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3099A -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3099A
CN104813099A CN201480003175.6A CN201480003175A CN104813099A CN 104813099 A CN104813099 A CN 104813099A CN 201480003175 A CN201480003175 A CN 201480003175A CN 104813099 A CN104813099 A CN 104813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plate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ligh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31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3099B (zh
Inventor
浅水智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filed Critical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13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3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3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3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该光源装置具有:导光板,使入射的光从一个表面出射;反射片材,一个表面与该导光板的另一个表面相向,将入射到该导光板的光向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侧反射;相向构件,与该反射片材的另一个表面相向配置;虽然可靠地固定所述反射片的位置,但是也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所述反射片产生褶皱、挠曲。由第一反射片(61)以及第二反射片(62)构成反射片材(6),第一反射片(61)被导光板(5)以及后盖(9)夹持,第二反射片(62)被第一反射片(61)保持。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该光源装置具有:导光板,使入射的光从一个表面出射;反射片材,一个表面与该导光板的另一个表面相向,将入射到该导光板的光反射到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侧;相向构件,与该反射片材的另一个表面相向配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在从液晶面板的侧面侧照射光的所谓的边缘型灯的情况下,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侧具有:导光板,将来自光源的光向液晶面板引导;反射片,将从该光源入射至导光板的光向液晶面板侧反射。
但是,在反射片受到湿度或者温度等的影响而膨胀的情况下,反射片上可能会产生褶皱、挠曲。而且,在所述导光板以及反射片固定在一起的结构中,有时也会因反射片与导光板的膨胀系数之差而在反射片上产生褶皱、挠曲。如这样地,在反射片上产生褶皱、挠曲的情况下具有如下的问题,由于导光板与之间的间隔不均匀,在所述液晶面板上显示图像时,亮度不一致。
针对如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导光板,引导来自光源的光,从发光面向液晶元件提供光;第一外框,设置为围绕该导光板的侧面;反射片,覆盖所述导光板的位于发光面的相反侧的背面;在所述第一外框上设有用来插入插入部的收入部,该插入部设于所述反射片的边缘部,通过该插入部插入该收入部,来限制该反射片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51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就专利文献1的液晶显示装置而言,由于不仅需要在反射片的边缘部上另外单独设置插入部,而且还需要在第一外框上设置用来插入该插入部的收入部,所以装置本身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由于仅仅通过将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收入部来限制反射片的位置,所以无法可靠地固定反射片。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该光源装置具有:导光板,使入射的光从一个表面出射;反射片材,一个表面与该导光板的另一个表面相向,将入射到该导光板的光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侧反射;相向构件,与该反射片材的另一个表面相向配置;所述反射片材由第一反射片以及第二反射片构成,该第一反射片被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相向构件夹持,所述第二反射片被所述第一反射片保持,所述第二反射片能够自由地伸展、收缩,所以既能够可靠地固定所述反射片的位置,又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防止所述反射片产生褶皱、挠曲。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导光板,使入射的光从一个表面出射,反射片材,一个表面与该导光板的另一个表面相向,将入射到该导光板的光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侧反射,相向构件,与该反射片材的另一个表面相向配置;所述反射片材具有:第一反射片,被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相向构件夹持,第二反射片,能够滑动地夹于该第一反射片以及所述导光板之间。
在本发明中,由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第二反射片构成所述反射片材,在该第一反射片被所述导光板以及相向构件夹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反射片能够滑动地夹于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导光板之间来保持所述第二反射片。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导光板,使入射的光从一个表面出射,反射片材,一个表面与该导光板的另一个表面相向,将入射到该导光板的光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侧反射,相向构件,与该反射片材的另一个表面相向配置,所述反射片材具有:第一反射片,被该导光板以及相向构件夹持,第二反射片,能够滑动地夹于该第一反射片以及相向构件之间。
在本发明中,由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第二反射片构成所述反射片材,在该第一反射片被所述导光板以及相向构件夹持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反射片可动地夹于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相向构件之间来被保持。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导光板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反射片的边缘之间隔开间隔。
