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7772B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27772B CN104827772B CN201510070001.8A CN201510070001A CN104827772B CN 104827772 B CN104827772 B CN 104827772B CN 201510070001 A CN201510070001 A CN 201510070001A CN 104827772 B CN104827772 B CN 1048277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medium
- drum diameter
- inferred
- recording
- recor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75—Low-paper indication, i.e. indicating the state when copy material has been used up nearly or completely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4),其在被记录介质(P)上实施记录;旋转部(2)以及(10),其使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P)旋转而将该被记录介质(P)送出或将被记录介质(P)收卷成卷筒状;卷筒直径推断部(11),其对旋转部(2)以及(10)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直径进行推断,卷筒直径推断部(11)能够在由记录部(4)实施的记录过程中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通过具有这种结构的记录装置(1),从而在记录过程中对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直径实时地进行推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了一种具备使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旋转而将其送出的送出部、将被记录介质收卷成卷筒状的收卷部的记录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作为所述送出部的供纸部、收卷部,并能够对该供纸部以及该收卷部中的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进行测定的记录装置。
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记录装置那样,在现有的具备使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旋转而将其送出的送出部、将被记录介质收卷成卷筒状的收卷部,并且能够对该送出部以及该收卷部中的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进行测定的记录装置中,成为在记录开始前以及记录结束后对卷筒直径进行推断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记录装置为如下的结构,即,使用“被保存在输送量存储部中的本次的从印刷开始到印刷结束的连续薄片的输送距离”等,而对供纸部中的卷筒半径与收卷部中的卷筒半径进行计算。即,为在一系列的记录的结束后(所述印刷结束之后)对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但是,在长条的被记录介质上连续实施一系列的记录时,会有在记录开始前与记录结束后卷筒直径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因此,会有在记录过程中卷筒直径发生较大的变化但记录装置无法对该变化进行识别,因而产生异常的情况。例如,由于在记录过程中卷筒直径发生较大的变化但记录装置无法对该变化进行识别从而无法向被记录介质施加所需的张力,因此会有在被收卷的被记录介质上产生褶皱、卷绕偏差或松弛,或在记录图像上产生条带(条纹不均)等的情况。在此,优选为在记录过程中对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实时地进行推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63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记录过程中对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实时地进行推断。
用于解決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其在被记录介质上实施记录;旋转部,其使卷筒状的所述被记录介质旋转;卷筒直径推断部,其对所述旋转部中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进行推断,所述卷筒直径推断部能够在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记录过程中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根据本方式,所述卷筒直径推断部能够在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记录过程中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因此,能够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实时地进行推断。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对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部,所述卷筒直径推断部能够根据所述输送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量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在现有的记录装置中,一般情况下,记录装置的结构为,根据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厚度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但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厚度会根据其卷绕方法等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误差。
根据本方式,所述卷筒直径推断部由于能够根据所述输送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量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推断。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具备旋转负载推断部,该旋转负载推断部能够根据由所述卷筒直径推断部所推断出的所述卷筒直径而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负载进行推断。
