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1258B - 遥控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遥控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1258B
CN104821258B CN201510047099.5A CN201510047099A CN104821258B CN 104821258 B CN104821258 B CN 104821258B CN 201510047099 A CN201510047099 A CN 201510047099A CN 104821258 B CN104821258 B CN 104821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armature
yoke
banked rela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70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1258A (zh
Inventor
佐佐木知明
今井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21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1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1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12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09Polarised relays with rectilinearly movable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63Details concerning air-gaps, e.g. anti-remanence, damping, anti-corro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01H50/40Branched or multiple-limb main magnetic circu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继电器中的极化电磁体包括:一对电枢,活塞的在向前/向后移动方向上的相反端部分别插入并固定在所述电枢中;磁轭,当活塞在停止位置时,一个电枢比另一个更靠近磁轭;与永磁体的一个磁极相接触的辅助磁轭,所述永磁体的另一个磁极与磁轭接触,与所述一个电枢相比,所述辅助磁轭更靠近所述另一个电枢;以及用来保持所述另一个电枢和辅助磁轭之间间隙的间隙保持部。当活塞在停止位置时,所述另一个电枢和辅助磁轭相互靠近且具有间隙,一空间被提供在所述一个电枢和磁轭之间。

Description

遥控继电器
交叉引用相关申请
本发明要求于2014年1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4-01607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兹通过引用合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遥控继电器。
背景技术
通常,闩锁式遥控继电器被用于遥控例如光源的开/关操作。
至于这种遥控继电器,已知遥控继电器包括电磁装置104,该电磁装置通过控制电磁线圈106来驱动活塞105,如图11所示(例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1993-109525)。
在公开于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1993-109525的遥控继电器中,与活塞105的运动相协作,可移动的触点111与固定触点112相互接触或相互分离,所述两个触点构成打开/关闭机构的触点单元。电磁装置104包括第一磁轭108,其内可移动地安装活塞105。在电磁装置104中,间隔件131a被提供在活塞105的吸力面105a上,该吸力面在驱动活塞105时与第一磁轭108的内表面接触。间隔件131a延伸至吸力面105d。第二磁轭110可移动地安装在电磁装置104中。空间被提供在第二磁轭110和线轴107的接合部107a之间。
在电磁装置104中,一对永磁体109设在第一磁轭108的内表面上。第二磁轭110与永磁体109接触。
在这种遥控继电器中,第二磁轭110可移动。吸力面105d与第二磁轭110之间的间隙仅由间隔件131a的厚度决定。吸力保持相同。
要求遥控继电器能够凭借相对简单的结构来稳定驱动操作。公开于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No.1993-109525的遥控继电器的结构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并需要进一步完善。
发明内容
据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凭借相对简单的结构来稳定驱动操作的遥控继电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遥控继电器,包括:极化电磁体,其包括线圈架、绕线圈架缠绕的线圈、及活塞,所述极化电磁体被配置为当施加电流到线圈时相对于线圈架在向前和向后移动方向上在第一停止位置和第二停止位置之间移动活塞;以及打开/关闭机构,其包括触点单元,并被配置以响应活塞的移动而打开和关闭触点单元。极化电磁体更还包括:一对电枢,活塞的在前进和后退方向上的相反端部分别插入所述极化电磁体中,所述一对电枢固定至活塞;磁轭,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所述一对电枢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靠近磁轭;其一个磁极与磁轭接触的永磁体;与永磁体的另一个磁极相接触的辅助磁轭,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与所述一对电枢中的所述一个相比,该辅助磁轭更靠近所述一对电枢中的所述另一个;以及间隙保持部,其被配置以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保持所述一对电枢中所述另一个与辅助磁轭之间的间隙。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所述一对电枢中所述另一个与辅助磁轭互相靠近且具有由间隙保持部限定的间隙,并且在所述一对电枢中的所述一个与磁轭之间提供有空间。
