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94993B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94993B
CN104794993B CN201510093404.4A CN201510093404A CN104794993B CN 104794993 B CN104794993 B CN 104794993B CN 201510093404 A CN201510093404 A CN 201510093404A CN 104794993 B CN104794993 B CN 1047949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deformation
substrate
deformation lay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34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94993A (zh
Inventor
王俊伟
崔晓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934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94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94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4993A/zh
Priority to US14/915,604 priority patent/US9880616B2/en
Priority to EP15834662.7A priority patent/EP3267426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5/085264 priority patent/WO201613873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94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949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92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s using a flat pane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s having non-planar surfaces, e.g. curv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显示装置领域。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盒形成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通过所述形变层达到所述第一形变温度产生形变,对所述显示面板产生内力,由于所述显示面板自身尺寸不变,内力会迫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可见,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是通过自身产生的内力导致的弯曲,且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在持续的内力作用下可一直保持弯曲,故本发明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的护壳来固定形状,因此降低了装配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按照形状分为平板显示装置和曲面显示装置。平板显示装置有:电视、液晶显示面板、电子纸、OLED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等。曲面显示装置有曲面电视、曲面手机、曲面电脑等等。
下面以曲面电视为例加以说明。曲面电视是指具有曲面显示功能的电视,曲面电视具有符合人类眼球的曲面特性,能够使屏幕上每一点到达眼睛的距离相等。曲面电视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组件,显示面板由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盒形成。其中,显示面板通常是经过外部机械力发生弯曲的,并且显示面板的弯曲形状需要通过背光组件中的护壳进行固定。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显示面板四周需要背光组件的护壳进行固定,增加了组装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曲面电视存在组装难度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盒形成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所述形变层用于在达到第一形变温度时带动所述显示面板发生第一形变,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
可选地,所述形变层延展或收缩发生所述第一形变。
可选地,所述形变层采用电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所述形变层通过自身导电产生的热量达到所述第一形变温度。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形变层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
可选地,所述形变层采用热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及所述形变层按照由内至外的顺序叠加在所述显示面板任一表面,所述形变层通过所述导电层导电产生的热量达到所述第一形变温度。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导电层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
可选地,当所述形变层由所述第一形变温度恢复到第二形变温度时带动所述显示面板发生第二形变,使所述显示装置恢复平面显示。
可选地,所述形变层为网格,所述网格包括多个Y向线段和多个X向线段,所述多个Y向线段呈纵向平行叠加排列,所述多个Y向线段中的每个Y向线段均为直线,所述多个X向线段呈横向平行叠加排列,所述多个X向线段中的每个X向线段均设有预设形状。
可选地,所述每个X向线段的预设形状为波浪线、山峰线、双曲线或矩形波。
可选地,所述每个X向线段全部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
可选地,所述每个X向线段局部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
可选地,所述每个X向线段的中间是直线、两端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
可选地,所述形变层包括多个长孔,所述多个长孔呈规则排列,所述多个长孔中的每个长孔均相对Y向伸展。
可选地,所述多个长孔均为梭形孔或长方形孔。
可选地,所述多个长孔相对所述形变层的Y轴对称排列。
可选地,所述多个长孔呈均匀排列。
可选地,所述多个长孔呈非均匀排列。
可选地,所述多个长孔按照中间稀疏、两端密集的规律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曲率计算出所述形变层的变形量、并根据所述变形量计算出所述第一形变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应模块和测距单元,所述感应模块经所述测距单元连接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观看者位置;
所述测距单元用于获得观看者的距离并将其转化成曲率值。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所述形变层;
将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对盒形成所述显示面板;
组装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显示装置的其他部件,形成完整的所述显示装置;
在所述第一形变温度下使所述形变层带动所述显示面板弯曲发生所述第一形变,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并保持一定时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所述形变层之前,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完成阵列基板图案制作。
可选地,所述形变层采用热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导电层;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所述形变层,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所述导电层,并预留电路走线;
在所述导电层表面涂布光阻层,并进行曝光显影;
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加工在曝光显影的光阻层表面,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
可选地,所述形变层采用电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所述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形变层,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涂布光阻层,并进行曝光显影;