根据本方式,由于具备所述旋转负载推断部,因此除了所述卷筒直径以外,还能够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所述旋转负载实时地进行推断。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旋转部为将所述被记录介质送出的送出部。
根据本方式,在具备所述送出部的记录装置中,能够在记录过程中对所述送出部中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实时地进行推断。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述旋转部为对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收卷的收卷部。
根据本方式,在具备所述收卷部的记录装置中,能够在记录过程中对所述收卷部中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实时地进行推断。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为在如下的记录装置中的记录方法,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其在被记录介质上实施记录;旋转部,其使卷筒状的所述被记录介质旋转,所述记录方法包括在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记录过程中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进行推断的卷筒直径推断工序。
根据本方式,所述卷筒直径推断工序中,在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记录过程中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因此,能够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实时地进行推断。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六方式中,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对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部,所述卷筒直径推断工序中,根据所述输送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量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根据本方式,在所述卷筒直径推断工序中,由于根据所述输送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量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推断。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收卷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六或第七方式中,包括能够根据通过所述卷筒直径推断工序所推断出的所述卷筒直径而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负载进行推断的旋转负载推断工序。
根据本方式,由于包括所述旋转负载推断工序,因此除了所述卷筒直径以外,还能够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所述旋转负载实时地进行推断。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记录装置的实施例(图1~图3)
首先,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侧视图。
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对用于进行记录的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R1进行支承的作为介质安装部的支承轴2。并且,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在将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方向A进行输送时,支承轴2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以被记录面成为外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但是在使用以被记录面成为内侧的方式而被卷绕的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时,支承轴2能够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进行逆旋转从而将卷筒R1送出。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介质支承部3;和用于将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方向A进行输送的由输送辊对8构成的输送部7。此外,在介质支承部3的下部设置有能够对被介质支承部3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未图示的加热器。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能够从介质支承部3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的加热器以作为加热器,但是也可以具备被设置在与介质支承部3对置的位置处的红外线加热器等。在使用红外线加热器时,优选的红外线的波长为0.76~1000μm。一般地,红外线根据波长而进一步被区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远红外线,虽然区分的定义各种各样,但是大致上波长区域为0.78~2.5μm、2.5~4.0μm、4.0~1000μm。其中,优选为使用中红外线。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记录机构5,所述记录机构5在将作为记录部的记录头4搭载于滑架6上并使该记录头4于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B上进行往复扫描的同时,从设置有多个喷嘴的喷嘴面的该喷嘴中喷出油墨而实施记录。
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在往复移动的同时实施记录的记录头4,但是也可以为具备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喷出油墨的喷嘴的所谓行式头的记录装置。
在此,“行式头”是指如下的记录头,即,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B上所形成的喷嘴的区域以能够覆盖被记录介质P的方向B整体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且被使用于将记录头或被记录介质的一方固定而使另一方进行移动从而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中的记录头。另外,行式头的方向B上的喷嘴的区域可不覆盖记录装置所处理的所有被记录介质P的方向B整体。
而且,也可以为具有如上所述的所谓的喷墨式的记录头以外的记录部的记录装置。
