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7329A - 一种三相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相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7329A
CN104847329A CN201510236674.6A CN201510236674A CN104847329A CN 104847329 A CN104847329 A CN 104847329A CN 201510236674 A CN201510236674 A CN 201510236674A CN 104847329 A CN104847329 A CN 104847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water
phase
oil separating
liquid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366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7329B (zh
Inventor
李敬松
朱国金
王杏尊
孙永涛
石海磊
于继飞
林涛
袁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 CNOOC filed Critical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3667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73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7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7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7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7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34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materials produced by the wel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一种三相分离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组件、液相收集组件、第一油水分离组件和第二油水分离组件,以及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所述第一油水分离组件、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连接的流体收集组件,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内设有两层过滤丝网,所述两层过滤丝网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油水分离组件内设有陶瓷膜,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内设有超疏水分离膜;该三相分离系统分离效率较高,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三相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稠油资源分布广泛,然而,稠油胶质沥青质高,粘度大,流动性差,要将采出液中的稠油、水和气体分离开来比较困难。因此,需要一种针对热采用的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目前陆地油田所用的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大多都是依据旋流分离及重力作用进行气液分离,气体分离后的油水混合物经导流管高速进入分配器与水洗室,在含有破乳剂的活性水层内洗涤破乳,进行稳流,再经聚结整流后,流入沉降分离室进一步沉降进行油水分离,从而达到油气水三相分离的目的,但此类油气水分离装置用于分离热采产出液存在如下问题,设备体积庞大,分离效率较低,油水分离部分易生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相分离系统,该三相分离系统分离效率较高,结构简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相分离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组件、液相收集组件、第一油水分离组件和第二油水分离组件,以及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所述第一油水分离组件、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连接的流体收集组件,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内设有两层过滤丝网,所述两层过滤丝网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油水分离组件内设有陶瓷膜,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内设有超疏水分离膜。
较佳地,所述过滤丝网倾斜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内,且所述过滤丝网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倾斜角度为45度。
较佳地,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具有流体进口、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所述流体进口和液相出口分别位于所述过滤丝网的下方,所述气相出口位于所述过滤丝网的上方。
较佳地,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流体进口与三相混合流体容器连接,所述液相出口与所述液相收集组件连接,所述气相出口与所述流体收集组件连接。
较佳地,在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流体进口与所述三相混合流体容器之间顺次连接有泵、换热器以及压力流量计。
较佳地,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具有流体进口、油相出口和水相出口,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的流体进口和所述水相出口分别位于所述超疏水分离膜的上方,所述油相出口位于所述超疏水分离膜的下方,且所述油相出口和水相出口分别与所述流体收集组件连接。
较佳地,在所述液相收集组件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组件之间顺次连接有泵、换热器以及压力流量计。
较佳地,所述分离系统还包括恒温装置,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第一油水分离组件和第二油水分离组件分别放置在所述恒温装置内。
较佳地,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第一油水分离组件和第二油水分离组件的外部均具有保温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气液分离组件通过过滤丝网进行分离,分离效率高,结构简单,体积较小。
2、本发明中过滤丝网与气液分离组件成45度倾斜角设置,增大了流体与过滤丝网的接触面积,并便于流体的流通。
3、本发明中气液分离组件内设有两层过滤丝网,提高了气液分离组件的分离效果。
4、本发明中第一油水分离组件的陶瓷膜具有分离效率高、效果稳定、耐高温、机械强度高、再生性能好、分离过程简单、能耗低、操作维护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5、本发明中第二油水分离组件的超疏水分离膜,能进一步的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相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三相分离系统,包括通过管道顺次连接的三相混合流体容器1、气液分离组件6、液相收集组件11、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和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以及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1、所述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连接的流体收集组件,流体收集组件包括气相流体收集装置10、油相流体收集装置12和水相流体收集装置7。
三相混合流体容器1内填装有热采产出液,其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出口,三相混合流体容器1的流体出口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组件6的流体进口连接,且在三相混合流体容器1与气液分离组件6之间的管道上顺次连接有截止阀2、泵3、换热器4、截止阀2以及压力流量5,其中,截止阀2用于控制流体流动,换热器4保证流体的温度符合气液分离组件6分离的设定温度,压力流量5用于检测流体的压力及流量。
气液分离组件6包括立式的圆柱筒体,该圆柱筒体外部具有保温层,该圆柱筒体内开设有容纳腔体,该容纳腔体为由一层金属层形成的环腔,其内固定有过滤丝网601,过滤丝网601为不锈钢材质,过滤精度为2~200μm,过滤丝网601为两层,且两层过滤丝网601互相平行,与容纳腔体成45度角倾斜,气液分离组件6具有与容纳腔体连通的流体进口602、气相出口603和液相出口604,气液分离组件6的流体进口602位于过滤丝网601的下方,并与三相混合流体容器1的流体出口连接,液相出口604位于圆柱筒体的底部,并与液相收集组件11的流体进口连接,气相出口603位于圆柱筒体的顶部,并与气相流体收集装置10连接,且在气相出口603与气相流体收集装置10之间设有截止阀2;气液分离组件6放置在恒温装置13内。