将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加工在曝光显影的光阻层表面,并预留电路走线,对加工了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
可选地,所述形变层选用的材料透光,所述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或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包括:通过二次曝光显影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或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
可选地,所述形变层选用的材料不透光,所述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或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包括:通过碱性脱膜液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或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所述形变层达到所述第一形变温度产生形变,对所述显示面板产生内力,由于所述显示面板自身尺寸不变,内力会迫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可见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是通过自身产生的内力导致的弯曲,且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在持续的内力作用下可一直保持弯曲,故本发明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的护壳来固定形状,因此降低了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未形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A是图1所述实施例形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显示装置未形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显示装置未形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显示装置未形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形变层未形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A是图6中所述X向线段及Y向线段形变后的示意图;
图6B是图6中所示X向线段预设形状不均匀时的形状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未形变前X向线段形状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未形变前X向线段形状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未形变前X向线段形状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未形变前X向线段形状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图案未形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形变层形变后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形变层未形变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过程的逻辑控制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显示装置曲面显示过程的逻辑控制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形变层的制作流程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形变层的制作过程结构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形变层的制作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形变层的制作过程结构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I 显示面板,
1 第一基板,
11 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2 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
2 第二基板,
21 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22 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
31 导电层,
32 形变层,
32A 热控形变记忆材料,32B 二次曝光显影,32C 电控形变记忆材料,
321 X向线段,322 Y向线段,
323 长孔,
33 光阻层,
34 曝光显影的光阻层表面,
4 第一偏光膜,
5 第二偏光膜,
6 处理模块,
7 感应模块,
8 测距单元,
100 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所述第一基板1和所述第二基板2对盒形成显示面板I;
所述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32,所述形变层32用于在达到第一形变温度时带动所述显示面板I发生第一形变,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
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是指显示面板I外露的表面,即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或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21。其中,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是指远离第二基板2的表面,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21是指远离第一基板1的表面。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知道,显示面板I由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组成,显示面板I中面向观看者的基板为彩膜基板,那么显示面板I中另一块基板就是阵列基板。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I由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是一个相对概念,其中,第一基板1可以是彩膜基板,第一基板1也可以是阵列基板,相对应的,第二基板2可以是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也可以是彩膜基板。如果定义了第一基板1,显示面板I中的另一块基板就是第二基板2。
本发明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实施例均是将设有形变层32的基板定义为第一基板1。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I以最上面的表面定义为显示面,即面对观看者的表面为显示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板2是面向观看者的,故第二基板2是彩膜基板,第一基板1是阵列基板。其中,上和下均为相对概念,以图1为例,本实施例中的上和下均是以读者看到的图形方向定义的上和下。
依此类推,如图2所示,第一基板1是彩膜基板,第二基板2是阵列基板。
依此类推,如图3所示,第二基板2是彩膜基板,第一基板1是阵列基板。
依此类推,如图4所示,第一基板1是彩膜基板,第二基板2是阵列基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形变指所述显示装置由平面显示变为曲面显示。
如图1A所示,所谓曲面显示是指所述显示面板I呈符合人体眼球曲面特征的弯曲,观看者眼球位于最佳观看点时(曲面显示的曲率中心),所述显示面板I中各点距离观看者眼球的距离相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I的任一表面设置所述形变层32,所述形变层32达到第一形变温度时产生第一形变,对所述显示面板I产生内力,由于所述显示面板I自身尺寸不变,如图1A所示,内力会迫使所述显示面板I弯曲,进而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可见,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I是通过自身产生的内力导致的弯曲,且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在持续的内力作用下可一直保持弯曲,故本发明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的护壳来固定形状,因此降低了装配难度。
此外,由于本发明通过在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32达到曲面显示效果,且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的护壳来固定形状,因此提高了显示面板II的集成度。
