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2650A - 记录装置以及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以及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2650A
CN104842650A CN201510085147.XA CN201510085147A CN104842650A CN 104842650 A CN104842650 A CN 104842650A CN 201510085147 A CN201510085147 A CN 201510085147A CN 104842650 A CN104842650 A CN 104842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component
printing medium
recording unit
tape dec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51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2650B (zh
Inventor
佐佐木恒之
吉田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42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2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2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2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45Guides for printing material
    • B41J11/005Guides in the printing zone, e.g. guides for preventing contact of conveyed sheets with printhead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以及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介质支承部,其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记录部,其能够在被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移动部,其使被记录介质与记录部相对地进行往复移动;按压部件,其被设置于能够与记录部对置的位置上,并能够对被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进行按压;信息取得部,其能够取得与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控制部,其输出所述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信息。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以及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以及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有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油墨来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在这种记录装置中,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对被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进行按压的按压部件的记录装置。
然而,当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具备对被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进行按压的按压部件的现有的记录装置时,存在由于被记录介质被斜行输送等而使按压部件被被记录介质抬起,从而按压部件浮起的情况。而且,存在如下可能性,即,记录部与浮起的按压部件接触,而使记录部、按压部件以及被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受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62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对被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进行按压的按压部件以及被记录介质中的至少一个与记录部接触的情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介质支承部,其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记录部,其能够在所述被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移动部,其使所述被记录介质与所述记录部相对地进行往复移动;按压部件,其被设置在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上,并能够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按压;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所述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控制部,其输出所述信息。
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输出与所述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即,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将所述信息例如向被设置于所述记录装置中的面板或外部监视器等报知单元输出而对该信息进行报知。因此,在为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容易接触的条件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使所述按压部件从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移动,以避免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报知从所述控制部被输出的所述信息的报知部。
根据本方式,具备从所述控制部被输入所述信息并且报知该信息的报知部。因此,能够在不连接作为报知单元的外部装置的条件下,将所述信息向用户报知。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所述信息取得部具有能够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按压部件时,将存在该按压部件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
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按压部件时,将存在该按压部件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因此,例如在为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容易接触的条件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使所述按压部件从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移动,以避免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能够对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记录部的间隔进行调节,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间隔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
在所述间隔较小的情况下,存在如下担忧,即,只要所述按压部件被所述被记录介质抬起,从而按压部件浮起,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便会接触。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间隔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因此,在作为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容易接触的条件的、所述间隔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通过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向例如报知单元输出而对该信息进行报知,从而能够抑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作为所述信息取得部而具备温度计以及湿度计中的至少一方,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计所测量出的温度以及由所述湿度计所测量出的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在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
