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6176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6176A
CN104756176A CN201380055774.8A CN201380055774A CN104756176A CN 104756176 A CN104756176 A CN 104756176A CN 201380055774 A CN201380055774 A CN 201380055774A CN 104756176 A CN104756176 A CN 104756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net
display device
display panel
length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57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6176B (zh
Inventor
成在铉
金辰洙
李雅凛
宋贤哲
朴相暾
李明烨
权喜远
李德镇
柳寅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190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7027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2011997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97030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56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6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6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6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4Back fra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以及后盖,所述后盖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面并且联接到所述显示面板。弯曲组件可以联接到所述后盖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可以提供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弯曲组件向所述后盖施加物理力,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预定的量。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以及一种被构造成使所述显示装置弯曲的弯曲组件。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以及改变显示屏曲率以改进用户观看显示屏时的沉浸感的方法。
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和真空荧光显示器(VFD)。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3-D成像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扩增和进步(proliferation and advancement),要求改进显示技术以向用户提供内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需要发展显示装置以改进用户观看显示屏时的沉浸感(immersion)。
问题的解决方案
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能够改进用户的沉浸感的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以及使所述显示单元弯曲的弯曲组件。
所述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向所述显示单元施加力的弯曲致动器;以及控制所述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单元。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改进用户观看显示屏时的沉浸感。另外,可容易控制显示屏的弯曲的量。
附图说明
将参考下图详细描述各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元件,其中:
图1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的形状的视图;
图2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和后盖的形状的视图;
图3A和图3B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4至图6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图7是例示后盖与印刷电路板的联接结构的平面视图;
图8A和图8B是第二紧固件的截面视图;
图9是第三紧固件的截面视图;
图10是第三紧固件的分离立体图;
图11A和图11B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构造的视图;
图12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构造的横截面视图;
图13至图15B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构造的视图;
图16至图17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构造的视图;
图18是施加滑动构件时的视图,而图19是单独滑动构件的视图;
图20A和图20B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构造的视图;
图21A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后盖和弯曲致动器的视图;
图21B是图21A被弯曲时的视图;
图22是例示并行直线电流间所施加的力的方向的视图;
图23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后盖和弯曲致动器的视图;
图24A是例示图23的平直横截面的视图;
图24B是图24A被弯曲时的视图;
图25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后盖和弯曲致动器的视图;
图26是例示图25的平直横截面的视图;
图27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块、后盖和弯曲致动器的视图;
图28是双金属的截面视图;
图29是例示图27的后盖和显示模块的平面视图;
图30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弯曲致动器的视图;
图31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弯曲致动器的视图;
图32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弯曲致动器的视图;
图33是例示图32的平面视图的视图;
图34至图36是例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弯曲致动器的视图;和
图37是例示第一轴与第二轴的联接结构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附图和下面的说明书中阐述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其它特征根据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将是显而易见的。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下文中,本文中描述的每个实施方式可以修改成各种形式,并且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此。而且,出于清楚例示的目的,图中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形式和尺寸可能被放大。
图1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显示模块的弯曲形状的视图。配备在显示装置中的显示模块11(也叫显示面板)可以弯曲成带有恒定曲率R的曲面形状。例如,关于显示模块11的曲面形状,曲率R可以设定成允许用户观看位置P与面板前侧之间的距离dl、d2和d3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值,并且显示模块11可以具有取决于设定曲率R进行弯曲的形状。
相应地,在观看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图像的同时,用户在所显示内容中的沉浸感可以得到改进,并且尤其当观看3D图像时,用户的沉浸感可以借助于显示模块11的曲面形状得到大幅改进。而且,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11可以包括诸如OLED面板等的自发光面板;或者可以包括非自发光面板的面板,诸如LCD面板或PDP面板,以及向面板发光的背光单元。
在下文中,仅仅为了便于说明,显示模块11被描绘成自发光有机发光器件(OLED)面板,其使用OLED作为例子。OLED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功能性薄膜形式的有机发光层被插入阳极和阴极之间。空穴从阴极注入,而电子从阳极注入,使得电子和空穴结合而在有机发光层中形成激子,进而,激子被重组而发光。
作为实现全彩色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方法,存在着独立发光法、滤色器方法和色彩转换方法。独立发光法通过热沉积每个R、G和B的发光材料来实现R、G和B,其中金属荫罩(metal shadow mask)具有详细图案。滤色器方法通过形成白色发光层以及图案化R、G和B滤色器来实现R、G和B。色彩转换方法形成蓝色发光层,并且通过使用色彩转换层将蓝色改变成绿色和红色来实现R、G和B。然而,应当认识到,本公开的显示模块并不限于OLED面板,并且如上面提到的,本公开可以应用各种平板显示模块,诸如LCD模块、PDP模块、FED模块或另一适当类型的显示器。
显示模块11可以是具有接近0°的曲率的平板显示模块11,并且平板显示模块11可以被后盖12弯曲。由此,显示模块11可以如图1所示具有带有恒定曲率R的曲面形状。
图2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装置的构造的截面视图。如图2的(a)所示,显示模块11可以是平板显示模块11。如图2的(b)所示,配置在显示模块11后方的后盖12可以通过向显示模块11施加一力而弯曲。因此,如图2的(c)所示,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可以一起弯曲。虽然图2仅例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部件之中的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但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未图示的各种部件。
在此,后盖12可以是联接到显示模块11后方的单个板形构件,并且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以向前弯曲。例如,后盖12可以由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形成。后盖12可以配置在显示模块11后方并且可以有助于保护显示模块11。后盖12还可以用于通过向显示模块11施加物理力而使显示模块11弯曲。然而,后盖12不必由单个板形构件形成,并且由此可以由多个板形构件或将另一构造联接到多个板形构件的组件形成。
另外,在本公开中,虽然具有与显示模块11近似相同面积的后盖12被示出在附图中,但这仅仅例示了用以描述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的弯曲形状的概念上的形状。实际的后盖12可以具有短于或长于显示模块11的竖直或水平宽度。即,后盖12的形状和尺寸不局限于附图所示出的。
而且,后盖12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以及显示模块11可以是固定的,并且除中央的其它部分可以被安装成不会抑制向前或向后运动。因此,当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被弯曲时,左缘和右缘可以从前向后运动。
然而,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可以安装成使得横向两端的从前向后运动被抑制并且显示器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可以从前向后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可以被弯曲。
而且,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弯曲组件,该弯曲组件通过向显示单元10施加物理力来使显示单元10弯曲。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弯曲致动器和控制弯曲致动器的弯曲控制单元。在此,显示单元10可以包括上面提到的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而且,显示单元10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之间的中间盖13。
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弯曲致动器也可以指通过使用诸如电力或液压等各类能源产生机械力的装置。弯曲致动器可以设置成如下面各种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各种形状。
弯曲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例如,当弯曲致动器是弹性构件时,例如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时,弯曲控制单元调整施加至形状记忆合金的电流的量,以调整形状记忆合金的温度变化,使得可以控制形状记忆合金的长度变化。而且,当弯曲致动器是由导线、电磁体、双金属、压电元件或热丝包围的热敏管时,可以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这将稍后在每个实施方式中进行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A至图37,对根据本公开的包括组合的上述构造的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A至图10描述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构造。仅仅为了便于说明使显示装置弯曲的结构和原理,图3A至图10仅示意性地例示了涉及到显示模块11的弯曲的构造。然而,应当认识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除了所示构造的各种其它构造。