此外,由于本发明通过在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32达到曲面显示效果,且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的护壳来固定形状,使得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可应用于无需背光组件的透明显示装置中,拓宽了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的应用范围。
此外,由于本发明通过在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32达到曲面显示效果,且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的护壳来固定形状,因此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能够做到轻薄化。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层32采用电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所述形变层32通过自身导电产生的热量达到所述第一形变温度。更具体地,所述形变层32设置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即阵列基板的第一表面。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形变层32自身导电产生的热量达到所述第一形变温度,还能够减少所述显示装置对自身工作温度的影响。
如图3所示,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层32所采用的电控形状记忆材料为市售材料。电控形变记忆材料具体是在形变记忆聚合物(英文Shape Memory Polymers,简称SMP)中掺杂导电碳黑、金属粉末或导电聚合物的材料。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形变层32达到第一形变温度具体是指达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记忆温度。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温度,第一形变温度通常设置在80度至90度之间。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形变温度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温度,只要能满足发明的设计要求即可。
如图3所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I还包括驱动电路(图中未绘出),所述形变层32与所述驱动电路(图中未绘出)相连。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知道,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驱动电路(图中未绘出)控制器所述显示面板I的显示,所述驱动电路(图中未绘出)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在显示时序信号控制下显示数据信号的格式转换输出。所述形变层32通过所述驱动电路输入高电平实现所述形变层32导电。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图3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形变层32设置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的含义不同,本实施例,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指的是彩膜基板的第一表面。
如图1所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层32采用热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导电层31,所述导电层31及所述形变层32按照由内至外的顺序叠加在所述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所述形变层32通过所述导电层31导电产生的热量达到所述第一形变温度。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导电层31及所述形变层32还可以按照由外至内的顺序叠加在所述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
如图1所示,更具体地,本实例中,所述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具体指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即阵列基板的第一表面。其中,本实施例中,是以相对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的近远程度定义内、外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的结构层定义为内,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的结构层定义为外。
如图1所示,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31及形变层3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即所述阵列基板的第一表面。
如图1所示,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层32所采用的热控形状记忆材料是市售材料。热控形状记忆材料具体是形变记忆聚合物(英文Shape Memory Polymers,简称SMP)。
其中,形变层32达到第一形变温度是指达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记忆温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温度,第一形变温度通常设置在80度至90度之间。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形变温度不局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温度,只要能满足发明的设计要求即可。
如图1所示,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31为透明导电层,用以此透过光线。所述形变层32通过自身结构或自身材质透过光线。
如图1所示,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I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导电层31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知道,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驱动电路(图中未绘出)控制器所述显示面板I的显示,所述驱动电路(图中未绘出)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在显示时序信号控制下显示数据信号的格式转换输出。所述形变层32通过所述驱动电路输入高电平实现所述导电层31导电。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层31及形变层3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的含义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指的是所述彩膜基板的第一表面。
如图1所示(或图2或图3或图4所示),具体地,当所述形变层32由所述第一形变温度恢复到第二形变温度时带动所述显示面板I发生第二形变,使所述显示装置恢复平面显示。
其中,第二形变温度通常指20度-25度的常温。所述第二形变指所述显示装置由曲面显示变为平面显示。
如图1所示,本发明工作过程以图1所示显示装置为例加以说明,所述显示装置呈开机状态,所述显示面板I呈平面显示,所述显示装置呈平面显示,
当所述导电层31导电,使所述形变层32达到第一形变温度(80度-90度)发生第一形变,实现所述显示装置的平曲显示转换,即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平曲显示转换功能;
当所述导电层31断电,所述形变层32由所述第一形变温度(80度-90度)恢复到第二形变温度(20度-25度),所述形变层32发生第二变形,使所述显示面板I恢复平面显示,所述显示装置恢复平面显示,实现所述显示装置的曲平显示转换,即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曲平显示转换功能;
当所述显示装置呈开机状态,所述导电层31不通电,所述形变层32无变化,所述显示面板I为平面显示,所述显示装置为平面显示,即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单纯平面显示功能。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现,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I和背光组件都是弯曲的,且它们弯曲的形状是固定的,所以现有技术中的曲面电视只能呈固有的曲面显示状态。发明人还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曲面电视的曲率有两种形式,形式一:固有曲率,指曲面电视的曲率是固定唯一的,相应的,曲面电视的最佳观看点是唯一的,最佳观看点就是曲面电视的曲率中心;形式二,可调曲率,指曲面电视的曲率远近可调,一旦调节完毕,曲面电视的最佳观看点也是固定的,即最佳观看点为调节后曲率中心。由此可见,无论采用那种方式,曲面电视的最佳观看点只有一个,在单人观看时效果较好,但当多人观看时,由于曲面电视无法具备适应多人观看的多个最佳观看点,反而达不到理想的观看效果,存在观看不灵活的问题。
