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6052B -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以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以及信息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以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以及信息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6052B
CN104756052B CN201380057274.8A CN201380057274A CN104756052B CN 104756052 B CN104756052 B CN 104756052B CN 201380057274 A CN201380057274 A CN 201380057274A CN 104756052 B CN104756052 B CN 104756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se material
light shield
color white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2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6052A (zh
Inventor
并河均
有冨隆志
后藤英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56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6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6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6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以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以及信息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依序含有基材、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并且上述白色着色层与上述遮光层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本发明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具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且高温处理后的白色着色层的b值小。

Description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以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以及信息显示 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以及其制造方法、具备该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触摸屏(touch panel)及具备该触摸屏的信息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电话、汽车导航(car navigation)、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售票机、银行的终端等电子设备中,近年来在液晶装置等的表面上配置有触摸屏型的输入装置,一面参照液晶装置的图像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指示图像,一面使手指或触摸笔(touchpen)等与显示该指示图像的部位接触,由此来进行与指示图像相对应的信息输入。
此种输入装置(触摸屏)中,有电阻膜(resistive film)型、静电电容型等。静电电容型的输入装置有仅在一片基板上形成透光性导电膜即可的优点。
在此种静电电容型的输入装置中,为了不让使用者看到显示装置的引导电路等,另外为了改善美观性,以包围由手指或触摸笔等接触的信息显示部(图像显示部)的框状来形成装饰材料,进行装饰。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装饰盖玻璃一体型触摸屏的制造方法,依序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含有硅酮成分的油墨利用网版印刷法在盖玻璃基板上形成装饰部的步骤;对盖玻璃基板上的装饰部进行研磨的步骤;在盖玻璃基板上涂布外涂层的步骤;在外涂层上形成触摸屏传感器的步骤;以及将盖玻璃基板连同触摸屏传感器一起裁剪的步骤;并且记载有使用黑色的含硅酮的油墨来形成装饰材料的例子。
另一方面,使用白色着色层作为装饰材料的情况下,有难以提高其光学浓度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556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1-2794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此处,对于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黑色的含硅酮的树脂层,已知在喷墨印刷用油墨组合物中用作碳黑的结合剂的例子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但关于将含硅酮的树脂用于白色的装饰材料等,在任何文献中均无揭示也无暗示。
在此种状况下,本发明人等人对将白色着色层用作装饰材料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得知,通过在接触面侧以框状(frame shape)设置白色着色层,进而在白色着色层的背面为了提高光学浓度而设置遮光层,可抑制装饰材料的透明性。
然而,已知在制造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时,若在形成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后的步骤中利用蒸镀等来形成导电性层(例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透明电极图案),则有以下的以前未知的新课题:在形成导电性层时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受到加热而白色着色层着色,b值变大。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具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且高温处理后的白色着色层的b值小。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等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努力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白色着色层与上述遮光层中均使用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可减小高温处理后的白色着色层的b值。
即,本发明人等人发现通过以下所示的构成的本发明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1]一种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依序含有基材、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并且上述白色着色层与上述遮光层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
[2]根据[1]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在上述遮光层上还具有导电性层。
[3]根据[2]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导电性层含有铟。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遮光层的表面电阻为1.0×1010Ω/□以上。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白色着色层与上述遮光层均含有颜料。
[6]根据[5]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白色着色层中所含的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相对于上述颜料以外的所有成分的比例为90质量%以上,且
上述遮光层中所含的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相对于上述颜料以外的所有成分的比例为70质量%以上。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白色着色层含有氧化钛。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白色着色层的膜厚为10μm~40μm。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遮光层含有氧化钛及碳黑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遮光层的膜厚为1.0μm~5.0μm。
[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光学浓度为3.5~6.0。
[12]根据[1]至[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上述基材侧的色调在包含镜面正反射光(Specular Components Include,SCI)指标中,L值为85~95,b值为1.5~4.0。
[13]根据[1]至[1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基材包含玻璃、环烯烃聚合物或硅酮树脂。
[14]根据[13]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硅酮树脂是以笼型聚有机倍半硅氧烷作为主成分。
[15]一种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
包括在基材上依序层叠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步骤,并且
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分别是利用选自下述方法中的方法来制作,且该方法中所用的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及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均含有主链上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
自在临时支撑体上至少含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一个的膜转印材料至少转印该白色着色层及该遮光层的一个后,去除该临时支撑体的方法;
对在临时支撑体上至少含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一个的热转印材料的该临时支撑体侧进行加热,自该临时支撑体至少转印该白色着色层及该遮光层的一个的热转印印刷;
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或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的网版印刷;及
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或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喷墨印刷。
[16]根据[15]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优选为通过以下方式来形成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
自至少依序含有临时支撑体、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的膜转印材料中将该遮光层及该白色着色层转印至上述基材上后,去除该临时支撑体;或者
自具有临时支撑体及白色着色层的膜转印材料中将该白色着色层转印至基材上后,去除该临时支撑体,进而自至少含有临时支撑体及遮光层的膜转印材料中将该遮光层转印至上述白色着色层上后,去除该临时支撑体。
[17]一种触摸屏,含有根据[1]至[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18]一种信息显示装置,具有根据[17]所记载的触摸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具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且高温处理后的白色着色层的b值小。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本发明的触摸屏的一例的构成的剖面概略图。
图1B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本发明的触摸屏的另一例的构成的剖面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触摸屏的前面板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触摸屏的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形成有开口部的强化处理玻璃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形成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本发明的触摸屏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形成有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的本发明的触摸屏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形成有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的本发明的触摸屏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形成有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不同的导电性要素的本发明的触摸屏的一例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金属纳米线剖面的说明图。
[符号的说明]
1:基材
1a:非接触面
1′:盖玻璃
2a:白色着色层
2b:遮光层
3:第一透明电极图案
3a:垫部分
3b:连接部分
4:第二电极图案
5:绝缘层
6:其他导电性要素
7:透明保护层
8:开口部
10: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
11:透明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触摸屏及信息显示装置加以详细说明。
