基于噪声测定器的噪声测定信息。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技术:一种伴随施工操作产生的噪声的监视系统,其设置用于对在施工区域中产生的噪声等级进行测定的噪声测定装置,从而计算任意的监视位置处的到达噪声等级并进行显示。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技术:通过插入个人的耳道内的耳道内装置所具有的探针传声器和参照传声器,对个人的耳道的内侧和外侧的各自的声压级进行测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8―1634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第63052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表2004―5240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以往技术中,存在若操作者未正确装戴耳塞,则不能发挥原本的隔音性能的情况。另外,在以往技术中,存在需要在噪声产生场所设置多个噪声测定器等的问题。即,在以往技术中,无法基于装戴者实际被暴露的噪声的声音数据,恰当地进行包括与装戴者实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时间要素的评价。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基于装戴者实际被暴露的噪声的声音数据,更恰当地进行包括与装戴者实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时间要素的评价。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评价系统包括:声音数据取得部,其取得通过装戴于装戴者的耳朵的隔音设备收集的声音数据;以及评价部,其基于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声音数据以及与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装戴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基于装戴者实际被暴露的噪声的声音数据,更恰当地进行包括与装戴者实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时间要素的评价。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的系统构成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隔音设备的构成的图。
图3A是隔音设备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3B是服务器以及终端装置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服务器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过服务器进行的隔音效果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过服务器进行的隔音效果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在终端装置中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过服务器进行的风险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由评价结果输出部输出的评价结果信息的一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由评价结果输出部输出的评价结果信息的一个例子(第二例)的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在终端装置中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的系统构成的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的系统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评价系统10的系统构成)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的系统构成的图。图1所示评价系统10是能够基于操作现场12中的多个操作者(“装戴者”的一个例子)各自被暴露的噪声的声音数据,进行包括与操作者实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时间要素的各种评价的系统。
如图1所示,评价系统10构成为包括隔音设备100、服务器200、以及终端装置300。隔音设备100、服务器200、以及终端装置300均能够连接通信网络18,并且能够通过通信网络18与其他的装置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通信网络18,例如可以使用因特网、LAN(Local Area Network)、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等。
<隔音设备100>
隔音设备100是以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预防为目的,能够一边自噪声保护耳朵,一边对外耳道外和外耳道内的声压级进行测定的装置。隔音设备100包括装戴部100L和装戴部100R。装戴部100L装戴于操作者的左耳。装戴部100R装戴于操作者的右耳。装戴部100L、100R具有作为耳塞的功能。装戴部100L、100R通过装戴于操作者的耳朵,能够对操作者的外耳道自操作者被暴露的噪声进行隔音。
另外,在各个装戴部100L、100R中,内置有第一麦克风104以及第二麦克风105(参照图2)。由此,分别对于操作者的左耳和右耳,隔音设备100能够连续取得外耳道内和外耳道外的声音。
另外,隔音设备100能够将由第一麦克风104和第二麦克风105取得的声音的声音数据存储于存储器中,或者通过通信网络18发送至服务器200和终端装置30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方便,示出了一个隔音设备100,但是实际上,评价系统10包括分别装戴于多个操作者的多个隔音设备100。
另外,隔音设备100是“评价装置”的一个例子,对于各个装戴部100L、100R,基于通过第一麦克风104取得的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的声压级、以及通过第二麦克风105取得的操作者的外耳道外的声音的声压级,能够进行以下举出的评价。
·隔音效果评价:基于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的评价
<服务器200>
服务器200是“评价装置”的另一个例子,其是能够将分别自多个隔音设备100收集的声音数据进行存储,并且基于存储的声音数据,分别对于多个操作者进行与噪声相关的各种评价的装置。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服务器200能够进行以下举出的两种评价。
·隔音效果评价:基于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的评价
·风险评价:操作现场12的操作者的基于噪声的风险的评价
另外,服务器200具有以下举出的两种功能。
·异常声音检测功能:自声音数据检测异常声音的功能
·语音信号抽出功能:自声音数据抽出语音信号的功能
<终端装置300>
终端装置300被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使用。例如,终端装置300进行对于服务器200的各种设定、自服务器200取得的各种评价结果的显示等。作为终端装置300,例如,可以使用PC(Personal Computer)、平板电脑终端、智能手机等。另外,终端装置300是“评价装置”的进一步的另一个例子,其能够基于自隔音设备100取得的声音数据,进行以下举出的评价。
·隔音效果评价:基于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的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虽然示出了1台服务器200,但是评价系统10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200。另外,在图1中,虽然示出了1台终端装置300,但是评价系统10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装置300。
(隔音设备10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隔音设备100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2所示例子中,隔音设备100在各个装戴部100L、100R包括壳体101、管体102、隔音部件103、第一麦克风104以及第二麦克风105。另外,隔音设备100包括IC106。
壳体101是容器状的部件。在壳体101的内部空间101A中容纳第一麦克风104、第二麦克风105等。壳体101使用比较硬的原材料(例如,树脂)形成。
管体102是自壳体101在操作者的外耳道侧延伸的筒状的部件。管体102的内部空间102A与壳体101的内部空间101A相连。由此,管体102能够将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引导至壳体101的内部空间101A。管体102例如使用弹性原材料(例如,硅等)形成。
隔音部件103通过使管体102贯通形成于该隔音部件103的贯通孔103A内,从而安装于管体102的周围。隔音部件103对自操作者的外耳道外想要进入外耳道内的噪声进行隔音。隔音部件103使用具有隔音性的原材料(例如,海绵体等)形成。
第一麦克风104在壳体101的内部空间101A中设于管体102侧即外耳道侧。第一麦克风104取得在管体102的内部空间102A中传播来的、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
在壳体101的内部空间101A中,第二麦克风105在与管体102侧相反侧即外部环境侧与第一麦克风104相对设置。第二麦克风105取得操作者的外耳道外的声音即操作者被暴露的噪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麦克风104以及第二麦克风105包括省略了图示的音响电路。音响电路构成为包括A/D(Analog to Digital)转换器等。由此,第一麦克风104以及第二麦克风105能够通过音响电路将取得的声音(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且将该数字信号作为声音数据进行输出。
