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2976B - 电信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信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2976B
CN108292976B CN201680067785.1A CN201680067785A CN108292976B CN 108292976 B CN108292976 B CN 108292976B CN 201680067785 A CN201680067785 A CN 201680067785A CN 108292976 B CN108292976 B CN 108292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
sequence order
redundancy versions
time period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77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2976A (zh
Inventor
马丁·沃里克·贝亚勒
申·霍恩格·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92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2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2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2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56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repetition or insertion of dummy data, i.e. rate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62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3Rate matching, e.g. puncturing or repetition of code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Abstract

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从发送器实体向接收器实体发送数据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并且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Description

电信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无线(移动)电信网络中使用的方法、系统以及装置。具体地,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负责在这种网络中的数据的重传的重传协议以及关联方案,例如增强覆盖范围。
背景技术
本文中提供的“背景”描述用于一般性呈现公开的上下文之目的。在本背景部分中描述的范围内的目前指定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不符合现有技术的说明书的方面不被明确地或默示地接纳为针对本发明的现有技术。
诸如基于3GPP定义的UMTS和长期演进(LTE)架构的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电信系统能够支持比由前几代移动电信系统提供的简单语音和消息服务更复杂的服务。例如,使用由LTE系统提供改进的无线电接口和增强的数据速率,用户能够享受高数据速率的应用,诸如以前只能经由固定线路数据连接可用的移动视频流和移动视频会议。因此强烈要求部署第三、第四并且更高一代网络,并且相应地期望这种网络提供越来越大的覆盖区域上的可靠通信。
无线电信网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供重传协议,以在独立传输可能失败的情况下改善数据传输的总体可靠性。适合的重传协议的提供在存在失败传输的更高可能性的情况下变得更重要。相应地,在无线电传播条件(例如,相对于在小区边缘的终端设备)更具挑战性时,重传协议会特别重要。
与重传协议相关联的许多原则,例如如下所述的冗余版本的提供,也可以被用来通过对于要被发送的数据块独立于任何确认信令地提供重传来支持增强的覆盖。就是说,发送器可以被配置为负责相同数据的多重传输以便自然地增加接收成功的可能性,而不仅仅作为接收了否定确认信令的结果。本文中描述的某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具体地与重传协议有关,由于与通过确认信令触发的重传协议的一些方面相似性,提供了关于重传协议的一些背景。
在包括基于LTE的网络的常规电信网络中,经常使用基于围绕HARQ(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的重传协议步骤。对于关于LTE上行链路通信的HARQ的概要,参见例如ETSI TS 136.321 v12.7.0(2015-10)[1]中的5.4.2部分。混合ARQ(HARQ)的基本原则是合并特定块的数据传输,例如在从终端设备(UE)至基站(eNB)的上行链路中,沿相反的方向(即,在这种情况下从基站到终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发送指示是否成功地接收到上行链路传输的一些反馈(确认信令)。指示相关联上行链路传输的成功接收的确认信令通常被称为‘ACK’,同时指示相关联上行链路传输的未成功接收的确认信令通常被称为‘NACK’。鉴于此,应当注意,术语“确认信令”在本文中用作针对关联于重传协议的反馈/响应信令的便利术语,并且该术语被用于总体上指代这个信令并且无论信令是否指示数据的成功接收(ACK)或数据的未成功接收(NACK)。就是说术语“确认信令”旨在包括肯定确认信令(确认信令)与否定确认信令(NACK信令)的两者。在这点上确认信令还可以称为ACK/NACK信令、反馈信令与响应信令。
上行链路数据将通常包括一些数据位(系统性位)与一些与前向纠错编码(FEC)相关联的奇偶校验位。如果基站没有恰地接收上行链路数据的给定传输,那么NACK信令将被送回到UE。
一个重传方式可以是对于UE使用系统性位与奇偶校验位的不同组合重传数据。在LTE中,这些不同组合被称作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s,RV)。接收这种包括不同RV的重传的eNB能够合并两个(或更多)RV以致力于增加正确解码的可能性。此处理被称为增量冗余处理。
另一重传方式可以是对于UE重传相同的RV(即,包括系统性与奇偶校验位的相同组合)。然后eNB可以使用最大比值合并或相似的方式以最佳的合并该相同数据的两个副本,以在一种被称为追赶合并(Chase combining)的过程中致力于增加正确解码的可能性。
另一重传方式可以是对于发送器实体发送相同的RV一次以上并且对于接收实体以在被称为符号合并的过程中聚集用于不同符号的接收的信令。
LTE网络提供了合并这两个原则的可能,例如在上行链路中通过UE首先发送四个不同RV(用于增量冗余)的多重传输(用于符号合并)序列而不经接收任何下行链路ACK/NACK信令。如果基站不能从四个RV的初始序列中恰当的解码上行链路数据,还可以在其后跟随该四个不同RV的重传。这种方法被称为TTI束(TTI bundling)。当应用TTI束时,通过终端设备发送的冗余版本以已知的序列改变并且这个自动地重新改变该冗余版本的过程被称为RV循环过程。如果在被循环至另一RV之前对于多个子帧重复了相同的RV,可以在该多个子帧上执行符号合并。
一种采用符号合并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与不采用符号合并的实施方式相比改进的频道估计以及频率跟踪,实现改进的系统性能。增量冗余增加了更早的成功接收的可能性。
根据建立和较好理解的LTE原理,介质访问层(MAC)每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对于上行链路传输向物理层(PHY)递送一次传输块(TB)。TTI的持续时间与子帧对应,即1ms。PHY从TB中得出四个RV,其可以用于相应的(重)传输。通常,可以以任何顺序发送RV,但普遍使用的默认顺序是RV0-RV2-RV3-RV1。
因此,为了在上行链路中通信给定的TB,在一个实例中UE可以首先在给定的TTI中发送对应于RV0的一系列数据位。为了说明的目的,包括上行链路无线帧结构的一系列TTI可以被认为是被有序编号的,TTI中正在被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RV是编号0。如果基站能够从传输中解码TB,它将传达ACK到UE。当接收ACK时,HARQ处理能够接收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下一个传输块。然而,如果基站不能从传输中解码TB,它将传达NACK到UE。在收到NACK时,HARQ处理使得使用RV2重传TB。如果基站能够从RV 0与RV 2的合并传输中解码TB,它将传达ACK到UE。如果基站仍然不能正确地解码TB,它将发送另一NACK。这将导致HARQ处理使用RV3等重传该TB。
为了允许用于接收的信号的处理和HARQ反馈的传输/解码的时间,根据LTE标准,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两者,在上行链路传输之后在第四子帧中发送用于基本HARQ操作的ACK/NACK信令,并且在其后在第四子帧中,在被称为停止并且等待(SAW)操作中发送任何需要的重传。
在图1中示意性地表示了在这方面的基本HARQ时序。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基于LTE的通信网络的TTI序列。该TTI被以相对于在其中进行了与特定的TB相关联的RV 0的初始传输的TTI渐增的时间来有顺序的编码为0,1,2…等等。因此,RV 0被在TTI 0中发送并且管理TB的传输的HARQ处理等待至TTI 4,以便接收与此传输相关联的对应的ACK或NACK。在图1的实例中,在TTI 4中接收NACK,因此HARQ处理使用RV 2在TTI 8中安排重传。同样地,假定此传输不允许基站正确地解码TB,因此在TTI 12中接收NACK,致使HARQ处理使用RV 3在TTI16中安排重传,等等。
