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2314A - 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和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和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2314A
CN104832314A CN201410800100.2A CN201410800100A CN104832314A CN 104832314 A CN104832314 A CN 104832314A CN 201410800100 A CN201410800100 A CN 201410800100A CN 104832314 A CN104832314 A CN 104832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jacket
exhaust
cylinder cover
engine cylinder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01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2314B (zh
Inventor
李卓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001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323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32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23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23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23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2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36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 F02F1/40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liquid cooling cylinder heads with means for directing, guiding, or distributing liquid str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和发动机,其中汽缸盖水套(1)具有出水口(11),以及高于所述出水口(11)的聚气部(12),在所述聚气部(12)上设置有排气转换装置,以排出所述聚气部(12)的气体。这样,当发动机工作时,通过在发动机汽缸盖水套(1)的聚气部(12)设置排气转换装置,使得聚气部(12)内的气体随着排气转换装置排出发动机汽缸盖,由排气管道(2)进入副水箱,这样水流可填充满发动机汽缸盖水套(1),以对发动机充分冷却,避免局部热应力集中现象,进而使得发动机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和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和使用该发动机汽缸盖水套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汽缸盖水套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重要部分,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冷却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的长短,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即,当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汽缸盖水套1内部的水流填充越满越能对发动机更好的冷却,而现有的汽缸盖水套1存在高于出水口11部分,在此处会形成聚气部12,不但水流无法填充满聚气部12,而且此聚气部12内的气体也无法排出。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破坏发动机汽缸盖水套1的冷却性,使得发动机对应部位出现热应力集中而变形甚至爆裂。因此,提供一种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汽缸盖水套,该发动机汽缸盖水套能够将汽缸盖水套聚气部的气体排出汽缸盖水套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其中汽缸盖水套具有出水口,以及高于所述出水口的聚气部,在所述聚气部上设置有排气转换装置,以排出所述聚气部的气体。
优选地,所述汽缸盖中形成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转换装置的排气口连通到该排气管道。
优选地,所述排气转换装置包括排气块,第一排气螺栓和第二排气螺栓,其中,所述排气块具有第一螺栓安装孔、第二螺栓安装孔和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和第二螺栓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气螺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轴向排气孔和第一径向排气孔,并且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连接到所述汽缸盖水套上,使得所述第一轴向排气孔连通至所述聚气部,第一径向排气孔连通至所述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螺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二轴向排气孔和第二径向排气孔,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连接到所述汽缸盖水套上,使得所述第二轴向排气孔连通至所述排气管道,第二径向排气孔连通至所述排气通道。
优选地,所述排气块与所述汽缸盖水套之间设置有排气块密封垫,所述第一排气螺栓和所述第二排气螺栓与所述排气块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螺栓与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使得所述第一径向排气孔通过该第一间隙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使得所述第二径向排气孔通过该第二间隙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聚气部为多个且分别设置有排气转换装置,并且每个排气转换装置的排气口均连通到所述排气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密封,另一端用于连通至发动机的副水箱。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对高于汽缸盖水套出水口的聚气部内聚集的气体进行气体转换,使得上述气体排出到排气管道,并且通过该排气管道进入发动机的副水箱,以将聚气部的气体全部排出,使得汽缸盖水套内的水流填充满此聚气部,即,在发动机汽缸盖水套的聚气部上设置排气转换装置,以转换聚气部内的气体,这样,保证发动机在工作时各个部分均能得到充分冷却。因此,通过发动机汽缸盖水套,使得汽缸盖水套内填充满水流,以对发动机进行充分冷却,从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方案发动机汽缸盖水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安装于聚气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排气螺栓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排气块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排气螺栓的密封垫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排气块密封垫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汽缸盖水套   11 出水口
12 聚气部       2 排气管道
3 第一排气螺栓31 第一轴向排气孔
