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5859B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5859B
CN104755859B CN201380055736.2A CN201380055736A CN104755859B CN 104755859 B CN104755859 B CN 104755859B CN 201380055736 A CN201380055736 A CN 201380055736A CN 104755859 B CN104755859 B CN 104755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outdoor
cooling water
heat exchanger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57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5859A (zh
Inventor
崔松
郑百永
郑昊宗
车宇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55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5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5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5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7/00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eposits or corro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 F25B47/02Defrost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25B27/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waste heat, e.g. from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four-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5Compression system with heat exchange between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7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 F25B2400/075Details of compressors or related parts with parallel compress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Y02A30/274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using waste energy, e.g. from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 Y02P80/15On-site combined power, heat or cool generation or distribution, e.g.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室内单元;第一室外单元,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由电力驱动的第一压缩机;第二室外单元,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和由发动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用以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流经的冷却水管路;以及至少一个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用于交换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中至少一个的制冷剂与流经所述冷却水管路的所述冷却水之间的热量。通过提供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其将热的冷却水与流经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去除了低温制热期间在第一室外单元和第二室外单元上形成的霜。使用电热泵(EHP)系统和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GHP)系统,能够应对大范围的热负荷同时实现高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电热泵(EHP)系统和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GHP)系统驱动的混合式空调(hybrid air conditioner),从而能够实现热效率和除霜性能的提高。
背景技术
空调是用于冷却/加热室内空间或净化空气以便提供更加令人愉悦的室内环境的设备。
这种空调被分类为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彼此分离的分体式空调,以及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一体化的一体式空调。根据空调的容量,空调还可以被分类为单一型空调,其具有驱动一个室内单元的容量,在小空间中使用,以及大尺寸空调,其具有大的容量,在公司或饭店使用,以及复式空调,其具有足以驱动多个室内单元的容量。
分体式空调包括安装在室内空间的室内单元以将热空气或冷空气供应至室内空间,以及室外单元,其用于执行制冷剂的压缩、膨胀等,使得室内单元能够执行有效的热交换操作。
同时,根据驱动压缩机的电源,空调还可以被分类为EHP型空调和GHP型空调。EHP系统使用电力作为压缩机的电源,而GHP系统使用诸如液化天然气(LNG)或液化石油气(LPG)的燃料。在GHP系统中,通过燃烧燃料来运行发动机以为压缩机马达提供动力。
EHP系统的优点在于因为通过调节供给电流能够容易地控制压缩机,所以能够适当地应对部分负荷同时实现高能量效率。然而,EHP系统的问题在于在低温制热期间,在室外热交换器上可能形成霜。
另一方面,GHP型空调的优点在于通过利用发动机废热可以达到良好的除霜性能。然而,存在由于热损耗导致发动机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其包括电热泵(EHP)型室外单元和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GHP)型室外单元,从而能够实现热效率的提高同时实现在低温制热期间除霜性能的提高。
技术手段
通过提供一种空调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该空调包括: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第一室外单元,经由制冷剂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室外单元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由电力驱动的第一压缩机;第二室外单元,经由另一个制冷剂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室外单元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和由发动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用以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流经的冷却水管路;以及至少一个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用于交换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中至少一个的制冷剂与流经所述冷却水管路的所述冷却水之间的热量。
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对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与所述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对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与所述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包括用于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交换热量的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以及用于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交换热量的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所述冷却水在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同时被加热之后可以顺序地穿过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以与制冷剂交换热量。
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在所述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并联布置。所述冷却水管路可以被分支为连接至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的第一分支管路和被连接至所述第二废热回收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二分支管路。