可以从图1中看出,大多数的TTI(例如,TTI 1至TTI 7并且TTI 9至TTI 15)在上述HARQ处理的控制下在传输块的传输中不起作用。为了增加效率,UE因而可以并行地操作八个HARQ处理,每个HARQ处理管理不同传输块的传输。如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第一HARQ处理关于在TTI 0,8,16,…等中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以及在TTI 4,12,20,…等中的下行链路ACK/NACK信令运行。第二HARQ处理与在TTI 1,9,17,…中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以及在TTI 5,13,21,…等中的下行链路ACK/NACK信令并行(但移位一个TTI)运行。上至关于在TTI7,15,23,…等中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以及在TTI 11,19,27,…等中的下行链路ACK/NACK信令运行的第八HARQ处理的其它HARQ处理在其它TTI上按类似方式操作。每个HARQ处理与它自身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缓冲器相关联。
因此用于在常规LTE网络中的上行链路的基本HARQ操作允许八个HARQ处理平行运行并且被分配到特定TTI。通过在UE的MAC层中的单个HARQ实体保持平行HARQ处理,使得在一些HARQ处理停止并且等待(stop-and-wait)以接收ACK/NACK的同时,其它处理可以发送数据。如上参考图1所指出的,每个上行链路(UL)HARQ处理可以仅在特定TTI中发送。如果特定的HARQ处理在其被分配到的特定TTI中没有要发送的东西,没有其它来自该UE的UL HARQ处理可以利用该TTI。即,在某些方面,与存在用于传输与任何重传的增加的调度灵活性的下行链路HARQ处理形成了对比。
在具有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上的上行线路传输LTE类网络的背景下,基站(eNB)可以提供用于双路中的任何一个中的给定HARQ处理的HARQ反馈(ACK/NACK信令)。
第一种方法是关于携带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使用DCI格式0。在DCI消息可以包含的区域之中,下列是关于UL HARQ的:
a.新数据指示(New Data Indicator,NDI)。
b.要使用的RV。
c.要使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
d.UL资源发放。
如果NDI相较于它最后一次被接收地被固定,UE确定其应当根据关于PDCCH的余下的信息进行新数据传输(新TB)。如果NDI不被固定,在UE的HARQ处理确定其应当使用潜在的不同的RV、MCS、以及指示的许可重传与先前发送的TB相关联的数据。此方式可被称为‘自适应同步HARQ’,因为MCS可以被动态地改变,但是在图1中表示的固定的时间线依然必须被遵守。
第二方法是关于PHICH(物理HARQ指示信道)。这利用用于ACK的‘1’与用于NACK的‘0’编码一位HARQ指示符(HI)。PHICH传输在其发生的子帧开始处跨越控制区域中的整个系统带宽分配。如果UE不接收包含DCI格式0的PDCCH,它使用HI从PHICH中解码。如果HI=0,UE使用与过去相同的MCS与许可重传与过去发送的TB相关联的数据,但以预定的顺序(例如RV0-RV2-RV3-RV1)循环通过RV,如上所述。这种方法可被称为‘非自适应同步HARQ’,因为MCS不能被改变并且必须遵守在图1中表示的固定的时间线。如果HI=1(对应于ACK),UE不重传但等待以在其可以继续发送之前接收PDCCH。这种PDCCH可以到达相同的子帧,并且将通常具有固定的NDI表示用于新TB的数据应当被在由PDCCH提供的相关的上行链路资源许可上发送。
如果有两个空间层正在被使用,对于每个空间层发送独立PHICH。如果载波聚合(CA)正在被使用,每层每载波存在一个PHICH,并且PHICH在发送HARQ反馈对应的上行链路资源许可时被在相同的分量载波上发送。
可以在相同的物理资源(就时间与频率而言)中发送多个PHICH,通过八个复数正交沃尔什序列(Walsh sequences)中的一个扰乱重合(“重叠”)的PHICH。资源与序列被通过作为UL资源配置的参数的函数的eNB隐含地指示。
UE具有RRC配置,限制在其必须向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报告失败之前的HARQ重传的最大总数。
以上提供了可以被成为LTE中的“基本”HARQ操作的概要。这种类型的方法的可能的缺点是:与基站没有正确地解码的TB相关联的RV的重传之间的延迟会引入对于上行链路电信显著的延迟。在无线电信道条件相对差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致力于减少这些问题的替换的HARQ模式是与所谓的TTI束相关联的。
利用TTI束,在四个连续的TTI中发送与给定的TB相关联的四个RV,但基站直至在最终传输之后的四个TTI为止不发送任何关联的下行链路ACK/NACK信令。在全部四个TTI中使用相同的MCS与许可分配。这种方法以潜在的传输浪费(例如,如果基站已经从头两个RV正确解码了TB,那么下两个RV的传输不是必需的)为代价,迅速的允许了具有全部四个RV基站来提高关联的TB的早期正确的解码的可能性。利用TTI束,单个HARQ处理管理用于发送四个RV的四个TTI的束的重传协议。
在图2中示意性地表示了与LTE中的TTI束相关联的HARQ处理时序。这与图1的上述说明相似,并且将可图1的上述说明理解。如同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被在TTI中发送的与第一传输块TB 1相关联的冗余版本是0至3(通常以RV0-RV2-RV3-RV1的顺序)。通过第一HARQ处理H1共同地管理与TB1相关联的四个RV的传输。与LTE中的用于TTI束的特定HARQ处理相关联的确认信令被在TB的最后的RV的传输之后在第四TTI中发送。如果确认信令表示基站不能正确解码TB,HARQ处理布置要被发送的四个RV为另一个束,该束在先前尝试中的TB的最终RV的传输之后在第13个TTI处开始。相比于“正常”HARQ操作,例如在图1中所示,如果基站不能从RV的第一束传输中解码TB,这表示潜在等待时间的显著增加。
因此,参考图2,管理TB1的传输的HARQ处理H1等待直至TTI 7,以接收与TB1的传输相关联的对应的ACK或NACK。在该实例中NACK信令被接收。HARQ处理H1因此操作以重传在TTI 16,17,18以及19中与TB 1相关联的RV束,并且等候在TTI 23中关联的确认信令。
如同以上参考图1论述的非TTI束HARQ操作,多个TTI束HARQ处理能够并行操作,每个处理管理不同传输块的传输。因此,参考图2,示出了控制在TTI 4至7中与TB 2相关联的四个RV的传输的第二HARQ处理H2。根据上面讨论的限定的时序,用于此HARQ处理的确认信令被在TTI 11中接收,并且在该实例中被假定为ACK。相应地,HARQ处理H2清空它的与TB2相关联的数据缓冲器并且准备在分配到HARQ处理H2下一系列的TTI(即TTI 20至23)中的新TB的传输。其它HARQ处理按类似方式对其它TTI操作,总共有四个HARQ处理(在图2中以H1,H2,H3以及H4标注)。
如上所述,HARQ处理通常包括与用于PUCSCH上的上行链路通信的传输块的相关联的所谓的冗余版本(RV)的(重)传输。在LTE中应用于PUSCH的前向纠错(FEC)是速率-1/3Turbo码(rate-1/3Turbo Code)。因此FEC处理的输出是系统性位(对应于用于上行链路的TB数据)的流并且奇偶校验位的两个对应流。这三个流被单独地交织与合并以形成用于从中提取RV的缓冲器的编码数据。首先铺设交织的系统性位,其后是来自两个奇偶校验流的交替的位。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这种处理。从上至下,图3以传输块加循环冗余校验位(TB+CRC)开始。其被turbo编码以提供系统性位S以及奇偶校验位P1与P2的两个流。这些流被单独的交织以生成S、P1和P2的相应的交织版本,S、P1和P2的相应的交织版本被在与负责该特定TB的HARQ处理相关联的缓冲器中以上述顺序布置。
通过根据正在被使用的RV从不同起始点读取从缓冲器输出的位,生成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RV,如在图3中示意性地表示的。对每个RV读出的位数取决于当前速率匹配和MCS条件。当达到缓冲器的末尾时,将读取跳至开始端(即它是‘循环缓冲器’)。对RV数量n的开始点近似地是(从起始点加上固定偏移)沿缓冲器长度的n/4。
常规HARQ操作的以上说明主要集中在在频分双工(FDD)模式中运行的LTE网络上。用于在时分双工(TDD)模式中运行的LTE网络的HARQ操作遵循登用相同的原则,但具有在与仅上行链路子帧以及仅下行链路子帧的可变配置相关联的时序方面的差异。用于TDD的HARQ时间线与FDD相比是改变的,使得作为一般原则,根据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ACK/NACK信令或者在对应的UL传输之后的四个子帧处,或者在接近四个子帧的延迟处到达。在收到NACK信令后,对重传时序进行相似的改变。为了有效利用资源,上行链路HARQ处理的特定数量对于不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是不同的。
对于TTI束,将四个TTI的束尺寸用于TDD,如同FDD一样。然而,在LTE规格的现有版本中的可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中没有一个具有四个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这意指,对于支持TTI束的TDD配置的组合,四TTI束不必在时间上相邻。就常规(无束)TDD HARQ操作,利用TTI束做出了对时间线的类似的重布置。
可以在相关标准中找到关于HARQ操作与常规无线电信系统的关联方面的更多细节。
如上所述,为了在无线乃至应用系统中提供的覆盖改进的目的提出了重传协议,重传协议也可以利用待发送数据块的冗余版本。具体地,不同冗余版本可以在不同的时期(可能地结合每个冗余版本的多次重传)发送,以向接收器提供增加成功地接收到数据块的机会。
相应地,存在可以采用的完善建立的各种协议以设法增强无线电信系统中的可靠性。尽管如此,还有优化无线电信系统中的重传协议的使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公开可以帮助解决或减轻至少一些上面讨论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从发送器实体向接收器实体发送数据块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以及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器实体,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其中,发送器实体能够操作来向接收器实体发送数据块,其中,发送器实体包括控制器单元以及收发器单元,控制器单元和收发器单元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使发送器实体: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以及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器实体的电路,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其中,发送器实体能够操作来向接收器实体发送数据块,其中,电路包括控制器元件以及收发器元件,控制器元件和收发器元件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以及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从发送器实体接收数据块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以及确定第一序列顺序和第二序列顺序,以允许合并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接收的冗余版本。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收器实体,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其中,接收器实体能够操作来从发送器实体接收数据块,其中,接收器实体包括控制器单元以及收发器单元,控制器单元和收发器单元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使接收器实体: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以及确定第一序列顺序和第二序列顺序,以允许合并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接收的冗余版本。