首先,参照图3A、图3B和图4,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1、联接到显示模块11后方的后盖12和使后盖12弯曲的弯曲组件。在此,弯曲组件包括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可以由例如形状记忆合金(SMA)形成。
SMA是这样的合金:该合金使用从奥氏体转变成马氏体的金属中出现的形状记忆和超塑性性能。当具体形状记忆于高温状态的奥氏体中并进而冷却至低温时,马氏体转变发生,并且残余应力形成在组织中。因此,具体形状得以转变。然后,当再次在奥氏体温度下加热时,被转变的具体形状恢复为其原始形状。
相应地,当电流在设定成在预定温度下恢复为原始形状的SMA中流动时,SMA用作电阻并且温度升高。因此,SMA根据温度的升高而返回到其原始形状和尺寸。在这一点上,SMA可以设定为在升高的预定温度下增加或减小其长度。
而且,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向后盖12施加物理力的弯曲致动器以及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器(也就是弯曲控制单元)。在此,弯曲致动器可以包括SMA 31,并且弯曲控制单元可以控制SMA 31的长度变化。
SMA 31可以设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杆形状,并且可以附接到后盖12的背面。仅供参考,后盖12的前侧是面向显示模块11的那一侧,而其背面是相对侧。杆形状可以具有各种横截面,诸如圆形或矩形横截面。例如,SMA 31可以具有柱形或线状形状。
SMA 31可以设置成多个,彼此水平平行。SMA 31可以设置成在室温下维持预定长度,并且当温度上升至高于设定温度时,其长度延长。
在这一点上,温度的上升可以通过由弯曲控制单元控制的电源来实现。相应地,一旦被弯曲控制单元供电,SMA 31的电阻导致温度上升。随着温度的上升,在左右方向上SMA 31的长度横向地延长。
当SMA 31的长度增加时,后盖12可以弯曲,并且显示模块11的左右两端可以相对于显示模块11的中央朝前突出,并且其中央可以具有凹形。在这一点上,后盖12的弯曲角度可以通过控制流经SMA 31的电流的量进行调整。
当后盖12被弯曲时,后盖12的左右两端向显示模块11背面的左缘和右缘施加压力,并且显示模块11朝前凹曲。因此,用户在所观看图像中的沉浸感或感知可以得到增强。
而且,如图5所示,可以形成凹部来接收SMA 31。例如,用于接收SMA 31的槽形接收单元可以在后盖12后方从背面朝前形成凹形,并且SMA 31可以接收于其中。
另外,如图6所示,SMA 31可以埋入或封装在后盖12中。如图所示,SMA 31在后盖12中的深度可以设置成使之相对于后盖12的中央深度朝向后盖12的后侧进行定位。在这种情况下,SMA接收单元可以是在后盖12中配置SMA 31的空间。SMA可以与后盖31插入模制在一起。
印刷电路板(PCB)可以联接到具有上面构造的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后方。参照图7,后盖12可以通过使用支架17联接到PCB 15。
板形支架17可以配置在后盖12后方,并且PCB 15可以配置在支架17后方。在这一点上,后盖12和支架17可以在中央部由第一紧固件41联接,并且支架17和PCB 15可以在左右方向的边缘处由第二紧固件43联接。
相应地,第一紧固件41可以在横向方向的中央处联接到后盖12的背面,并且在横向方向的中央处联接到支架17的前侧;第二紧固件43可以在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附近联接到支架17的背面,并且在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附近联接到PCB 15的前侧。
图8A至图8B是例示第二紧固件43结构的截面视图。紧固件43可以包括联接到支架17后方的大致柱形形状的前支撑部43a、具有由前支撑部43a支撑的后端的弹簧43c、以及联接到弹簧43c后端的头部43b。
前支撑单元43a可以是部分朝后突出的PEM螺母,并且头部43b可以是大致柱形形状的构件。头部43b可以联接到PCB 15。在此,弹簧43c可以是盘簧。第二紧固件43平时维持如图8A所示的状态,但是当如图8B所示,外力施加到支架17或PCB 15时,弹簧42c被压缩,使得两个构件之间的冲击被吸收。
而且,后盖12的左缘和右缘以及支架17的左缘和右缘可以由第三紧固件45彼此联接。图9和图10更详细地例示了第三紧固件45。
第三紧固件45提供了紧固结构,其在后盖12和支架17之间吸收后盖12的弯曲。第三紧固件45可以包括联接到后盖12背面的第一构件45a和联接到支架17前侧的第二构件45c。第一构件45a的背面可以具有圆形形状,其中央凸出,并且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开口部45b可以形成在后方的中央处。
第二构件45c可以相对于显示模块11从前向后延伸,并且可以插入开口部45b中。长孔45d可以在第二构件45c中沿横向方向形成得较长。长孔45d可以具有圆形形状,随之可以逐步接近左缘和右缘。而且,头45e可以联接到第二构件45c后方。
相应地,当第二构件45c插入第一构件45a的开口部45b中时,联接突起可以插入长孔45d中。因此,第二构件45c可以基于联接突起而旋转,并且可以移动经过长孔45d的长度。相应地,平直状态或弯曲状态下的后盖12可以一直联接到后盖12和支架17。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1A和图11B描述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构造。仅仅为了便于说明使显示装置弯曲的结构和原理,图11A和图11B仅示意性地例示涉及到使显示模块11弯曲的构造。然而,应当认识到,显示装置可以包括除了所示构造的各种其它构造。
显示装置包括朝前弯曲的显示单元和使显示单元弯曲的弯曲组件。显示单元包括显示模块11和联接到显示模块11后方的后盖12。弯曲组件使后盖12弯曲,从而使显示面板弯曲。
而且,弯曲组件包括向后盖12施加物理力的弯曲致动器和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单元。
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构造弯曲致动器的SMA 31从后盖12的左端部延伸到右端部。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固定单元32(也叫支撑支架)设置在后盖12的后方中央处。相应地,弯曲致动器根据该实施方式包括SMA 31和将SMA 31固定在其中的固定单元32。弯曲控制单元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
SMA 31具有杆形状(例如,柱形或线状形状)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多个SMA31可以附接至后盖12后方并且彼此平行地水平延伸。可以存在一组SMA 31,其在固定单元32的左侧形成左列,并且可以存在一组SMA 31,其在固定单元32的右侧形成右列。相应地,左列的右端部和右列的左端部可以固定在固定单元32处。
由于上面的构造,当功率施加给SMA 31时,线材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后盖12朝前弯曲带有中央凹形。在这一点上,控制单元可以供电给左列,以仅允许附接左列的部分弯曲;反之,可以供电给右列,以仅允许附接右列的部分弯曲。而且,通过使所供给的施加给左列或右列的电流的量不同,弯曲程度可以不同。
当后盖12被弯曲时,后盖12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两者在显示模块11的左缘和右缘周围向前施加压力,使得显示模块11同时弯曲。而且,当被弯曲控制单元断电且由此SMA 31的温度下降时,SMA 31的长度减少,并且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因材料的弹性恢复力而返回至其原始的平直状态。
虽然SMA 31在本文中描述为仅包括两列,诸如左列和右列,但SMA 31可以具有其它构造,例如,具有三列或以上。
此外,如图11A和图11B所示,SMA 31可以附接至后盖12的背面,或者如同图5和图6,SMA 31可以接收在后盖12内侧的SMA接收单元中。如同图5的实施方式,SMA接收单元可以具有槽形形状,其在后盖12背面朝向内侧(前方)凹进,并且当SMA 31埋入后盖12内部时,掩埋该SMA 31的空间可以是SMA接收单元。
而且,当SMA 31埋入后盖12内部时,它可以关于后盖12的深度朝向后盖12后方进行配置。原因在于,在该实施方式中,SMA 3的长度在预定温度下会增加。另外,当SMA 31被接收在SMA接收单元中时,固定单元32的一部分可以被掩埋在后盖12后方。
而且,在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中,图7至图8B所示的支架17、第一紧固件41和第二紧固件43可以适用于联接PCB 15。另外,如图9和图10所示,可以适用第三紧固件45。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2描述显示装置的构造。仅仅为了便于说明使显示装置弯曲的结构和原理,图12仅示意性地例示涉及到使显示模块11弯曲的构造。然而,显示器可以包括除了所示构造的各种其它构造。
SMA 31可以配置在与图6的位置对称的位置,如图12图示,朝向显示器,即,朝向后盖12的前方。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和用于使显示单元弯曲的弯曲组件。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11和联接到显示模块11后方的后盖12。
而且,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向后盖12施加物理力的弯曲致动器和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单元。在此,弯曲致动器可以包括SMA 31,并且弯曲控制单元控制SMA 31的长度变化。
SMA 31可以设置成杆形状(例如,柱形或线状形状)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并且可以附接至后盖12前方。SMA 31在室温下维持预定长度,并且当温度上升至高于设定温度时,其长度减少。在此,因为SA 31朝向后盖12的前表面设置,SMA 31的长度减少而使显示器向前弯曲。在这一点上,温度的上升可以通过由弯曲控制单元控制的电源来实现。
相应地,一旦由弯曲控制单元供电,电流流过SMA,并且SMA 31的电阻发热,从而提高它的温度。随着温度的上升,SMA 31的长度横向减少,即,在左右方向上减少。
当SMA 31的长度减少时,后盖12变得弯曲,并且左右两端可以相对于其中央朝前突出,中央可以具有凹形。在这一点上,后盖12的弯曲角度可以通过控制到达SMA 31的电流的量进行调整。当后盖12被弯曲时,显示模块11在后盖12前方朝前凹曲。由于这个,用户在观看显示器时的沉浸感或感知可以得到增强。
而且,当SMA 31配置在后盖12前方时,如同上面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1A和图11B),SMA 31可以分组而形成左列和右列,或者其它构造,例如三列或以上。此外,每列的长度可以不同地控制。例如,可以控制SMA 31在左列中的长度,以具有第一预定的长度;并且可以控制SMA 31在右列中的长度,以具有第二预定的长度,使得可以更精确地控制显示器的曲率。
而且,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图7至图8B所示的支架17、第一紧固件41和第二紧固件43可以适用于联接PCB 15。另外,如图9和图10所示,可以适用第三紧固件45。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3至图15B描述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构造。仅仅为了便于说明使显示装置弯曲的结构和原理,图13至图17仅示意性地例示涉及到使显示模块11弯曲的构造。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除了所示构造的各种其它构造。
图13是例示显示装置的后盖12和弯曲组件的立体图,而图14是例示后盖12前侧的视图。而且,图15A和图15B是显示装置的平面视图。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单元和使显示单元弯曲的弯曲组件。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1、通过双面带14或另一适当连接方法附接至显示模块11(或显示面板)背面的薄板形中间盖13和联接到中间盖13后方的后盖12。弯曲组件可以施加力来使后盖12弯曲,使得整个显示单元可以被弯曲。
在此,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向后盖12施加物理力的弯曲致动器和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单元。弯曲致动器可以包括SMA 31和将SMA 31固定到后盖12前方的固定单元33(或支撑支架)。另外,弯曲致动器可以控制SMA 31的长度变化。
固定单元33可以包括四个从前向后延伸并且在后盖12的每个边缘周围朝前突出的延伸单元38a。固定单元33可以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并且竖直连接两个延伸单元38a的竖直延伸单元33b可以设置在后盖12的左侧和右侧周围。竖直延伸单元33b可以设置成一对或多对。如图所示,竖直部可以朝向显示面板设置在与后盖相距预定的距离处。
SMA 31横跨两个竖直延伸单元33b延伸。SMA 31可以设置成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杆形状,并且可以设置成多个以彼此平行地水平延伸。杆形状可以具有各种横截面,诸如圆形形状、方形形状等。例如,SMA 31可以具有线状形状。
相应地,SMA 31可以联接到与后盖12的前侧朝前间隔开的位置,并且平行于后盖12的前侧延伸。即,SMA 31的左端部可以在左侧联接到竖直延伸单元33b,并且SMA 31的右端部可以在右侧联接到竖直延伸单元33b。而且,固定单元33和SMA 31可以形成为一个模块。当包括固定单元33和SMA 31的模块分开制造并且联接到后盖12的前侧时,生产效率可以得到改进。
在该实施方式中,SMA 31可以在室温下维持预定长度,并且当温度上升至高于设定温度时,其长度减少。在这一点上,温度的上升可以通过由弯曲控制单元控制的电源来实现。
相应地,一旦电流供给到SMA 31,SMA 31的电阻可以产生预定的热量,导致其温度增加。随着温度的增加,SMA 31的长度横向减少,例如在左右方向上减少。
当SMA 31的长度从图15A减少到图15B时,后盖12变得弯曲,并且左端部和右端部两者相对地朝前突出,并且其中央具有回落的凹形。在这一点上,后盖12的弯曲角度可以通过控制流经SMA 31的电流的量进行调整。
