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9877A - 远程通信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远程通信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9877A
CN104769877A CN201380057599.6A CN201380057599A CN104769877A CN 104769877 A CN104769877 A CN 104769877A CN 201380057599 A CN201380057599 A CN 201380057599A CN 104769877 A CN104769877 A CN 104769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ata
data block
response signaling
retransmission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5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9877B (zh
Inventor
马修·韦布
若林秀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69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9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9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在支持多并行重传协议处理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控制从终端设备至基站的数据块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进行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第一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用于指示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被通信到基站的对应的第一确认指示;进行结合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第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第二确认指示,其中,在获取第一确认指示之前开始第二传输;并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考虑第一响应信令和第二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安排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例如,如果第一确认指示或第二确认指示中的任一个指示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则避免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Description

远程通信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移动)远程通信网络中使用的方法、系统和装置。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在这类网络中管理数据重传的重传协议和相关方案。
背景技术
第三和第四代移动远程通信系统,诸如基于3GPP定义的UMTS和长期演进(LTE)架构能够支持比由前代移动远程通信系统所提供的简单的声音和消息传送服务更复杂的服务。例如,使用由LTE系统所提供的改进的无线电接口和增强的数据速率,用户能够享用诸如之前只能经由固定线路的数据连接才可使用的移动视频流和移动视频会议的高数据速率应用。因此,对于部署第三和第四代网络的需求是强烈的,并且存在这类网络中的对应期望以在逐渐地大的覆盖区域上方提供可靠的通信。
图1提供了示出了根据LTE原理操作的无线远程通信网络/系统100的一些基本功能的示意图。图1中的各个元件及其相应的操作模式众所周知并且在由3GPP(RTM)主体管理的相关标准中被定义,并且还在有关该主题的许多书本中进行了描述,例如,Holma H.和Toskala A[1]。网络100包括连接至核心网络102的多个基站101。每一个基站均提供可以将数据通信至终端设备104并且从终端设备104通信数据的覆盖区域103(即,小区)。数据经由无线下行链路从基站101被传输至其相应的覆盖区域103内的终端设备104。数据经由无线上行链路从终端设备104被传输到基站101。核心网络102在相应的基站101之间路由数据并且从基站104路由数据并且提供诸如认证、移动性管理、充电等功能。终端设备还可被称为移动站、用户设备(UE)、用户终端、移动无线电等。基站还可被称为收发站/节点B/e节点B等。
无线远程通信网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供重传协议,以在独立传输可能失败的情况下改善数据传输的总体可靠性。适合的重传协议的提供在存在失败的传输的更高可能性的情况下变得更重要。因此,在此,无线电传播条件在小区的边缘处关于终端设备是更具挑战性的,重传协议可能尤其重要。
在包括LTE类网络的传统远程通信网络中,经常采用基于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程序的重传协议。例如,对于HARQ关于LTE上行链路通信的概述参见Section 5.4.2in ETSI TS 136.321v10.6.0(2012-10)[2]。
混合ARQ(HARQ)的基本原理是结合特定块的数据传输,例如在从终端设备(UE)至基站(eNB)的上行链路中,沿相反的方向(即,在这种情况下从基站至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发送指示是否成功地接收上行链路传输的一些反馈(确认信令)。指示相关联上行链路传输的成功接收的确认信令通常被称为‘ACK’,同时指示相关联上行链路传输的未成功接收的确认信令通常被称为‘NACK’。鉴于此,应当注意,术语“确认信令”本文中用作针对关联于重传协议的反馈/响应信令的便利术语,并且术语被用于总体上指代这个信令并且无论信令是否指示成功接收的数据(ACK)或未成功接收的数据(NACK)。也就是说,术语“确认信令”旨在包含肯定确认信令(ACK信令)和否定确认信令(NACK信令)两者。鉴于此,确认信令也可以被称为ACK/NACK信令、反馈信令和响应信令。
上行链路数据将通常包括关联于前向纠错编码(FEC)的一些奇偶校验位位和一些数据位(系统性位)。如果基站不能恰当地接收上行链路数据的特定传输,则然后NACK信令将发送回UE。
一种重传方法将使UE使用系统性位和奇偶校验位的不同组合重传数据。在LTE中,这些不同的组合被称为冗余版本(RV)。接收这类包括不同RV的重传的eNB能够努力结合两个(或更多的)RV以增加正确解码的可能性。这种处理被熟知为增加的冗余处理。
另一种重传方法将使UE重传相同的RV(即,包括相同组的系统性位和奇偶校验位)。然后,eNB可以努力使用最大比例结合的方法或类似地最优结合相同数据的两个副本,以增加在已知为Chase结合的处理中增加正确解码的可能性。
如果基站不能从四个RV的初始序列中恰当地解码上行链路数据,则LTE网络通过UE首先传输一序列四个不同RV(增加的冗余)提供结合这些两个原理的可能性而不用接收跟随四个不同RV的重复传输(允许Chase结合)的任何下行链路ACK/NACK信令。这种方法被熟知为TTI束(bundle)。
在这个实施例中,因为在重传中没有接收新系统性/奇偶校验位,所以仅取决于Chase结合的HARQ过程可能在接收端-eNB处需要比增加的冗余更少的缓冲能力。另一方面,增加的冗余以增加的缓冲为代价增加更早成功接收的可能性。
根据建立和较好理解的LTE原理,介质访问层(MAC)每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针对上行链路传输将传输块(TB)递送至物理层(PHY)。TTI的持续时间对应于子帧,即1ms。从TB,PHY获得能够用于相应(重)传输的四个RV(以下进一步论述)。通常,RV可以任何顺序传输,但是默认顺序是RV0-RV2-RV3-RV1。
因此,为了通信特定TB,在一个实例中,UE可能在特定的TTI中首先传输对应于RV0的一序列数据位。为了解释的目的,包括上行链路无线帧结构的一序列的TTI可以被视为针对在TTI 0处传输的数据利用第一RV连续编号。如果基站能够从传输中解码TB,则其将ACK通信至UE。当接收ACK时,HARQ处理能够接收针对上行链路传递的下一个传输块。然而,如果基站不能从传输中解码TB,则其将NACK通信至UE。当接收NACK时,HARQ处理使用待制成的RV2引起TB的重传。如果基站能够从RV0和RV2的结合的传输中解码TB,则其将ACK通信至UE。如果基站依然不能恰当地解码TB,则其将发送另一个NACK。这将导致使用RV3重传TB的HARQ处理等。
为了允许用于处理所接收的信号和HARQ反馈的传输/解码的时间,根据LTE标准,针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在上行链路传输之后以第四子帧发送针对基本HARQ操作的ACK/NACK信令,并且在其被称为停止并且等待(SAW)操作之后以第四子帧发送任何需要的重传。
在图2中示意性地指示了在这方面的基本HARQ计时。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针对基于LTE的通信网络的一系列的TTI。TTI相对于其中制成关联于具体TB的RV0的初始传输的TTI随着时间的增加连续地编号为0、1、2…等。因此,在TTI 0处传输RV0并且管理TB传输的HARQ处理等待至TTI 4以接收关联于这个传输的对应ACK或NACK。在图2的实施例中,在TTI 4处接收NACK,并且所以HARQ处理使用RV2在TTI 8处布置重传。再次,假定这种传输不允许基站恰当地解码TB,并且所以在TTI 12处接收NACK,导致使用RV3在TTI 16处布置重传的HARQ处理等。
可以从图2中看出,大多数的TTI(例如,TTI 1至TTI 7并且TTI 9至TTI 15)在以上论述的HARQ处理的控制下在传输块的传输中不起作用。为了增加效率,因此,UE可以并行地操作八个HARQ处理,以每个HARQ处理管理不同传输块的传输。如在图2中示意性地所示,第一HARQ处理在TTI 0、8、16…等处利用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操作,并且在TTI 4、12、20…处利用下行链路ACK/NACK信令操作。第二HARQ处理并行(但转移的一个TTI)在TTI 1、9、17…等处利用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操作,并且在TTI 5、13、21…等处利用下行链路ACK/NACK信令操作。其他HARQ处理在其他TTI处按类似方式操作直至在TTI 7、15、23…等处利用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并且在TTI 11、19、27…等处利用下行链路ACK/NACK信令操作。每个HARQ处理针对上行链路数据关联于其自身的缓冲器。
因此,在传统的LTE网络中针对上行链路的HARQ操作提供并行运行并且分配到具体TTI的八个HARQ处理。如以下进一步论述,如果采用TTI束,则这降低至四个并行HARQ处理。在UE处在MAC层中通过单个HARQ实体维持并行HARQ处理,使得当一些HARQ处理停止并且等待接收ACK/NACK时,其他处理能够传输数据。如以上参考图2所示,每个上行链路(UL)HARQ处理仅可以在具体TTI处传输。如果具体HARQ处理没有什么在被分配至其的具体TTI处传输,则来自那个UE的没有其他的UL HARQ处理能够使用TTI。即,在一些方面,相比于下行链路HARQ处理,针对其增加安排针对传输和任何重传的弹性。
在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具有上行链路传输的LTE类网络的背景下,基站(eNB)能够以两种方法的任一个提供针对特定HARQ处理的HARQ反馈(ACK/NACK信令)。
第一方法是以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格式0(或具有PUSCH传输模式2的4)处于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以下关于UL HARQ处于DCI消息能够包含的领域中。
a.新数据指示(NDI)。
b.待使用的RV。
c.待使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
d.UL资源授权。
如果相比于接收的持续时间切换NDI,则UE确定其应当根据关于PDCCH的剩下的消息继续传输新数据(新TB)。如果NDI未被切换,则HARQ处理在UE处确定其应当使用潜在不同的RV、MCS、和指示的授权重传关联于提前传输的TB的数据。因为MCS能够动态地变动,但是在图2中示出的固定时间表必须依然遵守。
第二方法是处于PHICH(物理HARQ指示信道)。这利用针对ACK的‘1’和针对NACK的‘0’编码单位HARQ指示(HI)。PHICH传输在其发生的子帧的开始处在控制区域中通过全系统带宽分布。如果UE未接收包含DCI格式0(或在PUSCH传输模式2中的格式4)的PDCCH,则其使用从PHICH解码的HI。如果HI=0,则UE使用相同的MCS和如先前的授权重传关联于提前传输的TB的数据,但是以如上所述的预定顺序(例如,RV0-RV2-RV3-RV1)通过RV循环。因为MCS不能变动并且在图2中示出的固定时间表必须遵守,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被称为“非自适应的同步HARQ”。如果HI=1(对应于ACK),则UE在其能够继续传输之前不重传而不是等待接收PDCCH。这类PDCCH能够以相同的子帧到达,并且通常具有指示针对新TB数据切换的NDI,该新TB应当在通过PDCCH提供的相关联的上行链路资源授权上传输。
如果在使用中存在两个空间层,则针对每个空间层发送独立的PHICH。如果使用载波聚合(CA),则每个载波的每层上存在一个PHICH,并且当将上行链路资源授权发送至HARQ反馈对应于其的资源授权时,在相同部件载波上发送PHICH。
能够利用通过八个复杂相互垂直的Walsh序列加扰的重合(“重叠”)PHICH在相同的物理资源(就时间和频率而言)中发送多个PHICH。资源和序列通过eNB含蓄地发信号为UL资源分配参数的函数。
在其必须将失败报告给无线链路控制(RLC)层之前,UE具有限制HARQ重传最大总量的RRC构造。
以上提供了在LTE中什么可以被称为“基本”HARQ操作的概述。关于这种类型方法的可能缺点是在关联于基站不恰当地解码的TB的RV重传之间的延迟能够引进针对上行链路流量的显著延迟。在无线远程通信道条件相对差的情况下这特别地是这样。旨在降低这些问题的可替换的HARQ模式关联于所谓的TTI束。
关于TTI束,在四个连续的TTI中传输关联于特定TB的四个RV,但是基站不发送任何相关联的下行链路ACK/NACK信令直至在最终传输之后的四个TTI。在所有四个TTI处使用相同的MCS和授权分配。这种方法利用所有四个RV迅速地提供了基站以潜在浪费传输为代价(例如,如果基站能够从前两个RV中恰当地解码TB,则后两个RV的传输是不必要的)以改善相关联的TB的早期正确解码的可能性。关于TTI束,单个HARQ处理针对其中传输四个RV的四个TTI的束管理重传协议。
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在LTE处关联于TTI束的HARQ处理计时。这类似于图2的以上描述并且从图2的以上描述理解。如在图3中示意性地所示,关联于在TTI处传输的第一传输块TB1的冗余版本是0至3(传统以RV0-RV2-RV3-RV1的顺序)。通过第一HARQ处理H1共同地管理关联于TB1的四个RV的传输。在TB最后的RV传输之后,在第四TTI处传输关联于在LTE处针对TTI束的具体HARQ处理的确认信令。以先前的试图在TB最后的RV传输之后,如果确认信令指示基站不能恰当地解码TB,则HARQ处理设置四个RV被传输为在13th TTI处开始的另一束。相比于“正常”HARQ操作,例如在图2中所示,如果基站不能从RV的第一束传输中解码TB,则这指示在潜在等待时间方面的显著增加。
因此,参考图3,管理TB1传输的HARQ处理H1等待直至TTI 7以接收关联于TB1传输的对应ACK或NACK。在这个实施例中,接收NACK信令。因此,HARQ处理H1操作以重传关联于TTI 16、17、18、和19的RV束,并且在TTI 23处等待相关联的确认信令。
关于以上参考图2论述的非TTI束HARQ操作多个TTI束HARQ处理能够利用管理不同传输块传输的每个处理并行操作。因此,参考图3,示出了在TTI 4至7处控制关联于TB2的四个RV传输的第二HARQ处理H2。根据以上论述的定义计时,在TTI 11处接收针对这个HARQ处理的确认信令,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假定其为ACK。因此,HARQ处理H2清除关联于TB2的数据缓冲,并且在分配HARQ处理H2的下一系列的TTI(即,TTI 20至23)处制备新TB的传输。其他HARQ处理利用全部四个HARQ处理(在图3中标记的H1、H2、H3和H4)按类似方式在其他TTI处操作。
