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5402A - 电梯配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配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5402A
CN104755402A CN201380057045.6A CN201380057045A CN104755402A CN 104755402 A CN104755402 A CN 104755402A CN 201380057045 A CN201380057045 A CN 201380057045A CN 104755402 A CN104755402 A CN 104755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lift car
lift
equipment
arrangement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0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奥兰科
M.雷萨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e Corp filed Critical K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55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54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 B66B7/10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for equalising rope or cable ten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6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 B66B1/40Means for stopping the cars, cages, or skips at predetermined levels and for correct levelling at lan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66B11/009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with separate traction and suspension ro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66B11/0095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where multiple cars drive in the same hoist 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2009/006Ganged elev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电梯配置,其包括通过悬挂绳索(3)或等同物连接到彼此且配置为在电梯井中彼此同时运动且相反地运动的至少两个电梯轿厢(1,2),以及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槽轮(4a)或等同物的提升机(4)。所述配置包括至少一个补偿设备(6),用于补偿由电梯轿厢(1,2)的加载引起的定位不准确度。

Description

电梯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如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限定的电梯配置。
虽然根据本发明的配置主要用于处理建筑物的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两个楼层之间的输送运输,例如乘客输送运输,例如以替代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超过两个楼层之间的输送运输也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配置处理。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一个在另一上方的两个楼层之间的输送运输,例如,乘客的输送,经常布置成借助于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其一个好的方面是好的输送能力。然而,一个问题是自动扶梯,以及尤其地布置在坡道中的自动人行道,需要在水平方向上的非常大量的空间。另外,在使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那些楼层上,这些装置的布置引起对在相同区域中其他空间的布置或对用于通道的配置的各种约束。长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特别地,引起在楼层的其他空间的设计方面的问题,因为它们防止楼层之间的内部连接以及由它们引起的楼层之间的客流的倾斜方向有时迫使针对附近区域的空间和人的传送的设计的起始点从空间的利用或人的传送的视角看不是最佳的。采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又一个问题是通常无论如何至少一个电梯除了它们之外对残疾人是必需的,例如用于在楼层之间输送货物,例如孩子的婴儿车或孩子的折叠式婴儿车和购物手推车。
在使用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梯解决方案中以及在使用其中并排的且在不同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端部是非常接近的那类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解决方案中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在不同方向的客流在乘客上梯和下梯区域中彼此相遇。这引起尤其在高峰时间期间运输流的糟糕的混合。