在遥控继电器中,间隙保持部可为非金属板,当活塞处于第一停止位置时,非金属板设在所述一对电枢中的所述另一个和所述辅助电枢之间。
在遥控继电器中,间隙保持部可为突出部,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所述突出部从线圈架向所述一对电枢中的所述另一个突出。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遥控继电器,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一个电枢和辅助磁轭相互靠近且具有由间隙保持部限定的间隙。另一个电枢与磁轭相互靠近且其间具有空间。因此可能以相对简单的结构来稳定驱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遥控继电器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2为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的主要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的附加主要部件的侧视图。
图5为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的内部电路图。
图6为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的其他主要部件的透视图。
图7为示出了使用根据该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的遥控系统的示意配置图。
图8为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9为示出了根据该另一个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的附加主要部件的透视图。
图10为示出了根据又一个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的主要部件的透视图。
图11为示出了传统触点单元和传统电磁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现将参考图1至5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对所有图纸,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包括极化电磁体20,当对线圈25施加电流时,所述极化电磁体驱动活塞27相对于供线圈25缠绕的线圈架26向前和向后。参考图4,遥控继电器10还包括当活塞27向前和向后移动时打开和关闭触点单元71的打开/关闭机构70。
极化电磁体20包括安装在活塞27的在活塞27向前/向后移动方向上的相反端部的一对电枢28;及磁轭21,当活塞27在停止位置时一个电枢28比另一个更靠近该磁轭21。极化电磁体20还包括一对永磁体23,每个所述永磁体在其一个磁极侧与磁轭21相接触;以及与每个永磁体23的另一个磁极侧相接触的辅助磁轭24。与一个电枢28相比距磁轭21间隔更远的另一个电枢28比所述一个电枢28离辅助磁轭24更近。极化电磁体20还包括保持所述另一个电枢28和辅助磁轭24之间的间隙20G的间隙保持部22。
当活塞27在停止位置时,距离磁轭21间隔更远的所述另一个电枢28与辅助磁轭24相互靠近以具有由间隙保持部22限定的间隙20G。在这种情况下,比所述另一个电枢28距离辅助磁轭24间隔更远的所述一个电枢28和磁轭21相互靠近,在其间具有空间20S。
这样,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可以相对简单的结构来稳定驱动操作。
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
图3所示的遥控继电器10包括壳体10a,其尺寸被设定为与由JIS(日本工业标准)标准化的电灯配电板的协议类型断路器的尺寸相等。壳体10a包括底部关闭且其一个横向表面敞开的方管状主体12和配置以盖住主体12的开口的平板状盖11。壳体10a的盖11和主体12可由树脂材料塑型物形成。至于壳体10a的盖11和主体12的树脂材料,可能使用,例如,阻燃PB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盖11有多个(在此例中,4个)第一通孔11aa形成在盖11的外周部上。主体12有多个第二通孔12aa形成在主体12的外周部上,与第一通孔11aa相应。在遥控继电器10中,铆接销13插在盖11的第一通孔11aa和主体12的第二通孔12aa中,以便在与盖11相反的一侧超过主体12的底表面向外突出。在遥控继电器10中,盖11和主体12可通过铆接铆接销13的末端耦合。
在遥控继电器10中,壳体10a容纳极化电磁体20和打开/关闭机构70,所述极化电磁体在施加电流于线圈25时控制活塞27的运动,所述打开/关闭机构响应活塞27的向前/向后运动而打开和关闭触点单元71(见图4)。
如图2所示,极化电磁体20包括作为其主要零件的磁轭21、永磁体23、辅助磁轭24、线圈25、线圈架26、活塞27和一对电枢28。
磁轭21能够集中磁场线以放大磁力产生的吸力。磁轭21可由,例如,磁性材料如纯铁、坡莫合金、硅钢或相似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通过结合两个分开的磁轭部21a来构造磁轭21。每个分开的磁轭部21a包括具有实质上矩形平坦形状的中央件21aa和一对从中央件21aa的相反侧边缘沿一个方向突出的突出件21ab。每个分开的磁轭部21a形成为具有实质上C字形横截面。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磁轭21的两个分开的磁轭部21a由相同的磁性材料制成并具有相同的形状。然而,它们可由不同磁性材料制成并可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
分开的磁轭部21a沿与活塞27的向前/向后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沿图1中纸张表面的上下方向)布置。两个分开的磁轭部21a设置成使得突出件21ab的梢部表面隔着由于线圈架26的存在而规定的间隙相互面对。即,两个分开的磁轭部21a配置成使得磁轭21作为一个整体具有方形管形状。在每个分开的磁轭部21a中,具有平坦形状的永磁体23安装在中央件21aa的表面上,所述表面充当每个C字形分开的磁轭部21a的内部底面。在每个分开的磁轭部21a中,辅助磁轭24被安排在永磁体23的另一个磁极侧,所述永磁体23插在辅助磁轭24与分开的磁轭部21a之间。
