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2541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2541A
CN104822541A CN201380062815.6A CN201380062815A CN104822541A CN 104822541 A CN104822541 A CN 104822541A CN 201380062815 A CN201380062815 A CN 201380062815A CN 104822541 A CN104822541 A CN 104822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resin
sheet material
thermoplastic
thermoplastic base
s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28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2541B (zh
Inventor
濑户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22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2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2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25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6Polyamides derived from polyamines and polycarboxylic ac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60C5/12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without separate inflatable inserts, e.g. tubeless tyres with transverse section open to the rim
    • B60C5/14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without separate inflatable inserts, e.g. tubeless tyres with transverse section open to the rim with impervious liner or coating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y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81Parts of pneumatic tyre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0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 B29D30/3007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by feeding a sheet perpendicular to the drum axis and joining the ends to form an annular ele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4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at least one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7/02Polyamides derived from omega-amino carboxylic acids or from lactam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681Parts of pneumatic tyre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D2030/0682Inner l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60C5/12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without separate inflatable inserts, e.g. tubeless tyres with transverse section open to the rim
    • B60C5/14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without separate inflatable inserts, e.g. tubeless tyres with transverse section open to the rim with impervious liner or coating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yre
    • B60C2005/145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without separate inflatable inserts, e.g. tubeless tyres with transverse section open to the rim with impervious liner or coating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yre made of laminated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60C5/12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without separate inflatable inserts, e.g. tubeless tyres with transverse section open to the rim
    • B60C5/14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without separate inflatable inserts, e.g. tubeless tyres with transverse section open to the rim with impervious liner or coating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yre
