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1035A - 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1035A
CN104741035A CN201510070828.9A CN201510070828A CN104741035A CN 104741035 A CN104741035 A CN 104741035A CN 201510070828 A CN201510070828 A CN 201510070828A CN 104741035 A CN104741035 A CN 104741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w material
anacardol
composition
catalyst
purpos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08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军成
李磊
李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VIMA (JIANGSU) NEW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VIMA (JIANGSU) NEW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VIMA (JIANGSU) NEW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VIMA (JIANGSU) NEW MATERI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708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4103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741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10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至少含有一种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气-液、液-液及液-固界面性质,使其具有起泡、消泡、乳化、分散、渗透、助溶等多方面的性能。因此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如日化与化妆品、食品与饲料加工、皮革制品加工、化学纤维加工、纺织品印染及整理、医药的加工、矿物浮选、石油开采、油品处理、工业洗涤等各个工业部门,被誉为“最高效的工业味精”。表面活性剂用量虽小,但作用很大。主要分为阴离子类型、非离子类型、阳离子类型和两性类型表面活性剂等。其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最重要的一类原料,其用量已占到所有表面活性剂的一半以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类型相比较,乳化能力更高,具有优异的润湿和洗涤功能,有一定的耐硬水能力又可与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共同使用,是净洗剂、乳化剂配方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本发明所公开的可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型烷氧基化物是从废弃的腰果壳中提取出来的腰果酚或氢化腰果酚的衍生物。腰果壳液主要由漆树酸组成,漆树酸在酸存在下加热脱羧得到间位取代的苯酚即腰果酚(参加图1)。经过进一步提炼,可以去掉部分强心酚(参见图2),腰果酚经加氢之后即得氢化腰果酚(参见图3)。
用于酚类烷氧基化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烷氧基化物一般是现有技术已知的。例如,英国专利GB2262525公开了用环氧乙烷对腰果酚进行乙氧基化以制得分子式为C15H31-2XC6H4O(C2H4O)nH的一类化合物,n是3或更大,从而得到所需的表面活性性能。
Tyman将腰果酚和强心酚分别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备腰果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并考察了该类化合物的表面活性及生物降解性,但未提到对腰果酚进行丙氧基化或丁氧基化等进一步的衍生化处理。或许一个显而易见的情况是,腰果酚本身包含有一个苯环以及一个长侧链,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起始剂而言,腰果酚本身的疏水性已经很强,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引入疏水性的丙氧基或丁氧基。另外,丙氧基或丁氧基的引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分子的生物可降解性。事实上对腰果酚进行单纯的乙氧基化来制备表面活性剂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在乙氧基化数目较少的情况下,虽然产品的表面张力较好,但产品浊点偏低,乳化能力一 般。随着乙氧基化数目的增加,产品浊点升高、乳化性能增加但同时伴随着表面张力升高、临界胶束浓度增大、低温流动性变差等不利的缺点。与常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比起来,腰果酚乙氧基化产物作为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问题在于其综合性能不够优越,进而限制了该类产品的实际应用。比如在乳化性能适中的情况下浊点偏低、凝固点偏高、临界胶束浓度偏高、表面张力偏高等。
为克服单纯乙氧基化的不足,本发明通过在腰果酚乙氧基化物的结构中引入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等基团进行结构优化。
结果表明在腰果酚乙氧基化物的基础上再进行丙氧基化或丁氧基化处理能使这类表面活性剂产品在许多方面的性能得到改善,进而提升其综合性能。比如在提高浊点的同时降低凝固点、改善产品低温流动性,降低表明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等,进而改善其乳化及清洗等应用性能,使其满足实际需求,扩大其应用领域。
因此,本发明一方面能够为丰富该类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带来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能赋予相应的烷氧基化物更好的综合性能,推动其商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个种综合性能更优的新型烷氧基化物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至少包含有如下结构式的成分:
其中,
-R1是饱和或不饱和碳氢链,特别地R1可以是-(CH2)14CH3、-(CH2)7CH=CH(CH2)5CH3、-(CH2)7CH=CHCH2CH=CH(CH2)2CH3或者-(CH2)7CH=CHCH2CH=CHCH2CH=CH2中的一种或几种;
-R2是H或者O(B)l(A)m(B’)nH;
-A是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
-B是亚乙基氧基,或亚乙基氧基与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的混合物;