辅助磁轭24能够集中磁场线以放大由磁力产生的吸力。辅助磁轭24被提供以辅助所述磁轭21。辅助磁轭24可由,例如,磁性材料如纯铁、坡莫合金、硅钢或相似材料制成。通过结合两个分开的辅助磁轭部24a来配置辅助磁轭24。每个分开的辅助磁轭部24a包括具有实质上矩形平坦形状的中央板24aa及一对从中央板24aa的相反侧边缘沿一个方向突出的突出板21ab。每个分开的辅助磁轭部24a形成为具有实质上C字形横截面。分开的辅助磁轭部24a在尺寸上比分开的磁轭部21a要小。辅助磁轭24的两个分开的辅助磁轭部24a由相同的磁性材料制成并具有相同的形状。然而,两个分开的辅助磁轭部24a可由不同的磁性材料制成并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永磁体23的一个磁极侧与分开的磁轭部21a相接触,而永磁体23的另一个磁极侧与中央板24aa的表面接触,所述表面充当每个C字形分开的辅助磁轭部24a的外部底面。两个分开的辅助磁轭部24a被设置以包围线圈架26的线圈25。
线圈架26配置成使得线圈25可绕线圈架26缠绕。线圈架26可由电绝缘材料如环氧树脂、聚苯硫醚树脂或相似材料制成。线圈架26包括线圈25绕着的管状卷绕滚筒部26a及设在卷绕滚筒部26a的轴向相反端部的板状衬套部26b。线圈架26还包括从衬套部26b的相反两边缘沿活塞27的向前/向后移动方向向与卷绕滚筒部26a相反的方向突出的板状侧部26c。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活塞27被插入到管状卷绕滚筒部26a的插入孔26aa中(见图1)。活塞27可在卷绕滚筒部26a的轴向上向前和向后移动。
活塞27可构成可由磁力移动的可动铁芯。活塞27可由例如铁磁材料如铁或相似材料制成。活塞27被形成但不限于例如长板形状,并可具有圆柱形状。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活塞27的相反端部27ba在宽度上比活塞27的中央部27bb要小。具有矩形板形状的电枢28安装在活塞27的相反端部27ba中。在下面描述中,为了方便起见,在图1纸张表面左侧的电枢28将被称为第一电枢28a,而在图1纸张表面右侧的电枢28将被称为第二电枢28b。
活塞27的一个端部27ba被插入第一电枢28a的第一装配孔28aa中,而第一电枢28a通过铆接固定在活塞27的一端部27ba(见图2)。在通过铆接固定第一电枢28a之后,保持销27a插入活塞27以防止第一电枢28a从活塞27的端部27ba滑动。此外,活塞27的另一个端部27ba穿过非磁性板22a插入第二电枢28b的第二装配孔28bb,而第二电枢28b通过铆接固定在活塞27的另一端部27ba。
在第二电枢28b中,在活塞27向前/向后移动过程中,板22a与辅助磁轭24的突出板24ab相接触。这使得可以限定活塞27在向前移动方向(图1中向左方向)上的移动范围。仅须第二电枢28b与构成辅助磁轭24的两个分开的辅助磁轭部24a中的每个的一个突出板24ab相接触。在极化电磁体20中,在活塞27的向前方向停止位置上,在第一电枢28a与磁轭21不直接接触的状态下,第一电枢28a、磁轭21、永磁体23、辅助磁轭24、第二电枢28b及活塞27可形成一个闭合磁路。在极化电磁体20中,第一电枢28a与磁轭21穿过具有预定间隙长度的空间形成闭合磁路。在极化电磁体20中,由于闭合磁路的形成,可以将活塞27保持在向前方向停止位置上。
此外,在活塞向前/向后移动过程中,第一电枢28a与辅助磁轭24的突出板24ab相接触,因此限制了活塞27在向后方向(图1中向右方向)的移动范围。在极化电磁体20中,在活塞27的向后方向停止位置,第二电枢28b、磁轭21、永磁体23、辅助磁轭24、第一电枢28a及活塞27形成一个闭合磁路。在极化电磁体20中,由于闭合磁路的形成,使活塞27保持在向后方向停止位置变得可能。
当施加电流时,线圈25可产生电磁力。线圈25可为,例如,单绕型线圈。线圈25配置成根据供至线圈25的电流方向来向前和向后移动活塞27。在极化电磁体20中,如果活塞27向前或向后移动直到一个电枢28靠近磁轭21,即使当在线圈25上停止供应电流,活塞27的位置仍然可通过永磁铁23的磁力保持。
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如图3和4所示,极化电磁体20被设置在第一分隔件12b和第二分隔件12c之间,所述第一和第二分隔件被提供以从主体12的面向盖子11的表面突出。在遥控继电器10中,最好将具有实质上C字形轮廓的片簧16插在极化电磁体20和第二分隔件12c之间。在遥控继电器10中,极化电磁体20可以这样一种状态容纳于主体12中:极化电磁体20被片簧16压靠在第一分隔件12b上。在遥控继电器10中,片簧16可以减小由活塞27向前/向后移动产生的振动。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的打开/关闭机构。
打开/关闭机构70可被配置为主要包括,例如,触点单元71、响应极化电磁体20的活塞27的向前/向后移动而摆动的联锁杆72、及对触点单元71施加接触压力的接触压力弹簧73(见图4)。
触点单元71可打开和关闭连接到遥控继电器10的电气路径。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包括单极触点单元71。触点单元71包括可移动触点74a和固定触点50a。触点单元71可被配置为包括具有可移动触点74a的可移动接触器74及具有固定触点50a的固定端子板50。可移动接触器74可移动以与固定触点50a接触。可移动接触器74可由细长金属板形成。可移动接触器74可由具有高电导率的金属材料,如铜、铜钨合金或相似材料制成。在固定端子板50中,固定触点50a被设置为面对可移动触点74a。固定端子板50可由金属板形成似S形状。固定端子板50可由具有高电导率的金属材料,如铜、铜钨合金或相似材料制成。可移动接触器74和固定端子板50可由相同材料制成,或可由不同材料制成。可移动接触器74和固定端子板50的表面上通过电镀或其他工艺可形成银膜。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的触点单元71中,固定触点50a和可移动触点74a响应活塞27的向前/向后移动而相互接触或相互离开。
联锁杆72最好安装以响应活塞71的向前/向后移动而切换触点单元71的打开和关闭。联锁杆72可由具有电绝缘性能的合成树脂塑型物形成长板形状。在联锁杆72中,安装在活塞27的一端部27ba的通孔部27aa中的第一轴销15插进第一轴孔72ba(见图3和4)。联锁杆72凭借第一轴销15和第一轴孔72ba可旋转地连接到活塞27。在联锁杆72中,第二轴销17穿过线圈架26的一对支撑件26d的插入孔部26da,并进一步穿过形成在主体部72c的中间部中的第二轴孔72bb。联锁杆72由第二轴销17可旋转地支撑在线圈架26上。第一轴销15和第二轴销17被设置为使得第一轴销15的轴线和第二轴销17的轴线互相平行。这样,一旦向前和向后移动活塞27,联锁杆72可绕第二轴销17摆动。联锁杆72在主体部72c的与极化电磁体20的相反的一侧保持可移动接触器74。
可移动接触器74与联锁杆72一同摆动。可移动接触器74包括在其一个纵向端(图4中在其下端)的可移动触点74a。编包铜线组成的可挠电线75的一端部电连接至可移动接触器74的另一个纵向端(图4中上端)。