32 第一径向排气孔    33 第一密封垫
34 第一间隙          4 第二排气螺栓
41 第二轴向排气孔    42 第二径向排气孔
43 第二密封垫        44 第二间隙
5 排气块             51 排气块密封垫
52 第一螺栓安装孔    53 第二螺栓安装孔
54 排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以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聚气部的方向为基准定义的,而“内、外”是针对附图的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而言的。
如图3至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汽缸盖水套,使用该发动机汽缸盖水套的发动机。其中,如图3所示,汽缸盖水套1具有出水口11,以及高于出水口11的聚气部12,当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这就需要发动机汽缸盖水套1对发动机进行及时并充分的冷却,以避免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局部冷却效果差而发生的热应力集中,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在聚气部12上设置有排气转换装置,这样,在排气转换装置的作用下,排出聚气部12内聚集的气体,从而对发动机的各个部分进行充分的冷却,使得发动机稳定工作。
优选地,汽缸盖中形成有排气管道2,排气转换装置的排气口连通到该排气管道2上,使得从聚气部12排出的气体,进入到排气管道2中。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实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排气转换装置的具体操作方式和安装方式等,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在此只介绍其中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至图6所示,转换装置包括排气块5,第一排气螺栓3和第二排气螺栓4,其中,排气块5具有第一螺栓安装孔52和第二螺栓安装孔53,以分别穿过第一排气螺栓3和第二排气螺栓4,此外,排气块5还具有排气通道54,该排气通道54的两端分别连通至第一螺栓安装孔52和第二螺栓安装孔53,以形成连通通道,使气体排出。具体地,第一排气螺栓3在螺栓杆内形成有轴向的第一轴向排气孔31和径向的第一径向排气孔32,并且第一轴向排气孔31和第一径向排气孔32相互交叉连通,该第一排气螺栓3穿过第一螺栓安装孔52连接到汽缸盖水套1上,使得第一轴向排气孔31连通至聚气部12,即,第一轴向排气孔31与聚气部12形成通道,使得气体排出,第一径向排气孔32连通至排气通道54;此外,第二排气螺栓4在螺栓杆内形成有轴向的第二轴向排气孔41和径向的第二径向排气孔42,并且第二轴向排气孔41和第二径向排气孔42相互交叉连通,该第二排气螺栓4穿过第二螺栓安装孔53连通至排气管道2,第二径向排气孔42连通至排气通道54,这样,聚气部12到排气管道2之间形成了一条转换聚气部12内气体的通道,其中此通道内填充满水,以便于气体在水流的带动下快速排出汽缸盖水套1之外。其中,排气块5可以通过第一排气螺栓3和第二排气螺栓4固定与汽缸盖水套1外侧,还可以焊接与汽缸盖水套1外侧,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另外,作为一种实施例,排气块5的排气通道54可以替换为与第一径向排气孔32和第二径向排气孔42对应的排气孔,此时,聚气部12内气体通过第一排气螺栓3直接进入该排气孔,而后从该排气孔进入第二排气螺栓4,以排出气体至排气管道2,对于这些变形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为了保证排气转换装置的密封性,如图4至图8所示,排气块5与汽缸盖水套1之间设置有排气块密封垫51,该排气块密封垫51呈闭环形状,并且装卡与排气块5与汽缸盖水套1接触侧,使得排气块5与汽缸盖水套1紧密接触,以避免汽缸盖水套1内水流渗出或者外部空气进入汽缸盖水套1内,此外,第一排气螺栓3和第二排气螺栓4与排气块5的接触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垫33和第二密封垫43,使得第一排气螺栓3和第二排气螺栓4与排气块5紧密接触,以保证排气转换装置更好地排出聚气部12内的气体。本发明采用的第一排气螺栓3和第二排气螺栓4与排气块5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替换为将第一排气螺栓3和第二排气螺栓4焊接于排气块5,即,第一排气螺栓3和第二排气螺栓4与排气块5连接为一体,气体通过第一排气螺栓3和第二排气螺栓4与排气块5的整体排出至排气管道2,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对于这些变形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为了达到排气转换装置内气体排出通道的通畅性,如图4所示,第一排气螺栓3与第一螺栓安装孔5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4,使得第一径向排气孔32通过第一间隙34与排气通道54连通,即,第一排气螺栓3中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间隙34排入排气通道54;并且,第二排气螺栓4与第二螺栓安装孔5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44,使得第二径向排气孔42通过第二间隙44与排气通道54连通,即,通过第一排气螺栓3传送到排气通道54中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间隙44排入第二排气螺栓4,以排出聚气部12内气体至排气管道2。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聚气部12为多个,排气转换装置可根据聚气部12的数量设置多个,且分别对应地设置在多个聚气部12上,其中,排气转换装置的排气口均连通到排气管道2上,以节省发动机汽缸盖内部空间利用率。
更进一步地,排气管道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用于连通至发动机的副水箱,这样,使得含气体的水流直接通过排气管道2的流通端流入副水箱,排出气体。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针对汽缸盖水套1内聚气现象,通过设置发动机汽缸盖水套,使得聚气部12内的气体通过排气转换装置排出到排气管道2,进而排入副水箱,这样,使得发动机在工作时,每一部分都可得到充分冷却,以避免由于冷却不充分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该发动机汽缸盖水套的设计不仅构思巧妙、结构独特,且空间利用率小,加之发动机的配备适用范围广,故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其中汽缸盖水套(1)具有出水口(11),以及高于所述出水口(11)的聚气部(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气部(12)上设置有排气转换装置,以排出所述聚气部(12)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盖中形成有排气管道(2),所述排气转换装置的排气口连通到该排气管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转换装置包括排气块(5),第一排气螺栓(3)和第二排气螺栓(4),其中,所述排气块(5)具有第一螺栓安装孔(52)、第二螺栓安装孔(53)和排气通道(54),该排气通道(54)的两端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52)和第二螺栓安装孔(53);所述第一排气螺栓(3)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轴向排气孔(31)和第一径向排气孔(32),并且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52)连接到所述汽缸盖水套(1)上,使得所述第一轴向排气孔(31)连通至所述聚气部(12),第一径向排气孔(32)连通至所述排气通道(54);所述第二排气螺栓(4)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二轴向排气孔(41)和第二径向排气孔(42),并且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53)连接到所述汽缸盖水套(1)上,使得所述第二轴向排气孔(41)连通至所述排