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73932A -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73932A
CN105473932A CN201480046677.7A CN201480046677A CN105473932A CN 105473932 A CN105473932 A CN 105473932A CN 201480046677 A CN201480046677 A CN 201480046677A CN 105473932 A CN105473932 A CN 105473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heet
abutting part
combination
fac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66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73932B (zh
Inventor
深井弘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filed Critical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73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3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739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739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7/0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 F21V17/10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 F21V17/12Fastening of component parts of lighting devices, e.g. shades,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filters, screens, grids or protective cag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astening means or way of fastening by screw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9/00Protecting lighting devices from thermal damage; Cooling or 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00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 F21V3/02Globes; Bowls; Cover gla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warping-twis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该光源装置即使在光学片因发光时的发热而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光学片上产生褶皱。在光源装置中,光学片配置为,使一个面与光源部相对,光源部以及光学片被支撑体支撑。与光学片的另一个面的周缘部相抵接的抵接部通过结合体按压在光学片上,并在该抵接部与支撑体之间夹持光学片。夹持光学片的抵接部以及支撑体通过结合体结合,结合体构成为,在周围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按压抵接部的力变弱。

Description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装置的光源所使用的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以及液晶电视等的显示装置得到广泛普及。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板,形成为矩形板状且在表面侧具有用于显示影像的显示面;光源装置,配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侧,向显示面板照射光。作为光源装置,具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的直下型方式的光源装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源装置构成为,在盘形框体的底部配置有发光二极管(LED)或冷阴极荧光灯(CCFL)等的光源,在框体的开口部分固定有光学片。另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显示装置构成为,光源装置以光学片与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相对的方式安装在显示面板上。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来自光源的光通过光学片扩散而向显示面板入射。此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源装置通过框体(支撑体)与按压体夹持光学片的周缘部,将光学片按压在壳体上的按压体通过热变形材料构成。
光学片一般由合成树脂制成,在向框体的安装不充分的情况下,可能因输送时的振动而移动,从而表面可能受到损伤。因此,优选将光学片牢固地固定在框体上,以使在输送时不移动。
另一方面,在使用显示装置时,通过光源的发光而发热,从而存在光学片因来自光源的热而膨胀的情况,但在光学片被牢固地固定在壳体上的情况下,在热膨胀的光学片上会产生褶皱。为了抑制褶皱的产生,优选不将光学片牢固地固定,而以膨胀的光学片能够向周围扩展的程度进行固定。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光源装置中,由于将光学片按压在框体上的按压体由热变形材料构成,因此,在光源未点亮时,按压体的按压力变强,在光源点亮时,按压体的按压力变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587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也需要光源装置的薄型化,在光源装置的框体内部,光学片的周缘附近也变为狭窄的空间的情况较多。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为了防止膨胀的光学片产生褶皱,难以确保按压光学片的按压体能够充分变形的空间。在按压体不能充分变形的情况下,存在不能防止膨胀的光学片产生褶皱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在光学片膨胀的情况下,该光源装置能够防止在光学片上产生褶皱。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具有光源、使一个面与该光源相对配置的光学片、支撑所述光源以及光学片的支撑体,该光源装置将从所述一个面入射到所述光学片的来自所述光源的光从所述光学片的另一个面出射,其特征在于,
