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3473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93473A CN104793473A CN201510028940.6A CN201510028940A CN104793473A CN 104793473 A CN104793473 A CN 104793473A CN 201510028940 A CN201510028940 A CN 201510028940A CN 104793473 A CN104793473 A CN 1047934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image
- fixing section
- sensor
- processing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Feeding path after the transfer point and up to the fixing point, e.g. guides and feeding means f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carrying an unfused toner imag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7—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deskewing or align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61—Aligning or deskew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纸张搬送部,能够搬送长纸;图像形成部,将调色剂像转印到通过转印辊隙的长纸上;定影部,构成为能够以原始位置为基准而在规定的摇摆容许范围内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并且使调色剂像定影到通过定影辊隙的长纸上;倾斜检测部,检测转印辊隙与定影辊隙之间的纸张的倾斜;以及控制部,根据通过倾斜检测部得到的检测结果,使定影部摇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利用了电子照相处理(process)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中,对均匀地带电了的感光体(例如感光鼓)照射(曝光)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从而在感光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对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供给调色剂,从而对静电潜像进行可视化而形成调色剂像。在直接或者经由中间转印体间接地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之后,利用定影装置加热、加压,从而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上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将从供纸部(供纸托盘、外部供纸装置等)供给的纸张搬送到图像形成部的纸张搬送部。纸张搬送部具有例如环辊部、阻挡辊(resist roller)部等多个搬送辊部。在纸张搬送部中,已知由于搬送辊轴的细微的倾斜、构成搬送辊部的多个辊对的辊隙压力(以下称为“搬送辊隙压力”)的差异等而以倾斜了的状态搬送纸张(所谓偏斜)。如果在长纸上形成图像时产生偏斜,则继续以纸张倾斜了的状态使纸通过搬送辊隙,所以产生纸张褶皱等损伤。作为校正长纸的偏斜的技术,有例如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图像形成部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配置能够相对纸张搬送方向摇摆的导向辊,根据由配置于导向辊的附近的探测单元探测到的连续纸的偏移量(Offset),使导向辊摇摆,从而校正长纸的偏斜。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内容:通过使端部引导部件在与纸张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来校正长纸的偏斜,该端部引导部件抵接于纸张的纸张宽度方向的端部,对纸张端部进行引导。
在本说明书中,“长纸”表示比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的一般的供纸托盘中可收容的纸张(例如A3尺寸)更长的纸张,包括棍纸、连续纸张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767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355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定影装置中,定影辊隙的辊隙压力(以下称为“定影辊隙压力”)比搬送辊隙压力更高,并且从定影面侧部件(例如定影辊)向纸张供给热量。因此,如果使长纸以倾斜了的状态通过定影辊隙,则容易发生纸张褶皱等损伤。
根据专利文献1、2记载的技术,虽然能够校正纸张搬送路中产生的长纸的粗略的偏斜,但难以校正长纸通过定影辊隙时成为问题的微小的偏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长纸通过定影辊隙时由于长纸的偏斜而发生纸张褶皱等损伤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纸张搬送部,能够搬送长纸;
图像形成部,将调色剂像转印到通过转印辊隙的长纸上;
定影部,构成为能够以原始位置为基准而在规定的摇摆容许范围内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并且使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到通过定影辊隙的长纸上;
倾斜检测部,检测所述转印辊隙与所述定影辊隙之间的纸张的倾斜;以及
控制部,根据通过所述倾斜检测部得到的检测结果,使所述定影部摇摆。
根据本发明,检测转印辊隙与定影辊隙之间的纸张的倾斜,定影部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以校正该倾斜,所以能够防止在长纸通过定影辊隙时由于偏斜而发生纸张褶皱等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4A是示出二次转印辊隙与定影辊隙之间的摇摆前的纸张的倾斜的图。
图4B是示出二次转印辊隙与定影辊隙之间的摇摆后的纸张的倾斜的图。
图5是示出定影部摇摆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A是示出二次转印辊隙与定影辊隙之间的摇摆前的纸张的倾斜的图。