IC106进行隔音设备100的各种控制。例如,对于各个装戴部100L、100R,IC106能够基于通过第一麦克风104取得的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的声压级以及通过第二麦克风105取得的噪声的声压级,对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进行评价。
对于这样构成的隔音设备100,装戴部100L、100R的各自的隔音部件103通过插入操作者的左右各自的耳朵的外耳道内,从而作为对噪声进行隔音的耳塞起作用。
另外,隔音设备100能够在各个装戴部100L、100R中通过第一麦克风104取得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并且通过第二麦克风105取得操作者被暴露的噪声。
并且,对于各个装戴部100L、100R,隔音设备100通过IC106能够基于通过第一麦克风104取得的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的声压级以及通过第二麦克风105取得的噪声的声压级,对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进行评价。
另外,隔音设备100能够通过无线通信将在该隔音设备100中存储的各声音数据(装戴部100L、100R的各自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外耳道外声音数据)向外部装置(例如,服务器200以及终端装置300)进行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隔音设备100可以不包括第二麦克风105(即,仅能够取得外耳道内声音数据)。另外,隔音设备100可以将第二麦克风105设于壳体101的外部。
(评价系统10包括的各装置的硬件构成)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包括的各装置的硬件构成的图。图3A表示隔音设备100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图3B表示服务器200以及终端装置300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
<隔音设备100>
如图3A所示,隔音设备100包括第一麦克风104、第二麦克风105、IC106、通信I/F(Interface)107、扬声器108、LED(light emitting diode)109、振动产生装置110、以及电池111。在隔音设备100中,除了电池111的各硬件通过总线112彼此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隔音设备100中,在各个装戴部100L、100R中设有第一麦克风104以及第二麦克风105。另外,在隔音设备100中,IC106、通信I/F107、扬声器108、LED109、振动产生装置110、以及电池111分别设有装戴部100L、100R共用的部件。但是,不限于此,可以在各个装戴部100L、100R中设置IC106、通信I/F107、扬声器108、LED109、振动产生装置110、以及电池111的至少任一者。而且,扬声器108、LED109、振动产生装置110作为向操作者的通知手段至少设有任一种即可。
第一麦克风104在装戴部100L、100R的内部取得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第二麦克风105在装戴部100L、100R的内部取得操作者的外耳道外的声音。
IC106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6A、ROM(Read Only Memory)106B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106C。CPU106A通过执行各种程序来进行隔音设备100的各种控制。ROM106B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被CPU106A使用的各种程序以及各种数据。RAM106C是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主存储装置。例如,RAM106C被CPU106A用作各种数据的临时保存区域。
通信I/F107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通信网络18连接。并且,通信I/F107通过通信网络18进行与其他装置的通信。例如,通信I/F107能够将通过第一麦克风104取得的表示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通过第二麦克风105取得的表示操作者的外耳道外的声音的外耳道外声音数据通过通信网络18发送至服务器200以及终端装置300。作为通信I/F107,例如可以使用Wi-Fi(注册商标)、Bluetooth(注册商标)、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等的无线通信方式。
扬声器108通过由IC106进行控制,发出各种声音,从而进行对于操作者的各种通知。LED109通过由IC106进行控制,发出各种光,从而进行对于操作者的各种通知。振动产生装置110通过由IC106进行控制,产生振动,从而进行对于操作者的各种通知。
电池111向隔音设备100的各部分供给电力。作为电池111,例如可以使用能够进行充电的各种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锂聚合物二次电池、镍氢二次电池等)。
<服务器200和终端装置300>
如图3B所示,服务器200和终端装置300包括CPU201、ROM202、RAM203、辅助存储装置204、通信I/F205、输入装置206、以及显示器207。在服务器200和终端装置300中,各硬件201~207通过总线220彼此连接。
CPU201通过执行各种程序来进行服务器200以及终端装置300的各种控制。ROM202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其用于存储被CPU201使用的各种程序以及各种数据。RAM203是DRAM、SRAM等的主存储装置。例如,RAM203被CPU201用作各种数据的临时存储区域。
辅助存储装置204是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例如,辅助存储装置204用于存储被CPU201使用的各种程序以及各种数据。作为辅助存储装置204,例如可以举出HDD(HardDisk Drive)、SSD(Solid State Drive)等。
通信I/F205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通信网络18连接。并且,通信I/F205通过通信网络18进行与其他装置的通信。
输入装置206在操作者进行各种输入时使用。作为输入装置206,例如可以举出鼠标、按钮、键盘、触摸面板等。显示器207用于显示各种显示画面等。作为显示器207,例如可以举出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等。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包括的各装置的功能构成的图。
<隔音设备100的功能>
如图4所示,隔音设备100包括数据存储部120和通信部127。
数据存储部120对于各个装戴部100L、100R,存储通过第一麦克风104取得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通过第二麦克风105取得的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由于装戴部100L、100R的各自的第一麦克风104以及第二麦克风105连续取得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外耳道外声音数据,因此每次在数据存储部120中存储装戴部100L、100R的各自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外耳道外声音数据。
数据存储部120能够将各声音数据与表示隔音设备100的现在位置的位置信息以及表示现在时刻的时间信息相关联地进行存储。例如,在隔音设备100包括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省略图示)的情况下,数据存储部120能够自该GPS取得表示隔音设备100的现在位置的位置信息以及表示现在时刻的时间信息。另外,例如,在表示隔音设备100的现在位置的位置信息(例如,操作现场12的操作位置名或操作区域名等)被设定于隔音设备100的内部或外部(例如,服务器200等)的情况下,数据存储部120可以自隔音设备100的内部或外部取得位置信息。另外,例如,数据存储部120可以自配置于隔音设备100的系统时钟(省略图示)取得表示现在时刻的时间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声音数据与时间信息的关联可以在任何如装置以及任何定时进行。例如,在隔音设备100中,可以在将声音数据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20的定时,进行声音数据与时间信息的关联。另外,例如,可以自隔音设备100将声音数据和时间信息发送至服务器200,并且在服务器200中,进行自隔音设备100接收的声音数据与自隔音设备100接收的时间信息的关联。另外,例如,可以自隔音设备100将声音数据发送至服务器200,并且在服务器200中,进行自隔音设备100接收的声音数据与自服务器200的系统时钟取得的时间信息的关联。而且,与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可以是时间的累计(经过时间、积累时间)而非现在时刻。
通信部127通过进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进行向外部装置的数据发送以及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接收。例如,通信部127在规定或任意的定时(例如,每个规定周期(例如,每1小时、每1天等)、计划的时期到来的定时、接收到来自服务器200的发送请求的定时、进行与服务器200的通信连接的定时、相对于隔音设备100进行了规定的发送操作的定时等),将在数据存储部120中存储的各声音数据(装戴部100L、100R的各自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外耳道外声音数据)与各声音数据的附带信息(位置信息、时间信息、隔音设备100的设备ID等)一同通过通信网络18发送至服务器200。
在隔音设备100中,例如,数据存储部120通过隔音设备100包括的RAM106C(参照图3A)实现。另外,例如,通信部127通过隔音设备100包括的通信I/F107(参照图3A)实现。
<服务器200的功能>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服务器200的功能构成的框图。如图4所示,服务器200包括通信部211、数据存储部212、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声压级计算部214、评价部215、以及评价结果输出部216。