液相收集组件11具有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液相收集组件11的流体进口与气液分离组件6的液相出口604连接,液相收集组件11的流体出口与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的流体进口802连接,在液相收集组件11的流体出口与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的流体进口802之间的管道顺次连接有截止阀2、泵3、换热器4、截止阀2以及压力流量5。
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包括卧式圆柱筒体,该圆柱筒体外部具有保温层,该圆柱筒体内开设有容纳腔体,该容纳腔体为由一层金属层形成的环腔,该卧式圆柱筒体内设有陶瓷膜801,陶瓷膜801内部的孔道为非对称结构,孔径为0.8nm~1μm,陶瓷膜801沿着圆柱筒体内的流体流动方向设置,卧式圆柱筒体的两端分别具有流体进口802和油相出口803,在卧式圆柱筒体的底端设有流体出口804,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的流体进口802与液相收集组件11的流体出口连接,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的油相出口803与油相流体收集装置12连接,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的流体出口804与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的流体进口902连接,且在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的油相出口803与油相流体收集装置12之间、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的流体出口804与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的流体进口902之间分别设有截止阀2;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放置在恒温装置13内。
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包括立式的圆柱筒体,该圆柱筒体外部具有保温层,该圆柱筒体内开设有容纳腔体,该容纳腔体为由一层金属层形成的环腔,该卧式圆柱筒体内设有超疏水分离膜901,超疏水分离膜901的超疏水材料表面稳定接触角要大于150°,滚动接触角小于10°,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具有与容纳腔体连通的流体进口902、油相出口903和水相出口904,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的流体进口902位于立式的圆柱筒体的顶部,并与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的流体出口804连接,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的油相出口903位于立式的圆柱筒体的底部,并与油相流体收集装置12连接,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的水相出口904位于超疏水分离膜901的上方,并与水相流体收集装置7连接,且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的流体进口902与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的流体出口804之间、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的油相出口903与油相流体收集装置12之间、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的水相出口904与水相流体收集装置7之间分别设有截止阀2,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放置在恒温装置13内。
本发明中三相混合流体容器1内的热采产出液由流体出口流出,经换热器4达到气液分离所需的温度后,从气液分离组件6中的流体进口602进入气液分离组件6内,通过过滤丝网601分离,截止阀2控制流体流量,泵3提供动力,压力流量计5检测压力和流量,分离后的气相流体向上通过位于过滤丝网601上方的气相出口603流出,进入气相流体收集装置10;分离后的液相流体无法通过过滤丝网601,而向下沉降,由底部的液相出口604流出,进入液相收集组件11。
液相流体从液相收集组件11流出,经换热器4达到油水分离所需的温度后,从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的流体进口802进入第一油水分离组件8内,通过陶瓷膜801分离,截止阀2控制流体流量,泵3提供动力,压力流量计5检测压力和流量,油相流体无法透过陶瓷膜801,从陶瓷膜801侧端的油相出口803流出,进入油相流体收集装置12;水相流体透过陶瓷膜801,从陶瓷膜801底部的流体出口804流出,经过陶瓷膜801分离后的水相流体中可能还含有一定量的油,因此需要进入第二油水分离组件9进行进一步的油水分离,油相流体通过超疏水分离膜901底部的油相出口903流出,进入油相流体收集装置12;水相流体无法通过超疏水分离膜901,从超疏水分离膜901上方的水相出口904流出,进入水相流体收集装置7。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三相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气液分离组件、液相收集组件、第一油水分离组件和第二油水分离组件,以及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所述第一油水分离组件、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连接的流体收集组件,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内设有两层过滤丝网,所述两层过滤丝网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油水分离组件内设有陶瓷膜,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内设有超疏水分离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丝网倾斜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内,且所述过滤丝网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倾斜角度为45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具有流体进口、气相出口和液相出口,所述流体进口和液相出口分别位于所述过滤丝网的下方,所述气相出口位于所述过滤丝网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流体进口与三相混合流体容器连接,所述液相出口与所述液相收集组件连接,所述气相出口与所述流体收集组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流体进口与所述三相混合流体容器之间顺次连接有泵、换热器以及压力流量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具有流体进口、油相出口和水相出口,所述第二油水分离组件的流体进口和所述水相出口分别位于所述超疏水分离膜的上方,所述油相出口位于所述超疏水分离膜的下方,且所述油相出口和水相出口分别与所述流体收集组件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相收集组件与所述第一油水分离组件之间顺次连接有泵、换热器以及压力流量计。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系统还包括恒温装置,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第一油水分离组件和第二油水分离组件分别放置在所述恒温装置内。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第一油水分离组件和第二油水分离组件的外部均具有保温层。
CN201510236674.6A 2015-05-11 2015-05-11 一种三相分离系统 Active CN1048473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6674.6A CN104847329B (zh) 2015-05-11 2015-05-11 一种三相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36674.6A CN104847329B (zh) 2015-05-11 2015-05-11 一种三相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7329A true CN104847329A (zh) 2015-08-19
CN104847329B CN104847329B (zh) 2017-09-19

Family

ID=5384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36674.6A Active CN104847329B (zh) 2015-05-11 2015-05-11 一种三相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732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3793A (zh) * 2015-12-16 2016-05-04 南京工业大学 等离子体配制疏水亲油材料表面方法