与连接到可移动接触器74的一端相反的可挠电线75的另一端电连接到固定在壳体10a上的端子件76。端子件76通过有垫圈的第一端子螺钉77接到主体12上。在遥控继电器10中,第一端子螺钉77暴露在壳体10a外面。更好地,可挠电线75暴露在联锁杆72和可移动接触器74以及壳体10a之间,以免阻碍联锁杆72和可移动接触器74的摆动操作。
联锁杆72包括弹簧支靠部72d,其与联锁杆72的主体部72c一体形成。弹簧支靠部72d侧视时具有C字形状,并具有带有面向可移动接触器74的开放表面的轮廓。弹簧支靠部72d保持由线圈弹簧形成的接触压力弹簧73的一端。接触压力弹簧73的另一端与可移动接触器74相接触,该可移动接触器插在主体部72c和弹簧支靠部72d中间。更好地,可移动接触器74在其纵向中间部包括作为接触压力弹簧73的弹簧座的突出部(未示出)。可移动接触器74在作为弹簧座的突出部下方还包括供联锁杆72的定位突耳72h插入的通孔74c(见图3和图4)。此外,联锁杆72被提供有支点突出72e,其具有弯曲表面,并可与可移动接触器74相接触。
联锁杆72在其上端部包括面向壳体10a上打开的窗部10aa的指示件72f。在遥控继电器10中,如果联锁杆72响应活塞27的向前/向后移动而摆动,通过窗部10aa暴露的指示件72f的暴露指示表面改变。例如,当触点单元71在关闭状态时,遥控继电器10允许用户通过窗部10aa视觉识别指示件72f的其上标有如“On”或相似字符的指示表面。相似地,比如,当触点单元71在打开状态时,遥控继电器10允许用户通过窗部10aa视觉识别指示件72f的其上标有如“Off”或相似字符的指示表面。在联锁杆72中,槽部72fa被提供在指示件72f中,其始终通过窗部10aa暴露。在遥控继电器10中,比如,用户可将尖锐工具,例如一字螺丝刀的尖端,插入窗部10aa,并可配合尖锐工具至槽部76fa,借此用户可通过在壳体10a外进行的人工操作来摆动联锁杆72。相应地,遥控继电器10配置为使得触点单元71可通过人工操作联锁杆72而打开和关闭。
固定端子板50连至主体12,以便其一端部暴露在壳体10a外,该一端部与固定触点50a所固定的另一端部相反。固定端子板50配置成使得从壳体10a暴露的其所述一端部可使用带垫圈的端子螺钉(未示出)连到主体12。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与可移动接触器74电连接的固定端子板50和端子件76在横向方向容纳在壳体10a中。在遥控继电器10中,隔壁18布置在端子件76和固定端子板50之间。隔壁18可由具有电绝缘性质的合成橡胶制成。在遥控继电器10中,固定端子板50和端子件76之间的电绝缘可由固定至主体12的隔壁18保证。
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线圈25为单绕型。为了向前和向后移动活塞27,有必要颠倒供至线圈25的电流方向。
遥控继电器10包括转换触点69s,其转换供电方向以向前或向后移动活塞27。在转换触点69s中,选择供电方向以便向与活塞27的当前停止位置相反的方向移动活塞27。在遥控继电器10中,联锁杆72被提供有触点操作件72k,借此联锁活塞27的向前/向后移动及转换触点69s的打开/关闭。
在遥控继电器10中,如图5所示,转换触点69s可配置成使得通向线圈25的一个或两个供电线路可被选择。在遥控继电器10中,第一二极管69a连接到一个供电线路,第二二极管69b连接到另一个供电线路。第一二极管69a和第二二极管69b如此电连接以致电流沿相互相反的方向通过各自供电线路。第一二极管69a和第二二极管69b充当回流抑制元件,其抑制电流通过由转换触点69s选择的供电线路回流。第一二极管69a和第二二极管69b的与转换触点69s相反的端部彼此相连。在遥控继电器10中,由电容器69c和电阻器69r构成的串联回路在第二二极管69b和转换触点69s之间连接。在遥控继电器10中,如果通过一对线圈端子板65响应输入的外部信号对线圈25供应电流,活塞27根据供电方向向前或向后移动。触点单元71可响应活塞27的向前/向后移动而打开或关闭。
转换触点69s构成转换块单元60,该转换块单元连同触点基片(未示出)形成转换触点69s的转换回路(见图4)。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安装至极化电磁体20的树脂塑型基座61保持转换块单元60。如图4所示,转换块单元60包括第一固定触点板63a和第二固定触点板63b。转换块单元60还包括安装在面对第一固定触点板63a的位置的第一可移动触点板64a。此外,转换块单元60包括安装在面对第二固定触点板63b的位置的第二可移动触点板64b。
切口61a被提供在基座61的外周部用于保持转换块单元60。从线圈架26向上突出的第一肋26f与切口61a接合。基座61在第一肋26f与切口61a接合的状态下通过热粘合固定至线圈架26。第一可移动触点板64a安装在侧视时具有C字形状的触点支撑板64的一个腿件上。第一可移动触点板64a有作用在如此方向的弹簧力,以致第一可移动触点板64a与与其相应的第一固定触点板63a相接触。相似地,第二可移动触点板64b安装在C字形触点支撑板64的另一个腿件上。第二可移动触点板64b具有作用在如此方向的弹簧力,以致第二可移动触点板64b与与其相应的第二固定触点板63b相接触。联锁杆72的触点操作件72k插在第一可移动触点板64a和第二可移动触点板64b之间。
在遥控继电器10中,当联锁杆72响应活塞27的向前/向后移动而摆动时,第二可移动触点板64b在活塞27的向前方向停止位置处压在触点操作件72k上。第二可移动触点板64b被触点操作件72k从第二固定触点板63b移开,借此转换了供电方向。相似地,在遥控继电器10中,第一可移动触点板64a于活塞27的向后方向停止位置处被压在触点操作件72k上。第一可移动触点板64a被触点操作件72k从第一固定触点板63a移开,借此转换了供电方向。
一对线圈端子板连到基座61。有垫圈的第二端子螺钉66被提供在每个线圈端子板中。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的操作。
在遥控继电器10中,如果电流施加到线圈25以致活塞27向前(图4中向左)移动,联锁杆72响应活塞27的向前移动而在图4中绕第二轴销17顺时针转动。可移动触点74a和固定触点50a通过联锁杆72的转动而相互接触。可移动接触器74与支点突出部72e保持接触。用来绕支点突出部72e顺时针旋转可移动接触器74的力通过接触压力弹簧73施加到可移动接触器74上。因此,在可移动接触器74中,施加到固定触点50a的可移动触点74a的接触压力可通过接触压力弹簧73调整。当联锁杆72顺时针旋转时,第二可移动触点板64b被压在触点操作件72k上,并与第二固定触点板63b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准许电流仅在使活塞27向后移动的方向通过线圈25。因此,对线圈25的供电停止。然而,触点单元71由两个永磁体23的磁力保持在关闭状态。