通信部211通过进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进行向外部装置的数据发送、以及自外部装置的数据接收。例如,通信部211接收分别自多个隔音设备100发送来的、多个隔音设备100的各自的声音数据(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外耳道外声音数据)。
数据存储部212用于存储各种数据。例如,数据存储部212用于存储由通信部211接收的、多个隔音设备100的各自的声音数据(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外耳道外声音数据)。即,数据存储部212用于存储分别自多个隔音设备100收集的多个声音数据。
声音数据取得部213自数据存储部212取得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例如,任意1台隔音设备100、任意多台隔音设备100、全部隔音设备100等)的、作为评价对象的期间内(例如,1小时、1天等)的声音数据(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外耳道外声音数据)。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自终端装置300基于声音数据取得部213的声音数据的取得条件,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可以设定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作为评价对象的期间、评价的执行计划等。
声压级计算部214对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取得的声音数据的声压级进行计算。例如,声压级计算部214对于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取得的声音数据,在每一规定的单位时间(例如,每1秒)计算将单位设定为(dB(分贝))的声压级。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声压级计算部214设于隔音设备100,将声压级数据通过通信部127发送至服务器200。在该情况下,不需要服务器200的声音数据取得部213以及声压级计算部214,评价部215能够自数据存储部212直接取得声压级。
评价部215基于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取得的声音数据(以及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声压级)、以及与该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操作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评价部215具有风险评价部215A、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以及语音信号抽出部215D。
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声压级以及与该声压级关联的时间信息,对操作现场12的操作者的基于噪声的风险度进行评价。
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声压级以及与该声压级关联的时间信息,对于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即,操作者),对基于噪声的每规定单位时间(例如,每秒、每分钟、每小时)的风险度进行评价。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在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规定时间单位的声压级比规定的阈值高的情况下,将该规定单位时间中的操作者的风险度评价为“风险度:高”。另外,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在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某规定单位时间的声压级比规定的阈值低的情况下,将该规定单位时间中的操作者的风险度评价为“风险度:低”。
另外,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声压级以及与该声压级关联的时间信息,对于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即,操作者),对基于噪声的累积时间的风险度进行评价。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声压级,确定作为评价对象的一个或多个操作者的操作开始时间以及操作者的操作结束时间。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声压级,将自声压级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期间切换至声压级高于规定的阈值的期间的定时确定为操作者的操作开始时间。另外,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声压级,将自声压级高于规定的阈值的期间切换至声压级低于规定的阈值的期间的定时确定为操作者的操作结束时间。并且,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声压级,在确定的操作开始时间至操作结束时间的期间内,计算声压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期间的累积时间。而且,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计算的累积时间,对基于操作者的操作时间的风险度进行评价。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以计算的累积时间越长则风险度越高的方式,对基于操作者的操作时间的风险度进行评价。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在计算的累积时间比规定的时间阈值长的情况下,评价为“风险度:高”。另外,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在计算的累积时间比规定的时间阈值短的情况下,评价为“风险度:低”。
但是,通过风险评价部215A进行的风险度的评价不限于两个阶段,通过设定多个阈值,可以为三个阶段以上(例如,“高”、“中”、“低”等)。另外,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可以用数值表示风险度的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取得的声音数据关联有设备ID、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因此,风险评价部215A通过基于声音数据对风险度进行评价,实质上能够对与声音数据关联的操作者、设备、测定位置、以及测定时间的各自的风险度进行评价。
另外,风险评价部215A可以基于仅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仅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以及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和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中的至少一者,对基于噪声的风险度(每规定时间的风险度以及基于累积时间的风险度)进行评价。
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基于多个隔音设备100的各自的声音数据,对多个隔音设备100的各自的隔音效果进行评价。具体而言,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对于评价对象的一个或多个隔音设备100,针对每个装戴部100L、100R,基于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与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差值,进行隔音效果的评价。例如,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在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与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差值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为“隔音效果不良”。相反地,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在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与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差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隔音效果正常”。这是由于若装戴部100L、100R的隔音效果正常,则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与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差值成为规定的阈值以上。因此,通过试验等事先求得的合适的值被设定为规定的阈值。
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可以基于与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对判定为“隔音效果不良”的时刻、判定为“隔音效果不良”的持续期间进行判定。这样的包括时刻、持续期间等的评价结果信息被输出至终端装置300,从而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能够根据由该评价结果信息确定的、判定为“隔音效果不良”的时刻和/或判定为“隔音效果不良”的持续期间,进行各种应对(例如,对操作者的指导、隔音设备100的维护、部件更换的必要性的判断等)。
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基于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取得的声音数据,对操作现场12中的异常声音进行检测。例如,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可以在通过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的、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检测为在操作现场12中产生了异常声音(例如,操作机械的异常、加工的异常等)。需要说明的是,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可以通过对由声音数据计算的声压模式进行评价来检测异常声音,而非对由声音数据计算的声压级进行评价。
