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9542B -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9542B
CN104819542B CN201510142354.4A CN201510142354A CN104819542B CN 104819542 B CN104819542 B CN 104819542B CN 201510142354 A CN201510142354 A CN 201510142354A CN 104819542 B CN104819542 B CN 104819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defrost
temperature
monitoring
defrosting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423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9542A (zh
Inventor
谭周衡
张�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1423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19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19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9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9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9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30Condensation of water from cool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7/00Detail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 F25B2347/02Details of defrosting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包括: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当空调器当前达到预设化霜条件时,提高空调器当前的制热输出以提高室内的温度;监测当前室内的温度与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且同时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当当前室内的温度与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和/或空调器当前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时,进行化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和一种空调器。本发明通过提前监测空调器的化霜条件的形成时间,以用于通过提高室内温度,减少因化霜而导致室内温度波动的幅度,提高用户舒适度。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冬天使用空调器采暖时,在空调器的制热模式下,当空调外机温度较低时,此时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会在室外机换热器的外机翅片上结霜,从而导致换热性能变差。为保证空调系统能持续制热,需要进行化霜处理。
一般在化霜时,此时空调系统将当前的制热模式转换为制冷模式以使空调器的内外机的功能互换,以使外机内冷媒变为高温高压氟利昂,从而可以化霜。由于化霜过程中采用的是制冷模式,因此同时也将会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因此造成用户使用的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旨在解决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而影响用户使用舒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包括:
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
当所述空调器当前达到预设化霜条件时,提高所述空调器当前的制热输出以提高室内的温度;
监测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且同时监测所述空调器当前是否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
当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时,和/或所述空调器当前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进行化霜。
优选地,所述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包括: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前的第一预设时间。
优选地,所述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包括: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的时间。
优选地,所述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包括: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后的第二预设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应用于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
制热输出提高模块,用于当所述空调器当前达到预设化霜条件时,提高所述空调器当前的制热输出;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且同时监测所述空调器当前是否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
化霜模块,用于当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时,和/或所述空调器当前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进行化霜。
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前的第一预设时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测模块还用于: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的时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测模块还用于: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后的第二预设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化霜控制装置。
本发明通过改变现有启动进行化霜的条件,在进行化霜之前,通过适当提高室内温度,以减少化霜过程中因温度下降而导致的温度波动幅度,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达到现有化霜条件之前,提前采用本发明化霜控制方法处理时所对应的温度曲线;
图3为达到现有化霜条件之时,采用本发明化霜控制方法处理时所对应的温度曲线;
图4为达到现有化霜条件之后,采用本发明化霜控制方法处理时所对应的温度曲线;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为:基于人体对于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范围的敏感程度的不同,通过改变现有启动进行化霜的条件,在合适的时机适当提高室内温度之后再进行化霜处理,以此降低用户对于室内温度波动幅度较大而产生的不适。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化霜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在进行化霜之前都需要进行化霜条件的监测判断。例如,监测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监测压缩机的累计运行时长、监测室内盘管的温度等,通过上述进行化霜条件的判断,即可在对应化霜条件满足时,开启空调器的化霜模式进行化霜处理。