所述空调还可以包括: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路处,用以调节在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中执行热交换的所述冷却水的量;以及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支管路处,用以调节在所述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中执行热交换的所述冷却水的量。
所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的开度可以被调节成彼此不同,使得更多量的冷却水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中具有更低制冷剂温度的一个。
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制冷剂管路、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制冷剂管路、以及所述冷却水管路相连接。
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包括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第一通道、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第二通道、以及冷却水流经的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可以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
当热负荷等于或大于预定负荷时,可以运行所述第一室外单元和所述第二室外单元两者。当热负荷小于所述预定负荷时,可以仅仅所述第一室外单元运行。
当热负荷小于所述预定负荷,并且每能量单位的电力价格高于每能量单位的燃料价格预定值或更多时,那么可以停止所述第一室外单元的运行,并且所述第二室外单元可以运行。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中,这里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多个室内单元、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由电力驱动的第一压缩机的至少一个电热泵(EHP)型室外单元、以及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由发动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的至少一个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GHP)型室外单元、以及用以冷却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冷却水管路,还包括:热传递单元,用于将将流经所述冷却水管路的冷却水的废热传递至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和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
所述热传递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所述冷却水管路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制冷剂管路一起被连接至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并且所述冷却水管路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制冷剂管路一起被连接至所述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并联布置。所述冷却水管路可以被分支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的数目的多个分支管路,使得所述分支管路被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个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所述热传递单元可以包括废热回收热交换器,所述冷却水管路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制冷剂管路、以及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另一个制冷剂管路一起被连接至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包括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第一通道、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第二通道、以及冷却水流经的冷却水通道。所述冷却水通道可以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对冷却水与被引入至电热泵(EHP)型的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GHP)型的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因此,能够提高空调的能量效率同时实现除霜性能的提高。
根据本发明,用以与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交换热量的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与用以与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交换热量的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并联布置。因此,能够根据制冷剂的温度来调节冷却水的量。
根据本发明,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制冷剂管路、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经的制冷剂管路、以及冷却水管路可以被连接至单一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因此,能够简化空调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当热负荷等于或大于预定负荷时,可以运行所述第一室外单元和所述第二室外单元两者。当热负荷小于所述预定负荷时,可以仅仅运行所述第一室外单元。当热负荷小于所述预定负荷,并且每能量单位的电力价格高于每能量单位的燃料价格预定值或更多时,可以运行所述第二室外单元。因此,能够降低供热成本同时实现热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示出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和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配置的示意图,其包括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配置的示意图,其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配置的示意图,其包括单一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配置的示意图,其包括用于利用将被引入至压缩机的制冷剂对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配置的示意图,其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以及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配置的示意图,其包括单一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参照与空调有关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示出其示例。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更详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
另外,所有附图将尽可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并且将省略其重复说明。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示出的各个构成元件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被夸大或缩减。
同时,尽管可以使用包括诸如第一或第二等序号的术语来描述多个构成元件,但是构成元件不限于该术语,并且该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构成元件与其他构成元件区别开的目的。
本发明包括:第一室外单元,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由电力驱动的第一压缩机;第二室外单元,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和由发动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用以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管路;以及至少一个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用于对被引入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中至少一个的制冷剂与流经所述冷却水管路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是包括电热泵(EHP)型的第一室外单元和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GHP)型的第二室外单元的混合式空调。
