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2106B - 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以及车身侧围总拼系统、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以及车身侧围总拼系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2106B
CN104842106B CN201410348005.3A CN201410348005A CN104842106B CN 104842106 B CN104842106 B CN 104842106B CN 201410348005 A CN201410348005 A CN 201410348005A CN 104842106 B CN104842106 B CN 1048421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cylinder
wall assembly
assembly
to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480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2106A (zh
Inventor
马少臣
杨楠
杨玉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4800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42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42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2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2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2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以及车身侧围总拼系统、方法,其中,所述装置车身侧围总拼包括底座(1)、滑座(2)和侧围夹具平台(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轨(4),所述滑座(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竖直地固定于所述滑座(2),并且设置有夹紧机构(5),该夹紧机构(5)能够接收并夹持竖直状态的侧围总成(6)。通过上述方案,使得在进行侧围总成(6)与下车体的合装施焊前,侧围总成(6)本身处于竖直状态,无需对侧围夹具平台(3)进行翻转,避免了因侧围夹具平台(3)翻转而导致的尺寸偏差,提高了侧围总成的安装精度,同时提高了侧围总拼合装效率。

Description

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以及车身侧围总拼系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车身总拼合装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侧围总拼方法、实现该方法的系统以及应用在该系统中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白车身总拼合装时,需要将侧围总成移动到车身总拼工位,以与下车体进行焊接合装。在进行焊接合装前,需要保证侧围垂直放置在下车体上。在现有技术的车身侧围总拼方法中,首先要将侧围总成水平放置,然后通过吊具将侧围总成水平转运至车身总拼工位,翻转车身总拼工位上的侧围夹具平台以使该侧围夹具平台水平放置,然后将侧围总成放置在侧围夹具平台上,再次翻转侧围夹具平台以使侧围总成与下车体垂直,最后进行合装施焊。
从以上描述可知,在现有技术的车身侧围总拼方法中,至少需要对侧围夹具平台进行两次翻转,而翻转次数越多越难以保证侧围总成与下车体的定位精度。特别是,对于尺寸较大的侧围总成(例如客车的侧围总成)而言,在将侧围夹具平台由水平位置翻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微小的角度偏差即可导致侧围总成的最远端较大地偏离预定位置,影响侧围总成的定位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侧围总拼装置,通过该车身侧围总拼装置能够将侧围总成精确地定位在下车体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侧围总拼系统,该车身侧围总拼系统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高效地实现侧围总成的定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侧围总拼方法,使用该车身侧围总拼方法能够将侧围总成精确地定位在下车体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身侧围总拼装置,包括底座、滑座和侧围夹具平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座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其中,所述侧围夹具平台竖直地固定于所述滑座,并且设置有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能够接收并夹持竖直状态的侧围总成。
优选地,所述侧围夹具平台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夹紧机构能够将夹持的侧围总成移动到所述定位件上,以通过该定位件使所述侧围总成定位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气缸连接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和所述第一钳臂之间,以驱动所述第一钳臂平移,所述第二气缸铰接在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之间,以驱动所述第二钳臂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能够夹持住所述侧围总成。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安装座和摇臂,所述摇臂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第三气缸连接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和所述安装座之间,以驱动所述安装座平移,所述摇臂铰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四气缸铰接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摇臂之间,以驱动所述摇臂转动,从而使所述导向轮能够抵靠在所述侧围总成的下边缘上。