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收器实体的电路,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其中,接收器实体能够操作来从发送器实体接收数据块,其中,电路包括控制器元件以及收发器元件,控制器元件和收发器元件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以及确定第一序列顺序和第二序列顺序,以允许合并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接收的冗余版本。
应理解,之前的一般性描述及之后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不限制本技术。通过合并所附附图参考下列细节描述,能够更好地理解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以及进一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当联系附图一起考虑时,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好得理解从而容易获得对本公开更完整的理解和许多随之而来的优点,其中在全部几个视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应的部分,并且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与LTE型网络中常规的非TTI束HARQ处理相关联的传输和时序;
图2示意性地表示与在LTE型网络中四个常规的TTI束HARQ处理相关联的传输和时序;
图3示意性地表示了如何在LTE型网络中对上行链路传输生成与传输块相关联的冗余版本;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可以结合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LTE型无线电信网的示例;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被配置为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操作的无线电信网络的一些方面;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基于LTE的无线电信系统中的建立的传输与用于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的物理通道处理链的一些方面;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基于LTE的无线电信系统中的建立的传输与用于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的物理通道处理链的一些方面;
图8是根据先前提出的技术使用用于重传的冗余版本的方法的示意性表示;
图9是根据先前提出的技术使用跳频以允许频率分集的一个方法的示意性表示;
图10和图11是根据先前提出的技术使用用于重传的冗余版本和跳频的方法的示意性表示;
图12至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的使用用于重传的冗余版本和跳频的方法的示意性表示;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根据某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操作无线电信系统中的发送实体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根据某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操作无线电信系统中的发送实体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4提供了显示移动通信网络/系统100的基本功能的示意图,该移动通信网络/系统100按照LTE原理运行,并可以调整以实施下面进一步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图4中的各个元件及其相应的操作模式是已知的并且在由3GPP(RTM)规范管理的相关标准中进行了限定,并且还在有关该主题的许多书籍中进行了描述,例如,Holma H.and Toskala A[2]。应当认识到,根据任何已知的技术,例如,根据相关标准,可以实现下面未具体描述的电信网络的各个操作方面。
网络100包括连接至核心网络102的多个基站101。每个基站提供覆盖区域103(即小区),在覆盖区域中数据可以往和从终端设备104传递。在终端设备104的相应的覆盖区域103内,数据经由无线电下行链路从基站101传输至终端设备104。数据经由无线电上行链路从终端设备104传输至基站101。核心网络102经由相应的基站101将数据路由至终端设备104并且从终端设备104路由数据并且提供诸如认证、移动性管理、收费等功能。终端设备也可称为移动站、用户设备(UE)、用户终端、移动无线电、通信设备等等。基站是网络基础设施设备的示例,还可以被称为收发站/nodeB/e-nodeB等等。
移动电信系统(例如,根据3GPP定义的长期演进(LTE)架构进行设置的)可以经常使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电下行链路接口(所谓的OFDMA)和无线电上行链路上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方案(SC-FDMA),但其它方法可以在其他系统中被采用。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信系统500。在此实例中,远程通信系统500广泛的围绕基于LTE型架构。因此,电信系统500的运行的多个方面都是已知和可理解的,并且为了简洁不在这里详细描述。可以根据任何已知技术(例如,根据当前LTE标准)实施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的远程通信系统500的操作方面。
电信系统500包括耦接至无线电网络部分的核心网络部分(演进的分组核心)502。无线电网络部分包括耦接至多个终端设备的基站(演进的nodeB)504。在该实例中,示出了两个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506和第二终端设备508。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实践中,无线电网络部分可以包括多个为跨越各种的通信小区的大量终端设备服务的基站。然而,为了简便,在图5中示出了仅示出了单个基站和两个终端设备。
如同常规的移动无线电网络一样,终端设备506、508被布置为从和往基站(收发站)504传达数据。基站又通信的连接至在核心网络部分中的服务网关,S-GW(未示出),该核心网络部分被布置为经由基站504执行到在远程通信系统500中的终端设备的移动通信服务的路由与管理。为了保持移动性管理和连接性,核心网络部分502还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未显示),其管理增强包服务、EPS、与终端设备506、508的连接,该终端设备基于存储在归属用户服务器HSS中的用户信息在通信系统中运行。核心网络中的其它网络组件(为了简便也没有显示)包括策略计费和资源功能PCRF、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PDN-GW提供了从核心网络部分502到外部分组数据网络(例如,互联网)的连接。如上所述,在图5中示出的通信系统500的各种元件的运行可以基本上是常规的,除被修改以便提供根据如本文讨论的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功能之处。
在该实例中,假定第一和第二终端设备506、508都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与基站504通信的智能手机类型的终端设备。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关于其它类型的终端设备(例如,机器型通信(MTC)类型的通讯装置),可以应用相似的原理。终端设备506、508分别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收发单元506a、508a和配置为控制各个终端设备506、508的处理器单元506b、508b。各个处理器单元506b、508b可包括处理器单元,其适当配置/编程为使用传统编程/配置技术为在无线电信系统中的设备提供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相应的收发单元506a、508a和每个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单元506b、508b作为单独的元件在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然而可以理解,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每个终端设备提供这些单元的功能,例如使用单个适当的编程的通用计算机,或适当配置的(多个)应用程序特定集成电路/电路。可以理解,终端设备506、508将总的来说包括与它们的操作功能相关联的各种其它元件,例如电池、用户接口等等。