在遥控继电器10中,如果电流在相反的方向流过线圈25,活塞27向后(图4中向右)移动。联锁杆72在图4中绕第二轴销17逆时针旋转。可移动触点74a从固定触点50a移开,借此触点单元71进入打开状态。当联锁杆72逆时针旋转时,第一可移动触点板64a被压在触点操作件72k上。这样,第一可移动触点板64a与第一固定触点板63a间隔开。在这种情况下,准许电流仅在使活塞27向前移动的方向流过线圈25。因此,对线圈25的供电停止。然而,触点单元71由两个永磁体23的磁力保持在打开状态。
在遥控继电器10中,随着磁轭21和电枢28相互靠近,极化电磁体20的电磁力趋于急剧增长。在一个将与本实施例相比较的对比的遥控继电器(未示出)中,为了抑制极化电磁体20的电磁力的急剧增长,考虑在磁轭21和电枢28之间布置用来调整磁轭21和电枢28之间的间隙的板。在此对比的遥控继电器中,活塞27的停止位置由用于调整磁轭21和电枢28之间间隙的板调整,借此抑制作用在活塞27和电枢28上的吸力的急剧增长。
然而,在对比的遥控继电器中,例如,如果变化存在于金属零件,如构成极化电磁体20的磁轭21或相似零件,的尺寸精度,有可能产生吸力波动,尽管布置了用来调整磁轭21和电枢28之间间隙的板。在对比的遥控继电器中,如果产生了作用在活塞27上的吸力波动,会有活塞27的驱动操作变得不稳定并发生故障的可能。因此,在对比的遥控继电器中,如果活塞27的驱动操作不稳定,可能有必要通过替换接触压力弹簧73或相似元件来调整触点单元71的触点压力。
本发明人已发现辅助磁轭24和电枢28之间间隙的变化比磁轭21和电枢28之间间隙的变化更猛烈地影响作用在活塞27上的吸力波动这一事实。
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辅助磁轭24和电枢28之间的间隙20G由间隙保持部22保持在预定值。在遥控继电器10中,电枢28和磁轭21之间的间隙由间隙保持部22间接地限定。这样,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能够以相对简单的结构稳定驱动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第一电枢28a在活塞27的停止位置透过空间20S面对磁轭21。设在第二电枢28b和辅助磁轭24之间的非磁性板22a被提供以作为间隙保持部22,其保持第二电枢28b和辅助磁轭24之间的间隙20G。也就是说,间隙保持部22是安装在当活塞27在停止位置时与磁轭21间隔更远的电枢28与辅助磁轭24之间的非磁性板22a。
非磁性板22a可由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或相似材料、树脂材料、或半导体材料如硅或相似材料制成。非磁性板22a的使用使得抑制磁场线的泄露或磁力的丢失成为可能,这些情况可因不必要的热量产生而发生。仅须板22a可将电枢28和辅助磁轭24之间的间隙20G保持在预定值。板22a可形成各种形状。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仅在第二电枢28b和辅助磁轭24之间提供板22a。可选地,板22a可被提供在第二电枢28b和辅助磁轭24之间,以及第一电枢28a和辅助磁轭24之间。
如图6所示,第二电枢28b和板22a最好相互固定为一体。如果第二电枢28b和板22a都由金属材料制成,则通过,比如说,焊接容易固定第二电枢28b和板22a。板22a有个比第二电枢28b的第二装配孔28bb尺寸大的孔22b。在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通过将非磁性板22a固定至第二电枢28b,可能抑制板22a上腐蚀的发生,其可由第二电枢28b的反弹导致。此外在遥控继电器10中,可能抑制间隙20G的波动的发生,从而增加可靠性。
接下来,将参考图7描述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的遥控系统90。
在示于图7的遥控系统90中,操作端子91、控制端子92和传输单元95通过由单点划线表明的双线式传输线90a相互电连接。控制端子92通过使用遥控继电器10控制供给到例如光源的负载94的电流。电源变压器93通过由双点划线表明的电源线90b供给电流到若干(在此例中,4个)遥控继电器10及控制端子92。在示于图7的遥控继电器90中,仅示出了一个操作端子91和一个控制端子92,但是操作端子91和控制端子92的数量可适当地变化。
在遥控系统90中,通过从传输单元95传输传输信号,数据可在操作端子91和控制端子92之间传输和接收。传输信号可包含启动脉冲、模态数据、地址数据、控制数据、错误校正码及返回等待时段。模态数据表明,例如,信号的模态。控制数据表明控制内容,如开通、关断或负载94的变暗。返回等待时段表明从操作端子91和控制端子92返回一个返回信号的时间段。作为传输信号,可能使用例如多极时分多路复用信号(±24V)。遥控系统90可通过传输信号的脉冲宽度调制来传输数据。
如果包含在传输信号的地址数据中的地址与操作端子91和控制端子92的预定地址相一致,操作端子91和控制端子92就接收通过传输线90a接收的传输信号的控制数据。当操作端子91和控制端子92接收具有其自身地址的传输信号时,它们与传输信号的返回等待时段同步地返回一个返回信号作为电流模态信号。电流模态信号可为通过适当的低阻抗电子零件来短路传输线90a来传输的信号。如果操作端子91的第一操作开关91a或第二操作开关91b被操作,操作端子91同步于在一个正常时间内传输的传输信号的起步脉冲,以电流模态传输一个中断信号。
传输单元95执行信号的传输过程和中断过程。通过执行信号传输过程,传输单元95不断地传输包含被不断监控的操作端子91的地址数据或模态数据设为轮询模式时的伪地址数据的传输信号。一旦接收到一个轮询模式下的中断信号,传输单元95通过执行中断过程循序地传输包含一个组地址的传输信号,并探测已传输中断信号的操作端子91。术语“组地址”指的是用于以一组一组为基础确定操作端子91的地址。
当访问已传输中断信号的操作端子91所属的组地址时,已传输中断信号的操作端子91返回其自身地址作为返回等待时段中的返回信号。已接收该地址数据作为返回信号的传输单元95基于地址数据识别产生已中断信号的操作端子91。如果中断操作端子91被识别,传输单元95传输一个传输信号以访问操作端子91并允许操作端子91返回第一操作开关91a的操作数据,作为在返回等待时段中的监控数据。
一旦通过一系列中断过程接收监视数据,传输单元95准备一个控制端子92的控制数据,所述控制端子92之前与操作端子91相关联。传输单元95通过时分多路复用传输传输一个包含控制端子92的控制数据和地址数据的传输信号。传输信号访问的控制端子92根据控制数据的控制内容控制遥控继电器10,并控制负载94的电源的打开/关闭操作。即,在遥控控制系统90中,响应操作端子91的第一操作开关91a的操作,负载94的电源的打开/关闭操作可通过遥控继电器10由相应控制端子92控制。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与第一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示于图8的突出部26h而不是示于图1的板22a被用作间隙保持部22。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零件将由同样的附图标记标出,并将不予描述。