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的说明有时是根据本发明的具代表性的实施形态来进行,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种实施形态。再者,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包含“~”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的范围。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依序含有基材、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并且上述白色着色层与上述遮光层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
利用此种构成,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具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且高温处理后的白色着色层的b值小。虽然不拘于任何理论,但使用了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的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即便在高温处理后(例如在280℃下30分钟的处理),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也不易发生分解等,b值小。尤其与仅在白色着色层自身中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的情况相比较,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的情况下,可减小高温处理后的b值。
以下,对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优选形态加以说明。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特性>
所谓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中的“装饰材料”,是指上述白色着色层与上述遮光层的层叠体。在仅将白色着色层转印至基材上作为装饰材料的情形时,光学浓度低,在将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得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用作显示装置的基材时,有时引起显示装置的漏光,电路透明可见。对于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而言,通过设定为自基材(膜或玻璃)侧起依序含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构成,可抑制漏光等。
对于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而言,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光学浓度优选为3.5~6.0,更优选为4.0~5.5,特别优选为4.5~5.0。
对于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而言,优选为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上述基材侧的色调在SCI指标中L值为85~95,更优选为86~95,特别优选为87~95,进而特别优选为88~95。进而,对于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而言,就改善在上述遮光层上利用溅镀来蒸镀导电性层后的色调的观点而言,优选为在280℃下高温处理30分钟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上述基材侧的L值在SCI指标中为上述范围。
对于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而言,优选为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上述基材侧的色调在SCI指标中b值为1.5~4.0,更优选为1.5~3.8,特别优选为1.5~3.6,进而特别优选为1.5~3.4。进而,对于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而言,就改善在上述遮光层上利用溅镀来蒸镀导电性层后的色调的观点而言,优选为在280℃下高温处理30分钟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上述基材侧的L值在SCI指标中为上述范围。
<基材>
对于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中所用的基材而言,可使用各种基材,上述基材优选为膜基材,更优选为使用光学上不变形的基材、或透明度高的基材。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中,上述基材优选为全光透射率为80%以上。
上述基材为膜基材的情形时的具体原材料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PC)、三乙酰纤维素(TAC)、环烯烃聚合物(COP)。
上述基材也可为玻璃等。
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中,上述基材优选为选自玻璃、TAC、PET、PC、COP或硅酮树脂(其中,本说明书中的硅酮树脂或聚有机硅氧烷不限定于由R2SiO的结构单元式所表示的狭义含意,也包含由RSiO1.5的结构单元式所表示的倍半硅氧烷化合物)中,优选为包含玻璃、环烯烃聚合物或硅酮树脂。
硅酮树脂优选为以笼型聚有机硅氧烷作为主成分,更优选为以笼型倍半硅氧烷作为主成分。再者,所谓组合物或层的主成分,是指占该组合物或该层的50质量%以上的成分。上述硅酮树脂或含有硅酮树脂的基材可使用日本专利第4142385号、日本专利第4409397号、日本专利第5078269号、日本专利第4920513号、日本专利第4964748号、日本专利第5036060号、日本专利特开2010-96848号、日本专利特开2011-194647号、日本专利特开2012-183818号、日本专利特开2012-184371号、日本专利特开2012-218322号的各公报中记载的材料,将这些公报中记载的内容并入至本发明中。
另外,也可对基材表面附加各种功能。具体可列举:抗反射层、防眩层、相位差层、视角改善层、耐划伤层、自修复层、抗静电层、防污层、防电磁波层、导电性层。
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中,上述基材优选为在基材表面上具有导电性层。上述导电性层可优选地使用日本专利特表2009-505358号公报中记载的导电性层。
上述基材优选为进一步至少具有耐划伤层及防眩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中,上述基材优选为膜厚为40μm~200μm,更优选为40μm~150μm,特别优选为50μm~120μm。
另外,为了提高转印步骤中的由层压(laminate)所得的着色层的密接性,可预先对基材(前面板)的非接触面实施表面处理。上述表面处理优选为实施使用硅烷化合物的表面处理(硅烷偶合处理)。硅烷偶合剂优选为具有与感光性树脂相互作用的官能基。例如通过喷淋(shower)来喷附硅烷偶合液(N-β(氨基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3质量%水溶液,商品名:KBM603,信越化学(股)制造)20秒钟,并进行纯水喷淋清洗。其后,通过加热而进行反应。也可使用加热槽,层压机的基材预加热也可促进反应。
<白色着色层>
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在上述基材与上述遮光层之间含有白色着色层,上述白色着色层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上述白色着色层优选为含有颜料。
(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
上述白色着色层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其中,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则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也可在上述白色着色层中含有上述颜料以外的成分。
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硅酮系树脂。
硅酮系树脂可使用公知的树脂。可使用:甲基系直链(straight)硅酮树脂、甲基苯基系直链硅酮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改性硅酮树脂、聚酯树脂改性硅酮树脂、环氧树脂改性硅酮树脂、醇酸树脂、改性硅酮树脂及橡胶系的硅酮树脂等。
更优选为甲基系直链硅酮树脂、甲基苯基系直链硅酮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改性硅酮树脂,特别优选为甲基系直链硅酮树脂、甲基苯基系直链硅酮树脂。
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可仅使用一种,也可混合使用两种以上。也可通过将这些树脂以任意的比率混合而控制膜物性。
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也可使用已溶解于有机溶剂等中的,例如可使用已溶解于二甲苯溶液中的。
另外,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中,就提高硬化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添加公知的化合物作为聚合催化剂,更优选为添加锌系的聚合催化剂。
上述白色着色层中可含有的颜料以外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制,除了公知的粘合剂树脂(binder resin)、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以外,可使用公知的颜料分散稳定剂、公知的涂布助剂等,理想的是上述白色着色层的色调不改变、或变成理想的色调的成分。
就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为上述白色着色层中所含的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相对于上述颜料以外的成分的比例为8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
关于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及上述颜料以外的成分在上述白色着色层中的含量,优选为相对于上述白色着色层的总固体成分而设定为30质量%以上。若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及上述颜料以外的成分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则可对本发明的白色着色层的色调带来良好影响。
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及上述颜料以外的成分在上述白色着色层中的含量更优选为30质量%~60质量%,进而优选为35质量%~55质量%,特别优选为40质量%~50质量%。
(白色着色层用的有色材料(color material))
上述白色着色层尤其容易表现出美观性,故优选为使用以下的白色着色层用的有色材料。上述白色着色层用的有色材料优选为颜料,更优选为白色无机颜料。
上述白色无机颜料可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05-7765公报的段落[0015]或段落[0114]中记载的白色颜料。
具体而言,上述白色无机颜料优选为氧化钛、氧化锌、锌钡白(lithopone)、轻质碳酸钙、白碳(white carbon)、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钡,更优选为氧化钛、氧化锌,本发明中,上述白色着色层特别优选为氧化钛,其中进而特别优选为金红石型或锐钛矿型氧化钛,尤其特别优选为金红石型氧化钛。
氧化钛的表面可进行二氧化硅处理、氧化铝(alumina)处理、氧化钛(titania)处理、氧化锆(zirconia)处理、有机物处理及并用这些处理。
由此可抑制氧化钛的催化剂活性,可改善耐热性、退光性等。
就抑制加热后的上述白色着色层的b值的观点而言,对氧化钛表面的表面处理优选为氧化铝处理、氧化锆处理,特别优选为氧化铝/氧化锆并用处理。
在上述白色无机颜料相对于上述白色着色层的总固体成分的含有率为20质量%~75质量%的情况下,可形成以下装饰材料:将与利用溅镀来蒸镀导电性层时相同程度的加热后的良好的亮度及白色度(b值小)设定为良好的范围、且同时满足其他要求特性的装饰材料。
上述白色无机颜料相对于上述白色着色层的总固体成分的含有率更优选为25质量%~60质量%,进而优选为30质量%~50质量%。
本说明书中所谓总固体成分,是指自上述白色着色层中去掉溶剂等所得的不挥发成分的总质量。
上述白色无机颜料(再者,后述遮光层中使用的其他颜料也相同)理想的是制成分散液而使用。该分散液可通过以下方式制备:将上述白色无机颜料及颜料分散剂预先混合而获得组合物,将该组合物添加至后述有机溶剂(或载色体(vehicle))中并使其分散。上述所谓载色体,是指在涂料处在液体状态时使颜料分散的介质部分,包含为液状且与上述颜料结合而形成涂膜的成分(粘合剂)、及将其溶解稀释的成分(有机溶剂)。
使上述白色无机颜料分散时所使用的分散机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朝仓邦造编著的《颜料的事典》(第一版,朝仓书店,2000年)438项中记载的捏合机、辊磨机、自动磨机(autorider)、超级磨机(super mill)、溶解器(dissolver)、均质机、砂磨机等公知的分散机。进而,也可通过该文献310页记载的机械磨耗(mechanical attrition)而利用摩擦力来进行微粉碎。
就分散稳定性及遮盖力(hiding power)的观点而言,作为本发明中所用的上述白色无机颜料(白色着色层用的有色材料)的白色无机颜料优选为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6μm~0.3μm,更优选为0.18μm~0.27μm。进而特别优选为0.19μm~0.25μm。若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6μm以上,则遮盖力高,不易看见遮光层的底层,不易引起粘度上升。另一方面,若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3μm以下,则白色度充分高,同时遮盖力高,另外涂布时的面状变良好。
另外,此处所谓“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是指将粒子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像设定为同面积的圆时的直径,另外,“数量平均粒径”是指对多个粒子求出上述粒径,该100个粒径的平均值。
(其他材料)
上述白色着色层中可使用的其他材料可列举后述膜转印材料的着色层中可使用的材料,其他材料的优选范围也与膜转印材料的着色层中可使用的材料的优选范围相同。
(白色着色层的厚度)
就用以提高上述白色着色层的遮盖力的观点而言,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白色着色层的膜厚为10μm~40μm。
上述白色着色层的厚度更优选为15μm~40μm,特别优选为20μm~38μm。
(白色着色层的光学密度(Optical Density,OD))
就用以提高上述白色着色层的遮盖力的观点而言,优选为上述白色着色层的光学浓度(也称为OD)为0.5以上,特别优选为1.0以上。
<遮光层>
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在上述白色着色层的与上述基材为相反侧的面上含有遮光层,上述遮光层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上述遮光层优选为含有颜料。
(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
上述遮光层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其中,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则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也可在上述遮光层中含有其他粘合剂树脂。