    • B60C2005/147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without separate inflatable inserts, e.g. tubeless tyres with transverse section open to the rim with impervious liner or coating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yre characterised by the joint or spli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7/00Properties characterising the ingredient of the composition
    • C08L2207/04Thermoplastic elasto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重叠搭接部,所述重叠搭接部是将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经由橡胶层而层叠在该橡胶层的上下而形成的,所述橡胶层与所述热塑性树脂或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硫化接合,在该充气轮胎开始行驶后,在该重叠搭接部分附近不会发生由该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开裂或剥离,耐久性优异。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使用在该片材的至少一侧的前端部或者前端部附近设有多个狭缝宽度为1.0mm以下且在具有轮胎周向分量的方向延伸的狭缝的片材。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重叠搭接部,所述重叠搭接部是将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经由橡胶层而层叠在该橡胶层的上下而形成的,所述橡胶层与所述热塑性树脂或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硫化接合,在该充气轮胎开始行驶后,在该重叠搭接部分附近不会发生由该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开裂或剥离,耐久性优异。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并研究了将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状物用于充气轮胎的内衬(专利文献1)。
实际上,在将由该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组合物构成的片状物用于充气轮胎的内衬时,通常采用下述制造方法:将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片材、和将要与该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片材硫化接合的橡胶(接合橡胶)片材的层叠体片材缠绕在轮胎成形鼓上进行重叠搭接,然后将其提供给至轮胎的硫化成形工序。
但是,将以辊状的卷绕体形式卷绕了的、由该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接合橡胶层构成的层叠体片材从该辊状卷绕体中拉出所需的长度并切断,将其缠绕在轮胎成形鼓上,在该鼓等上进行重叠搭接,进而进行硫化成型而制造成轮胎,此时,在轮胎开始行驶后,存在构成该内衬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片材、和与该热塑性树脂或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片材硫化接合了的接合橡胶片材发生剥离的情况。
利用附图对其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对于包含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和接合橡胶层3的层叠体片材1,利用刃具等切成所需尺寸(长度),在轮胎成型鼓上,以在其两端部设置重叠搭接部S并形成环状的方式进行搭接。另外,对于该层叠体片材1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在使用一张片材时,将其两端部搭接而形成环状,或者在使用多张片材时,将它们彼此的端部搭接而形成环状。
然后,进一步缠绕制造轮胎所需的零部件材料(未图示),通过胶囊进行硫化成型。在硫化成型后,如图5(b)的模式图所示,形成了内衬层10,该内衬层10包含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片材2和接合橡胶层3,且在重叠搭接部S附近,形成有由热塑性树脂或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露出的部分和被埋设于接合橡胶层中的部分。
即,在重叠搭接部S附近,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隔着接合橡胶层3’而在上下存在2层。另外,在图5(a)、(b)中,在附图上,上侧为轮胎内腔侧,由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被配置于该轮胎内腔侧以制造生胎。
而且,在轮胎开始使用后,上述热塑性树脂或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片材2和硫化接合了的接合橡胶层3发生剥离的现象,特别是在如图5(b)所示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片材2露出且其前端部附近4等位置发生,首先产生开裂,然后该开裂进一步发展从而发展成片材的剥离现象。
至于其原因,认为如下:热塑性树脂或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片材2,通常与橡胶复合材料相比,低拉伸区域的模量高,特别是在搭接部S附近如上所述夹着接合橡胶片材而存在2层,由此与其它部分相比,搭接部的刚性变高,由于该刚性差别的原因,应力集中于搭接部附近,因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片材2的面内产生的剪切应力而产生开裂或剥离、进一步发生破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18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方面,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重叠搭接部,所述重叠搭接部是将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经由与该热塑性树脂或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硫化接合的橡胶层而层叠在该橡胶层的上下而形成的,在所述充气轮胎中,在该充气轮胎开始行驶后,在该重叠搭接部分附近不会发生由该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开裂或剥离,且耐久性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以下的(1)的构成。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有重叠搭接部,所述重叠搭接部是将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经由橡胶层而层叠在该橡胶层的上下而形成的,所述橡胶层与所述热塑性树脂或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硫化接合,