如上所述,HARQ处理针对在PUCSCH上的上行链路通信总体上涉及关联于传输块的所谓的冗余版本(RV)的(重)传输。在LTE处针对PUSCH应用的前向纠错(FEC)是速率-1/3Turbo码(Turbo Code)。因此,FEC处理的输出是系统性位(对应于针对上行链路的TB数据)的流和奇偶校验位的两个对应流。这些三个流独立地交叉并且结合以形成针对从其抽取RV的缓冲器的编码的数据。首先放下交织的系统性位,然后从两个奇偶校验流替换位。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这个处理。从顶部向下工作,图4开始传输块加循环冗余校验位(TB+CRC)。这是turbo编码,以提供系统性位S和两个流的奇偶校验位P1和P2。流被独立地交织以生成作为在关联于对那个具体TB负责的HARQ处理的缓冲器中以上论述的顺序布置的S、P1、和P2的相应交织版本。
如在图4中示意性地所示,根据使用的RV通过从不同的开始点处读取脱离缓冲器的位创建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RV。针对每个RV读出的位数取决于当前速率匹配和MCS条件。当达到缓冲器的末端时,计数环绕至开端(即,其是‘圆形的缓冲器’)。针对RV数量n的开始点从开始加上固定的偏移沿着缓冲器的长度接近于n/4。。
传统HARQ操作的以上描述主要聚集在以频分双工(FDD)模式操作的LTE网络。针对以时分双工(TDD)模式操作的LTE网络的HARQ操作跟随使用(boarding原意放这都不合适,请留意)相同原理的,但是具有关联于上行链路仅和下行链路仅子帧的可变布置的计时方面的差异。相比于FDD变改针对TDD的HARQ时间表,使得如总原理,ACK/NACK信令根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构造到达或在对应UL传输之后的四个子帧或到达接近于四个子帧的延迟。针对跟随NACK信令接收的重传计时制成类似的变改。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指定数量的上行链路HARQ处理针对不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构造是不同的。
关于FDD,针对TTI束,TDD使用四个TTI的束尺寸。然而,在LTE技术规范当前版本中的可获取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构造没有一个具有四个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这意针对其支持TTI束的一组TDD构造指四个TTI束在时间上不必是连续的。对时间表的类似重新布置利用TTI束制成为正常(非束)TDD HARQ操作。
以相关标准能够找到关于传统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的HARQ操作和相关联方面的更多细节。
关于传统非束HARQ处理的缺点是,当信道条件相对差时,使得通常需要多个RV恰当地解码TB,存在其增加等待时间的相应RV传输之间的八个子帧的延迟。另一方面,TTI束能够根据需要利用与完整束重传的潜在Chase结合提供从TB获得的四个RV的迅速增加的结合。因为传输完整组的RV而没有关联于非束HARQ操作的延迟,所以在信道条件使得三个或四个RV通常需要恰当解码TB的情况下这较好地起作用。然而,TTI束HARQ处理经受类似的缺点,在此,其可能不可能从第一组RV中可靠地解码传输块,使得通常需要Chase结合。在这些情况下,存在束RV完整传输之间的16子帧的延迟。此外,为了实现Chase结合,潜在地针对四个并行HARQ处理的每一个,基站必须存储针对16子帧的第一束传输。这能够引起在安排eNB的资源块的每个群中应用的基站(具体地针对高数据速率和大传输块尺寸)处潜在的显著缓冲要求,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能够重新引进其旨在移除TTI束的等待时间。
来自3GPP TSG-RAN WG1#51-bis Sevilla,Spain,January 14-18,2008[3]的3GPP技术文献(TDoc)R1-080443提出设置HARQ处理的两种方法,使得仅一个ACK/NACK基于束的或第一或最后子帧发送每个TTI束,即时间表。这种方法以每个子帧使用不同的HARQ处理,以那种方法在他们上方拆分传输块。通过较高层信令控制传输(在来自3GPP TSG-RANWG2#60Jeju,Korea,November 5-9,2007[4]的3GPP TDoc R2-074889中更详细地论述)。
来自3GPP TSG-RAN WG2#60Jeju,Korea,November 5-9,2007[5]的3GPP TDoc R2-074940论述了接近于针对LTE选择什么的TTI束的形式。
鉴于现有方案以上识别的缺点,因此需要针对在无线通信网络中操作重传协议的可替换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支持多并行重传协议处理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操作终端设备以控制从终端设备至基站的数据块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进行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用于指示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被通信到基站的对应的第一响应信令;进行与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相结合的数据块的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第二响应信令,其中,在获取第一响应信令之前开始第二传输;并且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考虑第一响应信令和第二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通过考虑第一响应信令和第二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包括:如果第一响应信令或第二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数据块已经成功被通信到基站,则与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相结合避免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无线帧结构包括一系列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并且数据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包括在各个单个TTI中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无线帧结构包括一系列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并且数据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包括在各个束的TTI中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一束TTI的不同TTI中的各个传输包括数据块的不同的位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一束TTI的不同TTI中传输的数据块的不同的位包括针对数据块获得的不同冗余版本。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数据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块的相同的位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数据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块的不同的位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数据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中传输的数据块的不同的位包括针对数据块获得的不同冗余版本。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进行结合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另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另一响应信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获取第二响应信令之前开始另一传输,并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考虑第一响应信令、第二响应信令、和另一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第一和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通过考虑第一响应信令、第二响应信令、和另一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第一和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包括:如果第一响应信令、或第二响应信令、或另一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则避免结合第一和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之前进行结合另一重传协议处理数据块的另一数据传输,并且其中,该方法包括如果第一响应信令或第二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则避免结合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如果第一响应信令指示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则与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相结合避免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响应信令已经指示数据块成功通信到基站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获取来自第二响应信令的信息,该信息不同于指示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的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应当修改与到基站的随后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指示。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一个或多个参数涉及来自以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包括:调制编码方案、从数据块传输的一组选择的位、针对数据块传输降低量的数据的指令、以及结合单协议传输处理传输来自多个数据块的指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进行结合第三重传协议处理的来自不同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用于指示不同的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被通信到基站的对应的第三响应信令;进行结合第四重传协议处理的来自不同数据块的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第四响应信令,其中,在获取第三响应信令之前开始来自不同数据块的第二传输;并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考虑第三响应信令和第四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第三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并且其中,第三和第四重传协议处理与第一和第二重传协议处理并行操作。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通过考虑第一响应信令和第二响应信令的组合确定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结合单个重传协议处理传输数据块的数据和来自另一个数据块的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从在通过基站传输的物理重传协议指示信道上的信令中获取响应信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从在通过基站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信令中获取响应信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相应的重传协议处理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支持多并行重传协议处理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从终端设备至基站的数据块通信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单元,能操作以进行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用于指示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被通信到基站的对应的第一响应信令;并且进行与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相结合的数据块的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第二响应信令,其中,在获取第一响应信令之前开始第二传输;以及控制器单元,能操作以通过考虑第一响应信令和第二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控制器单元能操作以通过考虑第一响应信令和第二响应信令的组合确定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包括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终端设备和基站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支持多并行重传协议处理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操作以控制从终端设备至基站的数据块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终端设备接收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将用于指示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接收数据块的对应的第一响应信令传输至终端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结合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将对应的第二响应信令传输至终端设备,其中,在传输第一响应信令之前开始接收第二传输;并且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考虑与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相结合是否已经由基站成功接收数据块,确定是否避免安排从终端设备的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通过考虑与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相结合是否已经由基站成功接收数据块,确定是否避免安排从终端设备的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包括:如果第一响应信令或第二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数据块已经通过基站成功接收,则与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相结合避免安排从终端设备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无线帧结构包括一系列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并且数据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包括在各个单个TTI中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无线帧结构包括一系列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并且数据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包括在各个束的TTI中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一束TTI的不同TTI中的各个传输包括数据块的不同的位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一束TTI的不同TTI中传输的数据块的不同的位包括针对数据块获得的不同冗余版本。