CN111101921A (zh) * 2019-11-27 2020-05-0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模拟实验油砂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4058398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费托反应产物的在线分相采集装置和方法
CN114570152A (zh) * 2022-03-28 2022-06-03 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与提纯低颗粒物气体的集成装置及其分离提纯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0A (zh) * 1991-05-02 1993-02-17 康诺科专业用品公司 旋液分离器
EP1666850A1 (en) * 2003-05-16 2006-06-07 Haimo Technologies Inc. Three-phase flow regulating means for oil, gas and water, three-phase flow measuring apparatus for oil, gas and water and meas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1241690Y (zh) * 2008-08-19 2009-05-20 寿焕根 油、水、气三相自动分离计量装置
CN201429438Y (zh) * 2009-04-01 2010-03-24 寿焕根 原油多相流自动分离计量装置
CN102397756A (zh) * 2010-09-08 2012-04-04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疏水性分离膜处理方法
CN102794113A (zh) * 2012-08-24 2012-11-28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超疏水-超亲油高分子多孔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3507617U (zh) * 2013-10-24 2014-04-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CN103785552A (zh) * 2012-11-05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围栏式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CN104014259A (zh) * 2014-05-27 2014-09-0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疏水性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204601704U (zh) * 2015-05-11 2015-09-0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油气水三相分离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70A (zh) * 1991-05-02 1993-02-17 康诺科专业用品公司 旋液分离器
EP1666850A1 (en) * 2003-05-16 2006-06-07 Haimo Technologies Inc. Three-phase flow regulating means for oil, gas and water, three-phase flow measuring apparatus for oil, gas and water and meas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1241690Y (zh) * 2008-08-19 2009-05-20 寿焕根 油、水、气三相自动分离计量装置
CN201429438Y (zh) * 2009-04-01 2010-03-24 寿焕根 原油多相流自动分离计量装置
CN102397756A (zh) * 2010-09-08 2012-04-04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疏水性分离膜处理方法
CN102794113A (zh) * 2012-08-24 2012-11-28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超疏水-超亲油高分子多孔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3785552A (zh) * 2012-11-05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围栏式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CN203507617U (zh) * 2013-10-24 2014-04-0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CN104014259A (zh) * 2014-05-27 2014-09-03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疏水性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204601704U (zh) * 2015-05-11 2015-09-0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油气水三相分离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3793A (zh) * 2015-12-16 2016-05-04 南京工业大学 等离子体配制疏水亲油材料表面方法
CN111101921A (zh) * 2019-11-27 2020-05-05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模拟实验油砂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4058398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费托反应产物的在线分相采集装置和方法
CN114058398B (zh) * 2020-08-07 2023-05-30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费托反应产物的在线分相采集装置和方法
CN114570152A (zh) * 2022-03-28 2022-06-03 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与提纯低颗粒物气体的集成装置及其分离提纯方法
CN114570152B (zh) * 2022-03-28 2023-12-19 南京诺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与提纯低颗粒物气体的集成装置及其分离提纯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7329B (zh)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7329A (zh) 一种三相分离系统
CN205412327U (zh) 一种聚结分离器
CN204601704U (zh) 一种油气水三相分离系统
CN108104790A (zh) 一种用于石油化工的油气分离计量装置
RU2568663C1 (ru) Отстойник гидрофобный жидкофазный для внутрипромысловой подготовки пластовой воды
CN203777870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2423551A (zh) 高效气液分离器
CN112899021B (zh) 一种全重力平衡分离脱水一体化装置及原油处理方法
CN202569671U (zh) 沉降板式井口用油沙分离装置
CN202191734U (zh) 高效气液分离器
CN205699611U (zh) 海洋平台重力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CN105000704A (zh) 管道式油气水分离器及分离方法
CN204522658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104069650B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和油田油水混合液分离方法
CN203737048U (zh) 工业气液分离装置
CN204798904U (zh) 三相分离器
CN204891294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01618445U (zh) 分散式气浮三相分离器
CN203879481U (zh) 一种机抽井螺旋式多相分离器
CN204159074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105056639A (zh) 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方法
CN206762325U (zh) 一种石油化工油水分离装置
CN207499861U (zh) 一种二次分离的油气分离器
CN106582068B (zh) 一种内置束流装置的污油水分离设备
CN205709988U (zh) 一种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after: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Dongcheng District,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Co-patentee before: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