上述遮光层中可使用的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或上述颜料以外的成分与上述白色着色层中可使用的成分分别相同。
就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为上述遮光层中所含的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相对于上述颜料以外的成分的比例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
进而,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白色着色层中所含的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相对于上述颜料以外的成分的比例为90质量%以上,且上述遮光层中所含的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相对于上述颜料以外的成分的比例为70质量%以上。该情形的更优选范围与上述白色着色层或上述遮光层中的进而特别优选的范围、尤其特别优选的范围相同。
(遮光层用的有色材料)
上述遮光层用的有色材料优选为颜料,更优选为黑色颜料。上述黑色颜料例如可列举:碳黑、钛黑、钛碳、氧化铁、氧化钛、石墨等,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中,优选为上述遮光层含有氧化钛及碳黑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碳黑。
(其他材料)
上述遮光层中可使用的其他材料可列举后述膜转印材料的着色层中可使用的材料,其他材料的优选范围也与膜转印材料的着色层中可使用的材料的优选范围相同。
(遮光层的厚度)
就用以提高上述遮光层的遮盖力的观点而言,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遮光层的膜厚为1.0μm~5.0μm。
上述遮光层的厚度更优选为1.0μm~4.0μm,特别优选为1.5μm~3.0μm。
(遮光层的OD)
就用以提高上述遮光层的遮盖力的观点而言,优选为上述遮光层的光学浓度(也称为OD)为3.5以上,特别优选为4.0以上。
(遮光层的表面电阻)
作为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遮光层的表面电阻为1.0×1010Ω/□以上,更优选为1.0×1011Ω/□以上,特别优选为1.0×1012Ω/□以上,进而特别优选为1.0×1013Ω/□以上。
<导电性层>
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在上述遮光层上还具有导电性层。
上述导电性层可优选地使用日本专利特表2009-505358号公报中记载的。另外,关于导电性层的构成或形状,将记载于后述本发明的触摸屏的说明中的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第二电极图案、其他导电性要素的说明中。
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导电性层含有铟(包括ITO或铟合金等含铟化合物)。
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由于高温处理后的白色着色层的b值小,故即便在利用溅镀来蒸镀上述导电性层的情形时,也可减小所得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白色着色层的b值。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优选为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是分别利用选自膜转印、热转印印刷、网版印刷及喷墨印刷中的方法来制作。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包括在基材上依序层叠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步骤,且利用选自以下方法中的方法来制作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分别自在临时支撑体上至少含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一个的膜转印材料至少转印该白色着色层及该遮光层的一个后,去除该临时支撑体的方法;对在临时支撑体上至少含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一个的热转印材料的该临时支撑体侧进行加热,自该临时支撑体至少转印该白色着色层及该遮光层的一个的热转印印刷;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或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的网版印刷;以及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或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喷墨印刷;并且上述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及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
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也可将膜转印、热转印印刷、网版印刷及喷墨印刷组合多种来形成。
进而,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优选为通过以下方式来形成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自至少依序含有临时支撑体、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的膜转印材料中将该遮光层及该白色着色层转印至上述基材上后,去除该临时支撑体;或者自具有临时支撑体及白色着色层的膜转印材料中将该白色着色层转印至基材上后,去除该临时支撑体,进而自至少含有临时支撑体及遮光层的膜转印材料中将该遮光层转印至上述白色着色层上后,去除该临时支撑体。此时,优选为上述膜转印材料中所含的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
(膜转印:膜转印材料)
在图2的构成的具有开口部8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中,若使用膜转印材料来形成图1A或图1B中所记载的上述白色着色层2a或遮光层2b等,则即便在具有开口部的基板(前面板)中也不会自开口部分中漏出抗蚀剂成分,尤其在必须将遮光图案最大限度地形成至前面板的边界为止的白色着色层2a或遮光层2b中,抗蚀剂成分不会自玻璃端渗出,故不会污染基板背侧,可利用简略的步骤来制造具有薄层/轻量化的优点的触摸屏。
上述膜转印材料优选为含有临时支撑体、上述遮光层及上述白色着色层。再者,上述膜转印材料中的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优选为与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中的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相同的组成,但上述膜转印材料中的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也可视对上述基材的转印后的制造步骤而组成不同。例如在上述膜转印材料中的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含有聚合性化合物的情形时,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中的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中,上述聚合性化合物的含有比例也可变化。
另外,上述膜转印材料所含的上述着色层至少含有有色材料及粘合剂树脂。
以下,对在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中所用的膜转印材料,对转印材料制作方法及构成膜转印材料的各要素加以详细说明。
-遮光层及上述白色着色层(着色层)-
上述膜转印材料至少含有遮光层及上述白色着色层(以下也统称为着色层)中的至少一个。
通过将上述转印材料所含的上述遮光层及上述白色着色层转印至后述基材上,可形成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遮光层及上述白色着色层。
(1)着色层的材料
上述着色层含有上述有色材料及用以将上述有色材料形成为着色层的粘合剂树脂材料。另外,根据所使用的环境、用途,上述着色层优选为还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及聚合引发剂。除此以外,上述着色层可含有抗氧化剂、聚合抑制剂。
(1-1)有色材料
上述膜转印材料的有色材料可分别使用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遮光层及上述白色着色层中所用的有色材料。
(1-2)粘合剂树脂
上述膜转印材料的粘合剂树脂除了含有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遮光层及上述白色着色层中所用的至少一种上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以外,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能在临时支撑体上形成着色层后转印至基材上的。
(1-3)抗氧化剂
上述着色层中也可添加抗氧化剂。尤其在上述着色层为白层的情形时,优选为添加抗氧化剂。上述抗氧化剂可使用受阻酚系、半受阻酚系、磷酸系、分子内具有磷酸/受阻酚的混合型抗氧化剂。
就抑制着色的观点而言,本发明中所用的抗氧化剂优选为磷酸系抗氧化剂、例如易路佛思(IRGAFOS)168(巴斯夫(BASF)公司制造)。
(1-4)溶剂
另外,利用涂布来制造转印膜的上述着色层时的溶剂可使用日本专利特开2011-95716号公报的段落[0043]~段落[0044]中记载的溶剂。
(1-5)添加剂
进而,在上述着色层中也可使用其他添加剂。上述添加剂例如可列举:日本专利第4502784号公报的段落[0017]、日本专利特开2009-237362号公报的段落[0060]~段落[0071]中记载的表面活性剂,或日本专利第4502784号公报的段落[0018]中记载的热聚合抑制剂,进而日本专利特开2000-310706号公报的段落[0058]~段落[0071]中记载的其他添加剂。
-临时支撑体-
上述转印材料具有临时支撑体。
上述临时支撑体优选为具有可挠性,且即便在加压、或加压及加热下也不发生明显的变形、收缩或伸长。此种临时支撑体的例子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三乙酸纤维素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等,其中特别优选为双轴延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
临时支撑体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5μm~300μm,更优选为20μm~200μm。
另外,临时支撑体可为透明,也可含有染料化硅、氧化铝溶胶、铬盐、锆盐等。
另外,可利用日本专利特开2005-221726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对临时支撑体赋予导电性。
-热塑性树脂层-
上述转印材料也可具有至少一层热塑性树脂层。该热塑性树脂层优选为设置于上述临时支撑体与上述着色层之间。即,上述转印材料优选为依序含有上述临时支撑体、上述热塑性树脂层及上述着色层。
上述热塑性树脂层中所用的成分优选为日本专利特开平5-72724号公报中记载的有机高分子物质,特别优选为选自利用维卡(Vicat)法(具体而言为依据美国材料试验法(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D1235的聚合物软化点测定法)所得的软化点为约80℃以下的有机高分子物质中。
具体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乙烯与乙酸乙烯酯或其皂化物般的乙烯共聚物;乙烯与丙烯酸酯或其皂化物;聚氯乙烯;氯乙烯与乙酸乙烯酯及其皂化物般的氯乙烯共聚物;聚偏二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酯或其皂化物般的苯乙烯共聚物;聚乙烯基甲苯;乙烯基甲苯与(甲基)丙烯酸酯或其皂化物般的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与乙酸乙烯酯等的(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尼龙、共聚合尼龙、N-烷氧基甲基化尼龙、N-二甲基氨基化尼龙般的聚酰胺树脂等有机高分子。
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6μm~100μm,更优选为6μm~50μm。若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为6μm~100μm的范围,则即便在基材上具有凹凸的情形时也可完全吸收该凹凸。
-中间层-
为了防止多个涂布层的涂布时、及涂布后的保存时的成分的混合,上述转印材料也可具有至少一层中间层。该中间层优选为设置于上述临时支撑体与上述着色层之间(在具有上述热塑性树脂层的情形时,设置于该热塑性树脂层与上述着色层之间)。即,上述转印材料优选为依序含有上述临时支撑体、上述热塑性树脂层、中间层及上述着色层。
该中间层优选为使用日本专利特开平5-72724号公报中作为“分离层”而记载的具有氧阻断功能的氧阻断膜(oxygen impermeable film),在该情形时,曝光时感度提高,曝光机的时间负荷减少,生产性提高。
该氧阻断膜优选为显示出低氧透过性且分散或溶解于水或碱性水溶液中的,可自公知的氧阻断膜中适当选择。这些中,特别优选为聚乙烯醇与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组合。
中间层的厚度优选为0.1μm~5.0μm,更优选为0.5μm~2.0μm。若中间层的厚度为0.1μm~5.0μm的范围,则氧阻断能力也不会降低,显影时或中间层去除时也不会过度耗费时间。
-保护剥离层-
在上述转印材料中,为了保护其不受到储藏时的污染或损伤,优选为以覆盖上述着色层的方式设置保护剥离层(也称为覆盖膜(cover film))。上述保护剥离层也可包含与临时支撑体相同或类似的材料,必须可自上述着色层上容易地分离。上述保护剥离层的材料例如适当的是硅酮纸、聚烯烃或聚四氟乙烯片材。
上述保护剥离层的雾度的最大值优选为3.0%以下,就更有效地抑制上述着色层在显影后发生白斑(white spot)的观点而言,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特别优选为1.0%以下。
上述保护剥离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100μm,更优选为5μm~50μm,特别优选为10μm~30μm。若该厚度为1μm以上,则上述保护剥离层的强度充分,故在感光性树脂层上贴合覆盖膜时,上述保护剥离层不易破裂。若该厚度为100μm以下,则上述保护剥离层的价格不会变得过高,另外层压上述保护剥离层时不易产生皱褶。
此种保护剥离层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王子制纸(股)制造的阿尔法(Alpha)MA-410、阿尔法(Alpha)E-200C、阿尔法(Alpha)E-501,信越膜(股)制造等的聚丙烯膜,帝人(股)制造的PS-25等PS系列等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等,但不限定于此。另外,可通过对市售的膜进行喷砂加工而简单地制造。
可使用聚乙烯膜等聚烯烃膜作为上述保护剥离层。另外,通常用作上述保护剥离层的聚烯烃膜是将原材料热熔融,并通过混炼、挤出、双轴延伸、浇铸(casting)或膨胀法(inflation method)来制造。
以上,对本发明中可使用的膜转印材料进行了说明,但上述膜转印材料视需要也可为负型材料或正型材料。
-膜转印材料的制造方法-
