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8215A - 空调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8215A
CN104838215A CN201280076042.2A CN201280076042A CN104838215A CN 104838215 A CN104838215 A CN 104838215A CN 201280076042 A CN201280076042 A CN 201280076042A CN 104838215 A CN104838215 A CN 104838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ed tube
premises station
tube supports
top board
coil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60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8215B (zh
Inventor
林社侠
潘国洪
V·王
刘东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filed Critical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38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8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8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8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46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48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 F24F1/50Component arrangements in separate outdoor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airflow, e.g. inlet or outlet airflow with outlet air in upwar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空调系统的室外机(100),所述室外机被设置成具有大体花形轮廓。室外机(100)的顶板(217)被设置成具有大体六边形形状。室外机(100)被设置成具有两个盘管支撑架(212L,212R),所述两个盘管支撑架(212L,212R)可被设置成支撑大体彼此相向的两个盘管(230)。两个盘管支撑架(212L,212R)在底板(215)和顶板(217)之间延伸并且从底板(215)向顶板(217)向外分叉开。每个盘管(230)被设置成具有成对角线设置的两个盘管部分(230a,230b)。

Description

空调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总体涉及采暖、通风或空调(HVAC)系统。更具体地说,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涉及空调系统(例如可变水流量空调系统或可变制冷剂流量空调系统)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一般被设置成调节建筑物的内部空间的温度。一些空调系统可被设置成具有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室外部分可被设置成安置压缩机、冷凝器和/或风机,而室内部分可被设置成安置风机、室内冷却盘管和/或过滤器。室外机一般可被设置在建筑物的屋顶上或位于围绕建筑物的地面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披露了空调系统的室外机的实施例。室外机可被设置成具有大体花形轮廓。室外机的外壳可被设置成具有盘管支撑架,所述盘管支撑架被设置成支撑盘管例如冷凝器盘管。在一些实施例中,盘管可被设置成大体彼此相向并且从室外机的底板向顶板向外分叉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盘管可被设置成具有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成对角线的两个盘管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可被设置成具有六边形形状(俯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盘管部分可被设置成使得一个盘管的盘管部分对应六边形形状的两个相邻边。
花形室外机可有助于使更为均匀分布的空气流通过盘管。花形室外机还可有助于当多个室外机彼此邻近设置时两个相邻室外机之间的空气流动。花形室外机还可有助于减小室外机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可被连接至不同室内机的室外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A-2D示出了室外机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同视图。图2A示出了侧视图。图2B示出了端视图。图2C示出了俯视图。图2D示出了透视图。
图3示出了室外机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室外机的又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具有多个室外机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A-6C示出了比较两个不同的室外机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建模的结果。图6A和6B示出了室外机的两个不同的实施例。图6C示出了比较分别如图6A和6B所示的室外机的计算流体动力学建模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空调系统一般被设置成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空调系统可具有不同的结构。在一种结构中,空调系统可被设置成具有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外机可被设置成安置压缩机、冷凝器和/或风机。室外机可位于建筑物的屋顶上或位于围绕建筑物的地面上。风机可被设置成使空气循环通过冷凝器以便于冷凝器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
在所示实施例的下文描述中,披露了空调系统的室外机的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可被设置成具有从底板向顶板分叉开的大体花形外部轮廓。室外机的顶板可被设置成从俯视图观察具有大体六边形形状。室外机可被设置成具有盘管支撑架,所述盘管支撑架可被设置成支撑大体彼此相向的两个盘管。每个盘管可被设置成具有相对于彼此成对角线设置的两个部分。花形室外机可有助于形成更为均匀分布的空气流通过盘管。当多个花形室外机彼此邻近设置运行时,花形室外机可在相邻的室外机之间提供空间以使空气流流过空间。