在本发明中,例如存在因在光源装置的使用中产生的热量,或者因湿度而引起所述第二反射片膨胀的现象,因此在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导光板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反射片的边缘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隔。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相向构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反射片的边缘之间隔开间隔。
在本发明中,例如存在因在光源装置的使用中产生的热量,或者因湿度而引起所述第二反射片膨胀的现象,所以在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相向构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反射片的边缘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隔。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片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反射片的面积。
在本发明中,面积大且变形(例如,膨胀)量也较大的所述第二反射片被面积小于该第二反射片的面积的所述第一反射片保持。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片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厚度以上。
在本发明中,通过使得所述第二反射片的厚度与保持该第二反射片的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厚度相同,或者大于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厚度,来防止所述第二反射片因自重而变形。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侧的,使用经由该导光板入射的光来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中,使用入射到所述导光板再从该导光板的一个表面出射的光,来在设于该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侧的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由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第二反射片构成所述反射片材,利用所述导光板以及相向构件夹持该第一反射片,利用所述第一反射片保持所述第二反射片,由此所述第二反射片能够自由地伸展、收缩,能够靠地固定了所述反射片的位置,也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防止在所述反射片上产生褶皱、挠曲。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中的导光板与反射片材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中的导光板与反射片材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中的导光板与反射片材的关系的另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视接收机中的导光板与反射片材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视接收机中的导光板与反射片材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视接收机中的导光板与反射片材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视接收机中的导光板与反射片材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视接收机中的导光板与反射片材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以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应用于电视接收机的情况作为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的外观的主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100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电视接收机的左右方向称为横向,将上下方向称为纵向。
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横向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100具有在正面侧的一个表面上显示影像的矩形的液晶显示面板2。另外,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背面侧,配置有本发明的光源装置1。
光源装置1具有光源部3、光学片4、导光板5、反射片材6。
光学片4配置为一个表面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另一个表面相向,另外,导光板5配置为一个表面与光学片4的另一个表面相向,进一步地,反射片材6配置为一个表面与导光板5的另一个表面相向。
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正面侧配置有前盖7。前盖7呈有矩形的底的筒状,该矩形的底仿照用户所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2的一个表面的形状,并且在剖视图中,前盖7呈“L”字状。另外,在前盖7的所述底上形成有作为开口的矩形的显示窗71。用户能够经由显示窗71来看到显示于液晶显示面板2的所述一个表面上的图像。
进一步地,从前盖7的所述底的边缘到显示窗71的边缘具有规定的宽度,换言之,在前盖7的所述底的除去显示窗71的剩余部分形成中空矩形的边框部72。液晶显示面板2的所述一个表面的周边部被边框部72覆盖。
在边框部72的一端部的背面侧,沿着边缘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厚度方向上突出设置有面板按压部73,该面板按压部73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边部相抵接来按压该液晶显示面板2。即,面板按压部73通过将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边部按压在后述的光学件保持框8上,来保持液晶显示面板2。
另外,液晶显示面板2,在所述另一个表面上设有偏光板(未图示),使用该偏光板将入射的光分离为纵波(P波,水平偏振成分)与横波(S波,垂直偏振成分),仅P波向一个表面发出,而S波被该偏光板吸收。液晶显示面板2也可以是例如电泳液晶面板。
另外,在边框部72的另一个端部的背面侧以规定的高度差形成有抵接面74,以与光学件保持框8相抵接。液晶显示面板2、光学件保持框8、光源装置1容置于前盖7内。