图6B是示出二次转印辊隙与定影辊隙之间的摇摆后的纸张的倾斜的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系统;1A:供纸装置;1B: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读取部;20:操作显示部;30:图像处理部;40:图像形成部;50:纸张搬送部;60:定影部;100:控制部;S1:第一传感器(倾斜检测部);S2:第二传感器(倾斜检测部);NT:二次转印辊隙;NF:定影辊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1具备供纸装置1A以及图像形成装置1B。
供纸装置1A收容例如棍纸、连续纸张等长纸,依照来自图像形成装置1B的指示而供纸。图像形成装置1B在从供纸装置1A供给了的长纸或者从供纸部51供给了的纸张上形成图像。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B的整体结构的图。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B的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2、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B是利用了电子照相处理技术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B中采用了纵型串联方式,即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行进方向(铅直方向)上串联地配置与CMYK的4色对应的感光鼓413,对中间转印带421通过一次的程序依次转印各色调色剂像。
即,图像形成装置1B将形成在感光鼓413上的Y(黄色)、M(品红色)、C(青色)、K(黑色)的各色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在中间转印带421上叠合4色的调色剂像,之后,二次转印到纸张上,从而形成图像。
如图2、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B具备图像读取部10、操作显示部20、图像处理部30、图像形成部40、纸张搬送部50、定影部60以及控制部100。
控制部100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02、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3等。CPU101从ROM102或者存储部72读出与处理内容对应的程序并在RAM103中展开,与展开了的程序协作而对图像形成装置1B的各模块的动作以及供纸装置1A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
通信部71具有例如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MODEM(MOdulator-DEModulator:调制解调器)、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等各种接口。
存储部72由例如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所谓的闪存存储器)、硬盘驱动器构成。在存储部72中,保存例如控制各块的动作时所参照的查找表LUT。
控制部100经由通信部71,在与和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等通信网络连接的外部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控制部100接收例如从外部的装置发送的基于页面记述语言(PDL:PageDescription Language:页面描述语言)的图像数据(输入图像数据),并据此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另外,控制部100经由通信部71,在与供纸装置1A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
图像读取部10具备被称为ADF(Auto Document Feeder:自动进纸器)的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以及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扫描仪)等。
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通过搬送机构搬送载置在原稿托盘上的原稿而送给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通过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能够连续地读取载置在原稿托盘上的多个原稿的图像(包括双面)。
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对从自动原稿供纸装置11搬送到接触玻璃上的原稿或者载置在接触玻璃上的原稿进行光学扫描,使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12a的受光面上成像,读取原稿图像。图像读取部10根据利用原稿图像扫描装置12得到的读取结果,生成输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30中对该输入图像数据实施规定的图像处理。
操作显示部20由例如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构成,作为显示部21以及操作部22发挥功能。显示部21依照从控制部10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图像的状态显示、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的显示。操作部22具备数字键、启动键等各种操作键,接受由用户实施的各种输入操作,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0。
用户能够操作操作显示部20来进行原稿设定、画质设定、倍率设定、应用设定、输出设定、单面/双面设定、纸张设定以及摇摆量调整等与图像形成有关的设定。
图像处理部30具备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与初始设定或者用户设定对应的数字图像处理的电路等。例如,图像处理部30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根据灰度校正数据(灰度校正表格)进行灰度校正(图像浓度控制)。另外,图像处理部30对输入图像数据实施颜色校正、图像斑点(Shading)校正等各种校正处理、压缩处理等。根据实施了这些处理的图像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40。
图像形成部40具备用于根据输入图像数据而形成基于Y分量、M分量、C分量、K分量的各有色调色剂的图像的图像形成组件41以及中间转印组件42等。
图像形成组件41由Y分量用、M分量用、C分量用、K分量用的4个图像形成组件41Y、41M、41C、41K构成。图像形成组件41Y、41M、41C、41K具有同样的结构,为了便于图示以及说明,用同一符号表示通用的构成要素,在区分各自的情况下,对符号附加Y、M、C或者K来表示。在图2中,仅对Y分量用的图像形成组件41Y的构成要素附加符号,省略了关于其他图像形成组件41M、41C、41K的构成要素的符号。