制造以上所说明的膜转印材料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通过日本专利特开2005-3861号公报的段落[0064]~段落[0066]中记载的步骤来制造。另外,膜转印材料例如也可通过日本专利特开2009-116078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制作。
膜转印材料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可列举包括以下步骤而构成的方法:在临时支撑体上涂布树脂组合物并使其干燥,形成着色层的步骤;以及利用上述保护剥离层来覆盖所形成的上述着色层的步骤。
此处,本发明中可使用的膜转印材料可至少形成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这两层作为着色层;另一方面,在将具有临时支撑体及白色着色层的膜转印材料转印至基材上后去除该临时支撑体,进而将至少含有临时支撑体及遮光层的膜转印材料转印至上述白色着色层上的情形时,也可使用形成有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中的至少一层作为着色层的膜转印材料。前者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转印材料)可使用在临时支撑体上依序层叠有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的,该情形时,可在(玻璃)基材上同时设置白色装饰材料及遮光材料,就步骤而言优选。
本发明中可使用的膜转印材料中,也可在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一步形成其他层。另外,也可在形成着色层前涂布形成热塑性树脂层和/或中间层(氧阻断层)。
在临时支撑体上涂布上述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上述热塑性树脂层形成用涂布液、上述中间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方法可使用公知的涂布方法。例如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形成上述着色层、上述热塑性树脂层、上述中间层:使用旋转器(spinner)、烤版机(whirler)、辊涂机、帘幕式涂布机、刀片涂布机、线棒涂布机、挤出机(extruder)等涂布机来涂布这些涂液,并使其干燥。
-溶剂-
用以形成上述膜转印材料的着色层的着色感光性组合物可与着色感光性组合物所含的各成分一并使用溶剂而适宜地制备。
溶剂可列举:酯类,例如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甲酸戊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异丁酯、丙酸丁酯、丁酸异丙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烷基酯类、乳酸甲酯、乳酸乙酯、氧基乙酸甲酯、氧基乙酸乙酯、氧基乙酸丁酯、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丁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乙酸乙酯,以及3-氧基丙酸甲酯及3-氧基丙酸乙酯等3-氧基丙酸烷基酯类(例如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以及2-氧基丙酸甲酯、2-氧基丙酸乙酯及2-氧基丙酸丙酯等2-氧基丙酸烷基酯类(例如2-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丙酯、2-乙氧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2-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以及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丙酯、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2-氧代丁酸甲酯、2-氧代丁酸乙酯等;
醚类,例如二乙二醇二甲醚、四氢呋喃、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丙二醇丙醚乙酸酯等;
酮类,例如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2-庚酮、3-庚酮等;
芳香族烃类,例如甲苯、二甲苯等。
这些溶剂中,优选为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二甲苯、环己酮、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等。
溶剂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利用上述保护剥离层来覆盖上述着色层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在临时支撑体上的着色层上重叠上述保护剥离层并进行压接的方法。
压接时,可使用层压机、真空层压机及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性的自动切割层压机(auto cut laminator)等公知的层压机。
上述压接的条件优选为环境温度为20℃~45℃、线压力为1000N/m~10000N/m。
-层压方法-
上述着色层对上述基材表面的转印(贴合)可通过将着色层重叠在基材表面上并进行加压、加热而进行。贴合时,可使用层压机、真空层压机及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性的自动切割层压机等公知的层压机。
层压方法因将经冲压的装饰材料转印至基材上,故就可提高产率的观点而言,优选为单片式且精度良好、气泡不进入基材与装饰材料间的方法。
具体而言,可优选地列举使用真空层压机。
层压(连续式/单片式)时所用的装置例如可列举登峰制造(Climb-Products)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V-SE340aaH等。
真空层压机装置例如可列举:高野精机有限公司制造的真空层压机装置、或大成层压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FVJ-540R、FV700等。
在将上述膜转印材料贴附至上述基材上之前包括在上述临时支撑体的与上述着色剂为相反的一侧进一步层叠支撑体的步骤的情况下,有时可获得在层压时气泡不进入的良好效果。此时所用的支撑体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以下支撑体。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三乙酰纤维素、环烯烃聚合物。
另外,膜厚可在50μm~200μm的范围内选择。
-去除临时支撑体的步骤-
上述膜转印材料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包括自贴附于上述基材上的上述转印材料中去除上述临时支撑体的步骤。
-去除热塑性树脂层的步骤、去除中间层的步骤-
进而,在上述膜转印材料含有热塑性树脂层或中间层的情形时,优选为包括去除热塑性树脂层及中间层的步骤。
上述去除热塑性树脂层及中间层的步骤通常可利用光刻方式中使用的碱性显影液来进行。上述碱性显影液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日本专利特开平5-72724号公报中记载的碱性显影液等公知的显影液。另外,显影液优选为进行将装饰材料溶解的类型的显影行为,例如优选为以0.05mol/L~5mol/L的浓度含有pKa=7~13的化合物,也可进一步少量添加与水具有混合性的有机溶剂。与水具有混合性的有机溶剂可列举:甲醇、乙醇、2-丙醇、1-丙醇、丁醇、二丙酮醇、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正丁醚、苄醇、丙酮、甲基乙基酮、环己酮、ε-己内酯、γ-丁内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六甲基磷酰胺(hexamethylphosphoramide)、乳酸乙酯、乳酸甲酯、ε-己内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该有机溶剂的浓度优选为0.1质量%~30质量%。
另外,上述碱性显影液中,可进一步添加公知的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优选为0.01质量%~10质量%。
上述去除热塑性树脂层及中间层的步骤的方式可为水坑式显影、喷淋、喷淋及旋转、浸渍等的任一种。此处,若对上述喷淋加以说明,则可通过喷淋来喷附显影液,由此去除热塑性树脂层或中间层。另外,优选为在显影后利用喷淋来喷附清洗剂等,一面利用毛刷(brush)等擦拭一面去除残渣。溶液温度优选为20℃~40℃,另外,溶液的pH值优选为8~13。
-后烘烤步骤-
优选为在上述转印步骤后包括后烘烤步骤,更优选为在上述热塑性树脂层及中间层的去除步骤后包括进行后烘烤的步骤。
就兼顾白色度与生产性的观点而言,上述膜转印材料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在0.08atm~1.2atm的环境下加热至180℃~300℃而形成膜转印材料的上述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
上述后烘烤的加热更优选为在0.5atm以上的环境下进行。另一方面,更优选为在1.1atm以下的环境下进行,特别优选为在1.0atm以下的环境下进行。进而,就不使用特殊的减压装置而可降低制造成本的观点而言,特别优选为在约1atm(大气压)环境下进行。此处,以前在利用加热进行硬化而形成上述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情形时,通过在压力非常低的减压环境下进行加热且降低氧浓度来维持烘烤后的白色度,但通过使用上述膜转印材料,即便在上述压力的范围内烘烤后,也可改善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上述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上述基材侧的色调(减小b值),提高白色度。
上述后烘烤的温度更优选为200℃~280℃,特别优选为220℃~260℃。
上述后烘烤的时间更优选为20分钟~150分钟,特别优选为30分钟~100分钟。
上述后烘烤可在空气环境下进行,也可在氮气置换环境下进行,就不使用特殊的减压装置而可降低制造成本的观点而言,特别优选为在空气环境下进行。
-其他步骤-
上述膜转印材料的制造方法也可还包括后曝光步骤等其他步骤。
在上述着色层含有光硬化性树脂的情形时,优选为在形成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时包括后曝光步骤。上述后曝光步骤可仅自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的与上述基材接触的一侧的表面方向进行,也可仅自不与上述透明基材接触的一侧的表面方向进行,也可自两面方向进行。
再者,关于上述曝光步骤、显影步骤、上述去除热塑性树脂层及中间层的步骤以及其他步骤的例子,可将日本专利特开2006-23696号公报的段落编号[0035]~段落编号[0051]中记载的方法也优选地用于本发明中。
(热转印印刷)
上述热转印印刷优选为通过热转印印刷来制作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即,分别对在临时支撑体上至少含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一个的热转印材料的该临时支撑体侧进行加热,自该临时支撑体至少转印该白色着色层及该遮光层的一个;并且上述热转印材料中所含的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上述热转印印刷的方法优选为墨带印刷(ink ribbon printing)。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中所用的墨带印刷的方法可列举《无压印刷(non-impact printing)-技术与材料-(CMC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986年12月1日)》等中记载的方法。
(网版印刷)
上述网版印刷优选为通过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或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的网版印刷来制作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且上述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及上述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上述网版印刷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使用日本专利4021925号中记载的方法等。另外,通过进行多次网版印刷,即便为网版印刷也可增加膜厚。
(喷墨印刷)
上述喷墨印刷优选为通过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或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喷墨印刷来制作上述白色着色层及上述遮光层,且上述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及上述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中所用的喷墨印刷的方法可列举:《喷墨技术的电子学应用(实现科学工程中心(Realize Science & Engineering Center)发行,2006年9月29日)》等中记载的方法。
[触摸屏]
本发明的触摸屏具有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此种触摸屏优选为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具备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作为构成要素的图像显示装置》
上述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具有前面板(也称为基板)及在上述前面板的非接触侧具有至少下述(1)~(4)的要素,优选为含有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作为上述前面板(基板)与(1)含有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的装饰材料的层叠体。
(1)含有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的装饰材料
(2)多个垫(pad)部分经由连接部分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多个第一透明电极图案
(3)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电性绝缘、且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而形成的包含多个垫部分的多个第二电极图案
(4)将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与上述第二电极图案电性绝缘的绝缘层
另外,上述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中,第二电极图案也可为透明电极图案。
进而,上述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也可还具有下述(5)。
(5)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图案的至少一个电性连接、且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不同的导电性要素