本实施例中,可以预设化霜条件,用于触发提高压缩机频率、外风机风档等以实现提高空调器的制热输出,提高室内温度。例如,若现有化霜条件为“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绝对值)大于△T时进行化霜”,则本实施例中可将“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T-0.5℃)时进行化霜、或者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T时进行化霜、或者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T+0.5℃)时进行化霜”作为本实施例的预设化霜条件。
一般而言,空调器的外机翅片从上霜到结霜都需要一段时间,也就是说,空调器的外机翅片从上霜到结霜的整个过程中,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也是不断变化的(一般该差值在某一段时间内是不断加大的),因此,对应地,可通过监测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用以作为介入进行化霜处理的时间点的判断。例如,若原设定的化霜条件为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5℃时进行化霜,而本实施例中,当监测到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3摄氏度时,则可判断此时比原设定进行化霜的时间提前了20分钟;反之,当监测到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7℃时,则可判断此时比原设定进行化霜的时间推迟了10分钟。
一般而言,具体选择在结霜过程中的哪一个时间点介入进行化霜处理更为合适这并不限定,只要化霜后的效果更优即可。因此,本实施例的预设化霜条件与现有化霜条件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预设化霜条件在介入进行化霜处理的时间点上可以比现有化霜条件对应的介入时间点更早、也可以相同、也可以更晚,不同的介入时间点其对应的效果(用户舒适度)不同,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步骤S20,当所述空调器当前达到预设化霜条件时,提高所述空调器当前的制热输出以提高室内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为解决化霜过程中采用制冷模式致使室内温度下降,从而影响用户使用舒适度,在进行化霜之前,可先调高压缩机频率(转速增大)、调高外风机风档以提高室内的温度,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霜过程中温度的波动幅度。此外,在化霜开始前,选择在结霜过程中哪一个时间点介入进行提高室内温度的处理其所对应的效果亦不相同。如图2所示,图2为达到现有化霜条件前,提前介入进行提高室内温度处理情况下所对应的温度曲线。
在图2中,现有化霜开始时对应的温度值为T3,而化霜结束时对应的温度值为T1,其中T3为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也即化霜开始时的室内温度,则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的变化为T3-T1。通常现有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的变化幅度可以达到4℃-8℃,这无疑将大大影响到用户使用时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提前介入进行提高室内温度处理,从而使室内温度由设定温度T3上升到温度T4,然后以T4作为本实施例中化霜开始时的室内温度,T2为本实施例中化霜结束时对应的室内温度,也即本实施例中室内温度的变化为T4-T2,尽管T3-T1与T4-T2近似相等,但二者基于设定温度为基准的变化幅度却不一样。例如,在设定温度基础上温度先上升1/2N℃,然后再下降N℃,其实质是在设定温度基础上先上升1/2N℃,然后再下降1/2N℃而回到设定温度后再继续下降1/2N℃,因此,用户感受到的对应温度实质变化的范围为(T3-1/2N℃,T3+1/2N℃),也即用户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为±1/2N℃。而后者在设定温度的基础上直接下降N℃,此时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为-N℃,因此,从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上讲,前者温度变化对用户的影响更小,因此,对应的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就更高。
步骤S30,监测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且同时监测所述空调器当前是否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
为避免在提高空调器的制热输出时,由于长时间达不到预设温度值而无法进行化霜,从而导致空调器制热效率大幅降低甚至因结霜过厚而停机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同时对室内温度变化及空调器运行时间进行监测。本实施例中,预设运行时间优选为2-8分钟。
步骤S40,当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和/或所述空调器当前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时,进行化霜。
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是基于人体感受舒适性温度变化以及化霜过程中温度变化而设置的,该预设温度的范围优选为2℃-4℃,此时,室内温度对应上升或者下降2℃-4℃时,人体都不会感觉到有太强的不舒适性。预设温度具体如何设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当监测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和/或空调器当前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时,也即当室内温度变化与空调器连续运行时间之间任何一个条件达到预设阈值要求或者同时达到预设阈值要求时,即可启动进行化霜处理。此时启动进行化霜而产生的温度波动变化(实际上只有2℃-4℃)不会对用户使用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相较于现有化霜产生的温度波动变化(4℃-8℃),本实施例可减少化霜过程中温度的波动变化幅度,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化霜处理过程与现有化霜处理过程相同。
此外,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将“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绝对值)大于△T时进行化霜”作为化霜的条件只是用于举例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施例中只能采用上述条件作为化霜的条件。对于在其他化霜条件下,运用本发明的化霜控制方法的思路和原理都是一样的。
优选地,基于上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包括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前的第一预设时间。
参照图2,图2为达到现有化霜条件之前,提前采用本发明化霜控制方法处理时所对应的温度曲线。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监测到空调器的外机翅片开始上霜或者刚结霜不久时,也即达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前的预设时间时,在时间点t0开始调高当前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外风机风档,从而提高制热量以提高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值为T3,该温度为用户预先设定)。此时,时间点t0要比现有化霜开始时间t1要早,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的范围优选0~15分钟,也即提前0~15分钟以进行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第一预设时间具体如何设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本实施例的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当室内温度由T3提高到T4时,也即在时间点t2开始进行本实施例的化霜处理。本实施例中,当在时间点t3时化霜结束,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4下降到T2,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4-T2。