例如,在高温多湿环境下,所述被记录介质容易起皱,从而所述按压部件容易被所述被记录介质抬起。另外,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存在所述被记录介质容易起皱的情况。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温度以及所述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在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因此,在作为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容易接触的条件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向例如报知单元输出而对该信息进行报知,从而能够有效抑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加热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加热温度在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
在所述加热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加热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所述被记录介质容易起皱,从而所述按压部件容易被所述被记录介质抬起。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加热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加热温度在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因此,在作为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容易接触的条件的、所述加热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向例如报知单元输出而对该信息进行报知,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在执行记录前实施所述信息取得部对所述信息的取得。
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在执行记录前实施由所述信息取得部进行的信息取得。在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上不存在所述按压部件的情况下,无需使所述按压部件从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移动,并且无需向用户报知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因此,根据本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省去无用地向用户报知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七方式中,所述信息取得部具有能够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移动部具有对所述记录部与所述检测部进行保持的滑架,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时的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记录部的间隔大于执行记录时的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记录部的间隔。
根据本方式,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时的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记录部的间隔大于执行记录时的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记录部的间隔。因此,能够在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不易接触的条件下实施在执行记录前被实施的所述检测部对所述按压部件的检测,并且在执行记录时根据需要而使所述按压部件从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移动。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能够对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记录部的间隔进行调节,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间隔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以使由所述加热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加热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下的方式而对所述加热部进行控制。
在所述间隔较小的情况下,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容易接触。另一方面,在所述加热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加热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所述被记录介质不易起皱,从而所述按压部件不易被所述被记录介质抬起,由此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不易接触。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间隔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加热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加热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下的方式而对所述加热部进行控制。因此,即使在所述间隔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通过将所述加热温度设为预定值以下,从而也能够抑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使所述被记录介质移动的输送部,所述信息取得部具有能够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移动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
虽然在所述被记录介质正在移动的状态下,所述按压部件容易被所述被记录介质抬起,但根据本方式,所述检测部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移动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信息取得部具有能够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部,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使所述按压部件移动的按压部件移动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按压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按压部件移动部使所述按压部件从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退避。
根据本方式,具备所述按压部件移动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按压部件的情况下,所述按压部件移动部使所述按压部件从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退避。因此,能够自动实施使所述按压部件退避的动作,而无需由用户以手动的方式实施。
另外,根据本方式,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按压部件已从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退避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因此,用户能够了解到所述按压部件已自动从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移开这一情况。