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能够基于与外耳道外声音数据关联的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确定异常声音的产生场所、异常声音的产生时刻、以及异常声音的持续时间。例如,通过评价结果输出部216,包括通过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进行的异常声音的检测结果(产生了异常声音本身、异常声音的产生场所、异常声音的产生时刻、异常声音的持续时间等)的评价结果信息被输出至终端装置300,从而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能够基于该评价结果信息进行对于异常声音的产生的各种应对(例如,操作机械的维护、部件更换的必要性的判断、产生异常的操作机械的停止指示等)。需要说明的是,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可以不只检测异常声音的产生,还通过进行对于声音数据的公知的信号解析处理,确定异常声音的产生源的操作机械、异常的种类等。
语音信号抽出部215D自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取得的声音数据抽出语音信号。语音信号是指,通过隔音设备100取得的声音数据中的、表示操作者发出的声音的声音信号。例如,担心起因于操作者的发声,在隔音设备100的第一麦克风104、第二麦克风105中混有操作者的语音声音,无法正确评价外部的噪声。因此,语音信号抽出部215D自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取得的声音数据抽出这样的语音信号。例如,语音信号抽出部215D对于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取得的声音数据,进行公知的信号解析处理,从而自该声音数据抽出语音信号。例如,语音信号抽出部215D可以基于与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将语音信号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包含于语音信号的抽出结果中。并且,例如,语音信号抽出部215D可以将语音信号的抽出结果通知风险评价部215A、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以及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以及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可以将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取得的声音数据中的、包括自语音信号抽出部215D通知的语音信号的区间设定为各种评价处理的对象外。由此,风险评价部215A、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以及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能够基于不包括操作者的声音的声音数据(即,仅包括噪声的声音数据)进行各种评价处理,从而能够提高各种评价处理的精度。
评价结果输出部216输出包括通过评价部215进行的评价结果的评价结果信息。例如,评价结果输出部216将包括通过评价部215进行的评价结果的评价结果信息通过通信部21和通信网络18输出至终端装置300。由此,终端装置300能够将通过评价部215进行的评价结果在显示器207中进行显示,从而使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掌握该评价结果。例如,评价结果输出部216将包括通过风险评价部215A进行的评价结果(即,对于作为评价对象的一个或多个隔音设备100的、基于噪声的每规定单位时间的风险度、以及基于噪声的累积时间的风险度)的评价结果信息输出至终端装置300。另外,例如,评价结果输出部216将包括通过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进行的评价结果(即,对于作为评价对象的一个或多个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的评价结果信息输出至终端装置300。另外,例如,评价结果输出部216将包括通过异常声音检测部215C进行的评价结果(即,操作现场12中的异常声音的检测结果)的评价结果信息输出至终端装置300。
需要说明的是,由评价结果输出部216输出的评价结果信息是包括“风险度:高”、“风险度:低”、“隔音效果不良”、“隔音效果正常”等的对于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容易理解的简单显示形式的评价结果,而非将声压级等本身作为评价结果。由此,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即使不具有专业知识,另外,不进行特別的分析等就能够由在终端装置300中显示的评价结果信息容易地掌握各种评价结果(基于噪声的风险度、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等)。
在服务器200中,例如,数据存储部212通过服务器200包括的RAM203或辅助存储装置204(参照图3B)来实现。另外,例如,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声压级计算部214、评价部215、以及评价结果输出部216通过CPU201(参照图3B)执行程序来实现。另外,例如,通信部211通过服务器200包括的通信I/F205(参照图3B)来实现。
<终端装置300的功能>
如图4所示,终端装置300包括通信部301、设定部302、以及显示控制部303。
通信部301通过进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从而进行向外部装置的数据发送、以及来自外部装置的数据接收。例如,通信部301通过通信网络18接收自服务器200发送来的评价结果。
设定部302根据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的设定操作,对于评价系统10包括的各装置,进行在评价系统10中使用的各种参数值(例如,各种阈值等)的设定。另外,例如,设定部302可以对于服务器200设定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评价对象期间等。
显示控制部303对终端装置300包括的显示器207的显示进行控制。例如,显示控制部303使用于显示通过通信部301接收的各种评价结果的各种应用程序画面在显示器207中进行显示。
在终端装置300中,例如,设定部302以及显示控制部303通过CPU201(参照图3B)执行程序来实现。另外,例如,通信部301通过终端装置300包括的通信I/F205(参照图3B)来实现。
(通过服务器200进行的隔音效果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第一个例子))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过服务器200进行隔音效果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的流程图。这里,在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包括的各个装戴部100L、100R具有第一麦克风104以及第二麦克风105这两者的情况下,对通过服务器200执行的隔音效果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声音数据取得部213自数据存储部212取得自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取得的、表示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表示操作者的外耳道外的声音的外耳道外声音数据(步骤S501)。
接下来,声压级计算部214对在步骤S501中取得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以及在步骤S501中取得的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进行计算(步骤S502)。
接下来,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对在步骤S502中计算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与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差值进行计算(步骤S503)。
并且,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判断在步骤S503中计算的声压级的差值是否小于规定的阈值(步骤S504)。
在步骤S504中,在判断为声压级的差值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504:Yes),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评价为“隔音效果不良”(步骤S505)。并且,评价结果输出部216通过通信部211以及通信网络18将包括步骤S505的评价结果(“隔音效果不良”)的评价结果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300(步骤S506)。之后,服务器200结束图5所示一系列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4中,在判断为声压级的差值并非小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504:No),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评价为“隔音效果正常”(步骤S507)。并且,评价结果输出部216通过通信部211以及通信网络18将包括步骤S507的评价结果(“隔音效果正常”)的评价结果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300(步骤S508)。之后,服务器200结束图5所示一系列的处理。