图像形成组件41具备曝光装置411、显影装置412、感光鼓413、带电装置414以及鼓清洁装置415等。
感光鼓413是在例如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管)的周面依次层叠有底涂层(UCL:Under Coat Layer)、电荷发生层(CGL:ChargeGeneration Layer)、电荷输送层(CTL:Charge Transport Layer)的负带电型的有机感光导体(OPC:Organic Photo-conductor)。
电荷发生层由将电荷发生材料(例如酞菁顔料)分散到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的有机半导体构成,接受利用曝光装置411的曝光而发生成对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电荷输送层由将空穴输送性材料(电子供给性含氮化合物)分散到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的材料构成,将电荷发生层中发生的正电荷输送至电荷输送层的表面。
带电装置414由例如栅控式电晕器带电(Scorotron)装置、电晕器带电(Corotron)装置等电晕放电发生器构成。带电装置414通过电晕放电使感光鼓413的表面均匀地带电为负极性。
曝光装置411由例如半导体激光器构成。曝光装置411对感光鼓413照射与各色分量的图像对应的激光。通过将感光鼓413的电荷发生层中发生的正电荷输送至电荷输送层的表面,中和感光鼓413的曝光区域中的表面电荷(负电荷)。由此,在感光鼓413的表面,通过曝光部(低电位部)和非曝光部(高电位部)的电位差而形成各色分量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412收容有各色分量的显影剂(例如由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二分量显影剂),通过使各色分量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鼓413的表面,使静电潜像可视化而形成调色剂像。具体而言,对显影剂承载体(显影辊)施加显影偏置电压,通过感光鼓413的表面和显影剂承载体的电位差,显影剂承载体上的带电调色剂移动到感光鼓413的表面的曝光部而附着。
鼓清洁装置415具有滑接在感光鼓413的表面的鼓清洁刮刀等,去除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413的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中间转印组件42具备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多个支承辊423、二次转印辊424以及带清洁装置426等。
中间转印带421由环状带构成,环状地架设在多个支承辊423上。多个支承辊423中的至少一个支承辊由驱动辊构成,其他支承辊由从动辊构成。例如,与K分量用的一次转印辊422相比配置在带行进方向的更下游侧的支承辊423优选为驱动辊。通过驱动辊旋转,中间转印带421在箭头A方向上以一定速度行进。
与各色分量的感光鼓413对置地,在中间转印带421的内周面侧配置一次转印辊422。将一次转印辊422隔着中间转印带421而压接到感光鼓413,从而形成用于从感光鼓413向中间转印带421转印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辊隙。
与多个支承辊423中的一个对置地,在中间转印带421的外周面侧配置二次转印辊424。将与中间转印带421对置地配置的支承辊423称为背辊。将二次转印辊424隔着中间转印带421而压接到背辊,从而形成用于从中间转印带421向纸张转移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辊隙。
在中间转印带421通过一次转印辊隙时,将感光鼓413上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而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上。具体而言,通过对一次转印辊422施加一次转印偏置,对中间转印带421的背面侧(与一次转印辊422抵接的一侧)赋予与调色剂反极性的电荷,调色剂像被静电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
之后,在纸张通过二次转印辊隙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纸张。具体而言,通过对二次转印辊424施加二次转印偏置,对纸张的背面侧(与二次转印辊424抵接的一侧)赋予与调色剂反极性的电荷,调色剂像被静电地转印到纸张。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被朝向定影部60搬送。
带清洁装置426具有滑接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的带清洁刮刀等,去除二次转印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另外,在中间转印组件42中,也可以代替二次转印辊424,而采用在包括二次转印辊的多个支承辊上环状地架设二次转印带的结构(所谓带式的二次转印组件)。
定影部60具备如下部分等:上侧定影部61,配置在纸张的定影面(形成有调色剂像的面)侧,具有定影面侧部件;下侧定影部62,配置在纸张的背面(定影面的相反的面)侧,具有背面侧支承部件;加热源63,对定影面侧部件加热;以及压接分离部64,对定影面侧部件压接背面侧支承部件。
例如,在上侧定影部61是带加热方式的情况下(参照图2),定影带成为定影面侧部件,在上侧定影部61是辊加热方式的情况下,定影辊成为定影面侧部件。另外,例如,在下侧定影部62是辊加压方式的情况下(参照图2),加压辊成为背面侧支承部件,在下侧定影部62是带加压方式的情况下,加压带成为背面侧支承部件。压接分离部64进行动作而对定影面侧部件压接背面侧支承部件,从而形成夹持纸张而搬送的定影辊隙。被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像而搬送来的纸张在通过定影辊隙时被加热、加压。由此,在纸张上定影调色剂像。另外,定影部60也可以具备分离空气送风部,该分开空气送风部对定影面侧部件或者背面侧支承部件送风,将纸张从定影面侧部件或者背面侧支承部件分离。
另外,定影部60具备以原始位置为基准在规定的摇摆容许范围(例如±5mm)内使定影部60整体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的摇摆部65(参照图3)。例如,摇摆部65具有配置在定影部60的框架(图示省略)的纸张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偏心凸轮(图示省略)、驱动偏心凸轮的驱动马达(图示省略)、以及配置在另一端侧而对定影部60朝向偏心凸轮侧施力的施力部件(图示省略)。由控制部100控制驱动马达的动作,偏心凸轮旋转,从而定影部60摇摆。另外,作为摇摆部65还能够应用利用了齿轮齿条机构的结构。