在美国专利公布号US6481535 (B1),US6520295 (B1)和US7296662(B1)中的目的是要解决前述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空间问题,以及不同方向的客流冲撞的问题,通过具有在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两个楼层之间运行的一组电梯轿厢和其中一些电梯是直通型电梯轿厢的电梯配置,所述电梯轿厢的一侧的门用于使乘客上梯且与前述一侧相反的那侧的门用于使乘客下梯。这样,可以避免在不同方向的客流在同一电梯中相遇。然而,在这些解决方案中的问题是当用相同的机械和用相同的悬挂绳索驱动两个电梯轿厢时,电梯轿厢的载荷的差异和由载荷引起的悬挂绳索的伸长影响电梯轿厢在楼层水平处的门槛高度。当电梯轿厢负载时,它的悬挂绕绳伸长且电梯轿厢例如停靠在楼层水平的门槛水平之下,其引起对人的危害并例如妨碍轮椅和孩子的折叠式婴儿车的装载。相应地,当来到楼层水平时,即使例如较轻的轿厢要被驱动到足以与楼层水平齐平,较重的电梯轿厢的门槛可保持位于它自己的楼层水平的门槛水平之下。同样地,如果较重的轿厢被精确地驱动到楼层水平,较轻的电梯轿厢的门槛水平可保持在它自己的楼层水平的门槛水平上方。电梯轿厢的门槛和楼层的门槛之间的太大的高度差使得运动困难并且由于绊倒危害是一安全性问题。当驱动具有配重的传统电梯时,该电梯包括一个电梯轿厢和平衡它的配重,通常不存在这类问题,因为电梯轿厢可借助于它的运动机械,精确地驱动到所述楼层并且当载荷变化时还停留在所述楼层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消除前述的缺点和要实现便宜且容易实施的电梯配置,其可替代使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以及其中空间使用比在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使用中是更有利的,相应地乘客运输的运输能力和控制比一般的电梯使用更好。又一个目的是要实现一种电梯配置,其中当电梯轿厢被加载时,电梯轿厢足够地精确地保持在它们的楼层水平处,并且,同样地,将去到上部楼层和下部楼层的电梯轿厢的门槛水平可精确地实现为与它们自己的楼层的门槛水平齐平,而不管电梯轿厢的加载差如何。根据本发明的电梯配置的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其他权利要求中所公开的。
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方式是要通过悬挂绳索或等同物,例如与齿带或其它类型的带,连接两个电梯轿厢到彼此以在电梯井中彼此同时地且相反地运动。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槽轮或等同物的提升机使电梯轿厢运动,所述牵引槽轮优选地对电梯轿厢是共用的。为了将电梯轿厢足够精确地定位在楼层水平处而不管电梯轿厢的加载如何和/或为了当载荷增加或减少时使得电梯轿厢足够好地保持在楼层水平处,所述解决方案包括补偿设备,通过该补偿设备,定位不准确度得以补偿。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的是,两个电梯轿厢通过悬挂绳索或等同物连接到彼此并且被配置为在电梯井中彼此同时地且相反地运动,提升机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槽轮或等同物,以及至少一个补偿设备用于补偿由电梯轿厢的加载或由加载差或由加载改变引起的定位不准确度。
用于应用本发明的优选的解决方案是要将它应用到电梯配置中,其中存在电梯轿厢上方的电梯绕绳的一部分,例如对两个电梯轿厢共用的悬挂绳索,该悬挂绳索从电梯轿厢的上方悬挂电梯轿厢,以及其中电梯轿厢借助于电梯绕绳的一部分,例如齿带或其它的位于电梯轿厢下方且由所述电梯轿厢共用的牵引设备,而运动。
实施补偿设备的优选方式是一种张紧系统,其在电梯绕绳的张紧时动作,换句话说,在悬挂电梯轿厢的绕绳的部分和使电梯运动的绕绳的部分例如牵引带张紧时动作。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也在本申请的说明书部分中进行了论述。本申请的发明内容还可以限定为不同于以下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内容还可由若干单独的发明组成,尤其地如果鉴于措辞或隐含的子任务或从实现的优点或几类优点的视角考虑本发明。在该情况下,包含在以下权利要求中的一些属性从单独的发明构思的视角看会是多余的。同样地,与每个实施例优选的不同细节还可应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另外,需要声明的是,从属权利要求的至少一些可在至少一些情况下被认为在它们自己方面是有创造性的。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尤其一个优点是借助于它比借助于一般的电梯使用实现了更好的运输能力,同时相对于传统的自动扶梯使用和自动人行道使用实现了空间优点。另一个优点是当对电梯轿厢加载时悬挂绳索的伸长可以这样的方式被补偿以使得电梯轿厢的门槛水平可容易保持在楼层的门槛水平附近。同样地,一个优点是由电梯轿厢的不同加载引起的到门槛水平的运行准确度问题可被消除,且电梯轿厢可精确地带到楼层水平而不管它们彼此不同的加载如何。
实施本发明的补偿设备的一个优选方式是布置电梯绕绳的从电梯轿厢离开向上的部分以悬挂或支撑电梯轿厢以及电梯绕绳的从电梯轿厢离开向下的第二部分以使电梯轿厢运动,以及在由电梯绕绳的离开向上的该部分和由电梯绕绳的离开向下的该部分形成的电梯绕绳中设置连续绳索张力,换句话说,大于零的绳索张力始终存在于电梯绕绳的各处。实践中,实现连续绳索张力的简单方式是作用于电梯绕绳上的一个或若干预拉伸设备。
由此,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电梯绕绳是预拉伸的,在此情况下,电梯轿厢的刚性悬挂作为一优点得以实现。由于该类型的刚性悬挂,电梯轿厢的运动,例如当人进入电梯轿厢或从电梯轿厢出来时,比如果绕绳没有被预拉伸更小。优选地,预拉伸导致绕绳的从每个电梯轿厢向下的部分中的张力,其作为向下拉动轿厢的力在它的量值方面它的效果是至少为电梯轿厢的额定荷载的允许重量的一半。甚至更优选地,预拉伸导致绕绳的从电梯轿厢向下的部分中的张力,其作为向下拉动轿厢的力在它的量值方面它的效果是电梯轿厢允许的额定荷载的重量或大于该重量的重量。更大的力效果可合理地是电梯轿厢的额定荷载的重量的125%-250%。将力效果设计为比这大得多是不明智的,因为从电梯的适当操作的视角看,将绕绳或结构做得过大是不明智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解决方案中,其中存在从电梯轿厢向上和向下的电梯绕绳的部分且电梯绕绳是预拉伸的,预拉伸系统的设备优选地被配置为当在从电梯轿厢离开向下的部分中的绳索张力降低到设定量值之下或完全地消失时缩短电梯绕绳。
在本发明的一些解决方案中,其中存在从电梯轿厢向上和向下的电梯绕绳的部分且电梯绕绳是预拉伸的,预拉伸系统的设备优选地被配置为当从电梯轿厢离开向下的部分中的绳索张力增加到设定量值之上时延长电梯绕绳。