当后盖12被弯曲时,压力从后盖12前方向前施加于中间盖13的左右两端上,并且由于这个,显示模块11也朝前凹曲。因此,可以增加用户的沉浸感。而且,当被弯曲控制单元断电并且由此SMA 31的温度下降时,SMA 31的长度再次增加,并且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通过材料的弹性恢复力返回至其原始的平直状态。
而且,图7至图8B所示的支架17、第一紧固件41和第二紧固件42可以适用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另外,如图9和图10所示,也可以适用第三紧固件43。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6至图19描述显示装置的部分构造。仅仅为了便于说明使显示装置弯曲的结构和原理,图16至图19仅示意性地例示涉及到使显示模块11弯曲的部分构造。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除了所示构造的各种其它构造。
图16例示了显示装置中显示模块11、后盖12和中间盖13的中间部分。图17例示了水平偏离显示装置中显示模块11、后盖12和中间盖13的中央的部分。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单元和使显示单元弯曲的弯曲组件。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1、位于显示模块11后方的中间盖13和位于中间盖13后方的后盖12。弯曲组件向后盖12施加物理力,使得整个显示单元可以被弯曲。
中间盖13可以通过使用双面带14或另一适当连接方法附接至显示模块11的背面。后盖12可以具有使左端和右端相对于中央朝前突出的形状,并且中央朝后弯折。相应地,后盖12的中央部与中间盖13朝后间隔开,并且后盖12的左端部和右端部接触中间盖13的左缘背面和右缘背面。在这一点上,后盖12和中间盖13可以直接接触,或者可以通过如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的滑动构件37来接触。另外,在提供了滑动构件37的情况下,后盖12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以及中间盖13彼此可以不接触,由此可以彼此间隔开。
而且,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向后盖12施加物理力的弯曲致动器和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单元。弯曲致动器可以包括SMA 31(或弹性构件)以及将SMA 31固定到后盖12后方的固定单元35a和35b(或支撑支架)。弯曲控制单元可以控制SMA31的长度变化。
固定单元35a和35b可以包括在后盖12的左右方向中央处从前侧朝前突出的中央固定单元35a(或中央支撑件)和在后盖12的左右两端部周围从前侧朝前突出的侧向固定单元35b(或侧部支撑件(lateral region))。
中央固定单元35a的前端联接到中间盖13的左右方向中央的后方,并且后端联接到后盖12的左右方向中央。在这一点上,中央固定单元35a可以充当间隔件来维持后盖12和中间盖13之间的预定空隙。
SMA 31可以附接至中央固定单元35a的左侧和右侧两者,或者中央固定单元35a可以用作允许一个SMA 31从中通过的支撑器。SMA 31的端部可以固定在侧向固定单元35处。SMA 31可以设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线状形状,并且从后盖12向前间隔开一段预定的距离。
SMA 31可以在室温下维持预定长度,并且当温度上升至高于设定温度时,其长度可以减少。在这一点上,温度的上升通过由弯曲控制单元控制的电源来实现。相应地,一旦由弯曲控制单元供电,SMA 31的电阻就导致发热并导致其温度上升。随着温度的上升,SMA 31的长度横向减少,例如在左右方向上减少。
当SMA 31的长度减少时,后盖12的两端部(或横向侧(lateral side))被朝向中央拉动,并且随着后盖12两端部之间的距离变得更窄,后盖12的两端部相对于中央朝前移动。然后,后盖12的两端部将压力向前施加到水平偏离中间盖13中央的一点,使得显示模块11变得弯曲。
在这一点上,后盖12可以具有曲面形状,该曲面形状在横向方向上的中央相对地朝后弯折并且横向两端相对地朝前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当后盖12两端部之间的距离变得更窄时,后盖12以比原始更大的曲率被弯曲,这然后将压力向前施加到水平偏离中间盖13中央的点,使得显示模块11变得弯曲。在这一点上,后盖12的弯曲角度可以通过控制流经SMA 31的电流进行调整。
因为中央固定单元35a要维持后盖12的中央与显示模块11的中央横向间的预定空隙,当后盖12被弯曲时,向前压力由后盖12的左右两端施加到显示模块1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两者,以同时使显示模块11弯曲。因此,可以增加用户的沉浸感。
而且,当被弯曲控制单元断电并且由此使SMA 31的温度下降时,SMA 31的长度增加,并且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通过材料的弹性恢复力返回至其原始的平直状态。而且,图18和图19所示的滑动构件37可以另外被包括在上面的构造中。
滑动构件37可以固定在后盖12或中间盖13之一处,并且可以在另一个处滑动。即,滑动构件37可以联接到后盖12的前侧,使之可以相对于中间盖13的背面滑动;或者可以联接到中间盖13后方,使之可以相对于后盖12的前方滑动。另外,滑动构件37可以联接到后盖12和中间盖13中的每个,使得滑动可以发生在联接到后盖12的部分与联接到中间盖13的部分之间。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8和图19描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滑动构件37的构造和功能。滑动构件37相对于固定在中间盖13处的主体37a并相对于固定在后盖12处可水平移动的移动构件37d进行滑动。
主体37a可以具有水平延伸的板形构件,并且其中央相对于水平延伸的滑动区域37b进行滑动。而且,朝向前侧突出的固定单元37c可以设置在主体37a的前侧处。固定单元37c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中间盖13的背面而被固定,并且主体35a可以与中间盖13间隔开固定单元37c的长度。移动构件37d可以设置成允许在滑动区域37b中往复滑动,并且其平直的背面可以联接到后盖12的前侧。因为设置了滑动构件37,后盖12和中间盖13在水平偏离中央的部分(除中央外)可以具有一致性。
而且,当滑动构件37设置在后盖12和中间盖13之间时,后盖12的左端部和右端部通过弯曲组件相对地朝前突出。当压力施加于中间盖13的背面上时,后盖12并不直接接触中间盖13,而是通过滑动构件37接触中间盖13,从而允许显示模块11更有效地弯曲。另外,在设置了滑动构件37的情况下,后盖12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可以接触中间盖13,使得后盖12施加压力于中间盖13上。
而且,图7至图8B所示的支架17、第一紧固件41和第二紧固件43可以适用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另外,也可以适用图9和图10所示的第三紧固件45。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0A和图20B描述显示装置的构造。图20A是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被弯曲前平直状态的视图。图20B是显示单元被弯曲时的视图。仅仅为了方便和便于说明,图20A和图20B所示的构造不包括显示装置的所有特征,而仅有涉及到使显示模块11弯曲的部分构造被示出,同时略去了其它构造。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单元、使显示单元弯曲的弯曲组件和从下部支撑显示单元的下框架50。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显示模块11(或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模块11后方的后盖12。下框架50将诸如控制模块等的各种零部件接收在其中,并且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联接到下框架50顶部。另外,止动器51可以设置在下框架50顶部并且可以在后盖12左右两端的后方接触后盖12的背面。
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向后盖12施加物理力的弯曲致动器和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单元。弯曲致动器包括SMA 31、将SMA 31固定到后盖12后方的固定单元39和使固定单元旋转39的电机52。弯曲控制单元控制SMA 31的长度变化和电机52的操作。
固定单元39(或支撑支架)可以设置成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柱形形状,并且可以从后盖12的中央向后间隔开。SMA 31(或弹性构件)可以设置成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柱形或线状形状。其前端可以在后盖2的背面横向联接到中央,并且其后端可以联接到固定单元39。多个SMA 31可以彼此平行地水平设置。
电机52可以联接到固定单元39的下部,并且固定单元39可以通过电机52的旋转而旋转。弯曲控制单元可以被包括在设置在下框架50内侧处的控制模块中,并且可以控制施加到SMA 31的电流和电机52的旋转。
相应地,一旦电流由弯曲控制单元供给到SMA 31,SMA 31的电阻可以导致发热并且导致其温度上升。随着温度的上升,SMA 31的长度可以横向减少,例如在左右方向上减少。
当SMA 31的长度减少时,后盖12的左端区域和右端区域两者受到抑制而防止朝后移动,并且仅有中心部朝后移动,使得后盖12具有相对于前方产生中央凹陷的弯曲形状。在这一点上,后盖12的弯曲角度可以通过控制施加到SMA 31的电流进行调整。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电机52的旋转进行辅助弯曲。当电机52旋转时,柱形固定单元37旋转,将SMA 31缠绕在其外周表面上,使得后盖12的中央部可以进一步往回拉。相应地,在使用电机52的情况下,即使当减少长度的SMA 31不足以产生期望的弯曲量时,也可以实现充分的弯曲效果。
另外,当没有正确地获得SMA 31的长度减少时,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的弯曲成为可能。另外,随着固定单元37的旋转,它将外周表面用SMA 31缠绕,使得后盖的中央部可以进一步回落。
如上面提到的,当后盖12被弯曲时,后盖12的左右方向中央回落,由此,显示模块11的左右方向中心部被朝后拉动。由于这个,显示模块11同时弯曲。因此,用户的沉浸感可以通过使显示单元弯曲而得到增加。
而且,当被弯曲控制单元断电并且由此SMA 31的温度下降时,SMA 31的长度增加,并且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通过材料的弹性恢复力返回至其原始的平直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线状形状的SMA 31通过电机的旋转而被缠绕在固定单元上,则显示模块121通过使固定单元反向旋转以展开SMA 31而返回至平直状态。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1A至图22描述显示装置。仅仅为了便于说明使显示装置弯曲的结构和原理,图21A至图22仅示意性地例示涉及到使显示模块11弯曲的构造。然而,显示装置可以包括除了所示构造的各种其它构造。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和使显示单元弯曲的弯曲组件。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11和联接到显示模块11后方的后盖12。
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向后盖12施加物理力的弯曲致动器和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单元。弯曲致动器可以是联接到后盖12后方以使电流流动的引线34。
图21A是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未被弯曲时的平直状态的视图。图21B是显示单元11和后盖12被弯曲时的视图。图21A和图21B是联接到后盖12后方的多个线材34竖直延伸时的视图。另外,图22是例示在线材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和作用于线材之间的力的方向的视图。
如图22(a)所示,当在一个线材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相邻线材中的电流的方向相同时,引力作用于两个线材之间。如图22(b)所示,当在一个线材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不同于相邻线材中的电流的方向时,斥力作用于两个线材之间。
参照图21A和图21B,线材34可以设置成多个并且彼此平行地竖直延伸。每个线材34平行于另一相邻线材34延伸。线材34可以附接至后盖12的背面,或者可以构建在后盖12中。线材34可以构建在后盖12中,它需要基于后盖12的来回方向央心而定位在后方。
而且,如图21A和图21B所示,竖直形成的较长的槽部18可以设置在后盖12前方。槽部18可以具有大致V形形状,随着它们从前方接近后方,V形形状的左右宽度变得逐渐更窄,并且多个槽部18彼此平行地水平布置。每个槽部18可以平行于相邻槽部18进行配置。
而且,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可以是固定的,而除了固定的中央部的其它部分可以安装成不抑制前后方向的运动。因此,当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被弯曲时,左右方向边缘可以来回移动。
然而,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可以安装成使得两端部的来回运动受到抑制,并且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可以来回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可以被弯曲。
由于上面的构造,当电流由弯曲控制单元施加到线材34时,它产生磁场。在这一点上,流入线材34的电流受到控制,使得在一个线材34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相邻线材34中的电流的方向相反。因此,斥力发生在一个线材34与相邻线材34之间。
当斥力作用于每个线材34之间时,横向方向上的力相对于后盖12的中央被施加到后盖12的后方。相应地,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从图21A所示的平直形状改变成左右两端朝前突出而中央向后推动的形状,如图21B图示。在这一点上,因为多个槽部18形成在后盖12的前侧中,槽部18变小以帮助使后盖12弯曲,使得后盖12可以用更小量的力进行弯曲。