具有:
抵接部,与所述光学片的所述另一个面的周缘部相抵接,并在该抵接部与所述支撑体之间夹持所述光学片,
结合体,在将该抵接部按压在所述光学片上的状态下,将所述抵接部以及所述支撑体结合在一起,
该结合体构成为,在周围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按压所述抵接部的力变弱。
根据本发明,在来自光源的光向光学片的一个面入射而从另一个面出射的光源装置中,光学片的周缘部被抵接部以及支撑体夹持。抵接部由结合体按压在光学片上并与支撑体结合,并在与支撑部之间夹持光学片。结合体因周围温度的上升而使按压抵接部的力变弱。因此,在光源未发光时,由于抵接部以及支撑体通过结合体牢固地结合,因此,光学片被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牢固地保持。另外,在光源发光时,由于结合体对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的结合松弛,因此,膨胀的光学片能够向周围扩展,从而能够抑制光学片因热膨胀而产生褶皱。
在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中,所述结合体具有:
按压构件,将所述抵接部按压在所述光学片的所述另一个面的周缘部,
安装构件,具有与该按压构件卡止的卡止部,并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
该安装构件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在周围温度变为所述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该安装构件变形为,所述卡止部与所述按压构件的卡止被解除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结合体由将抵接部按压在光学片上的按压构件和与按压构件卡止并且安装在支撑体上的安装构件构成。安装构件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在周围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该安装构件变形为,与按压构件的卡止被解除的形状。因此,在光源发光时,由于按压构件以及安装构件的卡止被解除,因此,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的结合松弛。由此,膨胀的光学片能够向周围合适地扩展,从而能够抑制光学片因热膨胀而产生褶皱。
在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中,
所述按压构件形成为柱状,
所述按压构件具有:
卡止片,分别从外周面的两端突出设置,
凹部,设置在所述外周面的合适位置;
所述安装构件形成为筒状,
所述安装构件具有:
螺纹部,形成在外周面,
爪部,从一个端面向轴向突出设置,且突出设置端向内弯曲,
所述结合体构成为,所述按压构件插入嵌合于所述安装构件内,所述卡止片能够与所述安装构件的两端卡合,所述爪部与所述凹部卡合,
所述支撑体形成为从所述一个面侧支撑所述光学片的板状,且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螺纹孔,
所述抵接部形成为架板(frameplate)状,且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结合体穿过所述贯通孔并使所述螺纹部拧入所述螺纹孔内,来结合所述抵接部以及支撑体。
根据本发明,按压构件形成为柱状,在外周面的两端具有卡止片,在外周面的合适位置具有凹部。安装构件形成为筒状,在外周面具有螺纹部,在一个端面上具有爪部。结合体构成为,按压构件插入嵌合于安装构件内,卡止片能够与安装构件的两端卡合,爪部与凹部卡合。因此,由于安装构件的爪部与按压构件的凹部卡合,因此,安装构件与插入嵌合于安装构件内的按压构件的轴向以及周向的位置被固定。另外,在光源发光时,安装构件的爪部以及按压构件的凹部的卡合被解除,从而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的结合松弛。因此,在狭窄的空间内,也能够使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的结合松弛,因此,能够抑制光学片因热膨胀产生褶皱。而且,由于按压构件的两端的卡止片能够与安装构件的两端卡止,因此,能够防止按压构件从安装构件脱落。
在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中,
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按压构件的一端侧的外周面,
在所述按压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通过所述按压构件的中心的分割槽。
根据本发明,在按压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分割槽,在将按压构件从另一端侧插入嵌合于安装构件内时,因按压构件的外径变小分割槽大小。因此,易于使按压构件向安装构件插入嵌合。另外,在按压构件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构件后,分割槽返回原来的形状,按压构件的另一端侧的卡止片与安装构件的端面卡合。
在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中,
所述结合体形成为柱状,
所述结合体具有:
按压片,从外周面的一端突出设置,将所述抵接部按压在所述光学片上,
螺纹部,形成在所述外周面的另一端侧;
所述支撑体形成为从所述一个面侧支撑所述光学片的板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螺纹孔,
所述抵接部形成为架板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结合体贯通所述贯通孔并使所述螺纹部拧入所述螺纹孔内,来结合所述抵接部以及支撑体,
所述按压片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在周围温度变为所述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该按压片变形为按压所述抵接部的力变弱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结合体形成为柱状,在外周面的一端具有按压片,在外周面的另一端侧具有螺纹部。结合体穿过设置在抵接部的贯通孔,使螺纹部拧入设置于支撑体的螺纹孔内来结合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结合体的按压片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在周围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变形为按压抵接部的力变弱的形状。因此,在光源发光时,由于按压片将抵接部按压在光学片上的力变弱,因此,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的结合松弛。由此,膨胀的光学片能够向周围合适地扩展,从而能够抑制光学片因热膨胀而产生褶皱。