气管道(2),第二径向排气孔(42)连通至所述排气通道(5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块(5)与所述汽缸盖水套(1)之间设置有排气块密封垫(51),所述第一排气螺栓(3)和所述第二排气螺栓(4)与所述排气块(5)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垫(33)和第二密封垫(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螺栓(3)与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5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4),使得所述第一径向排气孔(32)通过该第一间隙(34)与所述排气通道(54)连通;所述第二排气螺栓(4)与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53)之间具有第二间隙(44),使得所述第二径向排气孔(42)通过该第二间隙(44)与所述排气通道(5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气部(12)为多个且分别设置有排气转换装置,并且每个排气转换装置的排气口均连通到所述排气管道(2)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2)的一端密封,另一端用于连通至发动机的副水箱。
8.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汽缸盖水套。
CN201410800100.2A 2014-12-19 2014-12-19 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和发动机 Active CN1048323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0100.2A CN104832314B (zh) 2014-12-19 2014-12-19 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和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0100.2A CN104832314B (zh) 2014-12-19 2014-12-19 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和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2314A true CN104832314A (zh) 2015-08-12
CN104832314B CN104832314B (zh) 2018-02-27

Family

ID=53810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0100.2A Active CN104832314B (zh) 2014-12-19 2014-12-19 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和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323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8649A (zh) * 2017-12-14 2019-07-02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排气开关件及具有该排气开关件的水泵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6867Y (zh) * 2006-01-24 2007-02-0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气缸盖水腔放气装置
CN201504149U (zh) * 2009-08-12 2010-06-09 孙凤启 具有排气功能的电动机冷却水道
CN102758701A (zh) * 2011-04-27 2012-10-31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四气门柴油机整体式气缸盖及相应的柴油机水冷方法
CN103775235A (zh) * 2012-10-19 2014-05-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气缸盖的水套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6867Y (zh) * 2006-01-24 2007-02-0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气缸盖水腔放气装置
CN201504149U (zh) * 2009-08-12 2010-06-09 孙凤启 具有排气功能的电动机冷却水道
CN102758701A (zh) * 2011-04-27 2012-10-31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四气门柴油机整体式气缸盖及相应的柴油机水冷方法
CN103775235A (zh) * 2012-10-19 2014-05-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气缸盖的水套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8649A (zh) * 2017-12-14 2019-07-02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排气开关件及具有该排气开关件的水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2314B (zh) 2018-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0968B (zh) 一种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器
CN112780856A (zh) 一种具有内嵌循环水路的水冷法兰
CN210860192U (zh) 一种具有内嵌循环水路的水冷法兰
CN104832314A (zh) 发动机汽缸盖水套和发动机
CN113541050B (zh) 一种液冷散热的线束卡箍装置
CN204290623U (zh) 发电机氢冷器装置
CN208015508U (zh) 一种电机水冷机壳
CN103782030A (zh) 具有圆周状空气引导塔壁加固体的风力涡轮机
CN212079550U (zh) 用于气体压缩机密封填料散热装置
CN203413979U (zh) 一种工程机械上的水箱散热器
CN203906104U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水套
CN204004927U (zh) 一种连接结构
CN210424202U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飞轮壳
CN102706181A (zh) 散热器及工程机械
CN103104297B (zh) 一种刷式密封
CN203114357U (zh) 一种刷式密封
CN203531995U (zh) 一种机油冷却器
CN205278158U (zh) 磁粉加载器
CN202531251U (zh) 储油式油冷器
CN203785487U (zh) 微通道散热片结构
CN103267431A (zh) 一种工程机械上的水箱散热器
CN103500970B (zh) 一种方形双向抽气式电缆冷却器
CN204002976U (zh) 发动机机油散热结构
CN204717326U (zh) 一种散热分油器
CN106569377B (zh) 一种色轮散热结构及投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2206 North of Laoniuwan Village, Shayang Road,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Assignee: Zhucheng Futian International Trade Co.,Ltd.

Assignor: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379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Engine cylinder head water jacket and engin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018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