而且,在线材34中流动的电流的量可以由弯曲控制单元控制并且通过调整电流的量进行控制,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的弯曲程度可以调整。此外,线材34可以联接到后盖12前方。在这种情况下,线材34可以附接至后盖12前侧,或者可以相对于后盖12的厚度在从前向后方向上构建在后盖12内部前方。
当线材34联接到后盖12前方时,弯曲控制单元可以允许在每个线材34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是相同的。由于这个,引力可以作用于每个线材34之间。一旦引力发生在每个线材34之间,因为缩窄左右宽度的力被施加到基于后盖12的来回方向中央的前方,槽部18之间的空隙变得更窄。由于这个,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可以朝前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当弯曲控制单元控制流过线材34的电流时,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的弯曲程度可以受到控制。
而且,如上面提到的,因线材34用作弯曲致动器,当在线材34中流动的电流被切断时,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通过弹性恢复力返回至其原始的平直状态。根据需要,在线材34中流动的电流沿相反方向施加,使得这可以帮助使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伸直回到原始状态。
而且,构造弯曲组件的弯曲致动器可以是如图23至图26所示的电磁体。当与图21A和图21B的构造比较时,除了用电磁体38替换线材34,所有其它构造是相同的,由此略去重复的说明。
图23至图25B是电磁体38联接到后盖12后方时的视图,而图25和图26是电磁体38联接到后盖12前方时的视图。电磁体38可以延伸以使其极性沿横向方向。即,左端部是S极,右端部是N极。当左端部是N极时,右端部是S极。
关于电磁体38,彼此平行地竖直布置的多个电磁体可以形成一个电磁体列38a。多列电磁体可以横跨后盖12水平设置并且与相邻电磁体对齐。
取决于电磁体38是否联接到后盖12前方或后方,电磁体38可以产生不同的N极和S极。相应地,如图23所示,当多个电磁体列联接到后盖12后方时,弯曲控制单元控制电流以在一个电磁体列和另一相邻电磁体列之间形成斥力。
如图24A和图24B图示,一旦斥力作用于每个电磁体列之间,沿横向方向使后方膨胀的力就被施加到后盖12。由于这个,后盖12和显示面板11被弯曲,使得左右方向端部朝前突出且中央部朝后移动。后盖12的弯曲使显示模块11a弯曲预定的量。在这一点上,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的弯曲角度可以通过控制在电磁体中流动的电流的量进行调整。
而且,如图25和图26所示,当多个电磁体列联接到后盖12前方时,弯曲控制单元控制电流以产生在一个电磁体列和另一相邻电磁体列之间作用的引力。图25是电磁体联接到后盖12前方时的视图,而图26是其平面视图。
一旦引力被施加到每个电磁体列之间,后盖12的前方就沿横向方向变得更窄。由于这个,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可以被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在电磁体38中流动的电流的量由弯曲控制单元控制,使得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的弯曲程度可以得到调整。
而且,如上面提到的,因电磁体38用作弯曲致动器,当在电磁体38中流动的电流被切断时,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通过弹性恢复力返回至其原始的平直状态。如果需要,在电磁体38中流动的电流沿相反的方向施加,使得这可以帮助使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伸直回到原始状态。另外,当电磁体38用作弯曲致动器时,槽部18可以设置在后盖12前方。
而且,如图27至图31所示,构造弯曲组件的弯曲致动器可以是双金属或压电元件。当与图23至图25的构造比较时,除了用双金属36或压电元件36a替换线材34,所有其它构造是相同的,由此略去重复的说明。
图27至图29是双金属36附接至后盖12时的视图。相应地,弯曲致动器变成双金属36。双金属36指的是这样的物体:其包括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并接合在一起的薄金属板。当温度上升时,具有较大热膨胀系数的金属板膨胀得较长,使得它朝向具有较小热膨胀系数的金属板弯曲。
图27是双金属36附接至后盖12前侧时的视图。图28是双金属36的截面视图。图29是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被结合时的视图。首先,参照图28,双金属36包括具有相对较大热膨胀系数的第一金属36a和联接到第一金属36a前方的第二金属35a。在这一点上,第一金属36a可以是压电元件。施加到压电元件36a的电压可以由弯曲控制单元控制。
压电元件36a是具有压电效应(当被施加机械压力时,产生电压;并且当施加电压时,发生机械变形)的装置。当施加外力时,发生电极化以产生电位差;反之,当施加电压时,发生变形或应力。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使用的特性是,当电压被施加到压电元件36a时,它发生膨胀。压电元件36a可以由BaTiO3、PbZrO3或另一适当类型的材料形成。一个双金属36可以具有带形状并且沿横向方向延伸。另外,多个双金属36可以彼此平行地竖直设置。
而且,多个槽部18可以设置成垂直于压电元件36a的延伸方向。槽部18的构造和功能与上面描述的相同。
由于上面的构造,当由弯曲控制单元向压电元件36a供电时,压电元件36a的长度增加,并且双金属的两端部朝前弯曲。随着双金属36的弯曲,后盖12以相同的曲率半径弯曲。由于这个,显示模块11被同时弯曲。
相应地,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可以具有横向端朝前突出且中央部朝后移动的形状。即,显示单元弯曲成朝前凹陷的形状。
在这一点上,当弯曲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施加到压电元件36a的电压时,压电元件36a的长度变化量被调整,使得可以控制后盖12的弯曲量。而且,当弯曲控制单元切断施加到压电器件36a的电压时,压电器件36a返回至其原始长度,并且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也返回至其原始的平直状态。
另外,如图30所示,双金属36可以联接到后盖12后方。在这种情况下,双金属30的构造和操作原理与图9至图11的相同。
而且,弯曲致动器可以仅包括压电元件来代替双金属36。在图31中,只有压电元件36a附接至之前图30的双金属36的附接位置。因此,压电元件36a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成多个彼此平行地竖直延伸。
如上面提到的,因为压电元件36a的长度通过施加预定电压而增加,在压电元件36a联接到后盖12后方之后,当电压由弯曲控制单元施加到压电元件36a时,压电元件36a的长度增加,使得后盖12可以朝前弯曲。当压电元件36a被弯曲时,显示模块11同时弯曲,使得用户的沉浸感可以得到改进。
而且,当弯曲控制单元切断施加到压电元件36a的电压时,压电元件36a返回至其原始长度,并且通过压电元件36a的恢复力以及显示面板11和后盖12的弹性恢复力也使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返回至其原始的平直状态。
图32至图33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弯曲致动器的另一构造。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和使显示单元弯曲的弯曲组件。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11和联接到显示模块11后方的后盖12。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向后盖12施加物理力的弯曲致动器和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单元。
图32和图33所示的弯曲致动器47包括填充有制冷剂气体的热敏管47a、用作热敏管47a制冷剂气体的流动路径的流动路径47b、联接到流动路径47b端部的缸47c和包围热敏管47a外部的加热器47d。加热器47d可以是加热丝。
从后方看,流动路径47b具有大致T形。流动路径47b可以从热敏管47a向上延伸,在预定位置分成左右流动路径47b,并进而朝向左前外缘和右前外缘成一定角度延伸。相应地,联接到流动路径47b远端的缸47c也朝向左前外缘和右前外缘成一定角度延伸。
而且,朝后突出的止动部48(或止动器)可以设置在后盖12背面的左缘和右缘两者处。止动部48可以包括压靠侧48a(或倾斜表面),压靠侧48a朝向缸47c延伸且缸47c接触压靠侧48的方向。
当电压由弯曲控制单元施加到加热器47d并且加热器47d加热制冷剂时,大量制冷剂气体膨胀并且向外推动缸47c。缸47c向止动部48的压靠侧48a施加压力,使得后盖12的横向边缘被朝前压靠。因此,后盖12朝前弯曲。当后盖12被弯曲时,显示模块11在后盖12前方朝前凹曲。由于这个,可以增加用户的沉浸感。
而且,当弯曲控制单元切断施加到加热器47d的电力时,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通过其弹性恢复力返回至其原始的平直状态。而且,弯曲致动器可以具有图16和图19所示的结构。
图34至图47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弯曲致动器的另一构造。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和使显示单元弯曲的弯曲组件。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11和联接到显示模块11后方的后盖12。
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向后盖12施加物理力的弯曲致动器和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单元。在此,弯曲致动器可以包括电机49a、轴49b和49c以及扬声器49d。
图34是扬声器49d隐藏在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后方时的平面视图。图35是扬声器49d在显示单元的左侧和右侧可见时的平面视图。图36是扬声器49d被进一步压靠以使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弯曲时的视图。另外,图47是例示第一轴49b与第二轴49c的联接结构的截面视图。
在施加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弯曲组件中,弯曲致动器49可以包括电机49a以及轴49b和49c。轴49b和49c可以包括在其外周具有螺旋齿轮的第一轴49b和在其内周具有对应于第一轴49b的齿轮的中空第二轴49c。而且,扬声器49联接到第二轴49c的端部以可滑动。
显示模块11、后盖12和弯曲致动器49均可以设置在下框架50上。在这一点上,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的中央部可以固定在下框架50处,而左端部和右端部两者不是固定的。相应地,当外力从后方施加到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的左右两端周围时,横向端可以朝前突出,此时显示模块被弯曲。
而且,用于引导扬声器49d的滑动的引导部53可以设置在下框架50处。引导单元53朝向下框架40顶部突出并且呈直线形状延伸,由此扬声器49d接触引导单元53的背面并且被引导。另外,图34至图36所示的止动部48设置在后盖12的左缘和右缘处。
在上述结构下方,当弯曲控制单元使电机49a旋转时,电机49a的旋转带动第一轴49b的旋转。在这一点上,诸如齿轮、链和带等传动装置可以设置在电机49a的旋转轴和第一轴49b之间。
随着第一轴49b在第二轴49c内部旋转,可以朝向外缘推动第二轴49c。在这一点上,为了朝向外缘推动第二轴49c达到预定的量,需要限制第二轴49b的旋转。因为第二轴49c联接到扬声器49d并且扬声器49d接触引导单元53,第二轴49c被朝向外缘并向前推动。
当第二轴49c被推动并由此将扬声器49d朝向边缘压靠成一定角度时,如图35所示,隐藏于视线中的扬声器49d突出于显示模块11的外缘处。相应地,用户可以控制显示装置,以当不使用时隐藏扬声器,并在使用时显出扬声器。
而且,如图35所示,扬声器49d朝向外缘滑动并且接触止动部48。在该状态期间,当电机49a旋转时,扬声器49d压靠在止动部48上。由于这个,后盖12的横向边缘可以被朝前压靠。因此,如图36所示,后盖12和显示模块11的横向边缘可以朝前突出,以使显示模块11向前弯曲。因而,用户的沉浸感可以得到改进。此外,通过逆转电机49a的旋转方向,弯曲控制单元可以将弯曲后的显示模块11和后盖12返回至其原始的平直状态。
而且,图7至图8B所示的支架17、第一紧固件41和第二紧固件43可以适用于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另外,也可以适用图9和图10所示的第三紧固件45。
如广义描述和本文中实施的,显示装置设置成具有在观看内容的同时能够改进用户的沉浸感的结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和使显示单元弯曲的弯曲组件。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向显示单元施加力的弯曲致动器和控制弯曲致动器的操作的弯曲控制单元。根据本公开,因为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被弯曲,用户的沉浸感可以得到改进。另外,可以容易调整显示模块的弯曲程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后盖,所述后盖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面并且联接到所述显示面板;弯曲组件,所述弯曲组件联接到所述后盖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弯曲组件以向所述后盖施加物理力,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预定的量。
所述弯曲组件可以包括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多个弹性构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对应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可以具有柱形形状,所述柱形形状具有基于流过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电流的量而变化的预定的长度。
所述弹性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后盖上,以横跨在所述后盖上横向延伸,使得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关于所述后盖横向地膨胀或收缩。所述弹性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一凹部可以形成在所述后盖中,以容纳所述弹性构件。