如图1所示,相比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32,通过形变层32达到第一形变温度发生第一形变,实现所述显示装置的平曲显示转换;通过形变层32达到第二形变温度发生第二形变,实现所述显示装置的曲平显示转换;所述显示装置开机,所述显示装置呈平面显示状态。即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曲平显示转换功能,或平曲显示转换功能,或单纯的平面显示功能,单人观看时利用所述显示装置的平曲显示转换功能,切换所述显示装置为曲面显示状态;多人观看时,所述显示装置呈单纯平面显示状态,或利用所述显示装置的曲平显示转换功能,切换所述显示装置为平面显示状态,使得显示装置不但适合单人观看且适合多人观看,具有观看灵活性,具有用户体验好的优点。
此外,本发明是通过在显示面板I上设置形变层32的结构,实现所述显示装置观看过程的平曲或曲平转换,因此显示装置对应的背板结构不用设计为弯曲结构,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即可以放置在桌面上,还可以悬挂放置,因此具有布置灵活性。
此外,本发明是通过在显示面板I上设置形变层32的结构,实现所述显示装置观看过程的平曲或曲平转换,所述显示装置在不观看时保持平面显示,因此具有美观方便的优点。
此外,本发明是通过在显示面板I上设置形变层32的结构,实现所述显示装置观看过程的平曲或曲平转换,所以所述显示装置在不观看时保持平面显示,使得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以平面结构形式运输,使其在运输过程遇到颠簸时,能减少磕碰,增加了产品安全性能。
如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的平曲显示转换或曲平显示转换或纯平面显示原理,与图1所示实施例显示原理相同,针对所述显示装置转换原理,本部分不再赘述。
如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的平曲显示转换或曲平显示转换或纯平面显示原理,与图1所示实施例显示原理基本相同,针对所述显示装置转换原理,本部分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5所示,还可参见图6,本实施例以图5为主加以说明,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层32为网格,所述网格包括多个Y向线段322和多个X向线段321,所述多个Y向线段322呈纵向平行叠加排列,所述多个Y向线段322中的每个Y向线段322均为直线,所述多个X向线段321呈横向平行叠加排列,所述多个X向线段321中的每个X向线段321均设有预设形状(参见图6中321)。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X向及Y向均为相对概念,本实施例中的X向及Y向是以面对读者的平面定义的,其中,横向为X向,纵向为Y向。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形变层32未变形前的结构示意图,每个X向线段321变形前均为的预设形状即图示的波浪线,多个Y向线段322变形前为直线,如图6A所示本发明所述形变层32变形后的结构示意图,当形变层32达到第一形变温度后,多个Y向线段322在Y向不发生形变,即多个Y向线段322变形后也是直线,多个X向线段321中每个X向线段321变形后延展为直线,由于显示面板I外形尺寸不变,带动显示面板I发生弯曲,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
如图5所示,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形变层32结构,是以图1所示形变层为例加以说明的,具体地,形变层32设置在第一基板1即阵列基板上,形变层32的X向线段321未变形前为图6波浪线,形变层32的X向线段321变形后为图6A所示直线,形变层32延展产生第一形变。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所示形变层32结构还可以应用在图2、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当图5所示形变层32结构应用在图2所述实施例时,形变层32收缩产生第一形变;当图5所示形变层32结构应用在图3所述实施例时,形变层32延展产生第一形变;当图5所示形变层32结构应用在图4所述实施例时,形变层32收缩产生第一形变。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层32为网格,所述网格空腔部分能够透光,因此,所述形变层32自身可以选透光材料,也可以选不透光材料。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的预设形状为波浪线。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更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全部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即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全部设置为波浪线。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更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全部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且均匀设置。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形变均匀。
更具体地,如图6B所示,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全部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且非均匀设置。本实施例中非均匀设置是指预设形状大小及密集程度的不均匀。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两端预设形状的形变量大(弯曲程度大)即两端波浪线形状小且密集,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中间预设形状的形变量小(弯曲程度小)即中间波浪线形状大且密集。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局部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的预设形状相对其X向局部设置。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本发明快速形变。
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的中间是直线、两端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由于显示面板I的中部无需形变,所以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快速形变,能够快速形成曲面显示。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的预设形状为山峰线。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全部设置为山峰线。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的预设形状为双曲线。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全部设置为双曲线。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的预设形状为矩形波。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全部设置为矩形波。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参见图6,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的预设形状不局限于为波浪线、山峰线(参加图8)、双曲线(参加图9)或矩形波(参加图10),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的预设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其能满足预设形状功能即可。此外,所述每个X向线段321的预设形状的形变量也可以根据显示面板I大小、曲率需求随意设计,只要其能满足X向线段321预设形状功能即可。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形变层32包括多个长孔323,所述多个长孔323呈规则排列,所述多个长孔323中的每个长孔323均相对Y向伸展。
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层32选用材料透光。
本实施例中的X向、Y向及Y轴均为相对概念,本实施例中的X向、Y向及Y轴是以面对读者的平面定义的,其中,横向为X向,纵向为Y向,该平面的纵向轴线为Y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层32达到第一形变温度,所述形变层32中多个长孔323发生形变,每个孔均向X方向延展,呈放大孔状(如图12所示323),通过形变层32产生内力使显示面板I发生一定的曲率形变,实现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相对Y轴的弯曲,达到平曲显示转换目的。当形变层32达到第二形变温度,所述多个长孔323由图12所示形状恢复到图11所示形状,如图11所示,多个长孔323上在第二形变温度下恢复长孔323(图11所示)状态,最终达到曲平转换的目的。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形变层结构,既可以是图1所示实施例,还可以是图2、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