优选地,用于补偿定位不准确度的补偿设备被布置为通过基于电梯的悬挂绳索的和/或使电梯运动的绳索的至少一端的位置而动作或基于所述预拉伸时而动作的可控制的或自操作的促动器而动作。自操作的促动器优选地是基于弹簧力。用于预拉伸的合适的促动器,特别是在其中悬挂绳索和运动绳索形成闭合环路或其中存在在电梯轿厢上方的悬挂绳索和在电梯轿厢下方的用于借助于驱动机械使电梯轿厢运动且与悬挂绳索分开的绕绳的配置中,是使得它产生恒定力。替代产生恒定力的促动器,其中促动器位于下部绕绳的一端处或两端处的解决方案也是合适的,所述促动器在任何给定时间维持绕绳的端部的张力并且如果下部绕绳的绳索张力减小则拉紧下部的绕绳并且如果绳索张力变得太大即大于预设的值则还可减小绳索张力。优选地,这类促动器的张力的改变发生在电梯轿厢处于人离开或步入轿厢的楼层处时,并且在电梯轿厢运行期间所述促动器被锁定以使得张紧并不改变。带,例如齿带或其他相应的设备,可被使用以替代悬挂绳索和/或替代运动绳索。有利的促动器还可以是使电梯轿厢的底板运动的促动器或使在轿厢吊架中的电梯轿厢运动的促动器。液压缸,螺旋装置和心轴电机例如适合于作用主动(active)促动器。优选地,定位不准确度借助于使电梯轿厢运动的驱动机械的促动器或促动器设备得以补偿,所述促动器或促动器设备与所述驱动机械分开,特别适合用作使电梯轿厢运动的驱动机械的驱动的控制的一辅助。
乘客进入到电梯轿厢和从电梯轿厢中出来可通过门的设置和通过门的打开和关闭的时机被容易地控制。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借助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参考简化和示意性的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以1:1悬挂比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梯轿厢的一个电梯配置的简化和示意性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电梯轿厢布置为以这样的方式运行以使得当第一电梯轿厢在上部楼层处时,第二电梯轿厢在下部楼层处,反之亦然;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以2:1悬挂比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梯轿厢的一个电梯配置的简化和示意性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电梯轿厢布置为以这样的方式运行以使得当第一电梯轿厢在上部楼层处时,第二电梯轿厢在下部楼层处,反之亦然;
图3更详细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载荷均衡配置的简化和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以2:1悬挂比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梯轿厢的第二电梯配置的简化和示意性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电梯轿厢布置为以这样的方式运行以使得当第一电梯轿厢在上部楼层处时,第二电梯轿厢在下部楼层处,反之亦然;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以2:1悬挂比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梯轿厢的第三电梯配置的简化和示意性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电梯轿厢布置为以这样的方式运行以使得当第一电梯轿厢在上部楼层处时,第二电梯轿厢在下部楼层处,反之亦然;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以1:1悬挂比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梯轿厢的又一个电梯配置的简化和示意性的侧视图,其中所述电梯轿厢布置为以这样的方式运行以使得当第一电梯轿厢在上部楼层处时,第二电梯轿厢在下部楼层处,反之亦然;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的牵引设备的一个固定配置的简化和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8示出根据图7的电梯的牵引设备的固定配置的简化和示意性的顶视图;
图9示出一个在另一个旁边的两个电梯轿厢的简化和示意性的顶视图,其中门开口在电梯轿厢的彼此相同的侧面上;
图10示出一个在另一个旁边的两个电梯轿厢的简化和示意性的顶视图,其中门开口在电梯轿厢的彼此相反的侧面上;
图11示出在相同的电梯井中的两个电梯轿厢的简化和示意性的顶视图,所述电梯轿厢的后壁彼此面对并且门壁面向彼此相反的方向;以及
图12示出一个在另一个旁边的两个直通型电梯轿厢的简化和示意性的顶视图,在这两个直通型电梯轿厢中,门开口都是在该电梯轿厢的彼此相反的侧面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根据本发明的在下文中示出的解决方案中,电梯配置包括彼此同时运动且彼此同时静止的至少两个电梯轿厢1和2,该电梯轿厢布置为起到为彼此的配重的作用,并且通过电梯的悬挂绳索3被连接到彼此,在所述绳索中,仅可存在一根绳索或多根并行的绳索。悬挂绳索3的长度被这样确定尺寸以使得当第一电梯轿厢1在比下部楼层8高的楼层7处时,第二电梯轿厢2相应地在比楼层7低的楼层水平8处,反之亦然。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解决方案中,电梯轿厢1和2由此仅在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两个楼层7和8之间运行,但是它们还可以在一个在另一个上方的超过两个楼层之间运行。电梯轿厢例如可为在建筑物的顶部部分中例如在最顶端的楼层上的饭店服务,在此情况下,当连接到彼此的两个电梯轿厢1中的第一个电梯轿厢例如在建筑物的下部大厅中时,第二电梯轿厢2在建筑物的顶部部分中的饭店的入口楼层处,反之亦然。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梯配置中,可存在若干并排的成对的电梯轿厢1,2,通过一对电梯中的一个连接到另一个,这对电梯可以例如以这样的方式在彼此不同的循环上操作以使得当某一电梯轿厢对在它自己的楼层7和8就位时,其它的电梯轿厢对正在楼层水平7和8之间运动。当存在若干并排的电梯轿厢对时,乘客会快速地没有长的等待时间地发现一电梯,通过该电梯从一个楼层到另一个楼层。
根据本发明在图1中示出的且提供有1:1悬挂比的电梯配置包括配置为在电梯井中相反地(reciprocally)运动的至少第一电梯轿厢1和第二电梯轿厢2,这些电梯轿厢布置为起到互为配重的作用,并且通过电梯的悬挂绳索3连接到彼此,所述绳索也起到提升绳索的作用。悬挂绳索3的第一端被固定到第一电梯轿厢1,第二端被固定到第二电梯轿厢2。电梯轿厢1和2在竖直方向上借助于电梯的提升机4在牵引槽轮4a之上运动,悬挂绳索3被引导以在提升机上穿过。借助于转向滑轮5,悬挂绳索3被引导到它们在第一电梯轿厢1上的正确位置。