现有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在时间点t1开始进行化霜处理,此时对应的室内温度为T3,当在时间点t3化霜结束时,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3下降到T1,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3-T1。
对比二者室内温度的变化可知,尽管现有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3-T1与本实施例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4-T2近似相等,但二者基于设定温度的变化幅度却不一样。例如,本实施例中,在设定温度T3基础上先上升(T4-T3)℃,然后再下降(T4-T2)℃,其实质是在设定温度T3基础上先上升(T4-T3)℃,然后再下降(T4-T3)℃以回到设定温度T3,然后继续下降(T3-T2)℃,因此,尽管总的温度一共下降了T4-T2,但对于用户感受到的对应温度实质变化的范围为(T2-T3,T4-T3),也即用户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近似等于±1/2(T4-T2)℃。而现有化霜在设定温度的基础上直接下降T3-T1,此时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为(T3-T1),因此,从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上讲,前者温度变化对用户的影响更小,因此,对应的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就更高。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化霜控制方法为提前介入处理化霜,因此,本实施例可以保持近乎与原化霜过程相同的处理时间结束化霜,也即二者都在时间点t3时结束化霜。
本实施例中,当化霜结束后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方法将按照现有化霜退出条件退出,并在时间点t4重新按照现有控制方式进行制热采暖。此外,若室内温度长时间难以达到预设的进行化霜的温度,此时若空调器连续运行超过预设运行时长时同样可以进入化霜。
优选地,基于上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包括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的时间。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监测到空调器的外机翅片已经结霜到一定程度且达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需要进行化霜时,在时间点t1开始调高当前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外风机风档,从而提高制热量以提高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值为T3,该温度为用户预先设定)。此时,本实施例的化霜开始时间点t1与现有化霜开始时间t1相同。
本实施例的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当室内温度由T3提高到T4时,也即在时间点t3开始进行本实施例的化霜处理。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介入进行化霜处理之前,空调器的外机翅片已经结霜到一定程度,因而此时空调器的制热性能将下降,从而此时室内温度由T3提高到T4将花费更长的时间。本实施例中,当在时间点t4时化霜结束,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4下降到T2,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4-T2。
现有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在时间点t1开始进行化霜处理,此时对应的室内温度为T3,当在时间点t2化霜结束时,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3下降到T1,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3-T1。
对比二者室内温度的变化可知,本实施例化霜结束时间t4大于现有化霜结束时间t2,也即本实施例较现有化霜方式,其化霜的速度更慢。
尽管现有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3-T1与本实施例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4-T2近似相等,但二者基于设定温度的变化幅度却不一样。例如,本实施例中,在设定温度T3基础上先上升(T4-T3)℃,然后再下降(T4-T2)℃,其实质是在设定温度T3基础上先上升(T4-T3)℃,然后再下降(T4-T3)℃以回到设定温度T3,然后继续下降(T3-T2)℃,因此,尽管总的温度一共下降了T4-T2,但对于用户感受到的对应温度实质变化的范围为(T2-T3,T4-T3),也即用户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近似等于±1/2(T4-T2)℃。而现有化霜在设定温度的基础上直接下降T3-T1,此时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为(T3-T1),因此,从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上讲,前者温度变化对用户的影响更小,因此,对应的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就更高。
本实施例中,当化霜结束后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方法将按照现有化霜退出条件退出,并在时间点t5重新按照现有控制方式进行制热采暖。此外,本实施例的化霜效果在时间上较上一实施例的要慢。同时,若室内温度长时间难以达到预设的进行化霜的温度,此时若空调器连续运行超过预设运行时长时同样可以进入化霜。
优选地,基于上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的又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包括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后的第二预设时间。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监测到空调器的外机翅片已经结霜到一定程度且达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之后时,也即在现有化霜开始时间t1之后的时间点t2开始调高当前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外风机风档,从而提高制热量以提高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值为T2,由于当前空调器已经结霜很长一段时间,此时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将大大下降,也即当前室内温度将由用户预先设定的温度T3下滑到当前温度T2)。此时,本实施例的化霜开始时间点t4远远位于现有化霜开始时间t1之后。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间的范围优选2~8分钟,也即在化霜开始时间t1之后2~8分钟内进行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第二预设时间具体如何设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本实施例的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当室内温度由T2提高到T4时,也即在时间点t4开始进行本实施例的化霜处理。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介入进行化霜处理之前,空调器的外机翅片已经结霜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因而此时空调器的制热性能将大大下降,从而此时室内温度由T2提高到T4将花费更长的时间。本实施例中,当在时间点t5时化霜结束,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4下降到T1,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4-T1。