-B’是亚乙基氧基,或亚乙基氧基与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的混合物;
-l是整数或分数,其中0≤l≤30;
-m是整数或分数,其中0<m≤10;
-n是整数或分数,其中0≤n≤30。
对于本发明的目的而言,亚丙基氧基是-CH2-CH(CH3)-O-或-CH(CH3)-CH2-O-,亚乙氧基是-CH2-CH2-O-,亚丁氧基是-CH2-CH2-CH2-CH2-O-或-CH2-CH(CH2CH3)O-或-CH(CH2CH3)-CH2-O-。
在通式(I)中,l,m和n是整个分子的平均值。为此,l,m和n可以偏离整数。
m代表亚丙氧基或亚丁氧基的数目,并且是整数或分数,其中0<m≤10,例如0<m≤8,优选0<m≤5,特别优选0<m≤3。
l和n是亚乙氧基或亚乙氧基和亚丙氧基或亚丁氧基的数目,并且是整数或分数,其中0≤l,n≤30,例如0≤l,n≤25,优选0≤l,n≤20,特别优选0≤l,n≤18,尤其是0≤l,n≤15。
本发明的烷氧基化组合物能提升腰果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的综合性能。本发明组合物中存在的烷氧基化物仅需要链长很短的数个环氧丙烷(PO)或环氧丁烷(BO)直接与酚连接或者嵌段或无规地分布在烷氧化链段中间或末端,以改善腰果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产品的综合性能。如果衍生物的生物可降解性随着PO或BO链段长度的增加而降低,那么在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数目较少时有利。因此,所述烷氧基化物在PO或BO链段长度选择中的自由度很大,表面活性剂综合性能的增加限制所述长度的下限,生物可降解性的退化限制所述长度的上限。
如果l、n和m大于1,那么相应的烷氧基可以是嵌段形式或无规共混形式,优选为嵌段形式。那么在本发明组合物中的烷氧基化物中,在酚基上可以先存在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单元,然后是亚乙基氧基单元或者先存在亚乙基氧基单元,然后是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单元。
在酚烷氧基化的过程中,一般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烷氧基化催化剂,将获得的烷氧基化分布程度调节为特定的范围。通过选择合适的基团A、B和B’,可以使本发明组合物的特性范围符合实际要求。
在涉及本发明组合物的优选实施方案中,R1可是-(CH2)14CH3,-(CH2)7CH=CH(CH2)5CH3,-(CH2)7CH=CHCH2CH=CH(CH2)2CH3及-(CH2)7CH=CHCH2CH=CHCH2CH=CH2的混合物。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料A放入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加热,进行真空脱水(或置换)处理。
对所述加热处理后的反应釜中加入原料B,进行第一加成反应,得第一加成反应中间 体。
再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原料C,进行第二加成反应,得加成反应产物。
向第二加成反应产物中加入中和剂,发生中和反应,过滤后得烷氧基化物。
优选地,对所述加热处理后的反应釜中加入原料B和原料C的混合物,继续加成反应,得加成产物
其中,所述原料A包括至少含有一种酚的组合物,优选腰果酚或氢化腰果酚,特别优选为腰果酚。
其中,所述原料B可以是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原料C可以使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特别是,所述原料B或原料C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
特别是,所述原料A、原料B、原料C用量比为100:(4~440):(30~440)。
其中,所述催化剂可以是碱性催化剂,包括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氢化物、醇盐、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及带碱性的强碱弱酸盐,如碳酸盐等;也可以是酸性催化剂,包括质子酸(如浓硫酸、三氟乙酸、氟代磺酸、三氟甲磺酸等)或路易斯酸(如BF3、SnCl4、AlCl3等)或者双金属氰化物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特别是,所述催化剂用量为产物质量的0.01~1.0%。
特别是,所述加成反应所需温度为60~200℃、优选80~160℃,反应时间为0.5~10h。
根据本发明,酚首先与适合量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丁烷反应,然后与适合量的环氧乙烷反应,或者首先与适合量的环乙烷反应,然后与适合量的环氧丙烷或环氧丁烷反应,或者同时与环氧乙烷及环氧丙烷或环氧丁烷反应。在该方法中,氧化烯的聚合是运动的,在这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同系物的无规分布,此时通过l、m和n给出平均值。
聚醚链长度(l+m+n)在反应产物中按照统计学方式在平均值附近变化,该平均值基本上出现在加入量和化学计量值之间。得到的分子量分布的变化情况取决于所使用的催化剂。
腰果酚结构提供了一个较强的疏水结构单元,它与亚乙基氧基的组合可以使得这类组合物同时具备亲水和亲油的双亲结构,进而可以用作表面活性剂。通过对起始剂腰果酚的进一步烷氧基化,在组合物的结构式中引入除亚乙基氧基单元之外的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单元,实现了组合物结构的多样化调整。由于亚乙基氧基单元属于亲水结构单元,而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单元属于疏水结构单元。因而在结构式中进一步引入的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 氧基等疏水结构单元可以通过它们与亚乙基氧基单元的不同组合比例与方式,调节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及浊点等,进而改变组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应用性能。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等疏水结构单元引入的数量、位置以及方式(嵌段或共混)的不同都会对组合物性能的改变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这种结构调整的多样性导致了组合物性能可调节的空间较大,这种不同方向的结构调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组合物的性能(如表面张力、泡沫、润湿及乳化等性能),从而满足更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现有腰果酚乙氧基化物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个特点即随着亚乙基氧基单元数目的增加组合物的浊点会逐渐升高,与此同时组合物的凝固点也会随之上升。在组合物的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下更需要浊点较高而凝固点较低点。浊点较高可以扩大组合物的适用范围,而凝固点较低时,即使在气温较低的冬天,组合物的低温流动性较好,使用起来会方便很多。这一看似矛盾的实际需求在单纯腰果酚乙氧基化物组合物中很难实现,而通过在组合物中引入部分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结构单元就能很顺利地实现这一目标。