本发明的光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片以从所述外周面的所述一端向另一端侧倾斜的方式突出设置,在周围温度变为所述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该按压片变形为,与所述结合体的一个端面处于同一个面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按压片以从结合体的外周面的一端向另一端侧倾斜的方式突出设置,在周围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变为与结合体的一个端面处于同一个面的形状。由此,在光源发光时,通过按压片的变形,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的结合松弛。因此,在狭窄的空间内,由于也能够使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的结合松弛,因此,能够抑制光学片因热膨胀而产生褶皱。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
上述任一个的光源装置,
显示面板,使用从该光源装置出射的光显示影像。
在本发明中,在光源发光时,在光学片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光学片上所产生的褶皱,因此,能够避免在光学片上产生褶皱的情况所产生的显示品质的劣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来自光源的光向光学片的一个面入射而从另一个面出射的光源装置中,光学片的周缘部被抵接部以及支撑体夹持,抵接部以及支撑体通过结合体结合。结合体构成为,将抵接部按压在光学片上的力因周围温度的上升而变弱。因此,在光源未发光时,抵接部以及支撑体通过结合体牢固地结合,在光源发光时,结合体对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的结合松弛。由此,在输送时,光学片被抵接部以及支撑体牢固地保持,在光源发光时,膨胀的光学片能够向周围扩展,从而能够抑制光学片因热膨胀而产生褶皱。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的横向剖视图。
图4A是表示结合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B是表示结合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C是表示结合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结合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的横向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结合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结合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的横向剖视图。
图10是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本发明的光源装置以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使用表示其实施方式的附图,具体地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图。本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矩形板状的液晶面板(显示面板)4、向液晶面板4照射光的直下型方式的光源装置。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如下构成,即,将边框3、液晶面板4、面板框架5、光学片6、光源部7、背光框架(下面,称为BL框架)8依次重叠,并如后面所述那样,通过多个结合构件1进行结合。
边框3是矩形框体,具有从外周缘垂直地突出设置的板部32。另外,边框3在板部32的突出设置侧的面上沿着开口部设置有面板按压部31,如后面所述,该面板按压部31与液晶面板4相抵接,在面板按压部3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贯通孔30。
液晶面板4构成为,例如将多个液晶元件排列为二维矩阵状。
面板框架5是树脂制的矩形框体,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多个贯通孔50。面板框架5比边框3稍小,贯通孔50设置在与边框3的贯通孔30相对的位置。在图1、图2所示的例子中,贯通孔30、50分别以等间隔的方式,在短边上各设有4个,在长边上各设有5个,但贯通孔30、5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另外,面板框架5具有板部51,该板部51以从内周面向内伸出的方式沿周向设置,在板部51的一个面上沿着开口部设置有片按压部53,如后面所述,该片按压部53与光学片6相抵接。此外,如图3所示,在板部51的片按压部53的背面侧设置有与液晶面板4相抵接的面板按压部52。
如图3所示,光学片6是层叠例如扩散片61、BEF(BrightnessEnhanceFilm:增光膜)片62以及扩散板63等而成的矩形片。扩散板63是例如PMMA(丙烯酸类树脂)制或聚碳酸酯树脂制,具有使入射的光在面内均匀地分布的功能。扩散片61具有使例如聚酯制的片材的表面粗糙而使光散射的功能。BEF片62在例如透明的高分子片的表面上设有微小的棱镜或微透镜结构,具有通过聚光使正面亮度上升的功能。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如下手段,即,在扩散片61上,使用蒸镀层叠的高分子膜层叠具有使入射的光变换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的BEF片。
这样的结构的光学片6将从扩散板63的一个面入射的光作为均匀的平面光向液晶面板4出射。
如图3所示,光源部7具有矩形板状的基板71、安装在基板71的一个面上的光源70。光源70是例如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二维矩阵状地安装在基板71的一个面上。光源70也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ExternalElectrodeFluorescentLamp)、热阴极荧光灯(HCFL:HotCathodeFluorescentLamp)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多个灯并列设置。
BL框架8具有矩形的盘形状,在开口部沿周向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凸缘部80。凸缘部80具有向BL框架8的底侧突出设置的多个凸部81,在每个凸部81内设置有内周具有螺纹的螺纹孔。BL框架8的凸缘部81与面板框架5的大小相同,凸部81设置在与面板框架5的贯通孔50以及边框3的贯通孔30相对的位置。因此,凸部81的数量也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数量。