基站504包括:收发器单元504a,用于无线电信号的传输与接收;以及处理器单元504b,被配置为控制基站504以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操作。处理器单元506b可以包括一起操作以提供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则的功能的各种子单元(诸如调度单元)。这些子单元可实施为分离的硬件元件或者处理器单元的适当配置的功能。因此,处理器单元504b可包括处理器单元,被适当地配置/编程为使用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的设备的传统编程/配置技术提供本文所描述的期望的功能。为便于表示,收发单元504a和处理器单元504b作为单独的元件在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然而,应当认识到,这些单元的功能能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提供,例如使用单个适当编程的通用计算机、或适当配置的(多个)专用集成电路/电路。可以理解的是,基站504将总的来说包括与其操作功能相关的各种其它元件。
图6示意性地示出关于用于传输的传输块(TB)的在基于LTE的无线电信系统中建立的传输与用于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物理通道处理链的一些方面。该用于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通道处理链是相似的。可以理解,本文中描述的原理可以适用于下行链路通信与上行链路通信。为了明确的示例起见,本说明书主要集中在下行链路通信情形(例如,关于在基于LTE的无线电信系统中的PDSCH)上,但是,可以容易的理解的,相同的原理能够适用于上行链路通信,并且当然地,适用于设备至设备交换。就是说,本文中描述的工作原理通常适用于在无线电信系统中操作的第一通信/网络实体与第二通信/网络实体之间的通信,相应实体的特定本质,例如它们是不是基站,或其它网络基础设施设备,或终端设备,对于本文中描述的方法背后的原理来说不重要。
可以认识到的,在图6中表示的处理链是以仅仅表示发送方式1与2(其中使用的Alamouti模式)的简化形式表示的,反之实际上将通常支持更多复杂的模式(例如,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此外,仅示出了单一码组传输的传输信道处理链。如同传统的,对于更大的传输块尺寸,传输块通常被围绕Turbo码功能分割/串联为更小的码组。
在图6中表示的传输信道处理链的各种元件是常规的并且公知的,并且可以被总结如下:
·CRC附件600:24位CRC被加到传输块(传输块是要被发送的输入信息)
·Turbo编码602:应用前向纠错编码。LTE使用速率1/3Turbo码。在这种编码中,对于每一个输入位产生三个输出位:即就是一个系统位(systematic bit)与两个奇偶校验位。然而,可以理解,本文中描述的方法不限制于采用Turbo编码的通信系统,而可以类似地适用于例如采用其它向前地错误纠正编码方案的系统(诸如卷积编码与各种的形成的块编码(例如,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中。
·交织604:通过Turbo码生成的位的位序被改变。这协助保证如果接收的位受突发错误的影响(例如,当通信信道减弱)时,突发误码不被馈入Turbo解码函数。
·速率匹配606:速率匹配函数(function,功能)打孔或者重复它的输入位。速率匹配函数匹配输入位的数量至在无线电接口实际可以发送的位的数量。通过RV(冗余版本)控制器控制速率匹配函数。RV控制器指示速率匹配函数应当产生的冗余版本。
当速率匹配函数打孔位时,它通过应用打孔模式来这样做(打孔模式定义了将发送的输入位的组合以及不发送的输入位的组合)。RV指示应该应用的穿刺模式。
作为简单的示例,考虑可以通过空中接口发送的位的数量正好是输入到速率匹配函数的位的半数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速率匹配函数转换输入1/3编码率为输出2/3编码率。通过明确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冗余版本可以被应用(在下面的符号中输出位被识别为“bx”(例如,b0,b1,b2,b3)并且输入位被识别为“ax”(例如,a0,a1,…a7)):
RV0:输出位=每个偶数索引输入位:即{b0,b1,b2,b3}={a0,a2,a4,a6}
RV1:输出位=每个奇数索引输入位:即{b0,b1,b2,b3}={a1,a3,a5,a7}
RV2:输出位对=每个偶数索引输入位对:即{b0,b1,b2,b3}={a0,a1,a4,a5}
RV3:输出位对=每个奇数索引输入位对:即{b0,b1,b2,b3}={a2,a3,a6,a7}
因此,如果发送实体(例如,在下行链路中的基站504或在上行链路中的终端设备506、508)在初始传输中发送RV 0,以及在其后的传输中发送RV 1,那么在第二传输之后,接收器实体将已经接收了通过Turbo编码器产生的所有位(假定无传输失败)。
可以理解,存在可以使用的更多复杂的速率匹配函数(与以上简单示例相比)。例如,在ETSI TS 136.212 v12.6.0(2015-9)[3]中的5.1.4部分中指定的循环缓冲器速率匹配函数。
不同冗余版本还可以具有为了将位映射至调制符号中的星座点(在其后的调制函数中)而以不同的方法排序的位。这种功能可以被称作“星座重排”。
·RV控制器608:RV控制器对速率匹配函数指示要被应用的冗余版本。RV控制器可以或者通过在控制信道(例如,在基于LTE的网络中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该信道的变形,诸如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或用于MTC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M-PDCCH)中的指示;或者通过已知的(即预定的/可导出的)RV循环模式(例如,第一传输可以始终使用RV 0,第二传输可以始终使用RV 2,第三传输可以始终使用RV 3,第四传输可以始终使用RV 1,其如上所述是在LTE背景下普遍使用的缺省指令),来确定要使用的RV。
·加扰610:位流被以已知的加扰序列扰乱。这可以帮助最小化跨校区干扰。
·调制612:位流被调制以产生调制符号。可以被应用的典型调制是QPSK以及16QAM。
·层映射614:调制符号被分成流,其中每个流对应于一个“层”。
·预编码616:来自不同层的调制符号被(例如,使用空间频率块码(SpaceFrequency Block Code,SFBC))组合。Alamouti编码可以被应用在SFBC模式中。当使用单个传输天线发送信号时,预编码函数是透明的。
·资源元素映射618:通过预编码函数产生的调制符号被使用已知的映射规则映射至资源元素(在LTE中,资源元素是在单个OFDM符号内的单个子载波)。在图6中表示实例中,假定存在与发送实体相关联的两个天线(ant 0与ant 1),并且因此存在两个资源元素映射块。可以理解,为简单起见存在其它附图中未示出的处理元件,例如在资源元素映射之前,诸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
·参考信号生成620:参考信号(即已知的调制符号)被在已知的资源元素中发送以允许UE来执行频道估计,以促进接收器处的信号的相干解调。
为了设法改进覆盖范围,发送实体(发送器)可以重传。接收实体(接收器)因而可以合并所接收的重发信号,从而以改善所接收的信号的成功解码的机会为目的增加所接收的信号的有效信噪比。如上所述,发送器可以或者当重传时发送相同的冗余版本用于符号合并(例如,重复地发送RV 0),或者它可以将应用于重传的冗余版本循环。例如,发送器可以关于相同的传送块发送以下冗余版本的序列:RV0,RV2,RV3,RV1。冗余版本循环(RV循环/增量冗余)被公知为改进系统性能。
图7示意性地示出关于正在被接收的传输块(TB)的基于LTE的无线电信系统中的建立的传输与用于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接收的物理通道处理链的一些方面。用于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信道处理链是相似的。在这点上,图7示出了对应于在图6中表示的发送器侧处理链的接收器侧处理链。
在图7中表示的传输信道处理链的要素是常规的并且公知的,并且可以被总结如下:
·资源元解映射700:所接收的调制符号被使用已知的映射规则从资源元解映射(在LTE中,资源元是在单个OFDM符号内的单个子载波)。在图7中表示的实例中,假定存在与接收实体相关联的两个天线(ant 0与ant 1),并且因而存在两个资源元解映射块。
·频道估计702:用于每个天线频道的频道估计算法比较所接收的参考符号与已知的发送的参考符号以便估计频道(例如,在每个时域以及在每个子载波频率施加的量级与相位失真)。可以通过将所接收的频道估计跨多个副帧平均化,或跨多个子载波改进频道估计。如同平均处理的一部分地,频道估算器可以在执行其它频道估计操作之前合并多个接收的子帧或符号的样本。多个接收的子帧或符号的合并被称为“符号合并”。符号合并需要传输信号对于要在其上执行符号合并的持续时间是相同的。
·检测704:检测处理可以采取平衡器与判定电路、或其它算法(诸如最大似然检测(ML检测)、或ML解码的降低复杂度的版本,诸如软球体解码(Soft Sphere Decoding,SSD解码))的形式。当执行符号合并时,可以对符号合并信号执行检测处理。检测处理的输出包括LLR(对数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s)。
·解扰706:位流被解扰以实质上反转施加在发送器侧的已知加扰序列(参见图6中的元件610)。
·解速率匹配708:位流被解速率匹配以实质上反转施加在发送器侧的速率匹配(参见图6中的元件606)。
·HARQ合并710:HARQ合并函数合并并且积聚来自相同传送块的重复或重传传输的LLR。HARQ组合函数能够以不同冗余版本合并传输,因为合并是在LLR(对数似然比)上执行的,其中每个LLR对应于Turbo码的一个输出位。利用冗余版本的知识,HARQ组合函数能够确定哪个输入LLR对应于哪个Turbo码位。
·RV控制器712:RV控制器控制速率匹配函数,使得在发送器以及接收器都施加相同的冗余版本。
·解交织714:数据被解交织以实质上反转施加在发送器侧的转交织(参见图6中的元件604)。
·Turbo解码716:数据被Turbo解码以实质上反转施加在发射机场地侧的编码(参见图6中的元件602)。
·CRC检验718:执行CRC检验以设法检测错误。
图8是一个根据常规方法的使用冗余版本以允许在接收实体处的符号合并的方法的示意性表示。该图示意性地表示一系列的八个子帧,注明了各个子帧应用哪个冗余版本。在该实例中,冗余版本RV 0被施加于在图中表示的前四个子帧,并且冗余版本RV2被施加于其后的四个子帧。在接收器处的符号组合函数能够对那些应用了相同的冗余版本子帧操作。因此符号组合函数可以对前四个子帧(使用RV 0的子帧)操作然后对第二个四个子帧的组(使用RV 2的子帧)操作。借助于符号合并,在接收器处的频道估计与解码函数可以对具有有效更高信噪比的信号操作,从而改善性能并且允许降低接收器复杂度。此外,在图8中表示的方法同样提供增量冗余(RV循环),该方法中不同冗余版本被在子帧的不同组中使用。因此,以这种信号格式可以实现与两个技术(符号合并与RV循环)都相关的优势。