具体地,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长孔323均为梭形孔。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具体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长孔323均为长方形孔。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参见图11,所述多个长孔323的形状不局限于梭形孔或长方形孔,所述多个长孔323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其能满足形变功能即可。
如图11所示,还可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长孔323相对所述形变层32的Y轴对称排列。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长孔323呈均匀排列。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形变均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长孔323呈非均匀排列。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本发明快速形变。
更具体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长孔323按照中间稀疏、两端密集的规律排列。由于显示面板I的中部无需形变,所以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快速形成曲面显示。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形变层32延展发生所述第一形变。本实施例中,形变层32是在第二形变温度(20度-25度)下设有预设形状(图6中321),且本实施例中的形变层32是在第一形变温度(80度-90度)下发生第一形变的,形变层32实在第二形变温度(20度-25度)下发生第二形变的。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形变层32延展发生所述第一形变,还可以是图2、图3至图13任一附图所示实施例。以上第一形变温度也可以是20度-25度,第二形变温度也可以是80度-90度,或者可以是其他的温度,根据液晶、形变层或其他材料的性质及其制程温度范围等工艺条件而定。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参见图1,所述形变层32还可以是收缩发生所述第一形变。本实施例与所述形变层32延展发生所述第一形变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形变层32是在第一形变温度(80度-90度)下设有预设形状(图6中321),且本实施例中的形变层32是在第一形变温度(80度-90度)下发生第一形变(平转曲)的,形变层32实在第二形变温度(20度-25度)下发生第二形变(曲转平)的。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形变层32收缩发生所述第一形变,还可以是图2、图3至图13任一附图所示实施例。以上第一形变温度也可以是20度-25度,第二形变温度也可以是80度-90度,或者可以是其他的温度,根据液晶、形变层或其他材料的性质及其制程温度范围等工艺条件而定。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处理模块6,所述处理模块6根据曲率计算出所述形变层32的变形量、并根据所述变形量计算出所述第一形变温度。所述显示装置100根据此第一形变温度来进行温度调节,达到第一形变。
本实施例中,所述曲率可以为多个预设曲率,观看者通过选取多个预设曲率中的一个预设曲率,通过所述处理模块6计算与所选预设曲率相对应的第一形变温度,使得所述形变层32产生第一形变,使所述显示装置100呈曲面显示,所述曲面显示的曲率为所选预设曲率。通过重复上述操作,最终使得所述显示装置100实现不同曲率,即实现所述显示装置100曲率可调。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6可应用在图1至图4任一种实施例中。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所述显示装置100还包括感应模块7和测距单元8,所述感应模块7经所述测距单元8连接所述处理模块6。所述感应模块7用于感应观看者位置;所述测距单元8用于获得观看者的距离L并将其转化成曲率值,例如,可以转化成适合此位置的观看者的最佳观看曲率的值。所述处理模块6根据此曲率计算出所述形变层32的变形量、并根据所述变形量计算出所述第一形变温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感应模块7感应观看者位置,通过所述测距单元8计算距离获得所述曲率,通过所述处理模块6计算出与所述曲率相对应的形变层32的变形量,并根据所述变形量计算出第一形变温度。所述显示装置100根据所述第一形变温度使得所述形变层32产生第一形变,使所述显示装置呈与所述曲率对应的曲面显示。观看者位于不同位置时,通过重复上述操作,最终使得所述显示装置100实现不同曲率,即实现所述显示装置100曲率可调,以使得不同位置的观看者能达到最佳观看效果,提高了观看位置的可变性。
更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6可应用在图1至图4任一种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具体地,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为树脂基板或玻璃基板,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不局限于树脂基板或玻璃基板,还可是其他材质,只要满足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设计要求即可。
参见图1,具体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知道,显示面板I还包括第一偏光膜4、第二偏光膜5,第一偏光膜4位于第一基板1上方,第二偏光膜5位于第二基板2下方。其中,上方、下方均为相对概念,以图1为例,本实施例中的上方和下方均以读者看到的图形方向定义上和下,进而定义上方和下方。
参见图1,更具体地,所述显示装置不局限于电视机,所述显示装置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OLED面板、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参见图1,进一步地,当显示装置为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时,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组件,为了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背光组件也具有曲平转换功能。背光组件在技术上可以简单的利用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聚合物类或合金类形变聚合物,通过注塑件或其它方法使背板组件与显示面板I有匹配的形变温度,与显示面板I同时形变。
实施例二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参见图1、图2、图3或图4)加工所述形变层32(参见图1、图2、图3或图4);
步骤S200,将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12(参见图1、图2、图3或图4)与所述第二基板2(参见图1、图2、图3或图4)对盒形成所述显示面板I(参见图1、图2、图3或图4);
步骤S300,组装所述显示面板I(参见图1、图2、图3或图4)及所述显示装置的其他部件,形成完整的显示装置;
步骤S400,在所述第一形变温度下使所述形变层32(参见图1、图2、图3或图4)带动所述显示面板I(参见图1、图2、图3或图4)弯曲发生所述第一形变,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并保持一定时间。
其中,步骤S200对盒形成所述显示面板I(参见图1、图2、图3或图4),以及步骤S300组装所述显示面板I(参见图1、图2、图3或图4)及所述显示装置的其他部件工艺过程与相应的传统工艺相同。
本实施例所述显示装置与实施例一中所述显示装置结构完全相同,针对所述显示装置结构部分,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参见图1,由于本发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实施例一中所述显示装置的全部内容,本发明所述制造方法也包括所述显示装置的全部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I的任一表面设置所述形变层32,所述形变层32达到第一形变温度时产生第一形变,对所述显示面板I产生内力,由于所述显示面板I自身尺寸不变,如图1A所示,内力会迫使所述显示面板I弯曲,进而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可见,本发明所述显示面板I是通过自身产生的内力导致的弯曲,且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在持续的内力作用下可一直保持弯曲,故本发明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的护壳来固定形状,因此降低了装配难度。
此外,由于本发明通过在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32达到曲面显示效果,且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的护壳来固定形状,因此提高了显示面板II的集成度。