进而,上述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更优选为含有本发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作为以下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上述前面板(基板)、(1)含有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的装饰材料以及作为上述导电性层的上述(2)、(3)及(5)中的至少一种电极图案。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的构成>
首先,对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形成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的构成加以说明。图1A及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中优选的构成的剖面图。图1A中,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10是由前面板1′(盖玻璃)(玻璃。可仅将盖玻璃设定为前面板,也可将基材与玻璃的层叠体设定为前面板)、白色着色层2a、遮光层2b、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导电性层)、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导电性层)、绝缘层5、导电性要素6(导电性层)及透明保护层7所构成。
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优选为由透光性基材所构成。透光性基材可使用在盖玻璃1′上设有下述装饰材料的、或以盖玻璃1′、膜基材1的顺序在膜基材上设有下述装饰材料的的任一种。在盖玻璃上设置装饰材料的情形时,在触摸屏薄型化的方面优选,在膜基材上设置装饰材料并将其贴合于盖玻璃上的情形时,在触摸屏生产性的方面而言优选。
另外,可在膜基材的与电极为相反的一侧进一步设置盖玻璃1′。玻璃基材可使用康宁(Corning)公司的高丽雅(Gorilla)玻璃所代表的强化玻璃等。另外,图1A及图1B中,将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的设有各要素的一侧称为非接触面1a。本发明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10中,使手指等接触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的接触面(非接触面1a的相反面)等来进行输入。以下,有时将前面板称为“基材”。
另外,在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的非接触面上设有白色着色层2a及遮光层2b。白色着色层2a及遮光层2b是作为装饰材料而形成于触摸屏前面板的非接触侧的显示区域周围的框状图案,是为了看不见引线配线(lead wiring)等,或是为了进行装饰而形成。
本发明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10中,可设置未图示的配线取出口。在形成具有配线取出部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情形时,若欲使用装饰材料形成用液体抗蚀剂或网版印刷油墨来形成装饰材料2,则有时引起以下问题:产生抗蚀剂成分自配线取出部的漏出、或产生装饰材料中的抗蚀剂成分自玻璃端的渗出,污染基材背侧,而在使用具有配线取出部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情形时,也可解决此种问题。
在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的非接触面上,形成有多个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多个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以及绝缘层5,上述多个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是多个垫部分经由连接部分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而形成,上述多个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电性绝缘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而形成,包含多个垫部分,上述绝缘层5将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与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电性绝缘。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及后述导电性要素6例如可利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氧化铟锌(Indium ZincOxide,IZO)等透光性的导电性金属氧化膜来制作。此种金属膜可列举:ITO膜;Al、Zn、Cu、Fe、Ni、Cr、Mo等的金属膜;SiO2等的金属氧化膜等。此时,各要素的膜厚可设定为10nm~200nm。另外,通过煅烧将非晶性的ITO膜调整为多晶的ITO膜,故也可降低电阻。另外,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及后述导电性要素6也可使用如下转印膜来制造,上述转印膜具有使用上述导电性纤维的装饰材料。除此以外,在利用ITO等来形成第一导电性图案等的情形时,可参考日本专利第4506785号公报的段落[0014]~段落[0016]等。
另外,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的至少一个可横跨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的非接触面、以及遮光层2b的与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为相反侧的面两个区域而设置。图1A及图1B中示出以下的图: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是横跨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的非接触面、以及遮光层2b的与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为相反侧的面两个区域而设置,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将上述白色着色层2a的侧面覆盖。然而,也可使上述白色着色层2a的宽度变得比上述遮光层2b的宽度窄,在该情形时,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的至少一个可横跨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的非接触面、以及上述白色着色层2a及遮光层2b的与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为相反侧的面的区域而设置。如此,即便在横跨含有必需要一定厚度的上述白色着色层2a及遮光层2b的装饰材料与前面板背面来层压转印膜的情形时,通过使用膜转印材料(特别是含有上述热塑性树脂层的膜转印材料),即便不使用真空层压机等昂贵的设备,也可利用简单的步骤来进行在装饰材料2的部分边界不产生泡的层压。
在图1A及图1B中,在遮光层2b的与前面板1和/或前面板1′为相反侧的面侧设置有导电性要素6。导电性要素6为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的至少一个电性连接、且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3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不同的要素。在图1A及图1B中,示出将导电性要素6连接于第二透明电极图案4的图。
另外,在图1A及图1B中,以将各构成要素全部覆盖的方式设置有透明保护层7。透明保护层7也能以将各构成要素的仅一部分覆盖的方式构成。绝缘层5与透明保护层7可为相同材料,也可为不同材料。构成绝缘层5及透明保护层7的材料优选为表面硬度、耐热性高的材料,可使用公知的感光性硅氧烷树脂材料、丙烯酸系树脂材料等。
上述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具备该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作为构成要素的图像显示装置可应用《最新触摸屏技术》(2009年7月6日发行,科技时代(Techno Times)(股))、三谷雄二主编的《触摸屏的技术与开发》(CMC出版,2004,12)、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Display,FPD)国际2009论坛T-11(International 2009 Forum T-11)演讲教科书、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应用注解(application note)AN2292等中揭示的构成。
[信息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的触摸屏。
可使用本发明的触摸屏的信息显示装置优选为移动设备,例如可列举以下信息显示装置。
爱疯(iPhone)4、爱拍(iPad)(以上为美国苹果(Apple)公司制造);埃克斯派利亚(Xperia)(SO-01B)(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公司制造);盖世(Galaxy)S(SC-02B)、盖世(Galaxy)Tab(SC-01C)(以上为韩国三星(sansumg)电子公司制造);黑莓(BlackBerry)8707h(加拿大动态研究(Research In Motion)公司制造);坎多尔(Kindle)(美国亚马逊(Amazon)公司制造);科博塔基(Kobo Touch)(乐天股份有限公司制造)。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更具体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材料、试剂、比例、设备、操作等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则可适当变更,因此,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再者,下述实施例中,只要无特别说明,则“%”及“份”均为质量基准,分子量表示重量平均分子量。
[实施例1~实施例3及比较例1]
<黑色着色液及白色着色液的制备>
使用以下材料来制备下述表1中记载的黑色着色液1~黑色着色液4、白色着色液1及白色着色液2。
[表1]
·黑色分散液1(GB4016,山阳色素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下述组成)
黑色颜料(碳黑) 25.0质量%
分散助剂 9.5质量%
分散溶剂(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65.5质量%
·黑色分散液2(CDP-K106,富士胶片电子材料(FUJIFILM ElectronicMaterials)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下述组成)
黑色颜料(二氧化钛) 25.0质量%
分散助剂 7.0质量%
分散溶剂(甲基乙基酮) 68.0质量%
·白色分散液(FP怀特(FP White)B422,山阳色素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下述组成)
白色颜料(二氧化钛) 70.0质量%
分散助剂 3.5质量%
分散溶剂(甲基乙基酮) 26.5质量%
·硅酮树脂溶液1(KR300,信越硅酮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下述组成)
硅酮树脂的二甲苯溶液(固体成分为50质量%)
·硅酮树脂溶液2(KR311,信越硅酮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下述组成)
硅酮树脂的二甲苯溶液(固体成分为60质量%)
·聚合催化剂(D-15,信越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下述组成)
含锌催化剂的二甲苯溶液(固体成分为50质量%)
·抗氧化剂(易路佛思(IRGAFOS)168,巴斯夫(BASF)公司制造,下述化合物)
[化1]
·涂布助剂(美佳法(Megafac)F-780F,迪爱生(DIC)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下述组成)
表面活性剂 30质量%
甲基乙基酮 70质量%
·丙烯酸系树脂溶液(下述组成)
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无规共聚物
(摩尔比为78/22,重量平均分子量为38,000) 27质量%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73质量%
·丙烯酸系单体溶液(日本化药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下述组成)
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 76质量%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24质量%
·聚合引发剂(伊鲁卡(IRGACURE)379EG,巴斯夫(BASF)公司制造,下述化合物)
[化2]
·聚合抑制剂(吩噻嗪,下述化合物)
[化3]
·有机溶剂1(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有机溶剂2(甲基乙基酮)
·有机溶剂3(环己酮)
<装饰材料形成用转印材料的制作>
使用狭缝状喷嘴,在厚度为75μm的临时支撑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涂布包含下述配方H1的热塑性树脂层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继而,涂布包含下述配方P1的中间层用涂布液,并使其干燥。
(热塑性树脂层用涂布液:配方H1)
·甲醇 :11.1质量份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6.36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 :52.4质量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共聚合组成比(摩尔比)=55/11.7/4.5/28.8,分子量=10万,Tg≈70℃) :5.83质量份
·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共聚合组成比(摩尔比)=63/37,重量平均分子量=1万,Tg≈100℃) :13.6质量份
·单体1(商品名:BPE-500,新中村化学工业(股)制造)
:9.1质量份
·涂布助剂 :0.54质量份
再者,热塑性树脂层用涂布液H1的溶剂去除后的120℃的粘度为1500Pa·sec。
(中间层用涂布液:配方P1)
·聚乙烯醇 :32.2质量份
(商品名:PVA205,可乐丽(Kuraray)(股)制造,皂化度=88%,聚合度为550)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14.9质量份
(商品名:K-30,日本ISP(ISP Japan)(股)制造)
·蒸馏水 :524质量份
·甲醇 :429质量份
在涂布中间层用涂布液并经干燥而成的中间膜上,进一步分别涂布上述表1中的黑色着色液1~黑色着色液4及白色着色液1~白色着色液2,并加以干燥,形成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
在临时支撑体上分别设置干燥膜厚为15.1μm的热塑性树脂层、干燥膜厚为1.6μm的中间层、干燥膜厚为1.6μm~2.7μm的遮光层、35μm的白色着色层后,在白色着色层上最后压接保护膜(厚度为12μm聚丙烯膜)。
如此而制作临时支撑体、热塑性树脂层、中间层(氧阻断膜)、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成一体的下述表2中记载的白色转印材料1、白色转印材料2及黑色转印材料1~黑色转印材料4。