优选地,所述导向轮的轮缘上设置有凹槽,以卡接住所述侧围总成的下边缘。
根据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身侧围总拼系统,包括位于车身总拼工位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和接近或远离所述车身侧围总拼装置移动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能够转运竖直状态的侧围总成,所述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为根据本发明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身侧围总拼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侧围总成以竖直状态吊装在吊具上;第二步骤,移动所述吊具以使所述侧围总成接近竖直布置的侧围夹具平台;第三步骤,通过所述侧围夹具平台上的夹紧机构夹持住所述侧围总成,然后将所述侧围总成从所述吊具上释放;第四步骤,平移所述侧围夹具平台以将所述侧围总成移动到下车体上方;第五步骤,焊接所述侧围总成与所述下车体。
优选地,所述第三步骤还包括:在将所述侧围总成从所述吊具上释放之后,通过所述夹紧机构将所述侧围总成移动到所述侧围夹具平台上的定位件上,以通过该定位件将所述侧围总成定位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以及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气缸连接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和所述第一钳臂之间,所述第二气缸铰接在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之间,所述第三步骤包括:第一子步骤:启动所述第一气缸,伸出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使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接近所述侧围总成;第二子步骤:启动所述第二气缸,使所述第二钳臂转动,通过所述第一钳臂和所述第二钳臂夹持住所述侧围总成;第三子步骤:将所述侧围总成从所述吊具上释放;第四子步骤:启动所述第一气缸,缩回该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使所述侧围总成朝向所述侧围夹具平台移动;第五子步骤:当所述侧围总成移动到所述定位件上时,停止所述第一气缸。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安装座和摇臂,所述摇臂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第三气缸连接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和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摇臂铰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四气缸铰接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摇臂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子步骤之前,启动所述第三气缸,伸出该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使所述安装座移动以接近所述侧围总成,然后启动所述第四气缸,使所述摇臂转动,以使所述导向轮抵靠在所述侧围总成的下边缘上;在所述第四子步骤中,同时启动所述第三气缸和所述第一气缸,以使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同时缩回。
优选地,所述导向轮的轮缘上设置有凹槽,以卡接住所述侧围总成的下边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吊具将侧围总成竖直地转运至侧围夹具平台,然后通过侧围夹具平台上的夹持机构接收并竖直地保持住侧围总成,使得在进行侧围总成与下车体的合装施焊前,侧围总成本身处于竖直状态,无需对侧围夹具平台进行翻转,避免了因侧围夹具平台翻转而导致的尺寸偏差,提高了侧围总成的安装精度,同时提高了侧围总拼合装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夹紧机构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显示夹紧机构的包括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底座 2 滑座 3 侧围夹具平台 4 导轨
5 夹紧机构 6 侧围总成
11 第一气缸 12 第二气缸 13 第三气缸 14 第四气缸
21 第一钳臂 22 第二钳臂
30 安装座 40 摇臂 50 导向轮 60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侧围总拼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侧围总成6以竖直状态吊装在吊具(未示出)上;第二步骤,移动所述吊具以使所述侧围总成6接近竖直布置的侧围夹具平台3;第三步骤,通过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上的夹紧机构5夹持住所述侧围总成6,然后将所述侧围总成6从所述吊具上释放;第四步骤,平移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以将所述侧围总成6移动到下车体上方;第五步骤,焊接所述侧围总成6与所述下车体(未示出)。
为了实现上述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身侧围总拼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滑座2和侧围夹具平台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轨4,所述滑座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其中,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竖直地固定于所述滑座2,并且设置有夹紧机构5,该夹紧机构5能够接收并夹持竖直状态的侧围总成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身侧围总拼系统,包括位于车身总拼工位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和接近或远离所述车身侧围总拼装置移动的吊具,其中,所述吊具能够转运竖直状态的侧围总成6,所述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为根据本发明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提及的侧围夹具平台3是指车身总拼工位上的侧围夹具平台。在本发明的车身侧围总拼方法中,通过吊具将侧围总成6竖直地转运至侧围夹具平台3,然后通过侧围夹具平台3上的夹持机构5接收并竖直地保持住侧围总成6,使得在进行侧围总成与下车体的合装施焊前,侧围总成6本身处于竖直状态,无需对侧围夹具平台3进行翻转,避免了因侧围夹具平台翻转而导致的尺寸偏差,提高了侧围总成的安装精度,同时提高了侧围总拼合装效率。