电梯轿厢1和2的加载和不同量值的载荷在悬挂绳索3中产生不同量值的伸长,只要在电梯轿厢中存在载荷该伸长就存在。在该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是使得例如即使较轻的第一电梯轿厢1被足够精确地驱动以与上部楼层水平7齐平,但较重的第二电梯轿厢2的门槛会保持在它自己的楼层水平8的门槛水平上方。相应地,如果较重的电梯轿厢8被精确驱动到楼层水平8,则较轻的电梯轿厢1的门槛会保持在它自己的楼层水平7的门槛水平上方。同样地,当对电梯轿厢1,2加载时,悬挂绳索伸长,电梯轿厢1,2的门槛水平在此时位于它们自己的楼层的门槛水平下方。为了消除这些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电梯配置包括设备6,用于补偿前述的在当对电梯轿厢1和2加载时和当驱动到楼层时出现的定位不准确度。
补偿设备6可在悬挂绳索3的要被固定到轿厢的端部3处仅设置在一个电梯轿厢1或2上,例如在第二电梯轿厢2上,如图1所示。补偿设备6还可以被连接到电梯的提升机4以使提升机4运动,用于补偿由加载引起的伸长。在前述的解决方案中,补偿设备6例如布置为吸收悬挂绳索3的绳索张力。
补偿设备6还可以位于电梯轿厢1或2内并例如以这样的方式作用在电梯轿厢的内部底板上以使得当电梯轿厢的门槛水平相对于楼层水平的门槛水平保持在不同的高度处时,所述补偿设备被布置为使电梯轿厢的内部底板位移以与楼层水平的门槛水平齐平。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梯配置中,在加载时定位不准确度的补偿对运行到一楼层并停留在该楼层的影响如下地进行:现在考虑根据图1的情况,其中人正进入到位于上部楼层水平7处的第一电梯轿厢1中,并且他/她想要到下部楼层8。下部电梯轿厢2仍然是例如空的。现在,第一电梯轿厢1的增加的载荷施加增大的绳索张力在位于牵引槽轮4a和电梯轿厢1之间的悬挂绳索3上。该绳索张力试图使悬挂绳索3伸长,在此情况下,第一电梯轿厢的门槛水平试图停靠在上部楼层水平7的门槛水平下方。在图1中,前述停靠被夸大。在该情况下,正在开始的所述停靠在加载期间通过电梯机械4被立即且有效地修正,所述电梯机械起到补偿设备的一部分的作用。
因此,第二电梯轿厢2的门槛水平由于前述的修正作用不会停靠在它自己的楼层水平8的门槛水平下方,补偿设备6被布置为吸收由电梯机械4进行的修正作用引起的悬挂绳索3的运动,在此情况下,第二电梯轿厢2保持在它的合适位置。由于补偿,电梯轿厢1和2两者在加载期间精确地保持在它们自己的楼层水平7和8。如果存在与每个电梯轿厢1,2连接的单独的补偿设备6,由加载引起的悬挂绳索3的伸长的补偿会全部通过单独的补偿设备6执行,无需前述电梯机械作为一辅助。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以2:1悬挂比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梯轿厢1和2的电梯配置。在根据图2的解决方案中,在电梯轿厢1,2的顶部部分上的是转向滑轮9,电梯轿厢1,2通过所述转向滑轮支撑被悬挂。连接电梯轿厢1和2并且起到提升绳索作用的悬挂绳索3在它们的第一端被例如固定到电梯井的顶部部分中的刚性固定点10,在第一电梯轿厢1的转向滑轮9之下被引导并向前到固定于电梯井的顶部部分的提升机4的牵引槽轮4a之上,向下到第二电梯轿厢2的转向滑轮9,在绕过转向滑轮的底部之后,悬挂绳索3被引导到在电梯井的顶部部分中的它们的刚性固定点11。在该解决方案中,补偿设备6被设置在与固定点10连接的悬挂绳索3的第一端上。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起到载荷均衡配置的作用的一个补偿设备6。在补偿设备6中,吸收悬挂绳索3的张力的主动(active)促动器设备15,例如液压缸,被连接到悬挂绳索3,该促动器设备在它的第一端处被固定到悬挂绳索3的收集器设备14并且在它的第二端处例如被固定到悬挂绳索3的第一端的刚性固定点10,所述固定点借助于固定设备13进一步例如被固定到电梯轿厢的导轨12。通过改变作为促动器设备15的液压缸的长度,由电梯轿厢1和2的载荷产生的悬挂绳索3的张力被吸收。替代液压缸,促动器设备15可以是螺旋设备,心轴电机或其它相应的促动器设备,通过改变其长度,悬挂绳索3的张力可被吸收或者电梯轿厢的内部底板可被移动。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电梯配置,其中电梯轿厢1和2通过2:1悬挂比以基本上与图2的解决方案相同的方式悬挂。然而,一个不同是在电梯井的顶部部分中的是传统的转向滑轮配置17,而不是电梯的牵引槽轮4a,电梯的提升机4加上牵引槽轮现在位于电梯井的底部部分中。在该解决方案中,悬挂绳索3没有起到提升绳索的作用,而是代替地例如齿带是使电梯轿厢1,2运动的牵引设备16,所述齿带被配置为以2:1悬挂比在电梯轿厢1,2之下运行。在该情况下,牵引设备16在它的第一端经由提供恒定张力的主动预拉伸设备18被固定到它的在电梯井的底部部分中的刚性固定点19,被引导以在第一电梯轿厢1的底部部分上的转向滑轮9a上行进,然后向下到电梯井的底部部分中的牵引槽轮4a之下,在绕过牵引槽轮4a之后向前向上到第二电梯轿厢2的底部部分上的转向滑轮9a之上,然后再次向下到它的在电梯井的底部部分中的刚性固定点20,牵引设备16经由预拉伸设备18被固定到所述固定点。这样,电梯轿厢1,2的悬挂功能和运动功能彼此完全分开。
在根据图4的解决方案中,作为牵引设备16的齿带与提供恒定张力的主动预拉伸设备18一起,起到减少和消除前述的定位不精确度的补偿设备6的作用。即使电梯轿厢1和2中的载荷为彼此不同的量值,牵引设备16和预拉伸设备18以这样的方式加强悬挂及牵引系统以使得电梯轿厢1和2彼此完全同步地运动,在此情况下,两个电梯轿厢都精确地停靠在自己的楼层水平7和8并且在加载和卸载期间精确地保持在自己的楼层水平7和8。
在根据图5的电梯配置中,电梯轿厢1,2的悬挂配置实质上类似于根据图4的解决方案中的。另一方面,所述牵引配置是不同的且包括1:1悬挂比的牵引设备16。在该情况下,为牵引设备16的齿带在它的第一端经由提供恒定张力的主动预拉伸设备18被固定到第一电梯轿厢1的底部部分,被向下引导到在电梯井的底部部分中的转向滑轮21和22之下以绕过电梯井的底部部分中的电梯机械4的牵引槽轮4a的顶部并向前绕过第二转向滑轮21,22的底部,被引导向上到第二电梯轿厢2的底部部分,在那里齿带的第二端经由提供恒定张力的主动预拉伸设备18被固定到第二电梯轿厢2的底部部分。
根据图5的解决方案以基本上与根据图4的解决方案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并且为牵引设备16b的齿带与预拉伸设备18一起起到补偿设备6的作用。
在根据图6的电梯配置中,电梯轿厢1,2的悬挂配置是基本上类似于根据图1的解决方案中的1:1的悬挂。因为悬挂绳索3并不用作提升绳索,因此在该解决方案中的转向滑轮5替代电梯井的顶部部分中的牵引槽轮4a。相应地,牵引配置类似于根据图4的牵引配置,具有牵引设备16和具有1:1绕绳以及具有在电梯井的底部部分中的牵引槽轮4a。