图3是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的横向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光源装置构成为,在BL框架8的底面安装光源部7,在BL框架8的凸缘部80载置光学片6,并在其上盖上面板框架5。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构成为,在面板框架5上载置液晶面板4,在其上盖上边框3,通过结合构件1固定边框3、面板框架5以及BL框架8。由此,在本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光学片6被夹持在面板框架5的板部51以及BL框架8的凸缘部80之间,液晶面板4被夹持在边框3以及面板框架5的板部51之间。
本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除了上述的结构以外,也可以将具有高反射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反射片设置在光源部7的背面侧,例如光源部7与BL框架8之间。
在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中,边框3使面板按压部31与液晶面板4的显示画面的周缘相抵接,并从显示画面侧覆盖液晶面板4。此外,液晶面板4具有与边框3的面板按压部31相同程度或稍大的大小,在该液晶面板4与面板按压部31相抵接的情况下,不会与边框30的贯通孔30重叠。
面板框架5在自身的贯通孔50与边框30的贯通孔30相连的状态下,被容纳在边框3的板部32的内侧。在面板框架5被容纳在边框3内的情况下,面板框架5的面板按压部52和液晶面板4的与边框3的面板按压部31抵接的部位的背面侧相抵接。因此,边框3以及面板框架5将液晶面板4夹持在面板按压部31、52之间。此外,板部51相对于面板框架5的内周面的突出设置部位是,能够通过边框3的面板按压部31与面板框架5的面板按压部52适当地夹持液晶面板4的位置。具体而言,在面板框架5中,在特定位置设定有板部51,该特定位置是,从与边框3相抵接的一侧的端面隔开边框3的面板按压部31、液晶面板4以及面板框架5的面板按压部52相重叠的厚度左右的间隔的位置。
光学片6配置为,使扩散片61和与面板框架5的面板按压部52相抵接的液晶面板4的背面(显示画面的背面)相对,扩散片61的周缘与面板框架5的片按压部(抵接部)53相抵接。在扩散片61与面板框架5的片按压部53相抵接的情况下,光学片6的背面(扩散板63侧的面)与面板框架5的端面(与边框4相抵接的面的背面)处于同一平面。BL框架8的凸缘部80与处于同一平面的面板框架5的端面以及光学片6的扩散板63的周缘相抵接。在凸部81的螺纹孔与面板框架5的贯通孔50相连的状态下,BL框架8的凸缘部80与面板框架5以及光学片6(扩散板63)相抵接。光源部7被容纳在BL框架8的内部,使得该光源70与光学片6的扩散板63相对。
通过上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从光源部7(光源70)出射的光通过光学片6,作为均匀的平面光向液晶面板4照射。
图4A~图4C以及图5是表示结合构件1的结构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1的结合构件1组合圆柱状的杆构件(按压构件)10与圆筒状的套筒构件(安装构件)20而构成。图4A中示出杆构件10,图4B中示出套筒构件20,图4C以及图5中示出组合杆构件10以及套筒构件20的状态。
杆构件10在一端具有螺丝头部(卡止片)11,该螺丝头部11具有十字孔。另外,在杆构件10的另一端从端部至中央附近设有通过中心的分割槽13,在分割槽13的两侧,爪部(卡止片)12从各端部向外突出设置。而且,在杆构件10的所述一端侧的外周面,在与爪部12相同的位置设置有两个凹部14。
在套筒构件20的一端侧的大致一半的外周面具有螺纹部21。另外,在套筒构件20的另一端侧从端部至中央附近设置有通过中心的分割槽22,且被分割槽22分割而设置有卡止部23。卡止部23在各自的端部具有向内设置的爪部23a。套筒构件20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该形状记忆合金在周围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变形为规定形状。此外,套筒构件20构成为,如图5所示,在将两个卡止部23的端部(爪部23a)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扩展的状态作为规定形状形成后,通过常温下的冲压加工,如图4B所示,变形为两个卡止部23变为平行的状态。由此,在周围的温度到达规定温度的情况下,套筒构件20变形(返回)为图5所示的状态。作为形状记忆合金,能够使用例如钛合金,优选使用如下形状记忆合金,即,根据在显示装置工作中在套筒构件20的周围所到达的温度,利用合适的组分生成的形状记忆合金。
上述结构的杆构件10通过爪部12从套筒构件20的卡止部23(爪部23a)侧插入而安装在套筒构件20内。杆构件10在两个爪部12相互接近的状态下被插入套筒构件20内,在到达套筒构件20的螺纹部21侧的端部的情况下,通过爪部12返回原来的状态(图4A所示的状态)而与螺纹部21的端面卡合。此外,杆构件10的螺丝头部11的外径比套筒构件20的外径大。因此,由于螺丝头部11以及爪部12能够分别与套筒构件20的端面卡合,因此,能够防止杆构件10从套筒构件20脱落。另外,在杆构件10被插入套筒构件20内的情况下,套筒构件20的爪部23a分别与杆构件10的凹部14卡合,从而实现使杆构件10以及套筒构件20在轴向以及周向上固定的锁定功能。
上述结构的结合构件1从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侧穿过边框3的贯通孔30以及面板框架5的贯通孔50,并拧入BL框架8的凸部81的螺纹孔内,从而结合边框3、面板框架5以及BL框架8。在通过结合构件1结合的情况下,由于BL框架8在与面板框架5之间夹持光学片6并且保持光源部7,因此,BL框架8以及面板框架5作为支撑光源部7以及光学片6的支撑体发挥作用。另外,在结合构件1被牢固地紧固在BL框架8的凸部81的螺纹孔内的情况下,由于光学片6被面板框架5以及BL框架8牢固地夹持,因此,在例如输送显示装置时,能够防止光学片6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光学片6的表面受到损伤。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处于工作中的情况的状态进行说明。图6是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的横向剖视图,表示显示装置处于工作中的情况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例如被设置在购买者的住宅内,在该显示装置开始工作的情况下,光源部7开始发光并且发热。因此,在显示装置处于工作中的情况下,显示装置的内部的温度因来自光源部7的热而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结合边框3、面板框架5以及BL框架8的结合构件1的套筒构件20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在显示装置处于非工作中的情况下,如图3以及图4C所示,套筒构件20保持两个卡止部23平行且爪部23a与杆构件10的凹部14卡合的组装时的状态。并且,在显示装置开始工作而周围的温度因来自光源部7的热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如图5以及图6所示,套筒构件20变形为爪部23a向分离的方向扩展的状态。在套筒构件20变形的情况下,与杆构件10的凹部14卡合的爪部23a从凹部14脱离。在爪部23a以及凹部14的卡合被解除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边框3、面板框架5以及杆构件10相对于套筒构件20以及BL框架8移动。此外,由于杆构件10的爪部12与套筒构件20的端部卡合,因此,杆构件10不会从套筒构件20脱落。