在所述轮胎中,作为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使用在该片材的至少一侧的前端部或者前端部附近设有多个狭缝宽度为1.0mm以下且在具有轮胎周向分量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的片材。
另外,在所述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包含以下的(2)~(10)的任一构成。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被设置为狭缝间距为1mm以上且15mm以内。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长度,以其轮胎周向分量的长度计,为所述重叠搭接部的重叠长度的0.2倍以上且1.5倍以下。
(4)根据上述(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长度,以其轮胎周向分量的长度计,为所述重叠搭接部的重叠长度的0.4倍以上且1.0倍以下。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被设置为相对于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前端部线方向呈30°~90°的狭缝角度。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被设置于所述重叠搭接部中配置在轮胎内腔侧的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
(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搭接部中的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前端部被进行了前端锐化处理。
(8)根据上述(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锐化处理具有以下关系:在从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在所述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前端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厚度T(μm)满足0.1t≤T≤0.8t,
其中,t表示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非前端锐化处理部分的轮胎周向平均厚度(μm),
T表示从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前端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处的片材2的厚度(μm)。
(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两侧壁部被进行了前端锐化处理。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两侧壁部的前端锐化处理具有以下关系:在从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在所述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狭缝侧壁的前端沿着与该狭缝侧壁呈直角的方向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厚度T(μm)满足0.1t≤T≤0.8t,
其中,t表示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非前端锐化处理部分的轮胎周向平均厚度(μm),
T表示从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狭缝侧壁的前端沿着与该狭缝侧壁呈直角的方向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处的片材2的厚度(μm)。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具有重叠搭接部,所述重叠搭接部是将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经由与该热塑性树脂或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硫化接合的橡胶层而层叠在该橡胶层的上下而形成的,在该充气轮胎开始行驶后,可良好地抑制在重叠搭接了该内衬层或者增强材料的重叠搭接部附近发生该片材中的开裂或剥离,且耐久性优异。
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第十方面中任一项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具有上述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效果,并且可更可靠且更大地得到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例子的主要部分概略图,图1的(a)为重叠搭接部S附近的平面图、图1的(b)为重叠搭接部S附近的截面图、图1的(c)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为重叠搭接部S附近的截面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例子的主要部分概略图,为重叠搭接部S附近的平面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例子的主要部分概略图,为重叠搭接部S附近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例子的主要部分概略图,为重叠搭接部S附近的片材2的前端锐化部的说明图。
图5中,图5(a)~(c)为说明现有技术的问题点的图,图5的(a)为表示将具有规定长度的层叠体片材1缠绕在轮胎成型鼓上将该层叠体片材1的两端部进行重叠搭接的状态的模式图,所述层叠体片材1层叠有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和要与该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硫化接合的橡胶3,图5的(b)为表示在(a)所示的状态下进行硫化成型后的状态的模式图。图5的(c)为搭接部附近的平面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形态的1个例子的局部截断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详细地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如图1所示,具有重叠搭接部S,所述重叠搭接部S是将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经由与该热塑性树脂或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硫化接合的橡胶3’的层而层叠在该橡胶层的上下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气轮胎中,作为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使用在该片材2的至少一侧的前端部或者前端部附近设有多个狭缝宽度为1.0mm以下且在具有轮胎周向分量的方向延伸的狭缝5的片材。