此外,在记录机构5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流侧,具备能够将被记录介质P收卷为卷筒R2的作为收卷部的收卷轴1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以被记录面成为外侧的方式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收卷,因此在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收卷时,收卷轴10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另一方面,在以被记录面成为内侧的方式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收卷时,能够向与旋转方向C相反的方向进行逆旋转从而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收卷。
此外,在介质支承部3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上的下流侧的端部与收卷轴10之间设置有固定式的杆部件9,该杆部件9的与被记录介质P相接触的接触部在方向B上延伸设置,并且杆部件9在所述端部与收卷轴10之间构成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路径。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电结构进行说明。
图2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框图。
在控制部11中设置有负责记录装置1的全体的控制的CPU12。CPU12通过系统总线13而与对CPU12所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等进行存储的ROM14、能够临时存储数据的RAM15以及能够进行时间的计测的定时器16连接。
此外,CPU12通过系统总线13而与用于对记录头4进行驱动的头驱动部17连接。
此外,CPU12通过系统总线13而与电机驱动部18连接,该电机驱动部18与滑架电机19、输送电机20、送出电机21以及收卷电机22连接。
在此,滑架电机19为,用于使搭载了记录头4的滑架6在方向B上进行移动的电机。此外,输送电机20为,用于对被设置在输送部7中的输送辊对8进行驱动的电机。此外,送出电机21为支承轴2的旋转机构,且为对支承轴2进行驱动以将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部7送出的电机。此外,收卷电机22为,用于使收卷轴10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
而且,CPU12通过系统总线13而与用于进行记录数据等数据以及信号的接收发送的、连接于PC24的输入输出部23连接。
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上述的结构,但是其中,支承轴2相当于旋转部以及送出部,收卷轴10相当于旋转部以及收卷部,控制部11相当于卷筒直径推断部以及旋转负载推断部。
接下来,对在记录过程中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旋转部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直径(卷筒外径D)实时地进行推断的步骤进行说明。另外,虽然下述的说明使用收卷轴10以作为所述旋转部而进行说明,但是对于支承轴2也是相同的。此外,下述步骤中的计算、设定以及推断通过控制部11而被实施。
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成为如下的结构,即,在输送部7、支承轴2以及收卷轴10上具有编码器,通过该编码器而能够对输送电机20、送出电机21以及收卷电机22的旋转量进行检测。
并且,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根据输送部7中的输送电机20的旋转量而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量进行计算。
在此,在记录过程中对卷筒外径D实时地进行推断的执行条件为,作为旋转部的收卷轴10从对卷筒外径D进行推断的基准位置(上次更新了卷筒外径D时的位置)Roll_Base_Pos起向旋转方向C旋转了预定旋转ROLL_REVOLUT_CNT以上的情况。即,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R2从上次更新了卷筒外径时的位置起向旋转方向C旋转了预定旋转以上的情况。
因此,相当于如下的情况,即,当将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R2旋转一周时的收卷电机22的编码器的计数值(读取值)设为ROLL_ROUND_LEN时,收卷电机22的自所述基准位置起的移动距离(自上次更新了卷筒外径D时的位置起的收卷轴10的基于旋转量而得到的移动距离)Roll_Len满足由以下的数学式所表示的条件的情况。
数学式1
Roll_Len>ROLL_ROUND_LEN×ROLL_REVOLUT_CNT
在记录过程中对卷筒外径D实时地进行推断时,首先,对自上次更新了卷筒外径D时的位置起的、输送电机20的基于旋转量而得到的移动距离PF_Len和收卷电机22的基于旋转量而得到的移动距离Roll_Len进行计算。
在此,PF_CurtPos为基于输送电机20的编码器的计数值而得到的输送电机20的当前位置。此外,PF_BasePos为输送电机20的基准位置。
此外,Roll_CurtPos为基于收卷电机22的编码器的计数值而得到的收卷电机22的当前位置。此外,Roll_BasePos为收卷电机22的基准位置。
当将这些用数学式表示时,如下所示。
数学式2
PF_Len=PF_CurtPos-PF_BasePps
数学式3
Roll_Len=Roll_CurtPos-Roll_BasePos
然后,使用所述移动距离PF_Len与所述移动距离Roll_Len,如以下的数学式所表示的那样,对记录过程中的实时的卷筒外径RD进行计算。
在此,PF_Round_Len为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R2旋转一周时的输送电机20的编码器的计数值。此外,ROLL_D_CON为用于将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R2旋转一周时的输送电机20的移动距离转换为卷筒外径D的系数。并且,BIT_D为防止对卷筒外径D进行推断计算时的有效数字丢失的位数(Bit)。
数学式4
PF_Round_Len=((PF_Len/27)×ROLL_ROUND_LEN)/(Roll_Len/27)
数学式5
RD=(PF_Round_Len×ROLL_D_CON)/2BIT_D
另外,当所推断出的实时的卷筒外径RD不在预先设定的外径推断的下限至上限的范围内时,作为实时的卷筒外径RD,而设定上次所计算出的卷筒外径D的值。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记录头4,其在被记录介质P上实施记录;作为旋转部的支承轴2,其使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P旋转而将该被记录介质P送出;作为旋转部的收卷轴10,其将被记录介质P收卷成卷筒状;作为卷筒直径推断部的控制部11,其对所述旋转部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直径进行推断。并且,控制部11能够在由记录头4实施的记录过程中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在此,“由记录头4实施的记录过程中”是指如下含义,即,除了由记录头4实施的记录动作的进行中以外,还包括从记录头4的往返移动中的一个方向的移动向相反方向的移动过渡的期间的时间。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1能够在由记录头4实施的记录过程中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因此,成为能够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直径实时地进行推断的结构。