在边框3、面板框架5以及杆构件10相对于套筒构件20以及BL框架8移动的情况下,面板框架5的片按压部53按压光学片6的力变弱,甚至片按压部53离开光学片6。
在显示装置工作中,光学片6因来自光源部7的热而膨胀。此时,因显示装置的内部的温度上升,面板框架5的片按压部53变为离开光学片6的状态,从而片按压部53对光学片6的按压被缓和。因此,由于光学片6的周缘部未被强力按压,所以在BL框架8的凸缘部80上能够扩展,从而不会产生褶皱。
在本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中,通过杆构件10相对于套筒构件20移动,使得面板框架5(片按压部53)离开光学片6。因此,在狭窄的空间内,也能够解除面板框架5对光学片6的按压,从而能够防止在膨胀的光学片6产生褶皱。
(实施方式2)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在本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中,结合边框3、面板框架5以及BL框架8的结合构件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的结合构件的结构不同。因此,只对结合构件进行说明,对其它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图7以及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结合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9以及图10是沿着图1中的III-III线的横向剖视图。此外,图7以及图9中示出了显示装置处于非工作中的情况的状态,图8以及图10中示出了显示装置处于动作中的情况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2的结合构件9由1个构件构成。本实施方式2的结合构件9形成为圆柱状,在一端具有螺丝头部(按压片)91,该螺丝头部91具有十字孔,在另一端侧的大致一半的外周面具有螺纹部92。结合构件9由形状记忆合金所形成,该形状记忆合金在周围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变形为规定形状。此外,结合构件9构成为,如图8所示,在将螺丝头部91变为平板状的状态作为规定形状形成后,通过常温下的冲压加工,如图7所示,变形为螺丝头部91的十字孔的周围的面变为锥面的状态。由此,在周围的温度到达规定温度的情况下,结合构件9变形(返回)为图8所示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2中,作为形状记忆合金,也可以使用例如钛合金,优选使用如下形状记忆合金,即,根据在显示装置工作中结合构件9的周围所到达的温度,利用合适的组分生成的形状记忆合金。
上述结构的结合构件9从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侧穿过边框3的贯通孔30以及面板框架5的贯通孔50,并拧入BL框架8的凸部81的螺纹孔内,从而结合边框3、面板框架5以及BL框架8。在本实施方式2中,在结合构件9被牢固地紧固在BL框架8的凸部81的螺纹孔内的情况下,由于光学片6被面板框架5以及BL框架8牢固地夹持,因此,在例如输送显示装置时,能够防止光学片6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光学片6的表面受到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中,也在开始工作的情况下,光源部7开始发光并且发热。因此,在显示装置处于工作中的情况下,显示装置的内部的温度因来自光源部7的热而上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中,结合边框3、面板框架5以及BL框架8的结合构件9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在显示装置处于非工作中的情况下,如图7以及图9所示,结合构件9保持螺丝头部91的十字孔的周围的面变为锥面的组装时的状态。即,螺丝头部91设置为,从结合构件9的一端向另一端侧倾斜的形状。
并且,在显示装置开始工作而周围的温度因来自光源部7的热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如图8以及图10所示,结合构件9变形为,螺丝头部91变为平板状的状态。如图10所示,在结合构件9变形的情况下,边框3以及面板框架5相对于BL框架8移动结合构件9的变形量。在边框3以及面板框架5相对于BL框架8移动的情况下,面板框架5的片按压部53按压光学片6的力变弱,甚至片按压部53离开光学片6。这样,片按压部53对光学片6的按压被缓和,因来自光源部7的热而膨胀的光学片6能够在BL框架8的凸缘部80上扩展,从而不会产生褶皱。
在本实施方式2的显示装置中,通过结合构件9的螺丝头部91变形,使得面板框架5(片按压部53)离开光学片6。因此,在狭窄的空间内,也能够解除面板框架5对光学片6的按压,从而能够防止在膨胀的光学片6上产生褶皱。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对本发明的光源装置适用于直下型的光源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具有导光板且光从导光板的端面入射的侧光式的光源装置。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就本发明的光源装置而言,以具有液晶面板4以及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不具有液晶面板4的照明装置(光源装置)单体。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只是例示,并非限制。例如,在侧光式背光源中,本发明的效果也有效。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示出,并非上述的说明示出,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另外,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性特征能够相互地组合。
附图标记的说明如下:
1结合构件(结合体)
4液晶面板(显示面板)
5面板框架(panelchassis)(抵接部)
6光学片
7光源部
8BL框架(支撑体)
9结合构件(结合体)
10杆构件(按压构件)
11螺丝头部(卡止片)
12爪部(卡止片)
14凹部
20套筒构件(安装构件)
21螺纹部
23卡止部
23a爪部
50贯通孔
81凸部
91螺丝头部(按压片)
92螺纹部

Claims (7)