已知的在频率选择性频道(即衰减发生在信道带宽的不同部分中)中允许(例如,就通信可靠性而言)改进的系统性能另一技术是跳频。在跳频信号中,用于发送信号物理资源块(PRB)或窄带可以被从一个子帧到下一个子帧改变。在基于LTE的上下文中物理资源块包括12个子载波和7个OFDM符号(对于具有常规循环前缀的信号构造)。PRB对包括两个PRB并且由此包括12个子载波和14个OFDM符号(对于常规循环前缀的情形)。
图9示意性地表示跳频信号,其中该信号在逐个子帧基础上在频率F1与F2之间跳跃。当相同的数据在两个不同频率以这种跳频模式被发送时,通信可以对关于信道中的一个(例如,与仅仅使用信道中的一个的方案相比)可能出现的窄带衰减更具弹性。应当认识到图9表示相对简单的频率跳频模式(即对于交替的副帧在两个频率之间跳跃),但可以采用更复杂的跳频模式。然而,诸如图9中的这个简单的跳频模式,可以是就简化无线电资源计划而言有利的。
诸如图9中表示的跳频方法可以与冗余版本的使用相结合以设法进一步改进通信缺陷。在图10中表示了其示意性实例。
因此,图10示意性地表示被布置为在第一频率F1与第二频率F2之间交替的四个子帧的组的20个子帧序列。在图10的方法中,RV 0被应用于第一个四(即最左边的)子帧,在频带F2中进行传输,从而允许在接收器处关于这些子帧应用符号合并。然后将RV 2应用于接下来的四子帧,在频带F1中进行传输,从而允许在接收器处关于子帧应用符号合并,并且同样关于在第一个四子帧中的RV 0的使用以及在接下来的四子帧中的RV 1的使用提供基于RV循环的冗余,并且也利用跳频。再接下来的四子帧被应用了RV 3,在频带F2中传输。下一个四子帧被应用了RV 1,在频带F1中传输,等等,如附图中所示。因此,根据此方法,接收设备可以关于在不同子帧中的相同冗余版本的传输利用符号合并,并且可以关于不同冗余版本的传输以类似于在图8中表示的方式利用循环RV(增量冗余)技术,但是由于跳频的附加使用而可以额外的更少受窄带频率衰减影响。
图11与图10相似并且可以从图10理解,但是表示了更大数量的子帧(即更长的时段)。为简单起见,在图10中表示的使用相同冗余版本的四子帧的相应的组在图11中被示出为单个块。就是说,图11中的每个单独的块表示被应用了相同冗余版本的四子帧(即如同通过在最左边的块之下的标签示意性地表示的)。与不同冗余版本相关联的子帧也被在图11中不同地加了阴影/影线。具体地,与冗余版本RV 0相关联的子帧以均匀灰白色示出,与冗余版本RV 1相关联的子帧以水平影线示出,与冗余版本RV 2相关联的子帧以对角影线示出,并且与冗余版本RV 3相关联的子帧以对角线块影线示出。相似的阴影/影线方案被用于识别与在多个其它附图中的不同冗余版本相关联的子帧/传输。
图11表示第一传输块(传输块1)被重复32次,即以时间顺序从附图左边开始的情形:
·4个子帧使用RV 0,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2,在频带F1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3,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1,在频带F1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0,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2,在频带F1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3,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1,在频带F1中传输
因此接收器可以利用符号合并以及RV循环(LLR合并)方法两者,并且此外各种重传被跨越两个频带散布以帮助减少可能关于一个或另一个频带(或在不同的时间的两个频带)出现的窄带衰减的任何影响。
在包括与传输块1相关联的重传的32个子帧之后,后续子帧被与下一个要被发送的传输块(即传输块2)的传输相关联,在图11中对于此传输块表示了16次重复(即用于四个子帧的块)。
这些种类的试图增强通信可靠性方法通常基于常规方法。
因此,存在如下既定原则:用于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使用,以通过对于重传利用冗余版本和跳频,帮助增加发送实体与接收实体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
然而,发明人认识到在这些现有技术上存在改善的空间。具体地,发明人认识到根据已知的技术,每个冗余版本在相同的频带中并且在周期性的基础上被发送。例如,参考图11,使用RV 0与RV 3的传输被仅仅使用在频带F2内的无线电资源分别在周期性的基础上发送,而使用RV 2与RV 1的传输被仅仅使用在频带F1内的无线电资源分别在周期性的基础上发送。因此,关于使用特定冗余版本进行的传输,缺乏频率、时间与RV多样性,其会影响总性能(例如,就通信可靠性而言),因为损害了RV循环(LLR合并)多样性(即,关于特定冗余版本的通信可以重复地受窄带频率衰减或与用于该冗余版本的传输的无线电资源吻合的周期性干扰的影响)。
为了根据某些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多个方法,其中发送实体(例如,在下行链路通信背景中的基站504,或在上行链路或设备至设备(D2D)通信背景中的终端设备506、508)被布置为通过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例如,根据通常的常规方法)发送数据块(例如,传输块)至接收器实体(例如,在下行链路或D2D通信背景中的终端设备506、508,或在上行链路通信背景中的基站504)。然而,和通常的常规方法形成对比,发送实体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并且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就是说,发送实体被配置为在不同时间周期中以不同顺序发送冗余版本。发明人认识到这可以在使用跳频方法时通过帮助保证相同的冗余版本被在不同时间周期中在不同频率资源上发送,来帮助减少劣质信道状态的影响,并且帮助保证相同的冗余版本不被根据常规的周期性发送,其在存在周期性的干扰源的情况下可能是有帮助的,否则该周期性干扰可以系统地干扰特定冗余版本。
图12与图11相似并将根据图11理解。然而,尽管根据图11的方法不同冗余版本被发送的顺序被连续的重复(即RV 0的四个子帧,RV 2的四个子帧,RV 3的四个子帧,RV 1的四个子帧,之后重复),在图12的方法中,发送不同冗余版本的顺序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是被改变的。如同图11一样,在图12中每个单独的块表示被应用了相同冗余版本的四个子帧。在每个块上面指示了相关冗余版本并且与不同冗余版本相关联的子帧在图12中也被用和图11一样的方法加了阴影/影线。
图12表示第一传输块(传输块1)被重复32次的情形。因此,在用于传输块1的第一时间周期(在图12中示意性地标注位“时间周期0”)中,存在:
·4个子帧使用RV 0,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2,在频带F1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3,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1,在频带F1中传输
并且在用于传输块1的第二时间周期(在图12中示意性地标注为“时间周期1”)中,存在:
·4个子帧使用RV 2,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3,在频带F1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1,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0,在频带F1中传输
因此,如上面参考图11所述地,接收器实体可以利用符号合并和RV循环(LLR合并)方法两者。然而,显著地,根据在图12中表示的方法,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与第二时间周期相比不同的顺序被发送。因此,每个冗余版本使用两个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被发送。例如,RV 0在第一时间周期中在频带F2中的无线电资源上以及在第二时间周期中在频带F1中的无线电资源上被发送。此外,不同冗余版本不被根据常规的并且重复的周期性发送,其可以帮助减少系统的周期性干扰对用于冗余版本中的一个的传输产生超过另一个的传输的影响。
在包括与传输块1相关联的重复传输的32个子帧之后,后续子帧被与要被发送的下一个传输块的传输相关联。根据在图12中表示的方法,对于下一个传输块(传输块2)的传输,冗余版本的顺序回转到用于传输块1的传输的初始顺序。
在图12中表示的实例中,使用32次重复来发送第一传输块。然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例如64次重复来发送传输块。而在这样情况下可能有多于两个的不同的时间周期,冗余版本的顺序在不同时间周期中不同。
例如,可以如下发送64次重复:
在特定传输块的第一时间周期中可能有:
·4个子帧使用RV 0,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2,在频带F1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3,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1,在频带F1中传输
并且在该传输块的第二时间周期中可能有:
·4个子帧使用RV 2,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3,在频带F1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1,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0,在频带F1中传输
并且在该传输块的第三时间周期中可能有:
·4个子帧使用RV 3,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1,在频带F1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0,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2,在频带F1中传输
并且在该传输块的第四时间周期中可能有:
·4个子帧使用RV 1,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0,在频带F1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2,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3,在频带F1中传输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这些只是一些具体示例,并且不同方法可以在不同时间周期中采用不同顺序并且可以采用使用每个冗余版本的不同的子帧数量,并且原则上也可以采用冗余版本的不同个数以及频带的不同个数。就是说,重要的不是在这写特定的示例中陈述的特定配置,而是其背后的使用以第一序列顺序布置在一个时间周期中并且以第二序列顺序布置在另一时间周期中的多个冗余版本发送数据块的原理。