原始位置是指,定影部60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未摇摆的位置(摇摆量是0),被设定为在初始状态下未倾斜的纸张通过定影辊隙的纸张宽度方向中央部。其中,如果定影辊隙处的纸张的通过区域始终相同,则存在由于纸张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边缘而在定影面侧部件或者背面侧支承部件中产生损伤的忧虑,所以原始位置优选可变更。
纸张搬送部50具备供纸部51、排纸部52、第一搬送部53~第四搬送部56以及搬送路径切换部57等。
在构成供纸部51的3个供纸托盘组件511~513中,针对预先设定的每个纸种类,收容根据纸的克重、尺寸等而识别了的纸张(标准纸张、特殊纸张)。
第一搬送部53具备包括中间搬送辊部531、环辊部532以及阻挡辊部533在内的多个搬送辊部。第一搬送部53将从供纸部51或者供纸装置1A供给的纸张(包括长纸)搬送到图像形成部40(二次转印部)。
第二搬送部54将在图像形成部40中在第一面(表面)上形成了图像的纸张搬送到第三搬送部55。另外,第二搬送部54将在第三搬送部55中调头而送回来的纸张搬送到排纸部52。
第三搬送部55使从第二搬送部54送出的纸张临时停止,使搬送方向反转(调头)。第三搬送部55将调头了的纸张搬送到第二搬送部54或者第四搬送部56。
第四搬送部56是将在第三搬送部55中调头而送出的纸张搬送到第一搬送部53(环辊部532的上游)的循环路径。第二面(背面)变为上表面的纸张通过第一搬送部53。
搬送路径切换部57将从定影部60送出的纸张以原来的状态排纸、或者反转而排纸,由此切换搬送路径。具体而言,控制部100根据图像形成处理的处理内容(单面/双面印刷、面朝上排纸、面朝下排纸等),控制搬送路径切换部57的动作。
由第一搬送部53将从供纸部51或者供纸装置1A供给的纸张搬送到图像形成部40。然后,在纸张通过二次转印辊隙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被一并二次转印到纸张的第一面(定影面),在定影部60中被实施定影处理。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由具备排纸辊等的排纸部52排纸到装置外。对纸张的双面形成图像时,在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被送出到第二搬送部54,在第三搬送部55以及第四搬送部56中被反转之后,在第二面上形成图像。
进而,图像形成装置1B具备检测二次转印辊隙与定影辊隙之间的纸张的倾斜的倾斜检测部。具体而言,倾斜检测部具有配置在二次转印辊隙NT的附近的第一传感器S1以及配置在定影辊隙NF的附近的第二传感器S2(参照图4A、图4B)。在图4A、图4B中,第一传感器S1配置于二次转印辊隙NT的上游侧,第二传感器S2配置于定影辊隙NF的上游侧。关于配置第一传感器S1的“二次转印辊隙的附近”、配置第二传感器S2的“定影辊隙的附近”,是能够正确地检测二次转印辊隙NT与定影辊隙NF之间的纸张的微小的倾斜的位置即可,例如优选以二次转印辊隙NT或者定影辊隙NF为中心的±50mm以内。
第一传感器S1以及第二传感器S2由例如将显像元件排列设置成一列(或者多列)的线传感器构成。第一传感器S1平行于二次转印辊隙NT的长度方向而配置,检测二次转印辊隙NT处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第二传感器S2平行于定影辊隙NF的长度方向而配置,检测定影辊隙NF处的纸张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
通过用线传感器构成第一传感器S1以及第二传感器S2,能够高精度(例如几十μm单位)地检测纸张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通过比较第一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和第二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能够求出纸张的倾斜,所以用第一传感器S1以及第二传感器S2检测纸张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就是指检测纸张的倾斜。
在图像形成装置1B中,在图像形成中使用包括棍纸、连续纸张的长纸的情况下,由于搬送辊轴的错位等,在二次转印辊隙NT与定影辊隙NF之间长纸随着时间经过而倾斜(参照图4A)。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部60根据作为倾斜检测部的第一传感器S1以及第二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而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从而校正长纸的倾斜。具体而言,定影部60在消除倾斜的方向(在图4A中下方向)上摇摆第一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与第二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的差Δ的量。在长纸通过定影部60的状态下定影部60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从而定影辊隙NF处的长纸的纸张宽度方向的位置被顺利地校正,其结果,校正了长纸的倾斜(参照图4B)。例如依照图5所示的定影部摇摆处理,控制定影部60的摇摆动作。
图5是示出定影部摇摆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例如,伴随在图像形成装置1B中开始图像形成处理,CPU101执行保存在ROM102中的规定的程序,从而实现该处理。
如果开始了图像形成处理,则开始利用纸张搬送部50搬送长纸,并且在图像形成部40中在长纸上形成调色剂像,在定影部60中在长纸上定影调色剂像。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01中,控制部100取得第一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二次转印辊隙NT处的长纸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以及第二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定影辊隙NF处的长纸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位置)。
在步骤S102中,控制部100比较第一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和第二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计算差Δ(参照图4A)。在差Δ是“0”时,长纸的倾斜也是“0”。
在步骤S103中,控制部100判定在步骤S102中计算出的差Δ是否大于调整最小值m。在差Δ大于调整最小值m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04的处理,在差Δ是调整最小值m以下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01的处理。