对构成本发明一部分的附图作了附图标记,并且其中通过实施例可被实施的方式示出了实施例。说明书中提及的尺寸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改变。应当理解,本文所用的术语旨在描述附图和实施例,不应被视为是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示出了具有室外机100和室内机150的空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室外机100一般具有室外机外壳110、压缩机120、盘管130和风机140。室外机一般被设置成压缩气态制冷剂并且将压缩的制冷剂冷却成液态。液态制冷剂随后流入室内机150。
室内机150可具有不同的结构。图1中示出了一些结构。室内机可以是挂壁式机150a、天花板(嵌入式)机150b、和/或通风道150c。室内机150被设置成便于室内空气和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
图2A-2D示出了室外机200的一个实施例的不同视图。图2A为侧视图。如图所示,侧视图是大体矩形的,高为H1,长为L1。在一个实施例中,高H1为例如约1550mm,而长L1为例如约1380mm。室外机200具有外壳210。外壳210被设置成具有盘管支撑件212,所述盘管支撑件212被设置成具有盘管支撑架212L和212R。盘管支撑架212L和212R被设置成支撑盘管230(例如冷凝器盘管),所述盘管230被设置成具有两个盘管部分,即第一部分230a和第二部分230b。这两个盘管部分(第一部分230a和第二部分230b)在一些示例中被设置成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第一部分230a和第二部分230b彼此流体相通,使得制冷剂可以在第一部分230a和第二部分230b之间流动。盘管230大体具有高度H3。在一个实施例中,高度H3为例如约1300mm。应当指出,图2A仅示出了室外机200的一侧的视图。与所示侧面相对的侧面可具有与图2A所示的结构相似的结构。
外壳210具有风机罩213,所述风机罩213位于外壳210的顶板217(如图2B所示)上。包括风机罩213的外壳210具有高度H2。在一个实施例中,高度H2为约1700mm。
图2B示出了室外机200的端视图。为了更清楚地示出室外机200的内部空间,室外机200的端板被移去。室外机200的外壳210可被设置成具有盘管支撑件212。
外壳210具有底板215和顶板217。底板215被设置成支撑室外机200的一些部件,例如位于室外机200的内部空间中的压缩机220。顶板217被设置成支撑风机罩213和风机240。从端视图可见,底板215的宽度为W1,而顶板217的宽度为W2。宽度W1一般小于宽度W2。在一个实施例中,宽度W1为约800mm,而宽度W2为约1040mm。
如图2B所示,盘管支撑件212和盘管230大体在底板215和顶板217之间垂直延伸,并且分别沿垂直方向V1从底板215向顶板217向外分叉开,所述垂直方向V1相对于底板215是垂直的。分叉开的盘管支撑件212可分别提供支撑盘管230的支撑面S1和S2。支撑面S1和S2沿垂直方向V1从底板215向顶板217延伸并向外倾斜。向外倾斜的支撑面S1和S2与垂直方向V1的夹角为α1和α2。角α1和α2可被设置成大致相同。角α1和α2可以在0-90度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角α1和α2为约8度。分叉开的盘管支撑件212以及盘管230可有助于在风机240(和/或风机罩213)和盘管230之间接近于顶板217的区域形成更大的空间。
顶板217可具有孔(未示出),所述孔大体匹配风机罩213的尺寸。风机罩具有宽度W3。在一个实施例中,宽度W3为约610mm。
参见图2C,示出了室外机200的俯视图。从俯视图可见,室外机200大体具有六边形的顶板217。室外机200具有两个盘管230。两个盘管230被设置成大体彼此相向。每个盘管230被设置成具有两个部分,例如盘管部分230a和230b。两个盘管部分230a和230b沿着由长度L1限定的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大体成对角线。术语“相对于彼此成对角线”、“对角线设置”在本文中一般表示沿着由长度L1限定的纵向方向,尤其是从俯视图(例如图2C)看,两个相邻的盘管部分(例如230a和230b)被设置成形成一夹角(即如下文所述的角β),角的顶点背向外壳210的内部空间。
如图2C所示,两个盘管230大体彼此相向。通过使两个盘管230的每一个的两个盘管部分(例如对于盘管230之一为盘管部分230a和230b)成对角线设置,垂直于长度L1的两个相向盘管230的距离D2朝向长度L1的中间部分变得更大。
盘管230的每一个部分大体对应于六边形顶部轮廓的一个边。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例如,每个盘管230对应于六边形顶部轮廓的两个相邻边。盘管部分230a和230b通过由盘管支撑件212的盘管支撑架212L和212R提供的支撑面支撑。例如,第一部分230a和第二部分230b分别由支撑面S3和S4支撑,所述支撑面S3和S4分别由盘管支撑架212L和212R限定。如图所示,第一部分230a和第二部分230b相对于彼此成对角线设置。两个支撑面S3和S4形成角β。角β可以在90-180度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例中,角β例如为约172度。
图2D示出了室外机200的透视图。如图所示并如上文所述,底板215也被设置成具有六边形形状,其一般小于六边形形状的顶板217。分叉开的盘管支撑架212、盘管230、和/或六边形顶板217和底板215形成类似于花的室外机200的轮廓。盘管支撑架212之一可形成分别由支撑架212R和212L限定的两个盘管支撑面S3和S4。盘管支撑面S3和S4相对于彼此成对角线设置。两个盘管支撑面S3和S4分别各自支撑盘管230的一个部分,例如第一部分230a或第二部分230b。第一部分230a和第二部分230b彼此成对角线设置。两个盘管230围住室外机200的内部空间,被设置成安置例如压缩机220和/或室外机200的其它部件。
在图2A-2D所示的实施例中,顶板217被设置成容纳两个风机240。这是示例性的。顶板可被设置成容纳多于或少于两个风机。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顶板317可被设置成容纳三个风机340。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可被设置成仅容纳一个风机。
顶板可被设置成具有除六边形形状外的其它形状。例如,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板417可被设置成大体八边形形状。盘管支撑架412可被设置成在两个成对角线设置的部分412L和412R之间具有过渡部分418。
如图5所示,在运行中,多个类似结构的花形室外机(例如500a、500b和500c)可被设置成彼此邻近。盘管530a、530b-1、530b-2和530c的每一个被设置成具有两个成对角线设置的盘管部分,如例如图2A-2D所示。相邻室外机的成对角线设置的盘管部分(例如530a和530b-1)可在相邻的室外机(例如500a和500b)之间提供空间。