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数据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块的相同的位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数据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块的不同的位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数据块的第一和第二数据传输中传输的数据块的不同的位包括针对数据块获得的不同冗余版本。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从终端设备接收结合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另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将对应另一响应信令传输至终端设备。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第二响应信令传输至终端设备之前开始另一传输的接收,并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考虑数据块是否已经由基站结合另一重传协议处理成功接收,确定是否避免安排从终端设备的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和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通过考虑数据块是否已经由基站结合另一重传协议处理成功接收,确定是否避免安排从终端设备的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和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包括:如果第一响应信令、或第二响应信令、或另一确认的任一个指示已经由基站成功接收,则确定是否避免安排从终端设备的结合第一和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之前接收结合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另一数据传输,并且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第一响应信令或第二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已经由基站成功接收,则避免安排从终端设备的结合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如果第一响应信令指示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则与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相结合避免安排从终端设备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使用第二响应信令表达终端设备信息,在第一响应信令已经指示数据块通过基站成功接收的情况下,该信息不同于指示数据块是否已经通过基站成功接收的信息。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应当修改与到基站的随后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指示。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一个或多个参数涉及来自以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包括:调制编码方案、从数据块传输的一组选择的位、针对数据块传输降低量的数据的指令、以及结合单协议传输处理传输来自多个数据块的指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从终端设备接收结合第三重传协议处理的来自不同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将用于指示不同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的对应的第三响应信令传输至终端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结合第四重传协议处理的来自不同数据块的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将对应的第四响应信令传输至终端设备,其中,在传输第三响应信令之前开始接收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考虑是否已经由基站结合第四重传协议处理成功接收数据块,确定是否避免结合第三重传协议处理安排从终端设备的数据块的数据重传,并且其中,第三和第四重传协议处理与第一和第二重传协议处理并行操作。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如果第一响应信令指示数据块已经通过基站成功接收,则抑制第二响应信令的传输。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结合单个重传协议处理接收数据块的数据和来自另一个数据块的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物理重传协议指示信道上传输响应信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传输响应信令。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相应的重传协议处理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支持多并行重传协议处理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从终端设备至基站的数据块通信的基站,该基站包括收发器单元,能操作以从终端设备接收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将用于指示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接收数据块的对应的第一响应信令传输至终端设备;并且从终端设备接收结合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数据块的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将对应的第二响应信令传输至终端设备,使得在传输第一响应信令之前接收第二传输;以及控制器单元,能操作以通过考虑数据块是否已经通过基站结合第二重传协议处理成功接收,确定是否避免安排从终端设备的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如果第一响应信令指示数据块已经通过基站成功接收,则收发器单元能操作以抑制第二响应信令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包括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基站和终端设备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
应当理解的是,与本发明的第一和其它方面有关的上述本发明的特征和方面都同等适用,并可以适当地与根据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实施方式进行结合,而不仅仅是上述的本发明的特定组合。
附图说明
现将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相似的部件设置有相应的参考标号,并且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传统LTE型移动远程通信网络的实施例;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在LTE型网络中传统非TTI束HARQ处理相关联的传输和计时;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在LTE型网络中四个传统非TTI束HARQ处理相关联的传输和计时;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如何在LTE型网络中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生成与传输块相关联的冗余的版本;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LTE型移动远程通信网络的实施例;并且
图6至1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与HARQ操作相关联的传输和计时。
具体实施方式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远程通信系统500。在这个实施例中,远程通信系统500主要基于LTE型架构。因此,为简便起见,远程通信系统500的操作的许多方面是已知的和理解的并且此处不再进行详细地描述。可以根据任何已知技术(例如,根据当前的LTE标准)实施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的远程通信系统500的操作方面。
远程通信系统500包括耦接至无线电网络部分的核心网络部分(演进分组核心)502。无线网络部分包括基站(演进的节点B)504,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适配并且被布置为与多个终端设备通信。在这个实施例中,示出了两个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506和第二终端设备508。当然应当认识到,实际上,无线电网络部分可以包括为跨各个通信小区的大量的终端设备服务的多个基站。然而,为简便起见,图5中仅示出了单个基站和两个终端设备。
关于传统的移动无线电网络,终端设备506、508被布置成将数据通信给基站(收发站)504并且从基站(收发站)504通信数据。基站反过来被通信连接至核心网络部分中的服务网关S-GW(未示出),该服务网关被设置为经由基站504对远程通信系统500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移动通信服务的路由和管理。为了维持移动性管理和连接性,核心网络部分502也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未示出),其基于存储在家庭用户服务器HSS中的用户信息管理增强分组服务EPS,与在通信系统中操作的终端设备506、508的连接。核心网络中其他的网络部件(为简单起见也未在图中示出)包括:策略计费和资源功能(policy charging and resource function)PCRF、以及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该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提供从核心网络部分502到外部分组数据网络(例如,互联网)的连接。如上所述,除了被修改以根据在此所讨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功能性之外,图5中所示的通信系统500的各个元件的操作基本是传统操作。
在这个实施例中,假定第一终端设备506是以传统方式与基站504通信的传统终端设备。这个传统的终端设备506包括用于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收发器单元506a、和被配置为控制设备506的控制器单元506b。控制器单元506b可以包括处理器单元,该处理器单元被适当地配置/编程为使用用于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的装配的常规编程/配置技术来提供期望的功能。收发器单元506a和控制器单元506b在图5中被示意性地示出为单独元件。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单元的功能可以不同的方式提供,例如,使用单个适当编程的集成电路。应理解的是,第二终端设备506通常将包括与其操作功能相关联的各种其他元件。例如,终端设备506也将包括提供诸如上述HARQ功能的HARQ实体。
在这个实施例中,假定第二终端设备508是当与基站504通信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适用于支持操作的终端设备。
关于传统终端设备50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508包括用于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收发器单元508a、和被配置为控制设备508的控制器单元508b。控制器单元508b可以包括如下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提供功能的各种子单元。这些子单元可以实现为离散的硬件元件或者视情况而定配置的控制器单元的功能。因此,控制器单元508b可以包括处理器单元,其被适当地配置/编程以使用用于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的装备的常规编程/配置技术提供本文所描述的期望的功能。为便于指示,收发器单元508a和控制器单元508b在图5中被示意性地示出为单独元件。然而,应当理解,可以遵循本领域的惯例的不同方式提供这些单元的功能,例如,使用单个适当编程的集成电路。应理解,终端设备508一般将包括与其操作功能相关联的各种其他元件。具体地,终端设备508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提供关于上行链路传输的HARQ功能的HARQ实体508c。在这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HARQ实体(单元)508c被示意性地示出为控制器单元508b的子单元。
基站504包括用于传输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收发器单元504a、和被配置为控制基站504的控制器单元504b。控制器单元504b可以再次包括各种子单元,诸如用于根据如以下进一步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功能的调度单元。这些子单元可以实现为离散的硬件元件或者视情况而定配置的控制器单元的功能。因此,控制器单元504b可以包括处理器单元,其被适当地配置/编程以使用用于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的装备的常规编程/配置技术提供本文所描述的期望的功能。为便于指示,收发器单元504a和控制器单元504b在图5中被示意性地示出为单独元件。然而,应当理解,可以遵循本领域的惯例的不同方式提供这些单元的功能,例如,使用单个适当编程的集成电路。应当理解的是,基站504通常将包括与其操作功能相关联的各种其他元件。具体地,基站504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用于提供关于上行链路传输的HARQ功能的HARQ实体504c。在这个实施例中,基站HARQ实体(单元)504c被示意性地示出为控制器单元504b的子单元。
因此,基站504被配置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相应的通信链路510、512上方与传统的终端设备506和终端设备508两者通信数据。本文中,假定基站504被配置为根据所建立的基于LTE的通信原理在相关联的无线电通信链路510上方与传统的终端设备506通信。然而,在基站504和终端设备508之间的通信根据如以下进一步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用不同的重传协议过程操作。