支撑支架可以联接到所述后盖,以支撑所述形状记忆合金。中间盖可以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并且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支架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前表面上,介于所述后盖和所述中间盖之间,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沿着所述后盖横向延伸并且联接到所述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可以包括多个竖直部,所述多个竖直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后盖间隔一预定的距离,所述弹性构件联接到所述竖直部以横跨所述后盖横向延伸。而且,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弹性构件可以被模块化以便联接到所述后盖。
支撑支架可以联接到所述后盖,并且可以包括沿着所述后盖的中央竖直延伸的中央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后盖的侧部区域(lateral region)处的多个侧部支撑件,所述支撑支架将所述后盖的中央和侧部区域联接到所述显示面板,并且所述后盖在横向方向上可以具有预定的曲率,并且当沿着所述后盖横向设置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收缩长度时,所述显示器的中央被朝向所述后盖拉动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当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收缩时,所述后盖的预定的曲率可以增加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所述多个侧部支撑件可以是可滑动的连接器,当所述显示面板被弯曲时,所述可滑动的连接器允许所述中间盖相对于所述后盖横向滑动。所述可滑动的连接器包括固定到所述后盖或所述中间盖中的一者的主体以及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主体并且固定到所述后盖或所述中间盖中的另一者的移动构件。
支撑支架可以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后面的预定的距离处,所述支撑支架竖直延伸并且定位成对应于所述后盖的中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从所述支撑支架延伸到所述后盖,从而当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温度上升至高于预定的水平时朝向所述支撑支架拉动所述后盖的中央。电机可以联接到所述支撑支架以使所述支撑支架沿着所述支撑支架的纵轴旋转,其中当所述支撑支架旋转而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被围绕所述支撑支架的外表面缠绕。
所述多个弹性构件可以被设置成彼此平行地延伸,以形成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左侧的第一列和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右侧的第二列。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长度,以使左列的长度不同于右列的长度。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施加到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电流的量,以改变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长度从而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
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联接到所述后盖的后方;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联接到所述支架的后方;以及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后盖之间,以沿着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央竖直轴将所述后盖联接到所述支架。第二紧固件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以沿着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横向侧将所述印刷电路板联接到所述支架。另一紧固件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后盖之间,以将所述后盖的侧部区域联接到所述支架,其中该紧固件包括联接到所述后盖的第一部分和联接到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可移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二部分,以允许所述后盖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横向运动。
所述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多个线材,所述多个线材在所述后盖上竖直延伸并且定位在沿着关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横向方向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处,所述多个线材被构造成关于相邻线材施加预定量的力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所述多个线材可以被设置成邻近所述后盖的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或者邻近所述后盖的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在此,当所述线材被设置成邻近所述后盖的前表面时,所述控制器将流经每个线材的电流的方向控制成是相同的,以施加将每个线材拉向相邻线材的力。而且,当所述线材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后表面时,所述控制器将流经每个相邻线材的电流的方向控制成是相反的,以施加将每个线材推离相邻线材的力。
所述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多个电磁体,所述多个电磁体相对于彼此进行布置,以向所述后盖施加横向力。所述多个电磁体可以被设置成邻近所述后盖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并且所述控制器控制流经每个电磁体的电流的方向,使得一个电磁体的N极面向相邻电磁体的N极。而且,所述多个电磁体可以被设置成邻近所述后盖的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并且所述控制器控制流经每个电磁体的电流的方向,使得一个电磁体的N极面向相邻电磁体的S极。
所述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双金属,所述双金属具有设置在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前侧处的第一金属和设置在与所述前侧相对的后侧处的第二金属,所述第一金属的热膨胀系数相对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的热膨胀系数。所述弯曲组件可以包括双金属,所述双金属具有设置在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前侧处的第一金属和设置在与所述前侧相对的后侧处的第二金属,所述第二金属是压电元件。所述弯曲组件还可以包括联接到所述后盖的压电元件,所述压电元件的长度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沿横向方向变化。
所述弯曲组件可以包括:热敏管;制冷剂,所述制冷剂设置在所述热敏管中;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热敏管;以及缸,所述缸连接到所述热敏管的远端,其中,当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制冷剂时,所述热敏管膨胀而横向移动所述缸,以向所述后盖的侧缘施加横向力。止动器可以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后表面处,该止动器限制所述缸的运动范围,所述止动器包括倾斜表面,当所述缸横向移动时,所述倾斜表面抵接在所述缸上。所述加热器可以是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包围所述热敏管的外表面。
所述弯曲组件可以包括电机和轴,所述轴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后面并且延伸至所述后盖的侧部区域,所述轴的长度通过驱动所述电机而变化,其中当所述轴延长时,压力被施加到所述后盖的侧缘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所述轴可以包括:由所述电机旋转的第一轴;以及经由螺旋齿轮联接到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而且,扬声器可以联接到所述轴的远端。当所述轴的长度是第一长度时,所述扬声器可以定位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面。当所述轴的长度是大于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时,所述扬声器可以定位成邻近所述显示面板。而且,当所述轴的长度是大于所述第二长度的第三长度时,所述扬声器可以被定位成邻近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的横向后缘(rear lateral edge),以向所述后盖的侧缘施加压力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在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盖可以由碳纤维增强塑料形成。
在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示例实施方式”等等的任何引用意味着,结合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说明书的各种位置出现的这类短语不必均参照相同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地,当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结合任何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主张,应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界限内结合另一些实施方式来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虽然已经参考若干其例示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将落入本公开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许多其它修改和实施方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出。更特别地,在本公开、附图和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在主题组合布置的组成部分和/或布置中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除了组成部分和/或布置的变型和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替代应用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37)

1.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后盖,所述后盖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面并且联接到所述显示面板;
弯曲组件,所述弯曲组件联接到所述后盖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控制所述弯曲组件向所述后盖施加物理力,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预定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组件包括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多个弹性构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对应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具有柱形形状,所述柱形形状具有基于流过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电流的量而变化的预定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后盖上,以横跨所述后盖横向延伸,使得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关于所述后盖横向地膨胀或收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前表面或后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后盖中形成有凹部,以容纳所述弹性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后盖联接有支撑支架,以支撑所述形状记忆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中间盖,所述中间盖附接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并且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之间,其中所述支撑支架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前表面上,介于所述后盖和所述中间盖之间,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沿着所述后盖横向延伸并且联接到所述支撑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支架包括多个竖直部,所述多个竖直部朝向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后盖间隔一预定的距离,所述弹性构件联接到所述竖直部以横跨所述后盖横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弹性构件被模块化以便联接到所述后盖。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后盖联接有支撑支架,并且该支撑支架包括沿着所述后盖的中央竖直延伸的中央支撑件和设置在所述后盖的侧部区域处的多个侧部支撑件,所述支撑支架将所述后盖的所述中央和所述侧部区域联接到所述显示面板,并且