对各转印材料的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膜厚及光学浓度进行测定。将结果示于以下的表2中。膜厚测定是使用坦科仪器(Tencor Instruments)公司制造的P-10来进行测定。光学浓度是使用阪田油墨(Sakata Inx)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BMT-1来进行测定。
[表2]
<利用膜转印法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作>
对于图2般的形成有开口部(15mmФ)的强化处理玻璃(300mm×400mm×0.7mm),一面通过喷淋来喷附经调整为25℃的玻璃清洗剂液20秒钟,一面利用具有尼龙毛的旋转毛刷进行清洗。利用基材预加热装置将该玻璃基板在50℃下预加热2分钟。
在上述玻璃基板上,将制作例1的白色转印材料1成形为与玻璃基板的四边对应的尺寸的框状后转印。以下示出详细情况。
首先,将制作例1的白色转印材料1以成为与玻璃基板的四边相对应的尺寸的方式裁剪加工成框状。
继而,自裁剪后的白色转印材料1中剥离保护膜。
其后,以通过剥离保护膜而露出的白色着色层的表面、与上述在50℃下经预加热的玻璃基板的表面接触的方式重合,使用层压机(日立工业(Hitachi Industries)(股)制造(Lamic II型)),在橡胶辊温度为50℃、线压力为100N/cm、搬送速度为2.5m/min的条件下进行层压。继而将临时支撑体在与热塑性树脂层的界面上剥离,去除临时支撑体。
继而,使用三乙醇胺系显影液(含有30质量%的三乙醇胺,利用纯水将商品名:T-PD2(富士胶片(股)制造)稀释至10倍所得的溶液),在30℃下以0.1MPa的扁平喷嘴压力喷淋显影60秒钟,将热塑性树脂层及中间层去除,制成带有白色着色层的基材。继而,对所得的基材的上表面喷附空气而去除溶液后,通过喷淋来喷附纯水10秒钟而进行纯水喷淋清洗,其后喷附空气来减少基材上的积液。
继而,为了使白色着色层硬化,连同玻璃基板(基材)在150℃下加热30分钟。
然后,在经硬化的白色着色层上转印制作例2的黑色转印材料1,与白色转印材料1同样地去除临时支撑体、热塑性树脂层及中间层。继而,假设ITO溅镀,在280℃下进行30分钟加热,获得依序层叠有玻璃基板、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的实施例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在实施例1中,如下述表3所记载般变更所使用的白色转印材料及黑色转印材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获得在玻璃基板上形成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实施例2、实施例3及比较例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评价>
将上述所得的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特性的评价方法示于以下。
另外,将所得的结果分别记载于下述表3中。
(高温处理后的亮度及色调)
对上述所制作的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在280℃下加热30分钟。
自所得的高温处理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基材侧将黑纸铺设于下方作为垫板,使用爱色丽(X-Rite)公司制造的938光谱密度计(Spectrodensitometer)进行测定,求出L值。
另外,使用测色计(CM-700d,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 Sensing)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包含镜面正反射光的测量法(Specular Components Include,SCI)模式,D65光源,10°测定),自基材侧对高温处理后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色调进行测定,求出b值。
(光学浓度)
使用阪田油墨(Sakata Inx)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BMT-1,对上述所制作的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光学浓度进行测定。
(遮光层上的表面电阻)
使用爱德万测试(Advantest)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R8340A超高阻计(ULTRA HIGHRESISTANCE METER),对上述所制作的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遮光层上的表面电阻进行测定。
[表3]
根据上述表3,对于在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中均使用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实施例1~实施例3)而言,高温处理后的b值小,在美观性方面黄化不显眼,作为白色装饰材料而优选。
相对于此,对于不含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比较例1)而言,高温处理后的b值大,在美观性方面黄色调显眼,作为白色装饰材料而不优选。
[实施例101:触摸屏的制作]
《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的形成》
<透明电极层的形成>
将各实施例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导入至真空腔室内,使用SnO2含有率为10质量%的1TO靶材(target)(铟∶锡=95∶5(摩尔比)),通过进行直流(Direct Current,DC)磁控溅镀(条件:基材的温度为250℃,氩气压力为0.13Pa,氧气压力为0.01Pa)来形成厚度为40nm的ITO薄膜,而获得形成有透明电极层的前面板。ITO薄膜的表面电阻为80Ω/□。
<蚀刻用转印膜E1的制备>
在上述制作例1的白色转印材料1的制备中,将上述白色着色液1换成包含下述配方E1的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用涂布液,除此以外,与制作例1的白色转印材料1的制备同样地获得临时支撑体、热塑性树脂层、中间层(氧阻断膜)、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及保护膜成一体的蚀刻用转印膜E1(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的膜厚为2.0μm)。
(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用涂布液:配方E1)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共聚物组成(质量%):31/40/29,质量平均分子量为60000,酸值为163mgKOH/g)
:16质量份
·单体1(商品名:BPE-500,新中村化学工业(股)制造) :5.6质量份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四环氧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0.5摩尔加成物
:7质量份
·作为在分子中具有一个聚合性基的化合物的环己烷二甲醇单丙烯酸酯
:2.8质量份
·2-氯-N-丁基吖啶酮 :0.42质量份
·2,2-双(邻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咪唑 :2.17质量份
·隐色结晶紫 :0.26质量份
·吩噻嗪 :0.013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商品名:美佳法(Megafac)F-780F,大日本油墨(股)制造)
:0.03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 :40质量份
·1-甲氧基-2-丙醇 :20质量份
<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的形成>
对于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透明电极层的前面板,一面通过喷淋来喷附经调整为25℃的玻璃清洗剂液20秒钟,一面利用具有尼龙毛的旋转毛刷进行清洗。继而,在清洗后的前面板上层压去除了保护膜的蚀刻用转印膜E1(基材温度为130℃,橡胶辊温度为120℃,线压力为100N/cm,搬送速度为2.2m/min)。剥离临时支撑体后,将曝光掩模(具有透明电极图案的石英曝光掩模)面与该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之间的距离设定为200μm,以50mJ/cm2(i射线)的曝光量进行图案曝光。
继而,使用三乙醇胺系显影液(含有30质量%的三乙醇胺,利用纯水将商品名:T-PD2(富士胶片(股)制造)稀释至10倍所得的溶液)在25℃下处理100秒钟。继而,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液(利用纯水将商品名:T-SD3(富士胶片(股)制造)稀释至10倍所得的溶液)在33℃下处理20秒钟来进行残渣去除,进而在130℃下进行30分钟的后烘烤处理,获得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透明电极层及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图案的前面板。
将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透明电极层及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图案的前面板浸渍于放入有ITO蚀刻剂(盐酸、氯化钾水溶液。液温为30℃)的蚀刻槽中,处理100秒,将未由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覆盖的露出区域的透明电极层溶解去除,获得附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图案的带有透明电极层图案的前面板。
继而,将附有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图案的带有透明电极层图案的前面板浸渍于放入有抗蚀剂剥离液(N-甲基-2-吡咯烷酮,单乙醇胺,表面活性剂(商品名:苏菲诺(Surfynol)465,空气产品(Air Products)制造),液温为45℃)的抗蚀剂剥离槽中,处理200秒,去除蚀刻用光硬化性书醇脂层,获得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及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的前面板,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是如图1A般横跨上述前面板的非接触面及上述遮光层的与上述前面板侧为相反侧的面两个区域而设置。
《绝缘层的形成》
<绝缘层形成用转印膜W1的制备>
在制作例1的白色转印材料1的制备中,将上述白色着色液1换成包含下述配方W1的绝缘层形成用涂布液,除此以外,与制作例1的白色转印材料1的制备同样地获得临时支撑体、热塑性树脂层、中间层(氧阻断膜)、绝缘层用光硬化性树脂层及保护膜成一体的绝缘层形成用转印膜W1(绝缘层用光硬化性树脂层的膜厚为1.4μm)。
(绝缘层形成用涂布液:配方W1)
·粘合剂3(甲基丙烯酸环己酯(a)/甲基丙烯酸甲酯(b)/甲基丙烯酸共聚物(c)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加成物(d)(组成(质量%):a/b/c/d=46/1/10/43,质量平均分子量:36000,酸值为66mgKOH/g)的1-甲氧基-2-丙醇、甲基乙基酮溶液(固体成分:45%))
:12.5质量份
·DPHA(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日本化药(股)制造)的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溶液(76质量%) :1.4质量份
·氨基甲酸酯系单体(商品名:NK欧力多(NK Oligo)UA-32P,新中村化学(股)制造;不挥发分为75%,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25%) :0.68质量份
·三季戊四醇八丙烯酸酯(商品名:V#802,大阪有机化学工业(股)制造)
:1.8质量份
·二乙基噻吨酮 :0.17质量份
·2-(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商品名:伊鲁卡(Irgacure)379,巴斯夫(BASF)制造) :0.17质量份
·分散剂(商品名:索努帕斯(Solsperse)20000,奥维斯(Avecia)制造)
:0.19质量份
·表面活性剂(商品名:美佳法(Megafac)F-780F,大日本油墨制造)
:0.05质量份
·甲基乙基酮 :23.3质量份
·MMPGAc(大赛璐化学(股)制造) :59.8质量份
再者,绝缘层形成用涂布液W1的溶剂去除后的100℃的粘度为4000Pa·sec。
对于上述带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的前面板,一面通过喷淋来喷附经调整为25℃的玻璃清洗剂液20秒钟,一面利用具有尼龙毛的旋转毛刷进行清洗。继而,在清洗后的前面板上层压去除了保护膜的绝缘层形成用转印膜W1(基材温度为100℃,橡胶辊温度为120℃,线压力为100N/cm,搬送速度为2.3m/min)。剥离临时支撑体后,将曝光掩模(具有绝缘层用图案的石英曝光掩模)面与该绝缘层形成用光硬化性树脂层之间的距离设定为100μm,以30mJ/cm2(i射线)的曝光量进行图案曝光。
继而,使用三乙醇胺系显影液(含有30质量%的三乙醇胺,利用纯水将商品名:T-PD2(富士胶片(股)制造)稀释至10倍所得的溶液)在33℃下处理60秒钟,继而使用碳酸钠/碳酸氢钠系显影液(利用纯水将商品名:T-CD1(富士胶片(股)制造)稀释至5倍所得的溶液)在25℃下处理50秒钟。其后,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清洗液(利用纯水将商品名:T-SD3(富士胶片(股)制造)稀释至10倍所得的溶液)在33℃下处理20秒钟而进行残渣去除,进而在230℃下进行60分钟的后烘烤处理,获得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绝缘层图案的前面板。
《第二透明电极图案的形成》
<透明电极层的形成>
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的形成同样地,对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绝缘层图案的前面板进行直流磁控溅镀处理(条件:基材的温度为50℃,氩气压力为0.13Pa,氧气压力为0.01Pa),形成厚度为80nm的ITO薄膜,获得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绝缘层图案及透明电极层的前面板。ITO薄膜的表面电阻为110Ω/□。
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的形成同样地,使用蚀刻用转印膜E1来获得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绝缘层图案、透明电极层及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图案的前面板(后烘烤处理;130℃、30分钟)。
继而,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的形成同样地进行蚀刻(30℃、50秒钟),去除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45℃、200秒钟),由此获得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绝缘层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的前面板,上述第二透明电极图案是如图1A般横跨上述前面板的非接触面及上述遮光层的与上述前面板侧为相反侧的面两个区域而设置。