在本发明中,上述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在充气轮胎中构成内衬层(防空气透过层)或者用于增强轮胎的特定部分的增强片材。
该片材2,例如以与接合橡胶3等橡胶层叠的层叠体片材1的形式使用并存在于充气轮胎中,在本发明中,构建该层叠体片材的端部被重叠了的结构的重叠搭接部S,形成上述的内衬或者增强片材并配设于充气轮胎内。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如图1(a)、(b)所示,作为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使用在该片材2的至少一侧的前端部或者前端部附近设有多个狭缝宽度为1.0mm以下且在具有轮胎周向分量的方向延伸的狭缝5的片材而构成。
通过以这种方式构成,相对于在图5所示的现有轮胎中,因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的面内剪切应变而产生开裂或剥离,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在重叠搭接的上下的片材2之间存在橡胶的层3’(接合橡胶3),且在上下的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的至少一侧的前端部或者前端部附近设有多个狭缝宽度为1.0mm以下且在具有轮胎周向分量的方向延伸的狭缝5,由此,可缓和剪切应变,可抑制开裂或剥离的发生。
对于狭缝5,其宽度为1.0mm以下且在具有轮胎周向分量的方向延伸,此外,设置多个是重要的。狭缝大于1.0mm时,有时也容易引起应力集中,另外,有时在狭缝加工时出现切口碎片,故而不优选。更优选的狭缝宽度为0.5mm以下。这是因为效果充分大且也容易加工。另外,狭缝5并未在具有轮胎周向分量(X-X方向(参照图6))的方向延伸时,不能缓和施加于轮胎周向的剪切应变,故不优选。在图1中,E-E方向为轮胎宽度方向。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如图1(c)所示,也可以在内腔侧的最内层具有接合橡胶层6。通过设置该接合橡胶层6,可进一步有效地抑制重叠搭接部S中的开裂或剥离的发生。该接合橡胶层6可以沿重叠搭接部S仅设置于其附近,或者也可以设置于轮胎内腔的整个内周面。
至于狭缝5,如图1或图2的(a)所示,优选被设置为在片材的前端面形成开口,如图2的(b)所示,也可以在片材的前端面不形成开口,而设置于片材的前端附近。
另外,狭缝5优选以狭缝间距Sp为1mm以上且15mm以内的方式设置。若狭缝间距Sp小于1mm,则设置狭缝的狭缝加工变难,不优选,若大于15mm,则应变的缓和效果、应力的缓和效果变小,故不优选。另外,狭缝间距是指相邻的狭缝的各自的中心轴线间的距离。狭缝宽度Sw如上为1.0mm以是重要的。另外,在狭缝5为虚线状(点线状)的狭缝的情况下,是指将实际上形成开口的各个狭缝长度合计的长度。
另外,对狭缝的长度SI而言,作为其轮胎周向分量的长度,优选为搭接部的重叠长度S的0.2倍以上且1.5倍以下。
对狭缝的长度Sl而言,作为其轮胎周向分量的长度,若低于重叠搭接部的重叠长度S的0.2倍,则有时因设置狭缝带来的应变的缓和效果变小,故不优选,另外,由于要求狭缝加工的精度,因此,生产率降低。另外,对狭缝的长度SI而言,作为其轮胎周向分量的长度,在大于搭接部的重叠长度S的1.5倍的情况下,有时成为开裂发生的基点,故不优选。
另外,对狭缝的长度SI而言,作为其轮胎周向分量的长度,优选为重叠搭接部的重叠长度L的0.4倍以上且1.0倍以下。这是因为可良好地发挥由狭缝带来的上述的剪切应变的缓和效果,在为1.0倍以上的情况下,有时狭缝自身也成为开裂发生的起点,故不优选。在更大地发挥该效果方面,优选为搭接部的重叠长度L的0.5倍以上且0.9倍以下。
另外,狭缝5如图2(a)、(b)所示,优选以相对于片材2的前端部线7方向形成以30°~90°交叉的狭缝角度Sa的方式设置。根据本发明人等的见解,即使在狭缝角度Sa为90°的情况下也可充分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若形成30°~90°的范围内的狭缝角度Sa而设置狭缝5,则可更大地得到应力的缓和效果、应变的缓和效果。特别优选狭缝角度Sa在60°~90°的范围内。若以相对于片材2的前端部线7方向呈这样的交叉角的方式设置狭缝5,则沿狭缝5的开裂的发生被显著抑制,故而优选。
狭缝并不仅限定于呈直线状地延伸,也可以为图3(a)所示那样的波浪线状、图3(b)所示那样的具有小于90度的狭缝角度的形状、或者图3(c)所示那样的由一个圆弧构成的弓形圆弧状等。在这些非直线状的狭缝的情况下,若为波浪线状,则交叉角(狭缝角度)为波浪的前进方向和该层叠体片材的前端部线7方向交叉的角度,或者若为由一个圆弧构成的弓形圆弧状,则为连接该圆弧的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和该层叠体片材的前端部线7方向交叉的角度。图3(d)为在狭缝5的最里部设有扩径部8的例子。通过设置这样的扩径部8,可抑制狭缝5的最里部附近的应力集中、应变集中,可防止该最里部附近成为开裂发生的起点。
狭缝5优选设置于重叠的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中配置于轮胎内腔侧的该片材2的端部。这是因为位于内腔侧的一方容易产生开裂或剥离,可较大地得到本发明的效果。但是,也可以设置于轮胎外周侧的片材2或者设置于上下两者的片材2。
另外,优选对构成重叠搭接部的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的前端部进行前端锐化处理。这是因为通过对该片材2的前端部进行前端锐化处理,该片材2的端部变得进一步不易剥离或翻起,更优选。
对该前端锐化处理而言,对于其处理水平,优选以具有以下关系的程度进行前端锐化处理:在从由该热塑性树脂或在所述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前端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厚度T(μm)满足0.1t≤T≤0.8t。
在此,t: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非前端锐化处理部分的轮胎周向平均厚度(μm)
T:从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的前端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处的片材2的厚度(μm)
将该关系示于图4(a)及(b)。(a)为平面图,(b)为其周向截面图,表示(a)所示的重叠搭接部附近的Y-Y截面,片材2的前端具有画上斜线的前端锐化部9A。
另外,在这样的由该热塑性树脂或在所述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端部中,进行前端锐化处理对于防止剥离等的发生有效,这在狭缝的两侧壁部也同样,在本发明中是优选的。优选使用对狭缝的两侧壁部进行了前端锐化处理的狭缝。