此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的输送部7,控制部11能够根据输送部7对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量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在现有的记录装置中,一般情况下,记录装置的结构为,根据被记录介质P的厚度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但是被记录介质P的厚度根据其卷绕方法等的不同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1由于能够根据输送部7对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量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推断。因此,成为如下的结构,即,与根据被记录介质P的厚度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的结构的记录装置相比,能够以高精度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的结构。
此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使卷筒状的被记录介质P旋转而将该被记录介质P送出的支承轴2,以作为所述旋转部。
因此,能够在记录过程中对支承轴2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直径实时地进行推断。
此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备将被记录介质P收卷成卷筒状的收卷轴10,以作为所述旋转部。
因此,能够在记录过程中对收卷轴10中的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直径实时地进行推断。
接下来,根据以上述方式所推断出的实时的卷筒外径RD而对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负载进行推断的步骤进行说明。另外,虽然下述的说明使用收卷轴10以作为所述旋转部而进行说明,但是对于支承轴2也是相同的。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每次卷筒外径D被更新(为实时的卷筒外径RD)时,实施对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负载(在收卷轴10旋转时所流通的电流值。以下称为测量值)的推断。此外,下述步骤中的计算、设定以及推断通过控制部11而被实施。
首先,在初始状态下,以低速与高速这两种旋转速度对收卷轴10的测量值进行测定。
然后,根据针对于低速与高速这两种旋转速度的测量值的测定结果与卷筒外径D,而对由以下的数学式所表示的用于推断测量值的一次式的截距m_bL(低速侧)、m_bH(高速侧)进行求取。
在此,AveTi_rest_ROLL_L为用预定的测量序列所计算出的低速侧的测量值,AveTi_rest_ROLL_H为用预定的测量序列所计算出的高速侧的测量值。此外,m_slope_L为测量值推断式的低速侧的斜率,此外,m_slope_H为测量值推断式的高速侧的斜率。此外,PW为被记录介质P的宽度(在方向B上的长度),PW_base为预定的被记录介质P的基准宽度。并且,m_bit为防止有效数字丢失的常数。
数学式6
m_bL=AveTi_rest_ROLL_L-(((m_slopc_L×PW)/PW_base)×D2)/2a_bit
数学式7
m_bH=AveTi_rest_ROLL_H-(((m_slope_H×PW)/PW_base)×D2)/2a_bit
接下来,在每次实时的卷筒外径RD被更新时,对用以下的数学式所表示测量值进行计算。
在此,m_L为低速一侧的测量值,m_H为高速一侧的测量值。
数学式8
m_L=(((m_slope_L×PW)/PW_base)×D2)/2a_bit+m_bL
数学式9
m_H=(((m_slope_H×PW)/PW_base)×D2)/2a-bit+m_bH
另外,当所计算出的m_L以及m_H不在预先设定的外径推断的下限到上限的范围内时,不进行测量值的更新。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控制部11能够根据由该控制部11所推断出的所述卷筒直径而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负载进行推断。
因此,成为如下的结构,即,除了所述卷筒直径以外,还能够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所述旋转负载实时地进行推断的结构。
记录方法的实施例(图3、图4)
接下来,使用流程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记录方法进行说明。
另外,虽然下述的说明使用收卷轴10以作为所述旋转部而进行说明,但是对于支承轴2也是相同的。
图3为本实施例的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首先,当控制部11输入记录数据而开始记录时,在步骤S110中,对是否满足推断实时的卷筒外径RD的条件进行判断。具体而言,控制部11对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R2是否从上次更新了卷筒外径D时的位置起向旋转方向C旋转了预定旋转以上进行判断。
当在步骤S110判断为满足推断实时的卷筒外径RD的条件时,进入步骤S120。
接下来,在步骤S120中,对自上次更新了卷筒外径D时的位置起的、输送电机20的基于旋转量而得到的移动距离和收卷电机22的基于旋转量而得到的移动距离进行计算。
接下来,在步骤S130的卷筒直径推断工序中,使用输送电机20的移动距离与收卷电机22的移动距离,而对记录过程中的实时的卷筒外径RD进行计算(推断)。
然后,进入步骤S150,通过步骤S150,而在基于由控制部11所输入的记录数据的记录结束之前反复进行步骤S110至步骤S150,此后结束本实施例的记录方法。
图4为与上述不同的其他实施例的记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而言,为还包括对收卷轴10的旋转负载进行推断的旋转负载推断工序的记录方法。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方法中,由于步骤S110至步骤S130与使用图3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记录方法相同,因此省略这些步骤的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方法中,当步骤S130结束时,进入步骤S140的旋转负载推断工序,使用在步骤S130中所推断出的实时的卷筒外径RD与预定的测量值推断式而对收卷轴10的旋转负载(测量值)进行推断。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记录方法中,在控制部11输入记录数据前测量值推断式的截距预先被计算,并被存储于ROM14中。