本发明的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主要描述与以FDD通信模式操作的单个终端设备相关联的多个HARQ处理的环境,诸如在图5中示出的终端设备508。然而,应当理解,能够在其他情况下实施那类似的原理。例如,当利用对对应于在与FDD相对的操作中针对传统的HARQ处理采用的那些的时间轴的合适调整以TDD模式操作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同样实现HARQ过程。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诸如在图5中示出的终端设备508和基站504的终端设备和基站被配置为采用修改的HARQ过程。具体地,与特定传输块(TB)相关联的数据在终端设备中被分配为超过一个HARQ处理。在这个第一实施方式中,假定来自终端设备的通信采用如上所述的TTI束的总原理。也就是说,假定终端设备针对与用于由单个HARQ处理管理的每个群的重传协议上行链路通信而操作以传输与传输块相关联的四个冗余版本的相应群。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一方面是终端设备被配置为制成在这种情况下作为HARQ处理的(至少)两个单独的重传协议处理的相应控制下针对传输块的(至少)两种数据传输。显著地,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在接收与针对传输块的先前的第一数据传输相关联的确认信令之前制成针对传输块的第二数据传输。此外,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如果与第一或第二HARQ处理任一个相关联的确认信令指示传输块已经成功被通信到基站,则在第一HARQ处理的控制下防止针对传输块的数据重传。类似地,如果第一或第二HARQ处理任一个指示传输块的成功通信,则在第二HARQ处理的控制下防止针对传输块的数据重传。在一些方面,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提供与相同传输块的对应多个传输并行的多个HARQ处理操作表现特征,并且其中,通过考虑与另一个HARQ处理相关联的确认信令控制针对一个HARQ处理的重传试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基于LTE的通信网络中针对重传协议的示例操作。图6是类似于图3的一些方面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从支持HARQ过程的终端设备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与TTI束上行链路远程通信相关联的一系列TTI。图6也提供了与在每个TTI(即,来自传输块的冗余版本)中传输的数据和四个并行的HARQ(H1、H2、H3、H4)过程相关联的TTI的指示。为了解释和参考起见,TTI在图6中相对于在附图中示出的第一TTI随着增加时间连续地编号为0、1、2…等。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配置终端设备,使得第一传输块TB1在第一HARQ处理H1的控制下在TTI 0至3处首先使用传统的TTI束技术传输。在这个实施例中,与第一传输块TB1相关联的冗余版本在分配到第一HARQ处理H1的前四个TTI以顺序RV0-RV2-RV3-RV1传输。根据图6的实施方式,假定第一HARQ处理被配置为在TTI 7(即,跟随与如在图3中所示为传统TTI束HARQ操作相同的基本计时)处期望从基站接收ACK/NACK信令。此外,假定第一HARQ处理H1针对这个实施方式被配置为在先前试图(即,在这个方面再次跟随与如在图3中所示的传统TTI束HARQ操作相同的基本计时)的最后RV的传输之后将任何需要的重传制成为在13th TTI开始的另一束。
然而,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操作与传统的HARQ操作显著地不同,原因在于,与第一传输块TB1相关联的TTI束数据在第二HARQ处理H2的控制下传输处于TTI 4至7的第二时间。在第二HARQ处理H2的控制下的这个第二传输可以在一些方面被视为投机性传输,原因在于,其在第一HARQ处理H1的控制下接收在与第一传输操作相关联的确认信令之前开始。如果第一传输块在TTI 0至3处在第一HARQ处理H1的控制下在其第一传输中与基站实际上成功地通信,则这意指第一传输块TB1的第二传输可能相当于浪费资源。
然而,针对在图6中指示的示例操作,假定基站在TTI 0至3处在第一HARQ处理H1的控制下不能够从其第一传输中恰当地解码TB1。因此,终端设备在HARQ处理H1的控制下传输的非确认的TTI束的TTI 7中接收确认信令(反馈/响应信令)。这在图6中通过给合相关TTI标记的NACK示意性地指示。在这个实施例中,假定确认信令(ACK/NACK指示)根据例如使用如上所述的PHICH或DCI信令的基本上传统的技术从基站至终端设备通信。为了这个实施例的目的,假定在PHICH上接收ACK/NACK信令。
当在TTI 7处接收NACK信令时,第一HARQ处理H1被配置为在第一HARQ处理H1的控制下在下一个TTI(即TTI 16至19)处保留与用于潜在重传的TB1相关联的数据。再次,这种计时基本上跟随与传统TTI束HARQ操作的重传协议相关联的计时。
响应于在TTI 7中接收NACK信令,配置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操作HARQ过程的终端设备,使得与第一传输块TB1相关联的TTI束数据在第三HARQ处理H3的控制下传输处于TTI 8至11的第三时间。这种第三传输在第三HARQ处理H3的控制下可以再次被视为投机性传输,原因在于,其在接收与针对传输块的先前数据传输相关联的确认信令之前开始,该传输块可以允许基站解码传输块而不用要求来自第三传输的额外数据。
在这个实施例中,不能从与HARQ处理H1相关联的第一传输中恰当地解码TB1,基站在TTI4至7处接收第一传输块TB1的第二传输并且通过考虑结合TB1的第一和第二传输接收的信号试图解码第一传输块TB1。例如,这能够通过针对结合第二HARQ处理H2制成的第二TB1传输所接收的信号与针对TTI 0至3(在其处他们自己不能够恰当地解码,因此不能解码处于TTI 7的NACK)的第一TB1传输所接收的信号传统的Chase结合实现。Chase结合TB1的两个接收的版本的能力增加解码在成功的可能性,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假定由于这种合并成功解码TB1。因此,终端设备在TTI 11处接收通过结合HARQ处理H2指示TB1在基站中已经成功解码的基站所传输的确认信令(响应信令)。这在图6中通过给合相关TTI标记的ACK示意性地指示。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假定确认信令(ACK/NACK指示)根据基本上传统的技术从基站至终端设备通信。
当在TTI 11处接收ACK时,对应的HARQ处理H2识别到没有必要安排其本身根据类似于以传统HARQ操作为基础的原理在随后的时间重传。然而,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的显著方面是第一HARQ处理H1也被配置为结合第二HARQ处理H2考虑在TTI 11处接收的ACK信令并且在TTI 16至19处取消其本身计划的TB1重传。在基站中的调度单元意识到,终端设备将这样反应并且作为结合HARQ处理H2发送肯定确认的结果,相应地避免针对关联于HARQ处理H1的传输块重传的安排。也就是说,基站基于结合不同的HARQ处理(在这个实施例中,HARQ处理H2)设置的确认信令避免安排与HARQ处理H1相关联的重传。这可以通过不储备/分配(或取消……的现有储备/分配)针对这类重传的资源而完成。相反,可以从终端设备针对不同传输块的上行链路通信、或针对通过在网络中的另一终端设备使用而分配资源。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站不需要在TTI 8至11处在第三HARQ处理H3的控制下发送的第一传输块TB1的第三传输以恰当地解码TB1。在一些方面,这种上行链路传输因此可能被视为上行链路资源的浪费。因此,基站被配置为无论被接收的数据如何毁坏,不请求结合第三HARQ处理的任何数据重传。也就是说,在这个实施例中,基站被配置为响应于关联于被提前成功解码的传输块的数据绝不发送否定确认信令(NACK)。然而,当需要超过一个上行链路传输时,针对基站提供了比传统HARQ技术更迅速潜在地解码上行链路数据的能力以交换这种潜在浪费的资源。鉴于此,第三HARQ处理H3可以被配置为忽视在TTI 15处接收的相关联的ACK/NACK信令从而管理是否需要重传,并且相反始终假设ACK。然而,如以下进一步所述,为了其他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使用关联于不必要的上行链路传输(诸如,在这个实施例中TB1的第三传输)的ACK/NACK信令资源。
在TTI 11处接收到TB1现在已经成功地与基站通信的指示,终端设备(更具体地,终端设备的HARQ实体)被配置为在下一个可获取的HARQ处理(本文中HARQ处理H4)的控制下从下一个可获取的TTI(本文中TTI 12)开始的下一个传输块TB2的上行链路传输。因此,针对TB2的上行链路传输可以与以上针对TB1所述相同的方式在TTI 12至15处在TTI 16至19处在下一个HARQ处理(在这种情况下,HARQ处理H1)的控制下通过第二“投机性”传输等跟随的HARQ处理H4的控制下利用第一传输进行。
图7类似于图6并且将从图6中理解,但是如果基站能够从关联于第一HARQ处理H1的第一传输中恰当地解码传输块TB1,则指示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发生什么。如果基站在TTI 0至3处从第一传输中解码TB1,则终端设备根据上述技术在TTI 7处获取对应的ACK指示。因为基站已经能够从第一传输中解码TB1,所以基站在TTI 4至7处不需要来自结合第二HARQ处理H2制成的TB1的第二数据传输。以类似于在TTI 15处针对关联于第三HARQ处理H3的确认信令参考图6以上所述的方式,终端设备在TTI 11处不需要在图7中关联于第二HARQ处理的确认信令。这是因为终端设备在TTI 7处从相关的传输块已经通过基站成功接收的先前肯定确认信令中已经了解。
为了避免从不需要的确认信令中产生的潜在困惑,如果针对相同的传输块已经通过另一HARQ处理接收肯定确认,则其适用于关联于被配置为忽视无论什么确认信令针对那个HARQ处理被接收的特定传输块的上行链路的HARQ处理。具体地,关联于其响应于更早的传输通过基站已经绝对确认的传输块的HARQ处理可以被配置为自动地假定相关于其自身传输的肯定确认(ACK)信令。如果结合随后的HARQ处理从基站发送的肯定下行链路确认信令由于某些原因在传输中毁坏或不被接收,则这避免安排不必要重传的HARQ处理。在此,如以下进一步所述,HARQ处理被配置为基于针对结合不同HARQ处理传输的相同传输块的先前肯定确认而通过自动地假定肯定确认这样忽视其自身的确认信,可以使用对应的响应信令(确认信令)表达额外的信息。
在这个实施例中,响应于在TTI 7处接收肯定确认,终端设备的MAC实体被配置为避免TB1的任何进一步的传输。相反,终端设备可能开始基于以正常方式在TTI 8处接收的基站调度授权结合下一个可获取的HARQ处理传输下一个传输块(在图7中TB2)。替换地,基站可以安排终端设备不进行针对在其期间网络中的其他终端设备被分配可获取的上行链路资源(在图中未示出)的时段的进一步传输。
在终端设备不能够在一个TTI处足够迅速地响应于肯定确认信令的接收以在下一个TTI处立即开始传输新传输块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反而被配置为在多个TTI处继续针对跟随ACK信令的相同传输块的进一步数据传输。也就是说,甚至在已经在TTI 7处接收完涉及TB1的ACK之后,终端设备可以在HARQ处理H3的控制下开始关联于TB1的上行链路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可以被配置为简单地忽视这些传输而不用解码,并且可以类似于上述的方式处理关联于这种传输的确认信令。例如,在终端设备中的MAC实体可以被配置为假定相关于关联于传输块的任何上行链路传输数据的肯定确认信令(ACK),该传输块已经被绝对地确认,如果有的话,无论针对那个传输已经实际接收什么确认信令。
替换地,即使终端设备不能够足够快速响应以开始传输新传输块,但是例如根据预定标准反而可能需要其在TTI处不进行立即跟随针对关联于那个传输块的先前传输的肯定确认的关联于传输块的传输。这在终端设备处节省电力,并且此外,基站能够将相关资源分配给在网络中的另一终端设备。
在又一实施例中,在此,终端设备不能够立即响应于肯定确认信令,MAC实体可以被配置为开始先前ACKed传输块的进一步传输,并且尽可能快地停止这个传输。这在类似于图7的图8中示意性地指示[resented拼写可能有误,请留意],并且将从图7中理解。然而,在图8中假定终端设备不能够在TTI 7处立即切换跟随ACK的TB2的传输,并且反而继续关联于第三HARQ处理H3的TB1的第三传输。然而,在完成所有针对冗余版本的这个第三传输之前,MAC实体对在TTI中接收的肯定确认做出相应以识别出关联于HARQ处理H3的正在进行的传输是不必要的,并且能够被停止。在图8中示出的实施例中,这在已经处于TTI 8和9的RV0和RV2之后发生,使上行链路传输的TTI 10和11成为空的。
在已经在控制TTI束数据的上行链路的四个并行HARQ处理的上下文中描述了以上实施方式的同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均能够基于关联于如上所述的另一HARQ处理的确认信令通过将四个RV周期性地分配为八个正常的HARQ处理并且允许一个HARQ处理的中断而应用于非束HARQ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变体中,在一些情况下,针对关联于单个TB的潜在冗余数据传输设置不是所有的HARQ处理(无论束于否)。例如,在具有四个并行HARQ处理的TTI束实施方式中,在HARQ处理H3和H4可以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但是HARQ处理H1和H2独立操作以根据上述原理促进第二传输块的上行链路通信的同时,HARQ处理H1和H2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被配置为根据上述原理一起操作以促进第一传输块的上行链路通信。在图9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这个操作模式的实施例。
图9示出了当针对第二传输块TB2的上行链路通信分配第二和第三HARQ处理H3、H4时,针对第一传输块TB1的上行链路通信分配第一和第二HARQ处理H1、H2。在这个实施例中,假设在TTI 7处接收关于第一HARQ处理H1的否定确认信令。然而,不同于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方法,在图9的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中的MAC实体被配置为结合HARQ处理H3进行来自TB2的第一数据传输,而不是关联于TB1的第三数据传输。如果结合HARQ处理H2在TTI 11处接收的随后确认信令指示传输块TB1已经成功被通信到基站,则第一和第二HARQ处理H1、H2两者避免关联于TB1的任何数据重传并且当他们然后变为起作用的时能够开始传输另一个传输块。然而,在图9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假定结合HARQ处理H2在TTI 11处接收的随后的确认信令指示传输块TB1依然未成功通信到基站。在这种情况下,如图9示意性地所示,关联于第一HARQ处理H1的重传由于在TTI 7处接收的NACK未被中断,并且重传从TTI 16处继续开始。虽然未在图中示出,HARQ处理H2将类似地在TTI 20至23处重传关联于TB1的数据。实质上,关联于TTI 16至23的行为将重复关联于TTI 0至7的行为。然而,因为基站能够在TTI 0至7处Chase结合更早的两个传输,所以存在结合这些传输接收TB1成功的更多的可能性。重复的不能将数据通信至基站将导致重复的上行链路传输试图直至恰当地接收数据或制成试图的阈值数量而没有成功。如果达到失败试图的阈值数量,则终端设备在试图的阈值数量之后可以与传统HARQ操作不能与数据通信相同的方式起作用。
因此,在其确定针对相同传输块的更早的数据传输是否已经通过基站成功接收之前,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能够使针对传输块的数据成为投机性上行链路传输。此外,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能够基于关联于另一HARQ处理的确认信令使关联于一个传输的HARQ处理中断,该另一HARQ处理关联于所涉及数据的另一传输(即,针对相同的传输块获得的数据)。如上所述,这种方法潜在地引起终端设备不需要关联于一些上行链路传输的确认信令的情形。具体地,不需要其跟随针对相同传输块的先前出现的肯定确认信令(ACK)的确认信令。针对其不必是精确的确认信令的时段的实施例是在图6中的TTI 15、在图7中的TTI 11、在图8中的TTI 11和15两者、以及在图9中的TTI 19。存在用于处理潜在不需要确认信令的多个不同方法。
参考在图7中示出具体实施例的计时情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虽然这个信令不是精确必要的(因为在TTI 7处结合TB1接收的先前的ACK信令意指无论TB1的自身传输是否成功接收HARQ处理H2不必安排任何重传),但是基站可能被配置为以正常方法在TTI 11处传输关联于第二HARQ处理H2的确认信令。然后,当确定TB1是否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时,终端设备可能被配置为考虑关联于TB1的上行链路传输两者(即,关联于HARQ处理H1和H2两者的确认信令)的确认信令。这种方法给终端设备提供了冗余检测、或Chase结合关联于多个HARQ处理的确认信令,从而允许终端设备更可靠地确定是否已经发送ACK。例如,如果通过终端设备在TTI 7处结合第一HARQ处理H1解码ACK,则在决定是否结合另一HARQ处理传输来自相同TB的数据之前,终端设备能够将那个确认信令(PHICH)的检测结合关联于到达TTI 11处的HARQ处理H2的确认信令以改善ACK或NACK的估计。例如,可能发生在TTI 7处接收的ACK是错误的并且终端设备可以从在TTI 11处接收的NACK中确定基站仍旧未恰当地接收TB1并且因此继续关联于TB1的重传的事实。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合适的是偏置关于对NACK的两种估计的决定处理以当其应当时降低终端设备不发送重传的可能性。