(通过服务器200进行的隔音效果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过服务器200进行的隔音效果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第二个例子)的流程图。这里,在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包括的各个装戴部100L、100R仅具有第一麦克风104的情况下,对通过服务器200来执行的隔音效果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声音数据取得部213自数据存储部212取得自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取得的、表示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步骤S601)。
接下来,声压级计算部214对在步骤S601中取得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进行计算(步骤S602)。
接下来,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判断在步骤S603中计算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是否大于规定的阈值(步骤S603)。
在步骤S603中,在判断为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603:Yes),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评价为“隔音效果不良”(步骤S604)。并且,评价结果输出部216通过通信部211以及通信网络18将包括步骤S604的评价结果(“隔音效果不良”)的评价结果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300(步骤S605)。之后,服务器200结束图6所示一系列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3中,在判定为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并非大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步骤S603:No),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评价为“隔音效果正常”(步骤S606)。并且,评价结果输出部216通过通信部211以及通信网络18将包括步骤S606的评价结果(“隔音效果正常”)的评价结果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300(步骤S607)。并且,服务器200结束图6所示一系列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装置300通过图5以及图6所示一系列的处理对自服务器200发送来的评价结果信息进行输出(例如,通过显示器207进行显示),从而能够使管理者掌握各隔音设备100的装戴状态。并且,例如,对于被评价为“隔音效果不良”的隔音设备100的使用者,管理者能够催促其恰当地装戴隔音设备100。
需要说明的是,图5以及图6示出了对于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所包括的装戴部100L、100R中的一者的隔音效果评价处理的次序。即,对于各个装戴部100L、100R,服务器200通过执行图5或图6中举例示出的隔音效果评价处理,从而能够对各个装戴部100L、100R的隔音效果进行评价。
另外,在图5以及图6所示隔音效果评价处理中,虽然评价结果输出部216将评价结果信息发送至终端装置300,但是不限于此。例如,评价结果输出部216可以通过将评价结果信息发送至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从而将隔音效果的评价结果告知隔音设备100的使用者。另外,也可以设定为服务器200将评价结果信息存储于数据存储部212中,并且能够在任意的定时将评价结果信息一并输出。
(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第一个例子))
图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300中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的图。图7所示显示画面310是在终端装置300的显示器207中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显示画面310是用于表示某一个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的评价结果的、噪声解析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画面。
在图7中举例示出的显示画面310中,在显示栏310A中,对于隔音设备100包括的各个装戴部100L、100R,显示有通过第二麦克风105取得的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以及通过第一麦克风104取得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
另外,在图7中举例示出的显示画面310中,在显示栏310A中,对于隔音设备100包括的各个装戴部100L、100R,作为隔音性能显示有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与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差值。
另外,在图7中举例示出的显示画面310中,在显示栏310A中,对于隔音设备100包括的各个装戴部100L、100R,显示有基于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与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差值的、隔音效果的评价结果(“装戴不良”)。
这些显示内容基于自服务器200发送来的评价结果信息,并且通过终端装置300包括的显示控制部303的控制,在显示画面310的显示栏310A中进行显示。
(通过服务器200进行的风险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过服务器200进行的风险评价处理的次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声音数据取得部213自数据存储部212取得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例如、任意的1台、任意的多台、全部等)的、作为评价对象的期间内(例如,1小时、1天等)的声音数据(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外耳道外声音数据)(步骤S801)。
接下来,声压级计算部214计算在步骤S801中取得的多个声音数据的各自的声压级(步骤S802)。
接下来,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在步骤S802中计算的多个声音数据的各自的声压级、以及与各声压级关联的时间信息,对于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操作者),对基于噪声的风险度进行评价(步骤S803)。
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在步骤S802中计算的多个声音数据的各自的声压级、以及与在步骤S802中计算的多个声音数据的每一个声音数据相关联的时间信息,对于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操作者),对基于噪声的每规定单位时间的风险度进行评价。
另外,例如,风险评价部215A基于在步骤S802中计算的多个声音数据的各自的声压级、以及与在步骤S802中计算的多个声音数据的每一个声音数据相关联的时间信息,对于作为评价对象的隔音设备100(操作者),对基于噪声的累积时间的风险度进行评价。
并且,风险评价部215A生成包括通过步骤S803进行的基于操作者的噪声的风险度的评价结果、以及该评价结果的附带信息(声压级、设备ID、位置信息、时间信息等)的评价结果信息(步骤S804)。
而且,评价结果输出部216通过通信部211以及通信网络18将在步骤S804中生成的评价结果信息输出至终端装置300(步骤S805)。之后,服务器200结束图8所示一系列的处理。
在终端装置300中,若通信部301在步骤S804中接收自服务器200发送来的评价结果信息,则显示控制部303通过规定的应用程序画面将该评价结果信息在终端装置300包括的显示器207(参照图3B)中进行显示。由此,对于操作现场12中的各操作者,管理者能够对基于噪声的风险度进行掌握。
(由评价结果输出部216输出的评价结果信息的一个例子(第一个例子))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由评价结果输出部216输出的评价结果信息的一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的图。
图9所示评价结果信息900表示对于某1台的隔音设备100(即,一个操作者)的、基于噪声的每规定单位时间的风险度的评价结果。如图9所示,针对每规定单位时间(在图9所示例子中,每5分钟),评价结果信息900包括设备ID、位置信息、左右各自的外耳道内的声音数据和外耳道外的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以及对于各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风险度的评价结果。
例如,在图9所示评价结果信息900中,对于各声音数据的声压级,在比规定的阈值高的情况下,作为风险度的评价结果被设定为“高”,在比规定的阈值低的情况下,作为风险度的评价结果被设定为“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所示评价结果信息900中,对于外耳道外的声压级的评价结果表示对于在操作现场产生的噪声本身的风险度。另一方面,在图9所示评价结果信息900中,对于外耳道内的声压级的评价结果表示对于实际进入操作者的外耳道内的噪声的风险度。
例如,该评价结果信息900自服务器200发送至终端装置300。终端装置300将该评价结果信息900在显示器207中进行显示。由此,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能够掌握基于操作者的噪声的每规定单位时间的风险度。
特别是,由于评价结果信息900包括位置信息以及时间信息,因此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能够针对每规定单位时间容易地掌握在哪个操作区域中噪声的风险度较高。
而且,由于评价结果信息900作为风险度的评价结果使用“高”、“低”等那样的、对于管理者容易理解风险度的显示形式,因此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基于该评价结果信息900,能够针对每规定单位时间容易地掌握在哪个操作区域中噪声的风险度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所示例子中,由于评价结果信息900以1台隔音设备100作为评价对象,因此包括与1台隔音设备100相关的评价结果信息。在以多台隔音设备100为评价对象的情况下,评价结果信息900包括与多台隔音设备100相关的评价结果信息。