第一室外单元是EHP型室外单元,是来自电动马达的轴动力被传输至第一压缩机以便驱动第一压缩机的热泵。第二室外单元是GHP型室外单元,是来自燃气发动机的机械轴动力被直接传输至第二压缩机以便驱动第二压缩机的热泵。
本发明包括用于将热的冷却水与流经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中至少一个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于是,能够去除低温制热期间在第一室外单元和第二室外单元上形成的霜。使用EHP系统和GHP系统,还能够应对大范围的热负荷同时实现高效率。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配置的示意图,其包括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本发明可以包括室内单元110,其包括室内热交换器111。室内单元110还可以包括室内风扇112。
室内单元110经由制冷剂管路140被分别连接至EHP型的第一室外单元120和GHP型的第二室外单元130。通过选择性地运行第一室外单元120或第二室外单元130或者同时运行第一室外单元120和第二室外单元130,通过供给制冷剂至室内单元110能够冷却/加热室内空间。
在实施例中,将制冷剂引入室内单元110或将制冷剂从室内单元110排出的制冷剂管路140在从单一的管路分支之后,可以被分别连接至第一室外单元120和第二室外单元130。
即,从室内单元110排出的制冷剂在被分成两路之后,可以被引入至第一室外单元120和第二室外单元130。分别从第一室外单元120和第二室外单元130排出的制冷剂流在汇合之后可以被引入至室内单元110。
同时,第一室外单元120包括用于与室外空气交换热量的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以及由电力驱动的第一压缩机122。第一室外单元120还可以包括用于将液体制冷剂从被引入至第一压缩机122的制冷剂分离的储液器123、用于改变制冷剂的流动路径的四通阀124、以及室外风扇125。
第二室外单元130包括用于与室外空气交换热量的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由发动机136驱动的第二压缩机132。第二室外单元130还可以包括储液器133、四通阀134和室外风扇135。
另外,第二室外单元130包括用于冷却发动机136的冷却水管路210。冷却水管路210可以形成闭环。冷却水流经冷却水管路210。流经冷却水管路210的冷却水通过吸收已经被加热的发动机136的热量来冷却发动机136。
本发明包括用于将冷却水管路210中的冷却水与分别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的制冷剂流进行热交换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可以被设置在冷却水管路210处。
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可以包括用于与将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交换热量的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以及用于与将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的制冷剂交换热量的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结合第一室外单元120和第二室外单元130都被驱动的情形给出如下描述。
被引入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141、以及热的冷却水所流经的冷却水管路210被连接至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被引入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142、以及热的冷却水所流经的冷却水管路210被连接至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可以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成一直线地布置。详细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可以由单一的冷却水管路210连接。在实施例中,穿过发动机136的同时被加热的冷却水顺序地穿过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和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在穿过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的同时与制冷剂交换热量,并且然后在穿过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的同时与制冷剂交换热量。就这一点而言,冷却水顺序地穿过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和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的布置可以被称为“串联布置”。也就是说,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可以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串联连接。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布置。例如,冷却水可以顺序地穿过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优选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被布置为使得冷却水优先地穿过具有更低的制冷剂温度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的温度差,所以在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中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发生热交换。详细地,被引入至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的制冷剂在室内单元110中被凝结,并且然后在膨胀阀126中膨胀。结果是,制冷剂被保持在低温和低压状态。因此,热量从高温冷却水传递至制冷剂。因此,在低温制热期间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的温度增加,于是,可以去除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上形成的霜。另外,可以阻止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上霜的形成。
类似地,在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中,热量从冷却水传递至在膨胀阀137中膨胀的冷的制冷剂。因此,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的制冷剂的温度增加,于是,可以去除低温制热期间在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上形成的霜。
因此,根据本发明,当给EHP型第一室外单元120的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除霜时,通过利用GHP型第二室外单元130的发动机136的废热,能够防止EHP型第一室外单元120的制热性能降低。
另外,通过驱动EHP型第一室外单元120和GHP型第二室外单元130,能够应对大范围的热负荷同时实现高能量效率。详细地,通过降低GHP型第二室外单元130的运行率,能够防止由发动机136的运行造成的能量效率的降低。另外,通过增大EHP型第一室外单元120的运行率,能够应对空调的热容量的不足。在EHP系统中,因为EHP系统具有高的能量效率,所以能够应对大范围的热负荷同时提高整个效率并且可以通过对电流的控制来调节压缩机的容量。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配置的示意图,其包括并联布置的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分别由附图标记221和222表示的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可以并联布置。
详细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可以在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并联布置。沿着冷却水管路210的冷却水可以流经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管路210可以被分支。详细地,冷却水管路210可以包括被连接至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的第一分支管路211和被连接至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的第二分支管路212。