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所述另一个表面侧,设有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该另一个表面的周边部相抵接来支撑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学件保持框8。如上所述,面板按压部73向光学件保持框8侧按压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边部,液晶显示面板2被面板按压部73以及光学件保持框8夹持。
另外,光学件保持框8呈具有矩形的底的筒状,在剖视图中,光学件保持框8呈L字状,该矩形的底仿照前盖7的所述底的形状。而且,在光学件保持框8的所述底上形成矩形的开口81,该矩形的开口81仿照显示窗71的形状。
光学件保持框8的所述底上的除了开口81的剩余部分是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所述另一个表面以及前盖7的抵接面74相抵接的抵接部82,抵接部82呈中空矩形。光源装置1容置于光学件保持框8内。
在抵接部82的一个端部的背面侧沿着边缘设置有用于保持光学片4、导光板5以及反射片材6的片按压部83,该按压部83向光学片4的厚度方向突出,且该按压部83与光学片4的周边部相抵接并进行按压。即,通过片按压部83将光学片4的周边部按压于后述的后盖9(相向构件),来保持光学片4、导光板5以及反射片材6。
光学片4对从光源部3发出并经由导光板5入射的光进行扩散、聚集等,从而向液晶显示面板2出射更加均匀的光,这是公知的技术。例如,光学片4由两张扩散片、一张棱镜片组成,该棱镜片介于两张扩散片之间。
所述两张扩散片中的配置于导光板5侧的一张扩散片是使从光源部3经由导光板5入射的光扩散并向所述棱镜片入射的光学片。另外,所述棱镜片是使经由所述一张扩散片入射的光聚集并向另一张扩散片出射的光学片。通过所述棱镜片的光垂直于该棱镜片向所述另一张扩散片入射。
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2侧的所述另一张扩散片,是使经由所述棱镜片入射的光进一步地扩散来使亮度分布更加均匀,并向液晶显示面板2出射的光学片。
在光学片4的另一个表面侧配置有矩形的导光板5。导光板5将光源部3发出的光向光学片4(液晶显示面板2)引导。例如,导光板5具有在与光学片4的另一个表面相向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图案的出射面,以使从光源部3入射的光向液晶显示面板2的方向前进。通过这样,导光板5能够使从光源部3入射的光变为平面光,并通过所述出射面均匀地供给至光学片4。
另外,导光板5由例如透明度较高的丙烯酸树脂形成,导光板5的另一个表面上配置有反射片材6,该反射片材6用于使从光源部3入射的光漫反射,并从导光板5的出射面出射。
在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一个侧面附近设有光源部3。光源部3具有:长方形的基板32,与导光板5的所述一个侧面相向配置;多个光源33、33、……33,沿着基板32的长边方向安装;棱柱状的保持块31,保持基板32以及光源33、33、……33。
例如,光源33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ceLamp)、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热阴极管(HCFL: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或者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
反射片材6配置为其一个表面与导光板5的另一个表面相向。反射片材6例如由反射性较好的白色树脂形成,具有如下的功能:对从光源33入射到导光板5的光进行反射,使反射的光返回导光板5的所述出射面侧。另外,也可以在反射片材6的一个表面上涂敷反射性较好的涂料。
另一方面,在反射片材6的另一个表面侧配置有后盖9。在反射片材6的另一个表面与后盖9的一个表面相向。
如上所述,片按压部83将光学片4的周边部向后盖9按压,通过这样,光学片4、导光板5以及反射片材6被片按压部83以及后盖9夹持。
图3以及图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100中的导光板5与反射片材6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反射片材6具有第一反射片61、第二反射片62。第二反射片62由第一反射片61来保持。
第一反射片61呈长方形,长边方向与光源33、33、……33的并列设置方向平行,换言之,配置为以纵向为长边方向。第一反射片61配置为短边方向上的一个边部位于光源33、33、……33的附近,例如利用胶带T,将短边方向的另一个边部固定于后盖9的所述一个表面。
另外,此时,如上所述,第一反射片61的短边方向的所述一个边部被片按压部83以及后盖9夹持。通过这样,在导光板5的厚度方向上的与片按压部83相对应的位置上,第一反射片61的导光板5侧的一个表面与导光板5的另一个表面相接触。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的接触部C沿着第一反射片61的长边方向延伸。
另一方面,第二反射片62是面积比显示窗71略大的矩形,与导光板5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对应,具有比该一个表面略小的面积。另外,第二反射片62的沿着纵向的一边的尺寸与第一反射片61的长边方向的尺寸相同或者略短。第二反射片62的沿着横向的两边部在该横向上的大致中央部,由例如螺柱S保持于后盖9。
另外,就在横向上的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边部中的位于光源33、33、……33侧的一个边部而言,规定范围的部分能够滑动地被夹在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之间。即,第二反射片62仅由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夹持保持,由于片按压部83没有直接施加按压力,所以能够保持着被夹持的状态向沿着第二反射片62的面的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在横向上的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边部中的所述一个边部,沿着第一反射片61的面方向,配置在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的接触部C相隔规定的间隔L的位置。间隔L根据第二反射片62的热膨胀率来设定,是根据第二反射片62的膨胀而设置的。
另一方面,在第二反射片62中,横向上的除了所述一边部以外的剩余部分被导光板5以及后盖9夹持。
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构成,所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100中,能够防止在光源装置1上产生如上述的问题。
一般地,当电视接收机100工作时,由于在光源装置1产生热量,所以反射片产生热膨胀。此时,在该反射片被固定,伸展、收缩被限制的结构的情况下,在该反射片上会产生褶皱、挠曲等。另外,如这样地,由于在反射片上产生褶皱、挠曲等的情况下,在从光源33、33、……33入射到导光板5再向液晶显示面板2反射的光会不均匀,这就是在液晶显示面板2上产生亮度不均匀的原因。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如上所述,由于第二反射片62的所述两个边部中的光源33、33、……33侧的一个边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被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之间,所以能够向沿着第二反射片62表面的方向滑动。进一步地,在第二反射片62的所述两个边部中的所述一个边部的边缘配置为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的接触部C相距间隔L。