此外,盘管530a、530b-1、530b-2和530c分别朝向室外机500a、500b和500c的顶部向外倾斜。这有助于增大相邻的盘管530a、530b-1、530b-2和530c之间的空间,尤其是朝向室外机500a、500b和500c的底部。
成对角线设置并且向外倾斜的盘管部分可有助于增大相邻盘管之间的空间。所述空间可有助于促使空气流流入相邻盘管之间的空间,如箭头a1和a2所示。这可有助于增大盘管530a、530b-1、530b-2和530c的热交换效率。
实验数据
图6A-6C示出了计算流体动力学建模过程,以模拟空气流沿着室外机600a和600b的实施例的高度通过盘管的速度。如图所示,图6A示出了被设置成具有成对角线设置并且向外分叉开的盘管630a的花形室外机600a。图6B示出了被设置成具有成对角线设置的盘管630b的室外机600b。不过,盘管630b不像图6A中的盘管630a一样大体向外分叉开。室外机600a的盘管630a具有长度L6,所述长度L6与室外机600b的盘管630b的长度L7大约相同。室外机600a的底部宽度W7a与室外机600b的底部宽度W7b大约相同。室外机600a的顶部宽度W8a大于室外机600b的顶部宽度W8b。宽度W8a相较于宽度W8b更大是因为向外分叉开的盘管630。室外机600a和室外机600b的部件例如风机、压缩机等被设置成具有相似的规格。
图6C示出了沿着室外机600a的高度H7a和沿着室外机600b的高度H7b所模拟的空气速度。高度H7a一般短于高度H7b,因为盘管630a向外分叉开。在图6c中,水平轴是以米/每秒(m/s)为单位的平均空气速度。纵轴是以高度H7a或H7b的百分比为单位的测量位置的高度。
如图6c所示,在室外机600a中,最小空气速度是接近室外机600a的底部的约1m/s,而最大空气速度是接近室外机600a的顶部的约2m/s。室外机600a的最小空气速度和最大空气速度之差为约1m/s。相比较之下,对于室外机600b,最小空气速度是接近室外机600b的底部的约1m/s,而最大空气速度是接近室外机600b的顶部的约2.5m/s。最小空气速度和最大空气速度之差为约1.5m/s,比室外机600a的差异(1m/s)大大约50%。因此,室外机600a沿着高度H7a的空气速度比室外机600b沿着高度H7b的空气速度分布更为均匀。接近室外机600a的顶部的空气速度相对于室外机600b的空气速度更慢可能是由于向外分叉开的盘管630a在风机和接近室外机600a的顶部的盘管之间形成比接近室外机600b的顶部的空间更大的空间。
关于前文的描述,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细节上尤其是关于所用的构造材料和部件的形状、尺寸和结构上进行改动。说明书和所示的实施例应被视为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实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的宽泛含义表示。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室外机的外壳,包括:
底板和顶板;和
第一盘管支撑架和第二盘管支撑架,所述第一盘管支撑架和第二盘管支撑架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延伸并且从底板向顶板向外分叉开,
其中,第一和第二盘管支撑架的每一个与底板和顶板限定两个支撑面,并且第一和第二盘管支撑架的每一个的两个支撑面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彼此成对角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第一和第二盘管支撑架的每一个的两个支撑面沿纵向方向彼此相邻,并且沿纵向方向形成小于180度的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第一和第二盘管支撑架位于外壳的相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外壳的顶板是六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其中第一和第二盘管支撑架的每一个的两个支撑面占据六边形顶板的两个相邻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外壳的底板是六边形,第一和第二盘管支撑架的每一个占据六边形底板的两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底板被设置成支撑压缩机,而顶板被设置成支撑风机。
8.一种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底板、顶板、第一盘管支撑架和第二盘管支撑架;
由第一盘管支撑架支撑的第一盘管部分和第二盘管部分;
由第二盘管支撑架支撑的第三盘管部分和第四盘管部分;
其中,第一盘管部分和第二盘管部分沿着纵向方向彼此成对角线,第三和第四盘管部分沿着纵向方向彼此成对角线,并且第一和第二盘管支撑架沿着垂直方向从底板向顶板向外分叉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其中第一盘管部分和第二盘管部分沿纵向方向彼此相邻,并且第三盘管部分和第四盘管部分沿纵向方向彼此相邻。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其中第一与第二盘管部分以及第三与第四盘管部分沿纵向方向形成小于180度的角。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其中外壳的顶板是六边形,第一和第二盘管支撑架的每一个对应于六边形顶板的两个相邻边。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其中外壳的底板是六边形,第一和第二盘管支撑架的每一个对应于六边形底板的两个边。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的室外机,其中底板被设置成支撑压缩机,而顶板被设置成支撑风机。
CN201280076042.2A 2012-09-28 2012-09-28 空调室外机 Active CN1048382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82265 WO2014047861A1 (en) 2012-09-28 2012-09-28 Air conditioning outdoor un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8215A true CN104838215A (zh) 2015-08-12
CN104838215B CN104838215B (zh) 2017-08-25

Family

ID=50386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6042.2A Active CN104838215B (zh) 2012-09-28 2012-09-28 空调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199864U (zh)
CN (1) CN104838215B (zh)
WO (1) WO201404786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1252A (zh) * 2016-05-06 2016-08-10 深圳市工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空调