因此,在穿过电动机136的同时被加热的冷却水被分成沿着第一分支管路211被引入至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或者沿着第二分支管路212被引入至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分支管路211可以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13,而第二分支管路212可以设置有第二控制阀214。通过分别调节第一控制阀213和第二控制阀214的开度,能够调节在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中执行热交换的冷却水的量。
温度传感器(未示出)可以被分别设置在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处。根据由温度传感器测量的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的温度,可以调节第一控制阀213和第二控制阀214的开度。即,与其他控制阀相比,增大用以调节与具有更低温度的室外热交换器交换热量的冷却水的量的控制阀的开度,以便增大被引入至该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度。
例如,当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温度低于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的温度时,因为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上很有可能形成霜,所以可能有必要增加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的温度。为此,第一控制阀213的开度被调节为大于第二控制阀214的开度,以便增大被引入至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的冷却水的量。因此,被引入至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的冷却水的量大于被引入至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的冷却水的量,于是,更多的热量可以被传递至穿过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的制冷剂。
可替代地,可以调节第一控制阀213和第二控制阀214的开度,以便将更多数量的冷却水引入至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中比另一个具有更低制冷剂温度的一个热交换器。这是因为具有更低制冷剂温度的室外热交换器可以具有形成霜的更大可能性。
另一方面,可以控制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使得冷却水仅与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或者仅与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的制冷剂交换热量。即,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213和第二控制阀214的打开或关闭可以将冷却水仅仅引入至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中的一个。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配置的示意图,其包括单一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本发明可以包括单一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141、以及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142被连接至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冷却水管路210也可以被连接至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
在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中,热量可以从冷却水被同时传递至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和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的制冷剂。因此,因为使用单一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能够给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除霜,所以可以简化空调的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可以包括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第一通道224a、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第二通道224b、以及冷却水流经的冷却水通道224c。
冷却水管道224c优选地布置在第一通道224a与第二通道224b之间。冷却水通道224c与第一通道224a之间的间隔和冷却水通道224c与第二通道224b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于是,来自冷却水的热量可以被同等地传递至第一通道224a和第二通道224b。
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具有针型管(pin-tube)结构。即,第一通道224a、第二通道224b和冷却水通道224c同时贯穿多个翅片223,于是在流经各个管路的液体之间可以发生热交换。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如图5所示,本发明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用于将流经冷却水管路210的冷却水与将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和将被引入至第二压缩机13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的作用是通过增加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的温度来避免在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上形成霜。另一方面,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2增加被引入至第二压缩机132的制冷剂的温度,从而提高热容量而不是除霜性能。
即,使用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通过增加被引入至压缩机而不是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温度可以优选地实现制热性能的提高。
当然,尽管未示出,能够采用至少一个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用于将流经冷却水管路210的冷却水与将被引入至第一压缩机122的制冷剂以及将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131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
同时,本发明包括用于控制包括室内单元110、第一室外单元120和第二室外单元130的空调的整个配置的控制单元(未示出)。当热负荷等于或大于预定负荷时,控制单元可以运行第一室外单元120和第二室外单元130两者。另一方面,当热负荷小于预定负荷时,控制单元仅运行第一室外单元120。
即,通过控制电流,EHP型第一室外单元120可以容易地调节第一压缩机122的容量,于是适合于部分负荷。因此,当热负荷小于预定负荷时,控制单元仅仅运行第一室外单元120。另一方面,当热负荷等于或大于预定负荷时,控制单元130额外地运行第二室外单元130以补充热容量。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第一室外单元120连续不断地运行,所以能够避免热效率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当热负荷小于所述预定负荷,并且每能量单位的电力价格高于每能量单位的燃料价格预定值或更多时,控制单元停止第一室外单元120的运行,并且运行第二室外单元130。
控制单元可以实时地接收来自诸如发电厂的供电电源的电力信息。当因为每能量单位的电力价格高于每能量单位的燃料价格预定值或更多所以在花费方面有利时,尽管其效率低,也仍运行第二室外单元130来代替第一室外单元120。
图6和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意图。与以上说明重叠的说明将被省略或简要地描述。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可以包括多个室内单元310a和310b、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和由电力驱动的第一压缩机322的至少一个EHP型室外单元320、以及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331和由发动机334驱动的第二压缩机332的至少一个GHP型室外单元330、以及用以冷却第二压缩机322的冷却水管路410。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EHP型室外单元320和至少一个GHP型室外单元330可以经由制冷剂管路340被共同地连接至室内单元310a和310b。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这种布置。例如,EHP型室外单元320和GHP型室外单元330可以是空调的独立配置,以独立的方式被连接至室内单元310a和310b。即使当EHP型室外单元330和GHP型室外单元330可以是空调的独立配置,他们仍可以由相同的控制单元(未示出)来共同地控制。