现有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在时间点t1开始进行化霜处理,此时对应的室内温度为T3,当在时间点t3化霜结束时,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3下降到T0,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3-T0。
对比二者室内温度的变化可知,本实施例化霜结束时间t5远远大于现有化霜结束时间t3,也即本实施例较现有化霜方式,其化霜的速度将更慢。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现有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3-T0要小于本实施例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4-T1,但二者基于设定温度的变化幅度却不一样。例如,本实施例中,若以预设室内温度T3为参照基准,则本实施例的室内温度上升幅度为T4-T3,而室内温度下降幅度为T3-T1。由于本实施例的室内温度的变化幅度都要小于现有化霜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幅度,因此,从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上讲,前者温度变化对用户的影响更小,因此,对应的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就相对更高。
本实施例中,当化霜结束后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方法将按照现有化霜退出条件退出,并在时间点t6重新按照现有控制方式进行制热采暖。此外,本实施例的化霜效果在时间上较上一实施例的要慢,且其温度变化幅度也较上一实施例更大,因而效果也更差。此外,若室内温度长时间难以达到预设的进行化霜的温度,此时若空调器连续运行超过预设运行时长时同样可以进入化霜。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10,用于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在进行化霜之前都需要进行化霜条件的监测判断。例如,监测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监测压缩机的累计运行时长、监测室内盘管的温度等,通过上述进行化霜条件的判断,即可在对应化霜条件满足时,开启空调器的化霜模式进行化霜处理。
本实施例中,可以预设化霜条件,用于触发提高压缩机频率、外风机风档等以实现提高空调器的制热输出,提高室内温度。例如,若现有化霜条件为“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绝对值)大于△T时进行化霜”,则本实施例中可将“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T-0.5℃)时进行化霜、或者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T时进行化霜、或者空调器的外机盘管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大于(△T+0.5℃)时进行化霜”作为本实施例的预设化霜条件,并通过第一监测模块10对空调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并判断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
制热输出提高模块20,用于当所述空调器当前达到预设化霜条件时,提高所述空调器当前的制热输出;
本实施例中,为解决化霜过程中采用制冷模式致使室内温度下降,从而影响用户使用舒适度,在进行化霜之前,可先调高压缩机频率(转速增大)、调高外风机风档以提高室内的温度,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霜过程中温度的波动幅度。当第一监测模块10监测到当前空调器的运行状况达到预设化霜条件时,制热输出提高模块20将通过调高压缩机频率、外风机风档等方式,提高空调器制热量,从而最终实现室内温度的提高。
第二监测模块30,用于监测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且同时监测所述空调器当前是否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
为避免在提高空调器的制热输出时,由于长时间达不到预设温度值而无法进行化霜,从而导致空调器制热效率大幅降低甚至因结霜过厚而停机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同时对室内温度变化及空调器运行时间进行监测。本实施例中,预设运行时间优选为2-8分钟。
化霜模块40,用于当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和/或所述空调器当前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时,进行化霜。
本实施例中,预设温度是基于人体感受舒适性温度变化以及化霜过程中温度变化而设置的,该预设温度的范围优选为2℃-4℃,此时,室内温度对应上升或者下降2℃-4℃时,人体都不会感觉到有太强的不舒适性。预设温度具体如何设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当第二监测模块30监测到当前室内的温度与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和/或空调器当前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时,也即当室内温度变化与空调器连续运行时间之间任何一个条件达到预设阈值要求或者同时达到预设阈值要求时,即可启动进行化霜处理。此时化霜模块40启动进行化霜而产生的温度波动变化(实际上只有2℃-4℃)不会对用户使用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相较于现有化霜产生的温度波动变化(4℃-8℃),本实施例可减少化霜过程中温度的波动变化的幅度,从而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优选地,基于上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监测模块10用于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前的第一预设时间。
参照图2,图2为达到现有化霜条件前,提前采用本发明化霜控制方法处理时所对应的温度曲线。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监测模块10监测到空调器的外机翅片开始上霜或者刚结霜不久时,也即达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前的预设时间时,在时间点t0,制热输出提高模块20开始调高当前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外风机风档,从而提高制热量以提高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值为T3,该温度为用户预先设定)。此时,时间点t0要比现有化霜开始时间t1要早,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的范围优选0~15分钟,也即提前0~15分钟以进行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第一预设时间具体如何设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本实施例的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当第二监测模块30监测到室内温度由T3提高到T4时,也即在时间点t2时,化霜模块40开始进行本实施例的化霜处理。本实施例中,当在时间点t3时化霜结束,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4下降到T2,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4-T2。
现有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在时间点t1开始进行化霜处理,此时对应的室内温度为T3,当在时间点t3化霜结束时,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3下降到T1,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3-T1。