而且,对该前端锐化处理而言,对于其处理水平,优选具有以下关系:在从由热塑性树脂或在所述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狭缝侧壁的前端沿与该狭缝侧壁呈直角的方向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厚度T(μm)满足0.1t≤T≤0.8t。
在此,t: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非前端锐化处理部分的轮胎周向平均厚度(μm)
T:从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狭缝侧壁的前端沿与该狭缝侧壁呈直角的方向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处的片材2的厚度(μm)
将该关系示于图4(c)及(d)。(c)为平面图,(d)为其径向(宽度方向)截面图,表示(c)所示的重叠搭接部附近的Z-Z截面,狭缝5的两侧壁部具有画上斜线的前端锐化部9B。
这样的前端尖锐化部9A、9B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切断片材2时或者使片材2形成狭缝5时,使作为切刀使用的刃具、激光切刀或者热切刀等为适宜的高温(通常为玻璃化温度以上即可),一边以挤压片材2的方式施加挤压力一边进行切割或者形成狭缝,由此可形成前端的锐化形态。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形态的1个例子的局部截断立体图。充气轮胎T被设置为在胎面部11的左右连接胎侧部12和胎圈13。在该轮胎内侧,作为轮胎的骨架的胎体层14被设置为在轮胎宽度方向横跨左右的胎圈13、13间的方式设置。在与胎面部11对应的胎体层14的外周侧设有包含钢丝帘线的2层带束层15。箭头X表示轮胎周向。在胎体层14的内侧设置有内衬层10,其重叠搭接部S在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抑制在轮胎内圆周面上且重叠搭接部S附近以往容易产生的开裂的发生、构成内衬层10的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2和接合橡胶层3之间的开裂的发生、剥离的发生,耐久性显著提高。
重叠搭接部S的重叠长度L取决于轮胎尺寸,但优选7~20mm左右,更优选为8~15mm左右。这是因为若重叠长度过长,则担心具有均匀性恶化的趋向,若重叠长度过短,则担心成型时搭接部易打开。
在图6中,例示了将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用作形成充气轮胎的内衬层的片材的情况,此外,也可用作用于增强充气轮胎的特定部分的增强片材层。
在用作增强层的情况下,重叠搭接部S可以存在于轮胎整个宽度,在遍及该搭接部的总宽度设有狭缝,但也并非必须,优选在轮胎宽度方向至少在“从形成带束最大宽度的带束层的端部到胎圈填料的前端部的区域”延伸。特别是在肩部附近及胎侧部附近,在行驶中,变形大,因此,容易产生搭接部附近的开裂或剥离,设置于上述区域是有效的,故而优选。特别优选设置于从一侧的该区域到相反侧的该区域的整个范围的区域内(其中不包括胎圈部),也可以根据期望,仅配置于该区域,或者也可以配置于该区域所夹着的中间区域(胎面部)、或者配置于这两个区域。
在用作该增强层的情况下,可以为设置在轮胎的内部、例如胎体层或带束层等增强层、与其它橡胶层邻接的部分的情况,或者也可以用于胎圈或胎侧部或者胎面部等轮胎表面部(外侧表面及内腔侧表面这两者)。
作为可用于本发明的热塑性树脂,可优选使用例如聚酰胺树脂[例如,尼龙6(N6)、尼龙66(N66)、尼龙46(N46)、尼龙11(N11)、尼龙12(N12)、尼龙610(N610)、尼龙612(N612)、尼龙6/66共聚物(N6/66)、尼龙6/66/610共聚物(N6/66/610)、尼龙MXD6(MXD6)、尼龙6T、尼龙9T、尼龙6/6T共聚物、尼龙66/PP共聚物、尼龙66/PPS共聚物]及它们的N-烷氧基烷基化物,例如尼龙6的甲氧基甲基化物、尼龙6/610共聚物的甲氧基甲基化物、尼龙612的甲氧基甲基化物、聚酯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I)、PET/PEI共聚物、聚芳酯(PAR)、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液晶聚酯、聚环氧乙烷二亚胺酸/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等芳香族聚酯]、聚腈基树脂[例如,聚丙烯腈(PAN)、聚甲基丙烯腈、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甲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乙烯基树脂[例如,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PVA)、乙烯醇/乙烯共聚物(EVOH)、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氯乙烯(PVC)、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偏二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纤维素系树脂[例如,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氟系树脂[例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聚氯氟乙烯(PCTFE)、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ETFE)]、酰亚胺系树脂[例如,芳香族聚酰亚胺(PI)]等。
另外,对于本发明中可使用的构成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来说,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上述的树脂。作为弹性体,可优选使用例如二烯系橡胶及其氢化物[例如,天然橡胶(NR)、异戊二烯橡胶(IR)、环氧化天然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丁二烯橡胶(BR、高顺式BR和低顺式BR)、丁腈橡胶(NBR)、氢化NBR、氢化SBR]、烯烃系橡胶[例如,乙烯丙烯橡胶(EPDM、EPM)、马来酸改性乙烯丙烯橡胶(M-EPM)、丁基橡胶(IIR)、异丁烯和芳香族乙烯基或二烯系单体共聚物、丙烯酸系橡胶(ACM)、离聚物]、含卤素橡胶[例如,Br-IIR、Cl-IIR、溴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BIMS)、氯丁橡胶(CR)、氯醇橡胶(CHR)、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氯化聚乙烯橡胶(CM)、马来酸改性氯化聚乙烯橡胶(M-CM)]、硅橡胶[例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二甲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含硫橡胶[例如,聚硫橡胶]、氟橡胶[例如,聚偏二氟乙烯系橡胶、含氟乙烯基醚系橡胶、四氟乙烯-丙烯系橡胶、含氟硅系橡胶、含氟磷氮烯系橡胶]、热塑性弹性体[例如,苯乙烯系弹性体、烯烃系弹性体、酯系弹性体、氨酯系弹性体、聚酰胺系弹性体]等。