同时,本发明包括热传递装置,用于将流经冷却水管路410的冷却水的废热传递至将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的制冷剂和将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单元331的制冷剂。
如图6所示,热传递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2,冷却水管路410与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341一起被连接至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1,并且冷却水管路410与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33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342一起被连接至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2。
在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2的每个中,由于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的温度差,在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发生热交换。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331的制冷剂在室内单元310a和310b中被凝结,并且由膨胀阀323和333膨胀,以保持在低温和低压状态。结果是,热量从热的冷却水传递至制冷剂。因此,在低温制热期间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331的制冷剂的温度增加,于是,能够去除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331上形成的霜。
根据本发明,利用GHP型室外单元330的发动机334的废热给EHP型室外单元320的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除霜。因此,能够防止EHP型室外单元的制热性能降低。另外,通过驱动EHP型室外单元320和GHP型室外单元330,能够应对大范围的热负荷同时实现高能量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1与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2并联布置。冷却水管路410被分支为对应于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2的数目的多个分支管路411和412,于是,分支管路411和412被分别连接至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2。
根据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和第二室外热交换器331的制冷剂的温度,通过调节被引入至分支管路411和412的冷却水的量,能够调节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1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2中热交换的程度。因为具有更低制冷剂温度的室外热交换器具有形成霜的更大可能性,所以被引入至对应于该室外热交换器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的量可以被调节为大于被引入至其余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的冷却水的量。
如图7所示,热传递装置可以包括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3,冷却水管路410、与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340的一部分、以及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33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340的一部分一起被连接至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3。
在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3中,热量从冷却水传递至被引入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的制冷剂以及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331的制冷剂。因此,使用单一的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3,能够给第一热交换器321和第二热交换器331除霜,于是,可以简化空调的结构。
同时,废热回收热交换器423可以包括被引入至第一室外热交换器32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第一通道、被引入至第二室外热交换器331的制冷剂所流经的第二通道、以及冷却水流经的冷却水通道。
在这种情况下,冷却水通道可以布置在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冷却水通道与第一通道之间的间隔和冷却水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的间隔是相等的,于是,来自冷却水的热量可以被相等地传递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布置。使用单独的热传递液体管道,热传递装置可以将发动机334的废热传递至EHP型室外单元320的制冷剂。可替代地,在发动机334与EHP型室外单元320之间具有热传递构件的条件下,发动机334可以被布置在EHP型室外单元320附近,于是,废热可以被传递。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空调包括:室内单元110,其包括室内热交换器;第一室外单元120,经由制冷剂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同时所述第一室外单元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由电力驱动的第一压缩机;第二室外单元130,经由另一个制冷剂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同时所述第二室外单元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和由发动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用以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所流经的冷却水管路210;以及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布置在所述冷却水管路210处,用于交换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121的制冷剂与所述冷却水之间的热量。
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0可以仅仅包括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221。
发明模式
以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已经描述了各种实施例。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空调,其包括电热泵(EHP)型室外单元和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GHP)型室外单元,从而能够实现热效率的提高同时实现在低温制热期间除霜性能的提高。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偏离发明的精神或内容下,对本发明的各种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意欲使本发明覆盖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只要这些修改和变型进入所附权利要求和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空调,包括:
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
第一室外单元,经由制冷剂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室外单元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由电力驱动的第一压缩机;
第二室外单元,经由另一个制冷剂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室外单元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和由发动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
冷却水管路,用以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流经所述冷却水管路;以及
至少一个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用于交换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中至少一个的制冷剂与流经所述冷却水管路的所述冷却水之间的热量,