因此,在电视接收机100工作时,因在光源装置1中产生热量,反射片材6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由于能够自由地伸展、收缩,所以反射片材6(第二反射片62)不会产生褶皱、挠曲等。
更详细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反射片材6的第二反射片62与在液晶显示面板2上用户看到的区域相对应,如上所述,在这样的第二反射片62的4条边中,只有一条边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之间。因此,虽然第二反射片62的位置被限制,但在除了该一条边以外的其他边能够因热膨胀而自由地伸展、收缩,并且,该一条边能够滑动,而且由于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的接触部C相距间隔L,所以即使是在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褶皱、挠曲等。因此,不会因反射片材6(第二反射片62)的褶皱、挠曲等,而在液晶显示面板2上产生亮度不均匀的现象。
如上所述,虽然以仅在横向上的导光板5的两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侧设有光源部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100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纵向上的导光板5的两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侧设有光源部3。
另外,如上所述,虽然以在第一反射片61的所述短边方向的另一个边部例如利用胶带T固定于后盖9的所述一个表面上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100并不限制于此。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100中的导光板5、反射片材6的关系的另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在该例子中,第一反射片61的沿着短边方向的两个边部,在该短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通过例如螺柱S来保持在后盖9上。另外,第二反射片62的横向上的两个边部中的光源33、33、……33侧的一个边部配置于螺柱S、S的正面侧(导光板5侧),换言之,以覆盖螺柱S、S的方式配置为正面侧(导光板5侧),由此就第二反射片62的横向上的两个边部中的光源33、33、……33侧的一个边部而言,规定范围的部分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之间。在该情况下,第二反射片62的横向上的两个边部中的所述一边部的边缘配置为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的接触部C相距间隔L。
在如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第二反射片62的所述两个边部中的光源33、33、……33侧的一个边部,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之间,所以能够向沿着第二反射片62的表面的方向滑动。
因此,在电视接收机100工作时,光源装置1上产生热量,从而反射片材6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虽然第二反射片62的位置被限制,但是在除了该一个边部以外的其他边部能够因热膨胀自由地伸展、收缩,并且在该一个边部也自由地伸展、收缩,不会在反射片材6(第二反射片62)上产生褶皱、挠曲等。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以光源部3仅设于横向上的导光板5的一个端部侧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视接收机100中的导光板5、反射片材6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视接收机100,光源装置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机100不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视接收机100的光源装置1在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两端部侧设有光源部3、3。即,在横向上的导光板5的两个侧面附近分别设有光源部3。换言之,光源部3、3在横向上隔着导光板5相向配置。
两个光源部3、3中的一个光源部3具有:短的基板32,与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一个侧面相向配置;多个光源33、33、……33,沿着基板32的长边方向来安装;棱柱状的保持块31,保持基板32以及光源33、33、……33。
另外,另一个光源部3具有:短的基板32,与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另一个侧面相向配置;多个光源33、33、……33,沿着基板32的长边方向安装;棱柱状的保持块31,保持基板32以及光源33、33、……33。
在任一个光源部3中,光源33都例如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热阴极管(HCFL)或者发光二极管(LED)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反射片材6具有:两个第一反射片61、61和一个第二反射片62。第二反射片62由两个第一反射片61、61保持。
第一反射片61、61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呈长方形,并配置为长边方向平行于光源33、33、……33的并列设置方向,换言之,配置为以纵向为长边方向。第一反射片61、61各自的短边方向的一个边部配置在对应的光源部3、3的附近。另外,利用例如胶带(未图示),将各个第一反射片61、61的短边方向的另一个边部固定于后盖9的所述一个表面上。
此时,第一反射片61、61各自的短边方向的一个边部被片按压部83以及后盖9夹持。通过这样,在导光板5的厚度方向上的与片按压部83对应的位置上,各第一反射片61的导光板5侧的一个表面与导光板5的另一个表面接触。各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的接触部C、C分别沿着第一反射片61的长边方向延伸。
另一方面,第二反射片62是面积比显示窗71略大的矩形,与导光板5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对应,并具有比该一个表面略小的面积。另外,第二反射片62的沿着纵向的边的尺寸等于或者略短于第一反射片61、61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利用例如螺柱(未图示),将第二反射片62的沿着横向的两个边部在该横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上保持于后盖9。