参考在TTI 7处接收NACK的图6中示出的计时情况,总体上不存在针对在TTI 11处假定确认信令的系统性原因是相同的(因为基站可以基于如上所述的Chase结合成功地解码TB1)。因此,在这些情况下,针对终端设备较不合适的是在TTI 7和TTI 11处冗余结合确认信令。因此,在终端设备确实试图结合确认信令的多个出现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确认信令指示否定确认(NACK)时,终端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不这样做。
针对相同传输块处理跟随先前的肯定确认的不需要确认信令的另一种方法是当发生这种情形时基站在相关的TTI中简单地什么也不传输。因此,终端设备将不能在相关TTI处接收任何确认信令,并且将此正常解释为NACK。然而,如上所述,终端设备能够被配置为在这些情况下基于提前接收的ACK实际上假定ACK。这相当于关联于传输的数据的HARQ处理,该传输的数据关联于适用于基于关联于来自相同传输块的更早的数据传输的肯定确认信令避免相同数据的重传的不需要的确认信令。
在又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关联于不需要的确认信令的资源表达从基站至终端设备的其他信息。参考作为实施例的图7的确认信令的实例序列,TB1结合HARQ处理H1传输并且在TTI 7处肯定确认(ACKed)。这意指在TTI 11处的确认信令为了从基站至终端设备通信的目的不需要关于是否已经成功地接收传输块的信息(因为此信息在TTI 7处已经通过ACK提供)。因此,基站可以被配置为通信对应于ACK或NACK的信令以将一位的信息通信至终端设备。也就是说,例如关于诸如关联于HARQ处理H4的那些传输的未来传输,终端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根据ACK或NACK是否接收为关联于针对具体传输块的具体HARQ处理操作的确认信令不同地响应,该具体传输块关于在相同传输块上不同HARQ处理操作跟随提前接收的肯定确认。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基站根据其希望指示的状态将或ACK或NACK发送至终端设备,而不是在TTI 11处或发送另一ACK或根本不发送确认信令。可以使用这种一位状态信息(即,具有针对相同的传输块的对应于跟随NACK的ACK的一种状态和针对相同的传输块对应于跟随另一ACK的ACK的另一状态)以在未来传输的可能操作方面之间切换。
在一个实例中,可以使用状态信息结合以下HARQ处理H4控制针对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的改变,或对默认或对具体选择。在一个实施例中,这可能指示不用于先前传输的两个调制方案之一。例如,当在TTI 11处接收的NACK可能被定义为指示应当使用QPSK时,如果结合HARQ处理H1、H2、和H3使用64-QAM,则然后可能在TTI 7处跟随ACK的在TTI 11处接收的ACK可能被预定为指示16-QAM应当用于HARQ处理H4。如果存在调制方案的改变,则基站可以执行结合软位决定水平而不是符号水平。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表达的状态信息而不是不需要的确认信令以根据其估计更可能产生正确解码的基站结合HARQ处理H4控制不同组的传输,例如重复地传输不同于常见RV0-RV2-RV3-RV1顺序的具体样式的RV、或包含更奇偶校验或更系统性的位具体的RV。例如,因为其接近于在图4中示意性地描述的圆形缓冲器,所以RV0可以包含比其他RV更系统性的位。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传达的状态信息代替不需要的确认信令以配置终端设备在HARQ处理H4的TTI中不传输的下一个传送模块(例如,在图7的实施例中的TB2)的所有RV,并且在那些TTI处也不传输来自任何其他传输块的数据,因此节省终端设备的传输电力,并且潜在地允许其他终端设备在未使用的TTI中安排在对应的资源中。如果基站决定信道条件足够良好以至于不可能需要关联于HARQ处理H4的TB2的完整传输,则这可能是合适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状态信息可能再次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在HARQ处理H4的TTI中不传输下一个传输块(例如,在图7的实施例中的TB2)的所有RV,然而,在以上方法的变形中,终端设备可以在不用于传输来自TB2的数据的TTI中可以传输来自另一个传输块(例如,TB3)。这可能被称为一种基于拆分的TTI束的方法。在图10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方法。本文中,终端设备在关于致使来自TTI 11处的确认信令成为冗余的TB1的TTI 7处接收ACK。根据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基于预定的对应性在TTI 11处传输ACK或NACK的合适选择以配置终端设备在HARQ处理H4的控制下实现针对下一个传输的拆分的TTI束。在这个具体实施例中,分配关联于HARQ处理H4的TTI,使得当TTI 14和15用于来自TB3(RV0和RV2)的数据传输时,TTI 12和13用于来自TB2(在这个实施例中,RV0和RV2)的数据传输。在信道条件是基站被预期为不可能恰当地解码来自单个TTI束的传输块、而且也不可能需要第二TTI束的完整重传以恰当地解码数据的情况下,这种拆分的束方法能够是合适的。
本方法的一个方面涉及应当怎样解释关联于包含来自多个传输块的数据的HARQ处理的确认信令。也就是说,存在关于在图10的TTI 19处的确认信令是否应当涉及基站是否成功接收TB2或基站是否成功接收TB3的指示的问题。
用于处理此的一种方法将利用TB2关联于在图10的TTI 19处的确认信令。这意指不可能结合HARQ处理H1在TTI 16至19处防止来自TB3的下一个数据传输。因此,在TTI 14和15处关联于来自TB3的数据的确认信令将在TTI 23处被传达为单个指示,并且其考虑基站是否能够在TTI14至19处基于传输解码TB3。
另一种方法将使基站建立针对TB2和TB3单独的确认指示并且逻辑地AND这些以生成关联于拆分的束的确认信令。这种ACK/NACK束在TDD系统中的PHICH上已经熟知,从而能够在传输之前逻辑地AND两个ACK/NACK。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针对通过基站恰当地接收的传输块的潜在数据重传,如果基于拆分的束未恰当地接收另一传输块,则从而延迟针对恰当地接收的传输块的HARQ处理的结论。
实际上,上述“拆分的束”方法可以视为针对可变长度的TTI束而提供。除了具有基站可以被期望通常能够恰当地解码传输而不用要求完整束的整数数量的应用之外,执行这种方法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允许基站根据在不同传输块中的不同优先级的数据适配上行链路传输结构,例如提供针对更重要数据的额外资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传达的状态信息代替不需要的确认信令以在随后的传输中激活并且去激活拆分的束。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假定,将始终使用拆分的束,并且状态信息能够用于表达随后的传输怎样在两个传输块之间拆分,例如,是否将两个TTI分配至每个传输块,或是否将一个TTI分配至一个传输块,是否将三个TTI分配至另一传输块,或反之亦然。网络可以被配置为将来自可获取的组合的两种选择分配至两种状态的相应的一种。
如上所述,如果在特定的TTI中接收关于特定的传输块的肯定确认信令的终端设备不能够足够快地响应以防止来自相同传输块的立即跟随的数据传输,则可能存在两种不需要的确认信令资源分配。例如,参考图8,如由在TTI 7处的ACK信令所示,因为他们均涉及关联于其已经成功通信到基站的传输块TB1的数据传输,所以针对TTI 11和TTI 15的确认信令分配两者均是不需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关联于两个不需要的确认信令TTI的资源能够用于表达用于控制随后的传输的状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存在能够表达的两位的状态信息。在图1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这种方法的实施例。除了结合HARQ处理H3传输在图11中关联于TB1的所有四个RV(这个实施方式不涉及如在图8中的一些不必要的RV传输的缩剪)之外,图11类似于图8并且从图8理解。因此,因为两者涉及在TTI 7处已经肯定确认的传输块TB1,所以在TTI 11和TTI 15处接收的确认信令均是不必要的。因此,基站可以配置两者不需要的确认信号的ACK或NACK状态以表达用于控制随后传输的两位的状态信息,例如从在图11中示出的HARQ处理H1的第二出现开始。
在额外的信息被表达替换作为不需要的确认信令的以上实施例中,可能无条件地应用状态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状态信息根据关联于其他未来传输的确认信令修改未来传输。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未来传输是否与肯定或否定确认信令相关联而响应于替换不需要的确认信令表达的信息。在图1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这种方法。在这个实施例中,涉及来自TB1的数据的第一HARQ处理H1在TTI 7处肯定确认,其意指如上所述关联于第二HARQ处理H2的确认信令在TTI 11处是不需要的。因此,基站可以表达用于配置关于诸如上述的这些资源的未来上行链路传输。然而,在这个实施例中,假定不立即应用这种构造。因此,未影响结合HARQ处理H4的来自TB2的第二数据传输。为了这个实施例的目的,假定在TTI 15处结合HARQ处理H3否定确认来自TB2的第一数据传输。因此,在TTI 16处结合第一HARQ处理H1开始TB2的第三传输。根据一些实例实施方式,替换关联于TTI 11的不需要的确认信令表达的上行链路构造信息可以应用于来自从TTI 16处开始的TB2的第三数据传输。然而,如果来自TB2的第一数据传输实际上结合HARQ处理H3在TTI 15处肯定确认,则终端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丢弃在TTI 11处表达的状态信息。这种“条件”方法允许基站配置终端设备预选择如果先前试图传输失败则仅使用的上行链路构造。
根据这种方法,基站在TTI 11处将构造信息投机性地提供给终端设备而不用知道其是否使用或处于什么精确的情况下。例如,基站可以被配置为基于HARQ性能的最新历史选择投机性构造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其接收肯定确认(ACK)时,一个HARQ处理能够控制(中断)另一个HARQ处理。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当其接收否定确认(NACK)时,并且具体地,当重复地接收NACK时,对于一个HARQ处理控制(中断)另一个HARQ处理也可能是有帮助的。如果信道条件极其地差,或存在传输链中的故障,则可以重复地否定确认上行链路传输。这意指终端设备可以继续占据其授权的资源延长的持续时间,降低适用于其他终端设备的资源,其中一些可能关联于较高的优先级数据,例如,如现有的QoS等级指示所判断的。
为了降低发生这种情况的潜在影响,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至少不根据其现有重传协议,表达关于具体上行链路传输的否定确认的基站也可以被配置为指示终端设备不应当试图任何重传。例如,如果传输一个空间码字,则可能通过使用在传输两个空间码字的情况下可获取的ACK/NACK信令的第二PHICH完成此。为了允许这用于描述的目的,本方法实施的码字可能例如在RRC(无线电资源控制)处用信号指示,并且虽然已经传输单个码字,但是终端设备被期望发送两个PHICH指示,第二指示被设置为表达重传取消/暂停指示。
如果已经传输两个上行链路码字,则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能够针对携带取消指示的PHICH存储一种或多种八个传统PHICH序列。终端设备能够被配置为检测其自身的PHICH序列和以子帧存储的序列两者。这类存储的PHICH指数将应用于在已经被配置为响应于其的PHICH群内的所有终端设备,所以能够采用适宜的安排。例如,能够在RRC消息中携带这种构造,或能够传播其。不管通过UE传输的什么数量的码字能够应用这种方法。
如果以具体子帧而不是PHICH使用HARQ的PDCCH控制,则新位能够加入0并且4的DCI格式以提供重传取消指示。
基站可以在放弃的资源(即,关联于取消重传的资源)中从较高优先级的终端设备安排上行链路传输,或能够从相同的终端设备安排较高优先级的通信流。
终端设备可能被配置为重新开始跟随以PDCCH DCI格式0或4传递的上行链路授权的其重传,使NDI不被切换。替换地,作为取消的多个传输机会(取消的HARQ处理被允许传输的子帧的TTI束)能够被预指定为一些固定的数量、或以终端设备的具体方式通过RRC或通过在小区中的广播信令用信号指示,例如,在SIB(系统信息块)或MIB(主信息块)中。如果使用广播形式,则,所有的终端设备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关于什么时候取消的重传资源将再次成为可获取的、并且较高优先级的传输需要在指定数量的传输机会内完成的一些共同理解而做出响应。如果不这样做,则然后预规定或构造可能提供侵占的终端设备在已经过去相关的持续时间之后必须反过来取消资源,使得原始的终端设备能够重新开始其重传。如果依然未恰当地接收在较高优先级传输处的传输,则基站将保持自由以立即重新取消来自原始终端设备的任何重传。
因此,如上所述,当在处理期间提供额外的信令以最小化传输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比传统方案更迅速地使用关于关联于具体传输块的多个传输数据的Chase结合。此外,因为能够保留传统数量的HARQ处理和实体以及基本HARQ时间表(虽然这不必是针对一些其他实施方式的情况),所以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方法不需要在MAC处对基础HARQ结构的显著变改。
如与将TTI束长度简单地延伸至更长的持续时间(诸如16个TTI)相反,根据上述技术的方法能够在具有弹性的短时间表上从重复的传输中获取增益,以通过提供处理间中断能力在早期阶段防止不必要的重传。
针对处理间中断的潜力能够导致来自基站的不需要的ACK/NACK信令时段。根据一些实施方式,不需要的ACK NACK信令能够抑制改善PHICH容量,或能够用于通过结合降低ACK/NACK不正确检测的可能性,或能够重新用于表达针对HARQ处理间控制的额外信息,从而利用一些PDCCH控制的HARQ的能力提供PHICH(或在非LTE实施方式中的对应信道),并且因此降低针对在能够限制容量的PDCCH上携带的这类信令的需要。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基站可以被配置为取消根据终端设备的重传协议将另外发生的重传试图。例如,这种方法可以具体关于针对作为经常是耐时延的机器型通信(MTC)设备。允许基站这样取消重传试图能够给HARQ处理提供额外的弹性,使资源使用成为更机会性的并且改善资源分配与QoS要求的匹配;在目前的系统中,仅传统安排适用于帮助实现这些目标。
应当认识到,当上述实施方式主要聚集在修改如在LTE处当前指定的HARQ处理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原理适用性不限于这类方案。此外,在此,所描述的实施例涉及具体HARQ处理数值、TTI数值、和ACK/NACK响应,应当更低仅为了一些具体实施例提供这些。更普遍地,应当认识到,可以通过并行循环各种HARQ处理的正在进行的方式应用本文中描述的重传协议。应当认识到,对并行操作的重传协议处理的参考不旨在指示相应的处理是共同步的,而是相反他们虽然以不同相位、但同时操作。
应当进一步理解,关于传统的TDD HARQ操作,虽然精确的TTI和HARQ处理编号(其编号)和计时针对TDD操作是不同的,但是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基础的原理可以均等地应用于TDD系统和FDD系统。
应当更进一步理解,当上述实施方式聚集在TTI束实施方式时,类似的原理能够应用于非TTI束背景。例如,通过将传输块的四个RV周期性地分配为传统地关联于非TTI束的八个HARQ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方法和现有方案之间的一些显著的差异如下:
(1)在现有方案中,处于终端的并行HARQ处理将分别从他们自己独立的圆形缓冲器中传输来自单独传输块的数据。