此外,由于本发明通过在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32达到曲面显示效果,且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的护壳来固定形状,使得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可应用于无需背光组件的透明显示装置中,拓宽了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的应用范围。
此外,由于本发明通过在显示面板I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32达到曲面显示效果,且无需使用现有技术中背光组件的护壳来固定形状,因此本发明所述显示装置能够做到轻薄化。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或图3),第一基板1是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是彩膜基板。其中,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是指远离第二基板2的表面,则第一基板1的另一表面即为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12。第二基板的第一表面21是指远离第一基板1的表面,则第二基板2的另一表面即为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22。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是一个相对概念,参见图2(或图4),第一基板1还可以是彩膜基板,第二基板2还可以是阵列基板。
具体地,参见图16,本实施实例中,所述第一基板1为阵列基板(参见图1或图3),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参见图1或图3)加工所述形变层32(参见图1或图3)之前,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12(参见图1或图3)完成阵列基板(参见图1中1或图3中1)图案制作。
具体地,如图17所示形变层的制造流程图,还可以参见如图18所示形变层的制造过程结构图,本实施例以图17为主加以说明,本实施实例是以制造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结构为例加以说明,所述形变层32(参见图18)采用热控形变记忆材料32A(参见图18)制成,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导电层31(参见图18);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参见图18)加工所述形变层32(参见图18)具体加工步骤,即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
步骤S101,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参见图18)加工所述导电层31(参见图18),并预留电路走线;
步骤S102,在所述导电层31(参见图18)表面涂布光阻层34(参见图18),并进行曝光显影;
步骤S103,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32A(参见图18)加工在曝光显影的光阻层表面34(参见图18),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32A(参见图18)的第一基板1(参见图1或图2)去除剩余光阻。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其中,图18所示形变层的制造过程结构图是以加工图5(图6、图7、图8、图9或图10)所示形变层32为例的。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图17所示形变层的制造流程图还可以用于制造所述图11或图13所示形变层32。
如图18所示,更具体地,导电层31是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通过溅射方式加工而成。
优选地,上述本实施例中,在显影后光阻保留部分与显示面板I(参见图1或图2)的遮光矩阵Y向部分重合,通过上述工艺,可以尽可能减少对透过率的影响。
如图18所示,具体地,本实施实例中,所述形变层32选用的材料透光,即热控形变记忆材料32A透光,所述步骤S103(参见图17)中所述对加工了热控形变记忆材料32A的第一基板1(参见图1或图2)去除剩余光阻,具体是:通过二次曝光显影32B对加工了热控形变记忆材料32A的第一基板1(参见图1或图2)去除剩余光阻。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具体地,参见图18,本实施实例中,所述形变层32选用的材料不透光,即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32A不透光,所述步骤S103(参见图17)中所述对加工了热控形变记忆材料32A的第一基板1(参见图1或图2)去除剩余光阻,具体是:通过碱性脱膜液对加工了热控形变记忆材料32A的第一基板1(参见图1或图2)去除剩余光阻。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如图19所示形变层的制造流程图,还可参见图20所示形变层的制造过程结构图,本实施例以图19为主加以说明,具体地,本实施实例以加工图3(或图4)所述结构为例加以说明,所述形变层32(参见图20)采用电控形变记忆材料32C制成,所述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参见图20)加工形变层32(参见图20)的具体加工步骤,即所述步骤S100具体包括:
步骤S104,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11(参见图20)加工涂布光阻层34(参见图20),并进行曝光显影;
步骤S105,将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32C(参见图20)加工在曝光显影的光阻层表面34(参见图20),并预留电路走线,对加工了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32C(参见图20的第一基板1(参见图3或图4)去除剩余光阻。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优选地,上述本实施例中,在显影后光阻保留部分与显示面板I的遮光矩阵Y向部分重合,通过上述工艺,可以尽可能减少对透过率的影响。
参见图20,具体地,本实施实例中,所述形变层32选用的材料透光,即电控形变记忆材料32C透光,所述步骤S105(参见图19)中所述对加工了电控形变记忆材料32C的第一基板1(参见图3或图4)去除剩余光阻,具体是:通过二次曝光显影32B对加工了电控形变记忆材料32C的第一基板1(参见图3或图4)去除剩余光阻。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具体地,参见图20,本实施实例中,所述形变层32选用的料不透光,即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32C不透光,所述步骤S105(参见图19)中所述对加工了电控形变记忆材料32C的第一基板1(参见图3或图4)去除剩余光阻,具体是:通过碱性脱膜液对加工了电控形变记忆材料32C的第一基板1(参见图3或图4)去除剩余光阻。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工艺,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对盒形成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任一表面设置形变层,所述形变层用于在达到第一形变温度时对所述显示面板产生持续的内力作用,带动所述显示面板发生第一形变,迫使所述显示面板弯曲,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所述形变层采用电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或者,所述形变层采用热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形变层为网格,所述网格包括多个Y向线段和多个X向线段,所述多个X向线段中的每个X向线段均设有预设形状;所述形变层在达到第一形变温度后,所述多个X向线段中的每个X向线段变形后延展为直线;
或者,
所述形变层包括多个长孔,所述多个长孔中的每个长孔均相对Y向伸展;所述形变层达到第一形变温度后,所述多个长孔向X向延展并呈放大孔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延展或收缩发生所述第一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采用电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所述形变层通过自身导电产生的热量达到所述第一形变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形变层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采用热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及所述形变层按照由内至外的顺序叠加在所述显示面板任一表面,所述形变层通过所述导电层导电产生的热量达到所述第一形变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导电层与所述驱动电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形变层由所述第一形变温度恢复到第二形变温度时带动所述显示面板发生第二形变,使所述显示装置恢复平面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为网格,所述网格包括多个Y向线段和多个X向线段,所述多个Y向线段呈纵向平行叠加排列,所述多个Y向线段中的每个Y向线段均为直线,所述多个X向线段呈横向平行叠加排列,所述多个X向线段中的每个X向线段均设有预设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包括多个长孔,所述多个长孔呈规则排列,所述多个长孔中的每个长孔均相对Y向伸展。