存在可以确定不同时间周期中的冗余版本的顺序的各种方法。例如,每个时间周期可以对应于执行每个冗余版本的四个传输的实际时间(即对应于16个子帧),如同在图12的实例中地,并且在每个时间周期中的RV顺序可基于基础序列顺序的不同循环移位。
例如,可以与通常在具有四个冗余版本的LTE背景中使用的序列顺序(即{RV0,RV2,RV3,RV1})一致地限定一种基础序列顺序。要在用于特定数据块(传输块)的特定的时间周期中使用的顺序可以与具有n mod 4的循环移位基础序列顺序一致,其中n对应于时间周期索引(其中第一时间周期具有索引0,下一个时间周期具有索引1等等,直至传输块的传输的末尾)。
因此,利用这种方法的在不同时间周期中顺序是:
·时间周期0:{RV0,RV2,RV3,RV1}
·时间周期1:{RV2,RV3,RV1,RV0}
·时间周期2:{RV3,RV1,RV0,RV2}
·时间周期3:{RV1,RV0,RV2,RV3}
·时间周期4:{RV0,RV2,RV3,RV1}
·时间周期5:{RV2,RV3,RV1,RV0}
·时间周期6:{RV3,RV1,RV0,RV2}
·时间周期7:{RV1,RV0,RV2,RV3}
·等等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与特定传输块的传输相关联的时间周期的数量将取决于实施方式(例如,在图12的实例中,仅存在与传输块1的传输相关联的两个时间周期)。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使用的特定RV循环模式可以在不同实现方式中不同,并且不必遵循上面描述的循环移位方法。例如,它可以与在另一个方向中进行的循环移位(例如,这样前面两个排序可以是{RV0,RV2,RV3,RV1}与{RV1,RV0,RV2,RV3})对应,或能够以任何预定的序列为基准,例如:
·时间周期0:{RV0,RV2,RV3,RV1}
·时间周期1:{RV2,RV3,RV1,RV0}
·时间周期2:{RV0,RV1,RV3,RV2}
·等等
在另一示例实施方式中,对于冗余版本可能有‘M’个不同预定序列分别与索引1至M相关联。在传输块的第一时间周期中可以使用第一RV模式(即与索引1相关联的序列顺序);在第二时间周期中,可以使用第二RV模式;等等,直至第M个时间周期,其中可以使用第MRV模式。在第M+1个时间周期中,可以回到与索引1相关联的序列顺序,等等。
因此,在这种方式的M=2的一个特殊情况中,序列顺序可以实质上在时间周期之间交替变化,例如使得偶数时间周期使用一个序列顺序并且奇数时间周期使用另一序列顺序。再次地,RV模式中的一个可由另一个RV模式推导得来(例如,一个RV模式可以是另一个RV模式的循环移位),或者可以在RV模式之间没有特定关系地限定不同RV模式,除了它们是彼此不同的。在具有M=2的实例中,两个RV模式可以是{RV0,RV2,RV3,RV1}(序列索引1)与{RV2,RV3,RV1,RV0}(序列索引2)并且它们在时间周期中的使用可以遵循如下序列:
·时间周期0(偶数):{RV0,RV2,RV3,RV1}
·时间周期1(奇数):{RV2,RV3,RV1,RV0}
·时间周期2(偶数):{RV0,RV2,RV3,RV1}
·时间周期3(奇数):{RV2,RV3,RV1,RV0}
·等等
在另一示例实现方式中,在特定子帧中使用的RV序列顺序可基于发送器实体与接收器实体都知晓的(或至少可由它们导出的)伪随机序列。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描述的原则同样可以在不包两个频带之间的括跳频实现方式中采用。例如,可以在存在更多频带,例如四个频带时使用类似方法并且在图13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这样的示例。
图13在许多方面与图12相似,并且将从图12理解。然而,尽管图12示意性地表示支持在两个频带即F1与F2之间的跳频的实施方式,图13示意性地表示支持在四个频带即F1,F2,F3以及F4之间的跳频的实施方式。
如同图12一样,在图13中每个单独的块表示被应用了相同冗余版本的四个子帧。在每个块上面指示了相关冗余版本并且与不同冗余版本相关联的子帧在图13中也被用和图12一样的方法加了阴影/影线。
图13同样地表示第一传输块(传输块1)被重复32次的情形。因此,在用于传输块1的第一时间周期(在图13中示意性地标注位“时间周期0”)中,存在:
·4个子帧使用RV 0,在频带F4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2,在频带F3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3,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1,在频带F1中传输
并且在用于传输块1的第二时间周期(在图13中示意性地标注为“时间周期1”)中,存在:
·4个子帧使用RV 2,在频带F4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3,在频带F3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1,在频带F2中传输
·4个子帧使用RV 0,在频带F1中传输
因此,如上参考图12所述地,接收器可以关于相同冗余版本的不同传输的频率与时间的多样性利用符号合并与RV循环(LLR合并)方法的两者。
在包括与在图13中表示的传输块1相关联的重复传输的32个子帧之后,后续子帧被与要被发送的下一个传输块的传输相关联。根据在图13中表示的方法,对于下一个传输块(传输块2)的传输,冗余版本的顺序回转到用于传输块1的传输的初始顺序。
在上面描述的示例中,时间周期实质上是在每个新传输块的传输开始时重新启动的。就是说,每个传输块实际上以与时间周期0的序列顺序对应的相同的序列顺序开始。然而,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特定RV序列顺序的选择可基于全局定时基准,诸如系统帧号(SFN),而不是相对于新传输块传输的开始的定时基淮。例如,在有在每个时间周期中每个发送了四次(即,对于具有16个子帧的持续时间的时间周期)的四个冗余版本的实施方式中,在特定的时间周期中要使用的特定序列顺序(即,在16个子帧的特定块中)可以基于与那16个子帧相关联的系统帧号。就是说,如果存在可以使用的四个不同RV序列顺序,这些序列顺序可以在包括16个子帧每个时间周期依次循环,与特定传送块的传输的定时无关。
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切换到不同冗余版本序列顺序之前,使用相同的冗余版本序列顺序可以用于多次重复。例如,可以在成功发送一个传输块的尝试期间重复地使用相同的序列顺序,并且只有当(例如,基于常规确认信令的原则)确定该传输块没有被接收实体成功接收时,发送实体才切换到用于重传尝试的不同RV序列顺序。在图14中示意性地表示此方法。
图14与图12相似并且将从图12通常的理解(尽管图14不包括用于不同RV的阴影/影线)。然而,在图14中,并且与图12不同地,贯穿传输块的第一传输尝试使用了相同的序列顺序,并且贯穿第二传输尝试(即第一重传尝试)使用了不同的第二序列顺序,如在图中示意性地表示的。在这点上,可以将第一传输尝试考虑为与第一时间周期对应,并且可以将第二传输尝试考虑为与第二时间周期对应。尽管在图14中未示出,如果需要更多的重传,例如如果第二传输(第一重传)尝试不成功,可以利用用于冗余版本的又一个不同的序列顺序,或者或许利用与初始尝试相同的顺序,尝试第三传输(第二重传)。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其它实现方式存在可以对上述方法进行的各种改变。
例如,尽管上述示例集中在允许符号合并以及增量冗余合并的示例上,可以在不允许符号合并的方法中使用相同的原则,例如如在上述示例中那样,在信号被在每个子帧之间跳频,而不是在跳频之前以相同的冗余值连续的发送四个子帧序列的方法中。
此外,应当认识到尽管上述示例集中在使用跳频的方法上,相同的原则可以被应用在不依赖跳频的其它实现方式中。这依然可以在帮助避免成为具有相同冗余版本的传输的常规的/周期性的重复中是有利的,其可以帮助减少周期性的干扰源对冗余版本中的一个的影响超过对另一个的影响的可能性。
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从发送器实体发送数据块到接收器实体的方法的流程图。因此,在步骤S1中发送器实体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二步骤S2中,发送器实体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三步骤S3中,发送器实体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可以根据常规技术执行建立冗余版本的步骤。此外,除了在用于传输的不同时间周期中的使用不同RV序列顺序之外,可以另外地根据常规技术执行发送冗余版本的步骤。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则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从发送器实体接收数据块的方法的流程图。因此,在步骤T1中接收器实体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例如,如同在图15的步骤S2中通过发送器实体发送地)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步骤T2中接收器实体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例如如同在图15步骤S3中通过发送器实体发送地。在步骤T3中接收器实体确定第一序列顺序与第二序列顺序,例如通过知晓由发送器实体使用的算法确定用于它的传输的序列顺序,从而允许合并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接收的冗余版本。
原则上发送器实体可以向接收器实体传达用于特定的时间周期的序列顺序的指示,但是实际上如果接收器能够独立地确定可应用到特定时间周期上的序列顺序以节省信令消费,这样会是有利的。因此,使由发送器实体使用的序列顺序可被独立地通过接收器实体导出是合适的,例如因为用于给定时间周期的序列顺序是根据预定规则确定的,例如如同在无线电信系统的操作标准中限定的或可导出的/在先前传递到接收器实体的信令中配置好的,例如与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处理相联系的。
如本文讨论的,根据某些方法使用第一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在不同的时间周期发送至少不同冗余版本中的一些,并且使用第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至少不同冗余版本中的一些,其中,第二频带与第一频带不同。另外,在每个时间周期内可能存在跳频,使得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在不同时间周期中使用不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