在图4-6所示的电梯配置中,牵引设备16,加上提供恒定张力的主动预拉伸设备18,起到补偿设备6的作用,被实施为以使得预定的最小张力始终保持在牵引设备6中,在此情况下,整个的悬挂系统是刚性的且对由加载引起的变化不敏感。在该情况下,当对电梯轿厢1,2加载时预拉伸减小,在此情况下,预拉伸设备18和牵引设备16吸收减小的预拉伸。
以上示出的所有的补偿设备6,不管它们的技术方案和设置位置如何,被连接到电梯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系统,补偿设备6从电梯的控制系统接收与电梯轿厢1,2的位置有关的信息。
图7和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给予恒定张力到电梯的牵引设备16的一个主动预拉伸设备18。然而,预拉伸设备18可以在结构上和操作上与在此描述不同。预拉伸设备18可在它的框架部分18i处被固定到电梯井中的某一刚性固定点19,20,或例如固定到电梯轿厢1,2之一或二者的底部部分,要么是直接固定到电梯轿厢或经由电梯的轿厢吊架固定到电梯轿厢。预拉伸设备18被配置为能使张力在牵引设备16中尽可能恒定。
预拉伸设备18包括至少前述的框架部分18i,在轴承上安装到轴18f上以便自由旋转的辊18c,随着辊18c旋转的调节设备18d,以及张紧设备18g,该张紧设备的自由端借助于弹簧18j被张紧在它在框架部分18i的第二端中的合适位置。框架部分18i例如是如从上方看到的弯成U形的金属板,包括底部部分18n和相对于它成正交姿态的两个侧面凸缘18m,在所述侧面凸缘的至少一个中的是固定孔18q,用于固定预拉伸设备到它的安装底座。相应地,在框架部分18i的第二端的底部部分18n具有孔18p,用于在张紧设备18g的自由端处的杆18h,杆18h可穿过该孔18p旋拧。另外,在侧面凸缘18m的第一端即自由端中存在用于辊18c的轴18f的孔。
电梯的牵引设备16例如齿带的两端以这样的方式被固定到辊18c的外缘边以使得随着牵引设备16例如在加载时松弛而当辊18c围绕它的轴18f旋转时,牵引设备16的被固定到牵引设备16的辊18c的端部可盘绕到辊18c上一段距离。
随着辊18c一起旋转并具有相对于旋转轴18f偏心的实质上例如螺旋的外表面18e的调节设备18d被固定到与辊18c连接的辊的侧面上,所述偏心的外表面18e的长度,例如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置中,包括小于一转,即螺旋的外表面18e的长度小于360度。张紧设备18g,例如钢丝绳索或塑料绳索或等同物,被适配来使调节设备18d的偏心的外表面18e旋转,所述张紧设备在它的第一端被固定以随着辊18c和调节设备18d一起运动,以及在它的第二端固定到张紧配置,该张紧配置设置有穿过框架部分18i的底部部分18n的杆18h,设置有凸缘18k以及设置有压缩弹簧,在所述张紧配置中,压缩弹簧18j被布置为压靠框架部分18i的底部部分18n的外表面以使得张紧配置借助于弹簧18j的弹簧力拉动张紧设备18g并借助于它的弹簧力保持张紧设备18g总是尽可能的拉紧。
对预拉伸设备18必不可少的是调节设备18d的外缘边18e的偏心率即螺旋节距被选择为以使得它对应于弹簧18j的弹簧常数,在此情况下,在调节设备18d的所有旋转位置,牵引设备16的张紧实质上保持相同并且对应于弹簧常数。当牵引设备16拉伸或否则松弛时,弹簧18j拉动张紧设备18g和经由它使辊18c和调节设备18d旋转以使得在张紧设备18g的脱离点处调节设备18d的外缘边18e与轴18f的距离根据外缘边18e的偏心率增加。调节设备18d的外缘边18e的偏心率,即,螺旋节距,还可以被选择为以使得调节设备18d可以以前述的方式补偿不是压缩弹簧18j的弹簧,例如气压弹簧,牵簧或其他提供弹簧力的设备。
图9示出一个在另一个旁边的两个电梯轿厢1和2的简化且示意性的顶视图,其如从上方看到的是在实质上相同的位置。电梯轿厢1和2可在彼此相同的电梯井中或每个在它自己的电梯井中,所述电梯井的前壁,即,第一壁用附图标记23标出。在前壁23中的是门开口1b和2b,在所述门开口附近的是电梯轿厢的电梯厅门1a和2a。在该情况下,进入到电梯轿厢1和2中以及从它们中出来在电梯轿厢1和2二者中都在彼此相同的方向上。为了清楚起见,导轨,转向滑轮,电梯机械或其他的电梯井装置在图9中没有示出。电梯机械4的位置可变化并且可例如在电梯轿厢1和2之间或在电梯轿厢1和2后面。
图10示出一个在另一个旁边的两个电梯轿厢1和2的简化和示意性的顶视图,所述两个电梯轿厢如从上方看到的已经相对于彼此转动180度。在该情况下,电梯轿厢1和2也可在彼此相同的电梯井中或每个都在它自己的电梯井中,该电梯井的第一壁用附图标记23标出,在电梯井的相反侧上的第二壁用附图标记24标出。在两个楼层水平7,8上的第一壁23中的是门开口1b,第一电梯轿厢1的电梯厅门1a靠近所述门开口。相应地,在楼层水平7,8二者上的第二壁24中的是门开口2b,第二电梯轿厢2的电梯厅门2a靠近所述门开口。在该情况下,进入到电梯轿厢1和2中以及从它们中出来在轿厢1和2二者中都是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且在电梯井的不同侧上。该解决方案能使交叉的客流的非常好地分开。
图11示出两个电梯轿厢1和2的简化和示意性的顶视图,所述电梯轿厢的后壁彼此面对且门壁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而且在该情况下,电梯轿厢1和2可在彼此相同的电梯井中或每个都在它自己的电梯井中,电梯井的第一壁用附图标记23标出,电梯井的相反侧上的第二壁用附图标记24标出。该解决方案也能使交叉的客流的非常好地分开。
图12示出一个在另一个旁边的两个直通型(through-type)电梯轿厢1和2的简化和示意性的顶视图,在每个电梯轿厢中,在电梯轿厢的彼此相反的两个侧面上都具有门开口。而且在该情况下,电梯轿厢1和2可在彼此相同的电梯井中或每个都在它自己的电梯井中,电梯井的第一壁用附图标记23标出,电梯井的相反侧上的第二壁用附图标记24标出。在该解决方案中,第一电梯轿厢1的第一电梯厅门1a在电梯井的第一壁23上且第二电梯厅门1c在相反的即第二的壁24上。相应地,第二电梯轿厢2的第一电梯厅门2a在电梯井的第一壁23上,第二电梯厅门2c在相反的壁即第二壁24上。
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如上所述的例子,而是它可以在以下示出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由此,例如,补偿设备也可以不同于以上所示的且在不同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例如图7和8示出的预拉伸设备可不同于以上所示的。
另外,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电梯轿厢的悬挂配置可不同于以上所示的。

Claims (13)