所述后盖在横向方向上具有预定的曲率,并且当沿着所述后盖横向设置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长度收缩时,所述显示器的中央被朝向所述后盖拉动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收缩时,所述后盖的所述预定的曲率增加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侧部支撑件是可滑动的连接器,当所述显示面板被弯曲时,所述可滑动的连接器允许所述中间盖相对于所述后盖横向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可滑动的连接器包括主体和移动构件,所述主体固定到所述后盖或所述中间盖中的一者,所述移动构件以可滑动的方式联接到所述主体并且固定到所述后盖或所述中间盖中的另一者。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后面的预定的距离处的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竖直延伸并且定位成对应于所述后盖的中央,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从所述支撑支架延伸到所述后盖,从而当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温度上升至高于预定的水平时朝向所述支撑支架拉动所述后盖的所述中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联接到所述支撑支架以使所述支撑支架沿着所述支撑支架的纵轴旋转,其中当所述支撑支架旋转而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被围绕所述支撑支架的外表面缠绕。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弹性构件被设置成彼此平行地延伸,以形成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左侧的第一列和对应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右侧的第二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长度,以使左列的长度不同于右列的长度。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施加到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电流的量,以改变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长度而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联接到所述后盖的后方;
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联接到所述支架的后方;以及
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后盖之间,以沿着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央竖直轴将所述后盖联接到所述支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以沿着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横向侧将所述印刷电路板联接到所述支架。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和所述后盖之间,以将所述后盖的侧部区域联接到所述支架,其中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联接到所述后盖的第一部分和联接到所述支架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以可移动的方式联接到所述第二部分,以允许所述后盖相对于所述支架进行横向运动。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组件包括多个线材,所述多个线材在所述后盖上竖直延伸并且定位在沿着关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横向方向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处,所述多个线材被构造成关于相邻线材施加预定量的力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线材被设置成邻近所述后盖的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或者邻近所述后盖的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其中
当所述线材被设置成邻近所述后盖的所述前表面时,所述控制器将流经每个线材的电流的方向控制成是相同的,以施加将每个线材拉向相邻线材的力,并且
当所述线材被设置在所述后盖的所述后表面时,所述控制器将流经每个相邻线材的电流的方向控制成是相反的,以施加将每个线材推离相邻线材的力。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组件包括多个电磁体,所述多个电磁体相对于彼此进行布置,以向所述后盖施加横向力。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电磁体被设置成邻近所述后盖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后表面,并且所述控制器控制流经每个电磁体的电流的方向,使得一个电磁体的N极面向相邻电磁体的N极。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电磁体被设置成邻近所述后盖的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并且所述控制器控制流经每个电磁体的电流的方向,使得一个电磁体的N极面向相邻电磁体的S极。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组件包括双金属,所述双金属具有设置在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前侧处的第一金属和设置在与所述前侧相对的后侧处的第二金属,所述第一金属的热膨胀系数相对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的热膨胀系数。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组件包括双金属,所述双金属具有设置在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前侧处的第一金属和设置在与所述前侧相对的后侧处的第二金属,所述第二金属是压电元件。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组件包括联接到所述后盖的压电元件,所述压电元件的长度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显示面板沿横向方向变化。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组件包括:
热敏管;
制冷剂,所述制冷剂设置在所述热敏管中;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热敏管;以及
缸,所述缸连接到所述热敏管的远端,
其中,当所述加热器加热所述制冷剂时,所述热敏管膨胀而使所述缸横向移动,以向所述后盖的侧缘施加横向力。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后盖的后表面处设置有止动器,该止动器限制所述缸的运动范围,所述止动器包括倾斜表面,当所述缸横向移动时,所述倾斜表面抵接所述缸。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是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包围所述热敏管的外表面。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组件包括电机和轴,所述轴设置在所述后盖的后面并且延伸至所述后盖的侧部区域,所述轴的长度通过驱动所述电机而变化,其中当所述轴延长时,压力被施加到所述后盖的侧缘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轴包括:
由所述电机旋转的第一轴;以及
经由螺旋齿轮联接到所述第一轴的第二轴。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轴的远端联接有扬声器,其中
当所述轴的长度是第一长度时,所述扬声器被定位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后面,
当所述轴的长度是大于所述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时,所述扬声器被定位成邻近所述显示面板,并且
当所述轴的长度是大于所述第二长度的第三长度时,所述扬声器被定位成邻近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后盖的横向后缘,以向所述后盖的所述侧缘施加压力来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后盖包括碳纤维增强塑料。
CN201380055774.8A 2012-10-25 2013-10-24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7561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19096A KR101970270B1 (ko) 2012-10-25 2012-10-25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2-0119096 2012-10-25
KR10-2012-0119976 2012-10-26
KR1020120119976A KR101970306B1 (ko) 2012-10-26 2012-10-26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CT/KR2013/009503 WO2014065601A1 (en) 2012-10-25 2013-10-24 Display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6176A true CN104756176A (zh) 2015-07-01
CN104756176B CN104756176B (zh) 2017-12-08

Family

ID=50544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5774.8A Active CN104756176B (zh) 2012-10-25 2013-10-24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46701B2 (zh)
EP (1) EP2912650B1 (zh)
CN (1) CN104756176B (zh)
WO (1) WO2014065601A1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0956A (zh) * 2015-11-26 2016-03-30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电视显示器
CN105589241A (zh) * 2015-12-31 2016-05-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曲形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340248A (zh) * 2015-07-06 2017-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曲面显示装置
CN106448464A (zh) * 2016-09-30 2017-02-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其制造方法及控制方法
WO2017063469A1 (zh) * 2015-10-12 2017-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06910431A (zh) * 2017-05-04 2017-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改变柔性显示屏的形状的方法
CN107527552A (zh) * 2016-06-20 2017-12-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器
WO2018137329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膜状结构
CN108490664A (zh) * 2018-03-22 2018-09-04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和一种曲面背光模组
CN109360496A (zh) * 2018-11-09 2019-02-1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曲率可调的显示装置
WO2019090942A1 (zh) * 2017-11-07 2019-05-16 成都爱可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
CN109920333A (zh) * 2019-02-28 2019-06-2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09994043A (zh) * 2017-12-04 2019-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058442A (zh) * 2018-01-19 2019-07-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3539078A (zh) * 2020-04-21 2021-10-2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4613272A (zh) * 2022-03-23 2022-06-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4664182A (zh) * 2020-12-23 2022-06-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曲率可变的显示装置