相应的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冗余版本可以在第一和第二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被发送多次,例如以便允许符号合并。
如上所述,根据一些实现方式第一RV序列顺序可以与基础序列顺序的第一循环移位对应,并且第二序列顺序可以与基础序列顺序的第二循环移位对应。就是说,第二序列顺序(以及任何其它序列顺序)可以实际上与第一序列顺序的循环移位对应。
可以从与给定时间周期相关联的定时中确定要用于该时间周期的循环移位,例如相对于诸如系统帧号定时基准的全局定时基准的定时,或相对于特定传输块传输的定时,例如相对于给定传输块的发送开始的定时。
因此描述了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从发送器实体发送数据块到接收器实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并且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上述实施方式做出各种修改。特别地,尽管已经参考LTE移动无线电网络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认识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它形式的网络,诸如GSM、3G/UMTS、CDMA 2000等。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用户设备(UE)可以以其它术语用户设备(UE)、移动通信设备、终端设备等替换。此外,尽管术语基站已被可以与eNodeB互换地使用,应当理解在这些网络实体之间没有功能上的差异。
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些集中在无线电信系统的基站提供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则的功能的示例上,在其它实现方式中相似的功能可以由在无线电信系统中运行的其它实体,例如无线远程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其它组件和/或提供类似基础设施的功能的终端设备(例如,支持虚拟小区操作的终端设备)提供。因此,可以由无线电信系统的核心网络组件提供一些或全部上述关于基站的处理功能和/或可以由其它基础设施部件或其它网络实体(诸如中继节点和/或用于支持ITS(智能传送系统,intelligenttransport system)方案(例如,与公路网相联系地部署以促进车辆对车辆通信的路边单元(roadside units,RSU))的专用单元),或提供更通常地与基站相关联的操作功能的一些方面终端设备(例如,采用虚拟小区的终端设备),来提供相似的功能。在这点上,基站可以被认为仅是可以被配置为提供本文中描述的关于与终端设备的通信的类型的功能的网络实体的一个示例。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优选的方面在所附的独立和从属权利要求中陈述。可以理解的是,除了那些明确排除在权利要求之外的特征,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合并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
因此,前述讨论仅公开和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的是,在不背离其精神或本质特性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体现为其他具体的形式。因此,本发明的公开旨在为示例性的,但是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以及其它权利要求。本公开,包括任何可容易地辨别的教导的变形,部分地定义了前述权利要求的术语的范围,使得创造性的内容不被提供给公众。
本公开的相应特征由以下编号的段落定义:
1.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从发送器实体向接收器实体发送数据块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以及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2.根据段落1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时间周期和第二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使用第一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至少不同冗余版本中的一些,并且使用第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至少不同冗余版本中的一些,其中,第二频带与第一频带不同。
3.根据段落1或2的方法,其中,在不同时间周期中使用不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中的相应的冗余版本。
4.根据任一前述段落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时间周期和第二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多次发送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中的相应的冗余版本。
5.根据任一前述段落的方法,其中,第一序列顺序与基础序列顺序的第一循环移位对应,并且第二序列顺序与基础序列顺序的第二循环移位对应。
6.根据段落5的方法,其中,第一循环移位由与第一时间周期相关联的定时确定,并且第二循环移位由与第二时间周期相关联的定时确定。
7.根据任一前述段落的方法,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的循环移位对应。
8.根据任一前述段落的方法,其中,第一序列顺序和第二序列顺序根据无线电信系统的操作标准预先确定。
9.根据任一前述段落的方法,其中,相应的序列顺序根据发送器实体先前从另一网络实体接收到的配置信息预先确定。
10.根据任一前述段落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与第一次尝试向接收器实体成功发送数据块对应,并且其中,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与继判定所述第一次尝试向所述接收器实体成功地发送所述数据块不成功之后第二次尝试向接收器实体成功发送数据块对应。
11.根据任一前述段落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进一步时间周期中以进一步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进一步序列顺序与第一和第二序列顺序不同。
12.根据任一前述段落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进一步时间周期中以进一步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进一步序列顺序与第一和第二序列顺序中的一者相同。
13.根据任一前述段落的方法,其中,发送器实体是无线电信系统的网络基础设施元件,或者,其中,接收器实体是无线电信系统的网络基础设施元件。
14.根据任一前述段落的方法,其中,发送器实体是在无线电信系统中运行的终端设备,和/或接收器实体是在无线电信系统中运行的终端设备。
15.一种发送器实体,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其中,发送器实体可操作来向接收器实体发送数据块,其中,发送器实体包括控制器单元以及收发器单元,控制器单元和收发器单元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使发送器实体: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以及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16.一种发送器实体的电路,用于无线电信系统,其中,发送器实体可操作来向接收器实体发送数据块,其中,电路包括控制器元件以及收发器元件,控制器元件和收发器元件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并且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17.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从发送器实体接收数据块的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以及确定第一序列顺序和第二序列顺序,以允许合并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接收的冗余版本。
18.一种接收器实体,用于无线电信系统,其中,接收器实体可操作来从发送器实体接收数据块,其中,接收器实体包括控制器单元以及收发器单元,控制器单元和收发器单元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使接收器实体: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以及确定第一序列顺序和第二序列顺序,以允许合并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接收的冗余版本。
19.一种接收器实体的电路,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其中,接收器实体可操作来从发送器实体接收数据块,其中,电路包括控制器元件以及收发器元件,控制器元件和收发器元件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接收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第二序列顺序与第一序列顺序不同;以及确定第一序列顺序和第二序列顺序,以允许合并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接收的冗余版本。
参考文献
[1]ETSI TS 136.321 v12.7.0(2015-10)/3GPP TS 36.321 version 12.7.0Release 12
[2]Holma H.and Toskala A,“LTE for UMTS OFDMA and SC-FDMA based radioaccess”,John Wiley and Sons,2009
[3]ETSI TS 136.212 v12.6.0(2015-09)/3GPP TS 36.212 version 12.6.0Release 12.