其中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包括:用于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交换热量的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以及用于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交换热量的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对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与所述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对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与所述冷却水进行热交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冷却水在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同时被加热之后顺序地穿过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以与制冷剂交换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在所述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并联布置;并且
所述冷却水管路被分支为连接至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的第一分支管路和被连接至所述第二废热回收室外热交换器的第二分支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还包括:
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管路处,用以调节在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中执行热交换的冷却水的量;以及
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支管路处,用以调节在所述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中执行热交换的冷却水的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的开度被调节成彼此不同,使得更多量的冷却水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中具有更低的制冷剂温度的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以及所述冷却水管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包括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所流经的第一通道、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所流经的第二通道、以及冷却水所流经的冷却水通道;并且所述冷却水通道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当热负荷等于或大于预定负荷时,所述第一室外单元和所述第二室外单元都运行;并且当热负荷小于所述预定负荷时,仅仅所述第一室外单元运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中,当热负荷小于所述预定负荷,并且每能量单位的电力价格高于每能量单位的燃料价格预定值或更多时,停止所述第一室外单元的运行,并且所述第二室外单元运行。
12.一种空调,包括:多个室内单元;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由电力驱动的第一压缩机的至少一个电热泵(EHP)型室外单元;以及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由发动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的至少一个燃气发动机驱动热泵(GHP)型室外单元;以及用以冷却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冷却水管路,所述空调还包括:
热传递单元,用于将将流经所述冷却水管路的冷却水的废热传递至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和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热传递单元包括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所述冷却水管路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一起被连接至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并且所述冷却水管路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一起被连接至所述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并联布置;并且
所述冷却水管路被分支为对应于所述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的数目的多个分支管路,使得所述分支管路被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个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和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其中所述热传递单元包括废热回收热交换器,所述冷却水管路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制冷剂管路、以及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所流经的另一个制冷剂管路一起被连接至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其中:
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包括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所流经的第一通道、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所流经的第二通道、以及冷却水所流经的冷却水通道;并且所述冷却水通道被布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之间。
17.一种空调,包括:
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
第一室外单元,经由制冷剂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室外单元包括第一室外热交换器和由电力驱动的第一压缩机;
第二室外单元,经由另一个制冷剂管路被连接至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第二室外单元包括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和由发动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
冷却水管路,用以冷却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水流经所述冷却水管路;以及
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布置在所述冷却水管路处,用于交换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与所述冷却水之间的热量,
其中所述废热回收热交换器包括:用于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交换热量的第一废热回收热交换器,以及用于与被引入至所述第二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交换热量的第二废热回收热交换器。
CN201380055736.2A 2012-10-24 2013-10-21 空调 Active CN1047558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118353 2012-10-24
KR1020120118353A KR101980710B1 (ko) 2012-10-24 2012-10-24 공기조화기
PCT/KR2013/009378 WO2014065548A1 (en) 2012-10-24 2013-10-21 Air condition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5859A CN104755859A (zh) 2015-07-01
CN104755859B true CN104755859B (zh) 2016-10-26

Family

ID=50544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5736.2A Active CN104755859B (zh) 2012-10-24 2013-10-21 空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14769B2 (zh)
EP (1) EP2912387B1 (zh)
KR (1) KR101980710B1 (zh)
CN (1) CN104755859B (zh)