(通过评价结果输出部216输出的评价结果信息的一个例子(第二例))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过评价结果输出部216输出的评价结果信息的一个例子(第二例子)的图。
图10所示评价结果信息1000表示对于多个隔音设备100(即,多个操作者)的各自的、基于噪声的累积时间的风险度的评价结果。如图10所示,对于多个隔音设备100的各个隔音设备100,评价结果信息1000包括基于噪声的累积时间的风险度的评价结果、以及该评价结果的附带信息(设备ID、评价对象期间、位置信息、操作开始时间、操作结束时间、以及累积时间)。
在图10所示例子中,在评价结果信息1000中,将某1天(“2019/6/10”)作为评价对象期间,对于多个隔音设备100的各个隔音设备100,示出了基于噪声的累积时间的评价结果。
例如,在图10所示评价结果信息1000中,设备ID“003”、“004”的噪声的累积时间(声压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期间的累积时间)被设定为“5分钟”。该“5分钟”比规定的允许时间长。因此,在图10所示评价结果信息1000中,对于设备ID“003”、“004”,作为基于噪声的累积时间的风险度的评价结果被设定为“高”。
例如,该评价结果信息1000自服务器200发送至终端装置300。终端装置300将该评价结果信息1000在显示器207进行显示。由此,对于多个操作者的每一个操作者、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能够容易地掌握基于噪声的累积时间的风险度。
特别是,由于评价结果信息1000包括位置信息,因此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能够容易掌握在哪个操作区域中基于噪声的累积时间的风险度较高。
而且,由于评价结果信息1000作为风险度的评价结果使用“高”、“低”等那样的、对于管理者易于判断风险度的显示形式,因此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基于该评价结果信息1000,能够针对每规定单位时间容易地掌握在哪个操作区域中噪声的风险度较高。
(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第二例))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在终端装置300中显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第二例)的图。图11所示显示画面330是在终端装置300的显示器207中显示的显示画面的另一个例子。显示画面330一览表示作为评价对象的多个操作者的各自的各种评价结果。
例如,在图11所示例子中,在显示画面330的一览显示栏330A中,对于作为评价对象的7位操作者(用户ID“A”~“G”)的每1位,显示有“开始时间”、“结束时间”、“LAeq”、“LCpeak”、“累积时间”、“风险度”、“隔音值”、“状态”以及“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表示通过服务器200的风险评价部215A确定的、基于操作者的操作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表示通过服务器200的风险评价部215A确定的、基于操作者的操作结束时间。在图11所示例子中,在各操作者的“结束时间”中设定有“-”,其示出了各操作者在操作中。“LAeq”表示等效声级(在噪声等级随时间不规则且大幅变化的情况下(非稳定音、变动噪声),在某时间内着眼于变动的噪声等级的能量而计算的时间平均值),“LCpeak”表示C特性峰值声压级(将测定时间的期间内的瞬时声压(AC输出波形)的绝对值的最大值换算为dB值且以C特性进行加权而求得的值)。“累积时间”表示通过服务器200的风险评价部215A计算的、声压级超过规定的阈值的期间的累积时间。“风险度”表示通过服务器200的风险评价部215A判定的、基于被设定为“累积时间”的累积时间的、风险度的评价结果(“低”或“高”)。“隔音值”表示通过服务器200的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计算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与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差值。“状态”表示通过服务器200的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判定的、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的评价结果(“装戴不良”或“OK”)。“经过时间”表示自通过服务器200的隔音效果评价部215B判定为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为“装戴不良”后的经过期间。
另外,在显示画面330的一览显示栏330A外,显示有作为评价对象的操作者的人数(“7人”)、被判定为“装戴不良”的操作者的人数(“2人”)、“LCpeak”的最大值(“130dB”)、以及“超过时间”的合计值(“5分钟”)。
在显示画面330中显示的各信息均由服务器200的评价部215基于作为评价对象的期间内的多个声音数据导出,并且通过服务器200的评价结果输出部216作为评价结果信息输出至终端装置300。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通过在终端装置300的显示器207中显示的该显示画面330,对于在操作现场12进行操作的各操作者,能够容易地掌握基于噪声的风险度、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等的、包括时间要素的评价结果。特别是,在显示画面330中,由于以对于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易于理解的显示形式示出各评价结果,因此即使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不具有专业知识,另外,不进行特別的分析等,也能够通过显示画面330容易地掌握各种评价结果(基于噪声的风险度、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等)。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包括: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其用于取得通过装戴于操作者(装戴者)的耳朵的隔音设备100收集的声音数据;以及评价部215,其基于通过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取得的声音数据、以及与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操作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由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能够基于装戴者实际被暴露的噪声的噪声等级,进行包括与装戴者实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时间要素的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中,可以通过将服务器200的功能(参照图4)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功能设于终端装置300,从而通过服务器200和终端装置300来实现服务器200的功能。例如,可以将数据存储部212设于服务器200,将声音数据取得部213、声压级计算部214以及评价部215设于终端装置300。
另外,例如,终端装置300可以代替服务器200而存储自多个隔声音数据收集的多个声音数据,并且基于该多个声音数据,进行与操作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各种评价(例如,基于噪声的声压级的风险度的评价、隔音设备100的隔音效果的评价、操作现场12中的异常声音的检测等)。
另外,服务器200通过针对更短的每单位时间(例如、秒单位、分钟单位)执行隔音效果的评价处理,从而能够提高该评价处理的实时性。由此,例如,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能够基于实时显示的隔音效果的评价结果,对于使用被判断为隔音效果不良的隔音设备100的操作者,立即指导其正确装戴隔音设备100。
另外,服务器200通过针对更短的每单位时间(例如、秒单位、分钟单位)执行基于噪声的风险度的评价处理,从而能够提高该评价处理的实时性。由此,例如,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能够基于实时显示的基于噪声的风险度的评价结果,对于使用风险度被判断为较高的隔音设备100的操作者,立即知道其采取对策(例如,使操作中止,待机直至风险度降低、将操作场所变更至风险度较低的场所,使其休息等)。
〔第二实施方式〕
(评价系统10A的系统构成)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A的系统构成的图。图12所示评价系统10A在不具有服务器200这点、以及在操作现场12中设置为隔音设备100与终端装置300彼此能够进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可能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不同。
例如,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A,通过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服务器200的功能(自隔音设备100收集声音数据的功能、存储声音数据的功能、以及各种评价功能)设于终端装置300,即使不具有服务器200,也能够通过终端装置300实现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服务器200的功能。
另外,例如,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A,通过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服务器200的隔音效果评价功能设于隔音设备100,从而隔音设备100能够对自身的隔音效果进行评价。
在该情况下,例如,隔音设备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08、LED109、以及振动产生装置110中的至少任一者将隔音效果的评价结果告知操作者。
或者,隔音设备100可以藉由通过通信部127进行的与终端装置300的无线通信,将隔音效果的评价结果直接发送至终端装置300,从而将该评价结果告知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