在所述第四步骤中,可以通过保持夹紧机构5始终处于夹持状态,而使侧围总成6保持在侧围夹具平台3上,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将侧围总成6保持在侧围夹具平台3上。优选地,侧围夹具平台3上的设置有定位件,该定位件能够将侧围总成6定位在侧围夹具平台3上。所述定位件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式,例如可以为设置在侧围夹具平台3上的定位销和/或由侧围夹具平台3本身形成的定位型面。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三步骤还可以包括:在将所述侧围总成6从所述吊具上释放之后,通过所述夹紧机构5将所述侧围总成6移动到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上的定位件上,以通过该定位件将所述侧围总成6定位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上。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吊具只能将竖直状态的侧围总成6移动到接近竖直布置的侧围夹具平台3的位置,而无法将侧围总成6直接移动到侧围夹具平台3上的定位件上。因此,本发明通过设置能够从侧围夹具平台3伸出的夹紧机构5以从吊具上接收侧围总成6并将该侧围总成6夹持住,然后再通过夹紧机构5将侧围总成6移动到定位件上,从而实现了侧围总成6在所述吊具和所述定位件之间的过渡。
所述夹紧机构5可以具有各种适当的结构,只要其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2、以及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21和第二钳臂22,所述第一气缸11连接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和所述第一钳臂21之间,以驱动所述第一钳臂21平移,所述第二气缸12铰接在所述第一钳臂21和所述第二钳臂22之间,以驱动所述第二钳臂22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钳臂21和所述第二钳臂22能够夹持住所述侧围总成6。
基于夹紧机构5的上述结构,所述第三步骤可以包括:第一子步骤:启动所述第一气缸11,伸出该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使所述第一钳臂21和所述第二钳臂22接近所述侧围总成6;第二子步骤:启动所述第二气缸12,使所述第二钳臂22转动,通过所述第一钳臂21和所述第二钳臂22夹持住所述侧围总成6;第三子步骤:将所述侧围总成6从所述吊具上释放;第四子步骤:启动所述第一气缸11,缩回该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使所述侧围总成6朝向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移动;第五子步骤:当所述侧围总成6移动到所述定位件上时,停止所述第一气缸11。
除上述主要结构之外,夹紧机构5还可以具有其它辅助结构。例如,如图3所示,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第三气缸13、第四气缸14、安装座30和摇臂40,所述摇臂40上设置有导向轮50,所述第三气缸13连接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和所述安装座30之间,以驱动所述安装座30平移,所述摇臂40铰接于所述安装座30,所述第四气缸14铰接在所述安装座30和所述摇臂40之间,以驱动所述摇臂40转动,从而使所述导向轮50能够抵靠在所述侧围总成6的下边缘上。
在这种情况下,夹紧机构5的包括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12的部分主要用于夹持和移动侧围总成6,夹紧机构5的包括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12的部分主要用于接收侧围总成6。具体地,当通过吊具将侧围总成6移动到位后,通过第四气缸14转动摇臂40,利用导向轮50接住侧围总成6的下边缘,以使侧围总成6落在导向轮50上,侧围总成6的重力集中在导向轮50上,从而减小了用于夹持和移动的部分所需提供的力,降低了对其强度的要求。此外,通过设置导向轮50以接收侧围总成6,使得在侧围总成6落到导向轮50上之后,能够沿导向轮50横向调节侧围总成6的位置,从而便于将侧围总成6对准所述定位件。
这里,夹紧机构5的包括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12的部分可以为多个,多个该部分可以设置在侧围夹具平台3的与侧围总成6的门框对应的位置,以使第一钳臂21和第二钳臂22夹持在侧围总成6的门框上。同样地,夹紧机构5的包括第一气缸11和第二气缸12的部分可以为多个,多个该部分可以大致平齐地布置,以通过多个导向轮50接收侧围总成6的下边缘。
基于夹紧机构5的这种结构,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子步骤之前,启动所述第三气缸13,伸出该第三气缸13的活塞杆,使所述安装座30移动以接近所述侧围总成6,然后启动所述第四气缸14,使所述摇臂40转动,以使所述导向轮50抵靠在所述侧围总成6的下边缘上;在所述第四子步骤中,同时启动所述第三气缸13和所述第一气缸11,以使所述第三气缸13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同时缩回,使所述侧围总成6朝向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移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轮50的轮缘上设置有凹槽60,以卡接住所述侧围总成6的下边缘,从而使侧围总成6的下边缘能够稳定地保持在导向轮50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车身侧围总拼装置,包括底座(1)、滑座(2)和侧围夹具平台(3),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导轨(4),所述滑座(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竖直地固定于所述滑座(2),并且设置有夹紧机构(5),该夹紧机构(5)能够