1.一种光源装置,具有光源、使一个面与该光源相对配置的光学片、支撑所述光源以及光学片的支撑体,该光源装置将从所述一个面入射到所述光学片的来自所述光源的光从所述光学片的另一个面出射,其特征在于,
具有:
抵接部,与所述光学片的所述另一个面的周缘部相抵接,并由该抵接部与所述支撑体夹持所述光学片,
结合体,在将该抵接部按压在所述光学片上的状态下,将所述抵接部以及所述支撑体结合在一起,
该结合体构成为,在周围温度变为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按压所述抵接部的力变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体具有:
按压构件,将所述抵接部按压在所述光学片的所述另一个面的周缘部,
安装构件,具有与该按压构件卡止的卡止部,并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
该安装构件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在周围温度变为所述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该安装构件变形为,所述卡止部与所述按压构件的卡止被解除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构件形成为柱状,
所述按压构件具有:
卡止片,分别从外周面的两端突出设置,
凹部,设置在所述外周面的合适位置;
所述安装构件形成为筒状,
所述安装构件具有:
螺纹部,形成在外周面,
爪部,从一个端面向轴向突出设置,且突出设置端向内弯曲;
所述结合体构成为,所述按压构件插入嵌合于所述安装构件内,所述卡止片能够与所述安装构件的两端卡合,所述爪部与所述凹部卡合,
所述支撑体形成为从所述一个面侧支撑所述光学片的板状,且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螺纹孔,
所述抵接部形成为架板状,且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结合体穿过所述贯通孔并使所述螺纹部拧入所述螺纹孔内,来结合所述抵接部以及支撑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设置在所述按压构件的一端侧的外周面,
在所述按压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通过所述按压构件的中心的分割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体形成为柱状,
所述结合体具有:
按压片,从外周面的一端突出设置,将所述抵接部按压在所述光学片上,
螺纹部,形成在所述外周面的另一端侧;
所述支撑体形成为从所述一个面侧支撑所述光学片的板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螺纹孔,
所述抵接部形成为架板状,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结合体贯通所述贯通孔并使所述螺纹部拧入所述螺纹孔内,来结合所述抵接部以及支撑体,
所述按压片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在周围温度变为所述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该按压片变形为按压所述抵接部的力变弱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片以从所述外周面的所述一端向另一端侧倾斜的方式突出设置,在周围温度变为所述规定温度以上的情况下,该按压片变形为,与所述结合体的一个端面处于同一个面的形状。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
显示面板,使用从该光源装置出射的光显示影像。
CN201480046677.7A 2013-08-23 2014-08-18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739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3406 2013-08-23
JP2013173406 2013-08-23
PCT/JP2014/071551 WO2015025814A1 (ja) 2013-08-23 2014-08-18 光源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73932A true CN105473932A (zh) 2016-04-06
CN105473932B CN105473932B (zh) 2017-11-28

Family

ID=52483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667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73932B (zh) 2013-08-23 2014-08-18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71196B2 (zh)
JP (1) JP6343614B2 (zh)
CN (1) CN105473932B (zh)
WO (1) WO20150258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77147S1 (en) 2014-07-04 2020-03-03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USD838253S1 (en) * 2014-07-04 2019-01-15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USD873822S1 (en) 2014-07-04 2020-01-28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oration Image display
CN107003559B (zh) * 2014-11-26 2020-07-28 堺显示器制品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5093683A (zh) 2015-09-22 2015-11-25 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 背光源模组和显示装置
KR102650950B1 (ko) * 2017-09-29 2024-03-26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그것을 갖는 표시 장치
WO2020127050A1 (en) * 2018-12-18 2020-06-25 Signify Holding B.V. A lighting device