通常情况下,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碳氢链中有苯环结构时,其临界胶束浓度会降低,也即对应表面活性剂的效率较高。腰果酚特殊的苯环及其长侧链结构使得腰果酚乙氧基化物具备了一定的除油及清洗的效果。本发明的结果表明,在现有组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不同位置引入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单元之后,组合物的清洗效果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使得该类组合物在与现用其它种类的表面活性剂的比较中显示出优势。
同样地,本发明组合物相比现有组合物在结构上的改变,也可以通过组合物较好的表面活性及乳化性得到体现。通过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单元的引入,组合物的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可以同时得到调节。这种调节达到某个平衡点之后,组合物的综合性能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本发明组合物的表面活性及乳化性可以通过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CMC)及乳化能力测试实验进行确定。
本发明提供的烷氧基组合物可以用作乳化剂、分散剂、泡沫调节剂及润湿剂,特别是在洗涤剂(民用、工业用)、金属加工和金属清洗组合物、用于清洁硬表面的表面清洁剂制剂、皮革脱脂/加脂剂、泡沫浮选剂、涂料分散剂、煤炭分散剂、农药乳化剂、除油剂、硅油乳化剂、纺织精炼剂、消泡剂或抑泡剂、乳液聚合、造纸脱墨剂、化妆品、药物和作物保护制剂、食品工业、水处理、发酵制剂等方面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腰果酚乙氧基化物的结构中引入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等基团的结构调整达到调整产品应用性能的目的,从而提升其综合性能,扩大了该类产品的实际应用。
2、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形式多样,实用面广。
3、本发明所得表面活性剂产品特点突出,用途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腰果酚的结构式;
图2是强心酚的结构式;
图3是氢化腰果酚的结构式;
图4是实施例1所得样品的硬表面擦洗评价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新型烷氧基化物的特点是在现有组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不同位置引入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单元之后,组合物的清洗效果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使得该类组合物在与现用其它种类的表面活性剂的比较中显示出优势。
本发明的新型烷氧基化物的制备方法的特点以腰果酚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对腰果酚的进一步烷氧基化,在组合物的结构式中引入除亚乙基氧基单元之外的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单元,实现了组合物结构的多样化调整,这种结构调整的多样性使组合物性能可调节的空间较大,这种不同方向的结构调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组合物的性能(如表面张力、泡沫、润湿及乳化等性能),从而满足更多领域的应用需求。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新型烷氧基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
原料腰果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腰果酚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4118-2009;
原料环氧乙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环氧乙烷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 工行业标准》GB/T13098-2006;
原料环氧丙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腰果酚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GB/T14491-2001;
催化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市售产品,执行地方标准DB37/T2117-2012;氢氧化钾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GB/T1919-2000。
2、真空脱水处理
室温条件下将100份腰果酚加入到反应釜,加热至100℃,真空脱水至水分含量为0.03%。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向反应釜中加入1份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通过氮气置换三次,得到带有催化剂的反应起始物。
3、加成反应 
3A)将起始物逐步加热到90℃,缓慢通入4份环氧丙烷,在继续加热至120℃的过程中,进行第一加成反应,反应时间1.0h,得第一加成产物。
3B)第一加成反应结束后,降温至80℃,并向反应釜中加入2.8份质量百分浓度为50%的KOH溶液,真空下加热该反应釜至100℃,处理1h后得脱水后的中间体。升温至150度,再向反应釜中缓慢通入约172份环氧乙烷,反应时间3.5h,得第二加成产物。
3C)最后向反应釜中加入醋酸进行中和,中和第二加成产物中的碱溶液后,加入硅藻土过滤,制得273.5g的目的化合物。
以与腰果酚聚醚相同EO数的乙氧基化物为对照样品1。
浊点的测定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559;
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方法:铂金板法测定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
乳化的测定方法:参考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0579-1994;
泡沫的测定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罗氏泡沫仪标准:GB/T 7462-94。
测定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新型烷氧基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
原料腰果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腰果酚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4118-2009;
原料环氧乙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环氧乙烷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GB/T13098-2006;
原料环氧丙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腰果酚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GB/T14491-2001;