CN114664181A (zh) * 2020-12-23 2022-06-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曲率可变的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6927B1 (ko) * 2013-04-18 2019-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496522B2 (en) * 2013-12-13 2016-11-15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LED optically coupled to curved substrate
CN104955285B (zh) * 2014-03-26 2018-08-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971603A (zh) * 2014-04-25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3941457B (zh) * 2014-05-14 2016-08-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液晶显示器的曲率调整结构
CN103971608B (zh) * 2014-05-26 2016-05-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FR3021601B1 (fr) * 2014-05-27 2017-10-2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affichage destine a l'habitacl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CN103994381B (zh) * 2014-06-11 2017-05-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4006358A (zh) * 2014-06-17 2014-08-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率可调节的背板及其应用
KR20150145836A (ko) * 2014-06-19 2015-12-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4064116B (zh) * 2014-06-28 2016-06-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模组构件及显示装置
CN104075276B (zh) * 2014-07-03 2017-03-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率可调节的背板及具有该背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US9280010B2 (en) * 2014-07-03 2016-03-0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urvature-adjustable backplan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CN104238923B (zh) * 2014-07-29 2019-03-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104143296B (zh) * 2014-08-19 2017-0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率可调的曲面显示器
KR102183002B1 (ko) * 2014-09-02 2020-1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TWM496780U (zh) * 2014-09-15 2015-03-01 Innolux Corp 電子顯示裝置
CN104390118B (zh) * 2014-09-18 2019-01-2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可弯曲显示装置的背板和曲面电视
CN104217650B (zh) * 2014-09-18 2019-09-2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壳和曲率可调的电视机
CN104933967B (zh) * 2014-10-08 2018-11-23 深圳市大族元亨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尖角过渡模组及应用其的led显示屏
KR20160050689A (ko) * 2014-10-30 2016-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KR102208299B1 (ko) * 2014-10-31 2021-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디스플레이 벤딩 방법
CN104299525A (zh) * 2014-11-03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224632B1 (ko) * 2014-11-07 2021-03-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250808B1 (ko) * 2014-11-14 2021-05-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04537950B (zh) * 2014-11-28 2017-01-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率可调节的显示装置
WO2016122385A1 (en) 2015-01-28 2016-08-04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Dynamic touch quarantine frames
KR102293885B1 (ko) * 2015-02-03 2021-08-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10496227B2 (en) 2015-02-09 2019-12-03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ptical touch system comprising means for projecting and detecting light beams above and inside a transmissive panel
CN104794993B (zh) * 2015-03-02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20160116803A (ko) * 2015-03-31 2016-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섀시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65173B1 (ko) * 2015-06-10 2022-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5138076B (zh) * 2015-08-03 2020-01-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485100B2 (en) * 2015-09-30 2019-11-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Circuit board and display system
KR102404723B1 (ko) * 2015-10-30 2022-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D825490S1 (en) * 2015-12-16 2018-08-14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Switch
KR102483559B1 (ko) * 2015-12-28 2023-01-0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29119B1 (ko) * 2015-12-30 2022-08-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427751B (zh) * 2016-01-05 2019-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弯折的显示装置
CN105700214B (zh) * 2016-04-26 2019-03-0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板结构及曲面显示器
CN106061154B (zh) * 2016-05-27 2019-01-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壳体及显示装置
CN106125846B (zh) 2016-07-08 2018-06-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结构、柔性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6131251B (zh) * 2016-07-08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支撑结构、柔性显示屏模组及移动终端
US10705569B2 (en) 2016-07-08 2020-07-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Support 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and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module
PT3667475T (pt) * 2016-12-07 2022-10-17 Flatfrog Lab Ab Dispositivo tátil curvo
KR102628093B1 (ko) * 2017-01-31 2024-0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458946B1 (en) 2017-02-06 2020-10-2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ptical coupling in touch-sensing systems
US20180275830A1 (en) 2017-03-22 2018-09-27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Object characterisation for touch displays
EP3602259A4 (en) 2017-03-28 2021-01-20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TOUCH DETECTION DEVICE AND ITS ASSEMBLY PROCESS
KR102357930B1 (ko) 2017-08-30 2022-0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052058B (zh) 2017-09-01 2023-10-20 平蛙实验室股份公司 改进的光学部件
CN107498837B (zh) * 2017-09-15 2023-07-04 北京威视安业科技有限公司 投射屏加工装置及投射屏组件
TW201918817A (zh) * 2017-11-02 2019-05-1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KR102418576B1 (ko) * 2017-12-11 2022-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 커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76295B1 (ko) * 2018-01-31 2022-12-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11567610B2 (en) 2018-03-05 2023-01-3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Detection line broadening
US10607438B2 (en) * 2018-07-26 2020-03-31 Igt Electronic gam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display device
JP7240111B2 (ja) * 2018-08-09 2023-03-15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22511626A (ja) * 2018-10-18 2022-02-01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自動車内装表示パネル用フレーム
CN109545084B (zh) * 2018-11-15 2020-03-1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器面板框架
CN109215513A (zh) * 2018-11-23 2019-01-15 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显示单元
US11943563B2 (en) 2019-01-25 2024-03-26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Videoconferencing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0060573B (zh) * 2019-04-22 2020-12-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模组结构及显示装置
DE102019127436B3 (de) * 2019-10-11 2020-12-24 Audi Ag Anzeige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erartigen Anzeigevorrichtung