《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不同的导电性要素的形成》
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的形成同样地,对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绝缘层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的前面板进行直流磁控溅镀处理,获得形成有厚度为200nm的铝(Al)薄膜的前面板。
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的形成同样地使用蚀刻用转印膜E1,获得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绝缘层图案、第二透明电极图案、铝薄膜及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图案的前面板(后烘烤处理;130℃、30分钟)。
继而,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的形成同样地进行蚀刻(30℃、50秒钟),去除蚀刻用光硬化性树脂层(45℃、200秒钟),由此获得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绝缘层图案、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以及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不同的导电性要素(铝薄膜)的前面板。
《透明保护层的形成》
与绝缘层的形成同样地,在形成有直至与上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不同的导电性要素为止的前面板上,层压去除了保护膜的绝缘层形成用转印膜W1,剥离临时支撑体后,不介隔曝光掩模而以50mJ/cm2(i射线)的曝光量进行前表面曝光,进行显影、后曝光(1000mJ/cm2)、后烘烤处理,获得以将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绝缘层图案、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以及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不同的导电性要素全部覆盖的方式如图1A般层叠有绝缘层(透明保护层)的前面板1。将所得的前面板1作为实施例1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
《图像显示装置(触摸屏)的制作》
在利用日本专利特开2009-47936公报中记载的方法制造的液晶显示元件上贴合以前所制造的前面板1(实施例1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作具备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作为构成要素的实施例1的图像显示装置1。
《前面板1及图像显示装置1的总体评价》
在上述各步骤中,形成有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绝缘层图案、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以及与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及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不同的导电性要素的前面板1(实施例1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在开口部及背面并无污染,容易清洗,且并无其他构件的污染问题。
另外,白色着色层中并无针孔(pin hole),且白色度、不均也无问题。在遮光层中同样地并无针孔,光遮蔽性优异。
而且,第一透明电极图案、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以及与这些透明电极图案不同的导电性要素各自的导电性并无问题,另一方面,在第一透明电极图案与第二透明电极图案之间具有绝缘性。
进而,透明保护层中也无气泡等缺陷,获得了显示特性优异的图像显示装置。
(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的层叠转印材料)
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制作的临时支撑体、热塑性树脂层、中间层上,与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涂布黑色着色液并使其干燥同样地以OD成为4.5的方式来涂布下述表4中记载的黑色着色液5~黑色着色液9并使其干燥。进而,分别以干燥后的膜厚成为35μm的方式涂布上述表1中记载的白色着色液1并使其干燥,获得下述表5的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的层叠转印材料1~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的层叠转印材料5。
[表4]
[表5]
与实施例1~实施例3同样地在玻璃基板上转印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的层叠转印材料1~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的层叠转印材料5,进行假设为ITO溅镀的280℃下30分钟的加热,而获得实施例4~实施例8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与实施例1~实施例3同样地进行所得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评价,获得下述表6中记载的结果。
[表6]
根据上述表6,实施例4~实施例8中所得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均优选。
[实施例106]
除了使用实施例6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来代替实施例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01相同的操作,获得实施例106的前面板。该前面板与其他实施例的前面板同样地优选。
[实施例201、比较例201]
(热转印印刷法)
在在单面上具有耐热滑性层(heat-resistant sliding layer)的厚度为15μm的PET膜的与该耐热滑性层为相反侧的面上,以干燥膜厚分别成为9.0μm、9.0μm、1.6μm、2.0μm的方式来涂布白色着色液1与白色着色液2、及黑色着色液1与黑色着色液4,并加以干燥,而获得热转印带白1及热转印带白2、热转印带黑1及热转印带黑4。
在玻璃基板上按压热转印带白1来转印来源于白色着色液1的白色着色层。将该操作重复4次,获得厚度为36μm的白色着色层1。将其在150℃下加热30分钟而使膜硬化。在该白色着色层1上按压热转印带黑1而转印来源于黑色着色液1的遮光层,获得实施例2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另外,在玻璃基板上按压热转印带白2而转印来源于白色着色液2的白色着色层。继而,将高压水银灯作为光源,利用i射线以成为100mJ/cm2的方式进行曝光。将该操作重复4次,获得厚度为36μm的白色着色层2。将其在150℃下加热30分钟而使膜硬化。在该白色着色层2上按压热转印带黑2而转印来源于黑色着色液4的遮光层,获得比较例2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与实施例1同样地假设ITO溅镀,将实施例201及比较例2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在氮气环境下在280℃下加热30分钟,测定b值作为高温处理后的色调。
实施例2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b值为3.2,比较例2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b值为12,得知(A1)在高温处理后并未明显地着色。
[实施例301、比较例301]
(喷墨印刷法)
使用喷出量为1.8pL的喷墨头,将白色着色液1喷墨印刷至玻璃基板上,将印刷物在150℃下干燥30分钟。将该操作进一步重复5次,制作厚度为36μm的白色着色层1b。在该白色着色层1b上,与白色着色层1b的形成同样地印刷黑色着色液1,继而在150℃下干燥30分钟,重复该操作而形成厚度为2.0μm的遮光层1b,获得实施例3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调整油墨喷出量,使用白色着色液2及黑色着色液4,获得在玻璃基板上包含厚度为36μm的白色着色层2b及厚度为2.0μm的遮光层4b的比较例3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与实施例1同样地假设ITO溅镀,将实施例301及比较例3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在氮气环境下在280℃下加热30分钟,测定b值作为高温处理后的色调。
实施例3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b值为3.2,比较例3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b值为12,得知实施例3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在高温处理后并未明显地着色。
[实施例401、比较例401]
(网版印刷法)
通过减少各自的有机溶剂1~有机溶剂3的比例来将白色着色液1、白色着色液2调整为1000mPa·s,而制备白色着色液1a、白色着色液2a。继而,通过减少各自的有机溶剂1~有机溶剂3的比例来将黑色着色液1、黑色着色液4调整为200mPa·s,而制备黑色着色液1a、黑色着色液4a。
在玻璃基板上,使用225网目(开口径,65μm)、纱厚为72μm的聚酯制网版(screen),利用白色着色液1a来制作厚度为18μm的白色着色层1a。重复该操作,制作厚度为36μm的白色着色层1a。将其在150℃下加热30分钟,使膜硬化。在该白色着色层1a上使用黑色着色液1a来层叠厚度为1.6mm的遮光层1a,获得实施例4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使用白色着色液2a代替白色着色液1a来制作36.0μm的白色着色层2a,使用黑色着色液4a代替黑色着色液1a,层叠厚度为2.0μm的遮光层4a来代替厚度为1.6μm的遮光层1a,由此获得比较例4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与实施例1同样地假设ITO溅镀,将实施例401及比较例4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在氮气环境下在280℃下加热30分钟,测定b值作为高温处理后的色调。
实施例4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b值为3.2,比较例4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b值为12,得知实施例401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在高温处理后并未明显地着色。

Claims (17)

1.一种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依序含有基材、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层含有作为黑色颜料的氧化钛及碳黑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白色着色层与所述遮光层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并且形成于触摸屏前面板的非接触侧而作为显示区域周围的框状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上还具有导电性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性层含有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表面电阻为1.0×1010Ω/□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着色层与所述遮光层均含有颜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着色层中所含的所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相对于所述颜料以外的所有成分的比例为90质量%以上,且
所述遮光层中所含的所述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相对于所述颜料以外的所有成分的比例为70质量%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着色层含有氧化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着色层的膜厚为10μm~4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的膜厚为1.0μm~5.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光学浓度为3.5~6.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所述基材侧的色调在包含镜面正反射光指标中L值为85~95,b值为1.5~4.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包含玻璃、环烯烃聚合物或硅酮树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酮树脂是以笼型聚有机倍半硅氧烷作为主成分。
14.一种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基材上依序层叠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步骤,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层含有作为黑色颜料的氧化钛及碳黑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白色着色层及所述遮光层分别是利用选自下述方法中的方法所制作,形成于触摸屏前面板的非接触侧而作为显示区域周围的框状图案,且所述方法中所用的白色着色层、遮光层、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及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均含有主链中具有硅氧烷键的树脂:
自在临时支撑体上至少含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一个的膜转印材料至少转印所述白色着色层及所述遮光层的一个后,去除所述临时支撑体的方法;
对在临时支撑体上至少含有白色着色层及遮光层的一个的热转印材料的所述临时支撑体侧进行加热,自所述临时支撑体至少转印所述白色着色层及所述遮光层的一个的热转印印刷;
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或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的网版印刷;及
白色着色层形成用组合物或遮光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喷墨印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来形成所述白色着色层及所述遮光层:
自至少依序含有临时支撑体、遮光层及白色着色层的膜转印材料中将所述遮光层及所述白色着色层转印至所述基材上后,去除所述临时支撑体;或者
自具有临时支撑体及白色着色层的膜转印材料中将所述白色着色层转印至基材上后,去除所述临时支撑体,进而自至少含有临时支撑体及遮光层的膜转印材料中将所述遮光层转印至所述白色着色层上后,去除所述临时支撑体。