对比二者室内温度的变化可知,尽管现有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3-T1与本实施例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4-T2近似相等,但二者基于设定温度的变化幅度却不一样。例如,本实施例中,在设定温度T3基础上先上升(T4-T3)℃,然后再下降(T4-T2)℃,其实质是在设定温度T3基础上先上升(T4-T3)℃,然后再下降(T4-T3)℃以回到设定温度T3,然后继续下降(T3-T2)℃,因此,尽管总的温度一共下降了T4-T2,但对于用户感受到的对应温度实质变化的范围为(T2-T3,T4-T3),也即用户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近似等于±1/2(T4-T2)℃。而现有化霜在设定温度的基础上直接下降T3-T1,此时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为(T3-T1),因此,从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上讲,前者温度变化对用户的影响更小,因此,对应的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就更高。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化霜控制方法为提前介入处理化霜,因此,本实施例可以保持近乎与原化霜过程相同的处理时间结束化霜,也即二者都在时间点t3时结束化霜。
本实施例中,当化霜结束后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装置将按照现有化霜退出条件退出,并在时间点t4重新按照现有控制方式进行制热采暖。此外,若室内温度长时间难以达到预设的进行化霜的温度,此时若空调器连续运行超过预设运行时长时同样可以进入化霜。
优选地,基于上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监测模块10还用于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的时间。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监测模块10监测到空调器的外机翅片已经结霜到一定程度且达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需要进行化霜时,在时间点t1,制热输出提高模块20开始调高当前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外风机风档,从而提高制热量以提高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值为T3,该温度为用户预先设定)。此时,本实施例的化霜开始时间点t1与现有化霜开始时间t1相同。
本实施例的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当第二监测模块30监测到室内温度由T3提高到T4时,也即在时间点t3时,化霜模块40开始进行本实施例的化霜处理。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介入进行化霜处理之前,空调器的外机翅片已经结霜到一定程度,因而此时空调器的制热性能将下降,从而此时室内温度由T3提高到T4将花费更长的时间。本实施例中,当在时间点t4时化霜结束,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4下降到T2,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4-T2。
现有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在时间点t1开始进行化霜处理,此时对应的室内温度为T3,当在时间点t2化霜结束时,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3下降到T1,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3-T1。
对比二者室内温度的变化可知,本实施例化霜结束时间t4大于现有化霜结束时间t2,也即本实施例较现有化霜方式,其化霜的速度更慢。
尽管现有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3-T1与本实施例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4-T2近似相等,但二者基于设定温度的变化幅度却不一样。例如,本实施例中,在设定温度T3基础上先上升(T4-T3)℃,然后再下降(T4-T2)℃,其实质是在设定温度T3基础上先上升(T4-T3)℃,然后再下降(T4-T3)℃以回到设定温度T3,然后继续下降(T3-T2)℃,因此,尽管总的温度一共下降了T4-T2,但对于用户感受到的对应温度实质变化的范围为(T2-T3,T4-T3),也即用户实际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近似等于±1/2(T4-T2)℃。而现有化霜在设定温度的基础上直接下降T3-T1,此时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为(T3-T1),因此,从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上讲,前者温度变化对用户的影响更小,因此,对应的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就更高。
本实施例中,当化霜结束后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装置将按照现有化霜退出条件退出,并在时间点t5重新按照现有控制方式进行制热采暖。此外,本实施例的化霜效果在时间上较上一实施例的要慢。同时,若室内温度长时间难以达到预设的进行化霜的温度,此时若空调器连续运行超过预设运行时长时同样可以进入化霜。
优选地,基于上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的实施例,在本发明化霜控制装置的又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监测模块10还用于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后的第二预设时间。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监测模块10监测到空调器的外机翅片已经结霜到一定程度且达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之后时,也即在现有化霜开始时间t1之后的时间点t2,制热输出提高模块20开始调高当前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调高外风机风档,从而提高制热量以提高当前室内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值为T2,由于当前空调器已经结霜很长一段时间,此时空调器的制热效果将大大下降,也即当前室内温度将由用户预先设定的温度T3下滑到当前温度T2)。此时,本实施例的化霜开始时间点t4远远位于现有化霜开始时间t1之后。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间的范围优选2~8分钟,也即在化霜开始时间t1之后2~8分钟内进行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第二预设时间具体如何设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本实施例的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当第二监测模块30监测到室内温度由T2提高到T4时,也即在时间点t4时,化霜模块40开始进行本实施例的化霜处理。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介入进行化霜处理之前,空调器的外机翅片已经结霜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因而此时空调器的制热性能将大大下降,从而此时室内温度由T2提高到T4将花费更长的时间。本实施例中,当在时间点t5时化霜结束,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4下降到T1,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4-T1。
现有化霜过程对应的温度变化如下:在时间点t1开始进行化霜处理,此时对应的室内温度为T3,当在时间点t3化霜结束时,此时在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由T3下降到T0,也即整个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下降了T3-T0。
对比二者室内温度的变化可知,本实施例化霜结束时间t5远远大于现有化霜结束时间t3,也即本实施例较现有化霜方式,其化霜的速度将更慢。