(2)在当前系统中,一个HARQ处理没有能力在另一HARQ处理上提供任何控制,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管理更早的HARQ处理重传和也管理即将发生的处理的计划好的传输内容的这类可能性。
(3)在当前系统中,HARQ没有能力在用于相对于另一个HARQ处理总体上控制终端设备的一个处理上反馈PHICH。关于连续的HARQACK/NACK的潜在隐式信令和这种HARQ处理间通信在现有方案中不是熟知的。
(4)在当前系统中,在图10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没有能力针对一种可变长度的TTI束。
应当注意,当不使他们传输关联于相同传输块的数据(即,不从相同的缓冲器中抽取)或成为可中断的时,缩短TTI束重传等待时间的另一方法在原理上能够在终端设备处降低并行HARQ处理的数量。然而,如果他们被降低为单个HARQ处理,则当反馈ACK/NACK等待的UE时,存在替换组的四个未使用的TTI。不管束长度这将是真的,并且未使用的TTI的数量将随着束长度增长。如果他们反而被降低为两个并行HARQ处理,则TTI的未使用的束现在能够由第二处理使用,但是依然存在先于重传的等待时间。
应当认识到,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所述实施方式做出各种修改。具体地,虽然已经参考LTE移动无线电网络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应该理解,本发明可以应用到诸如GSM、3G/UMTS、CDMA2000等其它形式的网络中。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用户设备(UE)可以由其他术语用户设备(UE)、移动通信设备、终端设备等替换。此外,虽然术语基站已经与e节点B互换使用,但是应当理解,这些网络实体之间功能无区别。
因此,已经描述了在支持多个重传协议处理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控制例如对应于传输块的从终端设备至基站的数据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进行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来自传输块的第一上行链路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用于指示传输块是否已经成功被通信到基站的对应的第一确认指示;进行相结合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来自传输块的第二上行链路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第二确认指示,其中,在获取第一确认指示之前开始第二传输;并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第一确认指示或第二确认指示任一个指示传输块是否已经成功被通信到基站,则与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相结合避免来自传输块的数据重传。
在所附的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本发明的进一步具体的优选方面。应当认识到,除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组合之外,可以将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进行组合。
参考文献
[1]Holma H.and Toskala A,“LTE for UMTS OFDMA and SC-FDMAbased radio access”,John Wiley and Sons,2009
[2]ETSI TS 136 321 V10.6.0(2012-10)/3GPP TS 36.321 version10.6.0Release 10
[3]3GPP TDoc R1-080443 from 3GPP TSG-RAN WG1#51-bisSevilla,Spain,January 14–18,2008
[4]3GPP TDoc R2-074889 from 3GPP TSG-RAN WG2#60Jeju,Korea,November 5–9,2007.
[5]3GPP TDoc R2-074940 from 3GPP TSG-RAN WG2#60Jeju,Korea,November 5–9,2007.

Claims (47)

1.一种在支持多并行重传协议处理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操作终端设备以控制从所述终端设备至基站的数据块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进行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块是否已经被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的对应的第一响应信令;
进行结合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第二响应信令,其中,在获取所述第一响应信令之前开始所述第二传输;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考虑所述第一响应信令和所述第二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考虑所述第一响应信令和所述第二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包括:如果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或所述第二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所述数据块已经被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则避免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无线帧结构包括一系列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并且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包括在各个单个TTI中的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无线帧结构包括一系列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并且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包括在各个束的TTI中的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一束TTI的不同TTI中的各个传输包括所述数据块的不同的位的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一束TTI的不同TTI中传输的所述数据块的不同的位包括针对所述数据块获得的不同冗余版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包括所述数据块相同的位的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包括所述数据块不同的位的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中传输的所述数据块的不同的位包括针对所述数据块获得的不同冗余版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进行结合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另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另一响应信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获取所述第二响应信令之前开始所述另一传输,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考虑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所述第二响应信令和所述另一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和所述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考虑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所述第二响应信令和所述另一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和所述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包括:如果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或所述第二响应信令、或所述另一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所述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则避免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和所述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之前进行结合所述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另一数据传输,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果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或所述第二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所述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则避免结合所述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如果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指示所述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则避免结合所述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响应信令已经指示所述数据块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获得来自所述第二响应信令的信息,所述信息不同于指示所述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应当修改与到所述基站的随后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指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涉及来自以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包括:调制编码方案、从数据块传输的一组选择的位、针对数据块传输降低量的数据的指令、以及结合单协议传输处理从多个数据块传输数据的指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进行结合第三重传协议处理的来自不同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用于指示所述不同的数据块是否已经被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的对应的第三响应信令;进行结合第四重传协议处理的来自所述不同数据块的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第四响应信令,其中,在获得所述第三响应信令之前开始来自所述不同数据块的所述第二数据的传输;并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考虑所述第三响应信令和所述第四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所述第三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并且其中,所述第三重传协议处理和所述第四重传协议处理与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和所述第二重传协议处理并行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考虑所述第一响应信令和所述第二响应信令的组合确定所述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结合单个重传协议处理传输所述数据块的数据和来自另一个数据块的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在通过所述基站传输的物理重传协议指示信道上的信令中获取所述响应信令。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在通过所述基站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信令中获取所述响应信令。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各个重传协议处理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处理。
24.一种在支持多并行重传协议处理的无线远程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从终端设备至基站的数据块的通信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器单元,能操作以进行结合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块是否已经被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的对应的第一响应信令;并且进行结合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第二响应信令,其中,在获取所述第一响应信令之前开始所述第二传输;以及
控制器单元,能操作以通过考虑所述第一响应信令和所述第二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或所述第二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所述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则所述控制器单元能操作以避免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无线帧结构包括一系列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并且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包括在各个单个TTI中的传输。
27.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无线远程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无线帧结构包括一系列的传输时间间隔TTI,并且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包括在各个束的TTI中的传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在一束TTI的不同TTI中的各个传输包括所述数据块的不同的位的传输。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在一束TTI的不同TTI中传输的所述数据块的不同的位包括针对所述数据块获得的不同冗余版本。
30.根据权利要求24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包括所述数据块相同的位的传输。
31.根据权利要求24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包括所述数据块不同的位的传输。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在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中传输的所述数据块的不同的位包括针对所述数据块获得的不同冗余版本。