当步骤S140结束时,进入步骤S150,但由于步骤S150与使用图3所说明的实施例的记录方法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符号说明
1记录装置;2支承轴(旋转部、送出部);3介质支承部;4记录头(记录部);5记录机构;6滑架;7输送部;8输送辊对;9杆部件;10收卷轴(旋转部、收卷部);11控制部(卷筒直径推断部、旋转负载推断部);12CPU;13系统总线;14ROM;15RAM;16定时器;17头驱动部;18电机驱动部;19滑架电机;20输送电机;21送出电机;22收卷电机;23输入输出部;24PC;P被记录介质;R1被记录介质的卷筒;R2被记录介质的卷筒。
Claims (8)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部,其在被记录介质上实施记录;
旋转部,其使卷筒状的所述被记录介质旋转;
卷筒直径推断部,其对所述旋转部中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所述卷筒直径推断部能够在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记录过程中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所述卷筒直径推断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是否从上次更新了卷筒外径时的位置起向旋转方向旋转了预定旋转以上进行判断,且在所述卷筒直径推断部判断为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从上次更新了卷筒外径时的位置起向旋转方向旋转了预定旋转以上的情况下,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部,
所述卷筒直径推断部能够根据所述输送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量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旋转负载推断部,该旋转负载推断部能够根据由所述卷筒直径推断部所推断出的所述卷筒直径而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负载进行推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为将所述被记录介质送出的送出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部为对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收卷的收卷部。
6.一种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在如下的记录装置中的记录方法,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其在被记录介质上实施记录;旋转部,其使卷筒状的所述被记录介质旋转,
所述记录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即,
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是否从上次更新了卷筒外径时的位置起向旋转方向旋转了预定旋转以上进行判断的工序;以及
在判断为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从上次更新了卷筒外径时的位置起向旋转方向旋转了预定旋转以上的情况下,在由所述记录部实施的记录过程中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卷筒直径进行推断的卷筒直径推断工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对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输送的输送部,
所述卷筒直径推断工序中,根据所述输送部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输送量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量而对所述卷筒直径进行推断。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能够根据通过所述卷筒直径推断工序所推断出的所述卷筒直径而在所述记录过程中对所述旋转部的旋转负载进行推断的旋转负载推断工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23085 | 2014-02-10 | ||
JP2014023085A JP6331440B2 (ja) | 2014-02-10 | 2014-02-10 |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27772A CN104827772A (zh) | 2015-08-12 |
CN104827772B true CN104827772B (zh) | 2018-06-15 |
Family
ID=53774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70001.8A Active CN104827772B (zh) | 2014-02-10 | 2015-02-10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93819B2 (zh) |
JP (1) | JP6331440B2 (zh) |
CN (1) | CN10482777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138692A1 (en) | 2015-08-06 | 2017-03-08 | OCE-Technologies B.V. | Imaging system for processing a media |
US20180079233A1 (en) * | 2016-09-22 | 2018-03-22 |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n amount of remaining print media in a print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57074A (ja) * | 1988-04-07 | 1989-10-13 | Canon Inc | 熱転写記録装置 |
KR100279697B1 (ko) * | 1992-11-09 | 2001-02-01 | 이데이 노부유끼 | 테이프텐숀 제어장치 |
US6672706B2 (en) * | 1997-07-15 | 2004-01-06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Wide format pagewidth inkjet printer |
US6557795B1 (en) * | 1999-02-25 | 2003-05-06 | Kabushikikaisha Taiheiseisakusho | Winding reel, veneer winding device, device for delivering tape to veneer roll, veneer roll unwind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lywood |