另外,就第二反射片62的横向上的两个边部而言,规定范围的部分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之间。即,第二反射片62仅在横向上的两个边部被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夹着并保持,由于片按压部83并不直接施加按压力,所以能够以被夹着的状态向沿着第二反射片62的表面的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第二反射片62的横向上的各边部配置为沿着第一反射片61的表面方向与对应的各接触部C相距规定的间隔L。间隔L根据第二反射片62的热膨胀率来设定。
另一方面,在第二反射片62的除了横向上的两个边部以外的剩余部分被导光板5以及后盖9夹持。
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所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视接收机100中,能够防止在光源装置1上发生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如上所述,由于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边部能够滑动地被夹于第一反射片61、61以及导光板5之间,所以第二反射片62能够向沿着自己的表面的方向滑动。进一步地,与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边部的边缘配置在与对应的各接触部C、C相距间隔L的位置。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在电视接收机100工作时,因在光源装置1中产生热量而在反射片材6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也由于能够自由地伸展、收缩,所以反射片材6(第二反射片62)不会产生褶皱、挠曲等。
如上所述,虽然以在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两端部侧的两处设有光源部3、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视接收机100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在导光板5的纵向上的两端部侧设有光源部3、3。
对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部分,标记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3)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以在第二反射片62的横向(或者纵向)上的一个或者两个边部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导光板5之间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图7以及图8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视接收机100中的导光板5、反射片材6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反射片材6具有第一反射片61、第二反射片62。第二反射片62被第一反射片61保持。
第一反射片61呈细长条状,配置为长边方向与光源33、33、……33的并列设置方向平行。第一反射片61配置为短边方向的一个边部位于光源33、33、……33的附近。
另外,此时,第一反射片61的短边方向的所述一个边部被片按压部83以及后盖9夹持。通过这样,在导光板5的厚度方向上的与片按压部83对应的位置,第一反射片61的另一个表面与后盖9的所述一个表面相接触。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的接触部C1沿着第一反射片61的长边方向延伸。
另一方面,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对于第二反射片62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就第二反射片62的横向上的两个边部中的光源33、33、……33侧的一个边部而言,规定范围的部分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之间。即,第二反射片62仅由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夹着来保持,由于片按压部83不直接施加按压力,所以能够在被夹着的状态向沿着第二反射片62的表面的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边部中所述一个边部配置为,沿着第一反射片61的表面方向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的接触部C1相距规定的间隔L。间隔L根据第二反射片62的热膨胀率来设定。另一方面,在第二反射片62的横向上的除了所述一个边部以外的剩余部分被导光板5以及后盖9夹持。
由于具有以上的结构,所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视接收机100中,能够防止在光源装置1产生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如上所述,由于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边部中的光源33、33、……33侧的一个边部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之间,第二反射片62能够向沿着自己的表面的方向滑动。进一步地,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边部中的所述一个边部的边缘配置为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的接触部C1相距间隔L。
因此,即使因在电视接收机100工作时,在光源装置1上产生热量,反射片材6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自由地伸展、收缩,所以在反射片材6(第二反射片62)上不会产生褶皱、挠曲等。
更详细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反射片材6的第二反射片62与液晶显示面板2中用户看到的区域相对应,如上所述,这样的第二反射片62的4条边中的一边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之间。因此,虽然第二反射片62的位置被限制,但是在除了该一边以外的其他边能够因热膨胀自由地伸展、收缩,该一边也能够滑动,而且该一边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的接触部C1相距间隔L,所以即使在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褶皱、挠曲等。因此,不会因反射片材6(第二反射片62)的褶皱、挠曲等在液晶显示面板2上产生亮度不均匀的情况。
如上所述,虽然以仅在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侧设有光源部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视接收机100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仅在导光板5的纵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侧设有光源部3。