催化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氢化钠为市购产品。
2、催化剂的加入
室温条件下将100份的腰果酚加入到反应釜后,向反应釜中加入0.7份氢化钠固体,再向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与反应釜中的空气进行置换,得真空条件下带有催化剂的反应起始剂。
3、加成反应 
3A)向脱水后的腰果酚中通入30份环氧丙烷,再进行加热处理,使温度由120℃逐渐升至150℃的过程中,进行第一加成反应,反应时间1.5h,得第一加成产物。
3B)第一加成反应结束后,向反应釜中缓慢通入约203份环氧乙烷,反应时间3.5h,得第二加成产物。
3C)最后向反应釜中加入醋酸进行中和反应,中和第二加成产物中的碱溶液后,加硅藻土过滤,制得330.5g目的化合物。
以与腰果酚聚醚相同EO数的乙氧基化物为对照样品2。
浊点的测定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559;
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方法:铂金板法测定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
乳化的测定方法:参考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0579-1994;
泡沫的测定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罗氏泡沫仪标准:GB/T 7462-94。
测定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新型烷氧基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
原料腰果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腰果酚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4118-2009;
原料环氧乙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环氧乙烷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GB/T13098-2006;
原料环氧丙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腰果酚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GB/T14491-2001;
催化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NaOMe的醇溶液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561-94。
2、真空脱甲醇处理
室温条件下将100份的腰果酚加入到反应釜后,向反应釜中加入3.6份质量百分浓度为30%的NaOMe溶液,加载真空,得真空条件下的含有腰果酚与NaOMe溶液的混合物。加热该反应釜至100℃,真空处理1h后得脱甲醇后的腰果酚。
3、加成反应 
3A)向脱甲醇后的腰果酚中通入226份环氧乙烷,在温度160℃的条件下,进行第一加成反应,反应时间3.0h,得第一加成产物。
3B)第一加成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40℃,然后向反应釜中缓慢通入约30份环氧丙烷,反应时间2.5h,得第二加成产物。
3C)最后向反应釜中加入醋酸进行中和反应,中和第二加成产物中的碱后,加硅藻土过滤,制得351.6g目的化合物。
以与腰果酚聚醚相同EO数的乙氧基化物为对照样品3。
浊点的测定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559;
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方法:铂金板法测定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
乳化的测定方法:参考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0579-1994;
泡沫的测定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罗氏泡沫仪标准:GB/T 7462-94。
测定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新型烷氧基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
原料腰果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腰果酚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4118-2009;
原料环氧乙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环氧乙烷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 工行业标准》GB/T13098-2006;
原料环氧丙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腰果酚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GB/T14491-2001;
催化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NaOMe的醇溶液为市购产品,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561-94。
2、真空脱甲醇处理
室温条件下将100份的腰果酚加入到反应釜后,向反应釜中加入10份量百分浓度为30%的NaOMe溶液,加载真空,得真空条件下的含有腰果酚与NaOMe溶液的混合物,加热该反应釜至100℃,真空处理约1h后得脱甲醇后的腰果酚。
3、加成反应 
向脱甲醇后的腰果酚中缓慢通入440份环氧乙烷与116份环氧丙烷的混合物,进行加成反应,其中,加成反应过程中,加热温度由80℃缓慢升温至150℃,反应时间7.5h,得到加成产物。
最后向反应釜中加入醋酸进行中和反应,中和加成产物中的碱后,加硅藻土过滤,制得649.7g的目的化合物。
以与腰果酚聚醚相同EO数的乙氧基化物为对照样品4。
浊点的测定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559;
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方法:铂金板法测定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
乳化的测定方法:参考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0579-1994;
泡沫的测定方法: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罗氏泡沫仪标准:GB/T 7462-94。
测定结果见表1。
表1新型烷氧基化物性能检测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在腰果酚乙氧基化物的前端增加少量PO,所得产品在CMC及泡沫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浊点由52.5℃提高到62.8℃,表面张力由35.2mN/m降低到32.4mN/m,乳化性能也略有提升(见实施例1对比数据);或者在浊点、乳化、泡沫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表面张力由37.7mN/m降低到36.7mN/m,CMC由9.24mg/L降低至5.94mg/L,且产品外观由浑浊变得澄清透亮(见实施例2的对比数据)。因此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可见,通过在腰果酚乙氧基化物的后端增加少量PO,所得产品表面张力及临界胶束浓度(CMC)明显降低,同时乳化性能提升,泡沫略有降低(见实施例3)。综合性也能得到改善明显。