在第二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如图8和9所示,间隙保持部22是在活塞27的停止位置从线圈架26向与磁轭21间隔更远的电枢28突出的突出部26h。
第二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可用线圈架26的突出部26h将辅助磁轭24和电枢28之间的间隙20G保持在预定值。如果线圈架26由树脂塑型物形成,则可能精确地控制间隙20G。由于第二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不包括用于第一实施例的板22a,第二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的结构可更简化。
在第二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若干(在此例中,4个)突出部26h被设在线圈架26的插入孔26aa的外周。突出部26h设置为通过与电枢28相接触来保持电枢28和辅助磁轭24之间的预定间隙20G。间隙20G可根据极化电磁体20的结构或施加到线圈25的电力适当地设定。至少一个突出部26h可被提供以形成电枢28和辅助磁轭24之间的预定间隙20G。在遥控继电器10中,如果3个或更多突出部26h与电枢28相接触,稳定保持间隙20G变得相对容易。突出部26h可形成圆柱形状、多边形柱状、截圆锥形状或截棱锥形状。每个突出部26h可有光滑表面或若干处不规律的表面。
在遥控继电器10中,如果突出部26h与线圈架26形成为单件,提高间隙保持部22的尺寸精度变得容易。然而,突出部26h并不须与线圈架26形成为单件。在遥控继电器10中,突出部26h与线圈架26可相互独立地形成,且突出部26可固定于线圈架26。如果突出部26h和线圈架26相互独立地形成,与电枢28接触的突出部26h的机械强度可比线圈架26的机械强度设得高。突出部26h可由与线圈26的材料不同的金属材料或半导体材料制作。若用金属材料,可使用非磁性材料不锈钢。作为半导体材料,可使用硅。如果突出部26h由半导体材料制作,更准确地以精确尺寸形成间隙20G变得可能。
第二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仅须包括与电枢28接触的突出部26h。第二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的结构不限于示于图9的包括线圈架26的结构。第二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可通过适当地结合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来配置。例如,描述于第一实施例的板22a可被提供在第一电枢28a一侧,而突出部26h可被提供在第二电枢28b一侧。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与第二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是示于图10的存在于线圈架26的插入孔26aa的外周的表面26k被允许与电枢28接触并被用作间隙保持部22,而不是示于图9的突出部26h。与第二实施例中相同的零件将由同样的附图标记标出,并将不予描述。
在第三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当活塞27在停止位置时,线圈架27的表面26k与和磁轭21间隔更远的电枢28相接触。
在第三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辅助磁轭24与电枢28之间的间隙可使用线圈架26的表面26k保持为预定间隙20G。进一步地,由于省略了非磁性板22a,第三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的结构更简化。此外,在遥控继电器10中,如果线圈架26由树脂塑型物制作,可能精确地控制间隙20G。
在第三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线圈架26的表面26k仅须与电枢28接触以形成电枢28和辅助磁轭24之间的预定间隙20G。线圈架26的表面26k不须被要求为光滑表面。线圈架26的表面26k可形成不同形状,如凹曲面或与同其相对的电枢的形状相符的斜面。在遥控继电器10中,线圈架26可设有附加指定构件(未示出),且指定构件的表面可用作线圈架26的表面26k。
在第三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中,仅必要的是线圈架26的表面26k能与电枢28相接触以保持预定间隙20G。第三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的结构不限于包括示于图10的线圈架26的结构。第三实施例的遥控继电器10可通过适当地结合描述于第一实施例的板22a或描述于第二实施例的突出部26h来配置。
虽然前文已描述了被认为是最好的模式及/或其他例子,但是,可理解地,可于此做各种修改例,并且于此揭露的主题可以不同形式或例子实施,并可应用于许多应用,其中只有一些于此被描述。
下述权利要求意在要求落于本教示的真实范围的任意及所有修改和变化。

Claims (3)

1.一种遥控继电器,包括:
极化电磁体,包括线圈架、绕线圈架缠绕的线圈、及活塞,该极化电磁体被配置为当施加电流到线圈时相对于线圈架在向前和向后移动方向上在第一停止位置和第二停止位置之间移动活塞;以及
打开/关闭机构,其包括触点单元,并被配置为响应活塞的移动而打开和关闭触点单元,
其中所述极化电磁体还包括:
一对电枢,活塞的在所述向前和向后移动方向上的相反端部分别插入所述电枢中,该对电枢固定于活塞;
磁轭,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该对电枢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靠近所述磁轭;
永磁体,其一个磁极与磁轭相接触;
辅助磁轭,其与永磁体的另一个磁极相接触,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与该对电枢中的所述一个相比,辅助磁轭更靠近该对电枢中的所述另一个;以及
间隙保持部,所述间隙保持部被配置以在活塞处于第一停止位置时保持该对电枢中的所述另一个与辅助磁轭之间在活塞的向前和向后移动方向上的间隙,并且