对于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部分,标记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3中,以光源部3仅设于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一个端部侧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视接收机100中的导光板5、反射片材6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视接收机100,光源装置1的结构与实施方式3的电视接收机100不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视接收机100的光源装置1在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两个端部侧,即,在导光板5的两侧面附近分别设有光源部3、3。换言之,光源部3、3在横向上隔着导光板5相向配置。
在两个光源部3、3中的一个光源部3具有:短条状的基板32,与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一个侧表面相向配置;多个光源33、33、……33,沿着基板32的长边方向安装;棱柱状的保持块31,保持基板32以及光源33、33、……33。
另外,另一个光源部3设于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另一个侧面的附近,并具有:与所述的一个光源部3同样的基板32、多个光源33、33、……33和保持块31。另外,在任一个光源部3中,光源33都例如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热阴极管(HCFL)或者发光二极管(LED)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反射片材6具有两个第一反射片61、61和一个第二反射片62。第二反射片62由两个第一反射片61、61保持。
与实施方式1至3同样,第一反射片61、61呈短条状,长边方向平行于光源33、33、……33的并列设置方向,换言之,配置为以纵向为长边方向。第一反射片61、61各自的短边方向的一个边部配置在对应的光源部3、3的附近。
此时,由于第一反射片61、61各自的短边方向的一个边部被片按压部83以及后盖9夹持,所以在导光板5的厚度方向上的与片按压部8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各第一反射片61的另一个表面与后盖9的一个表面相接触而的接触部C1、C1,接触部C1、C1分别沿着第一反射片61的长边方向延伸。
与实施方式3同样地,对于第二反射片62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就第二反射片62的横向上的两个边部而言,规定范围的部分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之间。即,就第二反射片62而言,横向上的两个边部仅被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夹着来保持,由于片按压部83不直接施加按压力,所以能够在被夹着的状态向沿着其表面的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第二反射片62的横向上的各个边部配置为,沿着第一反射片61的表面方向与对应的各接触部C1相距规定的间隔L。间隔L根据第二反射片62的热膨胀率来设定。
另一方面,在第二反射片62中,横向上的除了两个边部以外的剩余部分被导光板5以及后盖9夹持。
由于具有以上的结构,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视接收机100中,能够防止在光源装置1发生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如上所述,由于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边部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之间,第二反射片62能够向沿着自己的表面的方向滑动。进一步地,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边部的边缘配置为与对应的各接触部C1、C1相距间隔L。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即使因在电视接收机100工作时,在光源装置1上产生热量,从而反射片材6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也由于能够自由地伸展、收缩,所以在反射片材6(第二反射片62)上不会产生褶皱、挠曲等。
如上所述,虽然以在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两个端部侧的两处设有光源部3、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视接收机100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在导光板5的纵向上的两个端部侧设有光源部3、3。
对于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部分,标记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5)
在以上的说明中,以在导光板5的横向(或者纵向)上的两个端部侧的两处设有光源部3、3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图10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视接收机100中的导光板5、反射片材6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例示图。
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视接收机100的光源装置1而言,在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侧以及导光板5的纵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侧分别设有光源部3、3。即,在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侧面附近以及导光板5的纵向上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端部的侧面附近分别设有光源部3、3。
两个光源部3、3中的一个光源部3具有:短条状的基板32,与导光板5的横向上的一个侧面相向配置;多个光源33、33、……33,沿着基板32的长边方向安装;棱柱状的保持块31,保持基板32以及光源33、33、……33。
另外,另一个光源部3设于导光板5的纵向上的一个侧面附近,具有与所述一个光源部3同样的基板32、多个光源33、33、……33、保持块31。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反射片材6具有两个第一反射片61、61和一个第二反射片62。第二反射片62由两个第一反射片61、61保持。
与实施方式1至4同样地,第一反射片61、61呈短条状,分别以纵向或者横向为长边方向,并且长边方向平行于光源33、33、……33的并列设置方向。第一反射片61、61各自的短边方向的一个边部配置在对应的光源部3、3的附近。
此时,由于第一反射片61、61各自的短边方向的一个边部被片按压部83以及后盖9夹持,所以在导光板5的厚度方向上的与片按压部83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各第一反射片61的另一个表面与后盖9的一个表面相接触的接触部C1、C1,接触部C1、C1分别沿着各第一反射片61的长边方向延伸。
与实施方式1至4同样地,对于第二反射片62省略详细的说明。