Claims (15)

1.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从发送器实体向接收器实体发送数据块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
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以及
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与所述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和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使用第一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并且使用第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与所述第一频带不同,
其中,在不同时间周期中使用不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中的相应的冗余版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和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多次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中的相应的冗余版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序列顺序与基础序列顺序的第一循环移位对应,并且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与所述基础序列顺序的第二循环移位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移位由与所述第一时间周期相关联的定时确定,并且所述第二循环移位由与所述第二时间周期相关联的定时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与所述第一序列顺序的循环移位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序列顺序和所述第二序列顺序根据所述无线电信系统的操作标准预先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应的序列顺序根据所述发送器实体先前从另一网络实体接收到的配置信息预先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周期中以所述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与第一次尝试向所述接收器实体成功地发送所述数据块对应,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中以所述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与继判定所述第一次尝试向所述接收器实体成功地发送所述数据块不成功之后第二次尝试向所述接收器实体成功地发送所述数据块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器实体是所述无线电信系统的网络基础设施元件,或者,其中,所述接收器实体是所述无线电信系统的网络基础设施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送器实体是在所述无线电信系统中运行的终端设备,和/或所述接收器实体是在所述无线电信系统中运行的终端设备。
11.一种发送器实体,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其中,所述发送器实体能够操作来向接收器实体发送数据块,其中,所述发送器实体包括控制器单元以及收发器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和所述收发器单元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使所述发送器实体:
建立所述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
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以及
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与所述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和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使用第一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并且使用第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与所述第一频带不同,其中,在不同时间周期中使用不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中的相应的冗余版本。
12.一种发送器实体的电路,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其中,所述发送器实体能够操作来向接收器实体发送数据块,其中,所述电路包括控制器元件以及收发器元件,所述控制器元件和所述收发器元件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
建立所述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
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发送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以及
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发送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与所述第一序列顺序不同,
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和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使用第一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并且使用第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与所述第一频带不同,其中,在不同时间周期中使用不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中的相应的冗余版本。
13.一种在无线电信系统中从发送器实体接收数据块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接收所述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
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接收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与所述第一序列顺序不同;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序列顺序和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以允许合并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接收的所述冗余版本,
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和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使用第一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接收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并且使用第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与所述第一频带不同,其中,在不同时间周期中使用不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接收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中的相应的冗余版本。
14.一种接收器实体,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其中,所述接收器实体能够操作来从发送器实体接收数据块,其中,所述接收器实体包括控制器单元以及收发器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和所述收发器单元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使所述接收器实体:
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接收所述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
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接收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与所述第一序列顺序不同;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序列顺序和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以允许合并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接收的所述冗余版本,
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和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使用第一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接收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并且使用第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与所述第一频带不同,其中,在不同时间周期中使用不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接收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中的相应的冗余版本。
15.一种接收器实体的电路,用于无线电信系统中,其中,所述接收器实体能够操作来从发送器实体接收数据块,其中,所述电路包括控制器元件以及收发器元件,所述控制器元件和所述收发器元件被配置为一起操作以:
在第一时间周期中以第一序列顺序接收所述数据块的多个不同冗余版本;
在第二时间周期中以第二序列顺序接收所述数据块的所述多个不同冗余版本,其中,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与所述第一序列顺序不同;以及
确定所述第一序列顺序和所述第二序列顺序,以允许合并在不同时间周期中接收的所述冗余版本,
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周期和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中的每一个中,使用第一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接收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并且使用第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发送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其中,所述第二频带与所述第一频带不同,其中,在不同时间周期中使用不同频带中的无线电资源接收所述不同冗余版本中的至少一些中的相应的冗余版本。
CN201680067785.1A 2015-11-19 2016-11-07 电信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82929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57591P 2015-11-19 2015-11-19
US62/257,591 2015-11-19
PCT/EP2016/076794 WO2017084903A1 (en) 2015-11-19 2016-11-07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2976A CN108292976A (zh) 2018-07-17
CN108292976B true CN108292976B (zh) 2021-05-14

Family

ID=5723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7785.1A Active CN108292976B (zh) 2015-11-19 2016-11-07 电信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1932B2 (zh)
EP (1) EP3378180B1 (zh)
CN (1) CN108292976B (zh)
WO (1) WO20170849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37650A (zh) 2016-02-03 2017-10-16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副框及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反饋排程方法、系統及裝置
EP3602877B1 (en) * 2017-03-22 2022-02-16 Convida Wireless, LLC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BR112019019703A2 (pt) 2017-03-23 2020-04-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nó de recepção e nó de transmissão e método implementado em um nó de transmissão e nó de recepção
US11159283B2 (en) 2017-04-03 2021-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RQ handling for nodes with variable processing times
CN108696936B (zh) * 2017-04-12 2022-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US10554345B2 (en) 2017-08-10 2020-02-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dicating retransmitted codeblock groups in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90052406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Mediatek Inc. Transmission For 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11095837B (zh) * 2017-09-11 2022-07-29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33817B (zh) * 2017-09-25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0904898B2 (en) * 2017-11-16 2021-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slot scheduling with repetitive transmission of a transport block with different redundancy versions
US10805895B2 (en) * 2017-12-01 2020-10-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initial grant-free transmission determination
US10700829B2 (en) * 2018-02-14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ining decision metrics of a scrambled payload
US11245497B2 (en) 2018-03-16 2022-0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tition-based transmissions
US11271590B2 (en) * 2018-09-10 2022-03-08 Appl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LAN range extension
US11184888B2 (en) * 2018-09-25 2021-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matching for a downlink transmission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s
CN113170531A (zh) * 2018-12-11 2021-07-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3661763B (zh) * 2019-03-29 2023-06-2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多传输块调度的信号的发送或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EP3952530A4 (en) * 2019-04-02 2022-06-08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CN111800870B (zh) * 2019-04-02 2023-01-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
US11553474B2 (en) 2019-08-16 2023-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ng repetitions of multiple transport blocks scheduled by singl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418294B2 (en) * 2019-09-20 2022-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ngle step in-place operation method for 5G NR de-interleaving, de-rate matching, and HARQ combination
WO2021203308A1 (en) * 2020-04-08 2021-10-14 Apple Inc. Redundancy gap indication for improved data transmission
KR20230153392A (ko) * 2021-03-09 2023-11-06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확률적 콘스텔레이션 성형 방식을 위한 리던던시 버전 구성
US11831570B2 (en) 2022-01-11 202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ndancy version cross carrier interleavi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72837B2 (en) * 2001-10-26 2008-05-13 Texas Instrument Incorporate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using two stage rate matching for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o obtain high speed transmission
CN101605024A (zh) * 2008-06-12 2009-1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
WO2013166719A1 (zh) * 2012-05-11 2013-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4022856A (zh) * 2014-06-23 2014-09-03 天津大学 一种td-lte系统中减小业务延迟的tti绑定方法
CN104254995A (zh) * 2012-01-24 2014-12-3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改善的上行链路覆盖的系统和方法
WO2015050417A1 (ko) * 2013-10-06 2015-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단말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11268A (zh) * 2014-01-29 2015-07-2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组重传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6477B2 (en) * 2004-05-06 2008-04-29 Nokia Corporation Redundancy version implementation for an uplink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US7823040B2 (en) * 2006-10-11 2010-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al redundancy version (RV) selection for UMTS HSDPA transmissions
US8189559B2 (en) * 2007-07-23 2012-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ate matching for hybrid ARQ operations
US8532012B2 (en) 2007-12-07 2013-09-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calable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5451757B2 (ja) * 2009-05-13 2014-03-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2224775B1 (ko) * 2012-10-05 2021-03-10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Mtc(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디바이스의 커버리지를 향상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TW201519596A (zh) * 2013-07-11 2015-05-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智慧HARQ WiFi系統及方法
EP2945307A1 (en) * 2014-05-12 2015-11-18 Telefonica S.A. Method and transmitter for channel coding and modulation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of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wireles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72837B2 (en) * 2001-10-26 2008-05-13 Texas Instrument Incorporate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using two stage rate matching for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o obtain high speed transmission
CN101605024A (zh) * 2008-06-12 2009-12-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
CN104254995A (zh) * 2012-01-24 2014-12-3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改善的上行链路覆盖的系统和方法
WO2013166719A1 (zh) * 2012-05-11 2013-1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WO2015050417A1 (ko) * 2013-10-06 2015-04-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 단말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811268A (zh) * 2014-01-29 2015-07-2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分组重传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22856A (zh) * 2014-06-23 2014-09-03 天津大学 一种td-lte系统中减小业务延迟的tti绑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78180B1 (en) 2020-11-04
CN108292976A (zh) 2018-07-17
EP3378180A1 (en) 2018-09-26
US11101932B2 (en) 2021-08-24
US20180375616A1 (en) 2018-12-27
WO2017084903A1 (en) 2017-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2976B (zh) 电信装置和方法
US10965409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JP5345688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及び装置
US8667357B2 (en) Method for conducting HARQ with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479336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심볼 및 데이터 심볼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DK2137864T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33776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EP2662994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018188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JP6955575B2 (ja) 第2のサービスの送信における第1のサービスのためのデータのパンクチャバンドルの構成
CN111684751A (zh) 通信装置、基础设施设备和方法
US11451346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KR20180122193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955576B2 (ja) 第2のサービスの送信における第1のサービスのためのデータのパンクチャバンドリング
KR101548744B1 (ko) Harq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KR101140091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KR101117002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