JP2005247568A (ja) * | 2004-03-08 | 2005-09-15 | Toshiba Corp | ロール紙残量検出装置とロール紙残量検出方法 |
US7322761B2 (en) * | 2005-09-12 | 2008-01-29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Spool adapted for gripping a roll of print media |
JP4985015B2 (ja) * | 2006-03-28 | 2012-07-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ロール状媒体支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US8002214B2 (en) * | 2006-03-28 | 2011-08-2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Rolled medium holding device holding a rolled medium at both ends and a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rolled medium holding device |
JP4669438B2 (ja) * | 2006-05-15 | 2011-04-13 |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印刷装置、搬送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
JP5158354B2 (ja) * | 2008-03-10 | 2013-03-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ロール状被記録材の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JP2009255496A (ja) * | 2008-03-28 | 2009-11-05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
JP5174643B2 (ja) * | 2008-12-05 | 2013-04-03 |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 印刷装置、媒体残量管理装置、媒体残量算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704862B2 (ja) | 2010-08-26 | 2015-04-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記録装置 |
JP2012071589A (ja) * | 2010-08-31 | 2012-04-12 | Canon Inc | 記録装置 |
JP6091248B2 (ja) * | 2013-02-22 | 2017-03-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 |
-
2014
- 2014-02-10 JP JP2014023085A patent/JP633144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1-27 US US14/606,652 patent/US939381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2-10 CN CN201510070001.8A patent/CN10482777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27772A (zh) | 2015-08-12 |
JP2015147395A (ja) | 2015-08-20 |
JP6331440B2 (ja) | 2018-05-30 |
US9393819B2 (en) | 2016-07-19 |
US20150224796A1 (en) | 2015-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59303B (zh) | 液体排出装置及介质的预处理方法 | |
DE898233C (de) | Transporteinrichtung fuer bandfoermige Aufzeichnungstraeger | |
CN104827772B (zh) |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 |
CN107031210A (zh) | 印刷装置 | |
CN103568560A (zh) | 喷墨记录装置 | |
IT201800003969A1 (it) | Metodo per eseguire misure su rotoli in una linea di produzione e linea di produzione per l'attuazione del metodo | |
CN107235360A (zh) | 介质输送装置 | |
US20210300708A1 (en) | Base material conveying device, printing apparatus, coating apparatus and base material roll diameter obtaining method | |
CN108455345A (zh) | 印刷装置 | |
JP2017128828A (ja)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媒体の圧縮方法 | |
JP6390831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物製造方法 | |
CN108136769A (zh) |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喷墨记录方法 | |
CN103660623B (zh) | 输送设备和计算输送校正值的方法 | |
EP2754557B1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 |
CN113353704A (zh) | 多级主驱无缓存张力控制机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JP2015227231A (ja) | 巻取り装置、記録装置、及び巻取り装置の制御方法 | |
CN103112252A (zh) | 记录装置、记录介质输送方法 | |
JP6361873B2 (ja) | 記録装置 | |
CN107443932A (zh) |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 |
JP6347058B2 (ja) | スペーサ投入装置 | |
CN104786654B (zh) | 记录装置 | |
JP2019155707A (ja) | 記録装置 | |
JP2015171792A (ja) | 記録装置、被記録媒体の搬送方法及び被記録媒体の残量情報の報知方法 | |
CN113353705B (zh) | 单路径分多路径的无缓存张力控制机构、方法及装置 | |
JP2020128067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