另外,在组合上述特定的热塑性树脂和上述特定的弹性体进行共混时,在相溶性不同的情况下,可使用适当的相溶剂作为第三成分,从而使两者相溶。通过向共混体系中混合相溶剂使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表面张力降低,其结果,形成分散层的弹性体的粒径变得微细,因此可更有效地显现出两成分的特性。作为这样的相溶剂,可采用以下结构的相溶剂:一般而言,具有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结构中的一者或两者的共聚物、或者具有可与热塑性树脂或弹性体进行反应的环氧基、羰基、卤素基、氨基、唑啉基、羟基等的共聚物的结构。这些相溶剂根据所共混的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种类进行选择即可,作为通常使用的相溶剂,可以举出苯乙烯/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SEBS)及其马来酸改性物、EPDM、EPM、EPDM/苯乙烯或EPDM/丙烯腈接枝共聚物、及其马来酸改性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反应性氧硫蒽等。该相溶剂的配合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相对于聚合物成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总和)100质量份为0.5~10重量份。
在共混了有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特定的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组合比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以采用弹性体作为不连续相分散在热塑性树脂基体中的结构的方式适宜确定即可,优选的范围以重量比计为90/10~30/70。
在本发明中,在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在不损害作为内衬或者增强材料的必要特性的范围内可混合相溶剂等其它聚合物。
混合其它聚合物的目的是为了改良热塑性树脂成分和弹性体成分的相溶性、改善材料的成型加工性、提高耐热性、降低成本等,作为其中所使用的材料,例如可例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ABS、SBS、聚碳酸酯(PC)等。另外,只要不损害作为内衬或者增强材料的必要特性,则也可以配合通常在聚合物配合物中所配合的填充剂(碳酸钙、氧化钛、氧化铝等)、炭黑、白炭黑等增强剂、软化剂、增塑剂、加工助剂、颜料、染料、抗老化剂等。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具有弹性体作为不连续相分散在热塑性树脂基体中的结构。通过形成该结构,作为内衬或者增强材料赋予了充分的柔软性,同时通过作为连续相的树脂层的效果赋予充分的刚性,并且不管有多少弹性体,在进行成型时,均可得到与热塑性树脂等同的成型加工性。
另外,弹性体在与热塑性树脂混合时,也可以进行动态硫化。进行动态硫化时的硫化剂、硫化助剂、硫化条件(温度、时间)等只要根据添加的弹性体的组成来适宜确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如上对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弹性体进行动态硫化使得到的树脂片材成为含有硫化弹性体的片材,因此,具有对来自外部的变形的抵抗力(弹性),特别容易维持狭缝形状的狭缝边缘线的结构,能够可靠地得到本发明的效果,故而优选。
作为硫化剂,可以使用一般的橡胶硫化剂(交联剂)。具体地说,作为硫系硫化剂,以例示粉末硫、沉淀性硫、高分散性硫、表面处理硫、不溶性硫、二硫代二吗啉、烷基苯酚二硫化物等,例如可以使用0.5~4phr[在本说明书中,“phr”是指相当于100重量份弹性体成分的重量份。下同]左右。
另外,作为有机过氧化物系的硫化剂,可例示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2,5-二甲基己烷-2,5-二(过氧化苯甲酸酯)等,例如可以使用1~20phr左右。
此外,作为酚树脂系的硫化剂,可例示烷基酚树脂的溴化物,含有氯化锡、氯丁烯等卤素供体和烷基酚树脂的混合交联体系等,例如可以使用1~20phr左右。
作为其它成分,可例示氧化锌(5phr左右)、氧化镁(4phr左右)、一氧化铅(10~20phr左右)、对醌二肟、对二苯甲酰醌二肟、四氯对苯醌、聚对二亚硝基苯(2~10phr左右)、二氨基二苯甲烷(0.2~10phr左右)。
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添加硫化促进剂。作为硫化促进剂,可以使用例如0.5~2phr左右的醛氨系、胍系、噻唑系、亚磺酰胺系、秋兰姆系、二硫代羧酸盐系、硫脲系等一般的硫化促进剂。
具体而言,作为醛氨系硫化促进剂,可以举出六亚甲基四胺等;作为胍系硫化促进剂,可以举出二苯胍等;作为噻唑系硫化促进剂,可以举出二硫化二苯并噻唑(DM),2-巯基苯并噻唑及其锌盐、环己胺盐等;作为亚磺酰胺系硫化促进剂,可以举出环己基苯并噻唑基亚磺酰胺(CBS)、N-氧基二亚乙基苯并噻唑基-2-亚磺酰胺、N-叔丁基-2-苯并噻唑基亚磺酰胺、2-(硫代吗啉二硫代)苯并噻唑等;作为秋兰姆系硫化促进剂,可以举出四甲基秋兰姆二硫化物(TMTD)、四乙基秋兰姆二硫化物、四甲基秋兰姆一硫化物(TMTM)、二戊撑秋兰姆四硫化物等;作为二硫代羧酸盐系硫化促进剂,可以举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乙基苯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碲、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铁、哌啶哌啶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等;作为硫脲系硫化促进剂,可以举出亚乙基硫脲、二乙基硫脲等。另外,作为硫化促进助剂,可以并用一般的橡胶用助剂,可以使用例如氧化锌(5phr左右)、硬脂酸、油酸或它们的锌盐(2~4phr左右)等。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为预先将热塑性树脂与弹性体(橡胶的情况下为未硫化物)用双螺杆混炼挤出机等进行熔融混炼,使作为分散相(域、domain)的弹性体在形成连续相(基体)的热塑性树脂中分散。在将弹性体进行硫化的情况下,可以在混炼下添加硫化剂,使弹性体动态硫化。另外,热塑性树脂或弹性体中的各种配合剂(除硫化剂之外)可以在上述混炼中添加,但优选在混炼之前预先混合。作为用于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混炼的混炼机,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螺杆挤出机、捏合机、班伯里混炼机、双螺杆混炼挤出机等。其中,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混炼及弹性体的动态硫化优选使用双螺杆混炼挤出机。此外,可以使用2种以上混炼机依次进行混炼。作为熔融混炼的条件,只要温度为热塑性树脂熔融的温度以上即可。另外,混炼时的剪切速度优选为300~7500sec-1。混炼整体的时间为30秒~10分钟,另外在添加了硫化剂的情况下,添加后的硫化时间优选为15秒~5分钟。上述方法所制作的聚合物组合物只要通过注射成型、挤出成型等通常的热塑性树脂的成型方法制成期望的形状即可。