另外,隔音设备100通过针对更短的每单位时间(例如、秒单位、分钟单位)执行隔音效果的评价处理,能够提高该评价处理的实时性。由此,例如,操作现场12的管理者能够针对隔音状态不良的操作者,立即知道其正确装戴隔音设备100。
〔第三实施方式〕
(评价系统10B的系统构成)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B的系统构成的图。图13所示评价系统10B在操作现场12中仅设有隔音设备100,这点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A不同。
例如,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评价系统10B,通过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服务器200的声压级的计算功能、隔音效果评价功能设于隔音设备100,从而隔音设备100能够对自身的隔音效果进行评价。
在该情况下,例如,隔音设备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08、LED109、以及振动产生装置110中的至少任一者,将隔音效果的评价结果告知操作者。
另外,隔音设备100通过针对更短的每单位时间(例如、秒单位、分钟单位)执行隔音效果的评价处理,能够提高该评价处理的实时性。由此,例如,隔音设备100对于隔音状态不良的操作者,能够立即催促其正确装戴隔音设备100。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一~第三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各种变形或变更是可能的。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隔音设备100通过麦克风104、105取得外耳道内声音数据以及外耳道外声音数据,但是不限于此,例如,隔音设备100可以通过设于该隔音设备100的声压级测定装置,对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以及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进行测量。并且,隔音设备100可以存储表示测量的声压级的声压级数据,并且在任意的定时,将该声压级数据发送至服务器200。而且,服务器200的评价部215可以基于自隔音设备100收集的声压级数据,进行各种评价。
另外,隔音设备100可以进一步包括对通过第一麦克风104以及第二麦克风105取得的声音数据的声压级进行计算的声压级计算部。在该情况下,数据存储部120可以代替存储各声音数据而存储表示各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声压级数据。另外,通信部127可以在任意的定时,代替将各声音数据发送至服务器200而是将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20中的声压级数据发送至服务器200。而且,服务器200的评价部215可以基于自隔音设备100收集的声压级数据,进行各种评价。
本国际申请要求基于2019年7月31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9-141547号的优先权,并且在本国际申请中引用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 评价系统
12 操作现场
18 通信网络
100 隔音设备
100L 装戴部
100R 装戴部
101 壳体
102 管体
103 隔音部件
104 第一麦克风
105 第二麦克风
120 数据存储部
127 通信部
200 服务器
211 通信部
212 数据存储部
213 声音数据取得部
214 声压级计算部
215 评价部
215A 风险评价部
215B 隔音效果评价部
215C 异常声音检测部
215D 语音信号抽出部
216 评价结果输出部
300 终端装置
301 通信部
302 设定部
303 显示控制部

Claims (13)

1.一种评价系统,包括:
声音数据取得部,其取得通过装戴于装戴者的耳朵的隔音设备收集的声音数据;以及
评价部,其基于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声音数据、以及与上述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上述装戴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系统,其中,
还包括评价结果输出部,其输出评价结果信息,该评价结果信息表示通过上述评价部进行的基于上述声音数据和上述时间信息的评价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评价系统,其中,
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通过上述隔音设备收集的、表示上述装戴者的外耳道内的声音的外耳道内声音数据和表示上述装戴者的外耳道外的声音的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一者或两者的声音数据,
上述评价部基于上述外耳道内声音数据和上述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一者或两者的声音数据、以及与该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上述装戴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评价系统,其中,
上述评价部基于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以及与上述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上述装戴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价系统,其中,
上述评价部具有隔音效果评价部,其基于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外耳道内声音数据的声压级与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外耳道外声音数据的声压级的差值,进行上述隔音设备的隔音效果的评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评价系统,其中,
上述评价部具有风险评价部,其基于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声音数据、以及与上述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对基于上述噪声的每规定单位时间的风险进行评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评价系统,其中,
上述评价部具有风险评价部,其基于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声音数据、以及与上述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对基于上述噪声的累积时间的风险进行评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评价系统,其中,
上述评价部具有异常声音检测部,其基于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声音数据,对上述噪声的产生场所的异常声音进行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评价系统,其中,
上述评价部具有语音信号抽出部,其自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声音数据,抽出表示上述装戴者的语音声音的语音信号。
10.一种评价装置,包括:
声音数据取得部,其取得通过装戴于装戴者的耳朵的隔音设备收集的声音数据;以及
评价部,其基于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声音数据、以及与上述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上述装戴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
11.一种评价方法,包括:
声音数据取得工序,其取得通过装戴于装戴者的耳朵的隔音设备收集的声音数据;以及
评价工序,其基于在上述声音数据取得工序中取得的上述声音数据、以及与上述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上述装戴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
12.一种程序,其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各部起作用:
声音数据取得部,其取得通过装戴于装戴者的耳朵的隔音设备收集的声音数据;以及
评价部,其基于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声音数据、以及与上述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上述装戴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
13.一种隔音设备,其装戴于装戴者的耳朵,该隔音设备包括:
声音数据取得部,其取得通过该隔音设备收集的声音数据;以及
评价部,其基于通过上述声音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上述声音数据、以及与上述声音数据关联的时间信息,进行与上述装戴者被暴露的噪声相关的评价。
CN202080054272.3A 2019-07-31 2020-07-29 评价系统、评价装置、评价方法、程序以及隔音设备 Pending CN1141747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1547A JP2021025800A (ja) 2019-07-31 2019-07-31 評価システム、評価装置、評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遮音デバイス
JP2019-141547 2019-07-31
PCT/JP2020/029008 WO2021020430A1 (ja) 2019-07-31 2020-07-29 評価システム、評価装置、評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遮音デバイ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4778A true CN114174778A (zh) 2022-03-11

Family