实施例5:
由实施例1制备所得的表面活性剂用于清洗用途。清洗能力评价采用《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国家标准(GB/T13174-2008),所使用的污布均为标准污布;显示的数值为白度差值。其清洗性能评价所得结果见表2。
表2清洗能力评估结果
样品 炭黑污布 蛋白污布 皮脂污布
AEO9 15.93 5.62 19.57
对比样 16.35 5.43 19.25
实施例1 17.01 5.97 20.76
可见,通过实施例1在腰果酚乙氧基化物的前端增加少量PO,所得产品对炭黑污布、蛋白污布、及皮脂污布的去污效果比对比样都同时得到明显的提升。其单剂的去污效果甚至要全面好于行业内常用的脂肪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显示出了很高的实用价值。
实施例6:
硬表面擦洗是非离子表活在日化领域的主要用途之一,本实例将对由实施例1所制备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硬表面清洗评价。主要对比样品为常用的非离子表活AEO、NP、TO等产品。
评价设备:耐擦洗测试仪。
测试方法简介:制作油污,将油污通过喷枪均匀喷涂至普通瓷砖上,120℃高温烘制;配制表活清洗剂,取定量清洗剂至擦洗介质,在硬表面擦洗仪上擦洗数次,对比擦洗效果.
其性能评价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见,在相同擦洗次数实施例1所得样品对瓷砖油污清洗效果优于常规的表面活性剂NP-10、TO-9及AEO9。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有如下结构式的成分:
其中:
-R1是饱和或不饱和碳氢链,可以是-(CH2)14CH3、-(CH2)7CH=CH(CH2)5CH3、-(CH2)7CH=CHCH2CH=CH(CH2)2CH3或者-(CH2)7CH=CHCH2CH=CHCH2CH=CH2中的一种或几种;
-R2是H或O(B)l(A)m(B’)nH中的一种;
-A是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中的一种;
-B是亚乙基氧基,或亚乙基氧基与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B’是亚乙基氧基,或亚乙基氧基与亚丙基氧基或亚丁基氧基的混合物中的一种;
-l是整数或分数,其中0≤l≤30;
-m是整数或分数,其中0<m≤10;
-n是整数或分数,其中0≤n≤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料A放入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加热,进行真空脱水处理(置换)。
对所述加热处理后的反应釜中加入原料B,进行第一加成反应,得第一加成反应中间体。
再向所述反应釜中加入原料C,进行第二加成反应,得加成反应产物。
向第二加成反应产物中加入中和剂,发生中和反应,过滤后得烷氧基化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A包括至少含有一种酚的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B包括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C包括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乙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A、原料B、原料C的用量的份数比为:
原料A  100
原料B  4~440
原料C  30~440。
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碱性催化剂、酸性催化剂和双金属氰化物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碱性催化剂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氢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醇盐或具有碱性性质的强碱弱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酸性催化剂包括质子酸、路易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用量通常是产物质量的0.05~1.0%。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化反应温度为80~180℃,反应时间为0.5~10h。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烷氧基化物,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加工、食品、纺织、交通、船舶、建筑、电器、医药、化工等工业领域用作除油剂;在金属加工和金属清洗及硬表面清洗领域用于清洁剂制剂的用途;在民用清洗及工业及公众清洗清洗领域用于洗涤剂制剂的用途;在采矿、选矿领域用于泡沫浮选剂的用途;在化妆品、农药、硅油及乳液聚合领域用作乳化剂的用途;在涂料及煤炭领域用作分散剂的用途;在皮革领域用作皮革脱脂/加酯剂的用途;在各工业领域用作消泡剂或抑泡剂的用途。
CN201510070828.9A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ding CN1047410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0828.9A CN104741035A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70828.9A CN104741035A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1035A true CN104741035A (zh) 2015-07-01

Family

ID=53581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0828.9A Pending CN104741035A (zh) 2015-02-10 2015-02-10 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4103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7618A (zh) * 2016-01-27 2016-05-25 常熟耐素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双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90140A (zh) * 2016-12-14 2017-04-26 江南大学 一种绿色环保高效脱墨剂的制备方法
CN107955152A (zh) * 2017-11-27 2018-04-24 山东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其制法及其制备的无磷洗衣片和无磷洗衣片的制法
CN108603139A (zh) * 2016-02-17 2018-09-28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增白组合物
CN108603140A (zh) * 2016-02-17 2018-09-28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增白组合物