“调整最小值m”是能够判定为无需校正长纸的倾斜的限界值。即,在差Δ是调整最小值m以下的情况下,长纸的倾斜小到无需校正的程度,所以不进行定影部60的摇摆。调整最小值m被设定为例如0.5mm以内。
在步骤S104中,控制部100判定定影部60的总摇摆量z是否为摇摆容许范围内(以原始位置为基准而±W)。在定影部60的总摇摆量z为摇摆容许范围内的情况下,能够使定影部60摇摆,所以处理转移到步骤S105。另一方面,在定影部60的总摇摆量z为摇摆容许范围外的情况下,如果使定影部60摇摆,则产生问题,所以处理转移到步骤S106。
“总摇摆量z”相当于假设使定影部60摇摆了差Δ时的定影部60的移动预定位置。即,在定影部60在直至上次为止的处理中从原始位置向+侧(在图4A、图4B中下侧)摇摆6、在本次的处理中向-侧(在图4A、图4B中上侧)摇摆差Δ的情况下,总摇摆量z成为“δ-Δ”。例如,预先将定影部60的摇摆历史存储在存储部72中而能够计算总摇摆量z即可。
在步骤S105中,控制部100控制摇摆部65的动作,使定影部60整体摇摆差Δ。由此,校正了定影辊隙NF处的长纸的纸张宽度方向位置,其结果,校正了长纸的倾斜(参照图4B)。
在差Δ超过调整最小值m的情况下,长纸的倾斜可能成为纸张褶皱的发生原因,所以摇摆定影部60来校正长纸的倾斜。这样,仅在需要长纸的倾斜校正时,使定影部60摇摆,从而摇摆部65的动作频度减少,所以耐久性提高。
在定影部60的总摇摆量z为摇摆容许范围外的情况下,为了使定影部60能够重新摇摆,进行步骤S106~S110的处理,定影部60返回到原始位置。优选每当定影部60返回到原始位置时,原始位置被变更。由此,定影辊隙NF处的长纸的通过区域被平均化,所以能够抑制由于长纸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边缘而在定影面侧部件或者背面侧支承部件中产生损伤。
在步骤S106中,控制部100使图像形成部40中的图像形成处理(向感光鼓431的写入处理)停止。此时,利用纸张搬送部50的长纸的搬送动作继续。此前写入到感光鼓413的调色剂像(未定影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21,被转印到长纸上。
在步骤S107中,控制部100判定针对未定影图像的定影处理是否完成、即长纸的形成有未定影图像的部分是否通过定影部60。例如,从二次转印辊隙NT至定影辊隙NF的搬送距离和利用纸张搬送部50的搬送速度恒定,所以能够根据从步骤S106中停止图像形成处理起的时间,判定针对未定影图像的定影处理是否完成。如果针对未定影图像的定影处理完成,则处理转移到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控制部100使利用纸张搬送部50的长纸的搬送动作停止。如果在使向感光鼓413的写入处理停止的同时使长纸的搬送动作停止,则成为在感光鼓413、中间转印带421或者长纸上形成有未定影图像的状态,有对以后的图像形成处理造成问题的忧虑。通过针对所有未定影图像完成定影处理,能够防止在以后的图像形成处理中产生问题。
在步骤S109中,控制部100控制压接分离部64的动作而使背面侧支承部件从定影面侧部件分离,使定影部60成为分离状态而返回到原始位置。定影部60在返回到原始位置之后,再次成为压接状态。由此,能够重新实施利用定影部60的摇摆进行的长纸的倾斜校正。
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100使图像形成部40以及纸张搬送部50的动作再次开始,再次开始中断了的图像形成处理。
在步骤S111中,控制部100判定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处理是否结束。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处理是指,进行通过指示图像形成的信号(例如印刷任务)而设定的图像形成的处理。在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处理结束了的情况下,摇摆控制处理成为结束,在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处理未结束的情况下,重复步骤S101转移的处理。另外,在摇摆控制处理结束的情况下,定影部60返回到原始位置。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B具备:纸张搬送部50,能够搬送长纸;图像形成部40,将调色剂像转印到通过二次转印辊隙NT(转印辊隙)的长纸上;定影部60,构成为能够以原始位置为基准而在规定的摇摆容许范围内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并且将调色剂像定影到通过定影辊隙NF的长纸上;第一传感器S1以及第二传感器S2(倾斜检测部),检测二次转印辊隙NT与定影辊隙NF之间的纸张的倾斜;和控制部100,根据通过第一传感器S1以及第二传感器S2得到的检测结果,使定影部60摇摆。
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B,检测二次转印辊隙NT与定影辊隙NF之间的长纸的倾斜,定影部60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以校正该倾斜,所以能够使长纸相对定影辊隙NF以直角进入。因此,能够防止长纸通过定影辊隙NF时,由于偏斜而发生纸张褶皱等损伤。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由本发明者完成的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变更。
例如,倾斜检测部的结构不限于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例如,第一传感器S1也可以配置于二次转印辊隙NT的下游侧,第二传感器S2也可以配置于定影辊隙NF的下游侧。
另外,即使在第一传感器S1的检测结果与第二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的差Δ不超过调整最小值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定影部60摇摆而校正长纸的倾斜。
进而,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形成二次转印辊隙NT的转印辊部的中间转印组件42能够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在定影部60的总摇摆量z超过摇摆容许范围的情况下,使中间转印组件42摇摆(参照图6A、图6B)。即,在直至上次为止的处理中从原始位置向+侧摇摆6,在本次的处理中计算出+侧的差Δ时,在定影部60的总摇摆量z超过摇摆容许范围的情况下(即在总摇摆量z=δ+Δ>W的情况下,参照图6A),控制部100控制使中间转印组件42摇摆的中间转印摇摆部(图示省略)的动作,使中间转印组件42摇摆差Δ(参照图6B)。由此,无需立即使定影部60返回到原始位置,而能够继续进行图像形成,所以生产性提高。
应该理解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点上都是例示而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并非基于上述说明而基于权利要求书,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纸张搬送部,能够搬送长纸;
图像形成部,将调色剂像转印到通过转印辊隙的长纸上;