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为网格,所述网格包括多个Y向线段和多个X向线段,所述多个Y向线段呈纵向平行叠加排列,所述多个Y向线段中的每个Y向线段均为直线,所述多个X向线段呈横向平行叠加排列,所述多个X向线段中的每个X向线段均设有预设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X向线段的预设形状为波浪线、山峰线、双曲线或矩形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X向线段全部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X向线段局部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X向线段的中间是直线、两端设置为所述预设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包括多个长孔,所述多个长孔呈规则排列,所述多个长孔中的每个长孔均相对Y向伸展。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长孔均为梭形孔或长方形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长孔相对所述形变层的Y轴对称排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长孔呈均匀排列。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长孔呈非均匀排列。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长孔按照中间稀疏、两端密集的规律排列。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曲率计算出所述形变层的变形量、并根据所述变形量计算出所述第一形变温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感应模块和测距单元,所述感应模块经所述测距单元连接所述处理模块,
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观看者位置;
所述测距单元用于获得观看者的距离并将其转化成曲率值。
23.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所述形变层;
将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二基板对盒形成所述显示面板;
组装所述显示面板及所述显示装置的其他部件,形成完整的所述显示装置;
在所述第一形变温度下使所述形变层带动所述显示面板弯曲发生所述第一形变,使所述显示装置呈曲面显示,并保持一定时间。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为阵列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所述形变层之前,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完成阵列基板图案制作。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采用热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导电层;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所述形变层,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所述导电层,并预留电路走线;
在所述导电层表面涂布光阻层,并进行曝光显影;
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加工在曝光显影的光阻层表面,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采用电控形变记忆材料制成,所述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形变层,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加工涂布光阻层,并进行曝光显影;
将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加工在曝光显影的光阻层表面,并预留电路走线,对加工了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选用的材料透光,所述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或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包括:通过二次曝光显影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或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
28.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选用的材料不透光,所述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或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包括:通过碱性脱膜液对加工了所述热控形变记忆材料或所述电控形变记忆材料的第一基板去除剩余光阻。
CN201510093404.4A 2015-03-02 2015-03-02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794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3404.4A CN104794993B (zh) 2015-03-02 2015-03-02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14/915,604 US9880616B2 (en) 2015-03-02 2015-07-28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15834662.7A EP3267426B1 (en) 2015-03-02 2015-07-28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CT/CN2015/085264 WO2016138730A1 (zh) 2015-03-02 2015-07-28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93404.4A CN104794993B (zh) 2015-03-02 2015-03-02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4993A CN104794993A (zh) 2015-07-22
CN104794993B true CN104794993B (zh) 2018-09-04

Family

ID=53559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3404.4A Active CN104794993B (zh) 2015-03-02 2015-03-02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80616B2 (zh)
EP (1) EP3267426B1 (zh)
CN (1) CN104794993B (zh)
WO (1) WO20161387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4993B (zh) * 2015-03-02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992632A (zh) * 2015-07-30 2015-10-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其曲面显示面板、曲面显示装置
KR102489110B1 (ko) 2016-02-04 2023-01-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5867021A (zh) * 2016-03-30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KR20180030365A (ko) * 2016-09-13 2018-03-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DE102016119906A1 (de) * 2016-10-19 2018-04-19 Osram Oled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optoelektronischen Vorrichtung und eine durch das Verfahren hergestellte opto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CN108490664B (zh) * 2018-03-22 2021-01-26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和一种曲面背光模组