其中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该对电枢中的所述另一个与辅助磁轭相互靠近且其间具有所述间隙,并且在该对电枢中的所述一个和磁轭之间设有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继电器,其中所述间隙保持部为非磁性板,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所述非磁性板被提供在该对电枢中的所述另一个和辅助磁轭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遥控继电器,其中所述间隙保持部为突出部,当活塞在第一停止位置时,所述突出部从线圈架朝该对电枢中的所述另一个突出。
CN201510047099.5A 2014-01-30 2015-01-29 遥控继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12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16077A JP6312021B2 (ja) 2014-01-30 2014-01-30 リモコンリレー
JP2014-016077 2014-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1258A CN104821258A (zh) 2015-08-05
CN104821258B true CN104821258B (zh) 2017-05-31

Family

ID=53679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709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1258B (zh) 2014-01-30 2015-01-29 遥控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05730B2 (zh)
JP (1) JP6312021B2 (zh)
KR (1) KR101720405B1 (zh)
CN (1) CN104821258B (zh)
TW (1) TWI5468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6376B (zh) * 2013-03-29 2015-06-17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非对称螺线管式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
KR102204278B1 (ko) * 2014-05-20 2021-01-15 후지 덴키 기기세이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유극 직류 전자석 장치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전자 접촉기
KR101626365B1 (ko) * 2014-09-30 2016-06-01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회로 차단기용 액츄에이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EP4060704A1 (en) 2015-08-03 2022-09-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GB2547949B (en) 2016-03-04 2019-11-13 Johnson Electric Int Ag Plunger for magnetic latching solenoid actuator
CN107527769B (zh) * 2016-06-17 2021-05-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铁装置以及搭载了该电磁铁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N106122563A (zh) * 2016-08-25 2016-11-16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高精度阀门定位器用反馈装置
CN106712440B (zh) * 2016-12-31 2019-07-26 武汉领普科技有限公司 发电装置
KR102230123B1 (ko) 2020-08-27 2021-03-19 주식회사 와이엠텍 동작 임계점을 지연시키기 위한 리모콘 릴레이 접점 장치
KR102238836B1 (ko) * 2020-08-28 2021-04-08 장두호 분전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8951A (en) * 1992-01-15 1993-09-2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Remote controlled relay
JP2007059843A (ja) * 2005-08-26 2007-03-08 Matsushita Denko Denro System Kk 電磁石装置
CN101030507A (zh) * 2006-02-27 2007-09-05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释放型电磁装置
CN101630567A (zh) * 2008-06-30 2010-01-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极化电磁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99641A (en) 1980-12-11 1982-06-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Treatment of silver dye bleached photographic material
US4509026A (en) * 1981-04-30 1985-04-0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DE3403812A1 (de) 1983-02-22 1984-08-23 Sanders Associates, Inc., Nashua, N.H. Einrichtung mit zugeordnetem tonband zur durchfuehrung von videospielen
JPH0546196Y2 (zh) * 1984-12-25 1993-12-02