16.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
17.一种信息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第16项所述的触摸屏。
CN201380057274.8A 2012-12-20 2013-11-20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以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以及信息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7560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8387 2012-12-20
JP2012-278387 2012-12-20
JP2013184469A JP5857013B2 (ja) 2012-12-20 2013-09-05 加飾材付き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情報表示装置
JP2013-184469 2013-09-05
PCT/JP2013/081232 WO2014097803A1 (ja) 2012-12-20 2013-11-20 加飾材付き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情報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6052A CN104756052A (zh) 2015-07-01
CN104756052B true CN104756052B (zh) 2018-05-01

Family

ID=50978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274.8A Active CN104756052B (zh) 2012-12-20 2013-11-20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以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以及信息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57013B2 (zh)
CN (1) CN104756052B (zh)
TW (1) TWI587187B (zh)
WO (1) WO20140978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01640A1 (en) * 2012-12-26 2015-10-22 Kyocera Corporation Inpu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6221427B2 (ja) * 2013-07-05 2017-11-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JP6286912B2 (ja) * 2013-07-26 2018-03-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WO2015133599A1 (ja) * 2014-03-07 2015-09-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加飾材付き基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ならびに情報表示装置
CN105334990B (zh) 2014-07-15 2018-08-07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
WO2016031396A1 (ja) * 2014-08-28 2016-03-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加飾材付き基材、加飾層形成用転写材料、タッチパネル、及び、情報表示装置
WO2016039037A1 (ja) 2014-09-12 2016-03-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加飾用着色組成物、加飾材、加飾材付き基材、転写材料、タッチパネル、及び、情報表示装置
JP2016194685A (ja) * 2015-03-31 2016-11-1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板および加飾層用組成物
JP6631269B2 (ja) * 2016-01-19 2020-01-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部材、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696223B2 (ja) * 2016-02-29 2020-05-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部材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6969156B2 (ja) * 2016-05-30 2021-11-24 Agc株式会社 印刷層付き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JP6323594B2 (ja) * 2017-04-26 2018-05-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JP6864774B1 (ja) * 2020-09-28 2021-04-28 東京インキ株式会社 遮光印刷物、積層体、遮光印刷物の製造方法、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包装袋、蓋材、ラベル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5780B1 (ja) * 1998-03-31 1999-04-26 大日本塗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用インク組成物
CN1680207A (zh) * 2004-04-06 2005-10-12 韩国科学技术院 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的电介质/间隔壁复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934046A (zh) * 2004-03-26 2007-03-21 欧罗克拉公司 玻璃-陶瓷板或玻璃板的加强和加强板
CN101312828A (zh) * 2005-09-30 2008-11-26 通用电气公司 塑料薄膜及由其制备的标签
CN101734867A (zh) * 2008-11-21 2010-06-16 肖特股份公司 用于玻璃或玻璃陶瓷灶具面板的耐划痕性有机硅涂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82454A (ja) * 2000-03-31 2001-10-12 Nissha Printing Co Ltd 周縁部に遮光性を有するタッチパネル
DE102005046570B4 (de) * 2005-10-01 2010-01-21 Schott Ag Unterseitig beschichtete Glaskeramikplatte
JP4667471B2 (ja) * 2007-01-18 2011-04-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
JP2008233455A (ja) * 2007-03-20 2008-10-02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025472A (ja) * 2007-07-18 2009-02-05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視野角制御シート
JP5058018B2 (ja) * 2008-02-14 2012-10-24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0894710B1 (ko) * 2008-06-27 2009-04-24 (주) 월드비젼 윈도우 일체형 터치스크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10039621A (ja) * 2008-08-01 2010-02-18 Micro Gijutsu Kenkyusho:Kk タッチパネル
JP3153971U (ja) * 2009-07-15 2009-09-24 洋華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タッチパッド
JP5370944B2 (ja) * 2010-03-17 2013-12-1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00355B2 (ja) * 2010-03-30 2014-05-21 Dic株式会社 熱成形用加飾シート及び加飾成形品
JP5372084B2 (ja) * 2010-09-17 2013-12-18 オビカワ株式会社 保護体及び保護体の製造方法
JP5406161B2 (ja) * 2010-10-20 2014-02-0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016051B2 (ja) * 2012-01-25 2016-10-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JP5949029B2 (ja) * 2012-03-26 2016-07-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JP6415798B2 (ja) * 2012-04-05 2018-10-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5780B1 (ja) * 1998-03-31 1999-04-26 大日本塗料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用インク組成物
CN1934046A (zh) * 2004-03-26 2007-03-21 欧罗克拉公司 玻璃-陶瓷板或玻璃板的加强和加强板
CN1680207A (zh) * 2004-04-06 2005-10-12 韩国科学技术院 用于等离子体显示器的电介质/间隔壁复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12828A (zh) * 2005-09-30 2008-11-26 通用电气公司 塑料薄膜及由其制备的标签
CN101734867A (zh) * 2008-11-21 2010-06-16 肖特股份公司 用于玻璃或玻璃陶瓷灶具面板的耐划痕性有机硅涂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57013B2 (ja) 2016-02-10
JP2014139770A (ja) 2014-07-31
WO2014097803A1 (ja) 2014-06-26
TW201426456A (zh) 2014-07-01
TWI587187B (zh) 2017-06-11
CN104756052A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6052B (zh)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以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以及信息显示装置
CN107031222B (zh) 转印薄膜及透明层叠体、它们的制造方法、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JP6225053B2 (ja) 感光性積層体、転写材料、パターン化された感光性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タッチパネル、並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CN106029365B (zh) 转印薄膜、转印薄膜的制造方法、透明层叠体、透明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103094B (zh)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面板、以及信息显示装置
CN107109131B (zh) 触摸面板电极保护膜形成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TWI574108B (zh) 感光性膜、靜電電容型輸入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具備其的影像顯示裝置
CN104321195B (zh)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备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4246611B (zh) 黑色树脂膜、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及具备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06232735B (zh) 颜料分散液与其用途、以及接枝型硅酮聚合物
CN106794679A (zh) 转印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层叠体的制造方法、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5142925A (zh) 转印材料、带有转印层的基材及触摸屏、它们的制造方法、及信息显示装置
CN106802536A (zh) 转印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7003766A (zh) 转印膜、膜传感器的制造方法、膜传感器、前面板一体型传感器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8351716A (zh) 转印薄膜、膜传感器的制造方法、膜传感器、前面板一体型传感器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14115415A1 (ja) 透明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273559A (zh) 显示装置
TW201615411A (zh) 帶有裝飾材的基材、裝飾層形成用轉印材料、觸控面板及資訊顯示裝置
CN107249872A (zh) 转印薄膜、透明层叠体、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
TW201609997A (zh) 裝飾用著色組成物、裝飾材、附有裝飾材的基材、轉印材料、觸控面板、及資訊顯示裝置
CN104797607B (zh) 非碱性显影型着色组合物、非碱性显影型着色转印材料、着色图案、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
TW201609382A (zh) 轉印膜、積層體的製造方法、積層體、靜電電容型輸入裝置及圖像顯示裝置
CN108025537A (zh) 转印薄膜、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的电极保护膜、层叠体及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
JP2018105965A (ja) 加飾部材、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および加飾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6103611B (zh) 颜料分散液、白色装饰材料、白色装饰材料形成用的转印材料、带有白色装饰材料的基材、触控面板以及信息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