定影部,构成为能够以原始位置为基准而在规定的摇摆容许范围内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并且使所述调色剂像定影到通过定影辊隙的长纸上;
倾斜检测部,检测所述转印辊隙与所述定影辊隙之间的纸张的倾斜;以及
控制部,根据通过所述倾斜检测部得到的检测结果,使所述定影部摇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检测部具有:
第一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图像形成部的附近,检测长纸的纸张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位置;以及
第二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定影部的附近,检测长纸的纸张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计算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差,使所述定影部摇摆该差的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的差超过规定值的情况下,使所述定影部摇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部在所述定影部的总摇摆量超过所述摇摆容许范围的情况下,停止以后的图像形成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图像形成部在停止图像形成动作以前形成的未定影图像的定影处理完成之后,所述纸张搬送部停止长纸的搬送,
在利用所述纸张搬送部的长纸的搬送被停止了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定影部成为分离状态而返回到所述原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转印辊隙的转印辊部构成为能够在纸张宽度方向上摇摆,
在所述定影部的总摇摆量超过所述摇摆容许范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转印辊部摇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变更所述原始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09512A JP5928494B2 (ja) | 2014-01-22 | 2014-01-22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009512 | 2014-01-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3473A true CN104793473A (zh) | 2015-07-22 |
CN104793473B CN104793473B (zh) | 2018-10-16 |
Family
ID=53544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28940.6A Active CN104793473B (zh) | 2014-01-22 | 2015-01-21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18895B2 (zh) |
JP (1) | JP5928494B2 (zh) |
CN (1) | CN10479347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12924A (zh) * | 2017-07-04 | 2019-01-15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
CN110231757A (zh) * | 2018-03-06 | 2019-09-13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58245B2 (ja) * | 2015-12-08 | 2018-07-1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歪み矯正方法 |
JP2019015755A (ja) * | 2017-07-03 | 2019-01-3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JP6943041B2 (ja) * | 2017-07-04 | 2021-09-29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51112A (en) * | 1992-01-13 | 1994-09-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riginal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with it |
JP2010241520A (ja) * | 2009-04-01 | 2010-10-28 | Ricoh Co Ltd | 用紙走行位置補正装置、用紙走行位置補正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20110135324A1 (en) * | 2009-12-07 | 2011-06-09 | Youbao Peng | Belt driv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20110311240A1 (en) * | 2010-06-21 | 2011-12-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809913A (zh) * | 2011-06-02 | 2012-12-05 | 株式会社东芝 | 定影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07981Y2 (ja) * | 1988-12-29 | 1996-08-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装置の定着装置 |
JP2006076784A (ja) | 2004-09-13 | 2006-03-23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091384A (ja) * | 2004-09-22 | 2006-04-06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10470B2 (ja) * | 2006-05-02 | 2012-04-04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49989B2 (ja) * | 2009-01-29 | 2013-1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31051B2 (ja) | 2010-05-10 | 2014-11-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ト装置 |