如上得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形成弹性体作为不连续相分散在热塑性树脂基体中的结构。通过形成该结构,可以赋予充分的柔软性,同时通过作为连续相的树脂层的效果赋予充分的防空气透过性能或强度,并且不管有多少弹性体,在进行成型时,均可得到与热塑性树脂相同的成型加工性。
热塑性树脂及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杨氏模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500MPa,更优选为25~250MPa。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等,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具体说明。
在以下的实施例、比较例中,对于内衬层的形成,均使本发明的层叠体片材重叠搭接而进行强制试验。
另外,对于充气轮胎的“开裂个数”、“开裂的总长度”的评价以如下方式进行,将各试验轮胎的内腔的内衬层的搭接部附近的开裂的发生、剥离的发生与其以外的部分的情况进行比较。
作为试验轮胎,使用215/70R1598H,针对各实施例、比较例制造两条轮胎,将轮胎安装在JATMA标准轮辋15×6.5JJ上,并将胎内压设为JATMA最高空气压(240kPa),以速度80km/小时行驶50000km。
此时,负载设为8.82kN,其相当于JATMA最高负荷负载的120%,本试验为与通常的使用水平相比为显著和条件严格的强制加速试验。
对于构成内衬层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片材2,比较例1、比较例2、实施例1~6、实施例7~12均如表1所示,作为热塑性树脂准备N6/66,作为弹性体准备以50/50共混了BIMS而成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厚度150μm的片材。
[表1]
备注:
a)溴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共聚物
b)马来酸酐改性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接合橡胶的配合在任一例中均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1~6、比较例1
狭缝的形状、尺寸等如表3中记载所示。在实施例1~6、比较例1中,重叠搭接部的重合长度(重叠长度)均为10mm。
由该结果可知,根据本发明,可抑制开裂的发生,可得到耐久性优异的充气轮胎。
[表3]
实施例7~12、比较例2
狭缝的形状、尺寸等如表4中记载所示。在实施例1~6、比较例1中,重叠搭接部的重合长度(重叠长度L)均为10mm。
由该结果可知,根据本发明,可抑制开裂的发生,可得到耐久性优异的充气轮胎。
[表4]
附图标记说明
1:层叠体片材
2: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
3:接合橡胶层
3’:接合橡胶的层
4: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前端部附近
5:狭缝
6:接合橡胶层
7:片材2的前端部线
8:设置在狭缝的最里部的扩径孔部
9A、9B:片材2的前端锐化部
10:内衬层
11:胎面部
12:胎侧部
13:胎圈
14:胎体层
15:带束层
L:重叠长度
T:充气轮胎
X:轮胎周向
S:重叠搭接部

Claims (10)

1.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有重叠搭接部,所述重叠搭接部是将由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经由橡胶层而层叠在该橡胶层的上下而形成的,所述橡胶层与所述热塑性树脂或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硫化接合,
在所述轮胎中,作为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使用在该片材的至少一侧的前端部或者前端部附近设有多个狭缝宽度为1.0mm以下且在具有轮胎周向分量的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的片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被设置为狭缝间距为1mm以上且15mm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长度,以其轮胎周向分量的长度计,为所述重叠搭接部的重叠长度的0.2倍以上且1.5倍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长度,以其轮胎周向分量的长度计,为所述重叠搭接部的重叠长度的0.4倍以上且1.0倍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被设置为相对于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前端部线方向呈30°~90°的狭缝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被设置于所述重叠搭接部中配置在轮胎内腔侧的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搭接部中的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共混了热塑性树脂和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前端部被进行了前端锐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锐化处理具有以下关系:在从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在所述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前端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厚度T满足0.1t≤T≤0.8t,
其中,t表示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非前端锐化处理部分的轮胎周向平均厚度,t的单位为μm,
T表示从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前端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处的片材2的厚度,T的单位为μ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两侧壁部被进行了前端锐化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两侧壁部的前端锐化处理具有以下关系:在从由所述热塑性树脂或在所述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狭缝侧壁的前端沿着与该狭缝侧壁呈直角的方向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厚度T满足0.1t≤T≤0.8t,