在本实施例中,尽管现有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3-T0要小于本实施例化霜所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T4-T1,但二者基于设定温度的变化幅度却不一样。例如,本实施例中,若以预设室内温度T3为参照基准,则本实施例的室内温度上升幅度为T4-T3,而室内温度下降幅度为T3-T1。由于本实施例的室内温度的变化幅度都要小于现有化霜对应的室内温度变化幅度,因此,从用户感受到的温度变化幅度上讲,前者温度变化对用户的影响更小,因此,对应的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就相对更高。
本实施例中,当化霜结束后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装置将按照现有化霜退出条件退出,并在时间点t6重新按照现有控制方式进行制热采暖。此外,本实施例的化霜效果在时间上较上一实施例的要慢,且其温度变化幅度也较上一实施例更大,因而效果也更差。同时,若室内温度长时间难以达到预设的进行化霜的温度,此时若空调器连续运行超过预设运行时长时同样可以进入化霜。
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化霜控制装置50。
在本实施例中,该化霜控制装置50用于通过监测空调器的运行状态以判断是否满足预设化霜条件,同时该化霜控制装置50还用于提高当前空调器的制热输出,并在制热输出达到预设温度要求,和/或空调器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时,进行化霜处理。通过本实施例的化霜控制装置50,可以减少化霜过程中室内温度变化的幅度,从而降低用户在化霜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过大而产生的不适感,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度。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包括:
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
当所述空调器当前达到预设化霜条件时,提高所述空调器当前的制热输出以提高室内的温度;
监测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且同时监测所述空调器当前是否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
当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时,启动进行化霜;或
当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温度时,若所述空调器当前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则启动进行化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包括:
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前的第一预设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包括:
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的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包括:
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后的第二预设时间。
5.一种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预设化霜条件;
制热输出提高模块,用于当所述空调器当前达到预设化霜条件时,提高所述空调器当前的制热输出;
第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预设温度,且同时监测所述空调器当前是否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
化霜模块,用于当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时,启动进行化霜;或当当前室内的温度与所述空调器设定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温度时,若所述空调器当前连续运行达到预设运行时间,则启动进行化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用于:
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前的第一预设时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还用于:
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的时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化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监测模块还用于:
监测空调器当前是否达到所述空调器的现有化霜条件而进行化霜后的第二预设时间。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8中任一所述的化霜控制装置。
CN201510142354.4A 2015-03-27 2015-03-27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Active CN104819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2354.4A CN104819542B (zh) 2015-03-27 2015-03-27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42354.4A CN104819542B (zh) 2015-03-27 2015-03-27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9542A CN104819542A (zh) 2015-08-05
CN104819542B true CN104819542B (zh) 2017-12-29

Family

ID=53729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42354.4A Active CN104819542B (zh) 2015-03-27 2015-03-27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195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377B (zh) * 2015-09-10 2017-12-12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5485833B (zh) * 2015-10-23 2018-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化霜控制方法
CN105928139B (zh) * 2016-04-27 2019-10-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自清洁控制方法
CN105783200B (zh) * 2016-04-27 2020-03-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
CN105783199B (zh) * 2016-04-27 2019-10-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智能自清洁方法
CN105783201B (zh) * 2016-04-27 2020-03-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运行方法
CN106369759B (zh) * 2016-09-29 2019-11-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化霜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空调
CN106500267B (zh) * 2016-10-31 2019-07-19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CN109140693A (zh) * 2017-06-15 2019-01-04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的智能化霜方法