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的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的特征在于,为在如下的记录装置中的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所述记录装置具有:介质支承部,其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记录部,其能够在所述被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移动部,其使所述被记录介质与所述记录部相对地进行往复移动;按压部件,其被设置于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上,并能够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按压;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所述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在所述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中,报知与所述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
根据本方式,报知与所述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因此,在存在所述按压部件并且为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容易接触的条件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使所述按压部件从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移动,以避免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记录部接触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俯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要立体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按压部件的概要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记录装置的实施例(图1~图5)
首先,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将被记录介质P在输送方向A上从被记录介质P的设置部14起经由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支承部的压印板2、压印板3以及压印板4而输送至被记录介质P的收卷部15。即,从设置部14到收卷部15为止为记录装置1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路径,压印板2、压印板3以及压印板4为被设置于该输送路径上的被记录介质P的支承部。此外,设置部14向旋转方向C旋转而将被记录介质P送出,收卷部15向旋转方向C旋转而将被记录介质P收卷。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能够对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P实施记录的结构,但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也可以为能够对单张状的被记录介质P实施记录的结构。在为能够对单张状的被记录介质P实施记录的结构的情况下,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设置部14,例如可以使用被称为所谓的供纸(馈送)托盘以及供纸(馈送)盒等的部件。另外,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回收部并且作为收卷部15以外的回收部,例如可以使用被称为所谓的排出用接收部、排纸(排出)托盘以及排纸(排出)盒等的部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使用了以记录面成为外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因此在将被记录介质P从设置部14送出时,设置部14的旋转轴向旋转方向C旋转。另一方面,在使用以记录面成为内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设置部14的旋转轴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能够送出被记录介质P。
而且,同样地,由于本实施例的收卷部15以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成为外侧的方式进行收卷,因此收卷部15的旋转轴向旋转方向C旋转。另一方面,在以记录面成为内侧的方式进行收卷的情况下,收卷部15的旋转轴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能够收卷被记录介质P。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压印板2中设置有加热器6。加热器6是为了在由作为记录部的记录头12执行记录前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所谓的预热)而被设置的。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成为如下结构,即,使用加热器6而从被记录介质P的第一面17(与记录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预热。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使用能够从被记录介质P的第二面16(记录面)侧照射红外线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从第二面16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预热。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在压印板2与压印板3之间设置有驱动辊5,所述驱动辊5具有方向B上的旋转轴并向被记录介质P的第一面17施加输送力,在与驱动辊5对置的位置(上部)处设置有从动辊7,所述从动辊7具有方向B上的旋转轴。而且,能够通过构成辊对的驱动辊5和从动辊7来夹持被记录介质P。通过这种结构,由驱动辊5和从动辊7构成了输送部9。在此,从动辊是指,随着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而旋转的辊。
另外,在将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方向A进行输送时,驱动辊5向旋转方向C旋转,从动辊7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旋转。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相对于记录部而将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方向A进行输送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相对于被记录介质P而仅使记录部移动,或使被记录介质P与记录部一起移动。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与压印板3对置的位置处具备作为记录部的记录头12。记录装置1在通过滑架11而使记录头12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的同时,从记录头12的油墨喷出面F向被记录介质P喷出油墨从而形成图像。滑架11构成了使被记录介质P与记录头12相对地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部。
另外,虽然详细内容将在后文叙述,但在滑架11上设置有传感器10,所述传感器10能够对按压被压印板3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P的按压部件8和被记录介质P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相对于记录头12而向输送方向A输送被记录介质P的结构,并且为相对于被压印板3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P而使记录头12在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结构。因此,如上文所述,使记录头12在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的滑架11构成了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移动部。
另外,在输送方向A上,于记录头12的下游侧,为了使从记录头12被喷出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干燥而设置有作为加热部的加热器32,所述加热器32能够朝向由记录头12进行记录的记录区域照射电磁波。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加热器32被设置于与压印板3对置的位置上,且为能够将被记录介质P的第二面16加热到35℃至50℃的红外线加热器,但并不限定于这种加热器,也可以使用能够从压印板3侧(第一面17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在此,优选的红外线的波长为0.76~1000μm。一般情况下,红外线根据波长而进一步被划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远红外线,虽然划分的定义多种多样,但大致波长域为0.78~2.5μm、2.5~4.0μm、4.0~1000μm。其中,优选使用中红外线。