1.一种电梯配置,该电梯配置包括:至少两个电梯轿厢(1,2),该至少两个电梯轿厢通过悬挂绳索(3)或等同物连接到彼此且被配置为在电梯井中彼此同时地且相反地运动;以及设置有至少一个牵引槽轮(4a)或等同物的提升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包括至少一个补偿设备(6),用于补偿由电梯轿厢(1,2)的加载引起的定位不准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在悬挂绳索(3)的第一端处的是第一电梯轿厢(1)且在相同的悬挂绳索(3)的第二端处的是第二电梯轿厢(2),以及在于所述补偿设备(6)位于悬挂绳索(3)的至少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设备(6)是连接到电梯的控制系统的主动促动器设备(15),例如液压缸,螺旋装置,心轴电机,或其他相应的促动器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使电梯轿厢(1,2)运动,所述电梯轿厢(1和2)借助于由牵引槽轮(4a)或等同物移动的牵引设备(16),例如齿带,被连接到彼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预拉伸设备(18)位于所述牵引设备(16)的至少一端上,该预拉伸设备与所述牵引设备(16)一起被布置为起到电梯配置的所述补偿设备(6)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拉伸设备(18)被配置为当所述牵引设备的张力减小时拉紧所述牵引设备(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拉伸设备(18)被配置为在所述牵引设备的张力已经增大到大于预设值之后降低所述牵引设备(16)。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拉伸设备(18)在电梯运行期间被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5,6,7或8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拉伸设备(18)被布置为产生一恒定力。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一主动促动器设备,或一些主动促动器设备,例如液压缸,螺旋装置,心轴电机,或其他相应的促动器设备,被连接到电梯的控制系统,所述促动器设备被设置在所述牵引设备(16)的至少一端上并且在所述牵引设备预拉伸时动作,以及该主动促动器设备或这些主动促动器设备被布置为与所述牵引设备(16)一起起到电梯配置的补偿设备的作用,用于补偿电梯轿厢(1,2)的载荷,所述载荷为彼此不同的量值。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梯轿厢(1)和第二电梯轿厢(2)相对于彼此并排设置在实质上相对于电梯井的第一壁(23)彼此相同的位置,其中第一壁(23)是电梯的用于第一和第二电梯轿厢(1,2)二者的电梯厅门(1b,2b)。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梯轿厢(1)和第二电梯轿厢(2)相对于彼此并排或相继地设置,第一电梯轿厢(1)和第二电梯轿厢(2)相对于彼此实质上转动180度,以及在于在电梯井的第一壁(23)中的是电梯的用于第一电梯轿厢(1)的电梯厅门(1b)以及在电梯井的第二壁(24)中的是电梯的用于第二电梯轿厢(2)的电梯厅门(2b)。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配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梯轿厢(1)和第二电梯轿厢(2)相对于彼此并排设置在实质上相对于电梯井的第一壁(23)和第二壁(24)的彼此相同的位置中,在第一壁(23)中的是电梯的用于第一和第二电梯轿厢(1,2)二者的电梯厅门(1b,2b),在第二壁(24)中的是电梯的用于第一和第二电梯轿厢(1,2)二者的第二电梯厅门(1c,2c),在此情况下,电梯轿厢(1,2)是直通型电梯轿厢。
CN201380057045.6A 2012-10-31 2013-10-31 电梯配置 Pending CN1047554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126138A FI125336B (fi) 2012-10-31 2012-10-31 Hissijärjestely
FI20126138 2012-10-31
PCT/FI2013/051033 WO2014068191A1 (en) 2012-10-31 2013-10-31 Elevator arrangemen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5402A true CN104755402A (zh) 2015-07-01

Family

ID=50626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045.6A Pending CN104755402A (zh) 2012-10-31 2013-10-31 电梯配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9819B2 (zh)
EP (1) EP2914527A4 (zh)
CN (1) CN104755402A (zh)
FI (1) FI125336B (zh)
HK (1) HK1211003A1 (zh)
WO (1) WO201406819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6497A (zh) * 2016-10-19 2017-01-04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绳摩擦驱动的斜向运输系统与布置方法
CN108584617A (zh) * 2018-07-25 2018-09-28 中国矿业大学 超深立井提升容器首绳连接端恒定张力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9160193A (zh) * 2018-07-25 2019-01-0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张紧绳系牵引系统两侧张力调节机构及调节方法
CN109650222A (zh) * 2018-12-20 2019-04-1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超深立井多绳摩擦大载重提升协调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0357B (zh) * 2012-11-16 2019-01-15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以及用于拉紧电梯的绕绳或者绕带的预张紧的方法
EP2821357B1 (en) * 2013-07-04 2015-09-16 KONE Corporation An elevator system
WO2018109881A1 (ja) * 2016-12-14 2018-06-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張力支持装置