CN110867143B (zh) * 2019-12-04 2021-08-1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EP4104042A1 (en) 2020-02-10 2022-12-21 FlatFrog Laboratories AB Improved touch-sensing apparatus
CN111583789B (zh) 2020-04-28 2022-10-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87461B (zh) * 2021-01-22 2023-06-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KR20220115730A (ko) * 2021-02-10 2022-08-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검사 장치
KR20220133371A (ko) * 2021-03-24 2022-10-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어방법
US11798439B2 (en) 2021-05-12 2023-10-24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monitor with selectively curved and flat display panel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3676A (ja) * 2004-07-09 2006-01-2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表示調整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080303782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ptic enabled flexible touch sensitive surface
JP2009109812A (ja) * 2007-10-31 2009-05-21 Nec Corp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100188422A1 (en) * 2007-10-18 2010-07-29 Fujitsu Limite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ystem
CN101840656A (zh) * 2009-03-19 2010-09-22 筱田等离子有限公司 发光管阵列型显示子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6710B2 (ja) * 1996-07-12 1999-02-10 日本電気移動通信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063640A (ja) * 2007-09-04 2009-03-26 Sony Corp 表示装置
KR20110110212A (ko) * 2009-01-21 2011-10-06 바이엘 머티리얼사이언스 아게 촉각 피드백 장치를 위한 전기활성 폴리머 트랜스듀서
CN101915999A (zh) * 2010-07-12 2010-1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非平面显示模块及其背框支撑架构造
KR101978206B1 (ko) * 2012-06-29 2019-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9536456B2 (en) * 2013-07-02 2017-01-03 Lg Electronics, Inc.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2193921B1 (ko) * 2014-04-23 2020-12-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3676A (ja) * 2004-07-09 2006-01-2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表示調整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080303782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ptic enabled flexible touch sensitive surface
US20100188422A1 (en) * 2007-10-18 2010-07-29 Fujitsu Limite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system
JP2009109812A (ja) * 2007-10-31 2009-05-21 Nec Corp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1840656A (zh) * 2009-03-19 2010-09-22 筱田等离子有限公司 发光管阵列型显示子模块以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248A (zh) * 2015-07-06 2017-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曲面显示装置
WO2017063469A1 (zh) * 2015-10-12 2017-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装置及显示设备
US10194540B2 (en) 2015-10-12 2019-01-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upporting device of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5450956B (zh) * 2015-11-26 2018-09-04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电视显示器
CN105450956A (zh) * 2015-11-26 2016-03-30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电视显示器
CN105589241A (zh) * 2015-12-31 2016-05-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曲形背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27552B (zh) * 2016-06-20 2019-11-1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器
CN107527552A (zh) * 2016-06-20 2017-12-2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器
US10617017B2 (en) 2016-06-20 2020-04-07 L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CN106448464A (zh) * 2016-09-30 2017-02-22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其制造方法及控制方法
WO2018137329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膜状结构
US10990130B2 (en) 2017-01-25 2021-04-2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ilm-like structure
US11244582B2 (en) 2017-05-04 2022-02-0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hanging shape of the same
CN106910431A (zh) * 2017-05-04 2017-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改变柔性显示屏的形状的方法
WO2019090942A1 (zh) * 2017-11-07 2019-05-16 成都爱可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曲面变形的显示器装置
CN109994043A (zh) * 2017-12-04 2019-07-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994043B (zh) * 2017-12-04 2021-02-2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058442A (zh) * 2018-01-19 2019-07-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10058442B (zh) * 2018-01-19 2024-05-10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8490664A (zh) * 2018-03-22 2018-09-04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和一种曲面背光模组
CN108490664B (zh) * 2018-03-22 2021-01-26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和一种曲面背光模组
CN109360496A (zh) * 2018-11-09 2019-02-1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曲率可调的显示装置
CN109920333A (zh) * 2019-02-28 2019-06-2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09920333B (zh) * 2019-02-28 2021-11-2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13539078B (zh) * 2020-04-21 2022-06-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3539078A (zh) * 2020-04-21 2021-10-2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4664182A (zh) * 2020-12-23 2022-06-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曲率可变的显示装置
CN114664181A (zh) * 2020-12-23 2022-06-2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曲率可变的显示装置
CN114664182B (zh) * 2020-12-23 2024-05-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曲率可变的显示装置
CN114664181B (zh) * 2020-12-23 2024-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曲率可变的显示装置
CN114613272A (zh) * 2022-03-23 2022-06-1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4613272B (zh) * 2022-03-23 2024-04-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46701B2 (en) 2017-08-29
EP2912650B1 (en) 2018-12-05
WO2014065601A1 (en) 2014-05-01
EP2912650A1 (en) 2015-09-02
CN104756176B (zh) 2017-12-08
EP2912650A4 (en) 2015-11-11
US20140118910A1 (en) 201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6176A (zh) 显示装置
EP2940552B1 (en) Adjustable display device
CN104766539B (zh) 显示设备
CN101995693B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
CN207302508U (zh) 可折式电子装置
US9786247B2 (en) Wearable display device
KR101989989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517539A (zh) 显示装置
KR10197030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517557A (zh) 可变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985314A (zh) 显示装置
US20150362790A1 (en) Backlight modules,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oled display devices
CN206363042U (zh) 一种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30113784A (ko)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7027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413244A (zh) 柔性oled手机模组
CN212749475U (zh) 一种灯板、背光模组及防窥显示装置
KR20170072989A (ko)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1798748A3 (en) Flat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US9280010B2 (en) Curvature-adjustable backplan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CN106033277A (zh) 电子装置
CN105450956B (zh) 液晶电视显示器
CN201749639U (zh) 一种立体显示器
CN103578370A (zh) 具有分离光源的显示器
KR102058970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