CN110243030A (zh) * 2018-03-09 2019-09-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1657B2 (ja) * 2014-10-03 2018-08-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7532806A (zh) 2015-05-14 2018-01-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的室外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560A (zh) * 2001-12-28 2003-07-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空调器的具有加强结构的室外单元
JP2007163017A (ja) * 2005-12-13 2007-06-28 Toyo Kiyaria Kogyo Kk 熱交換ユニット
CN102317701A (zh) * 2009-02-23 2012-01-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室外机及制冷装置
JP2012013302A (ja) * 2010-06-30 2012-01-19 Nippon Itomic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の熱源機
CN102472536A (zh) * 2009-07-28 2012-05-23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热源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66802Y (zh) * 1999-05-04 2000-03-01 上海双鹿中野冷机有限公司 可供两个制冷系统运作的空冷冷凝器
JP2001296040A (ja) * 2001-03-29 2001-10-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装置
KR101388844B1 (ko) * 2010-02-15 2014-04-23 도시바 캐리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칠링 유닛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560A (zh) * 2001-12-28 2003-07-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空调器的具有加强结构的室外单元
JP2007163017A (ja) * 2005-12-13 2007-06-28 Toyo Kiyaria Kogyo Kk 熱交換ユニット
CN102317701A (zh) * 2009-02-23 2012-01-1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室外机及制冷装置
CN102472536A (zh) * 2009-07-28 2012-05-23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热源单元
JP2012013302A (ja) * 2010-06-30 2012-01-19 Nippon Itomic Co Ltd ヒートポンプ式の熱源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1252A (zh) * 2016-05-06 2016-08-10 深圳市工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空调
CN110243030A (zh) * 2018-03-09 2019-09-17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CN110243030B (zh) * 2018-03-09 2022-04-1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99864U (ja) 2015-09-17
WO2014047861A1 (en) 2014-04-03
CN104838215B (zh) 2017-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57842B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9234673B2 (en) Heat exchanger with subcooling circuit
AU2007303268A1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JP5957535B2 (ja) パラレルフロー型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気
US20200033033A1 (en) Heat exchanger unit
CN104838215B (zh) 空调室外机
CN105276782A (zh) 风道结构、室内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JP633994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4832997A (zh) 空调机组及其室内机
WO2017209188A1 (ja) マルチ型空気調和装置
JP6302361B2 (ja) 空気調和機
EP3081877B1 (en) Heat exchanger unit
JP656267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5473951A (zh) 空调室外机
CN107664366A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组件及制冷系统
JP2011163670A (ja) 熱源機
JP6381799B2 (ja) 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203744425U (zh) 风冷空调室外机外壳和风冷空调室外机
JP6611997B2 (ja) 熱交換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搭載する空気調和装置
CN205102357U (zh) 风道结构、室内机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4629772U (zh) 空调机组及其室内机
US11035578B2 (en) Removable fin heat exchanger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2169284B1 (ko)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갖는 공기조화기
KR101351857B1 (ko) 난방장치의 열교환기 배치구조
CN203454265U (zh) 一种冷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