在加热器32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为了使从记录头12被喷出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干燥而设置有能够照射电磁波的加热器33。虽然加热器33为能够将被记录介质P的表面加热到60℃至120℃以使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所使用的油墨干燥的红外线加热器,但并不限定于这种干燥装置。例如,作为干燥装置,除了红外线加热器等加热装置以外,还能够使用风扇等送风装置等。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外装部34上设置有触摸面板35,所述触摸面板35能够供用户向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控制部18(参照图5)输入指示,并且能够向用户报知从控制部18输出的记录装置1中的错误信息等。即,触摸面板35同时具有输入部和报知部的作用,所述输入部用于向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控制部18输入指示,所述报知部向用户报知从控制部18被输出的记录装置1中的各种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如图1所示,输送部9被设置于输送方向A上的记录头12的上游侧。但是,输送部9也可以设置于输送方向A上的隔着记录头12的两侧。在输送部9被设置于隔着记录头12的两侧的结构中,由于能够在隔着记录头12的两侧夹持被记录介质P,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被记录介质P的浮起或由此引起的卡纸等输送不良。
此外,作为记录装置1的结构部件,也可以进一步具备现有的记录装置中所设置的结构部件。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按压部件8进行说明。
图2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俯视图,图3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概要立体图,图4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按压部件8的概要俯视图。
如图2所示,按压部件8被设置于压印板3上的能够与记录头12对置的位置上,且被设置于能够在被记录介质P的方向B上的两端部分处按压被记录介质P的位置上。通过在被记录介质P的方向B上的两端部分处按压被记录介质P,从而降低了被记录介质P的浮起以及在方向B上的位置偏移等的可能性,由此与不使用按压部件8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输送精度。
另外,由于在能够与记录头12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按压部件8,因此能够抑制在能够与记录头12对置的区域中的被记录介质的浮起或隆起。
此外,如果采用其他表现,则是按压部件8能够在被记录介质P与记录头12的往复移动路径上对被压印板3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按压。
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改变从记录头12的喷嘴面F到压印板3的间隔亦即压印板间隙(PG)而进行记录。详细而言,能够根据被记录介质的种类而将PG设定为1.5mm、2.0mm、2.5mm来进行记录。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成为如下结构,即,能够使用外部连接的PC29(参照图5)以及触摸面板35来输入被记录介质的种类,并通过控制部18的控制而根据所输入的被记录介质的种类自动地设定PG。
另外,如图3所示,在压印板3上构成有在方向B上延伸的槽40,从而在本实施例的按压部件8中构成了限制部41以及42。而且,通过以压印板3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端部39与限制部41接触并且槽40的内壁与限制部42接触的方式,而将按压部件8载放于压印板3上,从而能够相对于压印板3而设置按压部件8。通过以此方式进行设置,从而按压部件8相对于压印板3而在沿着输送方向A的方向上被限制并且能够在方向B上移动。
虽然本实施例的按压部件8通过这种结构而成为了能够相对于压印板3拆下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例如,即使是按压部件8相对于压印板3而无法拆下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能够使按压部件8向从压印板3离开的位置等移动的结构。
另外,滑架11能够在方向B上往复移动。如图4所示,在按压部件8上,于能够与传感器10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以预定的颜色被颜色区分的区域43以及44(识别图案)。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区域43为黑色,区域44为白色。
利用这种结构,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根据随着滑架11在方向B上的移动是否由传感器10检测到了区域43以及44(识别图案),而对有无按压部件8进行检测。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电结构进行说明。
图5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框图。
在控制部18中,设置有负责记录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的CPU19。CPU19经由系统总线20而与存储有CPU19所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与维护序列等的ROM21和可临时存储数据的RAM22连接。
另外,CPU19经由系统总线20而与用于对记录头12进行驱动的头驱动部23连接。
另外,CPU19经由系统总线20而与电机驱动部24连接,所述电极驱动部24用于使滑架11移动的滑架电机25、作为设置部14的驱动源的送出电机26、作为驱动辊5的驱动源的输送电机27、作为收卷部15的驱动源的收卷电机28驱动。
而且,CPU19经由系统总线20而与用于对加热器6、32以及33进行驱动的加热器驱动部13连接。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温度计36以及湿度计37,从而成为能够测量环境温度以及环境湿度的结构。
而且,CPU19经由系统总线20而与输入输出部31连接,所述输入输出部31与温度计36、湿度计37、传感器10、触摸面板35和PC29连接,该PC29为将记录数据等向记录装置1输入的外部装置并且具有监视器。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压印板3和能够在被记录介质P上执行记录的记录头12。另外,具备作为使被记录介质P与记录头12相对地在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的移动部的滑架11。另外,具备被设置于能够与记录头12对置的位置上且能够对被压印板3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按压的按压部件8,和作为取得与按压部件8有关的信息的信息取得部的传感器10。
而且,控制部18成为能够将与按压部件有关的信息向触摸面板35以及PC29输出的结构。
在此,“与按压部件有关的信息”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以如下含义被使用,即,包含与是否检测到了区域43以及44(识别图案)、即按压部件8是否存在于压印板3上等与有无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和与按压部件是否能够使用相关的信息。
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将与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向触摸面板35以及PC29输出而对该信息进行报知。因此,在为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容易发生接触的条件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根据被输出至触摸面板35或PC29的信息而使按压部件8从能够与记录头对置的区域移动(拆下),以避免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因此,抑制了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的情况。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报知从控制部18被输出的信息的触摸面板35。
因此,能够在不连接PC29等外部装置的条件下,向用户报知与按压部件有关的信息。
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8能够在作为对按压部件8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传感器10检测出按压部件8时,将存在该按压部件8这一情况作为信息而输出。
因此,在例如为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容易接触的条件的情况下,用户能够使按压部件8从能够与记录头12对置的区域移动(拆下),以避免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将PG以1.5mm、2.0mm、2.5mm这三个阶段进行调节。