WO (1) WO20140655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35701B1 (ko) * 2015-01-12 2016-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KR101639516B1 (ko) * 2015-01-12 2016-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1694603B1 (ko) * 2015-01-12 2017-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1698261B1 (ko) * 2015-01-12 2017-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KR101639513B1 (ko) 2015-01-12 2016-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KR101694604B1 (ko) 2015-01-12 2017-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20160086617A (ko) * 2015-01-12 2016-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1639515B1 (ko) * 2015-01-12 2016-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제어 방법
KR101595203B1 (ko) * 2015-01-12 2016-02-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1645845B1 (ko) * 2015-01-12 2016-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JP6653443B2 (ja) * 2016-03-09 2020-02-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6678333B2 (ja) * 2016-03-09 2020-04-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6950328B2 (ja) * 2017-07-27 2021-10-13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9116533A1 (ja) * 2017-12-15 2019-06-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158344B1 (ko) * 2018-07-27 2020-09-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JP7142314B2 (ja) * 2018-07-30 2022-09-2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チラーシステム
US20200189205A1 (en) * 2018-12-17 2020-06-18 Loon Llc Heat sealing system
CN109945544B (zh) * 2019-03-12 2023-07-25 天津大学 一种喷气增焓co2三回热冷却热泵/制冷系统
JP2021021508A (ja) * 2019-07-25 2021-02-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8133A (zh) * 2002-01-23 2003-08-27 三电有限公司 使用混合压缩机的机动车空调器
CN1737467A (zh) * 2004-08-17 2006-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电联产系统
CN1840991A (zh) * 2005-03-29 2006-10-0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水冷式发动机热泵
CN102431413A (zh) * 2011-12-16 2012-05-02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动力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11198A (ja) 1998-10-08 2000-04-1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複合型ヒートポンプ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空調装置
JP2002168539A (ja) * 2000-12-01 2002-06-14 Tokyo Gas Co Ltd マルチ形空調装置
JP4288577B2 (ja) * 2003-03-24 2009-07-0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廃熱回収式空気調和装置
KR100597229B1 (ko) 2004-07-12 2006-07-07 권영현 히트펌프 구동형의 수 순환식 냉난방 시스템
JP2006046763A (ja) 2004-08-03 2006-02-16 Denso Corp 廃熱利用装置を備える冷凍装置
KR200388010Y1 (ko) 2005-01-22 2005-06-30 주식회사 삼일에어테크 일체형 제어 패널부를 갖는 가스히트펌프 공조시스템
KR100634809B1 (ko) * 2005-07-12 2006-10-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열병합 발전 시스템
US20070295018A1 (en) * 2006-06-27 2007-12-27 Williams Clifford C Controlled flow heat extraction and recovery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KR101270615B1 (ko) * 2006-07-25 2013-06-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코제너레이션 및 그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8133A (zh) * 2002-01-23 2003-08-27 三电有限公司 使用混合压缩机的机动车空调器
CN1737467A (zh) * 2004-08-17 2006-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热电联产系统
CN1840991A (zh) * 2005-03-29 2006-10-04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水冷式发动机热泵
CN102431413A (zh) * 2011-12-16 2012-05-02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双动力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12387B1 (en) 2020-09-23
KR20140052339A (ko) 2014-05-07
CN104755859A (zh) 2015-07-01
US20150267928A1 (en) 2015-09-24
EP2912387A4 (en) 2016-06-29
WO2014065548A1 (en) 2014-05-01
US9714769B2 (en) 2017-07-25
KR101980710B1 (ko) 2019-05-21
EP2912387A1 (en)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5859B (zh) 空调
CN108749513B (zh) 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
CN110525168B (zh) 新能源汽车二次回路乘员舱及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
CN102632790A (zh) 电动汽车及其热控制系统
EP3043127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054348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01573244A (zh) 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运输制冷单元的改进加热
CN102506479A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1251813B (zh)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3173049B (zh) 热管理系统
CN112428767A (zh) 车辆热管理系统
CN109466273A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汽车
CN110371315B (zh) 蓄冷式低能耗飞机地面空调
CN208343853U (zh) 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
CN109564043A (zh) 热交换器交替型热泵系统
CN106871474A (zh) 风冷水冷组合式空调系统
CN212194994U (zh) 车辆热管理系统
CN111251814A (zh)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KR101903143B1 (ko) 자동차용 히트펌프
CN106322802A (zh) 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汽车
CN103836837B (zh) 一种双模式复合的热泵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CN102632791A (zh) 电动汽车及其热控制系统
CN209079591U (zh) 复合式热管理系统、电动汽车
CN206771791U (zh) 风冷水冷组合式空调系统
CN112297757A (zh) 一种冷却液集中循环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