ID=74228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4272.3A Pending CN114174778A (zh) 2019-07-31 2020-07-29 评价系统、评价装置、评价方法、程序以及隔音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95203A1 (zh)
EP (1) EP4006505A4 (zh)
JP (1) JP2021025800A (zh)
CN (1) CN114174778A (zh)
WO (1) WO20210204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653B (zh) * 2021-04-25 2022-10-11 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隔音性能检测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1253A (ja) * 2002-07-15 2003-04-23 Kobe University 騒音心理評価方法、その装置および媒体
JP2004294444A (ja) * 2004-05-06 2004-10-21 Kobe Univ 音響評価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06038772A (ja) * 2004-07-29 2006-02-09 Nittobo Acoustic Engineering Co Ltd 音圧測定方法
CN101672690A (zh) * 2009-09-27 2010-03-17 吉林大学 基于听觉模型的车内噪声烦躁度客观量化评价方法
US20100135502A1 (en) * 2008-01-11 2010-06-03 Personics Holdings Inc. SPL Dose Data Logger System
CN102543099A (zh) * 2010-12-24 2012-07-04 索尼公司 声音信息显示装置、声音信息显示方法和程序
CN104854881A (zh) * 2012-11-22 2015-08-19 京瓷株式会社 耳模型单元、人工头部及使用耳模型单元和人工头部的测量设备和方法
CN107277729A (zh) * 2013-08-28 2017-10-20 京瓷株式会社 耳模型、人工头部、使用它们的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
CN108885771A (zh) * 2016-03-07 2018-11-23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个人防护设备的智能安全监视和分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9949A (en) 1980-07-14 1982-03-16 Walker Process Corporation Machine for heat sealing polymeric sheets into a spiral drum
JP2011027757A (ja) * 2007-11-22 2011-02-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オーディオ機器用音声認識装置
US9554733B2 (en) * 2010-07-28 2017-01-31 Honeywell Hearing Technologies As Hearing protection device with integrated audiometric testing
US8848929B2 (en) * 2011-06-14 2014-09-30 Aegisound Sound exposu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EP3580937A1 (en) * 2017-02-10 2019-12-1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Distributed network of communicatively coupled noise monitoring and mapping devices
JP6928341B2 (ja) * 2017-03-24 2021-09-01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施工管理システム、施工管理方法、騒音測定方法、携帯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141547A (ja) 2018-02-16 2019-08-29 顕 北浦 仮設トイレ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1253A (ja) * 2002-07-15 2003-04-23 Kobe University 騒音心理評価方法、その装置および媒体
JP2004294444A (ja) * 2004-05-06 2004-10-21 Kobe Univ 音響評価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06038772A (ja) * 2004-07-29 2006-02-09 Nittobo Acoustic Engineering Co Ltd 音圧測定方法
US20100135502A1 (en) * 2008-01-11 2010-06-03 Personics Holdings Inc. SPL Dose Data Logger System
CN101672690A (zh) * 2009-09-27 2010-03-17 吉林大学 基于听觉模型的车内噪声烦躁度客观量化评价方法
CN102543099A (zh) * 2010-12-24 2012-07-04 索尼公司 声音信息显示装置、声音信息显示方法和程序
CN104854881A (zh) * 2012-11-22 2015-08-19 京瓷株式会社 耳模型单元、人工头部及使用耳模型单元和人工头部的测量设备和方法
CN107277729A (zh) * 2013-08-28 2017-10-20 京瓷株式会社 耳模型、人工头部、使用它们的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
CN108885771A (zh) * 2016-03-07 2018-11-23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个人防护设备的智能安全监视和分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06505A4 (en) 2023-08-09
WO2021020430A1 (ja) 2021-02-04
JP2021025800A (ja) 2021-02-22
EP4006505A1 (en) 2022-06-01
US20220295203A1 (en) 2022-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79043B1 (ko) 보청기의 특성 변화를 검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366596B2 (en) Monitor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 failure and method
EP2630810B1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hearing device as well as an arrangement for testing a hearing device
EP2475192A2 (en) A hearing aid system comprising a hearing instrument and a remote control
US20110280422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llecting Acoustic Data
US10109172B1 (en) Noise level tracking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US10987031B2 (en) Method of performing real ear measurements by placing a probe element at an intended position from a tympanic membrane of an individual&#39;s ear canal and a measuring system configured to carry out such method
WO2009059058A2 (en) Ear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ii
US11422527B2 (en) Automatic inspection system
CN114174778A (zh) 评价系统、评价装置、评价方法、程序以及隔音设备
KR101074341B1 (ko) 소음 모니터링 시스템, 소음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소음 모니터링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매체
WO2021020428A1 (ja) 評価システム、評価装置、評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572231A (zh) 一种助听设备电量提示方法及装置
KR20140148089A (ko) 사용자 피팅 환경을 제공하는 보청기 및 상기 보청기를 이용한 보청기 피팅방법
US2015034250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hypermonitoring of tinnitus
KR102527348B1 (ko) 개인정보 보호가 가능한 층간소음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시스템
EP1322138B1 (en) Method for testing a hearing device
JP2015002498A (ja) 停電状況連絡システム
US20240160709A1 (en) 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240160710A1 (en) Reporting system, repor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9090962A (ja) 音声検知システム及び音声検知方法
Data Hand-held Analyzer-Types 2250 and 2270
JP2020134910A (ja) 心理状態測定システム
TWM644248U (zh) 自評估效能之防音防護具及其感測裝置
CN115606168A (zh) 自动检查系统以及无线子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