33.根据权利要求24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单元进一步能操作以进行结合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另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另一响应信令。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单元能操作使得在获取所述第二响应信令之前开始所述另一传输,并且所述控制器单元进一步能操作以通过考虑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所述第二响应信令和所述另一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和所述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或所述第二响应信令、或所述另一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所述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则所述控制器单元能操作以避免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和所述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单元能操作使得在结合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之前进行结合所述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另一数据传输,并且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或第二响应信令中的任一个指示所述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则所述控制器单元能操作以避免结合所述另一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37.根据权利要求24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响应信令指示所述数据块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则所述控制器单元进一步能操作以避免结合所述第二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
38.根据权利要求24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响应信令已经指示所述数据块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单元进一步能操作以得到来自所述第二响应信令的信息,所述信息不同于指示所述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的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应当修改与到所述基站的随后的数据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指示。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涉及来自以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元素,包括:调制编码方案、从数据块传输的一组选择的位、针对数据块传输降低量的数据的指令、以及结合单协议传输处理从多个数据块传输数据的指令。
41.根据权利要求24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单元进一步能操作以进行结合第三重传协议处理的来自不同数据块的第一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用于指示所述不同的数据块是否已经被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的对应的第三响应信令;并且进行结合第四重传协议处理的来自所述不同数据块的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响应于此获取对应的第四响应信令,其中,在获取所述第三响应信令之前开始来自所述不同数据块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单元进一步能操作以通过考虑所述第三响应信令和所述第四响应信令,确定是否避免结合所述第三重传协议处理的所述数据块的数据重传,并且其中,所述第三重传协议处理和所述第四重传协议处理与所述第一重传协议处理和所述第二重传协议处理并行操作。
42.根据权利要求24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器单元能操作以通过考虑所述第一响应信令和所述第二响应信令的组合确定所述数据块是否已经成功通信到所述基站。
43.根据权利要求24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单元能操作以结合单个重传协议处理传输所述数据块的数据和来自另一个数据块的数据。
44.根据权利要求24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单元能操作以从在通过所述基站传输的物理重传协议指示信道上的信令中获取各个响应信令。
45.根据权利要求24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收发器单元能操作以从通过所述基站传输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信令中获取各个响应信令。
46.根据权利要求24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各个重传协议处理是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处理。
47.一种无线远程通信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4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和基站。
CN201380057599.6A 2012-11-02 2013-10-21 远程通信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47698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219709.1A GB2507528A (en) 2012-11-02 2012-11-02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GB1219709.1 2012-11-02
PCT/GB2013/052739 WO2014068278A1 (en) 2012-11-02 2013-10-21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9877A true CN104769877A (zh) 2015-07-08
CN104769877B CN104769877B (zh) 2018-06-08

Family

ID=47359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599.6A Active CN104769877B (zh) 2012-11-02 2013-10-21 远程通信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532352B2 (zh)
EP (1) EP2915271B1 (zh)
JP (1) JP6194006B2 (zh)
KR (1) KR102128128B1 (zh)
CN (1) CN104769877B (zh)
GB (1) GB2507528A (zh)
WO (1) WO2014068278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05344A (zh) * 2016-01-27 2018-09-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8176384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Ceasing transmission repetitions
WO2018228175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155704A (zh) * 2016-05-13 2019-01-0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短延迟快速重传触发
CN109691000A (zh) * 2016-09-09 2019-04-26 株式会社Kt 在短传输时间间隔的帧结构中发送/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268661A (zh) * 2017-02-13 2019-09-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低等待时间通信系统的控制开销减少
CN110366833A (zh) * 2017-03-03 2019-10-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确认信令的重传定时
CN110419257A (zh) * 2017-03-09 2019-11-05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gul和sul之间的交叉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45595A (zh) * 2015-10-08 2019-11-1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延时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0873420B2 (en) 2015-10-07 2020-12-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ata transmission
US10966196B2 (en) 2016-03-18 2021-03-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TWI762553B (zh) * 2017-02-06 2022-05-01 美商高通公司 處理在傳統傳輸時間間隔(tti)通訊與縮短的tti通訊之間的衝突的技術和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30005A1 (en) * 2012-03-05 2015-01-29 Qual Comm Incorporated Ack channel design for early termination of R99 downlink traffic
US20160037363A1 (en) * 2014-07-29 2016-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bursty-interference environment
US9722732B2 (en) 2014-09-26 2017-08-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ting repetition of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US11140713B2 (en) * 2014-12-10 2021-10-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emptive retransmissions on Listen-Before-Talk cells
US9819454B2 (en) * 2014-12-11 2017-11-14 Nxp Usa,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RQ buffer management
US10045334B2 (en) * 2015-02-13 201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s
WO2016175596A1 (en) * 2015-04-29 2016-11-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and paging in short tti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896705B2 (ja) 2015-08-21 2021-06-3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無線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ユーザ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6946481B2 (ja) * 2015-08-21 2021-10-06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無線通信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ユーザ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EP3425987A4 (en) * 2016-03-31 2019-03-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7166245A1 (zh) 2016-03-31 2017-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271295B2 (en) 2016-04-20 2019-04-23 Convida Wireless, Llc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EP3446432A1 (en) 2016-04-20 2019-02-27 Convida Wireless, LLC Configurable reference signals
WO2017184842A1 (en) 2016-04-20 2017-10-26 Convida Wireless, Llc System information provisioning and light weight connection signaling
KR20180135479A (ko) * 2016-04-20 2018-12-20 콘비다 와이어리스, 엘엘씨 뉴 라디오에서의 물리 채널들
WO2017197125A1 (en) 2016-05-11 2017-11-16 Convida Wireless, Llc New radio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JP6899460B2 (ja) * 2016-05-13 2021-07-07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短レイテンシ高速再送信トリガ
CN109644493A (zh) 2016-06-15 2019-04-16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无许可操作
US10631319B2 (en) 2016-06-15 2020-04-21 Convida Wireless, Llc Grant-less uplink transmission for new radio
CN109845129B (zh) 2016-08-11 2023-10-3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针对新无线电在弹性帧结构中进行波束成形扫描和训练
WO2018097947A2 (en) 2016-11-03 2018-05-31 Convida Wireless, Llc Reference signals and control channels in nr
JP6923660B2 (ja) * 2017-03-23 2021-08-25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8631960B (zh) 2017-03-24 2021-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US11032844B2 (en) * 2017-06-22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to acknowledgement delay optimization