CN108692423B (zh) * 2018-05-24 2021-01-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0631185A (zh) * 2018-06-25 2019-12-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917094A (zh) * 2018-07-18 2018-11-3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0836467B (zh) * 2018-08-17 2021-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定频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0895027B (zh) * 2018-09-13 2021-06-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除霜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9458699B (zh) * 2018-11-08 2020-08-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联机化霜方法、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及空调
CN109654664B (zh) * 2018-11-14 2020-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房间热负荷的智能化霜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09916000B (zh) * 2019-03-20 2020-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除霜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2050354B (zh) * 2019-06-06 2022-07-19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除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10454913B (zh) * 2019-08-05 2021-09-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306713A (zh) * 2020-03-02 2020-06-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自清洁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2762593B (zh) * 2021-01-06 2022-11-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蒸发器的防冻结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柜机空调
CN113266922B (zh) * 2021-05-28 2022-03-25 中山市爱美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的除霜控制方法
CN114061027A (zh) * 2021-12-03 2022-02-18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6132A (zh) * 2009-11-12 2010-06-09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N101793429A (zh) * 2010-02-26 2010-08-0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机空调器智能除霜控制方法
JP2013130341A (ja) * 2011-12-22 2013-07-04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調機
CN103256766A (zh) * 2013-05-03 2013-08-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智能除霜的控制方法
CN104019593A (zh) * 2013-02-28 2014-09-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除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26132A (zh) * 2009-11-12 2010-06-09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N101793429A (zh) * 2010-02-26 2010-08-0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机空调器智能除霜控制方法
JP2013130341A (ja) * 2011-12-22 2013-07-04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調機
CN104019593A (zh) * 2013-02-28 2014-09-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除霜方法
CN103256766A (zh) * 2013-05-03 2013-08-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智能除霜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9542A (zh) 2015-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9542B (zh)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09442690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7621048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8223927A1 (zh)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75440B (zh) 一种缓解空调机室外冷凝器结霜的控制方法
CN106871355B (zh) 热泵型空调器、热泵型空调器电辅热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758973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6766007B (zh) 一种空调器及提高空调器除霜过程舒适度的方法
CN105650813B (zh) 空调的化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28465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WO2020038114A1 (zh) 制热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5091251B (zh) 变频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1592389A (zh) 一种提高空调器出风温度舒适性的控制方法
CN108488988A (zh) 空调器制冷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028592A (zh) 制热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8800416A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13028591A (zh) 一种空调器延缓结霜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US8474727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8592294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WO2020248635A1 (zh)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除霜控制方法
CN106679097A (zh) 空调器的化霜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800451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8692425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WO2019087630A1 (ja) 空調装置
CN109489206A (zh) 一种提升空调器制热舒适性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