而且,控制部18成为如下结构,即,在PG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即被调节为1.5mm的情况下,将按压部件8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与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而向触摸面板35以及PC29输出。
在PG较小的情况下,只要按压部件8被被记录介质P抬起,从而按压部件8浮起,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便会发生接触。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8在PG被调节为1.5mm的情况下,将按压部件8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信息而向触摸面板35以及PC29输出。因此,在作为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容易接触的条件的、PG被调节为1.5mm的情况下,控制部18能够使触摸面板35以及PC29报知按压部件8不可使用这一情况。因此,能够抑制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的情况。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采用了能够分1.5mm、2.0mm、2.5mm这三个阶段来对PG进行调节,但也可以分两个阶段以下或四个阶段以上来进行调节。另外,虽然作为PG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而设定了PG为1.5mm的情况,但也可以为不同的值。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作为信息取得部的温度计36以及湿度计37。
此外,控制部18成为如下结构,即,在由温度计36所测量出的温度以及由湿度计37所测量出的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在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能够将按压部件8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与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而向触摸面板35以及PC29输出。
例如,在高温多湿环境下,被记录介质P容易起皱,从而按压部件8容易被被记录介质P抬起。另外,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存在被记录介质P容易起皱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8在温度以及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在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将按压部件8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信息而向触摸面板35以及PC29输出。因此,在作为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容易接触的条件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情况下,使触摸面板35以及PC29将按压部件8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报知,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的情况。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温度计36以及湿度计37双方,但也可以为具备任意一方的结构。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对被压印板3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32。
而且,控制部18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加热器32对被记录介质P的加热温度在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能够将按压部件8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信息而向触摸面板35以及PC29输出。
在加热器32对被记录介质P的加热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被记录介质P容易起皱,从而按压部件8容易被被记录介质P抬起。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8在加热器32对被记录介质P的加热温度在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按压部件8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信息而向触摸面板35以及PC29输出。因此,在作为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容易接触的条件的、所述加热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使触摸面板35以及PC29将按压部件8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报知,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的情况。
另外,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8成为如下结构,即,以在执行记录前使传感器10实施对按压部件8的检测的方式而进行控制,并且在传感器10检测出存在按压部件8的情况下,能够将按压部件8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信息而向触摸面板35以及PC29输出。
在能够与记录头对置的区域内不存在按压部件8的情况下,无需使按压部件8移动,并且无需向用户报知无法使用按压部件8这一情况。
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省略无用地将无法使用按压部件8这一情况向用户报知的步骤。
另外,如上所述,构成本实施例的移动部的滑架11对记录头12和传感器10进行保持。
而且,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通过构成本实施例的移动部的未图示的滑架移动机构而使滑架11以如下方式进行移动,即,使传感器10实施对按压部件8的检测时的PG大于执行记录时的PG的方式。
因此,能够在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不易接触的条件下实施在执行记录前被实施的传感器10对按压部件8的检测,并且在执行记录时,根据需要而使按压部件8移动。因此,有效地抑制了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的情况。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对PG进行调节,并且具备对被压印板3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32。
而且,控制部18成为如下结构,即,在PG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例如在被调节为2.0mm的情况下,能够以使加热器32对被记录介质P的加热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下的方式而对加热器32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在PG较小的情况下,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容易发生接触。另一方面,在加热器32对被记录介质P的加热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被记录介质P不易起皱,从而按压部件8不易被被记录介质P抬起,由此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不易接触。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8在PG被调节为2.0mm的情况下,以使加热器32对被记录介质P的加热温度为预定值以下(例如40℃以下)的方式而对加热器32进行控制。因此,即使在PG被调节为2.0mm的情况下,通过将加热温度设为预定值以下,从而也抑制了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传感器10在被记录介质P的移动停止的状态下,对按压部件8进行检测。
在被记录介质P正在移动的状态下,按压部件8容易被被记录介质P抬起。但是,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由于传感器10在被记录介质P的移动停止的状态下对按压部件8进行检测,因此有效地抑制了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如下结构,即,通过用户手动拆下按压部件8,从而能够使按压部件8从所述往复移动路径移动。
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具备使按压部件8自动移动的按压部件移动部的结构,在传感器10检测出存在按压部件8的情况下,按压部件移动部使按压部件8从能够与记录头12对置的区域移动(退避),并且控制部18将按压部件8发生了移动这一情况作为信息而输出。