JP2012163809A (ja) * | 2011-02-08 | 2012-08-30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91806B2 (ja) * | 2011-04-28 | 2015-04-0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831336B2 (ja) * | 2012-04-04 | 2015-12-09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
2014
- 2014-01-22 JP JP2014009512A patent/JP592849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1-21 CN CN201510028940.6A patent/CN104793473B/zh active Active
- 2015-01-22 US US14/602,707 patent/US961889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51112A (en) * | 1992-01-13 | 1994-09-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Original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with it |
JP2010241520A (ja) * | 2009-04-01 | 2010-10-28 | Ricoh Co Ltd | 用紙走行位置補正装置、用紙走行位置補正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20110135324A1 (en) * | 2009-12-07 | 2011-06-09 | Youbao Peng | Belt driv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20110311240A1 (en) * | 2010-06-21 | 2011-12-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809913A (zh) * | 2011-06-02 | 2012-12-05 | 株式会社东芝 | 定影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12924A (zh) * | 2017-07-04 | 2019-01-15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
CN110231757A (zh) * | 2018-03-06 | 2019-09-13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
CN110231757B (zh) * | 2018-03-06 | 2022-01-11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输送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93473B (zh) | 2018-10-16 |
JP2015138139A (ja) | 2015-07-30 |
US20150205235A1 (en) | 2015-07-23 |
US9618895B2 (en) | 2017-04-11 |
JP5928494B2 (ja) | 2016-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856101B2 (en) |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EP3309621B1 (en) |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 recording medium | |
CN104793473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952931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guide member disposed along the sheet feeding path on both sides | |
US1019795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 |
US920568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150185669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fixing device | |
US20160313686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ation system | |
JP590047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570810B2 (ja) |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504947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437186B2 (en)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989156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veyance control method | |
US1070547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veyance control method | |
US991590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603142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23028883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program | |
US1037525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 |
JP201818536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 |
JP695379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搬送制御方法 | |
JP6244903B2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202006613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出力補正プログラム | |
JP201318638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