另外,两个光源部3、3附近的第二反射片62的边部(以下,仅称为光源部侧边部)各自的规定范围的部分能够滑动地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之间。即,就第二反射片62而言,仅通过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夹着两个光源部3、3附近的各边部来保持,片按压部83没有直接施加按压力,所以能够在被夹着的状态向沿着其表面的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第二反射片62的各光源部侧边部配置为,沿着第一反射片61的表面方向与对应的各接触部C1相距规定的间隔L。间隔L根据第二反射片62的热膨胀率来设定。
另一方面,在第二反射片62中的除了两个光源部侧边部以外的剩余部分被导光板5以及后盖9夹持。
由于具有以上的结构,所以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视接收机100中,能够防止在光源装置1产生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如上所述,由于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光源部的侧边部分别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被夹于第一反射片61以及后盖9之间,所以第二反射片62能够向沿着自己的表面的方向滑动。进一步地,第二反射片62的两个光源部侧边部的边缘配置为与对应的各个接触部C1、C1相距间隔L。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视接收机100中,在因电视接收机100工作时,在光源装置1上产生热量,而反射片材6产生热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自由地伸展、收缩,所以不会在反射片材6(第二反射片62)上产生褶皱、挠曲等。
对于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部分,标记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以上的说明中,电视接收机1是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此外,本实施方式能够应用的电子设备不仅限于电视接收机,也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包含笔记本型个人电脑、便携式电话、智能手机、PDA(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游戏机等各种电子设备。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光源装置
2 液晶显示面板
6 反射片材
9 后盖
61 第一反射片
62 第二反射片
100 电视接收机
C、C1 接触部
L 间隔

Claims (7)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导光板,使入射的光从一个表面出射,
反射片材,一个表面与该导光板的另一个表面相向,将入射到该导光板的光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侧反射,
相向构件,与该反射片材的另一个表面相向配置;
所述反射片材具有:
第一反射片,被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相向构件夹持,
第二反射片,能够滑动地夹于该第一反射片以及所述导光板之间。
2.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导光板,使入射的光从一个表面出射,
反射片材,一个表面与该导光板的另一个表面相向,将入射到该导光板的光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侧反射,
相向构件,与该反射片材的另一个表面相向配置,
所述反射片材具有:
第一反射片,被该导光板以及相向构件夹持,
第二反射片,能够滑动地夹于该第一反射片以及相向构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导光板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反射片的边缘之间隔开间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射片以及相向构件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反射片的边缘之间隔开间隔。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反射片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反射片的面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反射片的厚度为所述第一反射片的厚度以上。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
显示面板,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个表面侧,使用经由该导光板入射的光来显示图像。
CN201480003175.6A 2013-02-25 2014-01-29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8130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34756 2013-02-25
JP2013-034756 2013-02-25
PCT/JP2014/051921 WO2014129274A1 (ja) 2013-02-25 2014-01-29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3099A true CN104813099A (zh) 2015-07-29
CN104813099B CN104813099B (zh) 2016-12-14

Family

ID=51391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3175.6A Active CN104813099B (zh) 2013-02-25 2014-01-29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88283B2 (zh)
CN (1) CN104813099B (zh)