JP7106223B2 (ja) * 2019-01-21 2022-07-26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5714A (ja) * 2004-03-31 2005-10-13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8058709A (ja) * 2006-08-31 2008-03-13 Sharp Corp 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JP2012043613A (ja) * 2010-08-18 2012-03-01 Sharp Corp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2997124A (zh) * 2011-09-08 2013-03-27 株式会社Hgm 多个并排重叠连接的导光板单元形成的增大背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66021B (en) * 2005-04-08 2012-06-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US20100020533A1 (en) * 2006-12-06 2010-01-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 source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00208161A1 (en) * 2009-02-19 2010-08-19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imited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960981B2 (ja) 2009-03-03 2012-06-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Led基板、led光源装置
US8797475B2 (en) * 2009-06-15 2014-08-0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WO2014007103A1 (ja) * 2012-07-02 2014-0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3453463B (zh) * 2013-08-23 2016-01-2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85714A (ja) * 2004-03-31 2005-10-13 Sharp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08058709A (ja) * 2006-08-31 2008-03-13 Sharp Corp 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JP2012043613A (ja) * 2010-08-18 2012-03-01 Sharp Corp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2997124A (zh) * 2011-09-08 2013-03-27 株式会社Hgm 多个并排重叠连接的导光板单元形成的增大背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43614B2 (ja) 2018-06-13
WO2015025814A1 (ja) 2015-02-26
JPWO2015025814A1 (ja) 2017-03-02
US20160195770A1 (en) 2016-07-07
CN105473932B (zh) 2017-11-28
US9971196B2 (en) 2018-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73932A (zh)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US9778412B2 (en) Snap-fit for fixing optical film,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the same
US7226201B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backlight module
US20070222910A1 (en) Backlight module
US9488856B2 (en) Narrow bezel LCD module and plastic frame thereof
CN10262020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00123851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50206805A1 (en) Back 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5579896B (zh) 光源模块和显示装置
US9753215B2 (en) Backlight,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009681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US10345511B2 (en) Back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8130339B2 (en) Backlight module
US7722229B2 (en) Frame design and backlight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12026264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Employed Therein
US9715060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769708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223075B2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US2017010863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 plate, edge-li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472660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取付方法
TW201122330A (en) Light source holder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US8432504B2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unit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104813099B (zh) 光源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JP408477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4084766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