CN108828785A (zh) * 2018-06-12 2018-11-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KR101966787B1 (ko) * 2018-06-28 2019-04-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304315B2 (en) 2018-06-28 2022-04-12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2703601A (zh) * 2018-10-16 2021-04-2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31530B (zh) * 2019-11-26 2022-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031300A (zh) * 2021-03-11 2021-06-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8680A (ja) * 1999-10-18 2001-04-27 Toyota Motor Corp 有機el曲面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3093699A (zh) * 2011-11-08 2013-05-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设备
CN104219471A (zh) * 2013-05-31 2014-12-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223741D0 (en) 1992-11-12 1992-12-23 Crystalens Ltd Liquid crystal device
JPH11109880A (ja) * 1997-10-02 1999-04-2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表示装置
CN100394267C (zh) * 2002-11-22 2008-06-1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弯曲显示器的方法
CN100595646C (zh) * 2007-08-03 2010-03-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76974A (zh) * 2008-09-18 2010-03-24 冷劲松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用于制造柔性显示器的方法
KR20110130573A (ko) * 2010-05-28 2011-12-0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8194399B2 (en) * 2010-07-16 2012-06-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ltering the flexibility of a display device
CN102289120B (zh) * 2011-07-25 2014-06-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Tft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配线修补方法
TWI482537B (zh) * 2011-11-18 2015-04-21 Ind Tech Res Inst 電子裝置以及顯示裝置
KR102481056B1 (ko) * 2012-08-10 2022-12-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반도체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KR101919848B1 (ko) * 2012-08-23 2018-11-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장치 및 플렉서블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EP2912650B1 (en) * 2012-10-25 2018-12-05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KR102046927B1 (ko) * 2013-04-18 2019-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86507B1 (ko) * 2013-07-02 2020-03-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150069078A (ko) * 2013-12-12 2015-06-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제조방법
CN103854571B (zh) * 2014-03-26 2016-04-20 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曲面显示设备及调节曲率的方法
CN103984155B (zh) 2014-04-30 2017-09-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4006358A (zh) * 2014-06-17 2014-08-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率可调节的背板及其应用
KR102034002B1 (ko) * 2014-08-26 2019-10-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60089855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Intel Corporation Morphing form factor material
CN104375333A (zh) 2014-11-26 2015-02-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04794993B (zh) 2015-03-02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18680A (ja) * 1999-10-18 2001-04-27 Toyota Motor Corp 有機el曲面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3093699A (zh) * 2011-11-08 2013-05-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设备
CN104219471A (zh) * 2013-05-31 2014-12-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94993A (zh) 2015-07-22
US9880616B2 (en) 2018-01-30
EP3267426A4 (en) 2018-08-15
EP3267426A1 (en) 2018-01-10
US20170003737A1 (en) 2017-01-05
WO2016138730A1 (zh) 2016-09-09
EP3267426B1 (en) 202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4993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212447A1 (en) Cover plat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cover plate
CN204516279U (zh) 曲面显示器
TWI394999B (zh) 多螢幕電子裝置
US8149512B2 (en) Micro-shutte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075276B (zh) 曲率可调节的背板及具有该背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JP2009092884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894970B (zh) 一种虚拟曲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64350A (zh) 光学镜头、摄像头模组及终端
CN112466205A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以及折叠屏安装结构
CN105807481B (zh) 一种虚拟曲面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150018972A (ko) 마이크로 렌즈 어레이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808857A (zh) 一种全贴合双面触控显示屏及其制造工艺
CN108231730B (zh) 一种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8680984A (zh) 导光板及其控制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CN208607631U (zh) 一种弯曲触摸显示屏
CN103453463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3909434U (zh) 显示装置
CN114609818B (zh) 曲面显示面板的显示补偿方法、曲面屏及显示装置
US11150397B2 (en) Light guid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6125385A (zh) 一种改善基板内缩变形的方法
EP3482387A1 (en) Chip on film,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017479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409797B (zh) 亮度均勻的顯示裝置與方法
WO2023077534A1 (zh) 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