JP7328880B2 (ja) * 2019-12-16 2023-08-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JP7131736B1 (ja) * 2022-02-09 2022-09-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運行管理装置、運行管理方法、および運行管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707A (zh) * 1996-06-03 1998-05-27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主动牵引装置
CN1628066A (zh) * 2002-11-18 2005-06-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JP2005280988A (ja) * 2004-03-30 2005-10-13 Yukichi Ishimoto 双動式エレベー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70034453A1 (en) * 2005-08-15 2007-02-15 Kim Kwon W Emergency elevator system
JP2010208752A (ja) * 2009-03-09 2010-09-2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18089A (en) * 1919-06-18 1922-05-30 Otis Elevator Co Spring cable hitch
GB913994A (en) * 1959-02-10 1962-12-28 Heinz Theodor Heuer Intermediate link of variable length for the cages of mine hoists
US3750849A (en) * 1970-04-21 1973-08-07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Duplex counterweightless shuttle elevator system
JPS50114862U (zh) * 1974-02-28 1975-09-19
US4914780A (en) * 1988-08-02 1990-04-10 Schlegel Corporation Compound counterbalance and winding systems with zero torque spirals
US5149922A (en) * 1989-09-08 1992-09-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load detector device using movable detector plates
US5101735A (en) * 1990-08-27 1992-04-07 Williams Matti I Constant ten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eccentric cam to regulate tension
US5584364A (en) * 1995-08-28 1996-12-17 Sakita; Masami Elevator system
KR20000033451A (ko) * 1998-11-23 2000-06-15 김남영 켤레 엘리베이터
US6216824B1 (en) 1998-12-24 2001-04-17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emi-active elevator hitch
US6065569A (en) 1998-12-24 2000-05-23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Virtually active elevator hitch
KR100319936B1 (ko) * 1999-03-04 2002-01-09 장병우 엘리베이터 카의 진동 저감장치
US6481535B1 (en) 2000-05-16 2002-11-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Dispatching algorithm for piston-type passenger conveying system
US7296662B1 (en) 2000-05-16 2007-11-20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with escalator-like passenger flow
US6520295B1 (en) 2000-05-16 2003-02-18 Otis Elevator Company Piston-type passenger conveying system
US20030155185A1 (en) * 2001-03-08 2003-08-21 Masami Nomura Elevator
EP1302431B1 (de) * 2001-10-15 2005-10-05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Seilaufzugsystem mit zwei Fahrkörben mit gemeinsamen und getrennten Farhbahnabschnitten
JP2004067365A (ja) * 2002-08-09 2004-03-04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装置
AU2003257196A1 (en) * 2003-08-06 2005-03-07 Otis Elevator Company Shock absorbing hitch
CN100448768C (zh) * 2005-02-04 2009-01-07 伟达电梯(深圳)有限公司 曳引式电梯再平层方法及系统
US20110094831A1 (en) * 2005-05-13 2011-04-28 Giorgio Jezek Device for stretching compensation in lift cables
ATE469880T1 (de) * 2005-06-20 2010-06-15 Xenoport Inc Acyloxyalkylcarbamat-prodrugs von tranexansäure und anwendung
FI20060627L (fi) * 2006-06-28 2007-12-29 Kone Corp Järjestely vastapainottomassa hississä