接收并夹持竖直状态的侧围总成(6),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夹紧机构(5)能够将夹持的侧围总成(6)移动到所述定位件上,以通过该定位件使所述侧围总成(6)定位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上,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2)、以及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21)和第二钳臂(22),所述第一气缸(11)连接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和所述第一钳臂(21)之间,以驱动所述第一钳臂(21)平移,所述第二气缸(12)铰接在所述第一钳臂(21)和所述第二钳臂(22)之间,以驱动所述第二钳臂(22)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一钳臂(21)和所述第二钳臂(22)能够夹持住所述侧围总成(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5)还包括第三气缸(13)、第四气缸(14)、安装座(30)和摇臂(40),所述摇臂(40)上设置有导向轮(50),所述第三气缸(13)连接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和所述安装座(30)之间,以驱动所述安装座(30)平移,所述摇臂(40)铰接于所述安装座(30),所述第四气缸(14)铰接在所述安装座(30)和所述摇臂(40)之间,以驱动所述摇臂(40)转动,从而使所述导向轮(50)能够抵靠在所述侧围总成(6)的下边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50)的轮缘上设置有凹槽(60),以卡接住所述侧围总成(6)的下边缘。
4.一种车身侧围总拼系统,包括位于车身总拼工位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和接近或远离所述车身侧围总拼装置移动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能够转运竖直状态的侧围总成(6),所述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围总拼装置。
5.一种车身侧围总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步骤,将侧围总成(6)以竖直状态吊装在吊具上;
第二步骤,移动所述吊具以使所述侧围总成(6)接近竖直布置的侧围夹具平台(3);
第三步骤,通过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上的夹紧机构(5)夹持住所述侧围总成(6),然后将所述侧围总成(6)从所述吊具上释放,之后通过所述夹紧机构(5)将所述侧围总成(6)移动到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上的定位件上,以通过该定位件将所述侧围总成(6)定位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上;
第四步骤,平移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以将所述侧围总成(6)移动到下车体上方;
第五步骤,焊接所述侧围总成(6)与所述下车体;
其中,所述夹紧机构(5)包括第一气缸(11)、第二气缸(12)、以及相互铰接的第一钳臂(21)和第二钳臂(22),所述第一气缸(11)连接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和所述第一钳臂(21)之间,所述第二气缸(12)铰接在所述第一钳臂(21)和所述第二钳臂(22)之间,所述第三步骤包括:
第一子步骤,启动所述第一气缸(11),伸出该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使所述第一钳臂(21)和所述第二钳臂(22)接近所述侧围总成(6);
第二子步骤,启动所述第二气缸(12),使所述第二钳臂(22)转动,通过所述第一钳臂(21)和所述第二钳臂(22)夹持住所述侧围总成(6);
第三子步骤,将所述侧围总成(6)从所述吊具上释放;
第四子步骤,启动所述第一气缸(11),缩回该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使所述侧围总成(6)朝向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移动;
第五子步骤,当所述侧围总成(6)移动到所述定位件上时,停止所述第一气缸(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侧围总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5)还包括第三气缸(13)、第四气缸(14)、安装座(30)和摇臂(40),所述摇臂(40)上设置有导向轮(50),所述第三气缸(13)连接在所述侧围夹具平台(3)和所述安装座(30)之间,所述摇臂(40)铰接于所述安装座(30),所述第四气缸(14)铰接在所述安装座(30)和所述摇臂(40)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子步骤之前,启动所述第三气缸(13),伸出该第三气缸(13)的活塞杆,使所述安装座(30)移动以接近所述侧围总成(6),然后启动所述第四气缸(14),使所述摇臂(40)转动,以使所述导向轮(50)抵靠在所述侧围总成(6)的下边缘上;
在所述第四子步骤中,同时启动所述第三气缸(13)和所述第一气缸(11),以使所述第三气缸(13)的活塞杆和所述第一气缸(11)的活塞杆同时缩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侧围总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50)的轮缘上设置有凹槽(60),以卡接住所述侧围总成(6)的下边缘。
CN201410348005.3A 2014-07-21 2014-07-21 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以及车身侧围总拼系统、方法 Active CN104842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8005.3A CN104842106B (zh) 2014-07-21 2014-07-21 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以及车身侧围总拼系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48005.3A CN104842106B (zh) 2014-07-21 2014-07-21 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以及车身侧围总拼系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2106A CN104842106A (zh) 2015-08-19