US4604596A (en) * 1985-02-01 1986-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Remotely controllable circuit breaker
JPS6379304A (ja) * 1986-06-02 1988-04-09 Fuji Electric Co Ltd 有極電磁石装置
DE3852624T2 (de) * 1987-12-23 1995-05-04 Electric Power Res Inst Polarisierter Elektromagnet.
JPH07118252B2 (ja) * 1988-06-09 1995-12-1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式回路しゃ断器
JP2879783B2 (ja) * 1989-04-03 1999-04-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JPH0428131A (ja) * 1990-05-23 1992-0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リモコンリレー
JPH0428134A (ja) * 1990-05-23 1992-01-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リモコンリレー
JPH05109525A (ja) * 1991-10-14 1993-04-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磁石装置
US5359305A (en) 1992-06-15 1994-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6836201B1 (en) * 1995-12-01 2004-12-28 Raytheon Company Electrically driven bistable mechanical actuator
DE19608729C1 (de) * 1996-03-06 1997-07-03 Siemens Ag Elektromagnetisches Schaltgerät
JP3849197B2 (ja) 1997-02-06 2006-11-2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リレー
FR2792108B1 (fr) * 1999-04-12 2001-05-04 Schneider Electric Sa Electroaimant a courant continu
KR100324894B1 (ko) * 1999-04-19 2002-02-28 김덕용 유니 솔레노이드를 이용한 스위치
JP3941306B2 (ja) * 1999-11-25 2007-07-0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リモコンリレー
JP5480718B2 (ja) 2010-05-26 2014-04-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リモコンリレ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48951A (en) * 1992-01-15 1993-09-2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Remote controlled relay
JP2007059843A (ja) * 2005-08-26 2007-03-08 Matsushita Denko Denro System Kk 電磁石装置
CN101030507A (zh) * 2006-02-27 2007-09-05 富士电机机器制御株式会社 释放型电磁装置
CN101630567A (zh) * 2008-06-30 2010-01-20 欧姆龙株式会社 极化电磁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20405B1 (ko) 2017-03-27
KR20150091012A (ko) 2015-08-07
TWI546839B (zh) 2016-08-21
JP6312021B2 (ja) 2018-04-18
CN104821258A (zh) 2015-08-05
US20150213987A1 (en) 2015-07-30
US9305730B2 (en) 2016-04-05
JP2015141884A (ja) 2015-08-03
TW201541489A (zh) 2015-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1258B (zh) 遥控继电器
CN104520958B (zh) 电磁开关及其触点位置调整方法
US20210296070A1 (en) Relay
CN106062913A (zh) 电磁接触器
CN107026054B (zh) 继电器
CN105261524B (zh) 继电器
CN105830188A (zh) 有极直流电磁铁装置和使用其的电磁接触器
JP2017079107A (ja) 電磁継電器
EP2859571B1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and relay including a ferromagnetic or magnetic armature having a tapered portion
JP5480718B2 (ja) リモコンリレー
CN104465225B (zh) 电磁继电器
US8824117B2 (en) Rela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lay
CN208781795U (zh) 脱扣器壳体以及带有该壳体的脱扣器
CN209434120U (zh) 一种继电器
CN104217902A (zh) 一种大电流常闭型磁保持继电器线圈定位结构
JP2009289498A (ja) リモコンリレー
CN101308743B (zh) 拍合式可调电磁脱扣器
CN201204168Y (zh) 拍合式可调电磁脱扣器
US2314291A (en) Control device
ITRM20120279A1 (it) Relè perfezionato.
CN209747359U (zh) 一种车用电磁开关
CN203910715U (zh) 一种脱扣器
CN102592900A (zh) 一种可控制断开的开关装置
CN205406404U (zh) 磁保持继电器磁路结构
CN208845838U (zh) 一种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3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