WO2008119202A1 (en) * 2007-03-29 2008-10-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Non-linear spring isolation device
BRPI0821212A2 (pt) * 2007-12-21 2015-06-16 Inventio Ag Elevador com duas cabines e um contrapeso conjunto
CN101920885A (zh) * 2010-08-27 2010-12-22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无对重双联电梯
WO2013190615A1 (ja) * 2012-06-18 2013-12-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及びエレベータの改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2707A (zh) * 1996-06-03 1998-05-27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主动牵引装置
CN1628066A (zh) * 2002-11-18 2005-06-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JP2005280988A (ja) * 2004-03-30 2005-10-13 Yukichi Ishimoto 双動式エレベー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70034453A1 (en) * 2005-08-15 2007-02-15 Kim Kwon W Emergency elevator system
JP2010208752A (ja) * 2009-03-09 2010-09-2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76497A (zh) * 2016-10-19 2017-01-04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绳摩擦驱动的斜向运输系统与布置方法
CN108584617A (zh) * 2018-07-25 2018-09-28 中国矿业大学 超深立井提升容器首绳连接端恒定张力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9160193A (zh) * 2018-07-25 2019-01-0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张紧绳系牵引系统两侧张力调节机构及调节方法
CN109160193B (zh) * 2018-07-25 2021-01-12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张紧绳系牵引系统两侧张力调节机构及调节方法
CN109650222A (zh) * 2018-12-20 2019-04-1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超深立井多绳摩擦大载重提升协调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399819B2 (en) 2019-09-03
EP2914527A4 (en) 2016-07-06
US20150197410A1 (en) 2015-07-16
FI125336B (fi) 2015-08-31
FI20126138A (fi) 2014-05-01
HK1211003A1 (zh) 2016-05-13
EP2914527A1 (en) 2015-09-09
WO2014068191A1 (en) 2014-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55402A (zh) 电梯配置
JP5122953B2 (ja) エレベータ
FI124541B (fi) Hissijärjestely
JP5524448B2 (ja) エレベータ
JP509540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設置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
JP6920111B2 (ja) エレベータ
JP5577275B2 (ja) 床高さ調節機構付きエレベーター
JP5621017B1 (ja)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振れ抑制システム
JP2002173279A (ja) エレベータ
US20140075729A1 (en) Elevator arrangement and a method
JP2016214867A (ja) 救助昇降機システム
CN103228565B (zh) 延伸的辊导引件
KR20120130087A (ko) 이단 승강기 장치
US9561937B2 (en) Counterweight arrangement for an elevator and an elevator
WO2005121008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5693723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WO2004113218A1 (ja) エレベータ
CN1789103B (zh) 电梯装置
JP2003312960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4262602A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JP2007204157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WO2005121007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6694598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4371499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JPWO2019123583A1 (ja) 機械室レスエレベ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10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110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