通过具备按压部件移动部,从而能够自动实施使按压部件8移动的动作,而无需用户以手动的方式实施。
另外,通过控制部18将按压部件8发生了移动这一情况作为信息而输出,从而用户能够了解到按压部件8自动地进行了移动这一情况。
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的实施例(图6)
接下来,对使用了上述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6为本实施例的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当从PC29输入记录数据并开始本实施例的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时,首先,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18根据被记录介质P的种类而将PG设定为1.5mm、2.0mm、2.5mm中的任意一个。在所设定的PG为1.5mm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0,在所设定的PG不为1.5mm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
在步骤S120中,通过传感器10来对是否存在按压部件8进行检测。然后,在根据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而由控制部18判断为存在按压部件8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30,而在由控制部18判断为不存在按压部件8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0。
在步骤S130中,通过控制部18的控制而利用触摸面板35以及PC29来报知与按压部件8相关的信息。具体而言,报知在能够与记录头12对置的区域(往复移动路径)内存在按压部件8这一情况,并且报知无法使用按压部件8这一情况。而且,随后返回步骤S120,重复步骤S120与步骤S130直至按压部件8被用户移动为止。
在步骤S140中,根据从PC29输入的记录数据来执行记录动作。然后,随着步骤S150中的基于从PC29输入的记录数据的记录的结束,而结束本实施例的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
如此,本实施例的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中,报知与按压部件8相关的信息。因此,在例如存在按压部件8并且为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容易接触的条件的情况下等,用户能够使按压部件8移动,以避免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按压部件8与记录头12接触的情况。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由传感器10读取被设置于按压部件8上的区域43以及44(识别图案)而对按压部件8进行检测,但也可以在压印板3上设置区域43以及44(识别图案),并通过由传感器读取该区域43以及44(识别图案)是否被按压部件8遮挡而对按压部件8进行检测。
符号说明
1记录装置、2压印板、3压印板、4压印板、5驱动辊(移动部)、6加热器(加热部)、7从动辊、8按压部件、9输送部、10传感器(信息取得部)、11滑架(移动部)、12记录头、13加热器驱动部、14设置部、15收卷部、16被记录介质P的第二面、17被记录介质P的第一面、18控制部、19CPU、20系统总线、21ROM、22RAM、23头驱动部、24电机驱动部、25滑架电机、26送出电机、27输送电机、28收卷电机、29PC、31输入输出部、32加热器(加热部)、33加热器、34外装部、35触摸面板、36温度计(信息取得部)、37湿度计(信息取得部)、39压印板3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游侧端部、40槽、41限制部、42限制部、43以预定的颜色被颜色区分的区域、44以预定的颜色被颜色区分的区域、F油墨喷出面、P被记录介质。

Claims (12)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介质支承部,其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
记录部,其能够在所述被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
移动部,其使所述被记录介质与所述记录部相对地进行往复移动;
按压部件,其被设置在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上,并能够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按压;
信息取得部,其能够取得与所述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
控制部,其输出所述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报知从所述控制部被输出的所述信息的报知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取得部具有能够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按压部件时,将存在该按压部件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对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记录部的间隔进行调节,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间隔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信息取得部而具备温度计以及湿度计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计所测量出的温度以及由所述湿度计所测量出的湿度中的至少一方在预定范围以外的情况下,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加热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加热温度在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按压部件不可使用这一情况作为所述信息而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执行记录前实施所述信息取得部对所述信息的取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取得部具有能够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所述移动部具有对所述记录部与所述检测部进行保持的滑架,
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时的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记录部的间隔大于执行记录时的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记录部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对所述介质支承部与所述记录部的间隔进行调节,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加热的加热部,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间隔在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以使所述加热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加热温度成为预定值以下的方式而对所述加热部进行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所述被记录介质移动的输送部,
所述信息取得部具有能够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所述检测部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移动停止的状态下,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取得部具有能够对所述按压部件进行检测的检测部,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使所述按压部件移动的按压部件移动部,
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按压部件的情况下,
所述按压部件移动部使所述按压部件从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退避。
12.一种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在如下的记录装置中的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介质支承部,其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记录部,其能够在所述被记录介质上执行记录;移动部,其使所述被记录介质与所述记录部相对地进行往复移动;按压部件,其被设置在能够与所述记录部对置的位置上,并能够对被所述介质支承部所支承的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按压;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与所述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