CN104842106B true CN104842106B (zh) 2017-03-15

Family

ID=53842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48005.3A Active CN104842106B (zh) 2014-07-21 2014-07-21 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以及车身侧围总拼系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21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26041A (zh) * 2015-12-04 2017-06-13 重庆银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焊接夹具
CN106826042A (zh) * 2015-12-04 2017-06-13 重庆银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体总成焊接夹具
CN109676304A (zh) * 2017-10-19 2019-04-26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侧围总拼框架精密定位的钢结构系统
CN107720249A (zh) * 2017-11-06 2018-02-23 黄石市华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中滑移平台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61694U (zh) * 2012-09-20 2013-04-10 昆山田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工装
CN203003381U (zh) * 2012-11-14 2013-06-19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侧围总成与车身下部焊接的夹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6789B2 (ja) * 2001-12-04 2005-11-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装置
CN101428380B (zh) * 2008-12-15 2011-01-12 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总拼翻转平推工装
CN201432179Y (zh) * 2009-04-28 2010-03-31 大连奥托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侧围骨架组焊夹具机构
CN102581535B (zh) * 2012-02-29 2015-04-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侧围拼合柔性装置
CN202804532U (zh) * 2012-08-22 2013-03-20 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侧翻车副车架拼装与焊接工装
CN203209901U (zh) * 2013-04-24 2013-09-25 湖北运银实业有限公司 多型号驾驶室的通用焊接夹具
CN203610877U (zh) * 2013-11-21 2014-05-28 南京鹏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柔性总拼上侧围夹具的定位机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61694U (zh) * 2012-09-20 2013-04-10 昆山田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工装
CN203003381U (zh) * 2012-11-14 2013-06-19 济南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侧围总成与车身下部焊接的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2106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2106B (zh) 车身侧围总拼装置以及车身侧围总拼系统、方法
CN104647489B (zh) 复合本体自动打钉机
CN104400398B (zh) 压轴承装置
RU2014115281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воздушного судна
ITTO930691A1 (it) Dispositivo per la saldatura a punti di strutture costituite da elementi di lamiera stampata, in particolare carrozzerie di autoveicoli
CN103769789B (zh) 一种电梯下梁焊接工装治具
CN202984973U (zh) 一种定位锁紧装置
CN209206804U (zh) 一种前车架拼焊工装
CN105332351B (zh) 一种公路护栏施工多功能车载折臂平台
CN206326315U (zh) 一种汽车底盘件焊接夹具
CN203495446U (zh) 桶身双工位焊缝压平机
CN208734276U (zh) 一种自行走液压钻机装置
CN107571047A (zh) 一种大直径钻孔固定装置
CN106112356B (zh) 一种板架焊接台
CN205257410U (zh) 白车身四门两盖包边后的输送装置
EP1243466A3 (de) Transportsicherung für Frachtcontainer
CN203946193U (zh) 一种用于汽车玻璃后背门的装配治具
CN207104180U (zh) 光伏电池片定位工装
CN205746195U (zh) 一种芯柱导丝拨丝机构
CN108555506A (zh) 一种汽车白车身焊装用开花销夹紧器
CN205147596U (zh) 一种贴膜切割与上料设备
CN201264823Y (zh) 三汽缸推瓶机
CN206982503U (zh) 一种自动转角度四工位夹具
CN105798081A (zh) 一种校扭工装
CN206936696U (zh) 后车架右纵梁后部总成气动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6 North of Laoniuwan Village, Shayang Road,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