CN109400864A (zh) * 2018-09-20 2019-03-01 桐乡市恒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腰果酚三嵌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9734922B (zh) * 2018-12-27 2021-09-17 常熟耐素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离子反应型环氧树脂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4045A1 (de) * 1999-05-20 2000-11-22 Bayer Ag Pigmentpräparationen für den Ink-Jet-Druck
CN101108327A (zh) * 2006-07-20 2008-01-2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烷基芳苄基聚氧乙烯醚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2399362A (zh) * 2010-08-10 2012-04-04 赢创高施米特有限公司 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54045A1 (de) * 1999-05-20 2000-11-22 Bayer Ag Pigmentpräparationen für den Ink-Jet-Druck
CN101108327A (zh) * 2006-07-20 2008-01-23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烷基芳苄基聚氧乙烯醚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2399362A (zh) * 2010-08-10 2012-04-04 赢创高施米特有限公司 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占忠: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据氧丙烯醚合成研究", 《精细石油化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7618A (zh) * 2016-01-27 2016-05-25 常熟耐素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双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603139A (zh) * 2016-02-17 2018-09-28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增白组合物
CN108603140A (zh) * 2016-02-17 2018-09-28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增白组合物
CN108603139B (zh) * 2016-02-17 2020-12-04 荷兰联合利华有限公司 增白组合物
CN106590140A (zh) * 2016-12-14 2017-04-26 江南大学 一种绿色环保高效脱墨剂的制备方法
CN107955152A (zh) * 2017-11-27 2018-04-24 山东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腰果酚聚氧乙烯醚、其制法及其制备的无磷洗衣片和无磷洗衣片的制法
CN109400864A (zh) * 2018-09-20 2019-03-01 桐乡市恒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腰果酚三嵌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9734922B (zh) * 2018-12-27 2021-09-17 常熟耐素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非离子反应型环氧树脂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1035A (zh) 一种新型烷氧基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7503332B2 (en) Surfactant compositions, clean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and methods for using
CN101745343B (zh) 具有居贝特结构的烷基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80383B (zh) 水乳液型非硅类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2677A (zh) 包含n-甲基-n-c8-c10-酰基葡糖胺和n-甲基-n-c12-c14-酰基葡糖胺的表面活性剂溶液
EP2744880B1 (en) Surfactants derived from oligolycerols
JP2006348084A (ja) 洗浄剤組成物
CN106622677A (zh) 一种稀土矿选矿用起泡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589A (zh) 一种环保型农药润湿分散剂、改性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5422155B2 (ja) 液体洗浄剤組成物
CN105597618A (zh) 一种植物双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96503A (zh) 复配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N103666822A (zh) 一种腰果酚聚氧乙烯醚洗衣液
JP3610434B2 (ja) 非イオン界面活性剤
US8519196B2 (en) C10 alkanolalkoxylate mixtures and use thereof as novel low-foaming wetting agents
JP2004091686A (ja) 非イオン界面活性剤組成物
CN107761120A (zh) 一种用于合金抛光工件的除蜡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10C (zh) 表面活性剂组合物
CN108654512B (zh) 一种低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6681410B2 (ja) 界面活性剤組成物
CN106637947A (zh) 一种无磷低泡棉纺织物精炼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04889A (zh) 水性泡沫清洗剂
CN102676318B (zh) 一种喷淋低泡清洗专用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2951276A1 (en) Cleaning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low hlb 2-propyl heptyl alcohol alkoxylates and alkyl polyglucosides
JP2005047871A (ja) 非イオン界面活性剤、及びこれを含有する非イオン界面活性剤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