US11303415B2 (en) * 2017-08-04 2022-04-12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150140A1 (en) * 2017-11-15 2019-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tition-based transmissions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retransmissions
US10904898B2 (en) * 2017-11-16 2021-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slot scheduling with repetitive transmission of a transport block with different redundancy versions
CN110138524B (zh) * 2018-02-09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753265A (zh) 2018-09-27 2021-05-04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新无线电的未经许可的频谱中的子频带操作
WO2020093320A1 (en) * 2018-11-08 2020-05-1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Data block transmissions
EP3961944A4 (en) * 2019-04-23 2022-06-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1008685A1 (en) * 2019-07-16 2021-01-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crambling a transport blocked based on whether a previous transport block was successfully receive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7702A (zh) * 2008-04-25 2011-04-1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小区重选的方法和设备
US20110126068A1 (en) * 2007-09-10 2011-05-26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multiple harq
US20120057560A1 (en) * 2009-05-11 2012-03-08 Sung Jun Pa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uplicate data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63733C (en) * 2004-05-10 2014-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utonomous re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33431B2 (en) * 2004-08-13 2012-07-31 Nokia Corporation WCDMA uplink HARQ operation during the reconfiguration of the TTI length
JP4542150B2 (ja) * 2005-07-08 2010-09-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情報通信方法
US8448037B2 (en) * 2007-12-20 2013-05-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escheduled retransmission for initial establishment
US8743801B2 (en) * 2008-03-31 2014-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SI on the PUSCH in an LTE system
WO2009132236A2 (en) * 2008-04-25 2009-10-29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bundled transmission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295056B2 (en) * 2012-03-23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and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paramete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26068A1 (en) * 2007-09-10 2011-05-26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multiple harq
CN102017702A (zh) * 2008-04-25 2011-04-1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小区重选的方法和设备
US20120057560A1 (en) * 2009-05-11 2012-03-08 Sung Jun Pa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uplicate data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73420B2 (en) 2015-10-07 2020-12-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10445595A (zh) * 2015-10-08 2019-11-1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延时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445595B (zh) * 2015-10-08 2022-06-2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延时的无线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8605344A (zh) * 2016-01-27 2018-09-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0966196B2 (en) 2016-03-18 2021-03-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4244480A (zh) * 2016-05-13 2022-03-2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操作传输协议的用户装备、基站和方法
CN109155704A (zh) * 2016-05-13 2019-01-0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短延迟快速重传触发
CN114244480B (zh) * 2016-05-13 2024-05-0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操作传输协议的用户装备、基站和方法
CN109155704B (zh) * 2016-05-13 2021-12-10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一种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CN109691000A (zh) * 2016-09-09 2019-04-26 株式会社Kt 在短传输时间间隔的帧结构中发送/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691000B (zh) * 2016-09-09 2021-11-05 株式会社Kt 在短传输时间间隔的帧结构中发送/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TWI762553B (zh) * 2017-02-06 2022-05-01 美商高通公司 處理在傳統傳輸時間間隔(tti)通訊與縮短的tti通訊之間的衝突的技術和裝置
US11057181B2 (en) 2017-02-13 2021-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overhead reduction for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0268661A (zh) * 2017-02-13 2019-09-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低等待时间通信系统的控制开销减少
CN110268661B (zh) * 2017-02-13 2022-07-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开销减少的无线通信方法、网络实体和ue
CN110366833A (zh) * 2017-03-03 2019-10-2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确认信令的重传定时
US11601229B2 (en) 2017-03-03 2023-03-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transmission timing for acknowledgment signaling
CN110419257B (zh) * 2017-03-09 2023-11-03 苹果公司 用于gul和sul之间的交叉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19257A (zh) * 2017-03-09 2019-11-05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gul和sul之间的交叉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63110A (zh) * 2017-03-31 2019-11-15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停止传输重复
WO2018176384A1 (en) * 2017-03-31 2018-10-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Ceasing transmission repetitions
US11411684B2 (en) 2017-03-31 2022-08-09 Motorola Mobility Llc Ceasing transmission repetitions
WO2018228175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认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确认信息的接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68278A1 (en) 2014-05-08
JP2016504798A (ja) 2016-02-12
KR20150082244A (ko) 2015-07-15
KR102128128B1 (ko) 2020-06-29
US20150282130A1 (en) 2015-10-01
US9532352B2 (en) 2016-12-27
EP2915271B1 (en) 2018-02-21
EP2915271A1 (en) 2015-09-09
CN104769877B (zh) 2018-06-08
GB2507528A (en) 2014-05-07
JP6194006B2 (ja) 2017-09-06
GB201219709D0 (en) 2012-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9877A (zh) 远程通信装置和方法
US10727982B2 (en)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of data between devices supporting multiple retransmission protocol processes
CN108292976B (zh) 电信装置和方法
CN110235398B (zh) 接收和执行部分重传的方法以及相关无线设备和网络节点
CN101682488B (zh) 移动终端、基站及移动终端、基站中使用的方法
CN102132513B (zh) 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布置
CN102098151B (zh) 一种正确/错误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2017504B (zh) 具有捆绑窗口中的所指配数据分组的信令的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90087B (zh) 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RU2554527C2 (ru)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в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ой системе
US7065068B2 (en) Multi channel stop and wait ARQ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281646B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223219A (zh) Harq-ack的反馈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03665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473748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74564A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与装置
EP2164202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transceiver arrangement,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2420682B (zh) 中继链路下行反馈信息传输时序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8028695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23285193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network nodes, circuitr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80952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3

Address after: American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CONVIDA WIRELESS, LL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Interactive Digital VC Holding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3

Address after: American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Interactive Digital VC Holdings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9

Address after: Wilmington, Delaware, USA

Patentee after: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USA

Patentee before: CONVIDA WIRELESS,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