其中,t表示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非前端锐化处理部分的轮胎周向平均厚度,t的单位为μm,
T表示从由热塑性树脂或在热塑性树脂中共混了弹性体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片材的狭缝侧壁的前端沿着与该狭缝侧壁呈直角的方向向内侧进入(t×1/3)长度的位置处的片材2的厚度,T的单位为μm。
CN201380062815.6A 2012-12-03 2013-11-29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25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4242 2012-12-03
JP2012264242 2012-12-03
PCT/JP2013/082244 WO2014087942A1 (ja) 2012-12-03 2013-11-29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2541A true CN104822541A (zh) 2015-08-05
CN104822541B CN104822541B (zh) 2018-04-03

Family

ID=50883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281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2541B (zh) 2012-12-03 2013-11-29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15384A1 (zh)
JP (1) JPWO2014087942A1 (zh)
CN (1) CN104822541B (zh)
DE (1) DE112013005774T5 (zh)
WO (1) WO201408794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404A (ja) * 1996-07-16 1998-02-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308007A (ja) * 2007-06-14 2008-12-2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511610A (zh) * 2006-09-05 2009-08-19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09241855A (ja) * 2008-03-31 2009-10-2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00193098A1 (en) * 2007-07-23 2010-08-05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2012144238A (ja) * 2010-12-22 2012-08-0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71252A (ja) * 2011-02-22 2012-09-10 Bridgestone Corp 未加硫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67829A (ja) * 2009-01-20 2010-08-05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166712A (ja) * 2011-02-15 2012-09-06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9404A (ja) * 1996-07-16 1998-02-03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11610A (zh) * 2006-09-05 2009-08-19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2008308007A (ja) * 2007-06-14 2008-12-2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100193098A1 (en) * 2007-07-23 2010-08-05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2009241855A (ja) * 2008-03-31 2009-10-2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44238A (ja) * 2010-12-22 2012-08-0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71252A (ja) * 2011-02-22 2012-09-10 Bridgestone Corp 未加硫タイヤ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3005774T5 (de) 2015-08-27
CN104822541B (zh) 2018-04-03
US20150315384A1 (en) 2015-11-05
WO2014087942A1 (ja) 2014-06-12
JPWO2014087942A1 (ja) 2017-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5295B (zh)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19021B (zh) 充气轮胎
CN101791872A (zh)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和充气轮胎
CN101758744A (zh) 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JP2010162826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284784B (zh) 充气轮胎
CN105408130A (zh) 乘用车用充气轮胎
CN107074019A (zh) 充气轮胎
CN107074020B (zh) 充气轮胎
CN104837648A (zh) 充气轮胎
CN104220276B (zh) 充气轮胎
JP588786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4822541A (zh) 充气轮胎
JP6019628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074018A (zh) 充气轮胎
EP2848431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6029401A (zh) 充气轮胎和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