在所述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中,报知与所述按压部件相关的信息。
CN201510085147.XA 2014-02-18 2015-02-16 记录装置以及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 Active CN1048426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8248 2014-02-18
JP2014028248A JP2015150823A (ja) 2014-02-18 2014-02-18 記録装置及び押さえ部材と記録部との接触抑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2650A true CN104842650A (zh) 2015-08-19
CN104842650B CN104842650B (zh) 2018-03-30

Family

ID=53797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5147.XA Active CN104842650B (zh) 2014-02-18 2015-02-16 记录装置以及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87031B2 (zh)
JP (1) JP2015150823A (zh)
CN (1) CN10484265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3062A (zh) * 2019-05-16 2019-08-20 杭州巨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纸输送系统及具有该输送系统的打印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7800B2 (ja) * 2016-01-05 2019-10-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WO2020180288A1 (en) * 2019-03-01 2020-09-1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url compensation through selective ink depletion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95A (zh) * 1990-08-24 1992-05-20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1331024A (zh) * 2006-05-26 2008-12-24 株式会社理光 纸传送装置、成像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1870199A (zh) * 2009-04-24 2010-10-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JP2011016268A (ja) * 2009-07-08 2011-01-27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プリンタ装置
CN102555454A (zh) * 2010-12-28 2012-07-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卷曲的方法和液滴喷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10920B2 (en) 2005-03-29 2010-10-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JP4701786B2 (ja) 2005-03-29 2011-06-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EP2384893B1 (en) 2009-01-30 2016-03-30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Inkjet printer
JP5235977B2 (ja) 2010-12-16 2013-07-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139024B2 (en) * 2013-01-31 2015-09-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nsor position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95A (zh) * 1990-08-24 1992-05-20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1331024A (zh) * 2006-05-26 2008-12-24 株式会社理光 纸传送装置、成像装置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CN101870199A (zh) * 2009-04-24 2010-10-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JP2011016268A (ja) * 2009-07-08 2011-01-27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プリンタ装置
CN102555454A (zh) * 2010-12-28 2012-07-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卷曲的方法和液滴喷射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3062A (zh) * 2019-05-16 2019-08-20 杭州巨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纸输送系统及具有该输送系统的打印机
CN110143062B (zh) * 2019-05-16 2021-07-23 杭州巨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打印纸输送系统及具有该输送系统的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31905A1 (en) 2015-08-20
JP2015150823A (ja) 2015-08-24
US9487031B2 (en) 2016-11-08
CN104842650B (zh) 2018-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88164B2 (ja) 印刷装置
WO2011024464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04842650A (zh) 记录装置以及按压部件与记录部的接触抑制方法
US996296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pressing printing medium
JP5750874B2 (ja)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6288426B2 (ja) 記録装置及び被記録媒体の搬送経路への導入方法
JP6213725B2 (ja) 記録装置
JP6547482B2 (ja)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7030355A (ja) センサ装置、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乾燥状態検出方法、出力制御方法、搬送速度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KR101445056B1 (ko) 전사장치의 히팅제어방법 및 그 장치
JP6361873B2 (ja) 記録装置
US9751334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heating unit control method
JP5970689B2 (ja) 乾燥装置
US10737515B2 (en) Recording device
US10464345B2 (en) Drying apparatus,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drying method
JP6311334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電磁波硬化型液体の硬化方法
US10464346B2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6922709B2 (ja)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S63197668A (ja) 記録装置
CN104943372A (zh) 记录装置
JP2015123583A (ja) シート加熱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加熱装置を備えたプリン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