WO (1) WO201412927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4843A (zh) * 2017-10-19 2020-05-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4815034A (zh) * 2022-04-28 2022-07-2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79248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label tag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label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9258A (zh) * 2008-03-18 2009-09-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01650491A (zh) * 2008-03-19 2010-02-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CN101676769A (zh) * 2008-09-18 2010-03-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00165244A1 (en) * 2008-12-26 2010-07-01 Jin-Soo Sh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11096247A1 (ja) * 2010-02-02 2011-08-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2618A (ja) * 1996-12-02 1998-06-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明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H11133421A (ja) * 1997-10-29 1999-05-21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
JP2002279814A (ja) * 2001-03-19 2002-09-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明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KR20080032990A (ko) * 2006-10-12 2008-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0135188A (ja) 2008-12-04 2010-06-17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2156092A (ja) * 2011-01-28 2012-08-16 Fujifilm Corp 面状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9258A (zh) * 2008-03-18 2009-09-2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器件
CN101650491A (zh) * 2008-03-19 2010-02-1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
CN101676769A (zh) * 2008-09-18 2010-03-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00165244A1 (en) * 2008-12-26 2010-07-01 Jin-Soo Sh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11096247A1 (ja) * 2010-02-02 2011-08-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4843A (zh) * 2017-10-19 2020-05-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14815034A (zh) * 2022-04-28 2022-07-2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组件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16709A1 (en) 2015-11-05
US9588283B2 (en) 2017-03-07
WO2014129274A1 (ja) 2014-08-28
CN104813099B (zh) 201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054508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EP1909135B1 (en) Spread illuminating display
US20060114689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5473931B (zh)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US20130070475A1 (en) Backlight unit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520633A (zh)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N105473932A (zh)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US20200064542A1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terminal
CN104375233A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4813099A (zh)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JP4551264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185080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3975192B (zh) 背光源单元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6068478B (zh)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12165318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0532867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US1081674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holding member between optical sheet and diffusion plate
EP2835673A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flat ligh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JP201205861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243655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그를 가지는 액정 표시 모듈
US10088619B2 (en) Reflection sheet,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5378551A (zh) 显示装置
CN104272177A (zh) 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WO2015194648A1 (ja) シャーシ、バックライトシャーシ、表示装置、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CN217739674U (zh) 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